#學習

孩子應多方學習 勿剝奪體驗的機會

孩子應多方學習 勿剝奪體驗的機會#學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孩子在嘗試錯誤的期間,所累積失敗和成功的體驗,會逐漸讓他學得正確的行動。這種經過體驗學習的方法,可說是最原始的學習方式,雖然乍看之下效果緩慢,但其優點是貼近現實,孩子可以確實學習,家長也能藉機成長。所以,請不要剝奪孩子透過體驗學習的機會。當孩子做事(行動)的結果,只有孩子本身承受時,便是「孩子的課題」。這時,孩子行動的結果,依照自然法則會回歸到孩子本身,這稱為「自然結果」。例如:「淋雨身體變冷,或許會感冒」、「電動遊戲玩太久,對眼睛造成負擔,眼睛會痛」之類,家長經常比孩子提早預測到「不好的」結果,為了不讓孩子吃苦,因而出面干預「孩子的課題」。可是「好」和「不好」,必須孩子親身體驗,並依據這個體驗自己思考,嘗試錯誤後,才能學會自我管理。為了讓孩子從結果學習成長,放手使其嘗試,亦需勇氣。家長給予勇氣讓孩子自己處理的結果,假如成功,孩子將會因此獲得極大的自信。讓我們來看看小堇的案例吧。父母在事前禁止孩子「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孩子會因恐懼失敗,而變得膽小;或是產生反抗心,故意跟父母說的話作對。小堇從自然結果,學習到「鞋子太大的話,跑步時會脫落,不能跟大家一起玩遊戲。我還是等大一點再穿好了!」於是自己決定選擇「現在不穿」。因為阿楓的回應,小堇從自然結果中學習,也感受到「我有(自己思考、自己決定)的能力」、「(跟以往不同、由我決定)媽媽是我的夥伴」。放任孩子的情況下,當然有時結果會「不佳」,不過孩子能從結果學習到許多事情。即使家長認為「有點危險」,還是多少讓孩子自由的體驗吧。這麼做,算是打了「危險的預防針」,獲得避免更大危險的智慧。(本文摘自/3歲起,阿德勒式勇氣育兒/遠流出版社)

幼童對世界好奇 提問是根於本性

幼童對世界好奇 提問是根於本性#學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大多數物品的運作源於其中裝設的東西——電池、齒輪、心臟或是腦袋等東西。我們在4歲孩童面前,展示各種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積木,而積木內部有些裡面有小圖釘,有些沒有。這些積木被放到偵測器上,並讓它啟動。當孩童必須要解釋偵測器如何運作時,他們傾向於談論隱藏於積木其中看不見的圖釘,而非可見的形狀和顏色。當他們只須描述事件的發生過程,則會專注於外在表面的事件。所有孩童的共同學習方式 聆聽和觀看孩童不僅想要更多關於世界的資訊,也想要會讓他們更深刻、更廣泛地了解世界的因果資訊——能促進未來學習的資訊。引人注目的是,孩童分辨得出來何時沒有得到這類深刻、具因果關係的資訊,而他們會費盡心思去得到它。所有孩童都能從聆聽和觀看中學習。但是,來自某些文化或社群的孩童可能較仰賴觀察和模仿,而其他孩童則是仰賴語言。聆聽解釋是得到關於世界深切、因果知識的一個方法。然而,你也能藉著觀察其他人熟練的動作而得到類似的推斷,像是羅戈夫研究,馬雅孩童能藉著觀看長輩的動作而學習許多知識。畢竟我身處於文字的世界,除了烹飪、從事園藝活動和養育孩子之外,我所有實用技能的項目包含了搬弄文字。取代編織籃子和獵捕鹿,我雕琢句子和找尋科學真理。但是,如果需要知道如何製造籃子和獵捕鹿,怎樣做舒芙蕾,或是如何照顧他妹妹,這時模仿可能是比較好的策略。孩童的「為什麼」 根源於生物本性再者,從年紀如此幼小的孩童,到跨越許多種文化的孩童,都自發地提問題,這也意味著得到關於世界資訊的方法,像是模仿,都是深深根於生物本性。這是孩童需要被允許去做的,而不是被教導去做的。但是回答每一個孩童提問的問題是非必要的,年幼的孩童是堅持不懈的——他們會持續找尋他們想要和需要資訊。研究顯示,孩童對自己的知識狀態和從他人身上取得的資訊狀態非常敏感。如同他們比你自己還知道你的意欲為何,他們可能也比你還知道他們所需要知道或是想知道的。(本文摘自/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大寫出版)

孩子愛問「為什麼」 幫助深層理解

孩子愛問「為什麼」 幫助深層理解#學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詢問「為什麼」的問題特別常見,這類問題也引出有趣、深入的議題——什麼才是「為什麼」的最佳答案?家長會意識到這樣的複雜性,當他們試著解釋雨、雲和水蒸氣的關係,或是為什麼有白天和夜晚,或是腳踏車是如何運作的,更不用說每位家長都害怕回答的問題:「寶寶是如何跑到媽咪的肚子裡的?」因果解釋對孩童而言 引發對事物更深層的理解好的解釋和壞的解釋區別為何?對於成人和孩童而言,解釋到底有何種作用?為什麼重述事實,遠比不上解釋事實來的令人滿意?孩童如此渴望解釋,這不禁讓你認為那些解釋必定帶有特別的作用,但到底是什麼呢?譚尼亞.倫布羅佐認為「為什麼」問題和回應問題的解釋使孩童用更深入、更寬廣的方式認識世界,這是他們用其他方式,無法達成的。當解釋某事件時,你通常會提出因果故事來解釋為什麼事件一定會是這樣。因果解釋特別有效,因為它們解釋特定事件用的方法,能讓你為新的事件做出結論。數項研究顯示,當孩童解釋事情,甚至只是解釋給自己聽,都會引發他們對於事物有更深層的理解。解釋機器如何運作資訊 專注於因果結構舉例來說,在一項研究裡,研究人員在4歲孩童面前展示一台複雜的魯布.戈德堡機械,由樂高積木和齒輪組裝而成。機器的某些部分構成機器的運作(像是紅色齒輪必須要和綠色齒輪相接)。而其他部分只是裝飾——一塊擺在齒輪上方的藍色樂高積木,卻沒有任何作用。研究人員請孩童解釋機器是如何運作,或是請他們描述機器本身。然後,他們把機器拆解,要求孩子重新組裝,同時,他們也問孩童哪塊積木該放哪個位置的事實性問題。被要求解釋機器運作方式的孩童,對於機器功能部位記得比較多,也比較能夠重新組裝機器。並不是解釋機器運作讓孩童更注意機器本身——被要求僅描述機器本身的孩童比較擅長記憶純粹裝飾的部分,也就是無法使機器運作的部分。相反地,解釋讓孩童專注於與機器因果結構相關的資訊——也就是告訴他們機器如何運作的資訊——即使那代表他們必須忽略較不重要的資訊。(本文摘自/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大寫出版)

人工電子耳納健保 首年150人受惠

人工電子耳納健保 首年150人受惠#學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9歲的林彥均9歲時因左耳中耳炎導致聽力受損,長期下來因為右耳過度使用,近4年聽力大減、機能退化。13歲張小妹患有先天性聽損,長期聽不到聲音,也沒辦法學講話。父母直到張小妹3歲時才發現她有嚴重聽損,就醫後,在4歲時幫她植入電子耳,經過半年復健、語言治療,張小妹5歲時終於學會自己開口叫「媽媽」。人工電子耳能直接刺激聽覺神經聽力缺損的幼童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也容易造成學習狀況落後,甚至感到平衡感變差的症狀。聽損兒童可藉由電子耳重拾正常生活,只是單一電子耳費用就接近百萬元,為了讓家長更無後顧之憂,健保署從本月起將人工電子耳納入健保,只要在18歲以下,雙耳聽損能力高過90分貝的先天性聽損兒都可被列為給付對象。預估首年將有近150人受惠。人工電子耳是種植入式設備,能幫助聽力缺損者產生依定聲音的知覺。與助聽器不同的是,助聽器是放大聲音,人工電子耳卻是繞過耳朵中受損部分,直接刺激聽覺神經住患者重新活得聽覺。把握3歲前黃金期 學習不卡關台灣每年約新增60至100名先天性聽損兒,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哲民表示,多數新生兒聽力缺損可藉由聽力篩檢發現,一旦發現寶寶對吵雜環境無感、難以集中精神,就要懷疑恐為3歲以前是語言學習的關鍵,若孩子出現構音異常、對聲音沒反應等症狀時,家長應盡快協助就醫,越早發現問題,越應該早點介入治療。學齡前是兒童語言學習關鍵期,把握3歲前黃金期,才能保障學習不卡關。

讓孩子自己收玩具 家長快學6招!

讓孩子自己收玩具 家長快學6招!#學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時間觀念/孩子在學習階段,還沒有時間概念,可利用沙漏或歌曲來幫助他估算時間。例如:「沙漏漏完後(或這首歌唱完以後)就要收拾了喔!」能有效幫助孩子掌握時間,讓他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玩。2) 增加樂趣/如果你能一起幫忙,陪孩子收拾東西其實很有趣,能搭配音樂更好!一首孩子熟悉的歌曲,可幫助他估計自己得花多久時間來整理;或偶爾用單手收拾房間,也可以製造不同的樂趣(此時請記得給他多一點時間)。3) 一起做決定/讓孩子一起做決定。問他:「今天想先整理哪裡?」4) 清楚說明/向孩子說明,為什麼你要他做哪些事情;就算他無法完全理解,但感受到你在乎他,才會有意願幫忙。可以告訴孩子:「我希望你把玩具收拾好,這樣明天要玩時就比較容易找到!」5) 表達關心/爸媽與孩子著重的焦點不同,你想要趕快整理好房間,也希望孩子能理解你的想法,並和你分工合作;然而,孩子只關注他正在玩的遊戲。請先關心孩子正在做的事,問他:「你現在在玩什麼呢?」讓孩子知道你不是不顧他的意願,一心要他照你的話去做的霸道大人。6) 表示理解/與其收拾房間,孩子寧願玩遊戲;有時大人也是如此,與其吃飯,寧願看球賽!所以不要苛求孩子能馬上放棄自己的欲望,去完成你希望他做的事。你可以跟他說:「沒錯,玩遊戲比收拾房間有趣多了,但把房間收好,明天玩遊戲時就不必擔心踩到小積木了喔!」(本文摘自/大好書屋/德國專家育兒百招,2~6歲孩子超好帶)

增進親子感情 來場自助旅遊吧

增進親子感情 來場自助旅遊吧#學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年來,網路資訊的快速流通,讓國人出國旅遊的風氣更盛以往。許多喜歡自主、自由的年輕朋友,紛紛選擇加入背包客的行列,出國自助旅行。由於這些人結婚前出國,多採取自助旅行的方式,當他們結婚生子,往往也比較願意帶著小孩一起去國外旅遊、經歷見聞,這就是近來旅遊界方興未艾的「親子旅遊」。和孩子一起投入準備 引發求知欲一般人認為,只要是帶孩子出國就可以算是「親子旅遊」。但我認為真正「完整的親子旅遊」應該要包含孩子的行前參與、旅行途中體驗和旅行結束後的餘韻體會。旅行前──引領孩子一起行前參與從決定要帶孩子出國自助旅行開始,帶著孩子一起投入準備旅行的行列,透過各種不同的工具與方式,與孩子一起看地圖、一起看書、一起畫畫、一起討論,藉著即將要出國旅行的興奮及期待,引發出孩子的求知欲,讓孩子主動的投入學習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而家長還能在這段準備的過程中,多方觀察孩子比較感興趣的領域,彼此再做更深入的討論與學習。體驗旅行途中的各樣經歷帶著孩子在異國生活,體驗與台灣不一樣的人文、風景與國土民情,讓孩子拿著指南針看地圖找景點、拿著自己的車票打票,或是提著購物袋到超市採買等等,搭配行前參與的內容實際造訪,可以讓行前學習能用親身遊歷加強體會;也因為他們在行前參與、準備,孩子對於旅遊的國家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使得他們能很自在自信的與當地所碰到的人聊天玩耍。期待讓孩子的學習效果更好當孩子知道即將要出國玩時,他心中的期待感絕對不亞於大人。因為,大人還可能因為機票票價太貴、訂不到理想價位及位置的住宿、行程安排難產等種種原因,進而對旅行心生疲憊或倦怠;但小朋友可不會,他一心只會想著:我要出國玩了!他們會因此一直處在亢奮歡樂的狀態下,此時的孩子多半有著強烈的學習動機,爸媽給予這趟旅行有關的資訊,他們統統都可以吸收得很好,爸媽講什麼、要求什麼,孩子的配合度也都很高。行前準備階段可增進親子感情而這個狀況,正好是孩子和爸媽一起完成「完整的親子旅遊」的最佳動力!大家不要有旅行就是去玩,談學習太多餘等先入為主的想法。說壓力大,其實並沒有,說沉重,我更是一點也不覺得。以我和我的孩子Ryan的出遊為例,我並沒有打算給Ryan多深入、多複雜的知識,我們反而在行前參與準備階段,兩人討論了許多議題、玩了許多遊戲,也讓我們親子之間有著更多相同的話題,不但增近了親子感情,而且也因為彼此有共同目標而積極前進。「有期待的時候,學習效果最好」,當我們在台灣拿著指北針,學習如何看方位、看地圖,然後想著到時候我們一家就會親身站在地圖所標示的旅遊地上,那種期待與興奮的感覺,可以激發出孩子對旅行學習的專注力與學習熱情!所以,此時當然要好好把握與孩子一邊學習、一邊旅遊的大好機會!(本文摘自/用旅行教出自主學習的孩子/太雅出版)

男孩學習差?17歲後趕上女孩!

男孩學習差?17歲後趕上女孩!#學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若說男孩和女孩有所不同,是因為他們天生如此?還是教養方式不同所致?這個傻問題我們強調很多次了,答案顯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專家絕不會給你一個明確的數字,說後天教養和天生差異各占多少比例,也不會告訴你哪一種影響男孩或女孩比較多。男女差異是天生使然 非後天教養所致雖說一定程度的懷疑是好的,但若忽略了所有的科學卻會適得其反,如果女性們特別在天生差異或教養之間爭辯,那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過去資訊不足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受傷最重的就是她們。近年來,在許多科學(神經科學、進化心理學、遺傳學和神經內分泌學)領域的關鍵發展,證實了男孩和女孩天生就有許多不同之處,換句話說,科學家們一致認同,男女的差異是天生使然,而非後天教養所致。差距大約會在3歲出現 到男孩17歲結束首要關鍵是:女孩的大腦比男孩早熟──那正可說明女孩在許多方面的發展都比男孩來得快,尤其當我們談到閱讀、說話和寫作時,這個差距大約會在3歲時出現,直到男孩17歲左右結束,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學齡前都能接受這個事實──似乎人人都知道這點,隨之改變對孩子的期望。但到了幼稚園,父母和老師們都小心地對孩子們因材施教,或容許自己因孩子性別差異而給予不同的期望,加上幼教趨勢一開始就著重孩子們課業上的學習,而非活動(這點女孩比男孩吃香),再者,一般採大班制教學(通常會導致些許混亂,而女生比男生來得容易適應),而小學裡缺乏男老師(容許無謂的偏見,就像認為男孩缺乏耐力、容易扭動不安)。男孩們天生的活力被視為不正常以下再加入另一項關鍵因素:男孩比女孩容易衝動,且比女孩活動力強,只要父母和老師可以接受的話,這都不是問題,但由於小學男老師的數量正逐漸減少,而一些消耗精力的活動,如藝術、體操、話劇,甚至休假也都減少,男孩們天生的活力被視為不正常。隨著大腦發展 男孩可迎頭趕上男孩的大腦終究還是會隨語言能力提升,迎頭趕上,那麼,當孩子們有大腦發展遲緩問題時,如何對待他們,就變成一項課題,因為發展遲緩問題,在高中即將結束時會完全地消失,到那時,我們只剩些微的機會來彌補所失去的一切。創造學習環境 耐心陪伴父母所能做的,是給男孩們更自然的學習環境,給他們更多休息時間,並竭盡所能地給予支持和鼓勵,直到和女孩們沒有差距,這樣一來,男孩們就不會被冠上笨蛋、懶惰的罪名,或甚至放棄,換句話說,當男孩們學習閱讀或寫作時,我們需要的是耐心,而在男孩們還沒準備好之前,就讓他們自己閱讀,可能會收到反效果。(本文摘自/閱讀,逆轉男孩學習力/大好書屋出版) 

沒騙你 手勢助幼兒認更多字!

沒騙你 手勢助幼兒認更多字!#學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示意動作是指我們雙臂、雙腿或頭部的動作,我們做這些動作是為了不用言語而溝通,或是用來強調我們所說的話,通常我們在說話時雙手會跟著動,這也不足為奇,因為掌管語言和手部動作的中心位在大腦的同一個區域,也就是說,甚至就連對方看不見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會比手勢,亦即在打電話時,而從未見過旁人打手勢的盲人在說話時也會做出手勢。手勢有助於兒童學習語言我們用手勢來支持我們的念頭(例如我們會用手指向一份重要文件,藉此來強調其重要),但是這也能反向起作用,心理學家高丁─梅多(Susan Goldin-Meadow)是研究手勢的知名專家,2009年,她和芝加哥大學的同事羅威(Meredith Rowe)發現手勢有助於兒童學習語言。這2位女士首先觀察了14個月大的幼兒和父母玩耍,如果父母親受過高等教育,那些幼兒雖然還不能把話說得更好,但顯然格外強烈地使用手勢:在90分鐘裡,他們平均使用24次手勢,父母教育程度較低的幼兒則只使用13次。做出更多手勢 懂得的字彙也更多幾年之後,這2位科學家讓這些孩童做了一個字彙測驗,結果發現:幾年前做出更多手勢的孩童如今懂得的字彙也更多,因此在學校裡具有較佳的成功機會,換句話說:手勢也有助於學習。手勢與頭部動作 往往不是舉世通用大多數的手勢是無意識的,還是說你去抓鼻子或是把頭髮塞到耳後時會去思索?有意識的手勢當然也有,可是要小心!手勢與頭部動作往往不是舉世通用的語言,隨著各地文化的差異可能會有全然不同的意義。舉例來說:點頭在世界各地都被理解成「好」,但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卻不然,那裡的人要表示「好」會把頭來回搖晃,這可能會造成致命的誤會!(本文摘自/你的身體,正在洩漏你的秘密:3個步驟,解開肢體語言的密碼!/平安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