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大流行,令人擔心,同樣都是肺部疾病,染過肺炎的人,是否會成為肺癌高風險群?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在《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說明肺炎、肺癌、肺腺癌的因果關係,指出致病因子雖然不一樣,但肺部若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確實可能演變成癌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新冠肺炎大流行,令人擔心,同樣都是肺部疾病,染過肺炎的人,是否會成為肺癌高風險群?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在《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說明肺炎、肺癌、肺腺癌的因果關係,指出致病因子雖然不一樣,但肺部若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確實可能演變成癌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王太太拄著拐杖來看診時表示,自己是肺腺癌的患者,先前控制得還不錯,一直到半年前開始感到左大腿、左側臀部疼痛,且時常感到身體熱熱的,一段時間後疼痛越來越明顯,做了骨掃描檢查,發現是腫瘤骨轉移。
57歲黃女士停經3年多,但3個月前開始陰道出血,然而身體並未感到不適,她誤以為只是月經又來了,並不以為意,直到近1個月出血情形越來越嚴重,才到醫院就診。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子宮內膜厚度達1.2公分,之後進行子宮內膜切片,檢驗結果確認為子宮內膜癌。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在台灣也是「晚期發現率」及「醫療支出」皆為最高的癌症,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說明,胸部X光的侷限,並介紹當前醫療技術已經可以做到更早發現,並介入治療,有效提升存活率,鼓勵高風險族群應盡早檢驗。以下為原書摘文:
53歲詹姓男子患有B肝卻10多年未能追蹤,直至今年中覺得肚子脹脹、悶悶的,檢查發現其右肝部位出現10公分大腫瘤,診斷為3B晚期肝癌,癌細胞已擴散到肝門靜脈,不適合換肝。醫師透過口服標靶藥物再加上呼吸調控放射線治療方式,1個月後,肝門靜脈腫瘤幾乎消失,讓他重燃換肝希望。
「罹癌」對患者及其家庭都是重要大事,病程發展如何告知當事人,常常成為親屬沉重難題。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佳宏在《希望治療》一書中,提到這個許多親屬都曾經歷的掙扎,提醒幾個告知前應留意的細節,包括時機、情境、修辭都需斟酌,建議親友們應將告知工作交由專業醫師來協助,讓病人能接收到最正確的訊息。以下為原書摘文:
癌症連續10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首位,「罹癌」對於患者和家屬本身都是一個重大打擊,為了積極求生,許多人會想嘗試各種可能的治療方式,但由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佳宏與諮商心理師、專業登山領隊合撰的《希望治療》一書中,針對癌症治療迷思逐一回覆,並詳細解釋癌症是否有所謂的「好起來」。以下為原書摘文:
癌症治療有多燒錢?健保真的夠用嗎?自費負擔恐超乎一般人想像。根據最新調查發現,罹癌患者在手術、化療、標靶與免疫治療中,近7成5都需自費,至少2成癌友自費金額破百萬;但龐大的金錢資源要從哪裡來?癌症希望基金會呼籲,應盡速推動商業保險作為健保補位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