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新北子宮頸癌防治成果為台灣之光!  陳潤秋受邀國際論壇分享

新北子宮頸癌防治成果為台灣之光! 陳潤秋受邀國際論壇分享#癌症

子宮頸癌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造成全球至少34萬人死亡,也是我國常見的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之一。為防治子宮頸癌,我國自2019年推動入學國中女生公費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至2022年已達92%的接種率,遠超過全球平均,更超過鄰近已開發國家包含日本、韓國及澳洲等,新北市更在去年創下92.91%的高接種率表現。Wildtype Media Group攜手羅氏診斷於3月1日舉辦亞太區年度診斷論壇,今年以”Freedom to Be #EveryWoman”關懷女性健康為主題,邀請亞太地區各國專家探討女性健康議題。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特別受邀,分享我國HPV及子宮頸癌防治的成功經驗,讓亞洲各國專家看見台灣。 新北市超前全國布局HPV疫苗接種與抹片篩檢推廣政策,亮眼表現超越世界衛生組織2030消除子宮頸癌之目標,成為台灣之光 子宮頸癌防治包含預防、篩檢及積極治療等面向。有鑑於九成以上的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之90/70/90目標,包括 90%女孩於15歲時接種HPV疫苗 70%的女性在35歲前接受高效能的子宮頸癌篩檢 90%被確診為子宮頸癌的女性能得到治療及照護 我國在各面向皆積極落實,其中透過校園公費HPV疫苗施打政策,全國國中入學女生接種率在2022年就已達92.0%,超過WHO提出的目標值。而新北市更是我國最早推動大規模HPV疫苗接種的縣市,提前國家政策多年,自2010年推動迄今,HPV疫苗年度接種數量為全國之冠,至今已有超過21萬人受惠。 積極落實抹片篩檢推廣,新北市子宮頸癌死亡率低於全國平均 除了施打疫苗積極預防,定期篩檢也是防治的重要一環。實證顯示大規模子宮頸抹片篩檢可降低 60-90%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我國自1995年起即提供三十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免費篩檢服務,25年來累積篩檢率達 82.7%;而新北市無論每年抹片檢查、或每三年一次抹片檢查篩檢率皆高於全國平均,新北市除HPV疫苗接種外,亦率先成為全國補助未滿30歲或未具健保資格之女性,免費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縣市。在積極預防與篩檢下,我國子宮頸癌發生率已逐年下降,全國發生率自2010年每十萬人口10.81,下降至2020年每十萬人口7.78;全國死亡率也自2010年的每十萬人口4.41,下降至2021年每十萬人口2.8。就新北市而言,死亡率普遍低於全國,防治表現卓越。 積極預防、定期篩檢為遠離子宮頸癌的不二法門  籲女性積極行動 新北市人口數全國居冠,加上城市幅員廣大,政策推廣與落實的困難度相較其他縣市更高,然在子宮頸癌防治上卻創下領先表現,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分享,除了領先布局的HPV公費接種政策外;在抹片檢查上,新北市積極利用便捷的巡迴車提供到點社區篩檢服務,並積極輔導轄區醫院設置子宮頸抹片快速通關服務,連結院內相關資源、建置門診主動提示系統等,積極提升預防成效;而在這兩年,也力促HPV篩檢在產官學上的學術研究,以期能造福新北婦女及未來政策之參考。陳局長說明,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積極預防、定期篩檢都是不二法門,呼籲全民都該支持並鼓勵女性積極篩檢、主動預防,共同守衛健康。 

癌症化療嘔吐、疲憊⋯有舒緩方法嗎?醫建議「3種中藥」補腎氣

癌症化療嘔吐、疲憊⋯有舒緩方法嗎?醫建議「3種中藥」補腎氣#癌症

癌症病人常在化療與放療後,出現副作用症狀如嘔吐、腹瀉等等,常會使病人的精氣神皆大受影響。該如何舒緩這些化學治療後的不適反應, 使不舒服及對身體的傷害程度降低,除了因應病人不同體質,來調整各種藥物的劑量外,醫師建議也可以用中藥來調理身體,有助於滋養補氣、補體力,能幫助病人更有力氣對抗下一次的治療。

一刻不敢走怕錯過公車 「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助癌友安心就醫

一刻不敢走怕錯過公車 「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助癌友安心就醫#癌症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且癌症的發生率從60歲之後即大幅提升。癌症是必須高頻率穩定治療的疾病,對於正在接受治療之癌友,常常需要每週甚至每天往返醫院,而偏鄉長者面對密集的治療,身體已是一大負擔,更需接受長時間且不方便的就醫車程,讓他們求生的一哩路雪上加霜。 台灣癌症基金會長期關注偏鄉癌友就醫狀況,在富邦人壽連續5年企業資源挹注之下,協助逾1,700名偏鄉銀髮癌友順利就醫。今年攜手富邦人壽與中華顧問工程跨界合作,建立「銀髮癌友偏鄉交通媒合平台」,以台東地區作為首發地區,於2022年10月起上線營運,提供偏鄉癌友更實質的交通服務。 交通不便讓偏鄉癌友身心俱疲 7成萌生中斷治療的念頭 台灣癌症基金會 賴基銘執行長表示,癌症屬高齡化的疾病,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癌症是需高頻率回診的疾病,癌症若在確診3個月後及時治療,1年內死亡率為18%,未接受正規治療,1年內死亡率將成長3倍達55%,如能持續治療,可以穩定控制病情甚至治癒。但對偏鄉的銀髮癌友而言,就醫交通的環境艱困,往往會造成中斷治療。 偏鄉交通不便恐讓癌友萌生中斷治療念頭,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2019年調查,探究癌友就醫可近性之困境,結果顯示:銀髮癌友比例高、就醫往返時間成本高、獨自就醫比例高,為偏鄉地區普遍常見的「三高」現象。逾7成癌症病友曾因居住地交通不便而萌生放棄治療的念頭,就醫路的艱辛竟比療程副作用更難忍受,這是住在都會居民往往很難想像的不便。據統計有5成以上偏鄉地區癌友,前往醫院接受治療至少需要花費4小時車程;尤其是東部及南部地區幅員較廣,大眾交通運輸不便,醫療院所比例又低,使得偏鄉地區的癌友在治療路上,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成本。 偏鄉公共運輸佔比低 銀髮癌友暴露在不安全的就醫環境 「居住在台東縣金峰鄉深山工寮中的陳伯伯,每次下山治療都需先委託鄰居或親友協助接送下山,再到鎮上的臨海公車亭,迎面吹著海風等待轉乘班次一天兩班的公車前往醫院就醫,一步都不敢離開,深怕公車就錯過了……」 金鐘得主小薰-黃瀞怡今年受邀擔任偏鄉守護大使,透過小薰過往居住桃園仙島的成長背景與母親為癌症患者的照顧者經驗,一同實地走訪偏鄉拍攝陳伯伯就醫的實際狀況,小薰感慨地說到「特地拉拔到台東拍攝推廣影片,要抵達到他家,要先經過蜿蜒、曲折的山路,先將車停在山坡下,再爬過一個陡坡後才會抵達到陳伯伯的家,沒想到他們的抗癌路是如此艱辛又漫長。陪著伯伯下山就醫吹著海風等那班次極少的公車,心想著要怎麼一個人走過這條抗癌之路。但不希望要因為這樣,就讓偏鄉癌友因而害怕且抗拒就醫。」這也讓小薰想起小時候,還居住在仙島上,當時爸爸突然闌尾炎,就看到媽媽一個人扛著爸爸下山、媽媽開船、爸爸躺在船上。只記得抵達到渡船頭時,一集流星花園也播完了!再從渡船頭到醫院又花了半小時。所以小薰能理解偏鄉癌友們,因為距離跟車程疲累而拒絕就醫的心情。 創新運輸服務:就醫交通媒合平台上線 助偏鄉癌友「醫」臂之力 安全道路+乘載服務+家庭支持=安心就醫 長年致力於健康促進與高齡弱勢關懷的富邦人壽,連續7年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合作,自2015年共同攜手推動「全民練5功」專案,獲得國健署重視與肯定,列為國人防癌的重點衛教宣導。富邦人壽公關廣宣部部長陳姿瑛表示,我們了解到偏鄉交通的不便會大大影響癌友治療意願,故從預防角度,轉為聚焦於實質解決偏鄉銀髮癌友的就醫困境,2017年起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合作推出「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交通補助計畫,並發揮社會影響力,號召大眾關注偏鄉癌友就醫可近性議題。今年持續攜手基金會推動偏鄉銀髮癌友關懷。 為更貼近偏鄉癌友的就醫需求,台癌自2022年10月起起,除了提供偏鄉就醫交通補助金,更連結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的資源,啟動「偏鄉多元移動交通媒合平台」,結合在地多元車輛實體運輸載送。中華顧問工程司周永暉董事長表示,作為交通公益法人,多年來關注偏鄉移動服務議題,認知到交通運輸對偏遠地區的宜居性扮演著關鍵的功能,特別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對於偏鄉運輸應該有更智慧與更創新的作為。科技成果應全民共享,透過交通建設與智慧科技的整合,有移動需求者都可享有行的權利,讓交通成為偏鄉民眾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建設。  台癌致力關心偏鄉癌友就醫問題,富邦人壽多年來發揮企業社會責任,以及跨單位與中華顧問工程司異業結盟,建立偏鄉癌友交通媒合平台,使偏鄉癌友能安心就醫。期待能拋磚引玉,透過守護大使小薰-黃瀞怡的影響力,一同呼籲全民關注偏鄉癌友就醫可近性議題,一起幫助更多銀髮癌友走出治療的交通困境,讓康復的「醫」哩路不再遙遠。 請上台癌官網或「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活動網站,一起幫助偏鄉癌友就醫的一哩路。

長庚10年研究「突破壽命限制」!基改老鼠增命30%抗癌能力更強

長庚10年研究「突破壽命限制」!基改老鼠增命30%抗癌能力更強#癌症

未來有可能只要輸血,就能讓人長壽又年輕嗎?10年前,為了在貧血研究中,治療一隻患症的小老鼠,竟然發現老鼠可因此突破壽命限制,最多增加30%的壽命!基隆長庚醫院研究團隊證實,基因改造不僅能延長老鼠壽命,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還可改善老化相關疾病、甚至是治療癌症,成為近期醫界在健康長壽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容易呼吸道發炎、肚子不舒服?中醫揭真相:五臟疾病全因「痰」作祟

容易呼吸道發炎、肚子不舒服?中醫揭真相:五臟疾病全因「痰」作祟#癌症

中醫上說「百病皆由痰生」,如果不把痰吐出來就會讓病一直拖著,甚至病症更嚴重,導致癌症的發生,但真的是這樣嗎?中醫師張書陸、張閎運整理國醫張步桃大師熟讀《傷寒雜病論》之後,留下癌的瘤筆記和病案,讓你從中醫角度了解癌症,以下為《張步桃腫瘤要方》原書摘文。

腹脹、消化不良⋯竟也是胃癌前兆!名醫揭「2階段」有效預防癌病變

腹脹、消化不良⋯竟也是胃癌前兆!名醫揭「2階段」有效預防癌病變#癌症

吃甜食、喝咖啡,又讓你感到胃食道逆流了嗎?小心,現代人因不健康的生活作息與飲食,往往有胃疾,別以為只是常見小疾病,還有可能已經是末期胃癌徵兆。《如果不是那一次檢查,我已不在人世》由10位癌症名醫聯合撰寫,試圖透過權威醫師的第一手觀察,揭開癌症神秘面紗,分享正確篩檢知識。胃癌,可能真的與你想像中的很不一樣。以下為原書摘文:

癌症不再是絕症! 臺中榮總推再生醫療 點燃癌症病友希望

癌症不再是絕症! 臺中榮總推再生醫療 點燃癌症病友希望#癌症

臺中榮總於今年邁向40周年的里程碑,此次台灣醫療科技展,以「臺中榮總 立足臺灣 引領世界」為主題,展現卓越醫療照護成果。 成立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中心 研究罕病免疫細胞療法 臺中榮總於今年2月成立「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中心」,集結數十位不同領域專家,致力發展幹細胞及抗癌免疫細胞療法,聚焦在急,重,難,罕疾病的應用,同時與日本、美國多所大學合作多項臨床試驗,全力以赴做國內再生醫學的先行者,讓「罕病不再沒希望,癌症不再是絕症!」。 台中榮總於醫療科技展中展出四大醫療項目 除了再生醫療,臺中榮總展區展出項目也包括  介入性心導管: 心臟內超音波免開刀免全身麻醉修補心房破洞、免開刀治療早產兒開放性動脈導管、無導線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冠狀動脈鈣化斑塊鑽石研磨介入性治療、經下腔靜脈置換主動脈瓣膜、及無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療心房顫動。 尖端醫療: 雷納生機械手臂精確完成脊椎手術,風險性低、恢復快。 智慧醫療: 建置全國最大及最完整之遠距醫療中心及重症資料庫,以精準預測各種疾病。人工智慧精準勾畫放射治療部位,減少不必要之輻射劑量。 精準醫學: 建構完整的六大臨床資料庫。台灣精準醫療計劃收案冠全國,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精準診斷並治療病人。 臺中榮總全力發展頂尖醫療新技術,串連生技與醫藥產業,開創國內及國際嶄新的醫療模式。 本次醫療科技展期間,同時舉辦「2022細胞治療與精準醫學國際高峰會議」,邀請來自德國CAR-T治療自體免疫疾病權威醫師,也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第一作者Dimitrios Mougiakakos教授、及國內外一流的專家學者,現場講解最新的發展趨勢及應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