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減重手術成功率高 還能治療糖尿病

減重手術成功率高 還能治療糖尿病#糖尿病

「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將於19日舉辦成立大會,首屆理事長李威傑教授表示,台灣的減重手術乃由前台大教授陳楷模在30年前所開展的,當時也是亞洲第一個發展此種手術的國家,近年來由於肥胖的發生率急劇增加,而一般的醫學治療效果不佳,再加上腹腔鏡手術的發展,使得腹腔鏡減重手術已越來越普及,也成為治療極度肥胖患者的利器。同時由於肥胖也是糖尿病發生的重要因子,隨著肥胖的加劇,糖尿病也已成為全世界很重要的文明病,以減重手術來治療糖尿病的觀念也發展成目前最熱門的代謝手術(Metabolic Surgery)。目前代謝手術已被納入糖尿病的標準治療之一,有鑑於減重及代謝手術的重要性,台灣地區由外科李威傑教授以及相關醫學成員一百多位共同籌組了這個學會,台灣同時也是世界減重及代謝外科聯盟的第45個會員國,也是亞洲第三個會員國。理事長李威傑教授表示,學會成立後最重要的任務是結合台灣地區各醫院的手術成果,除了可以提升病人安全、標準化治療,更能成為研究的最大動力。其次重要的任務為明年舉辦2013亞太地區大會,這是繼台灣地區2005年首度成功舉辦亞太地區大會後的另一大盛舉,對提升台灣減重及代謝手術的水平,以及台灣學術的能見度都有很大的意義。根據學會統計,去年台灣地區一共執行了一千三百例以上的減重及代謝手術,手術成功率高達九成以上,併發症僅3%,死亡率小於1%,可說已達世界級的水平,學會成立後,將近一步協助推展此種手術於糖尿病的治療,以降低因糖尿病造成的失明、洗腎等重大後遺症,並降低社會醫療的龐大負擔。

壓力大精神緊張 當心血糖升罹糖尿病

壓力大精神緊張 當心血糖升罹糖尿病#糖尿病

「多吃、多喝、多尿」的三多徵兆,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狀,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精神緊張,加上容易暴飲暴食,也可能導致糖尿病。阮綜合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簡誌銘醫師說,造成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以遺傳來說,如果近親家族曾有人罹患糖尿病,那家人也容易引發糖尿病,但即便父母都是患者,只要時時自我提醒不要飲食過量,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保持理想體重,透過人為預防仍可以克服先天體質。除此之外,包括飲食過量、肥胖、運動不足等也都是造成糖尿病的元兇之一,簡誌銘醫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研究報告指出,精神緊張以致壓力過大,會使血糖值升高,而過勞、不規律的生活也是壓力的累積來源。但到底精神緊張是如何引發糖尿病,或成為準糖尿病患者呢?首先要注意的是,長期承受極度精神緊張,會使自主神經系統或內分泌系統失調,自主神經的作用在於調節體內器官功能,從呼吸、脈搏、血壓、體溫到流汗、排尿等,一旦精神緊張就會擾亂運作步調,同樣內分泌也會受到影響,無法照常運作。當因精神緊張造成身體機能失靈,在體內血糖值上升時,原本身體會下達指令,增加胰島素分泌以處理多餘的血糖,或是讓血糖上升的物質減量分泌,但在身體機能失靈狀態下,神經系統或內分泌便無法有效發揮作用,血糖控制開始處於不穩定,血糖就會持續攀升。

喝咖啡又添好處! 多喝可降患糖尿病機率

喝咖啡又添好處! 多喝可降患糖尿病機率#糖尿病

國內外一直對黑咖啡有許多研究,雖然部分研究指出對人體有負面的影響,但也有不少報告證明黑咖啡帶來的益處。根據美國《USA Today》健康的報導,中國大陸有研究發現,成年人若每天喝4杯黑咖啡,可減少未來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中國大陸日前在《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發表一篇文章,除了過去早有許多研究指出,咖啡能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延緩肝病惡化、大腸癌等嚴重病症的風險之外,發現咖啡含有的咖啡酸(caffe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與咖啡因(caffeine),能有效抑制人體胰島類澱粉多胜肽(HIAPP,human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蛋白質錯誤摺疊的產生。而HIAPP蛋白質的錯誤摺疊屬於有毒物質,為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中國研究員黃琨表示,報告顯示每天喝咖啡不僅降低半成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且只要每天增加1杯的飲用量,可再多減少7%的罹患風險,不過黃琨強調,若咖啡搭配奶精與糖包飲用會影響血糖,罹患或惡化糖尿病的機率只會有增無減。而美國糖尿病協會主席Vivian Fonseca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確實對治療2型糖尿病有幫助,未來有繼續研究的價值。不過Vivian Fonseca博士也提醒,咖啡飲用過量仍對人體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如骨質疏鬆、心悸、血壓升高、失眠、胃部不適、膀胱癌等等,最好還是注意每天喝的杯數,盡量避免每天喝超過4杯。

高級抗菌敷料 讓糖尿病患免於截肢

高級抗菌敷料 讓糖尿病患免於截肢#糖尿病

逢甲大學柯澤豪博士前天(18日)舉行產品發表會,他研發出獲得多國專利的「全球最先進傷口敷料及燒燙傷用貼布」技術,這項產品藉由活性碳纖維布及奈米銀共同發揮雙重抗菌效果,再製作成燒燙傷傷口敷料、糖尿病患者褥瘡傷口敷料等,糖尿病患者常常因為傷口不易癒合,造成合併感染,面臨截肢風險,此產品一出來,有機會能讓許多糖尿病患者免於截肢的命運。逢甲大學柯澤豪博士表示,這項發明是結合了「PAN系活性碳纖維製品的製造方法」、「載銀活性碳纖維製品的製造方法」及「抗微生物組合物及傷口覆蓋物」三項專利技術所製成的一種高級敷料,首先先將市售消防衣用之「丙烯腈系防火纖維布」經過高溫爐而直接進行活化工程處理,製成活性碳纖維布,接著再將奈米銀顆粒鍍到此活性碳纖維布,經過真空浸泡,烘乾及高溫裂解,藉由活性碳纖維布及奈米銀二者一同發揮雙重抗菌的效果,最後製作成燒燙傷的敷料,以供OK繃、糖尿病、燒燙傷、外傷等使用。柯澤豪博士表示,此產品已經過超過1000位糖尿病患,二級燒燙傷患者測試,不僅傷口癒合時間加快,甚至還救回一名原本被判定截肢的患者手腳,且他也表示依環保署NIEA E202.51B測試發現,對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有100%的過濾能力及100%抗菌能力;依美國AATCC100-1998測試法,對肺炎桿菌的減菌率在99.99%以上,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減菌率在99.98%以上,目前此產品正式上市銷售,成為台灣第一自有品牌的高階醫材產品,效果經過豐富的臨床實驗,讓許多面臨截肢的糖尿病患者看見一道曙光。

雲端科技結合健康管理 掌控糖尿病血糖變化

雲端科技結合健康管理 掌控糖尿病血糖變化#糖尿病

許多科技業者積極開發雲端科技並將資訊與之做結合,可望成未來發展的趨勢,醫療產業也搭上這波熱潮,國內有幾家科技業者結合生技及電信公司合作,開發數位化居家或定點照護的設備。春節期間將「雲端健康管理平台服務」介紹給糖尿病病友,並於1月16到20號在彰化基督教醫院舉辦「歲末血糖雲端遠距照護活動」,除了可以讓糖尿病患者隨時量血糖,更有健康管理隨身諮詢等雲端服務。這些業者開發的隨身線型藍芽血糖機與雲端健康管理,科技公司處長黃慧騰表示,這項科技可讓糖尿病友測血糖後將數據傳送到智慧型手機及醫院資料庫,觀察血糖變化,並讓醫院了解及評估患者的健康資訊,並有國台語語音,這次在素有糖尿病權威的彰化基教醫院舉辦試驗,目的在於讓民眾能夠體驗雲端遠距血糖、血壓的健康檢驗,並且還能提供民眾營養、護理的諮詢服務,進而協助民眾了解自己的血糖與血壓的狀況,認識雲端血糖傳輸這個強大的工具。

糖尿病控制好 延緩腎臟病變

糖尿病控制好 延緩腎臟病變#糖尿病

為了照顧糖尿病患,臺大醫院竹東分院自100年3月中加入「新竹縣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在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的大力支持下,由醫師、營養師及個案管理師提供病友全方位的醫療及生活指導,日前獲頒「新竹縣糖尿病共同照顧網」認證合格醫療院所證書。醫療部林明鋒主任表示,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的糖尿病友近700人,糖尿病病況的掌控,除了定期返診醫師追蹤外,更需要有營養師、個案管理師陪同提供飲食、生活、運動及藥物等全方面的衛教指導,協助病患獲得更佳的生活品質。在這當中,糖尿病患控制血糖的最佳指標是「醣化血色素」,在竹東分院已收案的2百多人中有85%的病患能維持或控制在正常範圍,病患的滿意度也較高。林主任表示,糖尿病是慢性病,並不會因為吃藥而根治,但是可以透過病況控制減少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因此衛教是協助病友控制病況很重要的一項工作;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律不整﹚、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感染等問題,不管哪種併發症對於病友的生活品質影響都很大,藉著血糖控制及適當的衛教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本身為腎臟科的院長朱宗信,糖尿病的疾病控制對於延緩腎臟病變的惡化有極大的影響,期許團隊秉持「新竹縣民身心健康守護者」的宗旨,守護民眾的健康。

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需女兒攙扶行走

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需女兒攙扶行走#糖尿病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主任胡裕昇醫師表示,一位40歲出頭的媽媽,因為雙眼視力模糊,需要她的國小女兒攙扶行走,診所的眼科醫師,診斷出是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將她轉診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手術。 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主要是視網膜微細血管病變(阻塞及滲漏),因為血管阻塞,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而產生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很脆弱,易產生玻璃體出血及視網膜的傷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成兩類,尚無新生血管者,稱為「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到引起新生血管者,稱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另外,若是微血管傷害引起的滲出物堆積在視網膜正中心的黃斑部,則稱為「黃斑部水腫」。   胡裕昇醫師指出,由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毫無症狀,因此,初次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首先要注意平衡飲食、適度運動、控制血壓、血脂;第二、同時必須接受眼科檢查,之後必須每年檢查一次。但若發現有視網膜病變,則需更頻繁的檢查;第三、一定要有高度警覺性,重視眼睛併發症的出現。 糖尿病患者只要好好控制血糖,定期追踪檢查眼底狀況,接受適當的藥物及雷射或手術治療,仍可維持良好的視力。

糖尿病友過年怎吃?記住三少八分飽

糖尿病友過年怎吃?記住三少八分飽#糖尿病

在春節過年前後當中,伴隨著許多親友聚餐、公司尾牙以及年菜等的美食佳餚,在如此歡欣的氣氛當中還得完全堅守飲食控制的原則並不容易。(圖:醫師呼籲過年期間飲食的原則)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主治醫師嚴逢杰表示,「少糖、少鹽、少油、八分飽,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嚴逢杰醫師耳提面命著,「並且,若能遵守一些簡單重要的用藥飲食原則,糖尿病友也可以健康快樂過好年。」飲食原則方面:●年貨餅乾的部分要盡量少吃。超高熱量的年貨包括巧克力、各式糖果、花生、瓜子、開心果、腰果、核桃、杏仁、鳳梨酥、蛋捲等,這些零嘴含有大量的糖份或油脂,吃上一些血糖就容易破表;豬肉乾、牛肉乾、魷魚絲等零嘴也屬中高熱量食物,也是盡量少吃為宜。●甜年糕、紅龜粿等糕點類食物,含有大量的糖份,適量的減少攝取最重要。鹹年糕煎煮盡量不放油,甚至以蒸煮的方式更佳。●香腸、臘肉、鴨賞等醃製食物,含有高量的鹽分,會影響血壓等的升高,合併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亦請盡量少吃。●火鍋的湯底盡可能以清湯取代高湯。多放些蔬菜,減少餃類等加工食品。●雞鴨魚肉的烹煮,要避開油炸、油煎等方式,多用清蒸或水煮方式會較為清淡。且肉類的成分也要避免過多油脂成分的五花肉、絞肉,而以瘦肉成分較多的里肌肉為主。●佛跳牆等勾芡羹類的湯,內含許多的太白粉等澱粉溶解於湯汁中,喝湯等於攝取許多的澱粉熱量,也應盡量避免。●高纖維的蔬菜可以多攝取,健康又可以提供適量的飽足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