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如何吃不胖,讓您照吃不發福!有撇步

如何吃不胖,讓您照吃不發福!有撇步#飲食

這是人人面對年節美食後遺症的煩惱:外表發福也就算了,若血管裡的油多、醣高,甚至尿酸高造成痛風、膽結石引發急性膽囊炎,血壓高導致中風、心肌梗塞,那才真糟糕!多蔬菜、多纖維、多運動、少菸、少油、少鹽、少糖、少酒、甚至少吃──誰不知道,但一年一度咱們中國年節,有幾個人做得到?!在這野人獻曝,介紹如何細嚼慢嚥,讓您有可能照吃,但不一定會發福。狼吞虎嚥──錯誤的吃飯通病一般人吃飯:飯菜入口,嚼不了兩三下,吞下一部份食物,嘴裡含著剩餘的老飯、老菜,就夾新飯、新菜入口,嚼不了兩三下,再吞下一部份食物,嘴裡仍有老飯、老菜時,又夾一些新飯、新菜入口,永遠口裡有老飯,又有新飯,永遠嚼不了幾口就吞,一頓飯,快的人,三、五分鐘就吃完了──這種不健康的吃飯習慣,一定要改!胃腸道消化食物  按部就班  層層負責當我們將食物由口中吞下,8秒鐘就經食道進了胃。以正常的消化速度來說,如果是澱粉類食物,待在胃袋的時間最多是2小時,蛋白質則是最多待4小時,脂肪最多待6小時。然後,食物往下到了十二指腸,這裡吸收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礦物質。接下來到了空腸,空腸主要是吸收水溶性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再經過迴腸,這裡吸收的養分包括:脂溶性維生素、脂肪、膽固醇、膽鹽等。這一段就是我們所謂的「小腸」。 人體的消化道就像是工廠的生產線,如果我們狼吞虎嚥,兩、三分鐘就將一頓飯囫圇吞下肚,就好比上工的生產線,履帶由前向後不停的轉動,若第一關的工作人員隨便做,到了後面拼裝組、品管組的人可就要累死了!同樣地,人體的消化道也是環環相扣,如果上一個環節草率,吃得太快,則負責之後消化功能的器官,就會負擔過重而容易出問題。 消化差  疾病多食物沒有被細嚼就會加重胃腸道的消化工作量,胃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消化食物,一些輔助消化的器官也會加重工作量,例如:到了小腸,胰臟就得持續、大量、過勞地分泌化解澱粉、蛋白質、脂肪的各種消化酵素,分別將它們轉化成單醣、胺基酸及脂肪酸,以利吸收運用。如果因此無法來得及在小腸將粗糙的食物分解、消化、吸收,就會形成一些大分子毒素,滲漏進入體內,引起腸邊的淋巴組織類似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會讓身體許多部位慢性發炎、病變、老化甚至癌化,此即俗稱的「腸漏症」。此外,長期吃得多、吃得快,讓分泌消化酵素的胰臟過度操勞,經年累月之後,胰臟一定不堪負荷。所以很多大吃大喝、不細嚼慢嚥的人到了中年,就因胰臟再也分泌不出足夠的酵素而開始罹患所謂的富貴病,如:化解不了醣而產生糖尿病、消化不了脂肪而造成血脂過高症。如何細嚼慢嚥  當一口飯菜入嘴後,就停止再夾菜扒飯,開始用舌頭均勻攪拌食物,讓牙齒上下不斷咬動研磨,二、三十下後,嘴裡感覺有汁了,嚼到第50下,一半以上的固態食物可能都消失被磨成水了,此時,可整口吞下。然後開始夾下一口新飯菜入嘴,繼續細嚼慢嚥50下…習慣吃飯快的人,先從嚼30下才吞開始,然後進步到50下。若能每口飯菜嚼到100下,幾乎80-90%的食物都變成液態,均勻混合唾液中的殺菌素、澱粉及脂肪酵素後吞下,整個食道以下的胃腸肝膽都如釋重負,輕鬆的不得了!細嚼慢嚥 增健康  1. 胃脹、腹脹減少,排便順利因為食物消化得細膩完整。2. 不容易過食、不容易增胖,血脂血糖不易增長因為細嚼慢嚥會讓食物消化吸收的時間加快,血糖也會較早的緩慢上升,我們也會比較快有飽足感,便會減少進食量;反之,當我們狼吞虎嚥時,食物來不及消化吸收,血糖上升得慢,飽足感延遲產生,容易多吃、過量,當然容易過胖。3. 多叩齒, 有助健康中國養生古法提倡叩齒,有助牙齒、牙齦的健康。德國傅爾電針經絡系統也認為牙齒與全身各系統對應相關連:正中間上、下共8個門牙是與腎臟有關;上、下兩側最外邊的大臼齒則是與心臟相通。4. 臉部肌肉咬動有助經絡健康臉部經絡密佈,一口飯嚼50下,一頓飯吃30分鐘,一天三餐飯下來等於做了兩個小時的全身運動印度聖雄甘地曾說:「飲你的食物,嚼你的飲水。」把固體的食物細嚼成液體後才「飲」,已經是液體的水還要把它當成是固體的食物「嚼」後與體熱同溫才嚥,極有哲理,真是細嚼慢嚥的極致。細嚼慢嚥、少量多餐,絕對是健康飲食養生的第一守則,“吃,不胖”的開始。中華文化五千年。身為文化大國的一份子,讓我們展現一下斯文進餐、細嚼慢嚥、體會得出菜根香的精緻而高雅的文化水平吧!

4成民眾每日有兩餐外食 該如何遠離心臟病?

4成民眾每日有兩餐外食 該如何遠離心臟病?#飲食

現代人對飲食很講究,美食人人愛,但品嚐美食要注意這些食物是否伴隨著高油、高鹽、高糖,不當飲食將提高罹患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這類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的前五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黃萾芬指出,根據2004~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NAHSIT)發現:成人男性體位過胖(BMI>24)比率高達51%,女性則佔了36.1%。與前次調查(1993~1996)相比較則發現,無論男性或女性,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關係密切的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皆有顯著增加;此外,在飲食型態攝取結果也發現,只有20%的國人蔬果攝取有達建議量,且40.6%的國人每日外食兩餐或兩餐以上。黃萾芬表示,心臟是供給身體血液的重要中樞,如何保持血管暢通?油脂選用是一大關鍵。媽媽們炒菜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主要選擇,烹調方式多以蒸煮、涼拌、燉滷,避免油煎、油炸及減少動物油、奶油等飽和脂肪的使用。製造過程以氫化油(人造奶油、酥油)或回鍋油做為烹調用油的食物,例如薯條、麵包、洋芋片、鹽酥雞、糕餅點心…等,可能含高量的反式脂肪酸,將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造成血管阻塞、提高心臟疾病的罹病率。黃萾芬說,其實飲食方面只要把握「用好油、多蔬果、多纖維」的均衡飲食原則,配合良好生活型態,也可以擁有健康心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一直努力推展健康飲食,配合9月26日世界心臟日護心主題,特地選用可作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來源的「酪梨」,設計清爽酪梨蔬果捲及優酪醬,讓民眾吃美食健康無負擔!延伸閱讀「好心情食譜」: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236

地中海飲食 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地中海飲食 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飲食

人類的腦力常隨著年紀增長,出現相對性的減退。運用健腦食材特性,從日常料理中儲存腦本,將可以降低日後失智症的發生。根據研究指出,地中海型飲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同時可有效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及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變成失智症的風險,是值得推薦的飲食型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張惠萍營養師表示,地中海飲食型態為一種金字塔結構的飲食方式,塔的底層說明除了飲食之外,保持足夠的身體活動,和愉快的用餐氣氛和吃什麼東西一樣重要。金字塔的第一階,也就是每天應該吃最多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穀、橄欖油、豆類、核果、種子、香草植物;金字塔的第二階,也就是可以常吃的,例如一星期兩次以上、但是不必天天吃的,包括魚類和海產;金字塔的第三階,是家禽、蛋類(一個星期 1~3 次,每次適量)和乳製品(每星期 1 次~每天 1 次,要適量);金字塔的最頂端,也就是只能偶一為之的,如:紅肉 (豬肉、牛肉)和甜點;金字塔的左邊說明了要多喝水,然後每天或偶而喝適量的紅酒。詳細的地中海式飲食內容包括:多攝取蔬果(維生素C、E)、豆類、未精製穀類(B群):蔬果中富含維生素C、E,這些抗氧化物質(維生素C、E)可以減少失智症的發生;另外,維生素B群及葉酸的缺乏與腦部血循環有關,這是失智症發生的原因之ㄧ,因此多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B群將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發生。但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目前不建議長時間、高劑量從飲食以外的來源進行補充維生素或深海魚油,以免過量而造成副作用。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來烹調或調拌沙拉,並且少食用飽和性脂肪:許多研究顯示,攝取飽和性脂肪將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未飽和脂肪酸的食材將有助於血管的暢通,進而減少失智症的發生,也對老年人健康有助益。未飽和脂肪酸除了橄欖油之外,也包含瓜子、堅果及松子仁等食材。多攝取深海魚類(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是一種聚不飽和脂肪(polyunstatrated fat, PUFAs),研究指出,低程度的omega-3脂肪酸與增加失智症風險有關。在深海魚中富含omega-3脂肪酸,若多食用深海魚類(如鮪魚、鱈魚等),將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維持飲用適量葡萄酒的習慣,但無此習慣者則不建議喝酒:不少研究指出,65歲以上老人每日飲3小杯紅酒(約140C.C.)將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但飲用過量,反而會造成智力退化且有成癮等副作用。因此,平日若有飲酒習慣者,建議以紅酒為主且減為少量,而無飲酒習慣者,還是不宜嘗試。從精選食物開始調整生活型態,是預防失智症的第一步。進而可以多多增加人際網絡、增加社會參與、多多動手動腦,也都是可以預防失智的小撇步。將健康飲食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多關心自己與身邊的家人是否有失智的徵兆,一起動手預防失智症的發生,臺北市衛生局期待市民朋友與我們共同打造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延伸閱讀「地中海式飲食金字塔」圖示: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218

中秋烤肉「三低一高」健康吃 掌握均衡飲食原則

中秋烤肉「三低一高」健康吃 掌握均衡飲食原則#飲食

文/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 林珈汶中秋節是國人三大節日之一,傳統上,除了吃月餅、剝柚子、賞月之外,烤肉已成為現今不可或缺的活動。在琳瑯滿目的烤肉食材中,要如何挑選才能讓您在享受中秋夜的團圓樂中,又能兼顧健康與美味!奇美醫院營養科藉著佳節來臨之際,就食材準備、烤肉技巧、份量拿揑、沾醬使用…等提供您如何掌握及運用的方法!食材準備 均衡選擇生鮮低脂食材海鮮及肉類:盡量選擇油脂較低的海鮮類,例如:蝦子、花枝、文蛤、香魚…等,及去皮的雞腿、雞胸肉或豬里肌肉片…等瘦肉。減少選用膽固醇高的動物內臟及油脂含量高的三層肉、霜降肉、梅花肉、雞翅膀及其加工製品,例如:香腸、培根、貢丸、熱狗…等,以減少攝入過多的食品添加物及看不見的油脂。五穀根莖類:常為烤肉時被忽略的食材,建議列入烤肉的菜單中,以避免攝取過多肉類造成攝食不均衡,像:土司、玉米、地瓜、米血糕、甜不辣、麻糬、糯米腸…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蔬菜、水果類:蔬菜是最不造成身體負擔的食材,除了可平衡營養素的均衡度,其豐富的纖維質可增加飽足感以減少肉類或主食類的攝取量。像杏鮑菇、香菇、甜椒、金針菇、絲瓜、筊白筍…等,是很適合做為烤蔬菜的來源。在烤肉活動中不免會準備應景的柚子,雖然柚子含有豐富的纖維質、維生素C,能幫助消化、具有抗氧化能力,不過兩片柚子約165公克就有60大卡,一天最多吃半顆柚子就達到足夠攝取量了。烤肉技巧 把關燒烤過程衛生安全對於不規則不易烤熟的食物,可先煮半熟再烤,如雞翅、雞腿,也可以鋁箔紙包覆或隔開烤肉架與炭火方式烤,以減少高溫燒烤產生的燒焦致癌物,同時注意生熟食交叉汙染的問題,為燒烤過程的衛生安全做好把關。份量拿揑 少肉類、多蔬菜、多喝水食材的採購量及熟食的攝取量都必須掌握少肉類、多蔬菜的原則,而吃烤肉時為了達到止渴之效,最好準備冰涼的白開水、無糖綠茶、花草茶、檸檬水或零卡可樂,盡量減少飲用含糖飲料,因為含糖飲料不僅無法解渴還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沾醬使用 自製DI Y或稀釋法取代市售沾醬烤肉的調味最好取用天然食材自製,如:蔥、蒜、白蘿蔔泥、香菜、九層塔、白醋、檸檬汁…等,與清淡的日式和風醬油調製或取市售沾醬以1:1的稀釋法取代,以降低鹹度。另外,為了讓烤肉的食材更入味,會事先醃漬肉品,如此較容易吸附過多鹽份,建議以塗抹自製或稀釋沾醬取代醃漬法。另外,慢性疾病患者在吃烤肉時,應多加留意,如高血壓的患者應避免使用調味沾醬;高血脂症患者攝取肉類時需先去除肥肉、雞皮後再食用,並避免食用含糖飲料;痛風患者應減少帶殼海鮮類及菇類的食物,且避免攝取酒精飲料,以免痛風發作。糖尿病患者除了蔬菜以外,其它食材要注意份量控制,尤其是五穀根莖類例如:土司、玉米、米血糕、甜不辣、麻糬…等,且避免含糖飲料攝取,以免中秋過後血糖上升舊疾復發。其實只要均衡的攝取各類食物,再稍微改變烹調方式,慢性疾病患者也可以滿足味蕾的需求,健康過佳節。最後不忘提醒:在烤肉活動除了遵守少油、少鹽、少糖、高纖「三低一高」的均衡飲食原則,還需將應景的月餅納入飲食計劃中。若在享受中秋團圓樂的氣氛中無法節制口慾之滿足,建議在烤肉前後,可減少其它食物的攝取量、增加運動量,如此不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才能度過一個健康歡樂又沒有負擔的中秋佳節。

迷思,生理期減肥法?

迷思,生理期減肥法?#飲食

相信女性朋友一定都對「好朋友」非常有感覺,在月經週期的過程中,不但心情會隨之起伏,連體重也會隨之起伏。到底生理期減重法有用嗎?是不是用特別的飲食可以有效減重呢?女性在生理期的體重變化,我們先來討論一下在沒有任何飲食介入時,女性在生理期的體重變化。女性的月經週期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期,而每位女性月經週期的長短不一,以下說明是以28天為例:月經期(濾泡期前期,第1天~第7天)此,階段是女性朋友「好朋友」來拜訪的時候,為期大約7天。此時,身體中的雌激素及黃體素的濃度都很低,子宮內膜開始剝落、出血,這時候妳會發現體重開始往下降。有很多人相信,此時大吃甜食如巧克力、甜的紅豆湯等不會胖,其實這些食物的熱量並沒有改變,也不會因為月經期就變得比較不會轉換成熱量。只是因為此時「生理性」的體重下降,讓大家有假象以為吃不胖,若在此時期沒節制的狂吃甜食,照樣會胖!濾泡期後期(第8天~第14天)這時期大約是在月經結束後的一星期,此時體內的雌激素開始大量分泌,而黃體素的濃度依然很低。除了之前子宮內膜的重量,體內因為黃體素濃度很低,不會使太多的水份滯留在體內,所以女性朋友會發現體重降得特別快。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並不代表「減肥成功」。有很多人從經期第一天到排卵前,體重會降個一兩公斤,以為自己減肥成功;但是,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再過幾天,身體進入排卵期以後,因荷爾蒙的緣故,妳又會發現怎麼自己又開始「發福」了。黃體期(第15天~第28天)當月經結束後的第二個星期,雌激素分泌到一個高峰後會急速下降,此時,濾泡破裂將卵排出,濾泡開始便成黃體,女性的身體正式進入黃體期。身體內雌激素慢慢下降,黃體素開始大量分泌,這時候體內因黃體素的濃度增加又開始水腫、體脂肪堆積,子宮內膜又開始變厚。尤其,快要到下一次月經來潮以前的幾天,身體會水腫得很明顯,有的人會開始出現「經前症候群」,有些人會頭痛、脾氣暴躁、冒青春痘等等。此外,在這段期間體重又會偷偷增加個1~2公斤。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女性朋友每個月的月經週期中,體重會有1~2公斤的落差都是正常的,有的人會建議在月經結束後那一星期減重,效果會最顯著。不過,體重變輕這是自然的生理現象,而不是真正的體重下降。所以,若真要減重,應該要打破這一兩公斤的藩籬,確實執行「低卡均衡的飲食」並加上「規律的運動」,這種原則並不需要因為月經週期有任何改變。不過,在黃體期時因為荷爾蒙的關係,會使食欲比較好,這個時期更應該控制飲食並加強運動,免得體重在此時不止是「生理性」的增加,而是真正的增加體重。而且,在黃體期也應該吃得清淡一些,免得水腫的情形更嚴重。重點提示:減重是持續性的飲食習慣,並不會因為生理週期而有所改變;而生理週期中1~2公斤的體重變化都是「生理性」的,並不是減重成功或是失敗的結果。延伸閱讀「生理週期的飲食重點」: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988本文摘自:瘦不了的錯誤,由臉譜出版社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73

20歲少女愛吃甜食 危險腸息肉已2顆

20歲少女愛吃甜食 危險腸息肉已2顆#飲食

23歲陳同學,飲食偏好跟時下多數青少年一樣,偏愛吃紅肉,喜好辣、酸口味的食物,平均每週吃兩次鹽酥雞,幾乎每天都會喝珍珠奶茶、可樂等甜飲。今年暑假跟著父母一起做全身健康檢查竟發現已有2顆危險息肉需切除。國內做最多大腸鏡檢查的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醒這並不是個案,聯安調查去年1萬多人做腸鏡檢查的結果,發現罹患腸息肉的患者中,竟約21%的人未滿30歲。聯安院長鄭乃源醫師呼籲,從調查中顯示息肉已非中年人才會罹患的疾病,而腸息肉若不及早處理,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癌化成大腸癌機率高達85%,他認為息肉年輕化可能與現代人飲食習慣相關。鄭乃源說明,飲食西化的影響在年輕人身上特別明顯,高脂、高鹽的飲食內容正符合年輕一代的偏好,特別愛嗜肉、吃甜食、偏好油炸、燒烤等食品,加上運動量少、愛熬夜作息不正常,所以易容易息肉年輕化。根據衛生署95年癌症登記報告,結直腸癌的個案數已首度破萬,成為國人十大癌症榜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分析超過萬筆的腸鏡健檢資料發現,國人腸道健康亮紅燈,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鄭乃源提醒,保衛腸道健康之觀念應向下紮根,年輕人應從完整檢查、飲食、以及運動做起。他進一步歸納發現,有息肉的年輕人,五成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差,普遍嗜辣、重鹹、喜歡甜食及重口味飲食,並偏愛油炸、碳烤、醃漬、煙燻等精緻食物。約有三成受檢者每日飲水量少於1,000cc,超過三成受檢者有抽菸習慣,近三成五受檢者有飲酒的習慣。經年累月的不良作息,使他們成為腸道健康之危險一族。基於飲食、體型、生活或運動習慣也和腸息肉、腸癌相關,鄭院長因而建議過度肥胖、生活習慣不佳、喜歡吃醃漬、燒烤等不健康的食物、平時缺乏運動,或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最好再提早開始腸鏡檢查。而且,完整的檢查之外,更應及早針對飲食、生活型態與運動,重做檢討與調整,讓自己變得更健康。

營養師教你如何吃的更健康!

營養師教你如何吃的更健康!#飲食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張靜芬有高血壓不要吃太鹹是眾所周知的,但什麼是太鹹卻眾說紛紜。營養師在衛教的時候,90%的病人都不會承認自己吃的太鹹,即使承認自己愛吃鹹的人也會抗議:「沒有鹹怎麼吃?」因此高血壓防治的飲食治療若只強調「低鹽飲食」就太草率了,很難達到降低血壓的成效。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調查,國人五十歲以上約有40%的人罹患高血壓,十大死亡原因中與高血壓有關的就有五項:心血管疾病(第二名)、腦血管疾病(第三名)、糖尿病(第四名)、腎臟疾病(第八名)和高血壓疾病(第九名)。但可怕的是平時高血壓並沒有什麼症狀,很容易讓人忽略它的治療,持續的血壓不正常,時日一久血管也逐漸硬化,一旦到發病的程度,心肌梗塞、腦中風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因此,高血壓實在是這些奪命疾病的隱形殺手。防治高血壓需多管齊下:必要的藥物加上生活形態的調整,採用「有效的」飲食療法是最新趨勢。傳統的飲食療法是控制體重和不吃太鹹。減重對肥胖的高血壓患者有很好的降血壓效果,但是靠節食而成功減重的畢竟是少數。至於低鹽飲食難以持續的原因是教人「少吃這個、少吃那個」,病人一直在不吃與偷吃之間徘徊,很難養成長期習慣。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在1992~1997年間,進行了一項大型的臨床研究,以飲食處方防治高血壓,簡稱「DASH飲食(得舒飲食)」。該研究中受試者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安排吃典型的美國餐作為對照組,三分之一的人吃蔬果餐,最後三分之一的人就吃得舒飲食。每天測量評估指數,八個星期後總驗收。採得舒飲食者降血壓的成果最為顯著,而且血壓的進步自開始吃的第二週就發生了。血壓正常者有5%的降幅,包括收縮壓和舒張壓;有高血壓的參試者,平均將近8~10%的降幅,相當於服用一顆降血壓藥物的效果。更可喜的是受試者不但降了血壓,也降了血脂肪,在沒有人抱怨肚子餓的情況下成功減重,全面性的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在美國各級醫療和營養大型組織的大力支持下,不但定位得舒飲食為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治療,更在2005年全國營養飲食建議中,明文建議所有成人當參照採用這套飲食方式來增進健康。得舒飲食強調「多吃有益健康的食物」,而不強調「少吃對身體有害的食物」。透過每天攝取五份蔬菜與五份水果、紅肉改白肉、吃堅果,用好油、兩份低脂乳,以及主食選擇全穀根莖類等原則,達到一個綜合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低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營養素搭配對預防疾病有益的飲食。有益健康的食物哪裡找?鉀離子可以拮抗鈉鹽,協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離子;蔬果和奶類含有豐富的鉀離子。鎂和鈣是肌肉、血管收縮放鬆的必要元素,鎂質又影響許多酵素的形成、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對預防動脈硬化很有幫助。在葉綠素和全穀類(譬如:糙米、燕麥、麥片、蕎麥),以及堅果含量都很豐富。鈣質的食物主要是奶類,但必須選擇脫脂奶或低脂奶,因為全脂奶所含動物脂肪太高,同時也會升高膽固醇,也可以從豆類、豆製品、深綠色蔬菜和海菜類及帶骨的小魚攝取。膳食纖維一來可增加飽足感,又可減緩食物中單醣和膽固醇的被吸收速度,改善血糖和膽固醇。再者,膳食纖維能幫助排便,減少便祕引起的高血壓,降低中風的風險。纖維豐富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穀類、根莖類等。膽固醇高的食物會促進動脈硬化,建議肉類最好以白肉(魚類、貝類、家禽)取代紅肉(牛、羊、豬、內臟類),也要避免肥肉、豬油、奶油等油品及製品。不飽和性脂肪有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每天要適量攝取,種子、堅果及植物油都含豐富的不飽和性脂肪。許多人吃燙蔬菜但又很少吃堅果,其實這很容易缺乏不飽和性油脂。得舒飲食建議五份蔬菜與五份水果,最好是來自多種類的蔬果,不要偏食某幾種。主食最好選擇十穀米再混搭根莖類,這樣就容易同時獲得多種的營養素。延伸閱讀「握得舒飲食的菜單」: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081

你的進食順序 可以看出是否容易發胖!

你的進食順序 可以看出是否容易發胖!#飲食

眼前是一桌豐盛的佳餚,包括香噴噴的白米飯、美味的紅燒排骨、清脆的花椰菜、甜美的羅宋湯、綜合水果盤,請問你會先吃哪一種食物?這不是請你做心理測驗,而是,由你的進食順序可以看出,你容不容易發福?其實大部分的人的飲食習慣都一定是先動筷子吃飯,然後,配一些肉、魚,很多人就這樣地把一碗飯吃完了,最後覺得自己沒吃到蔬菜有罪惡感,所以就隨便夾幾口吃一下;之後再喝湯及吃水果。不過這樣的進食方式真的比較容易肥胖,因為先吃大量的精緻的米食,一方面很容易吃下過多的熱量,二方面這些精緻的米食吃下去,血糖很容易快速上升,並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一分泌以後,也很容易讓體內的脂肪堆積。如果我們每一餐可以讓血糖上升的速度變緩慢,不但能舒緩高血糖的問題,也能減少胰島素的快速分泌,不讓脂肪堆積得太快;所以,把握進食順序也是減重者應該注意的飲食細節:順序一:先吃蔬菜我自己有一個飲食習慣,就是每一餐我會拿一個盤子,把餐桌上所有我能看到的五顏六色的蔬菜都夾到我的盤子中,每餐一開始我吃的食物就是這盤五色蔬菜。減重者一定要把握著一個原則:「熱量密度」愈低的食物要先吃,像蔬菜這種食物,不但熱量密度低,又是高纖的食物,更重要的是這五顏六色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更含有幫助我們預防疾病的「植化素」。我們可以把蔬菜想成在胃壁放置一個「柵欄」,這個「柵欄」可以防止之後吃進來的營養素被快速吸收,這對於延緩血糖的上升非常有幫助。記得蔬菜的烹煮方式應盡量用水炒的方式,不要放太多油或是肉燥。順序二:喝湯吃完那一盤蔬菜以後可以喝一些湯,幫助剛剛那一盤蔬菜在胃中更有飽足感;但記得在減重時,不要喝太多「濃湯」,應盡量選擇清湯為宜。順序三:吃肉、魚、蛋等蛋白質食物此時,你的胃已經快要半飽了,可以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補充每日的蛋白質需要,但要記得這些食物最好不要用高溫油炸、煎的方式,因為不僅熱量會增加,還容易產生致癌物;建議這些高蛋白的食物多用滷、蒸、燉的方式。順序四:吃米飯我們習慣吃白飯,但白飯滿容易讓血糖上升, GI值算是不低的食物,選擇最後再吃白飯,可以延緩血糖的上升。而且,此時應該不會感覺很餓了,就不會一下子吃太多高澱粉的食物。不過我們也不能不吃澱粉,所以最後再來吃飯這種方式,不但能均衡飲食,也能減少熱量攝取。如果,能把白米飯換成五穀飯或是糙米飯,對於體重控制更是有幫助。順序五:最後吃水果很多人會覺得飯前吃水果能幫助消化,但若以減重的概念來看,我建議水果放在最後吃,因為水果多含單醣,而且很多水果的甜度很高是屬於高GI的食物,若是空腹吃水果,其實很容易使血糖上升,並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並不利於減重。想減重時,建議多選擇甜度低的水果如蘋果、芭樂、番茄等。稍稍調整進食順序,會發現體重會慢慢下降!本文摘自:瘦不了的錯誤,由臉譜出版社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7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