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

自律神經失調會引起舌頭痛?中醫治療調理效果好

自律神經失調會引起舌頭痛?中醫治療調理效果好#神經內科

身體的疼痛百百種,較為少見的舌頭痛你是否經歷過?舌頭如同牙痛一般,不痛則已,痛起來卻感覺要人命。臨床上遇到舌痛患者,通常會先看舌面上是否有潰瘍或腫塊,再進一步了解是否有耳鼻喉相關的問題,若無問題則會建議再由神經內科做進一步檢查。舌頭上有許多神經分布,舌頭前側2/3的感覺是由三叉神經的舌神經所支配,後側1/3感覺則是由舌咽神經所支配。三叉神經若受到壓迫,除了前段的舌痛以外,同時還會有顏面的疼痛。而舌咽神經若受到腦幹周圍的血管壓迫,也可能會造成舌後側的疼痛,此外連帶扁桃腺附近也可能會產生劇烈疼痛。倘若上述科別都無異常發現,往往要朝自律神經失調的方向去思考,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造成許多異常的疼痛,並同時會伴隨著其他失眠、焦慮、心慌等精神層面的症狀,也會需要耐性治療。 舌頭上有線索 提供中醫推理治療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表示中醫治療舌頭疼痛的效果良好,中醫理論中的舌診屬於四診中望診的一部份,可以讓醫者透過舌頭獲得很多資訊,並且藉由舌頭痛的不同區域,去進一步了解究竟是身體哪些地方出了問題。吳宛容中醫師說明,舌頭兩側對應肝膽,舌尖對應心,舌中央對應腸胃,舌根對應腎。若是舌尖處痛,多為心火旺盛型,可使用導赤散或是黃連解毒湯去做治療;舌根痛則為腎虛火旺,可用知柏地黃丸去做加減;舌兩側痛則為肝膽火旺型,則可使用龍膽瀉肝湯去做治療,舌中央痛為胃火旺盛型,可選擇清胃散或是瀉黃湯去做治療。另外也要觀察舌色、舌苔與舌下靜脈,判斷是否有痰濁或血瘀,若有嚴重瘀象可進行舌下絡脈放血。若同時伴隨焦慮、恐慌等心理症狀,則還需加上疏肝安神的藥方如加味逍遙散或是甘麥大棗湯來加以治療。 舌頭有許多經絡通過,像是手少陰心經的絡脈,循經入心中、系舌本,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腎經挾舌本以及足厥陰肝經絡舌本,因此透過相關的經絡取穴,也可以達到舒緩舌痛的療效。 通里穴:屬心經的絡穴,位於尺側腕屈肌內側緣,腕橫紋往手肘方向循一寸處,可放鬆僵硬緊繃的舌頭。 地機穴:屬脾經的郄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凹陷處往下四橫指處,可緩解舌痛。 太谿穴:屬腎經的原穴,位於足部內側踝尖與阿基里斯腱中點凹陷處,可滋陰降火,保持舌頭的滋潤度並有助恢復正常感受。 太衝穴:屬肝經的原穴,位於腳背第一、二足趾跖骨連接部位凹陷處,可平降肝火,也能放鬆焦躁的情緒。 中醫特製漱口水 有助緩解疼痛 吳宛容中醫師說明舌痛的病患在日常飲食則需避免飲用過熱的湯水以及酸辣或香料食物,並且避開燒烤油炸的烹調方式,同時也要避開菸酒的刺激,多補充富含維他命C和B2的食材,例如全穀類、深綠色蔬菜、芭樂、木瓜或是番茄等水果。當疼痛發作時,可先含冰水鎮定,或是可透過中藥茶飲漱口,幫助緩解疼痛。 材料:淡竹葉2錢、生甘草3錢,金銀花3錢、薄荷2錢、蒲黃1錢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加入500c.c.的水一同煮沸10分鐘後,放涼即可使用。每次大概取10-20c.c.輕漱2-3分鐘即可吐出。 功效:金銀花搭配生甘草可清熱解毒,加上淡竹葉有清心降火之功,外加蒲黃可幫助化瘀止痛。  

她偏頭痛「像電鑽敲腦袋」吃止痛藥度日!醫「這招治療」1次就見效

她偏頭痛「像電鑽敲腦袋」吃止痛藥度日!醫「這招治療」1次就見效#神經內科

50歲潘女士受慢性偏頭痛困擾,但市售常見止痛藥成藥與針灸治療都成效甚微,已嚴重影響她的日常生活,就連喝溫水、彎腰抱寵物、使用電動牙刷等小事都會引起劇烈疼痛。經由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俞名診斷後,透過肉毒桿菌治療每3個月施打1次作為預防用藥,搭配其他藥物治療,大幅提升病患生活品質,逐漸脫離天天吃止痛藥度日之苦。

頭暈、眩暈如何分辨?常見頭暈原因有哪些?醫:看診前先記錄這3點

頭暈、眩暈如何分辨?常見頭暈原因有哪些?醫:看診前先記錄這3點#神經內科

你是「頭暈」還是「眩暈」?該如何判斷?看遍耳鼻喉科、神經內科、復健科卻找不出原因嗎?其實眩暈屬於頭暈症狀中的一類,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發作時,前者會出現天旋地轉的現象;而對於令人捉摸不定的頭暈,背後的疾病原因則大不同。以下解答頭暈症狀的看診重點、常見頭暈原因及治療。

她30多歲卻「腦中風」右邊身體無法動⋯治療師親揭「中風後復健流程」

她30多歲卻「腦中風」右邊身體無法動⋯治療師親揭「中風後復健流程」#神經內科

一位30多歲女性原本職業是英文老師,卻因腦中風導致身體右半邊不能動,雖沒有損傷到言語及認知功能,但卻大幅影響其教學能力及日常生活品質;所幸她在中風後2週內,經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下,就及早開始接受肩膀肌力、右手抓握等復健訓練,持續復健治療3~6個月後,身體活動機能已大致恢復正常,終可順利重返職場。

1人中風拖垮全家!台灣年增4萬人腦中風失能⋯醫揭「1事」成恢復關鍵

1人中風拖垮全家!台灣年增4萬人腦中風失能⋯醫揭「1事」成恢復關鍵#神經內科

大腦是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控制著我們的心智、感知、運動和情緒。統計指出,當腦神經發生病變時,最常導致失能,台灣神經學學會提醒,腦中風、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癲癇、免疫性腦神經疾病及腦部外傷⋯等皆會導致失能,但若能把握「●●個月內」黃金復健治療期,就能幫助高達9成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她猛吃冰、喝冰飲,竟突頭痛欲裂!醫揭「冰淇淋頭痛」1招可預防

她猛吃冰、喝冰飲,竟突頭痛欲裂!醫揭「冰淇淋頭痛」1招可預防#神經內科

炎炎暑夏,各地高溫頻頻創下最熱紀錄,為了解暑,喝冰飲、吃冰已成為民眾日常,當心一不小心就誘發身體健康問題!醫師提醒,若在大量喝冰水、吃冰當下,突然一陣劇痛從額頭襲來,像腦袋被鑽孔一樣,但劇痛又迅速消失,就要小心是「冰淇淋頭痛」,特別好發偏頭痛患者,建議做到1招可減緩。

打肉毒桿菌不只能美顏!神經科醫:腦中風「肢體痙攣」注射可助復健

打肉毒桿菌不只能美顏!神經科醫:腦中風「肢體痙攣」注射可助復健#神經內科

「腦中風」不僅是造成台灣成年人失能的常見疾病之一,更名列國人10大死因。神經內科醫師提及,腦中風後常見單側肢體癱瘓、語言障礙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失去工作能力、生活無法自理,也對患者本人形成諸多不便。不過醫師提醒,其實可利用常見於醫美的肉毒桿菌,來加強腦中風後的復健效果。

聽力50歲開始退化!美國專家警告:聽損達●●分貝「失智風險高5倍」

聽力50歲開始退化!美國專家警告:聽損達●●分貝「失智風險高5倍」#神經內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目前估計有超過31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將以平均每年增加1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研究指出,在失智症的12大風險因子中,「聽力受損」即名列第一,因此落實聽力保健,成為預防及延緩失智的首要任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