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買多少才夠?確診後能免疫?醫師親解疫情必知的「10大關鍵問題」

快篩買多少才夠?確診後能免疫?醫師親解疫情必知的「10大關鍵問題」

2022/5/13(2022/5/13 17:3更新)
台灣正處於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大流行期間,網路資訊雜亂,民眾不免心生徬徨,心中有許多疑問期待專家能解答。為此,《優活健康網》特別邀請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他同時也是COVID-19專責病房的第一線醫師,來替大家解答疫情關鍵問題。以下是訪談摘要:

本篇文章目錄

感冒和新冠肺炎該如何分辨?

答:有點難分辨,Omicron目前看來成人發燒症狀較少了,但似乎所有症狀會同時發生,例如四肢痠痛、喉嚨痛、頭痛等,是比較明顯的症狀。小朋友和青少年的話則是高燒、腹瀉等症狀較為常見。以上類似症狀,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都應高度懷疑是Omicron。

延伸閱讀:
是感冒還是新冠確診?醫師1張圖教你判斷「最大差異」

如何評估台灣疫情發展,何時高峰期到來?

答:根據周圍亞洲國家例如南韓的經驗,Omicron疫情會持續2、3個月,比歐美國家稍久,約15~20%確診人口,以台灣比例來計算約400多萬人,高峰期在單日會破10萬以上。

Omicron有可能二次感染嗎?

答: 當然會。我的看法是,共存不可避免,但在經歷這個過程仍要保持謹慎,例如有些病患就是被病毒選上的人,看起來狀態還好。但X光一照下去整片白色,隔天就猝死,目前新聞上也有例如2歲孩童染病後高燒不退後死亡、BNT打了三劑死亡等例子,每個人體質不同,能夠不感染就不感染,該做的防疫工作做好、三劑疫苗打完,努力把重症率壓到最低。

反覆感染的例子,在加拿大就很顯著,即使染疫痊癒後,可能2、3個月後就再度感染。因為當前疫苗是以原始株為序列,但病毒變異速度太快,疫苗研發速度很難趕上,因此難以達到完全抗感染的效果。「群體免疫」這個說法其實有點被Omicron瓦解,台灣目前的功課就是三劑疫苗打起來,兩劑覆蓋率盡量拉高,減少重症衝擊,再加上大量社區感染混合,變得類似歐美現況。

弱陽性就代表傳染力比較低嗎?

答:弱陽性還是有傳染力,例如你快篩陰性,但你持續出現症狀,那你還是有可能傳染給其他人。Ct值30通常是解隔離標準,但如果是感染前期就測出CT值30,可能過幾天就變成20、10,那就有傳染可能,即所謂的「陰轉陽」。

居家隔離時,要如何避免互相感染?

答:確診者若單人一室有獨立衛浴,只需要在送餐時小心避免接觸,相對較為簡單。比較麻煩的是必須共用衛浴的情況,前一人使用完畢時,必須用漂白水針對可能接觸感染的設備,徹底清消1次。靜置1小時以上,再讓下個人使用,會比較安全。

以再次感染的機率來看,原始株為18%、Delt為36%、Omicron則為42%,將近一半的機會再感染,所以同住者要避免互相傳染,最好方式還是徹底隔離。

延伸閱讀:
最新》一圖秒懂「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這種人才是3+4
QA》電子圍籬全取消?錯!不想被罰100萬「這2類人」快看

PCR和快篩的差別是什麼?

答:PCR是黃金診斷標準,從鼻子採取檢體,進行病毒複製,可以清楚看出病毒序列,且複製越多代表病毒濃度越低,有些人可能痊癒了,Ct值是30以上,就代表病毒複製了30多次。但若Ct值若10幾,代表病毒濃度較高。

快篩則是一種模擬抗體,透過採檢鼻腔的病毒攜帶抗原,透過試劑去吸附接合,快篩上的Control為對照組,Test則為實驗組,若出現兩條線,則Ct值可能在26、27,與線的顏色濃淡無關,只看「有」或「無」。所以快篩很可能會漏掉一些弱陽性的病人。PCR能檢測到的病毒量為快篩的1千到1萬倍。

韓國曾實驗過同一個陽性病人,連續多日使用PCR和快篩檢測,發現快篩篩出陽性的結果會比PCR晚3天。但在大量社區感染的情況下,要不要很精準的抓出每個感染者,每個國家想法不同,例如南韓起初就堅持PCR篩檢定義才算確診,醫檢量能就會大大增加;新加坡則是在進入疫情高峰前,就以快篩陽性為標準,把PCR留待抓出傳染力比較強、病毒濃度比較高的人。

延伸閱讀:
快篩怎麼選?一圖速看6廠牌差異!醫示範「2步驟」無痛做快篩

快篩要準備多少才夠?

答:目前居家照護所規定的3+4,其實是「以篩檢代替隔離」的概念,但是篩檢次數也因為市面上試劑的缺乏而調整減少次數。若真的持續有症狀卻買不到試劑,最好還是直接聯絡衛生單位預約PCR篩檢。

以一般狀況而論,實名制可買到1人可1次買到5劑,那至少1人就是備用5劑。再找不到的話,至少也盡量備用2劑,例如有些人擔心是偽陽性,那麼連續2次測試,可以減少錯誤機率;若擔心是偽陰性,則建議隔幾天再篩一次,如前面提過,快篩會比PCR晚2、3天,等病毒量累積到1千至1萬倍,再用快篩,可以得知比較準確的結果。

延伸閱讀:
QA整理》快篩試劑實名制怎麼購買?廠牌?分流方式?

唾液快篩的準確率高嗎?

答: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經驗,唾液快篩的準確率約66%,鼻子快篩的準確率是24%,檢驗對象是同期的病患。但是,不同時期的病人,病毒濃度變化不同。

當你是剛被感染、無症狀,口水檢體的病毒濃度可能比鼻咽檢體要高,但若你有症狀,鼻咽檢體的濃度會比口水檢體濃度高。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濃度變化。無論是唾液快篩或鼻咽快篩,重點仍在於能夠抓出陽性並隔離,切斷傳染鏈。

延伸閱讀:
唾液快篩vs鼻咽快篩,該怎麼選?用法、準確度、哪裡買一次秒懂

疫情大流行期間,日常防疫該注意什麼?

答:病毒無論如何變異,都不會改變基本的公共衛生作為,例如戴口罩、勤洗手、與人保持社交距離。像是一窩蜂擠到急診室或篩檢站,大家都擠成一團,就非常危險。

現在還尚未進入高峰期,雖然政府沒有做出太多限制,我個人不鼓勵大家放任感染,畢竟還是有許多長輩、非典型的病人,需要大家透過共同防疫來保護他們,避免傳播感染。

除了疫苗打滿,非必要的群聚都應該盡量避免,觀察到6月中旬或待疫情出現消退跡象後,大家無論是透過疫苗、感染,都獲得抗體,對於後續的病毒變異會有較強的抵禦力,形成混合免疫社群,像歐美那樣,對抗新病毒的韌性較強,後續也能考慮開放國境。

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做準備?

答: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一種是別有居心,釋放錯誤訊息來擾亂人心是最可惡的,網路上有各種流言和訊息,請多方交叉比對,確認專家的信用度後,再評估採信。很多人即使有著醫師頭銜,講得內容也不一定正確。

以我為例,閱讀了許多文獻資料,加上在專責病房的經驗,並向老師們請教,才敢做出以上的發言,如果你發現我講得話跟其他專家不一樣,參考看看指揮中心是否也支持相關論點,那就是你可以遵循的方向。不要慌亂,不要因為無知造成大量的消耗。

想看更多精彩的內容,請看 優活問問|關於疫情,你最想知道什麼? feat. 姜冠宇醫師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