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咳嗽鼻塞、嗅覺異常⋯是新冠還是慢性鼻竇炎?醫揭「1關鍵差異」

咳嗽鼻塞、嗅覺異常⋯是新冠還是慢性鼻竇炎?醫揭「1關鍵差異」#新冠肺炎

隨著台灣新冠疫情延燒,民眾一出現流鼻水、鼻塞、嗅覺異常等呼吸道症狀就提心吊膽,但即使快篩,結果也可能出現偽陰性。耳鼻喉科醫師就提醒,有呼吸道症狀,除了新冠肺炎還可能是「慢性鼻竇炎」,但到底是感染新冠還是罹患慢性鼻竇炎?以下「11種症狀比較」希望幫助民眾自我判斷,避免延誤治療而增加中耳炎、睡眠呼吸中止等共病風險。

新冠確診「緩解症狀」比神藥更重要!中醫「1穴位」急救喉嚨痛

新冠確診「緩解症狀」比神藥更重要!中醫「1穴位」急救喉嚨痛#新冠肺炎

一名14歲女學生已施打2劑新冠疫苗,幾天前確診,居家隔離期間體溫大約37度,但出現咳嗽、喉嚨痛、喉嚨乾、頭痛、鼻塞、鼻涕等症狀,持續3天未緩解,期間未服用西藥,經由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劉家蓁視訊門診,依照她當前病症開立處方,服用3天之後,症狀皆改善,且於第7天快篩轉陰。

可脫口罩了?陳時中:6月開始「這些場合」沒症狀不用戴口罩

可脫口罩了?陳時中:6月開始「這些場合」沒症狀不用戴口罩#新冠肺炎

天氣越來越炎熱,到底何時才可以脫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6月1日起至30日,更新可脫口罩的時機點,共開放「7大場合+1需求」例外情形時可免戴口罩,包括:開車、泡溫泉、爬山、海邊進行水上活動時等,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且若本身有相關呼吸道症狀、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可脫口罩了?為何台灣不清零?陳秀熙親解10個你該懂的「共存關鍵」

可脫口罩了?為何台灣不清零?陳秀熙親解10個你該懂的「共存關鍵」#新冠肺炎

「與病毒共存」早已經是不可迴避的趨勢,「共存」絕非放任病毒肆虐感染,每個人都還是能在防疫措施和心理準備上,盡力做到最好,一起維持醫療量能和中重症及死亡率的下降。《優活健康網》邀請公衛專家、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為我們解析未來疫情趨勢,面對疫情流感化,我們能事先做到哪些準備?以下是訪談摘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