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孕媽咪的營養狀態,直接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國人育齡婦女每10人就有近1人葉酸缺乏,缺乏葉酸可能造成孕婦貧血、疲倦、虛弱、情緒不穩定,也可能造成胎兒神經管缺損,或增加流產風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有懷孕計畫的婦女需多注意葉酸攝取,以守護母嬰的健康。
懷孕期間孕媽咪的營養狀態,直接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國人育齡婦女每10人就有近1人葉酸缺乏,缺乏葉酸可能造成孕婦貧血、疲倦、虛弱、情緒不穩定,也可能造成胎兒神經管缺損,或增加流產風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有懷孕計畫的婦女需多注意葉酸攝取,以守護母嬰的健康。
疼痛是身體很重要的生理反應,能提醒我們身體正在受傷或處於疾病當中,但當疼痛持續反覆3個月以上,就有可能是慢性疼痛。不過營養師指出,想舒緩慢性疼痛除了藥物治療,吃對食物也能幫助緩解,這是因為在慢性疼痛患者體內,可能缺乏特定影響素,造成持續性的慢性發炎而引發疼痛,並提供疼痛管理飲食技巧。
在睡眠當中發生腿抽筋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特別是年紀大的人更容易發生。但為什麼小腿會一直抽筋?《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抽筋原因及緩解方法,久坐、過度運動、疾病患者都容易抽筋,不妨透過補充4種營養素來幫助緩解,以及生活中做到4件事可以預防抽筋發生。
各種蔬菜富含不同營養,想要完整保留營養素,如何正確烹煮很重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提醒,有些蔬菜若過度烹煮,或使用不當的方式,不僅會讓營養流失,還會吃下更多油鹽負擔,並推薦4種適合蔬菜的健康烹調方法及注意事項,能減少油煙、節省烹飪時間,也能吃得健康。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會開始增生,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會逐漸上升,也是老年人常見視力退化及失明的原因。不過,平常只要多攝取「4大營養素」就能降低風險,最好還要每年接受視網膜檢查,才能遠離失明危機。
懷孕期間需增加血量以供胎兒生長,若營養素攝取不足易產生貧血。依據統計,我國懷孕婦女在孕期第24~28週的貧血檢驗,結果異常的比率為17.6%(以第二孕期血紅素<10.5g/dL判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孕期貧血可能增加妊娠併發症風險,影響胎兒未來發展與健康,應善用公費產檢,及注意孕關鍵營養素的補充。
曬黑後如何白回來?吃對「防曬食物」不僅能美白,還能幫肌膚抗氧化、維持彈性光澤!《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指出,不想皮膚曬黑,除了出門前事先擦防曬乳,飲食上也建議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D、C、E含量高的食物,再加上水分也要喝夠,吃對這些富含美白營養素的食材,不僅能防止曬後的皮膚粗糙,還能預防肌膚老化、抗皺。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指出,根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鎂為國人普遍攝取不足的礦物質。諸多研究顯示,長期缺鎂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經痛、憂鬱症、哮喘有關,因此千萬別忽視缺乏鎂的嚴重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缺乏鎂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