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藝人康丁罹癌傳病危 大腸癌年奪四千多條命

藝人康丁罹癌傳病危 大腸癌年奪四千多條命#飲食

今年75歲的資深演員康丁,曾經演出許多電影、電視劇,把劇中角色演得活靈活現,但是現實生活中的他罹患大腸癌,目前正在跟病魔纏鬥,日前傳出病危,很多藝人都為他祈福。而過去也罹患大腸癌的楊烈,經過手術治療之後,目前身體狀況似乎不錯。大腸癌目前是國人死亡率第三高的癌症,目前認為成因是飲食習慣不良所引起,也有國外的研究認為是細菌造成。高雄榮總醫院正子造影中心的衛教文章中指出,大腸癌發生率雖然高,但因為比較容易發現找到病灶,且癌症演變的時間較長,所以只要定期檢查是否有大腸息肉,早期發現,一般也比較好控制。一般最常見症狀為下消化道出血,大腸癌的出血往往是少量且間歇性,並與糞便均勻混合是不易由肉眼查覺,借由定期的大便潛血檢查看是否有陽性反應。該文章表示,如果排便習慣突然改變,排便不正常,常有便秘、大便解不乾淨、大便變細或上廁所次數增加,這些都有可能是大腸癌前兆,務必詳細探查原因盡早做進一步大腸癌篩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該文章提醒,並不是血便就是大腸息肉的症狀,大便若是出血呈鮮紅顏色,和糞便完全分開,則可能是痔瘡與直腸炎。多吃生薑可防癌? 美初步研究證實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84細菌感染導致大腸癌? 專家:有可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36獨力撐家計!單親罹癌多延誤就醫 醫師籲勿忽視身體警訊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13

孕期不胖到自己可能嗎?

孕期不胖到自己可能嗎?#飲食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林潔雨 攝影/Kiwi 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孫序東、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 徐嘉徽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許雅雯演出/爸爸:蔡堃祥 媽咪:林芸安懷孕後最好能把吃進去的營養都往胎兒送,只要胖寶寶,不要胖到自己,這是所有孕媽咪一致的期望,但是真的可以辦到嗎?怎麼吃、怎麼動才能讓胎兒壯壯,又不使自己身材走樣?多蔬果、少澱粉,遵循正確原則是關鍵對準媽咪們來說,孕期只胖胎兒,不胖自己,是再理想不過的。雙和醫院復健科許雅雯醫師認為,其實最好媽咪和胎兒都不要太胖,孕期應該重視的是均衡營養,並有適當、好的蛋白質攝取。亞東醫院婦產部孫序東醫師表示,多年來臨床觀察發現,媽咪懷孕期間體重的增加,從4公斤到30、40公斤都有,而到底怎麼吃、如何運動才能只胖胎兒,其實並沒有特別的訣竅。曾經有位韓國媽咪懷孕期間只愛青菜不愛肉,孕期體重只增加2~3公斤,產下的寶寶體重卻可以達到2800公克,產後反而比懷孕前瘦。所以孕媽咪多蔬果、少澱粉,並且多重視蛋白質的攝取,遵循簡單正確的飲食原則,自然不會有胖到自己的困擾。懷孕初期吃無節制,最容易胖到媽咪如果要從飲食、運動著手以達到只胖寶寶的目的,有哪些實際的作法?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徐嘉徽表示,運動、飲食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就是體重的控制。其實孕媽咪會胖到自己,主要關鍵是在懷孕初期,此階段胎兒主要在五官、心臟以及神經系統的發育,體重不大會增加,孕媽咪如果毫無節制的吃,只會讓脂肪堆積在自己身上。此外,很多孕媽咪會胖到自己,多因為誤以為多吃才是對胎兒好,可以讓胎兒快快成長。懷孕初期增重不超過2公斤因此,最重要是懷孕初期的體重控制,建議準媽咪在此階段體重只需增加1~2公斤以內即可,並可依循懷孕前的飲食攝取量,不需另外加強或補充太多熱量。至於整個孕期應增重多少?如果孕婦原來的體型就屬於比較胖,則孕期增重應該比較少;原本過瘦,就可增加多一些,不過一般建議以增加10~14公斤最恰當。★ 以孕前BMI值,做孕期增重考量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新版孕婦健康手冊中,建議孕婦依照自己孕前BMI做體重增加的參考:BMI<19.8 ,孕期體重增加12.5~18公斤BMI 19.8~26,孕期體重增加11.5~16公斤BMI 26~29,孕期體重增加7~11.5公斤BMI>29,孕期體重增加7公斤若懷雙胞胎,孕期體重增加15.9~20.4公斤若懷三胞胎,孕期體重增加22.7公斤BMI值計算方式: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得出的BMI值若低於18.5,表示為瘦弱體型;大於24,則表示過重體型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孕期每天的飲食最重要是務必均衡攝取五穀根莖、奶類、蛋豆魚肉、蔬菜、水果、油脂等六大類食物,不可偏廢任何一類。依照衛生署建議,一天的總熱量建議在1800大卡,各類食物攝取建議量:五穀根莖類4碗、奶類2~3杯、蛋豆魚肉類4~5兩、蔬菜類3~4份(每份100克)、水果3份、油脂類3湯匙。《MamiHome媽咪窩》‧2011/1月號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

銀髮族、過重者易骨鬆! 抗「鬆」防「跌」記得動一動

銀髮族、過重者易骨鬆! 抗「鬆」防「跌」記得動一動#飲食

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如果骨質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得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進行的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15歲以上民眾有7.6%經醫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男、女比率分別為4.6%、10.5%,女性明顯高於男性,並隨著年齡而增加。前述調查結果亦發現,在骨質高峰期(30歲以前)的骨質疏鬆情形,男、女均低於1%;但30歲以後骨質逐漸減少,到了50歲以後骨質流失更形嚴重,7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女性在停經後骨質疏鬆比率亦高達20%~35%。20日為世界骨鬆日,行政院衛生署署長邱文達提醒民眾年輕時儲存骨骼「骨本」,平常可多攝取牛奶、起司、豆腐等富含鈣質的食物,避免過度飲用咖啡、適度曬太陽、避免熬夜,多從事跑步、健走、球類運動、健康操、爬樓梯等,可以促進骨質密度增加的負重式的運動,就能輕鬆預防骨鬆。調查結果發現,相較於正常體位的民眾,體位不正常的民眾(過輕、過重、肥胖)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比率。經常節食及體重過輕會減少雌激素分泌,加速骨質流失,造成骨質含量變少及肌耐力降低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體重過重則會增加骨頭、關節的負擔,因此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呼籲,均衡飲食及運動是維持理想體重的不二法門,肥胖者必須努力「甩肉」。

被診斷為漸凍人 女士分享居家照護經驗

被診斷為漸凍人 女士分享居家照護經驗#飲食

陳銀雪女士在1995年被診斷為漸凍人,在沒有生病之前,她擁有加州中醫師執照並且任教於南灣大學。在校時為學生會會長,畢業之後又被選為校友會會長,致力於中國中醫師與美國中醫師之學術交流,而且活躍於南加州各社團,如園林市婦女會橙縣華人獅子會、台灣同鄉會、南加州華人商會。(圖:陳女與丈夫仍到處旅遊)診斷之後,被醫師告知只能活兩年,那時她的小兒子只有10歲,大兒子剛上加州柏克萊大學一年級,心情低落,拒絕所有過去朋友的拜訪,大兒子毅然決然的由柏克萊轉學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讀,畢業之後並在家照顧她兩年,才去就讀醫學院。這期間她參加了當地漸凍人協會每個月固定一次的病友聯誼會,發覺有人不必氣切也活過了二十多年,給予她極多的鼓勵和活下去的勇氣。由於在美國聘用照護的困難重重,隨著病情的發展,在911發生的那天和其夫君張鈞堯博士也是齒顎矯正的專家移居台灣,迄今。因她是重症殘障,依規定得以雇用兩位外籍看護,輪流照顧她的生活起居。目前陳女有兩位照顧者,一位來自菲律賓,另一位是印尼籍,他們分為早晚兩班制,每星期輪調一次,銀雪長期在良好的居家照護以及全家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先生兒女的精神支持下,加上她本身樂觀珍惜生命,她奇蹟似的活過了病後的第十六個年頭,目前並未氣切,生活規律正常,飲食三餐和正常人沒有兩樣,只是需要看護花很長的時間餵食。每天早晨她五點半醒來,輪夜班的看護立即為她做簡易的手腳按摩,約十五分鐘,之後,由床上轉換到她特製的輪椅上喝約250cc的溫開水,之後刷牙洗臉如廁,六點半準時陪同父母共進早餐,主要食物為燕麥粥、青菜、高麗菜、豆腐、肉鬆、煎蛋等,由於吞嚥緩慢,早餐須時至少一個小時,餐後她立即刷牙、漱口,緊接下來就是她的全身鬆壓拍打運動,拍打屁股及背部以利血液循環,因她已全身癱瘓,無法自主性的做運動,她仰賴看護幫助她做四肢的旋轉運動,然後旋及做下肢抗衡運動,這些運動須時45分鐘。緊接下來,是她用電腦悠遊網路、用MSN、Webcom和朋友相互連絡的時間,她雖然殘障,但腦筋思路清晰,只剩左腳的大拇指可以運作,指揮電腦,和在日本教英文的女兒聊天,關心其生活起居,時而與在美國行醫的大兒子連線,觀看她的孫子及兒媳生活起居,時而與病友或大學同學聯絡,用MSN互通訊息,彼此關照生活點滴,相互鼓勵。約上午十點左右,另外一位看護會為她準備一碗十榖米湯,喝完之後也是立即漱口以維持口腔健康,繼續維持她的網路世界,十一點進食當季水果汁一杯,十二點半準備陪同父母午餐,她因有健康的牙齒及良好的咬合,目前口腔內有所有牙齒,除三顆門牙因跌斷做植牙外,完全是自己的真牙,因此她仍舊可以享受正常人所吃的任何食物,攝取充分的營養成份,維持良好的體力,用餐時間通常須要一個半小時。午餐之後,她會欣賞連續劇或電影,約在下午四點左右,她會上床休息30分鐘,然後飲用蔬果汁一杯,然後沐浴,之後繼續遨遊她的網路世界。晚上通常是在晚間六點半進食,之後她就準備上班去了(陪她爸媽看娘家),直到十點下班,之後看她朋友的E-Mail,回朋友的信件,每天一定要和在密西根州立大學讀法律的小兒子以MSN閒聊,瞭解他的生活作息,鼓勵他用功讀書,直到深夜十一點前刷牙、漱口完畢才上床睡覺,雖然她每天睡眠時間極少,但一上床立即熟睡。她的生活充實美滿而且是幸福快樂、毫無煩惱。

搭低氣溫的順風車 秋冬是健康減重好時機

搭低氣溫的順風車 秋冬是健康減重好時機#飲食

各位家長們,您家裡面有偏食又挑嘴的小朋友嗎?您曾經用某道料理吸引小朋友成功「吃」出好習慣嗎?或者您有健康創意的私房菜想告訴大家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預計於12月3日辦理「健康小天使親子飲食達人比賽」,並自即日起開始報名!凡就讀台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的學童及其父母師長,填妥報名表及創意食譜向學校或各區健康服務中心報名即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教育局有鑑於兒童在建立飲食習慣、培養食物喜好的成長階段,父母師長扮演重要的角色及示範形象,加上冬天是進補的季節,特規劃在寒冷的12月辦理「健康小天使親子飲食達人比賽」,活動將邀請主廚駱進漢師傅等多位知名飯店廚師及營養師擔任評審,並於活動中教導大家如何用少少的時間、簡易的食材,料理健康均衡的飲食,現場另備有多道健康料理供民眾試吃及食譜索取;期能透過此活動,喚起民眾對日常飲食習慣的重視與改變,帶動親子合力烹飪健康菜色,營造健康、均衡的飲食環境與氛圍,也提醒民眾要好好的把握冬天這個健康減重的好季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感謝臺北市私立稻江護理家事職業學校協辦本活動,該校由朱燦煌校長帶領共計293名師生組隊報名參加「臺北市青少年健康體位促進計畫」,自今年4月份起至9月共計減重逾300公斤,其中有幾名BMI超過30的學生成功健康減重20公斤以上,也重拾自信與健康。該校每學期均定期檢測師生體適能,並成立「健康指導班」,藉由運動習慣的養成、營養知識的澄清與建立,進而改善肥胖的煩惱,維持良好的健康體位。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游麗惠處長表示,人是恆溫的動物,在環境溫度太低時,身體會透過燃燒熱量產熱,使體溫維持在37℃的恆溫下,換句話說,冬天時身體會耗費比夏天多的熱量,從減重的角度來看,當然有助減肥。但冬天讓人容易發胖的原因不外乎是氣溫下降,人的胃腸供血量增多,消化吸收功能增強,食量增加,加上身體活動量明顯變少,體重自然直線上升。故鄭重呼籲大家冬天只要秉持多聚少餐、多做室內運動、秉持正確的進餐準則及維持量體重、體脂的習慣,不但可以有效維持健康體位,還能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深層卸妝油可溶出粉刺? 醫師:無效!

深層卸妝油可溶出粉刺? 醫師:無效!#飲食

市面上許多化妝品牌紛紛推出強調深層清潔的卸妝油,甚至標榜卸妝油可以溶出粉刺來吸引消費者,許多消費者因此每天使用卸妝油希望能將改善粉刺問題。對此署立台南醫院皮膚科醫師康錦華表示,卸妝油不太可能溶解粉刺,因為粉刺主要是由老廢角質、皮脂硬化產生,一般很難靠外力來拔除。市面上有美容業者標榜利用蒸氣的方式將粉刺溶出,或使用妙鼻貼來拔除粉刺,康錦華醫師表示,這些方式僅可處理非常表層的粉刺,妙鼻貼本身還會因黏著性強度而影響拔除粉刺的效果,如果妙鼻貼使用不當反而會刺激粉刺,引起細菌感染,造成痘痘的產生。林新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曹克昌表示,粉刺的形成是由於皮脂腺分泌旺盛,過多的油脂造成毛囊口阻塞,讓粉刺變成痘痘,曹克昌醫師建議,平時可以利用去角質的方式,將老厚角質層去除,一般市售去角質商品或痘痘專用洗面乳都含有「A酸」成分可以抗老化、溶解角質作用,比較不容易產生堆積問題,也比較不容易產生粉刺及痘痘。曹克昌醫師表示,痘痘、粉刺的產生,主要都是與「油脂」有密切關係,所以許多美妝品會標榜植物性油脂不致痘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不管是動物性油脂或植物性油脂都一樣。所以卸妝油、乳液這樣的產品,還是要依據自己的膚質狀況作適當的選擇。最後醫師提醒,充足的睡眠、保持愉悅的心情、適當補充水分、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都可以改善粉刺與痘痘問題;臉部清潔方面,若有化妝應注意清潔乾淨,洗臉次數以早晚兩次為佳,溫度以溫水最好,飲食方面,少吃高熱量的油炸物食物或是麻辣火鍋,如此才能有助於治療及預防粉刺、痘痘的發生。●最新無痛拔粉刺--膠原蛋白http://www.uho.com.tw/beauty.asp?aid=633●卸妝方法不正確 易形成閉鎖性粉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8720●鼻頭痘痘可以擠嗎?http://www.uho.com.tw/pantology.asp?year=2010&mon=6&id=308

憂鬱症患者易中風? 專家:有關連,但不是一定

憂鬱症患者易中風? 專家:有關連,但不是一定#飲食

美國《醫學協會期刊》新研究指出,憂鬱症患者容易中風,且因中風而死亡的機率高於一般人。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宜釗表示,這個研究只能代表憂鬱症與中風有一定關連性,並非憂鬱症本身會導致中風,造成憂鬱症病患中風的因子有很多,包括情緒、血壓等。研究人員表示,憂鬱症患者因為情緒不穩定、心情易低落,因此可能以酗酒、抽菸來麻痺自己,因此染上這些不良習慣,而不良習性長久累積下來,就容易導致心血管的問題而引發中風。醫師劉宜釗說,憂鬱症病患通常大腦血清素含量不足,容易情緒低落、看事情較悲觀、壓力較大,因此可能較有高血壓或心血管方面的毛病,而這些都是引發中風的危險因子,並不是有憂鬱症就一定會中風。她提到,臨床觀察顯示,憂鬱症易伴隨高血壓的毛病,但真正原因還有待更進一步研究。憂鬱症患者要怎麼治療與調適?醫師劉宜釗指出,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黃允臻說,食物攝取也很重要,香蕉、南瓜、綠色蔬菜、堅果類、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黃豆、深海魚類、維生素B群等都能紓緩緊張與壓力,另外三餐定時定量均衡飲食,才能使各個細胞器官正常運作,吃進去的養分充分被身體利用,精神好、心情自然而然就愉悅,再配合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學習釋放壓力,讓情緒獲得抒發,同時也增加抵抗力,就是最佳抗憂鬱方法。●胖子多半患有憂鬱症 多半也因憂鬱症變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259●吃「白色蔬果」不容易中風?中醫:小心營養失調!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05●預防心血管疾病很簡單?醫師:多吃水果就有效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08

世界心臟日 注意「三高」為健康把關

世界心臟日 注意「三高」為健康把關#飲食

今年世界心臟日主題「One World, One Home, One Heart」,呼籲照護心臟健康由家庭開始,擴到大全球的每個角落。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成長,醫療科技發達使民眾平均餘命也延長。在家庭中,除了高齡長者容易是心血管疾病候選人,自小寶貝誕生那一刻起,在父母盡心盡力為寶貝規劃未來的同時,「三高」也可能悄悄地攻破您嚴密的防線。根據研究顯示,體重過重及肥胖兒童,其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幾乎為正常體重兒童者的2倍,未來將提早當上各種慢性疾病的候選人。  預防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齡、肥胖、運動不足、抽菸等,可歸納出三大要領,即戒菸、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此外,健康檢查也是重要一環,時時為自身健康把關。延伸閱讀「世界心臟日」: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35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