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失智照護

失智長輩亂打人怎麼辦?面對失智者的攻擊行為,第一步先「這樣做」

失智長輩亂打人怎麼辦?面對失智者的攻擊行為,第一步先「這樣做」

失智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組合,除了記憶力減退,還會多種行為精神症狀。許多人照顧失智長輩時,會遇到長輩破口大罵,甚至動手打人的經驗,照顧起來是很大的挑戰,究竟失智者為何會亂打罵人?照顧者該如何應對?《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照服員的失智照顧經驗,讓照顧者可以順利照顧失智患者。

特別企劃:孩童發育

5歲女童突發育長陰毛、胸部變大⋯醫揭「中樞性早熟」恐增乳癌風險

5歲女童突發育長陰毛、胸部變大⋯醫揭「中樞性早熟」恐增乳癌風險

一對姊妹,年紀差2歲,但是妹妹突然快速成長,從原本的身高小姊姊半顆頭,短短2年內大幅超越了姊姊。收治案例的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邱巧凡指出,檢查發現,妹妹有性早熟問題, 5歲多便出現乳房、陰毛發育的狀況,骨齡檢查也已達11歲,呈現明顯超前的現象⋯

與朋友另一半的「人際界線」你懂嗎?3招當個「禮貌朋友」別亂開玩笑

與朋友另一半的「人際界線」你懂嗎?3招當個「禮貌朋友」別亂開玩笑

相信很多人在和伴侶交往一段時間後,都會將朋友介紹給另一半認識,也會希望另一半和自己的朋友能夠相處得好,甚至經常一起出去玩,久而久之雙方的朋友圈自然會融合在一起,不過這真的代表彼此間能以「朋友」之姿相處了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你看懂與朋友另一半該維持的人際界線。

如何分辨菇類有沒有毒?專家示警「2種野菇」別亂吃:急救先做1事

如何分辨菇類有沒有毒?專家示警「2種野菇」別亂吃:急救先做1事

全球約有1萬種菇類,其中50至100種具有潛在毒性。台灣常見的有毒菇類包括綠褶菇和布雷白環蘑。這些毒菇誤食後,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腸胃不適及其他健康問題。為此,《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提醒該如何正確辨識和避免食用不明來源的野菇,是預防中毒的關鍵。

職場上兵不厭詐!心理師教你破解「煽動人心3手段」閃過陷阱

職場上兵不厭詐!心理師教你破解「煽動人心3手段」閃過陷阱

職場上是否偶爾會與到某類同事,成天抱怨,每天製造各種對職場不滿的情緒,卻不肯親自解決,反而到處散播負能量,慫恿他人去爭取什麼、做點什麼。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從說話洞察人心》書中提醒,有人可能正在「煽動人心」,不妨深入了解對方背後的心理動機是什麼,以免自己做出「被誤導」的決定。以下為原書摘文:

快篩買多少才夠?確診後能免疫?醫師親解疫情必知的「10大關鍵問題」

快篩買多少才夠?確診後能免疫?醫師親解疫情必知的「10大關鍵問題」

台灣正處於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大流行期間,網路資訊雜亂,民眾不免心生徬徨,心中有許多疑問期待專家能解答。為此,《優活健康網》特別邀請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他同時也是COVID-19專責病房的第一線醫師,來替大家解答疫情關鍵問題。以下是訪談摘要:

暴飲暴食後別再自責!韓妞教你掌握「3個黃金時間」照樣瘦

暴飲暴食後別再自責!韓妞教你掌握「3個黃金時間」照樣瘦

減肥期間對聚餐邀約或食物本身的誘惑,即使意志再怎麼堅定,也難保不會哪天失守,但不需要因此自責,讓心理狀態也跟著崩潰。韓國知名減重品牌創辦人李智秀在《突破慣性激瘦飲食》中,關於暴飲暴食之後該如何應對?從思考模式到實際方法通通都教給你。以下是原書摘文:

唾液快篩vs鼻咽快篩,該怎麼選?用法、準確度、哪裡買一次秒懂

唾液快篩vs鼻咽快篩,該怎麼選?用法、準確度、哪裡買一次秒懂

唾液快篩開賣!為提供大眾更多快篩選擇,並舒緩大量快篩需求問題,衛生福利部宣布,開放2歲以上使用唾液快篩,讓許多害怕「戳鼻子」的民眾躍躍欲試。醫師也特別提醒民眾,唾液快篩前若沒注意到2件事,也會影響檢測結果。到底唾液快篩是什麼?檢測步驟怎麼做?與鼻腔快篩哪個準確度高?《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使用前必知5大QA,操作圖解一看就懂。

病態肥胖致不孕「少吃多動沒用」她甩40公斤一圓媽媽夢

病態肥胖致不孕「少吃多動沒用」她甩40公斤一圓媽媽夢

今年36歲的李小姐備孕多年,肚皮始終沒有動靜,兩年前至不孕門診諮詢才發現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因為月經不規律使得她困難受孕。李小姐身高160公分,體重卻逼近90公斤,已達肥胖標準,婦產科將她轉診至減重門診,希望透過瘦身改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也降低未來發生妊娠糖尿病的機率。在經過臺中榮總一般外科醫師羅少喬進行縮胃手術後,李小姐不僅成功減重了40公斤,術後半年更順利懷孕,一圓媽媽夢。

為何「已讀不回」令人焦慮!專家親身經驗揭開「不安全感」的秘密

為何「已讀不回」令人焦慮!專家親身經驗揭開「不安全感」的秘密

你是否曾為了一些旁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感到異常憤怒或委屈?資深諮商工作者馮以量從家族治療的觀點出發,於《你背負了誰的傷》書中,以自身經歷分享,那股情緒很可能是由於過往未能消化的創傷被觸動了,惟有重新審視與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關係,才能療癒自己、重塑生命。以下為原書摘文:

沒運動、體重卻持續降⋯別高興太早!醫警告:肚子微凸恐是「這疾病」

沒運動、體重卻持續降⋯別高興太早!醫警告:肚子微凸恐是「這疾病」

宜蘭48歲黃姓男子,一年多來持續健身,體重從74公斤下降到70公斤,近半年運動量沒有再增加,體重卻持續下降約3、4公斤,且上腹部凸起,肚臍也微凸,讓他心生疑惑,挺著肚子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掃描後,疑似為惡性脂肪肉瘤,腫瘤最大徑超過30公分,重達6.3公斤,約莫3個月寶寶的重量。

拼命吃維生素只是讓你「感覺」健康?3項研究曝驚人數據

拼命吃維生素只是讓你「感覺」健康?3項研究曝驚人數據

美國知名小兒耳鼻喉科醫師妮娜‧夏皮羅在《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一書中,揭露了許多一般大眾誤以為對身體好的常識,其實可能是一些未經科學檢驗證實的迷思,教人們如何在資訊爆炸的當代,分辨醫療訊息的虛與實,避免掉入商人和媒體危言聳聽的陷阱。以下為原書摘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