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

和人說話就緊張⋯不是害羞是生病了!醫揭「社交恐懼症」嚴重恐自殘

和人說話就緊張⋯不是害羞是生病了!醫揭「社交恐懼症」嚴重恐自殘#焦慮症

社交是人類社會生存必備的重要能力之一,社交活動對身體有深遠的影響,有效心情愉悅,但卻不是任何人都能順利和人互動。「社交恐懼症」通常始於青少年階段或者成年早期,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同時合併其他焦慮症,例如恐慌症,廣泛性焦慮症,特定對象畏懼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對此,醫師表示家人的陪伴及鼓勵很重要。

她開車上快速道路,卻突全身無力、大聲哭泣⋯身心醫淺談「恐慌症」

她開車上快速道路,卻突全身無力、大聲哭泣⋯身心醫淺談「恐慌症」#焦慮症

「恐慌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很多人稱它是現代的文明病,但多數民眾對它仍是一知半解。42歲獨立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小梅,4年前曾因壓力而患上恐慌症,她自述當時在發病初期,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了,有一次開車在快速道路上,突然全身無力、無法繼續開車,她大聲哭泣,只能用最後一點力氣打電話求助警察,幫忙把車開回家。

看到就想買!強迫性購物是精神病「衝動購買前先做3件事」拒背卡債

看到就想買!強迫性購物是精神病「衝動購買前先做3件事」拒背卡債#焦慮症

「再買就剁手!」雙十一購物節將近,你也是常說這句話的購物狂嗎?每次都無法克制地刷卡買買買,在購物時會有種被滿足的快感,等到月底收到信用卡帳單卻又後悔,身心科醫師教你判斷自己是否陷入了強迫性購物的惡性循環裡,並實際提供治療方法和預防方式,有效降低購物衝動。

焦慮症併發自律神經失調,失智風險翻6倍!醫教「6症狀」判斷

焦慮症併發自律神經失調,失智風險翻6倍!醫教「6症狀」判斷#焦慮症

46歲的芸姐(化名)是名銀行高管,生性追求完美性格,去年高齡生下孩子後,更工作、家庭兩頭燒,身心承受龐大壓力,出現經常失眠、頭暈頭痛及肩頸僵硬問題,甚至有胸悶、心跳加速狀況,到身心診所接受自律神經檢查,竟發現心臟彈性老化程度達75歲,抗壓指數也比正常人低,經確診為「廣泛性焦慮症」。

創傷後壓力症 失憶是自我保護機制

創傷後壓力症 失憶是自我保護機制#焦慮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國片「返校」是最近全台熱映的電影,據媒體報導觀影人次已超過100萬,影片劇情也成為民眾熱切討論的話題。衛福部苗栗醫院心理師余錦星觀片後指出,劇中男主角魏仲廷每經拷打後,只要閉上眼就會重複進入相同的惡夢中,無法想起與事件有關的重要部分。女主角方芮欣一再浮現過去片段影像,卻記不起與事件有關的經過,每當接觸到與創傷相關的事物就會引發激烈生理反應,對某些事件感受卻又過於表現情感麻木疏離。上述皆為創傷後壓力反應的表現。余錦星臨床心理師表示,國片「返校」除傳遞戒嚴時期,政黨為鞏固政權所做的行為、白色恐怖事件,以及轉型正義意涵之外,他也窺見影片中主角因創傷事件所誘發的精神症狀,並藉此呼籲民眾了解及正視「創傷後壓力症」問題。創傷後壓力症 需精神科醫師評估余心理師解說,依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第五版(DSM-5),個案曾直接經歷或目睹一嚴重事件後,出現一再經歷與事件有關的經驗,例如惡夢、突然憶起創傷片段。會對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表現出逃避、麻木或無法記起。身體反應過度警覺,出現易怒、無法專注、焦慮、失眠等。這些症狀不只對個案造成心理上極大痛苦,也會對個案的生活、人際、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影響。症狀在創傷後馬上出現,時間超過三天,稱作為「急性壓力症」。若持續一個月以上,即稱為「創傷後壓力症」。但實際的診斷,仍需要精神科醫師進一步的評估。遺忘或失憶 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保護機制「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返校」影片中一句旁白「你是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雖然失憶是逃避罪惡感的表現,卻也是人類與生俱來保護性機制運作的一種,藉以減輕事件帶來的痛苦。而一句:「忘了過去,好好向前看不行嗎?」此句話也是臨床上很多家屬對個案的期望,希望個案可以忘卻過去的傷痛,重新開始,從此過著正常的生活。「創傷」比一般人知道的更為普遍一般人會覺得PTSD不會發生在自己或身旁的人,但其實它距離我們一直都不遠。因為相同事件在每個人心中的主觀體驗是不一樣的,當個體的身心無法應對威脅且出現極端壓力反應時,就易產生創傷後的症狀。從輕微的頭痛、頭暈、胸悶不適…,到心悸、恐慌、鬱悶、失眠等症狀,嚴重時也可能會合併其他精神疾病,包括焦慮症、恐慌症、憂鬱症等,並導致個體的社會生活功能出現障礙。有些創傷隨著時間經過,與良好自我照護,雖能夠自我恢復,但症狀若持續惡化,那就有就醫治療的必要。個案治療三步驟目前治療創傷壓力症的方法有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目的是改善情緒障礙、身體不適,並協助個案回歸正常的生活功能。藥物治療有緩解情緒及改善不適症狀感受的功效。心理治療在建構安全的環境下,協助個案學習適當的因應技巧,大致治療三步驟為:1.建立安全感,穩定個案身心狀態。2.整理創傷記憶。3.整合身心的痊癒與成長到新生活中。最後,余心理師提醒,在現實中,壓抑、逃避,不能帶來痊癒。但過度舔食傷痛,也會為個體帶來更多的痛苦,並延續影響到身旁的他人。唯有真實面對過去,接納自己及事實,以適當正確方式因應所處環境,放下自己的執念或對他人仇恨,生活才有邁步向前的可能。

研究:青少年少運動 成年焦慮症率增

研究:青少年少運動 成年焦慮症率增#焦慮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這2週正值學校期中考,家中孩子是否專注於課業而更少運動?提醒孩子無論課業多重,也別忽略要運動!根據一篇澳洲2017年發布的研究指出,青少年時期缺乏體能活動,會影響成年時心理健康。研究顯示 青少年不運動成年後增焦慮症發生率研究為一大型的出生世代研究數據,來自澳洲昆士蘭大學妊娠研究,以1981至1983年,於昆士蘭州一家大型公立醫院接受產前保健的母親及其孩子為對象,分別在孩子6個月、5歲、14歲和21歲時進行追蹤。3493位年輕人,14歲時完成體能活動問卷,及21歲填寫的「年輕成人自我報告」的心理健康狀況資料,檢驗青春期體能活動參與情形與年輕成人階段的心理健康狀況的關聯。結果顯示,14歲時「不運動」組,於21歲時出現「與任何情感障礙有關的終身診斷」、「妄想意念」以及「視覺感知障礙」的可能性增加。此外,男性在14歲時「不運動」與21歲時焦慮症發生率增加有關。結果指出,青少年時期缺乏體能活動會影響之後一些、但非全部的心理健康狀況。運動對心理健康的益處不僅出現在運動當下 還會「持續發生」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國內外亦有相關實證研究指出,運動對個體的情緒穩定有一定的效益,無論是青少年期、中年期,甚至是老年期,運動都有同樣的效果。而這個研究可貴之處是發現運動對心理健康的益處不僅會出現在運動當下,還證實這個效果會「持續發生」,再度證實運動讓心情變美麗。呼籲師長要多鼓勵學童參與運動,提高學童身體活動量,不僅改善體適能、促進身體機能的效果,對情緒的穩定、成年後的心理健康,也有絕佳的效益。也建議家長與老師可以設計合宜的正增強或鼓勵機制,讓學童從運動中獲得樂趣,進而將運動融入生活,培養「終生運動」習慣。多設計「揪團」性體育活動 彼此邀約建立運動習慣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運動與其成年初期部分的心理健康狀況(情感障礙、妄想意念、視覺感知障礙)有關,證實心理健康的可預防性,及青少年階段建立其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董氏基金會歷年來調查發現,「覺得很累」、「沒時間」、「沒有伴」是多數學生不運動的藉口。青少年時期同儕為他們的「重要他人」,建議學校多設計「揪團」性的體育活動,透過夥伴彼此邀約運動是幫助建立運動習慣的有效方式,同時傳遞觀念如累了更要運動、運動需要找時間。

孩子拒學強押回學校?醫:恐致反效果

孩子拒學強押回學校?醫:恐致反效果#焦慮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長假結束後,大部分的孩子都期待能和同學見面、學習新知,然而卻有少數孩子畏懼上學,甚至連校門口都無法踏入,有可能是「拒學」現象。典型「拒學」表現是,假期結束後一到上課時間就出現頭暈、肚子痛、無法上學,去看病又無大礙、回到家中不舒服的狀況就會快速減輕。「拒學」對上學感到重大困難 可能與在校狀況有關另一名國中女學生,個性較內向少話、容易在人群中緊張,課業表現普通、只有少數朋友,因為對開學感到焦慮,請假幾天在家後被家人恐嚇「再不上學就要你好看」而完全抗拒上學。經過醫生評估,女學生有焦慮症,給予孩子藥物治療與心理支持、衛教家屬合宜處置、商請學校給予合適關心並以漸進式的方式讓孩子返校上課,目前女學生已能每週返校數日。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王雅甄表示,「拒學」表現為對上學感到重大困難,在上學時產生大量恐懼、情緒暴躁、情緒低落、身體抱怨多等,且在該上課的時間駐留家中;一旦獲得不需上學的許可,身體和情緒症狀即明顯改善。「拒學」好發於剛入學、轉學而適應不良的孩童,但也可能因為在校人際關係不佳、被罷凌、無法適應校方管教、或課業壓力而出現拒學行為。家屬和校方一同 漸進式引導返校王雅甄醫師說明,拒學通常短暫,卻是孩子有困難的表徵,家長不得輕忽,需及時處理。但若急著把孩子硬押回學校,可能招致反效果。只要有耐心了解孩子的困難、家屬和校方共同漸進式地引導孩子返校,孩子返校求學的機會很大。然而少數孩子因拒學原因複雜、伴隨家庭功能不彰,可能演變成長期滯留家中、無法完成學業。建議孩子出現拒學時,家庭與學校應盡快給予合適的處置,必要時,請求助精神科、兒童心智科評估並治療,及早重回校園。

研究:耳鳴患者 罹焦慮症風險翻倍

研究:耳鳴患者 罹焦慮症風險翻倍#焦慮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年受耳鳴所苦的患者有日益增多的趨勢,患者通常會因「嗡」或「嘰」聲音持續在耳邊迴盪,睡覺無法安寧,進而產生焦慮、失眠。52歲的陳女士,平常無不良嗜好確突然出現耳鳴,聽力檢查確定耳朵沒問題,但仍持續耳鳴,夜間無法入睡,甚至出現胸悶、頭暈。經身心醫學科診斷,陳女士出現焦慮症症狀,經藥物與放鬆療法一段時間後,陳女士耳鳴強度減弱,也改善睡眠障礙與不適。焦慮症頭暈、胸悶 還可能心因性耳鳴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林敬恩醫師表示,耳鳴與焦慮會相互影響,無論是耳鳴造成焦慮或焦慮造成耳鳴,通常只要治療其中一項,另一項就會隨之改善。造成耳鳴的原因一般可分為器質性與心因性兩種。器質性耳鳴是指因生理因素如耳朵結構受損、聽力損傷、梅尼爾氏症或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引起,通常可治療改善;心因性耳鳴是生理結構正常,因心理因素產生。雖然每個人都會焦慮,但一旦焦慮演變成病態性驚恐、莫名緊張,進而發生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品質、職業功能、人際關係,即是焦慮症。作息、壓力、刺激性飲料皆可能導致焦慮研究顯示,2013年度100萬人中,焦慮症在非耳鳴患者的盛行率為1.5%,但在1萬4772位耳鳴患者的盛行率為3.9%,除焦慮症在有耳鳴患者身上盛行率是無耳鳴族群的2倍,耳鳴患者發生焦慮症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出2倍。耳鳴患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腦傷、梅尼爾氏症、腎臟病、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盛行率也有顯著增加的情形。林敬恩醫師呼籲,作息不規律、生活壓力緊張、刺激性飲料皆會影響睡眠造成焦慮,若突然出現耳鳴症狀,第一時間務必至耳鼻喉科作詳細檢查,排除器質性原因、聽力障礙等生理因素後,再前往身心醫學科篩檢,確認是否合併身心疾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