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孩童愈早近視 早年罹白內障、青光眼風險暴增

孩童愈早近視 早年罹白內障、青光眼風險暴增#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小一近視盛行率由75年3%,爬升至99年17.9%,顯示我國學童近視問題日趨嚴重。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年紀越小近視,越容易高度近視(度數>600度),而高度近視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孩童暑假看電視時間 為非假日兩倍然而國小孩童近視控制,急需民眾加以正視,但暑假到來,孩子宅在家中,依據國民健康署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11歲兒童假日花在看螢幕的活動(包含看打電腦含上網或打電動、看電視含錄影帶、DVD )是非假日的2倍(267分鐘比128分鐘);每週戶外活動的次數2次及2次以下,其近視風險會增加5成。為避免孩子戶外活動過少,以及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影響孩童的視力,甚而加深近視度數,國民健康署提出孩童護眼六招,希望兒童能遠離近視,快樂過暑假:1) 每日戶外活動2~3小時以上。2) 2歲以下避免看螢幕,大於2歲每日不要超過1小時。3) 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看書保持35~45公分距離。4) 讀書光線要充足,坐姿要正確。5) 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6) 每年定期1~2次檢查視力。

6族群常見眼疾 延誤治療恐視力受損

6族群常見眼疾 延誤治療恐視力受損#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現今科技發達,接觸3C用品的機率變多,導致視力問題層出不窮,白內障、青光眼、老花、近視等眼疾求診的比例較5年前增加約20%,且年齡層有逐漸下探的趨勢,眼科林丕容醫師將指出各年齡層常見的眼睛問題,民眾可多加留意,一旦視力出現問題,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6歲以下兒童/斜視與弱視最常見,其中Ÿ斜視乃是中樞神經系統支配眼外肌肉不協調,或是先天性眼睛發育不全所致;弱視則可能是因先天性白內障、眼瞼下垂、屈光異常等問題所引起。醫師小提醒/Ÿ斜視建議在學齡前矯正,才能得到較好的視覺功能,可利用手術與視力訓練等方式加以調整;弱視治療則必須先確認成因,才能有效治療。建議一旦視力出現異常,要及時治療,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視覺功能異常與弱視。● 6~9歲兒童/近視與假性近視最常見,其中父母都是高度近視者,孩子罹患的機率隨之而增;此外,Ÿ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看電視、打電動及玩電腦等也會導致。醫師小提醒/避免長時間觀看電視、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腦,若要使用建議距離眼睛60公分以上為宜,且每隔30~50分鐘、就要休息15分鐘,休息時可望遠凝視(6公尺以上),若沒有空間則閉目休息。● 9~18歲少年/近視、假性近視、散光與結膜炎,近視成因與上述同,至於散光則是因不當揉眼、在車上看書或姿勢不正確,如躺著看書或看電視所引起;結膜炎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常會因接觸而傳染。醫師小提醒/散光預防方法和近視同;而結膜炎則是避免在公眾場所,與他人共用毛巾或浴巾,且勿用手直接搓眼睛,並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以免感染病毒。● 18~40歲/近視、遠視、散光、與隱形眼鏡症候群,如乾眼症、眼睛疲勞、角結膜炎等;遠視多為先天性的眼睛發育不全造成;隱形眼鏡症候群乃是因軟式隱形眼鏡久戴、清洗狀況不佳等因素,使角膜缺氧,導致眼睛乾澀、疲勞與角膜、結膜發炎等症狀。醫師小提醒/可使用框架眼鏡、軟硬式隱形眼鏡來調整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至於隱眼症候群,則可選擇配戴一般框架眼鏡或選擇硬式隱形眼鏡代替,其透氧率較高、覆蓋面積較小,較不會出現乾澀等症狀,但缺點是需要較長的適應期。● 40~50歲/常見疾病為老花眼、青光眼等;老花眼是因水晶體隨年齡增長而失去彈性、調節功能減退所導致;慢性青光眼是喪失視野後逐漸形成,病患不易自覺,若沒有定期檢查、及早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失明;急性青光眼則因眼壓急速升高,導致眼晴異常疼痛引起。醫師小提醒/老花為自然老化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生,較難避免,只能後續治療維持良好視力;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及周邊血管收縮疾病、免疫功能失調、神經細胞營養失衡等患者,都是青光眼高危險群,平常需多留意。● 50歲以上/易發生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疾病;水晶體因老化、紫外線傷害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視覺模糊,即罹患白內障;黃斑部是視網膜的視覺中樞,當年紀越大、久受光線傷害、或高度近視眼球退化,導致黃斑部病變,進而影響視力。醫師小提醒/3C產品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因3C產品會發出高能量藍光,長期近距離照射,等同水晶體被照熟,導致許多人年紀輕輕,不到40歲就出現白內障症狀;戶外建議可配戴太陽眼鏡來預防紫外線與高能量藍光,避免眼睛傷害。黃斑部病變可能是近視加深、白內障、或其他眼疾所造成,建議60歲以上民眾,定期3~6個月至眼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眼睛保健9NG觀念 醫師搖頭破迷思

眼睛保健9NG觀念 醫師搖頭破迷思#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現今科技發達,不少人是3C用品的愛好者,導致低頭族增多,連帶白內障、青光眼、老花、近視等眼疾求診的比例也較5年前增加約20%,且年齡層有逐漸下探的趨勢,顯現出眼睛保養已刻不容緩。此外,似是而非的眼睛保健觀念,更讓醫師們搖頭不已,醫師將針對書籍中錯誤的觀念迷思,做出正確的解答,讓民眾有所依歸、不再傻傻跟著亂作,傷害靈魂之窗。● NG觀念1/透過報紙或書本拿近或拿遠的鍛鍊,可讓老花眼恢復正常視力?眼科林丕容醫師表示,緩慢拿近與拿遠可以短暫舒緩疲勞的眼睛,但嚴重老花眼,其睫狀肌、水晶體已經彈性疲乏,不可能藉此回復原本的調節力,更無法使老花回復正常視力。● NG觀念2/近視矯正手術,恐使患者面臨角膜混濁的問題,並惡化導致角膜失明?林丕容醫師說明,近視矯正手術是在角膜上進行微調,並不會導致角膜混濁,也不會有所謂惡化導致失明的問題。● NG觀念3/利用針孔眼罩看物品,可直接刺激視網膜和大腦,有助於近視和老花的視力恢復?林丕容醫師說,利用針孔眼罩看東西,確實會因而看清物體,但這僅是短暫物理現象「針孔效應」導致,並無法幫助近視和老花的視力恢復。● NG觀念4/可以把適量的鹽和水混合,自製眼藥水?眼科鐘珮禎醫師表示,民眾自製眼藥水,多半沒有精密儀器在身邊,無法有效控制濃度;此外,製作過程中恐無法保持無菌狀態,若擅自使用自製眼藥水,可能因病菌殘留或是濃度調配不當,導致角膜感染、發炎、灼傷,甚至穿孔的危險,因此不建議自行調製。● NG觀念5/將眼睛張大,眼球往上看,再張更大、往下看,重覆數次,可以矯正散光?鐘珮禎醫師說明,散光分為角膜散光與水晶體散光,大部分是天生造成,或隨著年齡、角膜乾燥或白內障等疾病原因,導致散光增加或不穩定,是無法透過眼球操或護眼訓練等外部運動來改善。● NG觀念6/白內障和青光眼是近視的併發症,和血液循環變差有關;只要持續做眼睛運動,增加眼部血液供應,都可消除或中止?鐘珮禎醫師說,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老化、紫外線傷害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的視覺模糊,並非是眼睛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的,因此白內障屬於不可逆的眼睛老化現象,一旦發生,建議尋求手術治療。● NG觀念7/視網膜病變者,若攝取豐富蛋白質,可增厚視網膜。此外,藉由經常轉動眼球、對外眼肌進行按摩、白天盡量維持抬頭的姿勢、夜晚睡覺採取仰睡等方式,可預防視網膜剝離?視網膜科賴史忠醫師表示,視網膜剝離大部分是因為視網膜有破洞,使得玻璃體內的液體,沿著裂孔滲入視網膜底層,產生剝離;且沒有科學證明,攝取蛋白質或抬頭、仰睡,可以預防視網膜剝離,目前只能透過手術或雷射治療。● NG觀念8/面對太陽,閉上眼睛30秒、再用手摀住30秒,或改換手電筒照射眼部,可以提高夜間視力品質?賴史忠醫師說明,夜視能力取決於視網膜桿狀細胞的多寡與功能是否正常,與瞳孔無關,因此利用此法並無法提高夜視品質。● NG觀念9/每週浸泡2~3次,每次約10~15分鐘、40度左右的熱水澡,可預防青光眼、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賴史忠醫師說,青光眼是因為眼壓過高,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霧化,視網膜剝離則是因為視網膜受損,與泡熱水澡、提升體溫並無關連,且無任何醫學根據證實有預防作用。

吃太補引發青光眼 患者增2成

吃太補引發青光眼 患者增2成#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冬至到、冷氣團一波接著一波,你是不是正在大啖羊肉爐或薑母鴨等進補食物呢?提醒千萬別補過頭,小心青光眼找上你!近日就有一名35歲女性,因眼睛脹痛、發紅、視力混濁且視力突然急遽降低而求診,診斷發現其左眼視力從1.0降到0.2,眼壓更飆到45毫米汞柱(正常眼壓應低於21),醫師確診為虹彩炎性青光眼,且視神經已受損,需接受手術治療,追問原因竟是進補過頭導致。三軍總醫院眼科呂大文醫師表示,虹彩炎性青光眼的成因為各式各樣的身體發炎反應;當患者壓力大、睡眠品質差、食用刺激性食物、自體免疫力下降時,會影響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眼球虹彩,造成虹彩發炎,嚴重會導致青光眼或白內障。這種情形一般民眾常發生,因此當天氣漸冷、冬令進補越熱門,門診遇到虹彩炎性青光眼患者的機會便提高約2成。急性青光眼要積極治療 否則恐危害視力此外,虹彩炎性青光眼會發生在各個年齡層,大部分患者一開始大約2~3年發作一次,若沒有接受適當治療,便會變成一年1次,最後嚴重到一年發作好多次。且每發作一次,就會對視神經產生不等程度的破壞,民眾不可輕忽。呂大文醫師提醒,虹彩炎性青光眼在急性發作時,眼睛會出現脹痛、發紅、視力急劇降低、眼眶周圍疼痛並延伸到頸部等症狀;一開始的虹彩炎症狀與急性結膜炎類似,常被疏忽,因此若症狀只侵犯單眼且持續2週以上,可能就是罹患虹彩炎。呂大文醫師建議,患者若保持規律及健康的生活,虹彩炎性青光眼發生率可大幅降低,因此要避免暴飲暴食、維持清淡的生活來減少發病機率。對此,冬令進補時需格外小心,避免補過頭、得不償失。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免失明危機?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免失明危機?#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疾,除了一青二白,還有「三黃」,青光眼、白內障已是廣為人知造成視力變差的原因,但卻很少人聽過「黃斑部病變」,專家指出,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此疾更是導致中老年人永久性視力損害的首要原因,千萬不能輕忽。除青光眼、白內障 黃斑部病變也是視力殺手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黃松盈醫師表示,「黃斑部病變」年齡是重要的致病因子,隨著人口老年化,民眾若無此疾病的正確認知,恐造成生活上嚴重影響,直接影響到閱讀、辨識、駕車及任何需要精密視力的活動;黃斑部是一種視網膜退化的疾病,使中央凹視覺喪失,且惡化速度相當快,兩年內若未積極治療,9成患者視力可能惡化至0.1以下而失明。黃斑部位於視網膜正中央,是負責細微中心和大部分色彩的視力,隨著隨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開始增生,導致視網膜黃斑部結構及功能發生改變,造成中心視野受損;典型症狀為視力「模糊」、視物「扭曲」「變形」、甚至視野中心會產生「黑影」或空缺,患者只能用餘光看東西。雙眼有代償作用 「睜一眼閉一眼」自我檢視眼科蔡裕棋主任也表示,黃斑部病變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若不了解疾病,耽擱就醫時間又找錯專科,改善的效果就有限;且雙眼視力有代償作用、正常眼睛會在視覺上補常惡化的眼睛,因此初期黃斑部病變很少同時影響雙眼,因此當單眼患病時,患者常難以察覺視野有出現任何扭曲、變形的症狀,而忽略治療。蔡主任提醒,5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至眼科進行相關檢查,並時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檢視眼睛健康,避免讓自己陷入失明危機,也切記眼睛有分專科,若出現視力模糊、扭曲變形、有黑影等症狀,可盡速至「視網膜專科」諮詢。

視力回春 恐是白內障惡化前兆

視力回春 恐是白內障惡化前兆#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白內障患者因年紀過大,有時會伴隨老花眼症狀產生,此時病程發展若出現老花眼症狀減輕、出現視力回春、清晰或是近視突然增加,可別開心的太早,這可能是白內障病情開始惡化的前兆,應盡快就醫治療。白內障合併老花眼 可能使視力短暫恢復清晰臨床上,50歲的黃先生10年前曾動過近視雷射手術,整體視力一直都很良好,但最近1年來,近視度數突然激增至450度、且出現多重影像、視線朦朧白霧化等症狀,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散光和白內障病情加劇所導致;眼科醫師林丕容表示,正常的水晶體是透明的,但因為老化、外傷、紫外線或其他因素變混濁、硬化時,會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被傳送到視網膜上,而造成視覺模糊,形成「白內障」。林醫師說明,黃先生的病例是隨著年紀增長,老花度數慢慢增加(老花眼看近物吃力),且同時伴隨白內障的病程發展,此時眼睛內部硬化腫脹混濁、水晶體逐漸變厚、中央處變凸,彷彿內建一副老花眼鏡,才會發生某段時間看近物清晰的情況,但當水晶體變得更混濁、更厚時,又會變成看近物不清楚。白內障若拖延 恐有失明危機 需盡早治療白內障若拖延過久,增厚的水晶體可能導致青光眼或其他眼疾,產生不可逆的視力損害、嚴重者可能失明,因此民眾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需立即就醫。

學童避免高度近視 當心青光眼機率升

學童避免高度近視 當心青光眼機率升#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眼睛乃靈魂之窗,而青光眼是現今已開發國家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近視度數與未來得到青光眼的危險有關,近視度數只能從小開始控制,因此眼科醫師提醒,兒童視力保健會影響將來一輩子的視力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主治醫師尤之浩指出,青光眼一旦診斷出來,代表視神經已受到無法回復的功能受損,此時給予治療也無法治癒,只能降低病情惡化速度。所以在學童時期積極減低近視發生與度數,將有效降低未來得到青光眼機率。尤之浩表示,高度近視造成眼球變長,視神經部分結構改變,使得功能受到影響。眼球一旦變長,則無法恢復,造成永久影響。近視的產生與加深,最重要時期就是國小7~8歲。近年亞洲多國皆有近視比率增加趨勢,臺灣也不落後,因此尤之浩提醒家長,應更注意防範學童近視,除平時注意用眼習慣、適當休息及均衡補充營養,也要有適度運動與戶外活動。另外,臺北市這個暑假起跑的「臺北市學童健康護眼計畫」,免費為國小二年級學童進行視力檢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部自七月一日起,於每周一、三、五夜診及週六上午設立「學童護眼門診」,歡迎多加利用。 

青光眼恐致失明 患者需避免眼壓飆高

青光眼恐致失明 患者需避免眼壓飆高#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採訪報導)明天(12日)是世界青光眼日,台灣約有逾35萬人患有青光眼,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青光眼在歐美國家致盲率約10%,但在亞洲則高達25%,在台灣致盲率也高居所有眼疾之冠。要避免青光眼持續導致國人失明,除了及時發現與就醫,青光眼患者需避免眼壓飆高,了解視力保健、遵從醫師指示治療與定期追蹤。今年60歲的吳女士6年前確診為青光眼,去年退休後想徹底治療,接受青光眼合併白內障手術,沒料到術後併發玻璃體脫失、虹彩炎、眼壓飆升。手術的併發症讓她一度想放棄治療,還好她再求醫、接受小樑濾過管手術,眼壓已回復正常。她分享:「發現青光眼病情千萬不能延誤,一定要有耐性地積極治療。」呂大文表示,55歲以上女性、身高低於160公分、患有高度近視或長期服用類固醇,如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都為青光眼的高危險群,直系血親中患有青光眼病史,罹患青光眼的比例是一般人的7~13倍,必須仰賴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注意眼壓的變化,可利用眼壓測量器隨時量眼壓,避免眼壓飆高。奧比斯救盲基金會也指出,不少患者確診後會擔心失明,或不知如何因應生活上可能的變化,導致極大的心理壓力,但憂傷、不規律用藥、睡不好都很容易導致眼壓升高、反而可能使病情惡化。呂大文主任說,青光眼患者可利用「輕食、好睡、緩動」的生活照護原則、不過度憂慮,幫助控制病情。明日就是世界青光眼日,呂大文呼籲患者,青光眼依種類、病情,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平時注意補充抗氧化物的蔬果,如南瓜、藍莓、玉米等護眼食材,並養成運動習慣、不熬夜、避免趴睡等保護眼球,再配合初期治療多能避免失明視神經損害,另外年輕女性患者如果計畫懷孕、擔心用藥影響胎兒,也可請醫師評估調整治療與用藥,控制青光眼病情。(圖/記者杜宇喬攝)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