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為何難相處?權威型、沉默型⋯「歹逗陣男人」你是哪一種

中年男人為何難相處?權威型、沉默型⋯「歹逗陣男人」你是哪一種

2024/5/29
你是否也曾疑惑,為什麼男人到了中年以後,有時會讓人覺得「歹逗陣」(台語:難相處)?進入40、50歲的階段,家中的另一半或爸爸變得愈來愈頑固、暴躁、愛碎念,或者整天沉默不語⋯⋯,明明他們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本篇文章目錄

精神科醫師郭彥麟指出,過往討論40~65歲中年族群的情緒問題時,多數人首先會想到女性更年期前後因荷爾蒙變化而導致的情緒起伏。儘管男性受「更年期」荷爾蒙變化的影響相對較小,不代表他們沒有情緒上的困擾。

延伸閱讀:
鬼夫、寄生丈夫⋯你的老公是哪種?盤點「8種老公類型」這種人最好

「5年級男子」玻璃心碎滿地

分析精神科患者的求診問題,郭彥麟認為,中年男性的情緒困擾,可以被歸因為生理、心理、社會等因素,三者環環相扣。如果當事人同時具備不只一項條件,情緒就像熊熊大火,一發不可收拾。

從醫學上的觀點來看,40~65歲這個階段,人的生理機能會開始逐漸衰退,包括老花、白髮、關節退化、認知功能衰退等。此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三高問題、代謝症候群等疾病,也會在這個時期開始浮現。生理上的退化,讓男性忍不住擔憂自己是不是老了、沒有用了?

心理上,中年男性也面臨了職場、家庭角色轉變的挑戰。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期待這年紀的男性該事業有成、擔負起支持家庭的責任。若此時發生職務調降、甚至中年失業的問題,會讓他們相當無法適應。回到家中,夫妻間的磨擦可能隨著愛情轉淡而增加,孩子則會獨立、進入叛逆期,挑戰父親的權威。

其實男人一直都是玻璃心。」郭彥麟指出,因為自尊心強、社會期待高等因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自戀受傷」。而步入中年以後,他們卻發現自己的各項條件不如以往,變得更脆弱了。

特別是現在50歲前後、屬於5年級生的這群男人,遭逢了台灣社會結構的劇烈轉變。身為「夾心世代」他們,必須同時兼負奉養父母和扶養子女的責任。上一個世代的男性,或許還有手足可以分擔照顧長輩的壓力、妻子願意任勞任怨的承擔家務勞動、孩子也不敢違逆雙親。3、4年級的男性,到了中老年尚能扮演傳統的權威角色。

如今,少子化、性別平等、社會觀念轉變等因素,大大的衝擊了5年級世代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權威不比從前,壓力卻遠大於過往。中年男人的「歹逗陣」背後,是說不出口的焦慮、憂鬱和各種煩惱。以下,50+好好整理了最常見的4種「歹逗陣」男性類型。面對難相處的中年男人,該如何理解他們,打開心中的結?

延伸閱讀:
中年以後友情也該斷捨離!丁菱娟:朋友「在精不在多」放生5類人

和權威型男人相處:先從同理開始

黑狗是一位退休上校。退伍後,他仍維持過去在軍中的管理風格。孩子不聽話,他拍桌大罵,但兒子依舊叛逆,甚至翻桌走人。家中瀰漫著不愉快的氣氛,老婆也藉由投入家事疏遠他。

郭彥麟分析,男人所擁有的權力,往往來自於社會建構。例如,在職場上擔任主管、在家裡身為父親的角色。習慣扮演權威型的角色,會讓人失去以其他方式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旦失去權力或者受到他人的挑戰,權威型的男人會感到失落、憤怒,甚至覺得今不如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少長者常說的:「現在年輕人都不敬老尊賢了」

怎麼和權威型的男人相處?郭彥麟建議,先從同理開始。在男人霸道、無理的背後,隱藏的可能是失去工作、失去身為人父的權威後,深深的委屈和失落。另外,也可以鼓勵他們培養新的生活重心。想想看過去為了工作、家庭,犧牲了哪些個人興趣?找到新的人生方向,不再為失落的權力耿耿於懷。

和暴躁型男人相處:平常多溝通

一名軟體工程師因為失眠問題,踏入精神科的診間。工作上,他事業有成,追求效率。在家裡,他強烈的焦慮也傳給了妻子、孩子。一場為了放鬆而規劃的家族旅行,他卻屢屢感到不耐,一路催促家人快點抵達目的地。當他意識到的時候,情緒早已失控。「老婆和孩子好像都很怕我生氣…」

驅動憤怒的,是焦慮的情緒。郭彥麟指出,對50+的男人而言,焦慮感來自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擔心自己失去健康、失去時間、失去權力、失去孩子的尊敬⋯⋯。

此外,焦慮也可能出自於強烈的「責任感」——他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照顧好家人、下屬、朋友。這類型的男人,往往也顯得控制慾強,容易為小事生氣。例如,氣太太開車不小心、氣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意思考公務員等等。

面對暴躁型的男人,郭彥麟的認為,在他憤怒的當下,周圍的人可以選擇不隨之起舞。吵架時雙方丟出的情緒語言,無法促進溝通,反而會火上加油。較好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遠離現場,事後再談。如果可以,平時就多多溝通,談談彼此擔心、焦慮的事情該如何面對。有了這樣的感情基礎,才有辦法面對危急的時刻。

和沉默型男人相處:先從猜測開始

一對夫妻因為意外失去女兒。事發一年以後,太太仍經常以淚洗面,先生卻沉默不語。他想,自己應該要支撐家人,不該表現出悲傷。

老校長退休以後,原本熱衷於參加教堂活動。但後來,他的眼力退化了、聽力變差了,再也跟不上他人的速度。老先生愈來愈少話、顯得無精打采…。

沉默型的男人,會壓抑自己的情緒。社會期待男性堅強、冷靜,讓男性更容易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郭彥麟觀察,同樣遇到壓力,女性較能抒發自己的情感。相較之下,男性則害怕抱怨會讓自己顯得軟弱。男人憂鬱,但男人不說。

怎麼讓沉默的人開口?第一步可以先從「猜測」開始。沉默的男人雖然不說話,但從他的表情、行動,仍可以看出他們的情緒狀態。試著詢問他們,最近心情如何?友善的詢問可以讓沉默的男人明白,有壓力是正常的,一點都不軟弱。被同理以後,他們也會更有安全感,願意開口談論自己的問題。

和話多型男人相處:先別吐槽

社區裡或許都有這樣一個男人:年紀愈長,話愈多。平時總愛碎碎念,遇到任何事情都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愛出一張嘴的男人,不甘寂寞,總想刷存在感。話多,其實也暗示著他們缺乏自信。只好一直講,讓別人聽見自己的意見、重視自己。

郭彥麟分析,男人會變得多話,也和生活重心的轉變有關。從職場上退休,聽眾變少,男人就會開始對家人嘮叨。他希望自己還是那個強大、有能力,能讓別人聽他說話的男人。

怎麼和話多型的男人相處?當男人高談闊論的時候,可以不用馬上吐槽「你就只是出一張嘴」,讓對方洩氣。以嘲諷的方式回應,可能讓彼此的關係更緊繃,也無助於改善現狀。平日生活裡,讓男人在他有能力的範圍內多加發揮,獲得成就感。對自己有安全感,就會知道不用事事急著發表意見,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50歲以後的男人,還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個性嗎?郭彥麟笑說,有時危機就是轉機。人在遭遇重大的挫折以後,才會發現自己真正珍視的事物,因而接受自己的角色轉變,重新調整人生的軌道。「人家說個性愈老愈難改,但我還是遇到很多改變的例子。要男人改變,還是有希望的!」

(本文獲獲熟齡媒體《50+》授權轉載,作者為陳莞欣,原文為:暴躁、碎念、不聽別人說話…中年男人為何有時「歹逗陣」?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全國最大熟齡媒體《50+》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成立,提倡「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50+》報導國內外創新老後方法,旗下「50+學院」是全國最大的熟齡學習社群。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