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部分診所標榜提供「舒眠麻醉」,形容過程「就像睡一場覺」。事實上,舒眠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一種,不需插管,先從靜脈給予適當安全劑量鎮靜藥物,等待患者睡著再視需求來注射局部麻醉藥;不過,舒眠麻醉也隱藏著許多風險,以下解析舒眠麻醉是什麼,以及民眾應如何確保自身的麻醉安全。
近年部分診所標榜提供「舒眠麻醉」,形容過程「就像睡一場覺」。事實上,舒眠麻醉是全身麻醉的一種,不需插管,先從靜脈給予適當安全劑量鎮靜藥物,等待患者睡著再視需求來注射局部麻醉藥;不過,舒眠麻醉也隱藏著許多風險,以下解析舒眠麻醉是什麼,以及民眾應如何確保自身的麻醉安全。
醫美常用舒眠麻醉避免病人麻醉的不適,透過注射俗稱「牛奶針」的麻醉劑,就能在短時間進入睡眠,因此近年來廣受民眾歡迎。《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此篇,她表示,消費者做醫美接受舒眠麻醉時,只要醫美療程不痛,平安結束就好,千萬不可要求醫師增加麻醉深度。
48歲張先生沒有慢性疾病,也沒做過任何手術或麻醉,因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肺部腫瘤,決定至醫院胸腔外科接受手術。張先生想到多年前看過的電影,男主角在手術中醒來,甚至有類似「靈魂出竅」的情節,很害怕自己也會在手術中發生一樣的狀況,於是在術前訪視門診時向麻醉科醫師提出他的擔憂。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大部分民眾對於手術和麻醉的認識都很陌生,但根據統計,台灣每天平均進行近6,900件手術,換算下來台灣人一生中接受手術的次數約為8.7次,因此除了醫護衛生從業人員外,民眾更有必要認識手術跟麻醉相關知識,才能在面對手術時更加安心。局部麻醉可分注射式、浸潤式2大類注射式局部麻醉:簡單施打效果快安南醫院麻醉科主任蘇翔表示,臨床上以注射式較為普遍,一般使用藥物為「利多卡因」(Lidocaine)和「卡波卡因」(Mepivacaine),此類藥物主要是針對皮下1~2公分的神經和神經末梢來進行麻醉,使用簡單方便,效果快且副作用小,適合一般門診手術如息肉切除或是傷口縫合及拔牙使用。局部麻醉因使用範圍廣泛,因此施打者大都由手術醫師來親自執行。但施打局部麻醉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如手術範圍過大或手術時間過長,導致重複施打,或皮下注射時誤注射入病患的動脈或靜脈,可能出現以下藥物中毒症狀: 視力模糊 頭暈或暈眩 高血壓 激動煩躁 意識模糊 嗜睡 聽覺變化,如耳鳴 口周麻木 金屬味 構音障礙當發生藥物中毒症狀時,應立即停止手術並給予病患氧氣,設置點滴和全套生理監測包含心電圖、血壓計與血氧監測,以防止病患發生進一步腦部毒性症狀,通常經過休息和點滴治療後都能逐步緩解。浸潤式局部麻醉:用量少較安全若病灶位置太深、範圍太大或是已化膿腫脹,導致局部麻醉劑已經無法在皮下達到浸潤神經效果,就無法使用注射式局部麻醉方法。浸潤式局部麻醉最常見於眼科手術、醫美臉部手術和泌尿科檢查方面。蘇翔指出,一般眼部整形手術、眼前節和白內障手術都會使用利多卡因藥水點眼,或加上神經阻斷後再執行手術。醫美臉部雷射則是以軟膏塗抹於雷射位置之臉部皮膚後,待麻藥作用後再施打雷射。而泌尿科膀胱鏡檢查是使用局部麻醉軟膏來麻痺病患尿道。浸潤式局部麻醉因藥物使用量不多,比起注射式局部麻醉來說相對安全,唯一要注意的地方是病患是否曾有對麻藥或軟膏類藥品過敏病史。手術局部麻醉3大族群不建議蘇翔強調,局部麻醉藥物在使用上需注意安全外,如有以下身體症狀的病患也不建議使用局部麻醉進行手術,例如: 高齡長輩有巴金森氏症或退化性大腦症狀,如老年失智患者 精障病患 國小以下兒童病患和家屬在術前務必要跟手術醫師充分討論,以選擇最適宜病患的麻醉方式。蘇翔提醒,若有手術麻醉相關問題,建議直接諮詢醫院駐診之麻醉專科醫師,因為無論是哪種麻醉方式,一切以「病患安全」為第一考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上次換關節時,半身麻醉一針打完就不會痛了,這次手術也可以只麻醉上半身就好嗎?」76歲張女士前年因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接受膝關節置換,當時麻醉方式為半身麻醉,接受麻醉後手術也順利完成,術後恢復良好。這次因在陽台洗衣服時不慎滑倒,右手著地後造成手腕附近的右橈骨骨折劇痛,經骨科醫師評估需要開刀固定。在術前麻醉評估時,張女士想起上次換關節時只有下半身麻醉,因此這次先請教麻醉科醫師。 半身麻醉分2種 用針穿脊髓神經注麻藥 新竹台大分院麻醉部醫師陳柏思表示,以傳統定義的半身麻醉來說,僅麻醉上半身不但難進行脊椎穿刺,且副作用風險極高,因此答案是不行的。半身麻醉主要分為「脊椎麻醉」和「硬脊膜外麻醉」2種: 1. 脊椎麻醉:以一根細針(粗細大約與疫苗注射針頭相仿)從脊椎骨間的空隙穿入脊髓腔,將麻醉藥注射進脊髓液中而麻醉脊髓神經。 2. 硬脊膜外麻醉:以一根較粗的針(大約與傳統鉛筆筆芯相仿)從相同位置進針,到達硬脊膜外腔後置入一根細塑膠軟管並從中給予麻醉藥物,以麻醉附近的脊髓神經節。藥物可以從軟管多次給予,減痛分娩就是屬於此種麻醉方式。 在大部份手術情況下,麻醉科醫師說的「半身麻醉」其實是指脊椎麻醉。其操作單純、止痛效果良好,藥物只作用於脊椎神經,因此對其他器官如心、肺、肝、腎等影響較少,是一個相對安全又有效的麻醉方式。尤其對於年老且心肺功能較差的病患,在接受下肢或下腹部手術時,脊椎麻醉是十分理想的麻醉方式。 可麻醉下半身卻無法麻醉上半身 關鍵差異在脊椎空隙 「為什麼不能麻醉上半身呢?」陳柏思進一步解釋,上半身若要進行脊椎穿刺十分困難,且副作用極大。人體脊椎從上而下分為頸椎、胸椎、腰椎和薦椎,頸椎和胸椎骨頭堆疊緊密,骨頭之間空隙相當狹窄,注射針不易進入脊髓腔注射藥物;相對腰椎間的空隙很大,注射針容易進入到脊髓腔。 加上人體脊髓從頸椎出發,到達腰椎第2、3節左右會從圓柱狀分散成很多根神經束,神經束在脊髓液中就像麵條泡在湯裡是可以移動的。因此細針從腰椎水平進入脊髓腔時,細針比較不會對泡在脊髓液裡可移動的神經束造成傷害,相對於頸椎胸椎來說較為安全。 若麻醉頸椎神經,呼吸會被阻斷! 陳柏思補充,脊椎麻醉的特性是:「當某一水平的脊髓神經被麻醉後,此水平以下大部分神經傳導都會被阻斷。」例如:「在腰椎水平進行麻醉,腰椎和薦椎神經都被阻斷。若在頸椎水平進行麻醉,則頸椎、胸椎、腰椎和薦椎全都受到影響。代表全身除了腦部外,大部份器官都會失去控制,這是會危及性命的。」 陳柏思表示,由於下肢和下腹部的神經大都由腰椎和薦椎發出,所以只要在腰椎水平進行麻醉即可順利進行手術。但掌控手臂的神經是由頸椎發出,且出發點附近有控制橫膈膜呼吸的膈神經,因此若從頸椎麻醉而阻斷手臂神經的話,會連呼吸一起阻斷,因此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現今隨著工具和藥物的發展,麻醉方式已有更多元化的應用,針對不同手術與疼痛控制也有著更精準及安全的選擇。陳柏思也建議民眾在術前麻醉評估時,不妨與麻醉科醫師多加討論及了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因為醫療需求,有時必須動手術,而不論手術的複雜程度是什麼,透過藥物或技術來進行麻醉,已是醫學界的常態;只是疼痛既會造成身體負擔,同時也會使人產生負面情緒,如何有效減輕手術後的疼痛,是醫病雙方應該共同面對的問題。麻醉恢復的後遺症麻醉恢復的後遺症會依「全身麻醉」與「半身麻醉」而有所不同。而全身麻醉的後遺症又可再細分「身體」與「精神」2大方面。1. 全身麻醉的「身體」後遺症有時病患在術後會可能出現噁心、嘔吐(容易發生者為女性、使用鴉片類止痛藥、有嘔吐病史,還有施行腹部手術時最容易發生。一般只要使用止吐藥物,就可達到預防或緩解的效果)、頭暈、嗜睡、無力(原因可能來自於神經肌肉阻斷劑的使用)、聲音沙啞(可能是因為氣管內插管的關係)、排尿困難、身體部位局部壓瘡(特別是長時間手術所造成)。但是,上述手術麻醉後的不適狀態,大多都是短暫性的,隨著麻醉藥效逐漸褪去,病人的不適感就會漸漸消失。至於「術後頭暈」,又可分為以下2種:(1)一般急性頭暈少數病人會出現頭重腳輕、昏昏的感覺,並且走路不穩,一副就像剛睡醒的模樣。一般這種急性頭暈,只要休息一下就可恢復。當然,如果合併有貧血、降血壓藥物引起的血壓下降,或是因自律神經失調等原因,就要找出原因後再給予治療。(2)眩暈及暈眩,術後噁心及嘔吐(PONV)至於有些病人會覺得天旋地轉,還有「眼震動(眼球不自主運動)」的現象發生。病人之所以發生此一現象,可能是由於老化、罹患糖尿病、本身就有血管硬化的病史、前庭系統失調(大腦「前庭」就好像人體的指南針,它負責調節人體的方向感),或因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合併有頭暈、冒汗、天旋地轉及嘔吐的暈眩。這種頭暈是陣發性且沒有預警,每次持續20~30分鐘或1~2小時。梅尼爾氏症被認為與內耳淋巴水腫有關,有時會發生偏頭痛的現象。急性頭暈或眩暈發作時,處置的方法與PONV治療一樣,可使用抗暈藥及鎮靜劑、抗組織胺劑等治療。此外,按摩太陽穴及內關穴,也有助於症狀舒解。如有梅尼爾氏症,可先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畢竟噁心及嘔吐是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另類痛苦,會增加病人術後不適的感覺,嚴重時,還會造成病患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甚至產生吸入性肺炎、無法進食,進而影響手術後的體力恢復。2. 全身麻醉的「精神」後遺症此外,除了身體方面,還有精神方面的全身麻醉後遺症需要注意,病患通常可能會出現以下3種現象。(1)手術後認知功能障礙現象(POCD)這種現象比較容易發生在接受重大手術,或術前似有失智現象的高齡病患身上。1955年,Bedford的第一份報告便指出:「會在手術麻醉後發生POCD的對象,除了自身因素,多半是由於麻醉或手術『壓力』所導致」。所以Bedford建議,不妨透過術後止痛來減少病患的壓力(由此可見術後止痛的重要性)。此外,安靜的手術後環境以及家屬的陪伴,都能幫助患者儘早下床活動,必要時若有精神或心理醫師介入協助,都將有助於避免POCD的發生。(2)短暫的手術後譫妄症(Delirium)短暫手術後出現譫妄症,多半是因為病人在甦醒時,大腦意識狀態會急速改變,進而產生語無倫次、胡言亂語的現象。這種情形最容易發生在失智或躁鬱症患者身上,主要的誘因在於對住院或加護中心、周遭環境及醫護人員感到陌生、心生恐懼。譫妄不是精神疾病,而是對疼痛或手術時,心理或生理的壓力所造成。嚴重時,甚至還會發生攻擊護理人員的事件。手術後的譫妄特別容易在手術的高齡病患身上發生,所以,細心及有經驗的麻醉醫師,通常會特別仔細評估病患在麻醉後,發生譫妄的可能性,一方面可以及早剔除可能發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不妨適時給予鎮靜劑來解決問題。(3)加護病房症候群這是因為病患術後住在加護病房內,不但日夜感覺失調,也會受到環境密閉的影響而產生恐慌,造成病人精神錯亂。以上3種症候群,都會導致高齡患者產生沮喪(Depression),甚至降低求生慾,進而導致病患的死亡率增加。所以,手術前病患的精神狀況評估,還有術前、術後心理狀態的支持,提供現實導向的認知活動(包括家人照片的呈現、親人的陪伴及慰問等),都可以減少以上3種症候群的發生率。當然,病人術後營養、電解質、水份的補充,以及血糖的維持,也是有效的預防方法。尤其對於高危險群的病人,更要適度地給予特別照護與防範,病人家屬的陪伴也絕不可少。(本文摘自/麻醉真相:手術前的病人筆記,你一定要知道的麻醉計畫、用藥風險、術後照護……/時報出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洗腎室查房時,腎友黃先生告訴我他最近要住院接受大腸癌手術。「那可是需要全身麻醉的大手術呢!平時若有在服用抗血小板藥,術前一周要記得先停藥。」我邊說邊翻閱病歷,查看黃先生的常規用藥記錄。「謝謝醫師提醒,我沒有在吃您說的那種藥!」平時對自己的身體情況與相關用藥都很清楚的黃先生很快就回答。他頓了一下,接著反問我:「請問張醫師,我平常有在吃一些保健食品,開刀前需要先停藥嗎?」手術過程不易止血某些營養補充品會抑制血小板凝集:•亞麻籽油(Flaxseedoil)•綠茶粉(Greentea)•魚油(內含omega-3脂肪酸):體外實驗發現會抑制血小板凝集,但臨床的隨機對照試驗則指出,在手術前後服用魚油,和安慰劑相比,沒有因此增加出血風險。有些保健食品則會干擾凝血機轉:•薑黃(Turmeric)與薑黃的活性成分薑黃素(Curcumin):會延長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與部份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葫蘆巴(Fenugreek):又稱雲香草、香草、苦草、香苜蓿或香豆子等,原產於印度和北非等地中海地區,在中國的四川、河南、甘肅、安徽等省份也有栽種;會延長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此外,生薑(Ginger)內含的有效成分,可用以緩解噁心感,體外實驗發現有抗血小板的效果,若和抗凝血劑Warfarin合用,會增加INR數值,凝血所需時間延長,增加出血的風險。研究發現,服用山楂草(Hawthornherb)萃取物會顯著增加心臟手術後之流血風險,甚至嚴重到需重新送回開刀房做開胸止血、術後胸管留置在體內的時間較長、待在加護病房的時間也比沒服用者來得長。其他如鋸棕櫚(Sawpalmetto)、大蒜(Garlic)、以及銀杏(Ginkgo),皆有案例報告指出,在服用後會讓體質變得易流血不止,需小心注意。上述這些保健食品可能會增加手術過程與術後的出血風險,建議在術前最好停止服用。橫紋肌溶解風險增在開刀過程中,待病人被藥物麻倒睡著後,醫療團隊會依主刀醫師的需求與指示,將病人的身體擺為特定姿勢,以最大化手術視野,有利手術的進行。長時間的軀幹扭轉與肢體彎曲,可能會增加肌肉炎、橫紋肌溶解的風險;其他危險因子包括:手術時間長、體液狀態不足、體溫過高或失溫、有在服用特定藥物如降膽固醇statin類藥物。紅麴(Redyeastrice)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物質,可抑制HMG-CoA還原酶,故也有降膽固醇的效果,作用機轉同statin類藥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11年發出聲明:紅麴相關產品內含Lovastatin(一種降膽固醇的statin類藥物)成分,提醒民眾服用時要小心肌肉疼痛等橫紋肌溶解之症狀。此外,艾草油(Wormwoodoil,植物學名為Artemisiaabsinthium)、甘草(Licorice)、水合性肌酸(creatinemonohydrate)、與塑身複合物燃脂膠囊Hydroxycut,皆有醫學文獻指出可能會間接影響肌肉,造成發炎、甚至橫紋肌溶解症。若不想增加術後併發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建議上述保健食品如紅麴、甘草、水合性肌酸粉等,在手術前一、二周還是先不吃為妙。影響麻醉品質有些保健食品本身就具有鎮靜安眠的效果,如印度人參(也被叫做南非醉茄,Ashwagandha)與纈草根(Valerianroot);其中纈草根會抑制GABA(又稱胺酪酸)的代謝,讓大腦內有更多GABA可作用在中樞神經突觸,抑制神經傳導,達到放鬆、助眠的效果。有些則會和麻醉用藥產生交互作用,使藥效減弱或增強,因此會進一步干擾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深度控制。聖羅勒(HolybasilspeciesOcinumsanctum)又名打拋葉,因泰式料理打拋肉會用此植物來提香而得名,具特別的氣味,在東南亞及印度使用較多;若將聖羅勒和Diazepam兩者併用,會增加Diazepam的藥效,延長睡眠時間。卡瓦胡椒(Kava)具安定神經的效果,可增強GABA抑制神經的作用、強化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s)與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這些鎮靜催眠藥的鎮定藥效。除了建議在術前暫停服用這類鎮定神經的保健食品外,手術結束後最好也繼續停用一段時間,以避免和術後止痛藥或鎮靜安眠藥有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臨床治療、干擾醫師判斷。結語美國麻醉醫學會建議,在開刀手術前的一至二周,應停止服用營養補充品。研究指出,即將接受手術的患者中,16.5%病人所服用之營養補充品會和鎮靜麻醉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干擾藥物代謝而讓麻醉品質大打折扣;有19%病人服用會影響正常凝血機轉之營養補充品,其中有1/8的患者因此出現術中出血的情形。手術屬侵入性治療,在開刀前除了需停用抗血小板藥或抗凝血劑外,若原本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建議在術前兩周先暫停服用,待術後狀況穩定後再詢問主治醫師是否可恢復服用,才能將不良事件發生率減至最低。(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7歲林姓患者因頸椎受傷手術,全身麻醉後竟出現過敏性休克,因及時發現,搶回一命。根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兩百多人因藥物引起過敏性休克,在全身麻醉時發生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少見但非常危急的併發症,發生率大約是一至二萬分之一,嚴重者可能致死。麻醉對於手術的成功與否,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若曾有藥物過敏的經驗,一定要在手術前的麻醉訪視與麻醉醫師詳細溝通,才能共同守護手術中的麻醉安全。發生機率約一至二萬分之一 嚴重恐致死奇美醫院麻醉部醫師王立楷表示,患者因工作跌倒傷及頸椎,造成四肢無力麻木,診斷頸椎狹窄造成脊髓壓迫,醫師建議接受減壓手術,手術全身麻醉,患者術前曾表明沒有食物或藥物過敏經驗,麻醉不久就血壓就逐漸降低。醫療團隊發現後立即大量靜脈輸液,但沒有改善,不久心跳忽然變慢最後停止,外科醫師隨即進行心肺復甦術,心跳在1分鐘內恢復,並經判讀「進階心血管監視儀」數據後,高度懷疑是過敏性休克,立即治療,生命跡象才逐漸回穩,術後沒有留下後遺症。身麻醉發生過敏性休克機率約一至二萬分之一,症狀可能幾分鐘內發作,也可能幾小時後才出現,因手術中無法完全掀開病人身上布單檢視皮膚有無過敏跡象,病人被麻醉也無法反映,即時正確診斷需要警覺與細心觀察,有時並不容易。進階心血管監視儀 迅速鑑別低血壓原因王立楷指出,麻醉中若發生預期外的低血壓,就不能完全排除過敏可能,但需鑑別原因多,包括病人不知或原有疾病、隱藏性出血、心肌梗塞、麻醉藥物作用等;這時有進階心血管監視儀,可幫助麻醉醫師迅速鑑別病人低血壓的原因並對症治療;而民眾曾有藥物或食物過敏,一定要在手術前告訴麻醉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