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搔癢難耐!陰部感染 竟是糖尿病

搔癢難耐!陰部感染 竟是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位38歲婦女反覆外陰搔癢難耐,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多次陰道塞劑治療效果不彰,經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醫師高惠芬診斷後,確診為糖尿病合併反覆性陰道念珠菌感染,高惠芬醫師表示,陰道念珠菌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第二常見的疾病,有一半女性朋友終其一生至少會有一次,被醫師診斷為陰道念珠菌感染。產生搔癢、紅腫、解尿疼痛等症狀陰道念珠菌感染不是性傳染病,在健康有自癒能力的婦女是不會有症狀的,但是當免疫力下降時,陰道念珠菌過多就會造成陰道及會陰的感染,產生搔癢、紅腫、白帶、解尿疼痛等等症狀,在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更容易感染,例如:懷孕、糖尿病、服用抗生素,以及使用避孕藥或更年期使用賀爾蒙的婦女。嗜菌功能變差 使感染變嚴重高惠芬醫師指出,反覆性陰道念珠菌感染意指一年內發生四次以上的感染,特別容易發生在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人身上,研究指出高血糖病患會使得葡萄糖誘發蛋白,促使陰道上皮吸附陰道念珠菌,再加上高血糖病患嗜菌系統功能變差,使得陰道念珠菌感染較為嚴重且不易治療。近年來糖尿病發生率節節上升,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婦產科門診常常發現有婦女一開始是反覆性陰道念珠菌感染就診,而意外發現糖尿病,所以,各位女性朋友千萬別輕忽私密處帶來的警訊,以免延誤治療。

糖尿病患怎麼吃? 掌握技巧不忌口

糖尿病患怎麼吃? 掌握技巧不忌口#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不少子女擔心父母的血糖失控會影響健康,臺中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徐盛邦指出,其實,只要在小地方著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放心吃蛋糕、上餐廳, 但不少糖尿病患或家屬,基於健康嚴格把關,節制再節制,徐盛邦醫師說,控制糖尿病,對病人來講很辛苦又惱人,家屬多規勸偶爾小鼓勵,會控制得更開心。 裹粉油炸或勾芡 易使血糖飆高要限制糖尿病人的飲食,換了是誰心情都不會好,不如在小地方著手,首先要建立的用餐正確觀念是蛋白質對血糖影響並不大,有些病患感覺吃完魚類、肉類後,血糖變高,癥結不在食物而是烹調,裹粉油炸或是加太白粉勾芡的做法,都是造成血糖飆高的原因,建議選擇調味料愈簡單的烹調方式愈好,這類的飲食方法比較可以維持血糖穩定度,如有蔬菜、水果沙拉,簡單調味吃比加醬好。 甜點注意成份 無糖、低脂肪較好其次是甜點蛋糕,使用人工或天然合成的甘味劑取代甜份的無糖蛋糕,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負擔不那麼大,不過,坊間有些標榜無糖或低糖的蛋糕,脂肪的量上升很多,購買時要特別留意成份,如果單寫無糖就要看是不是脂肪相對高,最好是無糖、低脂肪,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蛋糕,只是一片重量110克的蛋糕,就有30到50克的醣份,等於吃一塊蛋糕,就要少吃半碗飯,如此進行醣份代換後,血糖仍可以穩定。 很多人擔心阿斯巴甜、糖精對人體負擔,徐盛邦醫師表示,所謂「無糖」,是指無人類好吸收的糖份,如人工甘味劑,美國的建議是每人每公斤吃50毫克的阿斯巴甜以上才會有害人體,相當於一天喝20瓶健怡可樂,偶爾吃人工代糖食物,人體不太吸收,影響脂肪的狀況不明顯,且血糖也會相對穩定。

想降高血脂?研究:魚油可以降三酸甘油酯

想降高血脂?研究:魚油可以降三酸甘油酯#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多數人都有健康檢查的習慣,不過關於高血脂症,民眾通常只關注報告中膽固醇數值,忽略了三酸甘油酯也是高血脂症的潛在風險。彰化基督教醫院家醫科林益卿主任表示,高三酸甘油酯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一,呼籲民眾,想要降血脂肪應從飲食、生活作息做起,另外也可適時補充Omega-3,促進三酸甘油酯的代謝。HDL-C、LDL-C、TG傻傻分不清楚?很多民眾做了健康檢查後,看到健檢報告出現的HDL-C、LDL-C、TG實在看不懂!林益卿主任說,所謂好的膽固醇就是指HDL-C,它可以將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帶回肝臟分解,所以數值不能夠太低,建議男性應大於40 mg/dl,女性則是50 mg/dl;至於LDL-C,也就是俗稱的壞的膽固醇,它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兇手,因為LDL-C(壞的膽固醇)容易卡在血管壁上,一般建議不能超過130 mg/dl,但是仍應依據每一個人心血管疾病風險訂定不同的目標值。至於TG,指的是三酸高油酯,又稱為中性脂肪,是人體攝取脂肪、碳水化合物或是蛋白質後,這些未被消耗、多餘的熱量則會被合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中;一般建議不要超過150 mg/dl,假使三酸甘油酯過高,可是造成脂肪肝、中風、心肌梗塞的兇手。另一方面,血液檢查還有個叫做總膽固醇,正常人不應該超過200mg/dl。林益卿主任說,只要這四項數值,有一項異常,就可以被稱之為高血脂症。注意了!這5族群最容易高血脂、高三酸甘油酯至於什麼樣的人容易引發高血脂,林益卿主任表示,膽固醇有2/3由身體自行合成所謂的內生性膽固醇,其他1/3是來自於飲食中所含可以製造膽固醇的原料造成的;而三酸甘油酯則是與飲食及脂肪代謝異常有關,所以像有酗酒習慣、愛吃甜食、體重過重、愛吃油炸物,以及沒有運動習慣的人,都可能發生三酸甘油酯過高。攝取Omega-3  預防高三酸甘油酯林益卿主任說,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可以說是吃出來的疾病,現代國人飲食習慣改變,高脂、高油、高糖份的飲食充斥,三酸甘油酯數值超出正常範圍的民眾越來越多,「可攝取含Omega-3的食物,研究指出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林益卿主任指出,國外研究發現,一天攝取2-3克的Omega-3,能夠促進體內降低三酸甘油酯,幫助體內三酸甘油酯維持在正常範圍內。因為魚油的成分含有Omega-3,除了能夠降低心律不整的發生率、預防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外,還能夠活化腦細胞、調節荷爾蒙、降低體內發炎等好處。不過,單從飲食中要攝取足夠的Omega-3真的有其難度。林益卿主任就說,民眾可以額外補充魚油來降低三酸甘油酯,研究指出Omega-3的攝入量與降三酸甘油酯的能力成正比,但要記得,因為市面上魚油廠牌眾多,民眾在挑選前應該要看濃度及含量,可以用EPA加DHA含量除以膠囊總量計算出Omega-3濃度((EPA+DHA)÷膠囊總量),如果以(EPA+DHA)÷Omega-3含量,計算出的數值為Omega-3中的「純度」,而非整個膠囊中Omega-3含量的濃度百分比,需計算EPA加DHA佔膠囊總量的百分比,才是真正的Omega-3「濃度」,若Omega-3濃度過低,其雜質及非必要的油脂濃度就相對高,反而傷害心血管健康,建議挑選濃度越高,EPA及DHA含量高於膠囊總量80%的魚油,同時使用足夠的劑量,才有實際的降三酸甘油酯效用。

65歲婦糖尿病黃斑部水腫 險失明

65歲婦糖尿病黃斑部水腫 險失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65歲陳姓婆婆,長期糖尿病、高血脂控制不佳,超出標準值,去年視力模糊,但覺得身體並無異狀,因此沒有在第一時間就診,直到漸漸看不見、連電視的光線也快看不到時,才去附近醫院就醫,經過醫師診斷,才知道是糖尿病引起黃斑部水腫,不治療恐怕會失明。據統計,全台約有150萬糖尿病患者,研究指出,有29%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其中有大約14%的患者會發生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檢查率更是僅有3成,往往錯失早期發現及治療的黃金治療期,陷入失明危機。視力模糊、看東西色彩不鮮明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初期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看東西色彩不鮮明,隨著病情加劇,還可能出現看東西會變形,直線變扭曲、或視野中心出現黑影等症狀,患者常將早期模糊症狀誤認為自然老化現象,而且正常的眼睛會代替病變的眼睛看東西,因而沒發現眼睛已出現病變,且耽誤就醫,待發現時,病變的眼睛視力惡化已經相當嚴重了。 彰基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莊智鈞表示,正常人要看清楚一個影像,光線必需經過眼角膜、瞳孔、水晶體、玻璃體等透明的構造到達視網膜,再經由視神經將資訊傳至大腦產生影像,一旦這傳送影像的路徑有任何問題就有可能造成視力模糊。而常聽到的黃斑部就是視網膜中央視覺最敏感的部位,在黃斑部產生的病變,這時會有出現中間看不清楚,只能用旁邊餘光去看的症狀,視力也會大幅度地減退。 

萬病之源!脂肪肝 恐伴糖尿病

萬病之源!脂肪肝 恐伴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肥胖者常有脂肪肝,而脂肪肝造成肝硬化或肝癌的比例又比一般人高,而且脂肪肝也常合併糖尿病,要阻斷這些可能的變化,減重成為最關鍵的處置方式,飲食控制對減重最重要,少吃油炸品、澱粉類少攝取、中午過後不吃水果等幾個原則把握好,就能甩掉脂肪肝,也找回健康。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堆積了油泡,這些油泡就是三酸甘油脂,肝臟可能會有一點腫大,也可能會有一些上腹部疼痛的症狀,肝功能指數可能上升,大約十分之一的脂肪肝患者可能發展成脂性肝炎,也就是除了油泡以外,還有肝臟發炎、肝細胞壞死的情況,其中三分一至四分之一可能由肝纖維化慢慢進行到肝硬化,甚至發生肝癌。不到五成民眾知道 主因來自於高脂肪根據統計,我國平均每三人左右,就有一人罹患脂肪肝,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普遍民眾對於脂肪肝的成因了解不足,僅不到五成民眾知道主因來自於高脂肪、膽固醇過高、飽和脂肪酸過高的食物,另糖尿病也會誘發脂肪肝的產生,而正常肝臟脂肪含量大約落在百分之五以內,但若超過百分之五,就屬於所謂的脂肪肝。彰化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陳詩典表示,減重或是一時的活動,但養成良好生活飲食習慣則是一輩子的健康,脂肪肝合併糖尿病者較麻煩,因為糖尿病的藥常會讓病患變得更胖,不過,現在已有糖尿病新藥,包含藥劑和針劑,反而能減輕體重,是這類患者的一大福音,但使用新藥需符合健保規定,否則需自費使用。 

每天吃7份水果+愛喝飲料 少婦得糖尿病

每天吃7份水果+愛喝飲料 少婦得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但若過量當心糖尿病上身!就有一名44歲的謝姓女子,每天都要吃七份水果,加上愛喝含糖飲料,造成她腹痛、嘔吐掛急診,就診時血糖是正常值的6至7倍,且三個月來體重驟降10公斤,由於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並未想到血糖問題,以為只是累了,一直到了掛急診,才被診斷出糖尿病。因此醫師特別提醒糖友和高危險群,不宜用水果代餐,因為水果甜度都很高,常人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糖分。喜好吃甜!影響代謝恐引發糖尿病衛福部豐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正修表示,從患者的飲食習慣,醫師研判是水果太甜太多,造成糖分代謝問題。健康飲食一天應該兩份水果,而一份水果大約一個女性拳頭大的份量,她一天卻吃七份,相當於21顆方糖;另外她天天一杯含糖飲料,這些甜份都不斷增加血糖濃度。糖尿病高危險群,包括家族遺傳,還有肥胖、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妊娠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患者沒有以上危險因子,但是因為不健康的飲食,造成代謝問題引發糖尿病。口乾舌燥是警訊  及早控制免受苦林正修醫師說,糖尿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如果空腹血糖超過100,就是高危險群,應該進一步做醣化血色素檢測,若能及早介入血糖控制,透過飲食、運動、跟體重控制,就能避免或延緩得到糖尿病。血糖兩三百就容易口乾舌燥,警覺性高的人會在這個階段就醫,發現糖尿病,如果更早就發現屬於高危險群,能夠及早控制,不見得都要承受糖尿病之苦。

3成糖友運動量不足 影響血糖控制!

3成糖友運動量不足 影響血糖控制!#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全台約有220萬名病友,但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占少數!糖友的治療可依循醫師處方、飲食也有明確指引,唯獨運動缺少可依循的準則,讓糖友未能有效運動管理。愛胰協會理事長游能俊醫師指出:運動對於病友的血糖控制很重要,但臨床觀察,身體活動量不足的比率高達3成,顯示病友運動習慣的養成不易。近7成第二型糖尿病患  血糖控制未達標對於病友而言,血糖控制達標是關鍵,才能降低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等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機率;除了每日量測空腹血糖與餐後血糖外,每三個月定期回診、測量糖化血色素(HbA1c),病友才能確實掌握血糖控制情形。不過根據糖尿病衛教學會2011年的調查,全台約有65%糖友血糖控制未達標!為了達到良好的疾病控制,醫師建議糖友應從飲食、運動、藥物(口服藥或是胰島素)三管齊下。游能俊醫師指出:病友身體活動量不足的比率高達3成。不過,糖尿病病友適合之運動形式、強度、時間長短和頻率,會因年齡、性別、患病情況有所不同,也突顯糖友對於運動準則的需求。個人化調整 糖友運動有處方 看到糖友的需求,共好協會串連愛胰協會,結合台灣師大體育系方進隆教授的運動專業,發起專屬糖友的「運動處方箋」計畫。游能俊理事長表示:運動處方箋是一個計算公式,其概念是讓糖友計算出運動後應該達到的「最大心跳數」,來決定自己的運動強度,公式為:(最大心跳數-休息時心跳)*(40%~85%)+休息時心跳。最大心跳數。之所以會有40~85%的區間,是因為要綜合評估糖友是否有併發症、平常運動習慣以及年齡、性別等條件來做調整。也可搭配心率手環記錄心跳數、再對照糖友每日血糖值記錄以及糖化血色素值。35%病友施行運動處方箋 控糖有成游能俊理事長表示:「本次計畫招募了65位糖尿病病友參與,剔除不完整資料,實際完成計畫的人數為57位。經過歷經三個月觀察,57位糖友中,有35%的參加者的糖化血色素成功降低;且其中有37%糖友,參與計畫後血糖也穩定控制達標,建議可透過智慧穿戴裝置的介入,協助病友有更好的運動管理!

口乾+體重突掉5公斤 罹糖尿病不自知

口乾+體重突掉5公斤 罹糖尿病不自知#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36歲男子,因反覆性上腹痛至急診就醫,前次診斷為急性胃炎,服藥後症狀仍未改善,醫師進一步問診得知病人有口乾情形,且有吃多、喝多、尿多的三多症狀,且病人體重在一個月內減輕了5公斤,抽血檢查發現血糖值竟高達1300mg/dl,再加上動脈血出現酮體且呈現酸性,故診斷為糖尿病酮酸血症(簡稱DKA),給予大量點滴及胰島素注射後,安排住院治療,病人症狀明顯改善許多。糖尿病引起酮酸中毒 恐致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室陳憲青醫師表示,每年有許多糖尿病的病人死於糖尿病引起的酮酸中毒, DKA主要發生在第一型糖尿病的病人身上,最常發生在沒有規則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感染及酒精濫用的病人及未能診斷出糖尿病的病人,此位病人則剛好是未被確診的病人。多尿、多渴是徵兆陳憲青說明,典型的糖尿病酮酸血症表現有:發病前數天出現多尿、多渴之現象,常伴隨著厭食、噁心、嘔吐等表徵,有時以腹痛為主要表現,理學檢查會發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全身有脫水現象、出現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在治療方面,在於抑制肝臟葡萄糖釋放及促進週邊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矯正酮酸血症補充水分,以及調節電解質異常,給予大量水分及胰島素的使用等。陳醫師也呼籲,隨著生活作息的改變,人們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逐漸增加,但糖尿病最可怕的是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一旦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的三多現象,建議測一下血糖,看是否為糖尿病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