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

台灣醫療險全世界最複雜!財經專家「4關鍵」教小資族買對保險

台灣醫療險全世界最複雜!財經專家「4關鍵」教小資族買對保險#失能

即使你是「人生勝利組」,倘若沒有恰當的保險規畫,一次意外,就足以摧毀家庭。被路透社譽為「擊敗華爾街的無名小子」、台東出身的財經作家闕又上在《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書中提醒讀者,人生最為重要的是掌握5大整體財務規劃,其中「保險」決定了一個人及其家庭的財務健全程度,他歸納了幾個購買前的準則可供參考。以下為原書摘文: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

高達五成巴金森末期併發失智症 早期情緒憂鬱為徵兆#失能

嘉義基督教醫院一名50多歲男性患者,一直把巴金森病當作憂鬱症治療,直到發現動作變得遲緩,輾轉至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許永居醫師的門診就醫,才發現是巴金森病。許永居醫師強調,巴金森病症早期常與憂鬱症搞混,民眾應及早了解病徵以免延誤就醫。 巴金森病、憂鬱症共病比率近3成 巴金森病是一種大腦神經退化疾病,隨著腦內分泌多巴胺的細胞逐漸減少所產生的動作行為等障礙。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除了一般人理解的如手抖、走路不穩、四肢僵硬等較容易判斷的症狀,事實上情緒變化也是一種徵兆。 許永居醫師解釋,由於巴金森病初期很多時候會表現是在情緒或睡不好的問題,因此多數患者或是家人會以為是憂鬱症。他提醒,如果50歲以上,生活中沒有發生事故或驟變卻無端開始憂鬱,又伴隨行動力的下降,就要注意可能是巴金森病的警訊。 巴金森病與憂鬱症同時存在的比例為20~30%,有些病患甚至是先發生憂鬱才開始有動作遲緩。 依據病程發展狀況 從最一開始就先制定治療目標和策略 許永居醫師分享,病患一開始從覺得莫名開始常常情緒低落,晚上也睡不好覺,在兩、三年前開始看身心科吃憂鬱症的藥,近一、二年竟然開始發現自己走路常常快跌倒,甚至日常工作已受到影響,不僅手抖拿東西不便,連坐下都需要家人攙扶。家人覺得不對勁,輾轉到門診掛號後,才發現原來的憂鬱情形就已經是巴金森的前兆。 所幸透過藥物搭配治療,不僅動作遲緩獲得改善,連憂鬱也好轉,原來幾乎已經到了第四期連坐下都需要人攙扶的情形,現在竟可以進步至第二期,能自處做簡單工作,患者與家人都非常開心。 許永居醫師說明,巴金森病分為五期,第一、第二期狀態為單側至雙側的手抖、肢體僵硬、動作緩慢,到了第三期會明顯失去平衡感、需要人攙扶,這也是門診最常見的案例。如果到了第四、五期已經是需要輔助甚至臥床的末期,幾乎是不可逆。 透過「手指檢測」提早預防  吞嚥困難也要注意 許永居醫師表示,診間觀察通常男性多於女性,年齡在60~70歲居多。這幾年發現年齡有下降趨勢,其原因並非完全是罹病年齡下降,而是跟病識感提升有很大的關係,像是近幾年台灣動作障礙學會推廣的每月8號「自我手指檢測」對早期發現就有很大的幫助。 許醫師建議民眾除透過「自我手指檢測」,也就是將食指與拇指快速比OK的姿勢來觀察協調性之外,也可以觀察自己平日是否有出現吞東西困難、晚上睡不好、排便出現問題等,都可以提早作為病徵的觀察。 每月8號巴金森自我檢測,點擊看更多 及早發現、巴金森藥物可同步改善憂鬱 目前治療巴金森治療藥物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與「左旋多巴」為主,如果是65歲以下、動作障礙症狀較不嚴重,就會建議先以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治療,它也能幫助改善憂鬱症狀;如果較為年長、動作障礙症狀嚴重,就會使用左旋多巴。 許永居醫師補充,因為巴金森病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需要與醫師非常緊密的互動、討論,因此病患在用藥、症狀上有任何反應,就應主動告知醫師來調整用藥,切勿自行停藥,更重要的是就近治療,病人就醫方便外,能幫助醫生隨時掌握病程發展狀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 最後許醫師不忘叮嚀巴金森病患生活作息調整,可減患病程惡化 在安全範圍內,有人陪同下多走動、多曬太陽。 補充優質蛋白質,避免肌少症。 打太極、騎腳踏車、水中走路。 提早就醫是防堵巴金森惡化最好方法,有高達50%機率的巴金森末期甚至會演變為失智症,及早發現並且治療控制,就能延緩疾病惡化。 「幸福巴士」巴金森病友社團 (圖/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許永居醫師)  

失能繳不出保費怎麼辦?符合「4大豁免條件」可免繳

失能繳不出保費怎麼辦?符合「4大豁免條件」可免繳#失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買保險就是希望在風險到來時解決負擔,但也有不少保戶擔憂,要是意外失能、保費繳不出來怎麼辦,深怕因此被迫失去保障。但只要在買保單時留意是否有「豁免保費」條款,以後就不用擔心這種窘境。「豁免保費」機制的意義在於,避免被保險人因為失能、殘廢,失去持續繳交保費的能力,讓保障隨之失效,所以保險公司才設計出豁免保費條款,只要符合條件,就不用再繳交後續的保險費。常見保費豁免條件,可免繳後續保費常見的保費豁免條件有4種,分別為: 身故或是全殘(1級殘廢) 2~6級殘廢或1~3級殘廢 嚴重燒燙傷 罹患重大疾病主要會出現在失能險、壽險、癌症險、傷害險等保單。有些是在主約的條款當中就有列出,有些則是要在主約下另外再加豁免附約,但也並非每一張保單都可以附加豁免附約,就看各家保險公司如何規定。保戶需留意2種豁免對象可能成就豁免條件的人有2種,保戶在選擇的時候要留意豁免對象是誰: 被保險人:符合條件可以不用再繳保費、持續獲得保障 要保人:因為要保人是主要繳交保費的人,當要保人發生失能、殘廢,無法持續繳交保費時,持續保障被保險人的權益也很重要。另外,在附加豁免條款時也要注意,有些規定只能針對主約(或附約)能有豁免保費,附加的其他保單都要持續繳納保費;但有些豁免條款就比較廣泛,不論主約、附約都能同步獲得保費豁免。不論是豁免對象、豁免範圍、豁免條件跟條款附加限制與方式,每一家保險公司的規範不盡相同,這時候就需要多方了解、比較之後再做決定。尤其保險買了就是為了替自己轉嫁風險,一定要在事故發生前就做好完整準備,除了買好保障之外,再加個豁免附約,才不會在意外來臨時還要為繳納保費擔憂。(本文獲好險網授權轉載,原文為:怕失能繳不出保費!確保保單效力不中斷「豁免條款」幫解套)

長照險別老了才保!45歲以下青壯年竟近2成失能

長照險別老了才保!45歲以下青壯年竟近2成失能#失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長照除了讓人聯想到高齡與老年生活之外,年輕族群甚至小朋友,也可能因為突發意外事故導致需要長期照顧,根據衛福部統計,2021年重度以上身障者約有34萬人,其中18%為0~44歲,年輕人占了將近1/5,且大多是意外或疾病造成。不管是面對年輕時可能的意外風險,或未來超高齡社會的照護需求,國泰人壽建議,民眾可儘早開始規劃長照險,年紀越小投保、保費負擔相對越低,並可透過保險保障的本質分散未來長期照顧的風險,減輕照護者負擔。投保長照險應依生理、認知功能障礙有不同策略長照險保障民眾因疾病或意外,喪失自理生活能力時,家庭照護的經濟負擔,以「長期照顧狀態」做為理賠依據。理賠共有兩種判定標準,其一是「生理功能障礙」,只要符合巴氏量表或依其他臨床專業評量表診斷判定達特定期間以上(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進食、移位、如廁、沐浴、平地行走、更衣等6項中有3項無法自理,即符合理賠條件。另一種是「認知功能障礙」,代表持續陷入失智狀態,包含無法分辨時間、場所、人物2項以上,並依臨床失智量表(CDR)或簡易智能測驗評估達中度以上,即符合理賠標準,但要注意的是,民眾透過長期治療、復健,身體逐漸好轉,就會暫停長照險的給付。用5條件篩選適合你的長照險壽險業者建議,投保長照險可以從以下條件進行篩選:1. 優先選擇具一次性給付保險金的保單2. 有分期保險金,且給付時間最好超過10年3. 具有豁免保費機制4. 有實物給付設計5. 考量自身對於預算及壽險保障的需求,選擇投保還本或不還本型長照險目前市面上有許多長照險商品可供保戶選擇,各家壽險公司的商品內容與保障項目略有不同,有些保障項目包含完全失能豁免保費、實物給付,有些則具外溢效果,建議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預算及需求提早做好規劃,越早投保亦可享有低保費、高CP值效果,給家人最安心的保障。高齡衰弱族群應定期檢測「長照風險指標」除了年輕族群可及早投保分散風險,高齡者亦可以透過相關檢測早期發現衰弱,提早預防長照風險。目前最常見判斷高齡衰弱的5項指標包括:體重減輕、握力減輕、自覺疲倦、步行速度、低身體活動量。符合其中1~2項為衰弱前期,3項以上者即為衰弱,而衰弱又被視為失能的重要表徵。為了提升民眾對於長照風險預防的意識,國泰人壽與工研院專業研究團隊合作,推出「全身步態分析系統」檢測體驗活動。透過量測個人的步行速度、步長、步頻、上肢姿勢(前後左右傾斜角度),經過系統運算後得出參考的生理年齡,受測者可對照真實年齡初步評估自己是否有衰弱風險,提醒民眾及早透過定期運動、健康飲食等生活習慣改變,遠離長照風險。(本文獲好險網授權轉載,原文為:近20%失能者為45歲以下青壯年人 長照保障不是老了才要準備!)

高處墜落骨盆碎裂靠「這手術」1個月起身走

高處墜落骨盆碎裂靠「這手術」1個月起身走#失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歲男性建築工人,工作時不慎從高處墜落,倒地後發現右側下肢無法動彈,緊急送醫後,診斷發現氣胸、左側手臂肱骨閉鎖性骨折、骨盆嚴重閉鎖性骨折、右側髖部脫臼等多處損傷,情況相當嚴重。 骨盆臟器多神經血管豐富一不慎就大出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骨科醫師李承翰表示,骨盆骨折是嚴重外傷,該名患者的髖關節骨折合併脫臼;髖關節上的髖臼破裂,連帶讓其內的股骨頭也斷掉。另一方面,患者的骨盆前方的恥骨也發生聯合骨折。由於骨盆結構為立體環狀,當受到高強度的破壞,需要手術治療來穩定骨盆;骨盆附近有重要臟器且神經血管與靜脈欉豐富,易引發大出血,是相當複雜且難度高的治療。 三階段手術治療  須追蹤是否出現缺血性壞死車禍與高處墜落都是造成骨盆骨折的主因,這種高能量損傷的患者多合併多重外傷,失能的機率高。李承翰解釋,此個案是採取三階段手術治療,首先為病人施行外固定手術,待狀況穩定後,安排髖臼與股骨頭復位手術,最後進行恥骨聯合手術。病人在手術後一個月就能夠起身行走,依據恢復狀況轉由復健科團隊介入,在復健治療下,只要持續身體控制與肌力訓練,就能提升日常活動功能。李承翰提醒,因為嚴重外力造成股骨頭移位,需持續追蹤是否有出現缺血性壞死之狀況。半年下來,個案已可以正常行走,門診追蹤狀況穩定,也能夠維持生活品質。 

長輩越吃越少?老人厭食症增加4成失能風險

長輩越吃越少?老人厭食症增加4成失能風險#失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每日三餐面臨咬不動、吞不下且經常嗆咳時,吃東西不再是享受,人生將索然無味,更可能造成營養不良、肌少症,提高各種疾病的發生率,甚至會加速失能、臥床。國內65歲以上的社區銀髮族有21.8%每周至少3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 12.8%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相當於每10位長者就有1人有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而在長照機構裡,吞嚥障礙的問題更是常見,約有51%有吞嚥問題。中風、失智、有吸入性肺炎病史者,應接受吞嚥評估及治療董氏基金會指出,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研究發現,有老人厭食症者,未來衰弱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5倍,失能的風險也增加40%,食欲下降或食物攝取減少、咀嚼吞嚥功能退化,是引發老人厭食症的重要原因。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會理事長王亭貴表示,隨著年齡增長,吞嚥能力如同身體的其他功能也會慢慢退化,即使沒有任何疾病,有時也會有一些吞嚥功能的障礙,例如偶爾嗆到,容易有食物殘留在喉嚨或口腔等,這些問題常常只是生理的老化,只要稍微注意食物準備、進食姿勢、進食環境等便可改善。但部分長者吞嚥功能有較大的異常,若未經過專業吞嚥治療可能會有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甚至死亡,包括曾中風、巴金森氏症、運動神經病變、失智、曾有吸入性肺炎病史及頭頸癌等,這些長者一定要接受完整的吞嚥評估及治療。董氏基金會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老人厭食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也更有效,一旦銀髮族因為進食量變少而導致體重顯著下降,就算後續有積極的營養介入和治療,改善效果也有限。而要預防老人厭食症的發生,需要從多方面來改善,保持一定的「活動、運動、互動」。擔心嗆咳長期灌食或只喝流質食物,咀嚼吞嚥能力會加速退化除了建議長者選擇合適的假牙、透過多運動增加飢餓感,多走出戶外避免憂鬱影響食欲,在食物選擇上以「好咬好吞安全喝」為原則,有些家人擔心長輩嗆咳,長期灌食或是只喝流質食物,將使得長輩的咀嚼吞嚥能力加速退化,造成惡性循環。此外,善用辛香料、透過熱食帶出香氣,營造共餐氣氛也是誘發食欲的好方法。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楊炳輝也分享,當排除的食物越多,就越不容易得到足夠營養,進而產生衰弱及各項疾病的惡性循環,國內積極推動研發銀髮族友善食品,並授權使用「Eatender」標誌,6年來已有446項產品獲得授權,因應長者牙口需求依食品質地分級標示,讓長者不要放棄飲食樂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