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

皮膚過敏做雷射手術 40歲婦女變大花臉

皮膚過敏做雷射手術 40歲婦女變大花臉#雷射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皮膚過敏體質的女性要特別注意!一位中年女性為了要讓臉部肌膚更精緻緊實,做了雷射美容後,整張臉紅腫搔癢繼而轉成黑沉,美臉變黑臉,上班被譏笑是「黑臉歐巴桑」,情緒大受影響,不敢出門。澄清醫院醫學美容中心醫師劉祐睿提醒,過敏膚質的女性,要慎選美容儀器,以免花錢反而受苦。這位四十歲的中年婦女,對自己臉部肌膚鬆弛十分在意,朋友介紹可以做雷射光療,又有便宜的體驗價優惠,滿心歡喜地前往附近醫美診所美容,第二天就出現臉部搔癢紅腫,診所的醫師告訴她是自然現象,並給予藥膏擦抹,沒想到一週後整張臉黑沉沉的,原來臉上的痘痕和斑點更黑,好像大花臉一般。劉祐睿醫師表示,該位婦女診斷是因肌膚過敏體質加上膚質乾燥的關係,在未做膚質調整就立即施打雷射所致,必須讓發炎的肌膚施以溫和保養,等恢復正常膚質後,才能再做臉部緊實的美容。劉醫師呼籲,有肌膚過敏體質的女性,在做雷射光療前一定要讓醫師做完整的評估,必須先讓過敏膚質穩定後,才能做進一步的雷射或電波拉皮等美容,以免花了錢卻變得更醜,甚至造成肌膚的另一種傷害。(圖片為雷射手術示意圖/澄清醫院提供)

臉上皺紋一條條 電波拉皮促改善?

臉上皺紋一條條 電波拉皮促改善?#雷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是愛美的民眾嗎?台灣醫美,近期來在台灣廣泛流行,除了女性愛美之外,連男性也開始顧起臉上面子來,對於醫美接受度也日漸提高。在過去,皮膚雷射,經常被認為是「手術」,或是有皮膚疾病才進行的治療,但是,因為科技不斷進步,因此雷射在現今,也開始被認為是種「保養」的手法。而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指出,根據統計,至2010年全球醫學美容雷射市場產值已高達美金10億美元,每年大約以9~10%速度蓬勃發展,而一般民眾對於透過雷射治療來改善肌膚問題的接受度也大幅提升。過去雷射治療往往被視為一種解決肌膚病症或是一種治療手術,然而,隨著醫學美容的多元發展以及消費水平的提升,過去幾年,雷射治療由「皮膚治療手術」,儼然躍昇為女性追求自信、美麗的一種「肌膚美化過程」。然而,年紀越大,臉上皮膚也開始出現一條又一條的皺紋,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說,皺紋可以經由非侵入式的電波拉皮進行改善,而皮膚科彭賢禮醫師也認為,電波拉皮對眼週的拉提可達到不錯的改善目的。皮膚科曾忠仁醫師也指出,電波拉皮屬安全且無侵入性的懶人塑身保養法。

雷射近視糾紛 術後視力僅剩0.2

雷射近視糾紛 術後視力僅剩0.2#雷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雷射近視手術醫療糾紛再添一起!新北市一名男子十四年前,在台北市民生東路的一間眼科診動雷射手術治療近視,不但沒有恢復視力,反更模糊,最後視力只剩0.1、0.2,該男子向眼科醫師提出民事求償。台北地院認為,醫師有醫療疏失,判男子勝訴,醫師須賠償新台幣40萬元。判決書指出,林姓男子曾在民國88年底到台北市一間眼科診所進行雷射近視手術。手術後,男子的雙眼視力逐漸模糊,只剩0.1、0.2的視力,憤而向執刀醫師提告,台北地院日前認定,醫師有醫療疏失,判賠40多萬,但這名醫師宣稱,10年前的檢測技術可能難以完全掌握病人情況,不排除會再上訴。台北地院審理期間,根據相關病歷報告,認定醫師確實有醫療疏失,因此醫師應該依照民法相關法令,負起損害賠償的責任。全案可上訴。

低能量雷射皮膚疾病 更安心

低能量雷射皮膚疾病 更安心#雷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5 歲的郭先生是一位糖尿病病人,在右足背不小心受傷後出現一個大約2x2 公分的傷口,兩個月都無法癒合而且傷口一直往下凹陷,來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門診接受醫師評估後開始接受低能量雷射治療與傷口照護,在每週2-3 次的治療兩個月後,傷口明顯改善癒合。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表示,低能量雷射的定義是利用波長在450nm(奈米) 到1100nm,也就是可見光到及近紅外線為光源,輸出功率小於500 mW(毫瓦)的雷射都稱之為低能量雷射。低能量雷射其輸出的能量較小,不會破壞組織也不會造成組織變性,但是可引起生物刺激作用,繼而激發組織生理反應。另外,低能量雷射也可增加細胞膜穩定,促進血管的增生,改善微循環;除了在傷口癒合過程中增加白血球吞噬作用,還增加纖維母細胞之數量、促進膠原蛋白及蛋白質的合成,進而達到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且有抗發炎與止痛的效果,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及免疫等功能。皮膚科低能量雷射健保給付的適應症有慢性皮膚潰瘍、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分節性白斑;低能量雷射治療,原則上一週2到3次,每次10至30分鐘,一次療程最多開單6次,健保局最多給付次數為50 次∕人,除了一般掛號門診費用以外,不需再額外付款。賴豐傑提醒,病人是否適合接受低能量雷射治療須經皮膚科醫師評估。病人在治療的過程中需配戴護目鏡保護眼睛,避免直接照射。(資料來源:奇美醫院電子報第51期)

雷射近視易得老花?術後成效靠維持

雷射近視易得老花?術後成效靠維持#雷射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雷射近視手術可以讓近視族擺脫眼睛的框框,但是許多人擔心手術所帶來的後遺症,更有人認為雷射手術會讓人提早老花。育群中醫眼科醫師林名育說,手術其實治標不治本,以光學物理的角度而言,當角膜角度變平,當然可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但以病理的角度來看,做完雷射近視手術,患者本身仍是高度近視,還是伴隨眼部疾病的高風險。因此,術後仍然要定期回診,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老花眼是因為眼睛睫狀肌鬆弛所致,平均發生年齡是40歲,但近年來因環境變化的因素,例如眼睛過度使用,就容易加速眼睛老花的年齡,所以老花的產生跟有無做過雷射近視手術無關。倒是眼科醫師在手術前,會將患者的年齡列入評估標準,針對年紀40歲以上的患者,預留100度的近視度數,抵銷未來可能發生的老花。張朝凱醫師表示,當初自己在手術時,就特別與他的老師溝通,預留100度的近視度數,以抵銷未來老花可能的度數。 呂俊憲醫師表示,一般人角膜厚度大概是500-600微米,術前檢查厚度的最低標準是500微米,而術後剩餘的厚度最低標準是250微米,如果再次接受雷射近視手術,術前評估經計算後削平的角膜厚度仍剩餘250微米以上,當然可以再次接受雷射近視手術。但呂俊憲醫師建議,雷射近視手術後,病患應負起責任,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用眼的習慣又上身,才能確保術度數維持的品質。 雷射近視手術會將角膜切開一個辦膜,因此會切掉角膜部分神經,而影響淚水的分泌,造成術後乾眼的症狀,所以做完雷射近視手術後的病人,醫師都會要求點人工淚液,當防腐劑長期不斷接觸眼睛時,就容易產生眼睛過敏發炎等副作用,所以一定要慎選無添加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保護自己的眼睛,且動完雷射近視手術後,因角膜癒合尚未完全,所以睡眠時要貼戴眼罩,以避免睡覺時壓迫或無意識手揉眼睛的舉動。更多報導在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2&mon=7&id=484

刺青前要三思 15名少年擺脫刺青面對新生

刺青前要三思 15名少年擺脫刺青面對新生#雷射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為關懷少年,協助他們除去過往身體上的刺青印記,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台灣桃園地方法院與中華民國觀護協會桃園分會,自去年5月起合作提供免費除刺青服務,目前已有15位少年將陸續完成除刺青療程,身上少了印記的他們,確實變得更有自信,也願意重新開始面對新生。林口長庚整形外科系林志鴻主任、許聰政醫師指出,一般坊間除刺青雷射手術多半以較高能量進行,因此疼痛感較為強烈;本院為降低少年疼痛感、避免留疤痕等因素,除了在術前上麻藥並給予止痛藥物外,也調整雷射的能量,因此需要多次的療程。但除刺青比刺青疼痛好幾倍,但令人感動的是,仍有15位少年願意堅持完成所有療程,決心給自己一個新的樣貌重新開始。這也讓醫療團隊更確信本服務的意義價值,而更投注於服務過程。根據這項服務所進行的調查發現,這些少年初次刺青多半在國中時期,多是受到同儕的影響,原因包括:想要得到朋友或某團體認同(如幫派)、看到同儕身上有刺青而好奇想刺、朋友贈送免費刺青而接受等。至於為何決定要除去刺青,多數原因是曾受到親友或他人異樣的眼光,甚至求職時為遮掩刺青部位必須天天穿著長袖,並且擔心一旦被發現有刺青會遭到解雇等因素。另外也有少部份少年除刺青的理由令人莞爾一笑,竟是因為圖案太醜而想修圖、或是想除掉前女友姓名的刺青等等。調查中亦發現到幾個特殊現象,多數少年刺青圖案常有:鬼頭、圖騰、鯉魚、有紀念性的姓名或幫派認同的文字,經了解圖樣的選擇及刺青部位,除個人喜好外,不少少年是因同儕建議而決定,個人並無太多想法,甚至因同儕友人批評刺青圖樣不好看而下了除刺青的決定!由此了解,同儕認同及其影響在青少年階段扮演極鉅的份量。這項有意義的除刺青服務將持續進行,直至協助少年完成除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台灣桃園地方法院與中華民國觀護協會桃園分會衷心希望,這些少年透過除紋手術,可以更有自信的面對未來,展開新生,讓身上的印記不再是人生的絆腳石,除去這些成長的印記後,可以和一般少年一樣追尋理想,發揮每個人的才能和天賦。

不想毛手毛腳?雷射除毛應注意?

不想毛手毛腳?雷射除毛應注意?#雷射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天氣漸漸升溫,尤其中午更是來到32℃高溫,讓人汗水直流,然而,不論是年輕的辣妹或是熟女,或許都會有相同困擾,想穿著細肩帶背心或迷你裙,卻因為身體過多的毛髮,必須東遮西掩,以免腋下露出一叢黑毛或滿腿粗毛,阮綜合醫院醫學美容中心醫師劉家銘說,理想的除毛方法,應要有快速、永久性、無副作用,一次能除去大面積毛髮等優點,而永久除毛當中首推雷射除毛。劉家銘醫師表示,一般來說,除毛方法分為暫時除毛和永久除毛。暫時除毛通常指自行處理,最常見為刮除法,其次為以鑷子一根根拔的拔除法,或是用蜂蠟塗抹,而想要有理想除毛方法,首推永久除毛當中的雷射除毛法,雷射除毛的原理是利用雷射「選擇性光熱療法」的特性,以深入皮膚的雷射光能量,被毛幹、毛囊的黑色素細胞吸收,進而破壞毛囊母細胞,達到長期除毛效果,但不傷害周圍其他正常組織。但因除毛雷射只會破壞生長期的毛囊細胞,對於進入休止期的毛囊,無法達到完全破壞,部分毛囊會再生。因此須經三、四次療程,才能做到永久除毛,每次治療須間一個半月到二個月。然而很多人會問雷射是否真的可以永久除毛?或是做了雷射除毛後,發現毛又長出來,以為效果不如預期,事實上,我們必須對「永久」有個更為清楚的說明。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定義,毛髮超過一個生長週期後,仍無法再長出,可稱為「永久性除毛」。而人類每個部位的毛囊生長週期都不同,如背部毛髮約一年,若是超過一年還未長出來,可稱為永久除毛。醫學界則認為,如完全除毛治療後毛髮量降低至零,雷射後通常為暫時性的完全除毛,一次的效果可以持續至1~3個月。而永久性毛髮減少,則是治療療程結束後經過六個月的觀察期,及一個毛囊週期以上的維持期,毛髮量仍維持穩定減少。一般而言,雷射治療後會有毛髮量變少、變細、生長變慢以及毛色變淡等效果。要提醒的是,要想獲得良好的雷射除毛效果,最好尋求有經驗的皮膚專科醫師。(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101年4月刊)

雷射治療攝護腺肥大 復原快成功率高

雷射治療攝護腺肥大 復原快成功率高#雷射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攝護腺肥大是每一個男人在年老時必須面對的問題,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蔡秉儒醫師表示,隨著年紀愈大發生率也愈高,50歲約50%,70歲約70%,同時也造成一些排尿的症狀,包括排尿不順,尿流速緩慢,頻尿,夜尿,血尿,甚至完全解不出小造便成日後膀胱肌力喪失或是雙側腎功能受損。治療方式包括:吃藥及開刀,吃藥只是治標且得長期服用藥物,開刀則分成傳統電刀及雷射手術。攝護腺的雷射手術,種類眾多,有綠光雷射、銩雷射、紅光雷射、鈥雷射,各有優劣。阮綜合醫院自2010年陸續引進目前市佔率最多的綠光雷射及銩雷射,為廣大的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病患服務。雷射手術主要強調,手術時出血少,恢復快,大大降低傳統電刀手術術中出血、水中毒及電解質不平衡之風險,尤其對於高齡、造血功能不佳、凝血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之病患,實為一大福音,遺憾的是目前為自費手術,健保並不給付。根據美國泌尿科雜誌公布的最新統計,在美國選擇雷射手術病人數目已超過五成七,電刀切除比例卻正以每年5%的速度銳減中。阮綜合醫院自2010年陸續引進綠光雷射及銩雷射,目前服務對象已超過數十例,每位病患術後放置導尿管約1~2天,住院天數約2~3天,而且每一位病患術後皆成功拔除導尿管,脫離依賴導尿管的日子,而且不再發生急性尿滯留之情況,成功率至目前為止百分之百。術前,在泌尿科門診必須先接受詳細的身體檢查及評估,包括抽血檢測 PSA值,攝護腺肛門指診,尿流速或膀胱壓檢測,甚至更進一步接受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及膀胱鏡檢查,或是尿路動力學檢查,確實了解攝護腺之大小及是否有其他病灶,再與醫師詳細討論攝護腺情形及手術細節,配合醫生的建議及治療,才是正確的解決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