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樂閱讀/營養師給胖孩子父母的5個飲食建議

樂閱讀/營養師給胖孩子父母的5個飲食建議#肥胖

大部分的肥胖兒,「都是生活習慣造成的,也跟國民營養、飲食方式有很大關係!」導致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最關鍵的有飲食習慣不良與身體活動量不足兩項因素。現代很多孩子上學在教室坐了一整天,回到家繼續坐在書桌前、電視機或電腦前,加上嘴裡不停的吃東西,只進不出,不胖也難!根據一項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結果就發現:高達92.6%的13~17歲男生及95.3%女生有邊吃零食、邊看電視或聊天的習慣。「這時候就需要在飲食上加以調整、控制了。」少吃、多動仍是減重的不二法門,不論成人或小孩都一樣。而肥胖與近幾年來飲食的西化是否也密切相關?「現在的飲食與過去的確有很大的不同,但飲食的西化與肥胖的關聯尚未有正式、大規模的醫學報告足以支持。」營養師的觀點則認為,肥胖的形成與飲食上攝取過多油炸、高熱量食物有極大關聯,因此無論是吃西式或中式餐點,都應避開這一類食物。營養師給胖孩子父母的5個飲食便利貼1)含糖飲料少喝或減量飲用,汽水、果汁、鋁箔包飲料或是運動飲料中的糖分不少,一下子沒辦法完全不喝的話,先從減少每週飲用次數開始吧!2)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BMI值超標的孩子多半來自雙薪家庭,最大原因就是沒時間煮三餐、依賴外食。因此胖孩子應降低外出用餐比例,特別是那些速食餐飲店、提供高熱量或是吃到飽食物的餐廳。3)早、午、晚三餐時間及份量盡量固定,其餘時間不再進食、也不喝含糖飲料。真的有需要補充點心時,也要避免洋芋片、薯條、蛋糕這類食物,適量水果或乳品是最好的選擇。4)除了必須在學校食用的午餐外,早、晚餐盡量在家煮、在家吃,自家煮的料理可以選擇較健康、清爽的烹煮方式,食物的品質也會比較優!5)每天都要吃一頓健康的早餐,早上不吃或只喝牛奶,太油膩或是不夠均衡,容易在下一餐吃過多,增加肥胖機率;也會影響思考與學習。早餐宜少油、少鹽、少糖,並應以全穀根莖類為主,搭配優良蛋白質及纖維素食物。(本文作者/饒月娟、歐于詳、杜秀容、陳柏方)(摘自/食在有營養/台灣廣廈出版)

賀!我國肥胖人口逐漸減少 盛行率降至38%

賀!我國肥胖人口逐漸減少 盛行率降至38%#肥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國人肥胖意識,逐漸抬頭中,大家對於肥胖的危險性也逐漸了解,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從2008年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44%來說,在2013年時已降至38%,結果顯示目前國人肥胖率正在逐漸降低中。 且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相較健康體重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之相對危險性高達3倍以上,而癌症、高血壓也有2倍的風險。我國國人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8項死因與肥胖有關,而因肥胖所造成的失能及經濟損失,更不計其數。 降低肥胖率 遠離疾病又擁有自信的外在 世界衛生組織於1997年報告宣布肥胖為一種疾病,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為有效預防及控制肥胖造成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於2013年提出於2025年要實現遏止糖尿病和肥胖盛行率的上升、降低不運動比例10%、降低30%食鹽/鈉攝取量、降低25%血壓上升及降低25%非傳染病早發性死亡率等九大自願性目標。 健康一世 BMI邁向1824 國民健康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肥胖程度,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則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kg/m2)及24(kg/m2)之間,太瘦、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是肥胖(BMI≧24)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過瘦的健康問題,則會有營養不良、骨質疏鬆、猝死等健康問題。 最後,國民健康署在此期許各位民眾,希望在新的一年,都能夠為了自己及家人著想,遠離肥胖,擁有健康的身體。

每6.6分鐘一人中風 肥胖族群中風風險增150%!

每6.6分鐘一人中風 肥胖族群中風風險增150%!#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冬天時刻,隨著寒流一波波的報到,患有三高的民眾,簡直是陷入了中風危機當中!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七至八萬人罹患中風,平均每6.6分鐘就一人中風,對此,國民健康署就提醒三高民眾及老年人,在寒流來襲時,務必要注意保暖,以免發生不幸事件!三高族群 中風風險比一般人暴增近三倍依據國民健康署「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20歲以上的民眾中,有四成(約700萬人)患有三高之任一項疾病,且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族群,未來發生中風的風險比一般人高。三高族群在未來五年內發生中風的機會,與非三高個案相比,有高血壓者是2.8倍,而高血糖、高血脂者則分別為2.9及2.4倍。此外,肥胖也是中風的危險因子,15歲以上民眾因BMI≧24導致中風之風險是體重正常者(BMI 18.5~23.9)者的1.7倍,而腹部肥胖者(腰圍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導致中風之風險亦為一般人的1.5倍。面臨寒流來襲,國健署提醒全國約700萬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冬天時應注意以下四點,保持健康好過冬:1) 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要特別注意保暖,除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亦須防止鞋襪潮濕,以避免足部凍傷。2) 要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3) 而夜晚或早晨起身時要緩慢,以預防姿態性低血壓引起的暈厥或跌倒。4) 有清晨起床運動習慣的老年人,在寒流來襲時,最好能改成在家運動,若一定得要出門,不必攜伴出門,以免發生意外。 

過年平均增0.5公斤 掌握吃巧5撇步

過年平均增0.5公斤 掌握吃巧5撇步#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過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時刻,除了圍爐大餐,更會準備許多零食一同享用,但許多年節零食、糖果、含糖飲料等暗藏著高油、高糖、高鹽、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危機,6天下來體重就會增加0.5公斤以上。年節吃得巧不致胖年節零食如能吃得營養、吃得巧,不僅能增健康,春節過後也不用為了增加的體重影響健康。因此,基隆市衛生局提供年節零食的「吃巧5撇步」,讓你健康少負擔:1)適量堅果增健康/建議每日食用1份堅果種子類,1份約為開心果15粒、或原味腰果7粒、或花生18顆。2)水果取代零食/以時令應景水果作為餐間點心,因為水果含有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以促進健康、增強免疫力。3)無糖茶飲取代甜飲/建議不要購買含糖飲料,選擇白開水或無糖茶等取代,對身體才不會造成負擔。4)多比較熱量標示/大部份的零食皆有熱量標示,民眾可以選擇熱量低的零食來食用。5)適量購買酌量享用/一次不購買太多的份量,且桌上不要一次端上所有的糖果零食盒。衛生局表示,過年請別忘了「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生活方式,注意熱量的攝取,天天量體重,並與親友相約外出走春,隨時增加身體活動,也別忘多喝白開水,幫助身體正常代謝功能。

過年民眾平均發胖2公斤 醫:想不胖都難!

過年民眾平均發胖2公斤 醫:想不胖都難!#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再過沒多久,總是令人歡喜的農曆年節就要到來,民眾除了準備年夜菜、伴手禮、紅包、春聯之外,但你準備好「發胖」了嗎?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指出,民眾在過完年之後,平均會胖個2~3公斤,對此,台灣肥胖醫學會方銀漢醫師也坦言,農曆年節只要維持體重不發胖就已經很厲害了,所以農曆年節民眾並不是要注重「怎麼減重」,反而是「怎麼不發胖」才是最重要的課題。過年不發胖4要點 應注意為什麼農曆年節會容易發胖呢?方銀漢醫師說,因為春節期間民眾接觸到的食物,幾乎都是所謂的高熱量食物,像是,年糕光一百公克(4小塊)熱量就要280大卡、開心果一百克560大卡、牛軋糖一百克460大卡,另外,蛋捲一天最好不要吃超過兩根、肉乾也一片就該停止。對此,方銀漢醫師建議,要避免過年肥,可以遵守以下原則:1)不要熬夜/因為熬夜會影響內分泌系統、讓人新陳代謝變慢;再加上熬夜時人體所分泌的「瘦素」會降低,食慾就會變好,導致人們吃消夜的慾望會大大增加。2)不要喝酒/酒類熱量其實比一般人想像中來的更高,雖然曾有報告指出適量紅酒可以保護心血管,但是其他酒類並沒類似效果,過量飲用不只變胖還會影響肝臟功能。3)要多喝水/體內水分足夠可以幫助脂肪燃燒,而且也可以輔助控制食欲、減少便秘,可說是一舉數得,建議以溫或是微熱的開水或是無糖茶類為首選,另外,民眾在吃年夜菜時,時常會搭配酒或飲料下肚,建議能換成無糖綠茶,則可減少多餘熱量的攝取。4)要出門走走/過年發胖的最主要原因是,吃東西完全不節制,活動量又比平日來的少,當然會很容易變胖,而出門走走曬曬太陽,則可增加鈣質與維他命B的吸收,能夠減少發胖的風險。營養師蘇慈敏也提醒,春節除了應景年菜之外,零食小點心也要注意,像是開心果、腰果以及花生皆屬於油脂含量高的食物,而年糕屬於澱粉類食物,如果用油煎、油炸等烹調方式,熱量鐵定破表,建議把客廳的零食能全部收起來,才不會過年應酬、吃完年夜飯,還再度吃下熱量極高的零食,恐怕真的過年後同事都要認不出樣子了!

過年平均肥2公斤 4原則身材不走樣

過年平均肥2公斤 4原則身材不走樣#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年菜豐盛又美味、餐餐美食佳餚,民眾難免大吃大喝,一個年假下來恐變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2年「國人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發現,約4成5民眾過年期間體重會增加,平均胖1.7公斤左右。對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4個飲食小撇步,讓你過年期間聰明吃,身材不走樣。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在過年闔家團圓與探訪親友的歡樂氣氛下,很難抵抗佳餚誘惑,容易因而增加體重。對此,張斯蘭營養師建議市民在準備年菜時,可掌握以下4原則,減少發胖的機率:1)清蒸水煮最健康/多採用蒸、煮、少油的烹調方式,減少油炸物。2)天然食材最美味/多吃蔬果和高纖的天然食材,減少醃製品和加工品(香腸、臘肉)等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此外,可改選低脂類的食材,如去皮魚肉、雞肉或豆製品(豆腐)來取代。年節期間的團圓火鍋,建議以蔬菜為湯底,若是外購的佛跳牆、火鍋等年菜,可自行增加蔬菜量。3)無糖飲料最好、零食餅乾少碰/瓜子、開心果、糕點等高油脂、高熱量的點心建議少吃,可選擇無糖飲品,如白開水、茶或低糖點心取代。4)把酒言歡宜適量/過量飲酒易傷身,且增加肝臟負擔,同時酒精熱量也高,喝多易胖,建議適量就好。

恐怖「年終肥」 恐埋下罹癌地雷!

恐怖「年終肥」 恐埋下罹癌地雷!#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過幾日2月4日的世界癌症日即將到來,大約也就是落在我國農曆年節的前後,而年節民眾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進行一系列的「飲食馬拉松」,若再加上久坐不動,根據國健署的統計,每年民眾過完年後體重平均增加2公斤,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指出,過年期間千萬不要輕忽「年終肥」,因為肥胖終年累積下來,恐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更增加罹患癌症的危機。春酒、圍爐一波波 肥胖癌症恐牽手來營養師賴怡君指出,由於年節聚餐馬拉松,尾牙、春酒、元宵一波接一波,許多人開心領到年終獎金的同時,此時更放鬆心情,食慾也跟著放假、不受控制,連續假期吃下來,往往成了「大腹翁」或 「大腹婆」,無形中讓熱量上身,終年累積下來,恐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更增加罹患癌症的危機。賴怡君更強調,這一個月的聚餐馬拉松一直延續到過年的不忌口飲食,很容易就讓習慣養成,國健署每年「國人春節期間體重控制電話訪問調查」結果顯示,過年期間民眾平均體重皆增加了逾2公斤。春節增胖原因,不外乎是飲食不忌口與缺乏運動,貪吃高熱量食物,卻獨獨減少蔬果的膳食纖維量,研究顯示,體重若超過個人理想體重的40%,男性罹癌率會增加33%,女性增加55%的罹癌風險。所以,維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降低癌症的發生,體重維持必須控制在BMI=18.5~24之間。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大腹翁」或 「大腹婆」以為自己只有肚子圓不算胖,但腹圍過大,男性>90公分、女生> 80公分,可能代表身體有潛藏的代謝症候群,不能不注意。

芭樂、番茄助腸胃蠕動 過年不卡油

芭樂、番茄助腸胃蠕動 過年不卡油#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春節不忌口,恐成大腹翁、大腹婆!據調查,過年期間約37.9%的民眾體重增加,平均胖1.94公斤!對此,國民健康署表示,傳統年菜常有糖醋魚、東坡肉、羹類等佳餚,因大多屬於高油脂、裹粉油炸、勾芡或多醬汁的食物,恐一不小心熱量就超標,因此建議大家過年千萬別大吃大喝,可掌握「4少2多」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少熱量、多天然、多蔬果,讓年菜吃得健康又豐盛。水果幫助腸胃健康!國民健康署表示,國人過年常大魚大肉、零食等都不忌口,甚至疏忽水果的補充,喝果汁、飲料的機會也隨之增加,導致一個年假下來,體重增加不少,因此建議以水果代替零食、果汁,多攝取蔬菜、避免高油脂、高熱量的海鮮與肉類,如此一來,過年免發胖、還能幫助腸胃健康。國民健康署說明,年節除了採購健康年菜以外,也應多購買新鮮水果,千萬不要以果汁替代,建議大家每天都應攝取2~4份的水果,特別推薦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和富含維生素A的聖女番茄,兩者可幫助腸胃蠕動、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力;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不僅解油膩、更促進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