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

手術前不吃肉、不運動超NG!名醫林靜芸揭「手術前」一定要做的事

手術前不吃肉、不運動超NG!名醫林靜芸揭「手術前」一定要做的事#手術

隨著疫情解封之後,各大醫院的手術量增加,某些患者的預約日期常被迫延後,這段時間應該注意什麼呢?對此,整形名醫表示,建議預約手術的病人,這段時間每天在戶外散步30分鐘,並且三餐都要補充蛋白質;因為運動可以增加肌肉,術前補充蛋白質可以增加總量,能使身體的修復功能最大化。

手術中清醒發生率約在千分之一!醫建議術後出現「3狀況」要小心

手術中清醒發生率約在千分之一!醫建議術後出現「3狀況」要小心#手術

48歲張先生沒有慢性疾病,也沒做過任何手術或麻醉,因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肺部腫瘤,決定至醫院胸腔外科接受手術。張先生想到多年前看過的電影,男主角在手術中醒來,甚至有類似「靈魂出竅」的情節,很害怕自己也會在手術中發生一樣的狀況,於是在術前訪視門診時向麻醉科醫師提出他的擔憂。

他因醫師評估錯誤⋯竟白做手術!醫改會揭「3件事」手術前要先思考

他因醫師評估錯誤⋯竟白做手術!醫改會揭「3件事」手術前要先思考#手術

L先生在定期檢查中,被醫師告知腎臟有腫瘤,並轉診至泌尿科進行斷層掃描,經醫師診斷,其腫瘤有很大機會為惡性,建議摘除。不料卻在摘除手術後,被執刀醫師告知,摘除的腎臟並沒有發現有任何腫瘤的跡象,但醫師卻不願正面回應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狀況,L先生不僅質疑醫師在術前評估是否充足⋯

台灣青光眼患案例逾34萬 「世界青光眼週」邀民眾擊敗視力小偷

台灣青光眼患案例逾34萬 「世界青光眼週」邀民眾擊敗視力小偷#手術

世界青光眼學會訂定每年3月第二週為「世界青光眼週」,臺北榮民總醫院、台灣頭痛學會及愛爾康大藥廠共同響應舉辦「2023世界青光眼週衛教講座」免費講座,呼籲民眾關注青光眼的威脅,守護眼睛健康。活動將於3月12日(日)上午10點至12點,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柏拉圖廳舉辦(捷運公館站2號出口步行2分鐘)。 青光眼難以察覺卻對視力有嚴重影響 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也是不可逆失明的首要致因,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成長速度讓人心驚,此外伴隨著人口老化及近視族群增加,青光眼患者也不斷成長,且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將對國人的視覺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但是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患者發現時通常病情已經相當嚴重,甚至可能面臨失明危機,因其無聲剝奪視覺功能,青光眼素有「視力小偷」之稱,如何避免視力小偷偷走我們的光明?如何面對視力小偷的攻擊?是需要民眾、醫師、病患共同努力的課題。 臺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團隊一起為民眾破除青光眼的迷思 是否一旦罹患青光眼就難逃失明的命運?青光眼可以透過手術進行治療嗎?如何與青光眼共存?這次講座由臺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醫師團隊一起為民眾破除心理迷思,帶來正確的衛教及治療資訊,教導民眾該如何覺察青光眼,雷射與藥物治療的功效、手術治療的角色及如何以正確的心態面對青光眼。有興趣的民眾請趕快點擊下方網址進行報名,期盼各位可以在講座中吸收知識,不讓自己與親友的視力被偷走,一起來打擊視力小偷「青光眼」。 免費講座線上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LNPXKyg6oywRTafr8

手術選局部麻醉較安全?醫警告「這3族群」不建議

手術選局部麻醉較安全?醫警告「這3族群」不建議#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大部分民眾對於手術和麻醉的認識都很陌生,但根據統計,台灣每天平均進行近6,900件手術,換算下來台灣人一生中接受手術的次數約為8.7次,因此除了醫護衛生從業人員外,民眾更有必要認識手術跟麻醉相關知識,才能在面對手術時更加安心。局部麻醉可分注射式、浸潤式2大類注射式局部麻醉:簡單施打效果快安南醫院麻醉科主任蘇翔表示,臨床上以注射式較為普遍,一般使用藥物為「利多卡因」(Lidocaine)和「卡波卡因」(Mepivacaine),此類藥物主要是針對皮下1~2公分的神經和神經末梢來進行麻醉,使用簡單方便,效果快且副作用小,適合一般門診手術如息肉切除或是傷口縫合及拔牙使用。局部麻醉因使用範圍廣泛,因此施打者大都由手術醫師來親自執行。但施打局部麻醉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如手術範圍過大或手術時間過長,導致重複施打,或皮下注射時誤注射入病患的動脈或靜脈,可能出現以下藥物中毒症狀: 視力模糊 頭暈或暈眩 高血壓 激動煩躁 意識模糊 嗜睡 聽覺變化,如耳鳴 口周麻木 金屬味 構音障礙當發生藥物中毒症狀時,應立即停止手術並給予病患氧氣,設置點滴和全套生理監測包含心電圖、血壓計與血氧監測,以防止病患發生進一步腦部毒性症狀,通常經過休息和點滴治療後都能逐步緩解。浸潤式局部麻醉:用量少較安全若病灶位置太深、範圍太大或是已化膿腫脹,導致局部麻醉劑已經無法在皮下達到浸潤神經效果,就無法使用注射式局部麻醉方法。浸潤式局部麻醉最常見於眼科手術、醫美臉部手術和泌尿科檢查方面。蘇翔指出,一般眼部整形手術、眼前節和白內障手術都會使用利多卡因藥水點眼,或加上神經阻斷後再執行手術。醫美臉部雷射則是以軟膏塗抹於雷射位置之臉部皮膚後,待麻藥作用後再施打雷射。而泌尿科膀胱鏡檢查是使用局部麻醉軟膏來麻痺病患尿道。浸潤式局部麻醉因藥物使用量不多,比起注射式局部麻醉來說相對安全,唯一要注意的地方是病患是否曾有對麻藥或軟膏類藥品過敏病史。手術局部麻醉3大族群不建議蘇翔強調,局部麻醉藥物在使用上需注意安全外,如有以下身體症狀的病患也不建議使用局部麻醉進行手術,例如: 高齡長輩有巴金森氏症或退化性大腦症狀,如老年失智患者 精障病患 國小以下兒童病患和家屬在術前務必要跟手術醫師充分討論,以選擇最適宜病患的麻醉方式。蘇翔提醒,若有手術麻醉相關問題,建議直接諮詢醫院駐診之麻醉專科醫師,因為無論是哪種麻醉方式,一切以「病患安全」為第一考量。 

包皮手術怎麼選?包皮槍、雷射、傳統手術優缺點一次看

包皮手術怎麼選?包皮槍、雷射、傳統手術優缺點一次看#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36歲男性,長年受包皮過長導致反覆發炎所困擾,卻因害怕手術,每當發炎時僅能靠藥物及藥膏來治療,治標不治本。直到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包皮槍割除包皮過長的經驗,才鼓起勇氣到泌尿外科詢問醫師建議。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表示,細問後發現患者包皮過長的問題從小就有,雖包皮還是可以翻開進行清潔,但一旦沒有清潔乾淨時,就容易引發包皮龜頭炎,導致患者長年在生活品質上受到影響。什麼是包皮過長?包皮主要的功能是保護龜頭和尿道開口,每位男性在新生兒時期幾乎都有包皮過長的問題,且包皮可以完全翻開的比例不超過4%。林才揚說明,包皮過長是指陰莖不管在任何狀態下,都無法讓龜頭完全露出,但可以手動把包皮翻開;包莖則是包皮開口狹窄,包皮和龜頭有沾黏情況,是菜花的高風險群。什麼情況需要接受手術介入?林才揚表示,臨床上若有包莖、包皮過長合併長期發炎、包皮過長合併早洩情況,經醫師診斷評估後,一般會建議採取手術方式介入處理。以下是常見需要手術介入的適應症: 反覆性的包皮龜頭炎:反覆的發炎會造成組織的纖維化和包皮開口狹窄,此時需要提早介入,避免後續造成的後遺症。 感染:包莖不止會造成龜頭陰莖發炎,還會導致尿液排空不佳,造成殘尿過多引發泌尿道感染,嚴重時還會傷及腎臟,反覆的泌尿道感染時必須考慮手術。 嵌頓性包莖:當包皮翻開後將陰莖緊緊的勒住,造成龜頭持續充血,這就是嵌頓性包莖。手術的介入可預防此狀況的再發生。目前包皮切除術的方法有哪些?優缺點比較(圖片提供: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相較於傳統包皮槍手術術後恢復期長,易產生1周以上術後疼痛,出血較多且傷口縫合較不美觀等因素,常是一般患者懼怕手術的原因。林才揚指出:「建議患者選擇包皮槍包皮環切術,僅在注射局部麻醉時少許不舒服,手術過程非常順利,沒什麼流血且恢復良好,包皮的傷口在2周後就完全復原,傷口上的釘子也掉得一乾二淨。」林才揚提醒,包皮過長是否需要接受手術,其實是考量於會不會造成明顯的症狀,若確實的清潔可以避免包皮發炎和感染,就可免掉手術必要性。反之,如果不得已一定要手術時,手術的方法可以依照包皮和個人的狀況去做選擇,但手術後也不是一勞永逸,仍要維持定期適度清潔,避免藏汙納垢,才能減少感染情況的發生。

老花一定要戴眼鏡嗎?雷射手術優缺、風險⋯圖文全解析

老花一定要戴眼鏡嗎?雷射手術優缺、風險⋯圖文全解析#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老花眼有辦法處理嗎?」吳女士問,年過半百、身為高階主管的她可是一位完全看不出真實年齡的美魔女。「你希望處理到什麼程度?」醫師問。「我不想要眼鏡拿上拿下,」吳女士抱怨:「每次在公司看報表,只要把眼鏡拿下來,就會聽到年輕人說,你竟然也有老花眼!」吳女士顯然很不能接受「老」這個字眼,所以經過討論之後,決定接受老花雷射手術,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分享,目前的老花雷射手術除了運用視差之外,還可以加上景深的效果,提升雙眼影像融合度。雷射手術後她已不需要戴眼鏡,而且看遠、看近的事物都很適應,讓她非常開心。年過40,老花眼開始發威我們的眼睛像是一台變焦功能良好的照相機,可以看得很遠,也可以看得很近,張聰麒解釋,所謂的老花眼,就是指這台相機的變焦功能變差,能夠看遠處,但是在看近物時需要使用另一顆鏡頭來輔助。年輕時候,眼睛的水晶體富有彈性,調節能力很好,無論看遠、看近都能將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上,張聰麒說,隨著年紀的增加,眼睛調節能力下降,看近物時影像會聚焦在視網膜後方,稱為老花眼(presbyopia)。「一般人到40歲左右,會開始體會到老花眼的威力。」張聰麒說明:「除了近視眼鏡以外,我們還會需要另一副老花眼鏡用來看近的事物。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人在看近物時,常把眼鏡往上推,或是把手機拿得很遠看簡訊,這些都是老花眼表現。」矯正老花眼,可以這樣做隨著眼睛調節能力越來越差,老花眼會漸漸惡化,直到調節能力歸零為止,張聰麒解釋,水晶體的調節能力約為300度,所以我們最終會有300度老花眼。通常到了60歲之後,老花眼度數便維持在300度左右。「如何矯正老花眼呢?」,張聰麒表示:「最簡單的方式,是在看近物時,把近視眼鏡拿下來。如果不想把眼鏡反反覆覆拿上拿下,可以將近視眼鏡換成多焦鏡片,鏡片上方可以看遠處、鏡片下方可以看近物。此外,也有多焦隱形眼鏡,可以因應老花眼的需求。」除了配戴眼鏡之外,現在也可以採用手術矯正老花眼,張聰麒分析,過去有人嘗試將人工植入物放進角膜裡,使角膜產生凸點,產生類似放大鏡的效果,但是存在許多缺點。因為這種作法會使視野僅剩中間的部分,犧牲較大,畢竟當一隻眼睛只剩中間視野,工作、開車時可能忽略周邊的狀況而容易發生意外。老花雷射手術的做法與近視雷射手術相似,主要是利用雷射雕刻角膜基質層,調整角膜屈光度,利用視差來改善老花眼。張聰麒解釋,早期老花雷射的作法是矯正優勢眼的近視剩下0度,負責看遠處;另一隻眼睛的近視剩150度或200度,負責看近物。這樣的方式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因為我們的眼睛頂多只能承受200度的視差,無法解決300度老花的問題。這是早期老花雷射手術的缺點,也是大家努力想要克服的限制,於是發展出了利用視差並且增加景深的手術方式,來提升老花雷射的成效。利用視差且增加景深,提升影像融合度老花眼的度數最終大約是300度,單純利用視差可能無法妥善處理老花眼的問題,所以目前還可以透過球差來製造景深,張聰麒說:「這種技術稱為『老花矯視』(Presbyond LBV),手術方式是在矯正近視時打上景深,如此一來每隻眼睛可以多延長約150度左右的功能。我們可以在視力較弱的眼睛,打上150度景深,達到300度老花的功能,即可看遠、中、近距離的事物,而且因為連我們的利眼,都延長焦段到中距離來的時候,兩隻眼睛的影像融合度會比較好,比較不會出現視差跟頭暈的問題。」目前可增加景深的老花雷射手術是使用「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IK)方式來進行,張聰麒說,「傳統作法是使用刀片製作角膜瓣,為了提升精準度,我們改採執行SMILE手術的飛秒雷射來製作角膜瓣,然後再使用LASIK之準分子雷射雕刻角膜基質層,矯正近視、閃光、並製造景深效果,達到老花延伸的功能。」年過40,眼睛的調節能力逐漸減弱,看近物越來越吃力,如果經常需要拿下近視眼鏡看書、看手機,便是老花眼的現象。倘若老花眼已對工作、生活品質造成影響,便可利用老花眼鏡或老花雷射手術處理。張聰麒提醒,老花雷射手術持續進步,除了運用視差,還可以透過球差來製造景深,提升雙眼影像的融合度。建議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甲狀腺成因多 這三類建議手術治療

甲狀腺成因多 這三類建議手術治療#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亢進、低下)、甲狀腺炎、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等,而依照國健署公布的十大癌症統計,甲狀腺癌發生率已躍升至第7位(女性第4位)。醫師提醒,並非腫瘤才需要治療,常見的甲狀腺功能異常也可能造成脖子腫大,除了影響美觀,也可能導致呼吸、吞嚥困難,呼籲民眾應留意甲狀腺的健康。甲狀腺疾病成因多 建議這三類患者手術治療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暨高醫大附設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哲維表示,甲狀腺疾病主要成因為遺傳免疫因素、或是缺碘或碘過多、食物及環境中硫氰化物或感染、放射線照射、藥物影響所致。由於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上,緊鄰喉部神經與副甲狀腺,許多患者因害怕術後併發症而不願手術治療。不過主任建議,若疑似惡性腫瘤、較大良性腫瘤影響外觀,或出現壓迫症狀及甲狀腺亢進症狀經藥物治療仍控制不佳時,應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方式。術中搭配神經監測器 手術風險降到1%吳哲維主任進一步指出,過去進行甲狀腺手術,大多擔心傷及喉返神經及喉上神經,造成聲音沙啞、或是嗓音變化等併發症。所幸,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可於手術過程中使用「神經監測器」,即時精準定位及辨識神經位置,可將術後風險降低至1%。此外,還能判斷神經功能完整性以及預測術後聲帶功能,適用於所有甲狀腺手術,特別建議有合併淋巴轉移、再次手術、較大腫瘤壓迫氣管或胸腔等患者使用,不過此儀器需自費,可依照個別狀況評估使用。術後沙啞差點沒聲! 遵囑治療保聲順利回歸工作岡位東部一名國中老師,在醫院健檢時發現右側甲狀腺腫塊,切除右側甲狀腺後,卻出現右側聲帶麻痺、沙啞及喝水易嗆等情形,且病理報告結果顯示為惡性乳突癌,趕緊轉介至高醫大附設醫院接受二次治療。由於為惡性腫瘤建議切除兩側甲狀腺,吳哲維主任說,若兩側聲帶麻痺,可能須一輩子靠著氣管造口呼吸,因此建議老師術中使用「神經監測器」,順利保留左側喉返神經與喉上神經,同時也將兩側的甲狀腺與轉移的淋巴結完全清除。患者術後積極接受語言治療,逐漸改善沙啞問題,後續追蹤報告顯示癌細胞已徹底切除乾淨,老師也順利回校任教。甲狀腺疾病預後佳 醫籲:勇於面對、積極治療吳哲維主任表示,甲狀腺疾病雖普遍但是預後佳,建議民眾若疑似有甲狀腺症狀,應趕緊至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現今醫療手術進步,面對甲狀腺疾病不要害怕,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方式,都能與甲狀腺疾病好好共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