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久咳帶喘憂染肺炎 確診竟是肺癌晚期

久咳帶喘憂染肺炎 確診竟是肺癌晚期#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北一位56歲的黃先生,平時注重保健養身,不抽菸、不喝酒,每日作息規律,也有定期運動習慣。因此即使年過半百,外貌看起來比同年齡的人年輕,讓他的朋友相當羨慕。然而近期他出現咳嗽症狀,一開始以為只是著涼並未留意,直到連續咳嗽兩週才至診所看診。然而,服藥許久其症狀卻沒有好轉,甚至日益嚴重,連走路也會喘不過氣。擔心自己染上新冠肺炎的黃先生,就醫進行詳細檢查後才發現,相關症狀都是肺癌所引起。也因確診時已屬晚期,黃先生一時之間如雷灌頂。頭號殺手! 八成肺癌確診已是晚期談起此個案,臺北榮總胸腔部主治醫師羅永鴻說,近20年來,肺癌的發生率持續上升。由於肺癌形成原因複雜,通常是多重因素導致,例如基因問題、環境污染、接觸到致癌物等等;又因初期症狀特異性低,確診時,約有七至八成患者已屬晚期。罹癌僅能化療? 醫療進步長輩免驚部分患者在聽到自己罹患肺癌晚期,通常會先處於震驚狀態,接著轉為情緒低落,再來是消極不願面對。羅永鴻醫師說,他在診間遇過很多長輩,對治療肺癌的停留在早期「只能化療」、「副作用很多」、「治療很辛苦」等負面印象,因此傾向選擇不處理。羅永鴻醫師鼓勵,醫療科技不斷進步,肺癌藥物治療日益多元,除了傳統的化療以外,也有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隨著藥物種類越來越多,醫師也可為患者打造客製化療程,例如:吞嚥能力較差的年長者,醫師可以選擇顆數較少的藥物,減輕患者服藥負擔,所以年長患者也不用過於擔心。因此,也建議患者及家屬,主動告知自身需求,以利醫師評估療程。影音新聞連結:https://youtu.be/7kQeBMW-8sQ突變致肺癌? 基因檢測揪ALK陽性!「打造個人化療程前,建議患者先進行基因檢測」,羅永鴻醫師說,「肺癌的致病基因相當多,舉台灣肺癌病患最常見的肺腺癌來說,約50%的病患屬於EGFR基因突變,另外3%-5%病患則是ALK陽性變異,其餘BRAF、ROS1、MET基因突變則各佔1%左右」。針對基因檢測,羅永鴻醫師進一步補充,除了逐一檢驗致病基因型以外,今日也可以透過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一次檢驗把多個相關變異找出來,相當有效率。若驗出基因型屬ALK陽性肺癌的患者也無須擔心,使用於ALK陽性肺癌的標靶藥物相當多元,療效也相當顯著。羅永鴻醫師舉例說明,ALK陽性肺癌的一線藥物就有很多選擇,更有多款第二代藥物,且健保均有給付,治療效果非常顯著。不只能提升病患存活率,也能幫助病患及家屬維持生活品質。年過50歲咳痰帶血 醫籲提高警覺!對於沒有症狀的潛在病患,包括50至80歲、重度吸菸者、有家族肺癌史、本身有慢性肺部疾病或過去有肺結核感染的族群,羅永鴻醫師呼籲要提高警覺心到醫院求診才不會延誤。至於已有症狀的病患,若出現久咳不癒、咳嗽有痰、痰中帶血、呼吸困難、胃口變差、食慾不好、體重下降的症狀時,羅永鴻醫師更強調最好盡快至胸腔科門診諮詢專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有很大的機會能夠戰勝肺癌。影音新聞連結:https://youtu.be/7kQeBMW-8sQ

肺癌對症治療 癌友減輕負擔

肺癌對症治療 癌友減輕負擔#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年49歲的林小姐長期受頭痛問題所困擾,全身骨骼也不時傳來疼痛感,原以為是工作壓力大、久坐所致,沒想到疼痛症狀卻日益加劇,到後期更是痛到沒辦法專心工作。經親友幾番苦勸後,才在丈夫陪同下到醫院就診。豈料經檢測後,醫師告知她疼痛症狀是因ALK陽性肺癌所致,且病程已屬晚期。突如其來的噩耗,嚇得林小姐六神無主,她不明白,沒有抽菸習慣的自己,為何會罹患肺癌。臺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黃彥翔醫師指出,非小細胞肺癌因致癌基因不同分為許多種類,每一型別的肺癌的好發族群、適合的治療方式皆有所不同。以上述個案林小姐的ALK陽性肺癌為例,ALK患者細胞型態多屬腺癌,病人常無吸菸習慣,患者年齡層也較低。因此,在罹癌風險相對較低的狀況下,容易被民眾輕忽,確診時約有半數患者已屬晚期伴有多處器官轉移。影音新聞:https://youtu.be/DuxsORroO9k透過基因檢測對症下藥多元藥物助癌友維持生活好品質所幸,近年來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已進入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若能找出致癌基因突變且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使用,醫師就可為患者選擇適切的藥物,讓療程事半功倍。黃彥翔醫師說,我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0-60%的病人帶有EGFR基因突變為數最多,5%的ALK突變次之,若EGFR檢測結果為陰性,建議接續檢測是否為ALK基因突變。黃彥翔醫師鼓勵,確診ALK陽性肺癌的患者及其家屬別太沮喪,目前臨床上的標靶藥物都有不錯的效果,癌友們有望提升自己的存活期。黃彥翔醫師也提醒,每個人對於副作用的忍受程度都不同,建議積極與醫師討論用藥狀況,讓醫師可以及時調整療程,以維持癌友們治療期間的生活好品質。療程也要客製化 ALK肺癌癌友免當藥罐子黃彥翔醫師表示,ALK陽性肺癌患者目前有多種口服標靶藥物可做選擇,而藥物的治療效果、副作用、產生抗藥性機轉和病人用藥習慣,都是醫師開立藥物時的考量因素。針對中老年族群的病患,因共病症相對較多,常已經在服用多項慢性疾病藥物,且普遍吞嚥能力開始退化,透過藥物的選擇,可以減少患者需要服用的藥物顆數,讓治療更便利;也可提升服藥順從度,增加患者用藥的意願;在穩定服藥的基礎上,療效也能更好。在已有豐富藥物資源的今日,黃彥翔醫師呼籲癌友們,由於肺癌病程較快速,確診肺癌後千萬別因為恐懼而害怕治療,若錯過黃金治療期,存活期反而會大幅縮短。此外,臺中榮民總醫院也有完整的肺癌團隊可以提供一條龍式的治療服務,提供最好的照護模式力助癌友們一同抗癌。影音新聞:https://youtu.be/DuxsORroO9k

肺癌恐失能?新型抑制劑改善生活品質

肺癌恐失能?新型抑制劑改善生活品質#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肺癌是最容易發生腦轉移的癌症之一,發生率高達30-40%,癌友若輕忽治療,存活期將大幅下降。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黃俊耀醫師說,在標靶藥物不普及的時代,因化學治療藥物難以進入大腦,發生腦轉移的肺癌個案普遍預後不佳。所幸,隨著醫療科技發展,臨床上已有多種標靶藥物可作為療程使用,透過藥物選擇,有效抑制原發性肺癌的同時,也能為癌友控制腦轉移。第二線標靶藥物中,就有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問世,針對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發生抗藥性的患者,不僅可延長無惡化存活期至16.7個月;出現腦轉移的癌友,更有67%的顱內反應率,顱內無惡化存活期也有望達18.4個月。老翁忘東忘西竟是肺癌腦轉移引起 延誤治療恐失能黃俊耀醫師說,腦轉移的控制是肺癌治療預後關鍵之一。肺癌患者如果發生腦部轉移而不控制,有很大機會臥病在床,褥瘡發生機率將大幅提高;也因為吞嚥困難,吸入性肺炎風險提升;甚至可能喪失認知與語言能力。不僅癌友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存活期也會受到衝擊。黃俊耀醫師也分享其臨床個案,有一名70多歲老翁,因生活逐漸失能、忘東忘西,家人原以為老翁發生失智、進而攜其前往神經內科就診。豈料,經影像檢查竟發現腦部與肺部有腫瘤,會診胸腔內科後,確診老翁屬於末期肺癌,且伴隨腦部轉移。因確診時間較晚,確診時,老翁已經臥病在床、幾乎喪失行動與語言能力。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獲健保給付 一代藥物治療失敗可接續使用黃俊耀醫師鼓勵患者,確診肺癌無需灰心。肺癌治療已進入個人化時期,透過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後,醫師就可以對症下藥。若最常見的EGFR型別基因檢測結果屬於陰性,建議要接續檢查ALK基因是否為陽性。黃俊耀醫師說,今日ALK肺癌有許多藥物可使用,像個案中的老翁,就是透過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治療肺癌。在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的治療下,老翁神智日益清醒,肢體、對話能力也慢慢恢復。原本只能躺在床上的老翁,已可跟著家人旅遊,生活品質大幅改善。黃俊耀醫師進一步指出,若癌友對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有反應,其無惡化存活期有望達16.7個月,整體存活期可延長至34.1個月;針對已發生腦轉移的患者,不僅有67%的顱內反應率,顱內無惡化存活期更有18.4個月。針對民眾最在意的治療費用,目前健保已給付第二代新型口服ALK口服抑制劑療程,癌友在第一代ALK抑制劑治療失敗後,就可以轉用第二代新型ALK口服抑制劑。黃俊耀醫師針對肺癌診斷與治療說明,如果沒有氣喘、過敏等疾病史的民眾莫名咳嗽超過3個月,就有可能有肺癌的風險。鼓勵癌友若出現相關症狀,務必要進行相關檢查。確診後也無需過度恐慌,今日已有相當好的治療,只要配合醫囑積極就醫,就有機會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延長存活期。

ALK肺癌作祟?新型抑制劑享樂齡

ALK肺癌作祟?新型抑制劑享樂齡#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108年主要癌症死亡原因排行顯示,肺癌再度蟬聯癌症致死之冠,且肺癌癌友死亡人數逐年上升。所幸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在確認癌友基因型後,醫師已有多元標靶藥物為肺癌癌友打造客製化療程。其中,二線治療中更有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問世,可延長癌友無惡化存活期達16.7個月;針對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發生抗藥性且出現腦轉移的癌友,也有67%的顱內反應率,無疑為ALK肺癌的癌友帶來一線曙光。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洪仁宇醫師指出,若能早期發現肺癌,有較高機會透過手術治療來切除腫瘤,提升預後。然而,因肺癌早期沒有症狀,很容易被忽略,普遍而言,肺癌癌友們確診時往往已屬癌症晚期,治療目標著重於延長病患的無惡化存活期。維持良好癌後生活品質 延長治療戰線是關鍵洪仁宇副院長說,肺癌癌友無須過度擔心,目前肺癌治療已進入精準治療時代,一旦確診就會進一步確認肺癌屬何種型態、癌細胞是否具基因之突變,每種基因型都有各自合適的標靶藥物可用。而其中,ALK陽性肺癌雖然所佔比例較低、僅有5%,但目前在臨床上已有多元藥物可使用,醫師更可依據癌友過往使用的藥物、是否發生腦轉移等,選擇對應的藥物,力助癌友們有效抗癌。洪仁宇副院長指出,目前在第二線已有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可使用。對第一代標靶藥物產生抗藥性的癌友,可靠第二代新型口服ALK抑制劑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至16.7個月;針對發生腦轉移的個案更是有高達67%的顱內反應率,顱內無疾病惡化期更可達18個月以上。若不幸復發,還有機會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減少化學治療之機會,對病患來說是一大福音。ALK陽性肺作祟 老婦靠基因檢測、積極治療扭轉治療困境洪仁宇副院長根據其臨床經驗分享,曾有一名年近70歲的女性肺腺癌病患,十多年前因為咳嗽、會喘等症狀就醫而被診斷為肺癌,由於當時並沒有基因型的檢測工具,曾嘗試直接使用EGFR基因型的標靶藥物治療,但效果不佳。近幾年肺癌基因檢測的重要性受到關注,治療團隊決定將其當年的檢體拿去做基因檢測,確認該病人為ALK病患,之後使用ALK標靶藥物後,病情穩定至今。洪仁宇副院長鼓勵肺癌病友,新的藥物陸續開發對病患來說是好消息,而現在醫藥科技的進步,已經有機會透過更精準的基因檢測找出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對症下藥,提升治療效果。若不幸罹癌別氣餒,尋求正規的醫療管道,醫師也會衡量病患的狀況與條件,選擇適當的標靶藥物,可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北市十大死因出爐 肺癌連34年居冠

北市十大死因出爐 肺癌連34年居冠#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北市衛生局公布108年台北市十大死因,慢性疾病囊括七項,每100人就有約63人死於慢性病,癌症居首位。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連續34年蟬聯首席。衛生局統計室主任沈忠憲指出,108年台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為5326人,較107年增加30人,平均每天約有14.6位市民死於癌症;死者平均年齡為71.6歲。青少年死因前兩名為自殺、事故傷害108年台北市十大死因中,慢性疾病囊括七項,佔63%,惡性腫瘤29.5%仍居首位,其餘依序為心臟疾病15.5%;肺炎11.0%;腦血管疾病6.4%;糖尿病4.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2.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2.8%;事故傷害2.1%;敗血症1.9%;高血壓性疾病1.9%。十大死因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7成8。衛生局資料顯示,108年台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8024人,比107年減少26人,依性別觀察,死亡人數、死亡率與標準化死亡率都是男高於女,男女死因前五名皆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依年齡層來看,15至24歲青少年死因前三名為自殺、事故傷害及惡性腫瘤;25至44歲壯年死因前三名為惡性腫瘤、自殺及心臟疾病;45至64歲中年仍以惡性腫瘤居首、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次之;65歲以上老年死因前三名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和肺炎。十大癌症死因 女性乳癌躍居第二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居首,其次依序為女性乳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口腔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卵巢癌。台北市衛生局呼籲,癌症已分別蟬聯38年國人死因第一名與48年台北市十大死因之首,落實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遠離菸檳的健康生活型態,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延長肺癌標靶療程 力抗治療抗藥性

延長肺癌標靶療程 力抗治療抗藥性#肺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報導)在台灣,非小細胞肺癌佔所有肺癌人數約九成左右,其中肺腺癌最常見,且多為不抽菸、不喝酒的族群。因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建議進行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原因,再藉由標靶藥物延長整體存活期以及維持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不菸不酒竟罹癌 所幸ALK陽性肺癌有多元藥物供訂製療程臺大醫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柯政昌醫師表示,肺癌已有年輕化趨勢,其臨床就曾遇到一名年紀31歲的男性工程師,因長期呼吸困難而就診,經X光檢測後發現有肺積水症狀,進一步檢查後確診已屬肺腺癌第四期。不僅患者本人感到晴天霹靂,家人更是難以接受,母親也因擔心兒子只剩一年壽命,終日以淚洗面。隨醫療科技發展,如今肺癌治療逐漸完善,臨床已有多元的標靶藥物可使用。柯政昌醫師指出,該病患經基因檢驗確定屬ALK陽性肺癌後,便透過第一代標靶藥搭配化療控制肺癌。療程開始後,治療效果很快就出現,病情也穩定控制了兩年。二線治療選第二代標靶藥 有望以第三代藥物延續標靶療程然而,兩年後,因發生治療抗藥性,患者的腫瘤復發、惡化,甚至轉移到腦部。當時緊急為其安排開刀,先以電療的方式治療腦轉移,手術後再接著使用第二代口服ALK抑制劑,再次將病情穩住。不幸的是,當時因藥物限制,該個案服藥一年後肺積水再次出現,只得接續使用第三代藥物。柯政昌醫師說,還好當時是使用第二代新口服ALK抑制劑,才能有第三代藥物可選擇,否則就得回到傳統化療。而該病患從確診至今已滿四年,治療期間仍能上班,生活品質不錯,且療效超乎家人預期,又延長了超過三年的壽命。一線治療失敗免驚! 二代新口服ALK抑制劑突破瓶頸過往二線採納二代標靶藥的患者約6至10個月會發生抗藥性,然隨著肺癌標靶藥物持續推陳出新,目前二線治療已有新型第二代口服ALK抑制劑可使用。據大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抑制劑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可延長達16.7個月,整體存活期將近可達三年;針對發生腦轉移的患者更是有高達67%的反應率,無疾病惡化期更可達18個月以上,無疑為ALK陽性肺癌患者帶來一線曙光。肺癌相較於其他癌症,治療的藥物與方式多元,患者在治療前建議進行基因檢測,以利進一步精準用藥;也因每人對於治療的考量點不同、副作用反應也不同,鼓勵患者積極與醫師討論自身需求、用藥經驗,以利醫師打造客製化療程。柯政昌醫師提醒,在肺癌治療上已經有很多武器可選擇,堅持配合治療,用接力賽的方式就可延長壽命,絕對不要輕言放棄!

肺癌晚期免驚 二代新標靶藥可抑病程

肺癌晚期免驚 二代新標靶藥可抑病程#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9歲婦人,因下背疼痛至神經科求診多次,但症狀都無法緩解,只能臥床吃止痛藥度日。經醫師轉診至胸腔內科進一步檢查,才發現不菸不酒、生活習慣良好的她,竟然罹患ALK陽性肺癌,且已發生腦部及骨頭轉移,壓迫神經造成嚴重下背痛。收治該病患的義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魏裕峰醫師表示,患者來診時頸部淋巴腺腫大的症狀已經明顯可見,經全身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不僅肺部有腫瘤,甚至連肝臟、腎臟、全身骨頭及腦部都已有腫瘤轉移,情況嚴重。魏裕峰醫師直言,這種病例,過去在沒有標靶藥物時代,生命預期只剩三到六個月。所幸隨醫療科技發展,病患檢測ALK基因為陽性,該婦透過新型第二代口服ALK抑制劑治療後就迅速控制病程,治療一個月後從終日臥床已能獨自行走,生活品質大幅改善。基因突變造成癌變   標靶治療為首選台灣的肺癌病患中,有七成左右為肺腺癌。台灣女性的肺腺癌,有九成以上沒有抽菸史。魏裕峰醫師說,肺癌致病原因多,這些不抽菸的肺癌患者,因基因突變產生癌變的不在少數,其中又以EGFR及ALK型為常見的突變基因型。不幸中的大幸是,若肺癌患者有找到基因突變型,臨床可透過標靶藥物進行治療,療效通常較傳統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來得好。魏裕峰醫師指出,ALK陽性肺癌標靶藥物種類多,根據臨床經驗,有七成以上的機率能有效控制肺癌、縮小癌細胞,總括來說有九成病患能讓病情獲得穩定控制,治療效果佳。治療選擇多樣 醫籲勇於面對積極治療採用第一代標靶藥治療的患者,若治療出現抗藥性也無須緊張,二線亦有新型且高療效的藥物可以使用。與過往治療相比,新型第二代口服ALK抑制劑有突破性的療效,不僅無疾病惡化存活期可延長至16.7個月以上,整體存活期大幅延長至34.1個月,針對發生腦轉移的患者也有逾6成以上的反應率。與傳統化療相比,使用標靶藥物可精準控制疾病並減少副作用的產生。所以在ALK標靶藥物選擇上,除了考量單一藥物的療效,讓病患持續使用不同種類標靶藥物也是個人化治療的考量重點之一。魏裕峰醫師補充,選擇新型第二代口服ALK抑制劑作為治療除了能有效控制肺癌,發生抗藥性以後,仍有機會接受後線標靶藥物治療,無須重返傳統化療。上述個案就是直接使用新型口服ALK抑制劑,使用兩周後就能下床行動,效果良好。魏裕峰醫師呼籲,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鼓勵民眾定期進行篩檢,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醫師也建議,若出現久咳不止、咳血、莫名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症狀就要當心,若合併出現持續性、定點骨頭疼痛可能已出現骨轉移,應盡速就醫。確診肺癌後癌友也不需緊張,標靶藥物的問世已讓肺癌存活率大幅提高。也提醒患者治療效果、副作用因人而異,單一藥物的療效非治療絕對指引,鼓勵患者主動與醫師討論用藥選擇,以利醫師制定選擇適合患者的個人化治療。 

肺癌化療人憔悴 中醫調節緩解副作用

肺癌化療人憔悴 中醫調節緩解副作用#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對夫妻一起來看診,先生牽著太太的手,扶著她慢慢坐下來,她看起臉色蒼白。先生說:「蔡醫師,我太太半年前發現肺癌第三期,有做化療、標靶治療,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身體也變得很不舒服,想要來用中醫調理身體。」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肺癌更是明顯地快速增加,根據統計,肺癌已超過肝癌位居男女癌症死因第一位。根據衛生署統計,在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快速增加,而且每年超過7000人死於肺癌,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死亡人數的總合還多。保存體力撐過治療 中醫扮關鍵角色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在台灣,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8-9成,其中肺腺癌是常見的類型。肺癌治療方式複雜且日新月異,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等,而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差異甚大,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患者體力的保存,身體能撐過治療才算是成功,中醫就是在這時候扮演關鍵的角色。中醫古代並無肺癌這個病名,而是分布於「息賁」、「肺壅」、「息積」、「肺積」、「肺岩」等各篇當中。而肺癌的病因病機,在古籍《雜病源流犀燭》中提到:「邪積胸中,阻塞氣逆,氣不得通,為痰、為食、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勝,正不得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有清楚的描述,正氣內虛,加上肺氣賁郁、積聚成痰,痰凝毒聚、臟腑陰陽失調,久積痰結而致胸中有形結塊。中醫對於肺癌的治療,著重在臟腑病機的調理,尤其是肺、脾兩臟密切相關,而腫瘤期數越後面的,與「痰結」的調理更是重要,不管是第三期、第四期,復發或是轉移,都有很大的關係。中醫會按照每個人不同的體質、不同的證型、不同的病程,加上搭配目前正在接受的西醫治療,給予每個人不同的調理,可以降低化療、放療、標靶、免疫療法的不舒服,提高整體的治療成效。依體質調理 避免化療藥越用越重臨床上化療常見的副作用,會因為不同種類的腫瘤、及使用不同的化療藥劑而有所不同,但是幾乎都會有下面症狀:疲勞、反胃嘔吐、便秘或腹瀉、口腔潰爛、掉髮、皮膚癢或脫皮、神經和肌肉痲痹、聽覺改變、造血問題、生育能力下降等,其實這都是和細胞的特性有關,化療藥物進到我們身體之後,會優先破壞分裂速度較快的細胞,像是腫瘤細胞、造血細胞、黏膜細胞、毛囊細胞、生殖細胞……這也就是為什麼會出現上述副作用的原因。    中醫對於腫瘤患者,不管是化療前、化療中、化療後,都有相配合的調理,依照體質配合服用中藥,可以減輕局部血液灌流量變差、穿透力降低的變化,才不會出現化療藥物越用越重、越用越毒的情形,並能加速局部清除壞死細胞的功效。中藥調理可以使化療充分發揮抗癌效能,提高藥物作用效率,配合中藥對腫瘤細胞具有抑殺作用,可輔助破壞癌細胞,另外中藥具有整體調節作用,可改善機體免疫狀態,增強抗癌能力,抑制腫瘤轉移,也可以對腫瘤細胞的耐藥、抗藥基因具有逆轉作用,減少出現化療藥抗藥性。減輕化療骨髓毒性 甚可恢復造血功能如果化療副作用已經發生了,也可以透過中醫調理,像是培正固本或養陰解毒的中藥,將治療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讓患者有體力完成既定的療程,以達到治療的最好結果。例如:益氣補血、滋陰溫陽及活血化瘀中藥,可減輕化療的骨髓毒性,甚至可恢復骨髓造血功能。健脾理氣中藥,可以降低胃腸道毒副作用。養陰生津中藥,可以降低黏膜毒副作用。中醫調理可以加速身體的恢復,只要我們活得好,對能提高打敗腫瘤的能力了。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