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患年花千億 編「年鑑」盼全民重視

糖尿病患年花千億 編「年鑑」盼全民重視#糖尿病

根據統計發現,台灣糖尿病人口自1997年至2009年,由53.8萬人增加至122.3萬人,成長超過2.3倍,保守估計2011年全台糖尿病患者可達135萬人,國外甚至預估台灣有超過170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患醫療費用在09年突破一千億元,占健保總支出22%。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為提高糖尿病的治療品質與成效,積極推動大規模的健保資料庫分析,編撰一部屬於台灣民眾的「台灣糖尿病年鑑」,不但能加強民眾對糖尿病的重視,並可據此擬訂具體可行的政策。(圖片是糖尿病協會年鑑啟動圖,希望能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合併症與死亡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莊立民醫師表示,台灣糖尿病患者有99%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好發於四十歲以上中老年人與肥胖者,由於糖尿病本身無法治癒,因此須長期服用藥物或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秘書長江怡德醫師指出,近年來多項糖尿病藥物問世後,有效的幫助患者控制血糖並降低合併症的發生,但是根據統計資料指出,糖尿病盛行率增加造成相當龐大的醫療成本,單以2009年糖尿病患醫療費用計算,當年就投入約一千億的醫療費用支出,相當驚人。江怡德醫師表示,根據健保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40到59歲糖尿病患占全體糖尿病患者約4成,江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平時做好血糖控制,並不會影響生活作息,而40到59歲的民眾通常是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但若因血糖控制不佳,合併發生大小血管病變,可能造成中風、冠心病、神經病變與足部潰瘍,甚至截肢等情況,將大大影響生活與工作。莊立民醫師最後指出,要落實及有效提升糖尿病的防治成果,需要藉助資料分析結果,由於台灣尚未有糖尿病的大規模及完整之統計分析,因此學會彙整近13年來健保資料庫糖尿病相關的統計資料,啟動編撰「台灣糖尿病年鑑」一書,並期待台灣糖尿病年鑑問世後,可作為醫療衛生政策擬定的重要參考依據,引領台灣糖尿病研究走向世界頂尖的指標,並且提昇糖尿病患的照護品質。優活推薦:●全速衝刺跑步20秒 有助預防糖尿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70●糖尿病健康促進成效佳 定檢率提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01●日夜輪班女性 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24

全速衝刺跑步20秒 有助預防糖尿病

全速衝刺跑步20秒 有助預防糖尿病#糖尿病

依據衛生署統計,糖尿病死亡率近十年來已由1978年每十萬人口中6.5人,躍昇至1995年的33.97人,呈五倍之增加,而且從1979年以後長居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五位,若就死亡率增加幅度而言,則為十大之首,因此不能不正視糖尿病問題,然而根據新加坡媒體報導,英國科學家研究指出,若能每周跑個幾次「全速衝刺跑」,累積下來,即使只有20多秒的運動也有助預防糖尿病,而這篇研究被刊登在「歐洲應用生理學雜誌」上。(圖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活動照片)英國巴斯大學(Bath University)等機構研究人員在研究中表示,這些久坐少動的志願實驗者,每周若能有3天在跑步機上全速衝刺跑個20餘秒,除了可藉由高強度運動消耗肌肉中的糖分外,在這個過程中胰島素得到了刺激,也提高了功能,研究人員表示,20秒的全速衝刺跑約等於1個小時的「溫和」運動,研究結果也顯示,6個星期後這些自願實驗者的胰島素功能提升28%。根據台北榮總醫院新陳代謝科衛教文章指出,正常人進食後,食物在胃腸道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然後透過血液運送至全身,胰島素則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各組織細胞,轉變成能量,或貯存在肝、肌肉以及脂肪細胞中,如果沒有胰島素作用,葡萄糖就不能被利用,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便會上升,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便會從尿液中排,所以稱為糖尿病,於糖本身的滲透壓高,糖分從小便中排出時,會伴隨大量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使得細胞脫水,所以會出現尿多,口渴,多吃,疲倦,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優活推薦:●日夜輪班女性 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24●糖尿病複合療法 老人可有效控制血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29●女性腰圍超過31吋 小心糖尿病風險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16

日夜輪班女性 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

日夜輪班女性 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糖尿病

你的工作需要輪日、夜班嗎,如果是的話,罹患糖尿病的機會將會大幅提高。根據美國CNN報導,有學者研究發現,常常需要輪夜班、日般的女性,將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會,除了輪班的人之外,如果常常工作超時、作息不正常的女性,也都很容易罹患糖尿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法蘭克(Frank Hu)教授表示,他們觀察了那些單純上日班的護士,以及必須輪值日、夜班的護士後,發現到那些輪值日、夜班長達3年的護士,比起上日班的護士,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20%,如果20年下來,風險將會提高到60%;所以法蘭克表示,雖然看起來短時間的輪班好像沒什麼,但是長期累積下來,就會形成巨大的傷害,而且這些現象絕對不只是輪班的人,像是常常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等的人,都是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除此之外,熬夜或是常常輪日、夜班的人,很容易因為荷爾蒙失調,導致飲食過量,進而引起肥胖,而肥胖正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德州A&M醫學院健康科學中心(Texas A&M Health Science Center College of Medicine)的厄尼斯特(David Earnest)教授表示,人體中有一套嚴密的生理時鐘,這套生理時鐘會影響我們身體的代謝,所以如果我們破壞了這套生理系統,就會引起身體的混亂,最後引發疾病,像是糖尿病。最後法蘭克教授表示,雖然這樣的研究,還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來證明,但是他相信,一個人的作息會影響到他的身體狀況,所以法蘭克教授建議輪班的人,應該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而且最好不要接受長時間的輪班,才不會把自己的身體搞壞,得不償失。優活推薦:戰「腎」糖尿病!新藥物更安全方便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26血管成形術擺脫截肢!糖尿病患福音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43糖尿病複合療法 老人可有效控制血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29

糖尿病健康促進成效佳 定檢率提升

糖尿病健康促進成效佳 定檢率提升#糖尿病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為鼓勵醫療院所提供團隊照護,發展174家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提供糖尿病患者優質的團隊照護、糖尿病高危險群健康促進措施等。為瞭解該等機構照護品質,委託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針對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內約5000名糖尿病患進行調查。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有35.4%的糖尿病患糖化血色素控制<7%,38.7%病患血壓及49.8%病患血脂控制良好。此外,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的比率亦皆提升,包括微量白蛋白檢查達65.7%、血脂檢查達88.2%、眼睛視網膜檢查達78.9%、足部檢查達82.1%。無論三高控制及定期檢查率皆較95年有全面性進步,反應出該等機構努力的結果。本次調查顯示足夠的身體活動量能幫助糖尿病患控制血壓以及改善血脂代謝。為幫助病患血糖控制及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發生,國民健康局呼籲糖尿病友「動」起來,建議每天提早一、兩站下車走路上下班,或配合爬樓梯運動、騎腳踏車、做操及打球等生活化運動,每天累計數次運動至少30分,有益健康。此外,提醒病友運動時須注意:(1)運動前建議進食部分食物,避免低血糖發生(2)請穿著適當鞋襪,保護足部(3)隨身攜帶葡萄糖片,預防低血糖發生時,可立即食用(4)隨身攜帶「糖尿病護照(或糖尿病識別證)」,並避免一個人運動同時,調查結果亦顯示,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每天自我血糖監測次數大於或等於2次者,其血糖控制較自我血糖監測次數小於2次者較好,突顯出接受胰島素治療者配合血糖監測的重要性。國健呼籲,糖尿病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疾病,糖尿病友須學習與控制血糖相關的自我照護行為,自我照護行為除飲食、運動、體重控制及藥物外,還包括血糖自我監測!血糖監測是糖尿病病患提升自我疾病管理效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國民健康局將於12月11日,在台大公衛學院101講堂舉辦「100年度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成果發表暨照護品質研討會」,會議主題包括糖尿病病患疾病控制概況、糖尿病病患生活品質與活動量調查結果等項。優活聚焦:馬來西亞肉孢子蟲病 6國旅客都中標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100&HN_Yr=0&HN_Mon=0受虐兒童大腦受損 成年後容易得憂鬱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99&HN_Yr=0&HN_Mon=0黃斑部病變!看字變扭曲、錢撿不起來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88&HN_Yr=0&HN_Mon=0

溫差大婦人心肌梗塞發作 3聲喘息後死亡

溫差大婦人心肌梗塞發作 3聲喘息後死亡#糖尿病

前天嘉義最低溫12度,嘉義縣朴子果菜市場的一名44歲王姓女菜販向賴姓屋主借廁所,屋主聽見發出三聲巨大的喘氣聲,過數十分鐘後屋主查覺有異,請另一名女菜販去查看,卻發現王婦倒臥在廁所中,送醫前已無生命跡象,死因為心肌梗塞。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孫德光表示,現在早晚溫差大,天氣極端變化可能會讓氣喘或心臟功能不佳的民眾發生心肌梗塞的症狀。孫德光說,南部民眾較少接受定期健檢,使得疾病更不易被發現;有慢性病或有心臟病家族病史的民眾及氣喘嚴重、心功能不佳的患者則更容易因一些外在環境的變化引發心肌梗塞。嘉義基督教醫院衛教文章表示,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全國有145萬名心臟病患;65歲以上民眾,幾乎每四人就有一人曾罹患心臟病,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更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近日溫度轉為寒冷,民眾若暴露在冷空氣中有心絞痛、胸口鬱悶,有緊勒感、喘不過氣等症狀時,應盡速至心臟科就診,可藉由接受運動心電圖、鉈201核子心臟掃瞄或64切電腦斷層攝影等檢查,才能提早發現病因,醫師提醒民眾,盡早發現心臟問題,才能避免心肌梗塞的危險。優活聚焦:老年視力殺手黃斑部病變 女大生用眼過度竟也罹患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88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讓惡性腫瘤消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68免疫力低易染隱球菌 尤其是愛滋病患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HN_Yr=0&HN_Mon=0&aid=13967&sor=1

戰「腎」糖尿病!新藥物更安全方便

戰「腎」糖尿病!新藥物更安全方便#糖尿病

在美、日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歐洲藥物審查聯盟(EMA)通過之後,台灣衛生署於今年11月頒發新一代口服抗糖尿病藥物 Linagliptin(Trajenta;中文藥名為糖漸平)的藥品許可證,此新型的DPP-4抑制劑與磺醯尿類相較,顯著降糖效果可同等持續至少長達2年,但同時能減少5倍發生低血糖的病患比例,並達2.9公斤的減重幅度。該藥物中只有10%需要肝臟來做代謝步驟,其他90%是由原型來排除,而排除的途徑中,也只有5%是經由腎臟,因此患者不需因肝腎功能調整劑量,更不需在處方前及之後,額外作肝腎功能監測,對於需要長期與控糖作戰的醫師和患者來說,都是更為安全方便的用藥選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表示,主要從膽汁及腸道分泌的新型DPP-4抑制劑Linagliptin,不像其他DPP-4抑制劑需要調整劑量、或不建議腎功能衰退的患者使用。Linagliptin用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時,無論其腎功能損害程度、或年齡大於75歲的老年人皆不需要調整劑量,而其特殊的排除途徑也提高了用藥安全,讓患者無須擔心藥物會在體內暴露程度提高、加重肝腎負擔;此外,醫師也不必在處方前及之後,為了確認藥物及劑量的適當性,安排患者接受肝腎功能檢測。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被診斷糖尿病年數長達5年的患者,使用Linagliptin 治療後,仍可明顯改善糖化血色素HbA1c達0.67%。游能俊醫師表示,這顯示不管單一使用或合併治療,且無論罹患糖尿病年數長短,Linagliptin皆可有效改善糖化血色素。顯示對於傳統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高危險性之病患而言,Linagliptin可能是更為安全持久的藥物治療選擇。

治療糖尿病「腎」利新契機

治療糖尿病「腎」利新契機#糖尿病

繼美、日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及歐洲藥物審查聯盟(EMA)通過之後,台灣衛生署已於今年11月頒發新一代口服抗糖尿病藥物 Linagliptin(Trajenta;中文藥名為糖漸平)之藥品許可證,此新型的DPP-4抑制劑與磺醯尿類相較,顯著降糖效果可同等持續至少長達2年,但同時能減少5倍發生低血糖的病患比例,並達2.9公斤的減重幅度。因為該藥物中只有10%需要肝臟來做代謝步驟,其他90%是由原型來排除,而排除的途徑中,也只有5%是經由腎臟,因此患者不需因肝腎功能調整劑量,更不需在處方前及之後,額外作肝腎功能監測,對於需要長期與控糖作戰的醫師和患者來說,都是更為安全方便的用藥選擇!全台140萬糖尿病人口陷「腎」戰陰影  超過4成合併「慢性腎臟病」根據衛生署統計,全台的糖尿病人口約為140萬,並已成為國人洗腎的最主要原因(43.2%),一份針對2264名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調查報告顯示,有四成合併慢性腎臟病,這其中又有超過一半的患者腎絲球過濾率(GFR)小於60。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表示,尿液出現微量白蛋白或蛋白與腎絲球過濾率<60都是腎臟功能受損的指標,腎絲球過濾率代表腎功能程度,可依據血清肌酸酐值來計算,糖尿病患會因長期的三高(血糖、血壓、血脂)控制不良導致腎臟受損,腎絲球過濾率也會隨年齡增加而衰退,腎臟的代謝功能變差後,就容易累積殘留藥物,如未查覺而繼續處方原劑量,恐讓體內藥物濃度過高,引發嚴重的後果。要「警腎」調藥量 醫嘆苦追血糖指數難免亡羊補牢醫師警告,如常用的第一線控糖藥物磺醯尿素類(sulphonylurea,SU),在人體劑量太高時容易造成低血糖,嚴重可能導致腦部缺氧、或因突然昏迷而危及生命安全;而較新的DPP-4抑制劑,雖因其葡萄糖依賴性的胰島素分泌機轉,較不易有低血糖發生,但也因失去了明顯的劑量過高徵兆,可能讓精細的人體器官暴露在高藥物濃度的環境中,故FDA也特別針對其它所有DPP-4抑制劑訂出藥物劑量調整建議,減少可能危害健康的疑慮。除此之外,由於糖尿病常會合併如高血壓、腎功能不全、心臟病、肥胖等問題,再加上傳統控糖藥物主要都經由腎臟排除,對腎臟不免造成負擔,因此醫師在處方適合的藥物與劑量前,必須謹慎考慮患者複雜的共病症及血糖等問題,以求兼顧控制療效與安全性。游能俊醫師說,主要從膽汁及腸道分泌之新型DPP-4抑制劑Linagliptin, 不像其他DPP-4抑制劑需要調整劑量、或不建議腎功能衰退的患者使用。Linagliptin用於第2型糖尿病患者時,無論其腎功能損害程度、或年齡大於75歲的老年人皆不需要調整劑量,而其特殊的排除途徑也提高了用藥安全,讓患者無須擔心藥物會在體內暴露程度提高,加重肝腎負擔;此外,醫師也不必在處方前及之後,為了確認藥物及劑量的適當性,安排患者接受肝腎功能檢測。在重要的控糖機轉上,Linagliptin與DPP-4抑制劑相同,由於其刺激胰島素分泌是具葡萄糖依賴性,亦即回復正常血糖時便失去刺激作用,因此單獨使用時極少發生低血糖。此外藉由提升腸泌素的濃度與活性,可抑制腸胃蠕動及刺激腦部飽食中樞,減少食慾,故體重並不會增加。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研究報告顯示,在合併第一線雙胍類藥物(metformin) 使用兩年下,Linagliptin相對於常用藥物SU,可有效減少79%發生低血糖的患者比例、相對體重可減少達2.9公斤。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被診斷糖尿病年數長達5年的患者,使用Linagliptin 治療後,仍可明顯改善糖化血色素HbA1c達0.67%。游能俊醫師表示,這顯示不管單一使用或合併治療,且無論罹患糖尿病年數長短,Linagliptin皆可有效改善糖化血色素。顯示對於傳統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或高危險性之病患而言,Linagliptin可能是更為安全持久的藥物治療選擇。游能俊醫師強調,糖尿病患者除了對於血糖控制絕不能疏忽外,建議每年應定期檢查尿液微量白蛋白,並將血液檢查的肌酸酐數值換算成腎絲球體過濾率,兩者配合才能早期發現腎病變徵兆,面對複雜的第2型糖尿病變化,血糖、血壓、血脂肪三高的控管,並搭配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及戒菸,皆是預防及延緩腎病變惡化的重要環節。

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小心腎臟出問題

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小心腎臟出問題#糖尿病

臺中林新醫院腎臟科主任陳鎮銘說,慢性腎臟病是世界性的公衛問題,它所衍生的健康問題(如高血壓、血管硬化、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等,造成重大的醫療成本。在台灣,洗腎盛行率及發生率,位居世界首位。根據2002年三高調查研究,台灣15歲以上之人口,有腎臟病的盛行率竟然高達6.43%(約115萬人)。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通常一有症狀,都是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腎臟病的症狀通常有下列五項:泡 (泡沫尿) 、水 (腫) 、高 (血壓) 、貧 (血) 、倦(疲倦) 。如何預防腎臟病,下列幾點請民眾參考:1.扁桃腺或喉嚨感染(鏈球菌)應及早治療。 2.勿亂服用來歷不明之中草藥、西藥。尤其是地下電台所推銷之藥 。3.勿暴飲暴食,避免高尿酸、勿大魚大肉(高蛋白),避免尿素氮之堆積 。4.充分喝水,不憋尿,避免尿路感染。有腎結石找專科醫師處理。 5.勿喝成分不明之井水、河水及不吃不合格之添加食品。 6.懷孕之婦女腎負擔變大,要特別注意尿液及血清肌酸肝檢查。 7.嚴格血壓控制。 8.糖尿病的控制。 9.應每年檢查尿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