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超級愛健康/孕婦吃太多 小心糖尿病上身?

超級愛健康/孕婦吃太多 小心糖尿病上身?#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走入少子化社會,每一個孩子的誕生都是家裡最大的期待與希望,但是如何生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貝,是每個待產父母最大的焦慮!而如何避免環境中的危機傷害胎兒?也是每位準爸媽需要知道的!孕期常見問題,不停出血,早期懷孕出血真的沒有關係嗎?婦產科醫師蔡宗冀說,有些媽媽在懷孕初期會有出血的現象,媽媽應該先請醫師進行檢查,通常醫師會視情況給予黃體素的安胎藥物,只要依照醫師指示用藥,並且盡量放寬心、多休息,只要胎兒有正常成長,情況大多會穩定下來。一般安胎藥物對於胎兒發育並不會有影響,所以不必過於擔心。相信很多孕婦也有「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加上很多人對妊娠糖尿病認識不多,不知其重要性,孕婦吃太多,有可能會糖尿病上身?到底懷孕後期的營養該如何吃?中醫師羅明宇說,懷孕中晚期後,隨著胎兒生長髮育的需要,準媽媽們的胃口越來越好。此時大家可能會陷入一種迷思:孕婦想吃什麼就都滿足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母子健康。提醒懷孕後並非吃得越多越好,營養過剩有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和巨大兒的產生,據臨床觀察,近兩年,妊娠糖尿病發病率一直呈增高趨勢。因此,羅明宇醫師也表示,控制懷孕糖尿病主要是控制體重,一般主張 6 個月後孕婦體重每周不能超過 1kg。此時飲食需掌握兩個原則:兩低一高,少吃多餐。兩低即控制糖和脂肪的攝入,少吃糕點和油炸食品。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許多水果中的糖含量過高。吃得過多,也會導致妊娠糖尿病的發生。如罹患妊娠糖尿病,蔡醫師也說:母體會產生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胎兒過大難產,因而引發妊娠高血壓;而胎兒易先天性異常、胎死腹中、流產、呼吸窘迫症候群、新生兒黃疸、低血糖、低血鈣等,不可不慎!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75

醫訊/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恐有牙周病

醫訊/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恐有牙周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導致血糖最終代謝產物(AGEs)在小血管壁的堆積,使小血管管腔變窄,延長牙周發炎時間進而產生許多相關併發症;在口腔併發症包括口乾、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等,其中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口腔併發症。根據流行病學顯示糖尿病是牙周病的高危險群,牙周病被認為是糖尿病的第六併發症,且超過70%糖尿病患者有牙周炎,為幫助糖尿病患者,衛生署台南醫院特別邀請,牙科主治醫師姚宜吟來教大家認識糖尿病與牙周炎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如何預防等,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講座時間:7月22日(日) 上午10:00~12:00講座地點:臺南市立臺南文化中心國際廳地下一樓會議廳

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恐患牙周病

血糖控制不佳 糖尿病患恐患牙周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流行病學顯示糖尿病為牙周病的高危險群,牙周病被認為是糖尿病的第六併發症; 超過70%糖尿病病人有牙周炎,牙周炎是一種慢性免疫發炎疾病,病因為牙齒上的牙菌斑細菌產生毒素,刺激牙齦使牙齦變紅、會痛、腫,且容易流血,造成牙周病,嚴重牙周病最後會造成牙齒脫落。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易導致血糖最終代謝產物(AGEs)在小血管壁的堆積,使小血管管腔變窄,延長牙周發炎時間進而產生許多相關併發症;在口腔併發症包括口乾、齲齒、牙齦炎、牙周炎等; 其中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口腔併發症。根據研究報告指出,糖化血紅蛋白(HbA1C)高於8.0%,牙周炎進行程度更快,也更易失去牙齒。相反的,糖尿病患者若控制血糖,且定期做牙周保養,有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就不易有牙周炎。另一個發現是在牙周治療後,糖尿患者牙齦的發炎及流血均顯著減輕,且血糖控制情況也較正常。衛生署台南醫院牙科醫師姚宜吟提醒糖尿病患,應自我檢視口腔情況,定期牙醫生檢查可以幫助牙周疾病的早期診斷。研究顯示牙周病恐涉及到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因此,早期接受全身性疾病檢查,也有利於牙周健康,若糖尿病患者發現牙齦變紅、會痛、腫,且容易流血,就應該去看牙醫作進一步檢查,做口腔治療。

注意配料糖分 糖尿病友也可健康吃冰

注意配料糖分 糖尿病友也可健康吃冰#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酷熱的夏天,來支冰棒或吃碗冰享受,再好不過了!不過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無禁忌的吃,童綜合醫院於今日上午廳舉辦「炎炎夏日剉冰去」教導糖尿病病友控制飲食時,也能好好的吃一夏「冰」,但如何選擇就很重要,如三種冰建議以仙草、愛玉及蒟蒻,不加糖水以代糖取代。糖尿病病友在飲食方面不能毫無節制,要特別注意,而夏日看著別人大口大口的吃冰,總是羨慕不已!現在就由童綜合醫院營養師何姿儀來介紹冰品配料的食物,掌握食物的基本原則,糖尿病患者在炎熱的夏天也可以開心的吃剉冰過過癮。首先介紹剉冰類裡的食材包括澱粉類、水果類、含油脂類及適當配料。澱粉類包括紅豆、綠豆、薏仁、花豆、小湯圓、粉粿、QQ、蕃薯籤、芋頭等,這類吃多均會影響血糖值,因此選此配料應謹記同種類食物替換原則,可於下一餐扣除當餐飯量。水果類以當季水果例如芒果、西瓜、鳳梨、榴槤、奇異果、香瓜、香蕉等,富含豐富纖維質,但因正逢夏季,甜份高的嚇人,當中又以榴槤甜份最高,故只應攝取1湯匙份量;其餘水果建議每次可攝取半碗或八分碗量,每日2次為限。含糖類:砂糖、黑糖、冰糖、蜂蜜等,皆為糖分高、營養價值低的糖類,建議避免攝取此種糖類,可用代糖製作糖水取代一般糖類,即能品嘗冰品的好滋味!含油脂類如煉乳、巧克力醬、花生醬皆為油脂含量高的調味品,含有大量糖份及多餘油脂,此對糖尿病患之心血管都無助益,建議應避免攝取。其他適當配料包括愛玉、仙草、蒟蒻、寒天等皆為適合糖尿病患及愛美輕食主義者的好選擇,勿選已泡過糖水的配料,如此將會功虧一饋!何姿儀營養師說,糖尿病病友若能掌握剉冰類選擇的原則,飲品類的選擇也是一樣,除了沁涼的飲料外,市售現打果汁,其水果量往往超過一日可食份量,故不建議水果榨汁飲用,濃縮果汁其含糖量則偏高,亦應避免飲用。尤其在消暑當下,可適時使用代糖取代一般糖類,或則可將甜度改為半糖或微糖,熱量能減少一半以上,甜度降低,清涼止渴的效果更好。糖尿病病友只要了解食物的特性與分類後,夏天吃冰不再是夢,只要慎選冰品配料及學會替換原則,輕鬆抗暑涼一夏,也可以吃冰大快朵頤一番囉!

糖尿病患福音! 核桃能改善血糖問題

糖尿病患福音! 核桃能改善血糖問題#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一項研究指出,適量食用堅果能顯著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機率,該研究針對11個國家,34~59歲共8400名婦女所進行的16年追蹤調查顯示,而堅果之所以能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機率,主要是因為堅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及其他營養素,有助於穩定血糖和改善胰島素功能的緣故。核桃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食物,家醫科醫師何一成解釋,因其中含鎂的成分,可調節神經系統和肌肉的活動,長期患糖尿病者,會因為尿鎂排出過多,造成胰島素的功能不彰、醣類耐受性減低等現象;適量補充鎂可以改善血糖。而核桃中的鋅可協助胰臟製造胰島素,此外,鋅還有促進傷口癒合,參與皮膚、毛髮、指甲等的修補作用,對傷口癒合能力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應適量補充。另外在核桃中的Omega-3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減少體脂肪囤積、協調胰島素分泌等作用,可以調節血糖、減緩糖尿病症狀。何一成醫師表示,核桃具有健腦、補血、健胃、養神等功效,而核桃中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也有防止動脈硬化的功效,但何一成醫師提醒,核桃的熱量高,一顆核桃就約等於35大卡的熱量,2顆就相當於1/4碗飯的熱量,建議可以切碎後拌入沙拉中食用,或者撘配蔬果打成精力湯,如此不僅可控制食量,還可充分發揮功效,另外核桃也不宜與黃豆、黃豆製品同時食用,否則會導致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現象。

糖尿病患別怕 1天2份水果助營養均衡

糖尿病患別怕 1天2份水果助營養均衡#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灣生產各式各樣的水果,香甜又多汁,不過糖尿病友們常會因擔心血糖高而不敢吃水果,面對香甜的水果,到底該不該吃呢?其實擔心水果的糖分而不吃是不對的,想要穩定血糖就該以均衡飲食為主,不過病友們還是可以每日吃水果,因為水果含有天然糖類、纖維質,且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的維生素C和身體免疫力、抗氧化、防癌都相當有益。。但須注意水果若吃過量對血糖控制也會造成影響,所以每日吃的水果種類及份數與食用的方法就很重要了。糖尿病友一般建議每日應攝取2份水果:1份的水果量,大約相當於一個拳頭大,如小蘋果一個、小水梨一個、荔枝5個,若大型的水果,如西瓜、芒果以切成飯碗的一平碗為一份。另外請注意每日2份水果建議分開吃,若一次吃2份,糖分會太多。另外,攝取新鮮水果,盡量避免打成果汁,一旦打成果汁,纖維質和維生素會流失,且一杯果汁通常需要超過2份以上的水果,如1杯240C.C.柳丁汁,通常也要4、5個柳丁才擠得出來。而新鮮水果又可吃到纖維質和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牙齒不佳的病友,仍可按水果份量打成果汁,但最好不要過濾,不然會減少纖維質的攝取。糖尿病友是可以攝取新鮮多樣的水果,但需要注意攝取的份量,才能穩定血糖。

不怕血糖升太快 低GI米飯讓糖尿病患輕鬆吃

不怕血糖升太快 低GI米飯讓糖尿病患輕鬆吃#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米飯因澱粉成分高,容易被吸收,因此血糖的變化也比較大,若是吃下過多白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容易影響其消化過程,加速血糖上升,增加胰島素分泌,且對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上造成影響,也就更容易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危險性。根據國際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35種水稻發現,品種不同的米飯其GI值也不同,範圍在48~92之間,GI值在55以內屬於低GI值米飯,研究專家也指出,若採用低GI飲食,可減少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也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更確切的管理好自己的病情,讓血糖變化不至於太大。家醫科醫師洛桑加参解釋,所謂的低升糖指數飲食就是許多人簡稱的「低GI飲食」、「低胰島素飲食」,而低GI飲食,就是要讓食物慢慢消化,慢慢被吸收,如此血糖濃度才不會一下子上升太快,胰島素也不會大量分泌,對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上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此外一般白米飯,多屬於高GI值,澱粉成分高,食用後越容易使血糖升高,並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糖尿病患者應少吃。此外洛桑加参說,低GI值食物指的是糖量含量低、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例如五穀米、糙米、綠色蔬菜等。他也強調,採用低GI值的飲食方式,除了可避免血糖上升過快,對心血管疾病、肥胖者、高血壓患者等也都有幫助!

鬼影幢幢 糖尿病神經病變惹的禍

鬼影幢幢 糖尿病神經病變惹的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68歲吳先生,罹患糖尿病20餘年,同時患有高血壓,長期接受口服藥物治療。一日開車時,突見前方紅綠燈標誌分開為兩個,而且只有兩眼直視目標時才會有複視狀況,若遮住其中一眼則複視情況就消失。經檢查發現其右眼眼球無法往外側移動,為糖尿病引起的外展神經病變,經過治療和控制血糖後複視慢慢恢復。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表示,造成眼睛出現複視症狀的因素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有:糖尿病神經病變、重症肌無力、腦幹中風、顱底腫瘤、鼻咽部腫瘤、病毒性神經病變等。什麼是外展神經病變?黃婷毓醫師說,外展神經是十二對顱神經的第六對,負責支配眼球的外展運動。而外展神經病變是一種神經病變,發生的症狀通常為雙眼複視,主要在往患側看的方向特別明顯,理學檢查會發現患側眼球無法往外自由外展,造成兩眼運動不共軛,而當閉上其中一隻眼睛時,則無複視現象。這種神經病變在糖尿病患當中容易併發。黃婷毓醫師指出,糖尿病引發的外展神經病變的危險因子,除了糖尿病罹病時間較長,以及血糖控制不佳之外,如果也併有其他血管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和抽煙),發生的機會也會大大的增加。治療方面,黃婷毓提到,首先要控制血糖,同時控制其他血管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和三酸甘油脂。另外,由於糖尿病之神經病變有時會合併有疼痛症狀,如需要也須給予神經疼痛藥物治療,進行疼痛控制。糖尿病引發的神經病變,除了外展神經病變外,常見的還有多發性神經病變(手腳麻)、胸神經病變、顱神經病變等。黃婷毓醫師也提醒,糖尿病除了典型的「三多」症狀之外,有時候也會以神經病變作為其表現症狀。建議民眾在出現不明原因之複視的時候,宜儘早就醫治療,以免因糖尿病之併發症,造成不可回復之器官受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