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患享烤肉有撇步! 白肉優於紅肉、少肉多蔬菜

糖尿病患享烤肉有撇步! 白肉優於紅肉、少肉多蔬菜#糖尿病

中秋節將至,幾乎成為「國民活動」的中秋夜烤肉也開始被饕客們期待,不過對於糖尿病人來說,傳統烤肉的高油、高鹽、高熱量卻是禁忌;高雄市健仁醫院營養師吳燕霏表示,糖尿病病友總是怕影響血糖,而放棄參與,其實只要記住一些烤肉技巧,把握一高、三低(高纖維、低鹽、低油、低糖)的原則,一樣可享受美食又兼顧健康。 許多人喜歡選擇在中秋夜一邊賞月、一邊烤肉享受團圓樂,不過烤肉食物的種類繁多,要怎麼選擇才能獲得均衡的營養、又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吳燕霏建議,食材的選擇以六大類均衡營養為主,低脂瘦肉搭配蔬菜,沾醬也可自己動手調製低鹽、低糖的烤肉醬,並以新鮮水果取代含糖飲料,解膩又能增加纖維質和維生素的攝取量。 吳燕霏說,食材的部份可多選擇青椒、香菇、筊白筍、高麗菜等蔬菜類,高纖維、低熱量又可增加飽足感。肉類的選擇以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類如:雞肉、海鮮、魚類等,優於豬肉、牛肉等紅肉,且要避免選擇香腸和培根等高油脂、高熱量、高鈉食物的加工食品,還有多卵的魚、動物內臟等,膽固醇含量很高,也要盡量減少食用量。  在醬料的選擇上,吳燕霏表示,市售的肉品有大部份已醃漬過,無需再使用烤肉醬。傳統的烤肉醬、沙茶醬大多為高油脂、高鹽,最好加水稀釋一倍,或者自己調製烤肉醬。自製烤肉醬可選用新鮮水果泥加少許醋,或使用蔥、薑、蒜、檸檬汁,再加入代糖,不但健康又有天然食材的原始風味。  燒烤的食物要避免烤焦,並不要食用烤焦部位,最好用鋁箔紙包起,並刺幾個小洞,這樣食物較易熟,並可減少致癌物與食物直接接觸。吳燕霏說,炭火不要燒得太旺,才不會烤焦食物。生、熟食餐具必須分開,避免細菌交互感染。注意食物一定要烤熟,可將食物切薄,降低燒烤時間。至於中秋節應景不可少的月餅,吳燕霏說,一般而言月餅的熱量都不低,所以淺嚐即可,不要將月餅當正餐來食用,且儘量避免選擇含蛋黃的月餅,可選擇冰皮月餅、蒸的月餅熱量較低。記得若有吃月餅,就要記得減少攝取主食類及油脂類的量。飲料方面可選擇無糖綠茶、麥茶,或加代糖的可樂、仙草、愛玉,均衡飲食,健康過中秋。

把主食米飯改成豆類 糖尿病患能降低35%血糖升高的風險

把主食米飯改成豆類 糖尿病患能降低35%血糖升高的風險#糖尿病

國內每年統計的10大死因排行榜中,糖尿病一直是高居不下的疾病之一,尤其以肥胖者為主的第2型糖尿病(俗稱成人型糖尿病)罹患率特別高,相對來說飲食方面的控制相當重要。而哥斯大黎加日前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做研究,發現平時吃豆類多過吃白米飯的患者,血糖會較低不易飆升。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主要是由於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不足,無法幫助由澱粉類轉換成的葡萄糖進入體內細胞,以至於糖囤積在血液中,導致患者的血糖濃度無法降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必須謹慎,尤其在澱粉類與糖要格外小心攝取,哥國日前有項研究發現,若患者將35%的白米飯換成豆類,血糖濃度會較低,建議患者少吃飯改吃豆類。但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玟慧提醒,雖然與白米飯相較之下,豆類的澱粉含量較低,但部分如紅豆、綠豆、花豆也屬於含澱粉量較高的豆類,糖尿病患者仍得小心攝取,營養師陳玟慧表示,患者除了杜絕油炸、含糖量高的食物之外,建議每天最好吃2碗半的蔬菜、喝1杯牛奶等均衡飲食,另外由於水果的含糖量高,盡量在晚上前吃且1天勿超過2份(分開吃),保持用餐定量定時與運動的習慣。全球面臨飲食習慣的變化,使得肥胖成為21世紀的流行病之一,隨之而來的除了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之外,第2型糖尿病每年的罹病人口不但逐漸攀升,好發年齡也從40歲左右慢慢下降。營養師陳玟慧提醒民眾,最好保持333運動的習慣,意指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以上,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的原則。糖尿病友烤肉撇步 一高三低健康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85中風年齡越來越年輕 英國新藥救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76男罹糖尿病腳趾壞死 幸保住小腿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4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醫療費用高 患者要確實控制、受檢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醫療費用高 患者要確實控制、受檢#糖尿病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國內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惡化民眾的醫療花費,比視網膜病變前多兩倍以上,住院天數也由平均2.3天暴增為6.9天,門診次數也由每年平均9.6次,大幅上升至36.9次。這項有關台灣地區糖尿病患及視網膜病變醫療耗用的報告,是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翁林仲、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醫管所教授蔡維河等人共同發表,刊登在SCI期刊BMC Health Service Research。這項研究共調查了4,988位糖尿病患者五年期間的病情變化,翁林仲表示,在4,116位視網膜病情穩定的糖尿病患者中,每年醫療支出平均是美金1,921元(約合台幣5萬元),經四年追蹤,平均每年增加不到美金48元(約合台幣1,500元)。但另在872位糖尿病引發視網膜病變惡化的病患中,每年平均醫療支出,會由原來的美金1,921元,暴衝至美金3,326元(約合台幣10萬元左右)。另外有一特別現象就是,如果糖尿病網膜病變控制不良,最嚴重的網膜病變每年平均醫療支出均高達美金3,632元以上(約合台幣11萬元以上),實在是民眾與健保很大的醫療支出與負擔。※視網膜病變翁林仲強調,調查中發現,有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在總醫療費、門診次數、住院天數等,都高於沒有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同時,隨著視網膜病變惡化的幅度,會同步加速消耗醫療資源。他特別呼籲加強控制視網膜病變,除了保有良好的視力和視覺功能亦可降低醫療費用支出。由於糖尿病容易引發多種合併症,且其伴隨的慢性併發症,會隨著病患年齡逐漸上升。翁林仲強調,目前臺灣正邁入高齡化社會,糖尿病不僅會影響當事人生活品質,還會增加許多家庭嚴重的經濟負擔。由於糖尿病引發的視網膜病變,常在不知不覺中惡化,容易讓當事人失去戒心。本身是眼科醫師的翁林仲指出,糖尿病患者約在5至10年後,會隨著時間引發視網膜病變的問題。他說,視網膜病變的初期症狀就是視力模糊和飛蚊症,視野會出現飄動黑點。如果不早期治療,還可能惡化為黃斑部水腫,視野影像出現扭曲變型,進而造成視網膜出血,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因此他建議糖尿病患者,除了配合醫師治療控制血糖外,最好每半年至眼科進行一次眼底檢查,以便及早篩檢出視網膜病變,不要造成更大的遺憾。※糖尿病視網膜的基本變化是血管滲透性增加和小血管的阻塞,前者可使血液中的成份滲透而引起視網膜水腫等變化,後者則可導致視網膜缺氧而形成新生血管和玻璃體出血等變化。臨床上,病變依病期可分三期: • 非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 ,又稱基幕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特徵>:微血管擴張所形成的微小動脈瘤,出血性栓塞併血管內容物外溢及黃色脂蛋白外溢所形成的硬性滲出斑。• 增殖前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特徵>:多發性出血斑、多發性軟性滲出物、棉絮的軟性滲出斑、靜脈血管擴張明顯形成的靜脈串珠的現象、多發性視網膜內危血管異常、廣泛性微血管閉鎖、廣泛性水腫。• 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特徵>:血管新生(包括視神經盤部及視神經盤部以外)、纖維組織新生-膠質細胞新生、玻璃狀體視網膜牽引、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剝離、視網膜出血、玻璃狀體出血。

男罹糖尿病腳趾壞死 幸保住小腿

男罹糖尿病腳趾壞死 幸保住小腿#糖尿病

58歲的劉先生是糖尿病患但未妥善控制,意外被發現左腳腳趾已經全然發黑,右腳腳尖也有部份發黑,屬於嚴重壞死的糖尿病足,經過數家醫院評估,都斷定若要保命就須截掉左小腿至膝蓋處,劉先生為了保留小腿四處求醫,經雙和醫院問題傷口中心協助,終於保住左小腿,僅截除腳趾部份,並將右腿全部保留,留住正常走路、工作的機會。雙和醫院高壓氧治療暨問題傷口中心主任蔡文平醫師指出,肌膚一旦遭到破壞,不管是切割傷、鈍挫傷、擦傷等,都會在身上形成傷口,而傷口一旦形成,人的表皮自然會竭盡所能的來使傷口癒合,在傷口癒合過程中,萬一發生感染、血液灌注不足、或是局部缺氧,傷口癒合過程會遭到阻斷,而造成傷口久久不癒。蔡文平醫師指出,結合清創手術、感染控制、血液循環建立、 高壓氧治療、特殊敷料、營養、血糖控制等以病人為中心之團隊治療,成功為劉先生保留左小腿,右腳趾的壞死腳趾也獲得保留,不需要截除,加上協助申請健保給付的特殊減壓鞋,如今可以正常走路,維持工作的機會。延伸閱讀「糖尿病患保小腿」: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141

糖尿病患控制血糖 藥物、飲食、運動都要注意

糖尿病患控制血糖 藥物、飲食、運動都要注意#糖尿病

台中大里仁愛醫院正式成立「糖尿病中心」, 糖尿病中心創新整合「醫療」與「衛教」服務,糖尿病患在中心可以接受醫師的門診治療與諮詢,同時可以接受糖尿病衛教師與營養師的衛教服務,縮短病人的等候時間,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全方位的醫療服務與完整衛教資訊。醫師提醒,除了醫療照護,糖尿病患的生活型態調整也很重要。大里仁愛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林文玉主任指出,糖尿病中心提供完善的儀器設備檢查,如免散瞳眼底檢查、72小時連續血糖監測儀器等,要給予糖尿病患更多照護。99年衛生署統計資料中,糖尿病在十大主要死因排名第五,死亡人數8211人,罹患糖尿病人口每年逐漸上升。大里仁愛醫院徐弘正院長表示,國人糖尿病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糖尿病與飲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除了醫療的照護外,最重要的是糖尿病衛教師與營養師的諮詢服務,來提醒病患及其家屬改變生活型態。延伸閱讀「糖尿病控制」: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084

糠尿病患照護 營養均衡不可少

糠尿病患照護 營養均衡不可少#糖尿病

童綜合醫院的糖尿病醫療照護團隊在蔡政麟主任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的努力,今年參加「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甄選,脫穎而出獲得最高榮譽,七月榮獲糖尿病衛教學會首獎—「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林瑞祥教授衛教團隊傑出獎」,肯定了童綜合醫院在進行糖尿病衛教之成就,包括人員培訓及教學成效;對糖尿病衛教的創新及團隊之發揮等。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政麟表示,醫院投入很多心力在「糖尿病醫療照護體系」,定期舉辦糖尿病病友會透過專業醫師、衛教師與營養師等,教導病友在保健常識、飲食均衡攝取的方法,及日常生活照護的觀念。蔡政麟主任指出,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糖尿病排名在9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名,而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罹患糖尿病後,人體無法進行正常的糖(葡萄糖)代謝,無法獲得必需的能量,同時導致血液中的糖堆積,從而損害體內的各個器官,進而引發併發症,因此對於國人糠尿病的照護須加以重視。延伸閱讀「糖尿病照護」: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008

均衡飲食 有益糖尿病患血糖控制

均衡飲食 有益糖尿病患血糖控制#糖尿病

99年衛生署統計資料中,糖尿病在十大主要死因排名第五,死亡人數8211人,罹患糖尿病人口每年逐漸上升,為了讓糖尿病病患、家屬、民眾,對糖尿病有正確的知識,童綜合醫院22日上午在地下二樓舉辦「海豚糖病友會」,提供病友飲食正確的觀念。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統計:每10秒鐘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相關疾病;同時間每2人新診斷出患有糖尿病。罹患糖尿病的人口正快速增加中,糖尿病是長期慢性疾病,因此平時就要做好照護,了解六大類食物中含有何種糖,並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童綜合醫院營養師廖婉汝說,食物中分為六大類食物是指五穀根莖類、奶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與蛋豆魚肉類,而六大類食物又與血糖有相關性,如五穀類有碳水化合物、水果類含有果糖、奶類含有奶糖,會直接造成血糖的浮動;蛋豆魚肉類與油脂類會間接造成血糖的浮動,然而攝取過多,容易引起肥胖,進而引起胰島素抗性及心血管疾病的產生。蔬菜類含有豐富的纖維,膳食纖維可以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率,使血糖上升速率穩定,胰島素分泌較低,進而維持體內醣類正常的代謝。延伸閱讀「糖尿病均衡飲食」: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943

飲食、生活型態改變 糖尿病人口上升

飲食、生活型態改變 糖尿病人口上升#糖尿病

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與臺北市大安運動中心為強化糖尿病人自我照護能力,呼籲熟男、熟女輕鬆做到養生好方式,從日常生活作息中重塑健康行為,提醒糖尿病友、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響應「防治糖尿病-健康樂活進行4」、「量(量腰圍)、測(測血糖)、輕(選輕食)、動(多運動)」,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家人朋友的配合與支持,讓糖尿病友不寂寞。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李碧慧主任指出,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工作時間延長、沒時間運動),使糖尿病的人口在近年來急遽上升。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9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主要死亡原因中糖尿病占第5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29.4,死亡百分比5.1%;臺北市大安區主要死亡原因中糖尿病占第5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25.03,死亡百分比4.38%。據統計,約有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已罹患糖尿病,三分之二的病人未能適當控制病情;國內超過三成的下肢截肢病患及超過兩成的洗腎病人,都是糖尿病所造成的。糖尿病是一種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如果及早發現且控制良好,可以減少40~60%的合併症,以獲得最理想的健康狀態與生活品質。延伸閱讀「防糖尿病要量、測、輕、動」: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93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