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

生活教育從小學習 禮貌共融一起玩

生活教育從小學習 禮貌共融一起玩#禮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公園可說是兒童最早接觸社交的場域,即使在家是獨生子女,來到公園就有了與他人學習共玩、排隊的機會,但對於身心障礙兒童卻可能是奢望。過去多數公園沒有考量到身心障礙兒童的需求,導致坐輪椅的兒童找不到可以玩的鞦韆;普遍可見的罐頭遊具欠缺觸覺、聽覺與視覺的刺激,讓心智障礙、聽覺障礙與視覺障礙的兒童難以融入,「玩」這件事變得很困難。因此身心障礙兒童多被迫從事靜態休閒活動,或是需要仰賴家長抱上抱下,才能勉強「體驗」遊戲設施的樂趣,這樣的困境,不僅迫使身心障礙兒童放棄遊樂的慾望,也減少透過遊戲發展語言、認知、動作等能力。也因為身心障礙兒童很難出門玩,因此一般兒童成長過程中,較少有與身心障礙兒童共玩、互動的機會。縣市廣推共融公園 資訊卻散見難查詢身心障礙聯盟早於2014年3月31日兒童節前夕,曾發布【身障兒童的兒童節快樂嗎?】一文,提及身心障礙兒童的遊戲權不被重視、無法靠近使用兒童遊戲設施,引起民意代表的關注,促使政府推動機械式遊樂設施無障礙設計規範草案。然而大眾對於為什麼要推動共融遊戲場以及其意義,仍不甚清楚,或常常把共融公園與特色公園混為一談。近年來各縣市政府將推廣共融遊戲場作為施政重點,「共融公園」的數量看似增加了,但身心障礙兒童仍可能找不到,因為僅台北市在網站上明確標示共融公園之地點,其他縣市的資訊都散見於新聞報導;另一個問題是,不少公園雖有共融遊具,但周遭環境與設施沒有同步做到無障礙,比如缺乏無障礙廁所、周邊無障礙通道不足,這也讓身心障礙兒童不便於前往。障盟強調,共融的概念不只是希望讓身心障礙兒童有機會使用遊具,也讓其他孩童從小認識這些看起來跟自己長得不一樣的孩童,只要使用適當的遊具,也能一起玩。此外,共融也包括不同年齡的孩童如何在遊戲場內相處,學習禮貌、安全的遊玩,這些生活教育應該從小累積。甚至當高齡化社會來臨,共融公園的存在,對長者來說,除了有陪伴孫兒的需求,也是多了一個便於與人互動的空間。身心障礙童被犧牲「玩」趣 僅能做靜態活動對於兒童來說,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玩,歐盟等先進國家近十年推廣共融公園不遺餘力,而台灣各縣市政府也開始跟進,標榜讓不同年齡、能力、身心狀況的兒童能夠一起使用。身心障礙聯盟與華碩文化在公益彩券回饋金部分支持下,出版《就是要玩》立體童書內有各種可愛的動物角色,並模擬共融公園內使用的14種遊具,以情境式的故事,呈現不同年齡、能力、身心狀況的朋友們,如何在遊戲場學習互助認同、排隊禮讓與安全玩耍。是第一本以無障礙、共融遊戲場為主題的互動式立體書,讓兒童學習如何與他人禮貌共玩,如何與身障兒童同享歡樂。無障礙環境與設施應同步考量 增加可近性與利用率障盟也呼籲,當共融公園愈來愈普及,周邊的環境與設施也應考慮無障礙,才能增加障礙者使用的可近性與利用率,比如:設置無障礙的廁所、不同高度的洗手台、沙坑區要設立讓輪椅者也可靠近的沙桌;甚至為了讓障礙兒童方便抵達共融公園,公車站牌可考慮遷移距離遊戲場更近,或增設避車彎讓輪椅使用者安全下車。這些優化措施不光是為了障礙兒童,對所有想來玩的孩童、帶著推車的媽媽、行動不便的爺奶都很實用,無障礙環境適用於每個人。《就是要玩》立體書相關資訊請搜尋【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官網(http://www.enable.org.tw/)【出版品專區】。

以身作則 別讓孩子負面借鏡

以身作則 別讓孩子負面借鏡#禮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孩子能不能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相信是許多家長同樣關心的問題,過去雜誌上曾經做過調查,哪些是「小孩頑皮,大人沒有第一時間制止」的前10大無禮的行為?我們從第10名倒回來看,包括:孩子打噴嚏沒有摀住口鼻、活動時不管後面的人就站起來拍照(這句像是在說大人的)、公共場合嘻鬧太大聲、玩遊樂器材不守規矩、大人用比孩子還大的音量叫小孩安靜(這句也像是在說大人的)、用餐後食物掉滿桌卻沒有收拾、捷運上像猴子一樣玩吊環、車廂裡影響別人睡覺、商店裡放任孩子跑來跑去……而最重要的冠軍項目呢?則是放任孩子踢前面座位的椅背。多增加孩子的同理心 可從家裡練習我仔細看了這些被票選出來的內容,可以想像評分的人一定都遭遇過這些無禮行為,但我想對家長來說最困難的是,這裡頭除了少數幾項以外,其他幾乎都是孩子快樂時,就會出現的反應,比如說:講話大聲(有些孩子還會在火車上唱歌呢!)、跑來跑去(除非你把他綁著,不然有些孩子就是要一直跑啊!)、打噴嚏要摀口鼻(早就講過了、學校也有教,忘記、忘記,就是老忘記)……那麼,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你會發現,這些被挑出毛病的行為,都是因為「干擾到別人」所引起的,與其一直禁止孩子這些行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如多增加孩子的同理心,而且,要從家庭裡頭開始練習。孩子的快樂已經影響了大人的快樂孩子年紀越小,越不懂什麼叫「禮貌」(我指的是「禮貌」這個語詞的意思),所以孩子只能以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還要不要持續這個行為,因此,當孩子出現的無禮行為,是一些沒有特定對象的「事件」(例如,跑來跑去、亂打噴嚏、在車上大聲唱歌),只有一個理由:孩子的快樂已經影響了大人的快樂,而孩子會不聽從大人的教導,也只是因為很簡單的理由:這些教導禁止了他們行使快樂原則,所以他不開心。無禮行為 反映的則是家庭裡的「關係」另外一種無禮行為,是針對某些「特定對象」的,例如,對阿嬤特別兇、對陌生人不打招呼,這種無禮行為,所反映的則是家庭裡的「關係」,比如說,孩子可能觀察到,在整個家庭裡面,阿嬤的地位好像是特別低的(因為阿公、爸爸、媽媽都可以對阿嬤大聲講話),所以孩子可能就學到一個信念:如果家裡要找一個人作亂,那個人應該就是阿嬤。過去很多人說,教孩子有禮貌,大人是不是要先「以身作則」?我認為這個「以身作則」,指的不是「大人要孩子對自己有禮貌、自己要先對孩子有禮貌」,而是當大人要教導孩子「對長輩有禮貌」,大人要「先對長輩有禮貌」,因為,孩子的行為,就是家庭的鏡子。(本文摘自/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新手父母出版)

藏在「禮貌」背後的規範 犧牲了自我價值

藏在「禮貌」背後的規範 犧牲了自我價值#禮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時候愛自己是件很自然的事,但你也是從小就開始學習,愛自己是件自私或自負的事。你學會把其他人擺在自己前面,凡事先想到別人,因為這樣才顯示你是「好人」。你學會避免出風頭,接受「好東西應該與人分享」等訓示,不管那些是你的寶物、珍品,或者父母親可能不會與別人分享的大人玩具。人們甚至教導你要「有耳無嘴」,以及「應該知道分寸」。小孩會很自然地認為自己既漂亮又很重要,但是到了青少年期,社會的訓示已經生根,他們開始極度自我懷疑,隨著年紀增長,自我懷疑的程度有增無減。畢竟,你不應只愛你自己,這麼做的話,其他人會怎麼看你!這種暗示很微妙而且沒有惡意,但確實控制了人們,使人們規規矩矩。從父母、直系親屬,一直到學校、教會和朋友那裡,小孩子學習一切高雅的社交禮儀,這些社交禮儀是成人世界的標記。但小孩彼此之間絕不會那樣做,除非是為了討好大人。小孩被要求一定要說「請」和「謝謝」、要鞠躬、大人進來時要起立、離開飯桌前要徵求許可,另外還要忍受大人捏他們臉頰,拍他們腦袋。這其中的訊息很明顯:大人是重要的,小孩子不算什麼;其他人重要,你無足輕重。「不要相信自己的判斷」,是第一個必然產生的結果,許多以「禮貌」為名的規範則強化了這項結果。這些躲藏在「禮貌」背後的規範,讓你把別人的判斷當作自己的判斷,代價卻是犧牲自己的價值。毫不意外地,這些懷疑與自我否定會一直持續到成年期。自我懷疑會如何妨礙我們?就是在「愛別人」的重要領域中,你可能會碰到困難。其實,愛別人與愛自己的程度有直接的關係。(本文摘自/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如果出版社)

樂閱讀/做個有禮貌的應聲蟲 別像個木頭人

樂閱讀/做個有禮貌的應聲蟲 別像個木頭人#禮貌

想成為「必有所成的人」,「應聲附和」絕對會是一項強而有力的武器。首先,請你確認一件事:「我是否能夠做到普通的應聲附和?」事實上,就算是「普通的應聲附和」,也有很多人做不到。這是我從每年舉辦將近5千人的研習中得到的深切感受,10位商業人士(而且都是管理職)當中,只要有2人能做到應聲附和,就謝天謝地了。首先,我希望你試著做到「應聲附和」。如何?當然大家都是點頭同意吧?這裡有一個難處,那就是一般人都不喜歡向別人「低頭」。你會在什麼時候對他人「應聲附和」呢?聽別人說話,接受或認同對方所說的內容時,你會應聲附和嗎?點頭附和,讓對方放心對你「說不停」在認同時表現出的反應就是「應聲附和」,然而,這世上大約有半數的人就算認同對方的話,也故意不「應聲附和」。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出在剛剛說的,一般人都不喜歡向別人低頭,因此不知不覺地,就變成交談時不應聲附和了。如果你很少對他人應聲附和,那實在非常可惜,因為應聲附和對於進公司前3年的你,是免費隨你「用到飽」的技巧,而且是資深員工較不使用的技巧。如果能徹底養成習慣,遠勝過主管或前輩的機會,就會源源不絕而來。因為應聲附和=傾聽的能力人們對於願意聽自己說話的人,會感到喜悅,對自己說的話更感到陶醉,心情愉悅而更樂意說話。而且,人們也會對於願意聽自己說話的人,給予正面評價,覺得:「這個人真不錯!」到目前為止還是前言,接下來才是實踐編,希望各位都能點頭稱是,繼續閱讀下去。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別人對你的評價絕對會提高。濫用「附和」就像馬屁拍過頭,遲早失去信用我們公司的社員N應聲附和的能力十分厲害。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他進公司面試的時候,他的應聲附和令我印象深刻。連連附和竟然可以做到這種程度!我才剛說完一句話,他就在話與話之間的空隙不斷地「嗯」、「嗯」附和個不停,最後還是以「嗯」收尾。因為他過度應聲附和的「厲害」程度,我覺得很有趣就錄用他了。不過,當時是因為面談,如果是一般的生意場合,當然不及格。像這樣胡亂應聲回應,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懷疑:「你真的知道我在說什麼嗎?」大部分這麼頻繁地應聲附和的人,都是在對方剛說完話,就立刻附和。這時說話者就會認為:「這傢伙果然沒認真在聽我說話!」應聲附和非常重要,但是過度濫用會失去信用。這是應聲附和的一大前提。(本文作者/丸茂喜泰)(摘自/工作3年,就當小主管的31個工作態度/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如何面對孩子缺乏禮貌?

樂閱讀/如何面對孩子缺乏禮貌?#禮貌

媽媽的好朋友從巴黎旅遊返台,給媽媽帶了一盒巧克力球。佑佑打開包裝吃了一顆,對香甜的滋味當然愛不釋手。「我還要吃。」連續吃完幾顆後,佑佑欲罷不能地又伸手要。「一天不能吃太多喔!」媽媽在旁邊說。「蛤~~」佑佑嘟起嘴,生氣耍賴地搖著身體。「不行。」媽媽又說。「好啦!討厭!」佑佑氣呼呼地,眼睛往上看人。這是媽媽最不喜歡看到的表情,看起來像在瞪人、沒禮貌的模樣。孩子能不能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相信是許多家長同樣關心的問題。過去雜誌上曾經做過調查,哪些是「小孩頑皮,大人沒有第一時間制止」的前十大無禮的行為?我們從第十名倒回來看,包括:孩子打噴嚏沒有摀住口鼻、活動時不管後面的人就站起來拍照(這句像是在說大人的)、公共場合嘻鬧太大聲、玩遊樂器材不守規矩、大人用比孩子還大的音量叫小孩安靜(這句也像是在說大人的)、用餐後食物掉滿桌卻沒有收拾、捷運上像猴子一樣玩吊環、車廂裡影響別人睡覺、商店裡放任孩子跑來跑去……而最重要的冠軍項目呢?則是放任孩子踢前面座位的椅背。我仔細看了這些被票選出來的內容,可以想像評分的人一定都遭遇過這些無禮行為;但我想對家長來說最困難的是,這裡頭除了少數幾項以外,其他幾乎都是孩子快樂時,就會出現的反應。比如說:講話大聲(有些孩子還會在火車上唱歌呢!)、跑來跑去(除非你把他綁著,不然有些孩子就是要一直跑啊!)、打噴嚏要摀口鼻(早就講過了、學校也有教,忘記、忘記,就是老忘記)……那麼,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你會發現,這些被挑出毛病的行為,都是因為「干擾到別人」所引起的。與其一直禁止孩子這些行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如多增加孩子的同理心;而且,要從家庭裡頭開始練習。孩子可能這樣想/違反快樂原則的行為表達孩子年紀越小,越不懂什麼叫「禮貌」(我指的是「禮貌」這個語詞的意思)。所以孩子只能以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還要不要持續這個行為。因此,當孩子出現的無禮行為,是一些沒有特定對象的「事件」(例如,跑來跑去、亂打噴嚏、在車上大聲唱歌),只有一個理由:孩子的快樂已經影響了大人的快樂。而孩子會不聽從大人的教導,也只是因為很簡單的理由:這些教導禁止了他們行使快樂原則,所以他不開心。孩子是家裡的鏡子另外一種無禮行為,是針對某些「特定對象」的。例如,對阿嬤特別兇、對陌生人不打招呼。這種無禮行為,所反映的則是家庭裡的「關係」。比如說,孩子可能觀察到,在整個家庭裡面,阿嬤的地位好像是特別低的(因為阿公、爸爸、媽媽都可以對阿嬤大聲講話),所以孩子可能就學到一個信念:如果家裡要找一個人作亂,那個人應該就是阿嬤!過去很多人說,教孩子有禮貌,大人是不是要先「以身作則」?我認為這個「以身作則」,指的不是「大人要孩子對自己有禮貌、自己要先對孩子有禮貌」,而是當大人要教導孩子「對長輩有禮貌」,大人要「先對長輩有禮貌」。因為,孩子的行為,就是家庭的鏡子。家長可以這樣做/同理與建立正向行為:運用遊戲與繪本孩子的很多無禮行為,其實對他們來說,不但不叫「無禮」,還自以為有趣。所以,與其想要花很多力量削弱這些行為,不如提升孩子的正向行為,這還比較容易。為了雙管齊下,讓效果更好,家長可以同時採取「增加情境式同理心」和「建立正向行為」的方法,並且將孩子時常接觸到的遊戲與繪本融入到「禮貌教育」裡頭來:• 增加情境式同理心/孩子小,感受力強,增加情境式同理心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常問孩子:「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樣?」例如:孩子用眼睛瞪人,你可以回瞪他,問他這樣的感覺如何?孩子坐車一直踢前面的椅子,你可以問他:「如果坐在後面的人也一直踢你,你會怎麼樣?」年紀小的孩子可以透過這種情境和體驗來增加同理,但如果你是問孩子:「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樣?」對他們來講就太抽象了(因為他真的不是那個人)。• 建立正向行為/關於那些孩子必須要知道的禮儀原則,特別是與安全和衛生有關的,就有賴父母把它們變成一個「好的行為」來教-當孩子做到時,鼓勵他;當孩子忘記時,提醒他。打噴嚏要用手遮起來就是一個例子,但這也可以又回到情境式同理心的引導,問孩子:「如果是你被人家噴到鼻涕會怎麼樣?」。市面上有許多繪本,裡頭都以故事來引導孩子,家長可以挑選和你所頭痛的問題相關的繪本,不厭其煩地和孩子多講幾次,以後孩子再犯的時候,你大可以提醒他說:「唉!你又要變成髒髒小公主囉!」倘若沒有挑到適合的繪本呢?沒關係,就運用孩子現有的玩具和娃娃屋,來編造一個適合他「無禮」議題的故事吧!這些不能說或做/• 「你再這樣試試看!」(威脅口氣,可能阻止孩子的負向行為,卻沒辦法增加他的正向行為)• 幫孩子向旁人道歉。(不是完全不能做,但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去面對旁人的眼光,要求孩子自己道歉)(本文作者/許皓宜)(摘自/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新手父母出版)

樂閱讀/隨便打斷別人的工作 很沒禮貌

樂閱讀/隨便打斷別人的工作 很沒禮貌#禮貌

設定「專注時間」,誰都不准打斷你!知名品牌黛安芬和資生堂都有一項規定:在每天某一個時間帶內,禁止所有員工說話,就連主管與下屬間的對話也不允許。這個時間帶被稱為「專注時間」。為什麼會有這項規定呢?我想大概是因為很多主管都喜歡向正在工作的下屬問東問西、確認工作進度吧!然而他們卻不知道,這種行為非但無法帶來工作成效,更會打斷進度,為專心工作的下屬帶來困擾。或許公司只能靠這種明文規定,挪走阻礙員工專心工作的「絆腳石」吧!勇敢大聲宣布:「專心工作中,請勿打擾!」其實,這種「專注時間」也適用於個人,各位不妨多加善用。舉例來說,你只要和主管說一聲:「從現在到○點為止,我要專心做○○的案子,一口氣把它處理掉。」如此一來,主管就不太可能拒絕,也不會輕易打擾你。有些人總是裝作若無其事,粗魯地擅自闖入別人的時間裡。這種人不僅浪費別人寶貴的時間,也完全不了解自己的時間有多麼珍貴。各位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吧!絞盡腦汁就快要理出頭緒時,被別人的一句「喂,你過來一下!」打斷後,腦袋就隨即被掏空了。集中精神投入工作時,思緒一旦被打斷,就得花費好一番工夫,才能再次進入專注的狀態。因此,為了讓工作更簡單、更有效率,不妨大聲地向別人宣告自己的「專注時間」,這能為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本文作者/中島孝志)(摘自/不想累死自己,一定要學會 把工作變簡單/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觸及對方的個人空間時 需徵得同意

樂閱讀/觸及對方的個人空間時 需徵得同意#禮貌

到底該保持多少距離與人談話?這也是需要學習的重點之一。原因在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空間」,意思是說:「這裡是我的勢力範圍,你不可以太靠近。」據說日本人對於初次見面的人,彼此之間頂多保持足以握手的空間,如果雙方的距離再縮短一些,便會感到不愉快。但是,有時候也不得不觸及別人的個人空間。像是有時候必須從顧客的眼前穿過去,這時就必須徵得顧客的同意。例如開口詢問:「很抱歉,能不能讓我過一下呢?」等到對方同意,回答「沒問題」之後,再從對方的眼前穿過,這樣對方也不會感到不愉快。肢體碰觸的注意事項/有時也會遇到必須直接碰觸對方的例子。人的成長過程中,一開始是經由父母的親密接觸,讓身心獲得成長。因此,幼兒時期如果少了這份體驗,身心便難以正常發展。但是當人們逐漸長大成人,卻開始厭惡他人輕率地碰觸自己的身體。所以在碰觸顧客時,必須要小心謹慎。即使對方是小孩子,也一樣要小心。如果遇到不得不碰觸對方,或者必須碰觸對方才能使情況好轉的局面時,應該在事前徵求對方同意才行,例如:「請問是否可以讓我碰您的肩膀呢?」在職場等場合裡,常可看到有人為了慶功,一邊歡呼「恭喜!」、「太棒了!」一邊擊掌、擁抱的情景。這當然是肢體碰觸中的例外情形。倒不如說,愈常出現這種情景的職場,工作環境愈理想。以上是有關全心待客技巧的說明。然而,最重要的觀念是「技巧不是用來掌控人心的」。它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煽動人心、矇騙他人。這些技巧,全是為了傳達全心待客的心意。請務必了解這一點。(本文作者/福島文二郎)(摘自/迪士尼的感動魔法/天下雜誌出版)

樂閱讀/好假!客套話「適可而止」

樂閱讀/好假!客套話「適可而止」#禮貌

•「親和力」適時展現就好,不必太周到/很多人因為不懂得如何表達意見,導致被人誤會為「木訥」、「不懂他到底在想什麼」。這是西方人對東方人的揶揄,也是多數人對自己的反省。但是,「木訥」真的不好嗎?許多個性木訥的人,多半來自「謹守本分」的自我要求。「謹守本分」意即衡量自身在社會或組織裡的地位,盡可能表現出謙虛的態度。舉例來說,「在長輩面前要謹言慎行」。因為不清楚對方地位的高低,所以不能夠任意開口、說大話。在人人都「謹守本分」的情況下,個性「木訥」是自然而然養成的。• 太有禮貌是一種障礙,無法親近/「守本分」的想法,就像「長幼有序」的觀念一樣,在東方社會是很理所當然的文化,但是,從溝通的觀點來看,沒有比「守禮」更簡單,卻又更麻煩的事了。因為在價值觀相同的人之間,「禮貌」確實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假如價值觀不同,「禮貌」不僅無法發揮作用,甚至會帶來負面影響。「禮貌」會束縛自己與對方,要求自己遵守禮儀的同時,也會要求對方。因此,傳統中國文化認為,「禮」不如「仁義」可貴。「仁」是不求回報的慈愛,所以可貴;「義」是為國、為民盡力,因此可貴。但是「禮」不單是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別人的要求,所以比「仁義」還不如。價值觀相同的人,可以透過「禮尚往來」維持穩定關係。那麼,對於沒有共同價值觀的人而言,又會如何呢?•「禮尚往來」,不一定是對的/你也許會認為,基本的禮儀是全世界共通的,不會有人覺得不習慣。例如:接受他人恩惠時表示「感謝」,應該是全世界共通的禮儀吧?如果朋友請你吃晚餐,隔天見到朋友時說聲:「謝謝。」是一般人的「基本禮貌」;然而這樣的「感謝」,對某些西方國家的人來說,卻可能會變成:「要再請我吃飯。」的意思,甚至還會被誤認為「不要臉的人」,造成困擾。身處價值觀不同、需要溝通的環境裡,你可以要求自己要「有禮貌」,卻不能要求對方也表現出相同的「禮貌」。因為你的「禮貌」,並不是國際間的唯一準則。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件事極有可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總而言之,與不同文化的人相處時,千萬別對「禮尚往來」這件事,抱太大的期望。(本文作者/北川達夫)(摘自/1句話,立刻說服他/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