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怕孩子變小霸王 爸媽該順著孩子嗎?

怕孩子變小霸王 爸媽該順著孩子嗎?#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種孩子,凡事一定要按照他的方式去做,固執到近乎無法溝通,像這樣的狀況也很讓父母傷腦筋。有位媽媽就曾很頭疼地對我說:「我的孩子有很重的次序感,幫他開水龍頭的水,他就非常生氣,非得要關掉讓他再開一次;電梯不是他按的,馬上尖叫大哭,要重按一次;還沒進門,就急著來搶鑰匙,一定要自己開門進去,不然就又哭又鬧的。這種鬼打牆的事好多,該順著他,還是該堅持原則?」關於這類的情況,我有幾點看法,大家先思考看看。1) 年齡還小的次序期/當孩子年齡還小,在心智發展過程中,會有一個次序期的發展,也就是對於日常生活裡的事,都覺得一定要有他的標準步驟。次序感比較重的孩子,可以被改變的彈性就比較低,所以爸媽很容易踩到地雷。2) 最佳時機不是衝突當下/很多爸媽選擇在地雷爆炸當下,直接教育,深怕孩子變成小霸王。這樣的原則及觀念是對的,但做法不一定正確。因為孩子年齡還小,情緒一上來後,很難進到思考的層次。這當然要教,但絕佳時機是在平常的時候教,而不是總在衝突當下教。3) 孩子覺得沒有被尊重/其實小小孩也需要人家尊重,如果你告訴他什麼不可以,一定也要簡單地把原因告訴他,或者是給予其他的選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然,其實教養的當下,是再放大衝突,讓孩子覺得爸媽很討厭。我最近看到一個孩子,在買玩具時不能等待排隊,跟爸媽說:「為什麼這麼久?我好想趕快玩!」爸媽跟他說:「不行,怎麼可以插隊!」接著孩子就大哭大鬧,又搥又打的。看來,父母要堅持是對的,但他們該如何面對當下的情緒,這是當爸媽都逃不掉的一課。引導孩子反思行為及情緒才是教育的目的前陣子,我的指導教授跟我說:「我本來期待你的腦科學研究結果,是推翻前一位心理學大師提出的定律,結果你順著他的理論講下來,研究就沒這麼精彩了。」我想想,真的是如此。都已經在追求最高等的學問了,還這麼中規中矩,哪有可能有什麼突破呢?如果擇善固執是通往成功道路的一扇門,那麼,有彈性的思想與思考能力,可能就是打開那扇門的鑰匙!引導孩子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及情緒,自我調整固執的行為,就是教育的目的。(本文摘自/教養的秘密/時報出版) 

這樣教對了嗎?解密8件父母常犯的錯

這樣教對了嗎?解密8件父母常犯的錯#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上了學後,總喜歡講什麼大便、放屁、尿尿、小雞雞⋯⋯,對這類的話樂此不疲。其實,這有3種可能:1) 孩子想吸引注意力,爭取陪伴跟互動(這是正向的社交發展)。2) 單純覺得好笑,想要讓別人開心(沒錯!孩子會想讓人覺得開心。很貼心吧!)。3) 孩子想證明自己,偶爾可以到大人的禁區,因為這樣很刺激,有冒險的感覺(人應該有冒險基因才會進步)。禁忌話題公開討論能刺激孩子思考可是反過來看,當孩子們很得意地講這些話時,大人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噓!沒禮貌,好難聽,羞羞臉⋯⋯」之前,我到孩子的幼兒園講故事,刻意挑了一本《是誰便便在我頭上》這本書,想要打開這個被禁止的話題,結果大家果然都聽得興高采烈,也有很多回饋。後來在接兒子放學的時候,一個很可愛的小朋友來找我,跟我說:「叔叔,你上次講一個好笑的大便故事,下次可以再講一個香香的故事,謝謝你!」。聽完我很開心,因為把原本禁忌的話題搬上檯面,公開討論後,能降低孩子對錯誤行為的好奇心,又可以刺激孩子思考,這種引導的教育,一定比禁止有效許多。你自以為的關心 孩子不一定感受得到前面提到,孩子的搗蛋與刻意叛逆,其實是對大人的管教方式提出抗議與不滿。有時候父母不自覺做了一些事,自認為是關心,是對孩子好,但孩子對此卻是非常討厭,這種代溝,你一定要知道,因為這會深深地影響親子關係!對於以下的八種行為,孩子都非常有感。一、將孩子的隱私告訴親朋好友孩子總有些壞習慣,有些爸媽可能唸破了嘴,也無法讓孩子改變,最後就會在眾人面前說:「他不愛換襪子,腳很臭。」、「他房間都不收!是個髒小孩!」希望藉此給孩子一些教訓,可是卻會傷了孩子的自尊。二、跟孩子說:「我說這樣就是這樣!我都是為你好!」權威式教育,以及沒有太多時間講道理的「速食教養」,會讓孩子長大之後更叛逆。三、跟孩子說:「你比較大,要讓弟妹」家中的排行,不是孩子可以決定的。爸媽在爭執時,可能會出現不公平處理的語言,切忌說:「你有讓沒爭,我就會更愛你、更喜歡你!」這樣會讓孩子的價值觀混淆。四、不相信孩子說的是真話父母傾聽的方式,如果第一時間是用「真的嗎?」這種懷疑的問話方式,將讓孩子變得更不愛說,覺得「反正我講的你又不信!」,搞到孩子只喜歡跟同儕在一起,只願意跟同學分享。五、用取笑揶揄的方式,想讓孩子改正行為「你看!沒力氣常跌到,就是因為不吃飯!」、「羞羞臉,還在吃奶嘴沒戒尿布,像個小baby一樣!」有時候像這一些話從家長口中說出,會非常容易讓孩子產生無助感,孩子原本期待有爸媽的支持,可以慢慢修正;但爸媽用取笑的方式,孩子的行為會變得更沒有自信。六、爸媽可以打罵,但孩子不准打人很多幼小的孩子,在出現動手打人的行為時,我們一定會急於告戒;但有時候我們出手修理他們,反而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這種「別人可以,但我做了有嚴重後果」的感覺,在兒童心理非常地矛盾複雜。孩子得建立規則,找到有效的方法加以處罰喝止,但要盡量避免體罰。七、管教有雙重標準家庭裡有雙重標準,也是孩子很討厭的事。例如,爸媽自己可以玩平板手機,卻跟孩子說玩這個對你不好;爸媽會吃薯條飲料,卻跟孩子說這個對健康不好。你應該不難發現,當孩子越大之後,他就會開始問你:「為什麼你可以我不行???」八、在眾人面前逼著認錯讓孩子沒有台階下的教養行為常會讓孩子更反抗,有時反而更不知所措地回頭打父母,讓你更生氣。我們都想把孩子的行為引導好,但別忘了,不管是幾歲的孩子都是有自尊的,你不喜歡的,他們也不喜歡,別因為要教好,就給自己或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本文摘自/教養的秘密/時報出版) 

講座/如何成為高EQ的聰明媽媽?

講座/如何成為高EQ的聰明媽媽?#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教養孩子的原理和照顧盆栽一般,你愛你盛開的玫瑰,但不能因為愛,就給過多的水分和肥料。親子之間要如何相處及溝通,如何保護與放手,都是父母該學的一門功課。愛孩子先愛自己,給出愛就放手,這是成熟的滋味,一種從內到外的美麗。如何成為高EQ的聰明媽媽?《魅麗》特別邀請擅長親子溝通的專家王秀珍老師,用輕鬆的生活經驗分享,讓魅麗讀者與媽媽們,從講座學習成長,從中得到愛與幸福。小孩成長過程中鈣有助於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喝鮮乳是最能夠獲取鈣的方式。如何讓您的孩子頭好壯壯?如何挑選鮮乳最健康?講座下半場將由知名營養師劉怡里與媽咪們分享。主講人:王秀珍 老師* 曾任《魅麗》雜誌總編輯與親子關係專欄作家* 聲廣播電台「生命教會我們的事」主講老師主講人:劉怡里 營養師* 臺安醫院健康發展部營養師* 《健康兩點靈》電視節目固定邀約來賓時 間:106年11月16日(四)14:30~16:30地點:玫瑰夫人西洋茶俱樂部(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77號6樓)參加方式:來電專人報名02-2362-6068(周一至周五10:00~18:30)或至魅麗官網 www.camelia.com.tw 線上報名*免費入場,因座位有限,需事先報名*活動備有精緻午茶點心與統一瑞穗鮮乳試飲

幼時打罵教養 5歲後打人機率高5倍

幼時打罵教養 5歲後打人機率高5倍#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說真的,我無法理解,怎麼會有專家在媽媽社群上說:三、四歲前,怎麼打都沒關係,反正他長大後也不會記得。」媽呀!而且還很多人分享?隨便打沒關係?我看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而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腦不是不記得,只是整理的能力還不夠成熟,無法回憶、也說不出來。但這些大量被體罰的經驗,會演變成潛在的記憶,存入皮質下,進而讓孩子可能發展出下面三種未來的人格特質:一、不自覺地模仿大人的暴力;二、因為幼兒時期的經驗,在長大後對於暴力有過度莫名的恐懼;三、越打越皮,越來越難警告,甚至有時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教養必須要與時俱進至於你會問我,那我們小時候也常被打,長大也沒怎樣啊!我告訴你,現在的孩子智力更高、語言成熟,但很敏感、不耐挫、情緒同理差,這兩種比較的基準點是不一樣的,父母不能老是琅琅上口自己的那一○一套,因為教養必須要與時俱進,因時制宜。還有家長留言說,大家都一直說不能打,才讓孩子變得這麼難教,這根本就是民粹。這樣的邏輯是有問題的。我必須說,不是不打孩子的父母,就代表沒有在教孩子;也不是沒被打的孩子,就不會聽話。教養有很多方法,要懂得軟硬兼施。四到六歲同理心發展最快速還有的家長會認為:「小時候不懂事不能打,等大一點懂了,總能打了吧!」這也是一個大誤解呀!四到六歲是「心智發展快速期」,也就是兒童的同理心發展最快速的年齡,簡單的說,這個年紀就是開始懂大人心思的重要發展關鍵。所以,當孩子一發展到這個年齡,可能許多家長都會發現,當管教越緊,孩子的反彈越大,親子間開始劍拔弩張,會讓你覺得從前的乖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管教了。打罵,人人都不愛,而且我認為當孩子越大,越不能用打罵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因為孩子的心理越來越成熟,總是用負面的教育,有時真的會傷了親子關係,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融洽,可能瞬間就像拆毛衣一樣,輕輕一拉就沒了。打罵教養會烙印在潛意識裡另外,也有很多家長帶著情緒管理很差的小小孩或大小孩來找我時,都會問到,為什麼也處罰了,卻越大越難控制?我都會回他們一句話:「在孩子長大的過程,如果他們看到的都只是生氣的爸媽,但看不到生氣的自己,那到底我們是要他改什麼呢?就像訂正考卷一樣,也要先知道自己為何錯,再修正成正確的答案吧!」根據兒童心理行為研究發現,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但不見得是立即表現出來,有時候是先烙印在腦子裡,有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研究發現,三歲前被用打罵教養,在五歲後打人的機率,比一般孩子高出五倍;而且烙印在潛意識裡的打人行為,跟你當下教育對孩子說「你怎麼可以打人?」相比,會讓孩子更混淆,腦袋裡產生更大的抵觸,修正行為自然要花上好幾倍的功夫!打罵教養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根據二○一六年發表於〈家庭心理學〉的一篇整合分析研究指出(這是實證醫學中最高等級的研究),在剔除家暴的相關研究後,分析出家長用打的方式教養小孩,不僅沒有改善孩子行為的效果,反而會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包括:※危害兒童的心理,甚至會產生精神疾病:體罰容易讓孩子有攻擊性和反社會性,對親密關係的認知也產生錯誤,例如會攻擊他們的父母,或可能去毆打自己的女朋友。※認同暴力:長大後容易出現以語言或體力強制對方進行危險性行為和自虐性的行為。※失去自信心:體罰會使孩子產生恐懼感,神經過度緊張,導致情緒異常,甚至會造成焦慮症、憂鬱症。※使親子關係緊張、疏遠。另外,在二○○九年和二○一○年均有研究發現,掌摑孩子會令大腦前額葉區域的灰質減少,這個腦區域主要負責判斷力和思考能力,灰質減少會造成孩子的學業表現、智力下降。你確定打的教養方式有教到孩子嗎?(本文摘自/教養的秘密/時報出版) 

一天只要5分鐘 親子共讀愈早越好!

一天只要5分鐘 親子共讀愈早越好!#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天只要5分鐘,讓親子共讀時光融入日常生活,就能讓家庭更幸福。許多家長都會在睡前念故事書給孩子聽,共享甜蜜的親子時光。有兒科醫師建議,家長應從孩子出生後就為孩子念故事書,把「親子共讀」變醫囑,串聯醫療與教育,讓家庭更幸福。針對不同年齡搭配不同種類的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任方麗容表示,一天只要5分鐘,孩子出生後,可以將孩子抱在腿上唸故事給孩子聽,也可以在洗澡時跟孩子對話,從小培養閱讀習慣。面對3~6個月的孩子,可選擇可以咬可以洗的布書反覆閱讀;而針對6~12個月的孩子,可以選擇適合小手抓握的厚紙板書,讓孩子翻翻書本、指指圖片。隨著孩子學會爬、學會走後,即使孩子走來走去也可以以聊天的方式說故事給孩子聽。2歲後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故事書2歲後,當孩子已經能夠指著圖片說出名稱,可以試著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說給他聽;家長也可以為3~5歲的孩子選擇有故事情節的書,在過程中反覆閱讀,讓孩子跟你一起回味,也可以藉由簡單提問讓孩子回答內容。另外,在共讀過程中,孩子有反應時一定要給予鼓勵與讚美。親子共讀時不宜使用3C方麗容主任指出,為了在孩子的心中建立親子共讀是與父母相處且專屬他的活動,在親子共讀過程時,不宜使用3C產品避免孩子一心多用,讓孩子能享受父母專注並投入感情,讓親子共讀在愉悅的情境中進行。每位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父母則是孩子最親近、最重要的守護者,從親子共同閱讀開始寶貝我們的小寶貝,讓閱讀的習慣能從小紮根,共享幸福時光。

親子關係暢通無阻 信任最重要!

親子關係暢通無阻 信任最重要!#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孩那天很聽話,讓我很順利地完成跟編輯的溝通工作,我回長輩的房間將女孩抱回來沒多久,長輩就怒氣沖沖地跑來質問我,有沒有看到她擺放在床前的金元寶。「我沒有看到。」長輩轉而又問我:「你女兒拿了嗎?」「她那麼小,應該不會拿吧?」我回答的並不確定。「你都還沒有問!怎麼知道她沒有拿!」長輩失去了耐性。「寶貝,你有沒有看到放在櫃子上的金元寶?」女孩搖搖頭回答我:「沒有。」「金光閃閃的,很漂亮的,像這樣......」我還特別畫了圖形給她。女孩皺著眉,若有所思地想著。我安慰女孩:「寶貝,你不要怕,如果你拿了,就告訴媽媽,你放去哪裡了,我們把它放回原位好不好?」女孩很認真地想了又想,再次搖頭說:「我沒有看到。」長輩叫道:「怎麼可能!除了你根本就沒有人看到,你知道那個金元寶對我有多重要嗎?我每天都要摸它的!我昨天摸它的時候它還在!」長輩認定了是女孩拿了她的金元寶,但是女孩卻不願意承認,此時我做了最錯誤的決定!我相信長輩的話,因為除了女孩,沒有人再去接觸那個金元寶!我以耐心為攻勢,蹲在女孩面前故意誘導她:「寶貝,你是不是拿了?可是怕被媽媽罵,所以不敢告訴我你把那個金元寶放在哪裡了?」女孩依舊搖頭:「我沒有拿。」長輩站在我面前,她凌厲的眼神幾乎能將我的身體穿透,我硬著頭皮繼續問女孩:「你是不是特別喜歡那個金元寶呀?媽媽知道哪裡有賣的,可以買個一模一樣的!」「金元寶?」女孩的眼睛亮起來,她指著我給她畫的圖問:「跟這個一模一樣嗎?」長輩更是一口咬定:「你看,一定是她拿的。」我的身體,雖未被長輩凌厲的目光所穿透,但這句話足以讓我萬念俱灰,小心隱藏在身體裡的自尊心像是吞了魔似地逐漸龐大,我自身的惱怒,未能看管好女孩的自責,以及忙碌之餘被人質問的羞愧,皆在此時匯聚成一團,擰成了一個信子,只待怒火一燃,就「砰」地炸了。「為什麼剛才問你的時候你沒有說呢?你到底把那個金元寶藏在哪裡,拿出來給我!」我的情緒失控了。女孩驚呆地看向我。如果我有一面鏡子,鏡子裡的我一定是青面獠牙、怒髮衝天!女孩突然放聲大哭!我的心在此時軟了,想伸手抱抱她,長輩在背後又補一句:「一定是她拿的!她害怕被你知道!趕快問,我要趕快找到我的金元寶!」我的心只軟了一秒,隨即用更兇的語氣逼問女孩:「你到底放在哪裡,趕快找出來好不好?」女孩此時擔憂地看著我,她似乎意識到金元寶對我們有多重要,她雖然臉上還掛著淚珠,但還是搖晃地站起來,她的小身影在房間裡慌張地走來走去,時而趴到床底下看看,時而又翻開今早她動過的玩具箱。「一定是她拿的!」長輩沒有罷休的意思。我著急地跟在女孩身後,但凡她找過的地方我都再一次細細檢查,可惜我們什麼也沒有找到,長輩的一再催促使得我無法平靜,我讓女孩伸出手向我保證,她並沒有拿金元寶。女孩不安地遞過她的小手,我重重地拍下去,她的臉漲得通紅,哭聲如行在海中的船笛般鳴起,我逼問女孩:「金元寶到底在哪裡!你不可以說謊,今天必須要找出來!」長輩在旁邊補話:「對!那不是你的東西!一定要拿出來!」女孩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不知道逼問多久,女孩哭得累了,最後竟然趴在地板上睡著了。長輩的怒氣未消,她認定金元寶是我的女孩所拿,我因沒有盡好照顧的責任也受到了責難,我向長輩道歉,希望她能夠原諒我跟女孩的過失,同時也願意賠償一個金元寶給她。「那個金元寶對您一定很珍貴,對不起,我暫時找不到那個金元寶,我買一個一模一樣的先給您,您覺得怎麼樣?」長輩毫不領情:「對不起有什麼用?賠?可以百分百的一模一樣嗎?你讓她別再裝睡了,趕快問!我的金元寶到底在哪裡!」我無法責怪長輩對於晚輩的不體恤,或許那個金元寶的分量在她的心頭比我們兩個都來得更重要,所以她才能夠如此有架勢地讓我們必須交出金元寶。我整天的時光都花費在「逼迫」女孩交代金元寶的下落,女孩的手心被我打得紅腫,她哭得滿臉都是眼淚鼻涕,卻依舊用啜泣的聲音小聲地說:「媽媽,我沒有看到金元寶。」我咆哮著:「我不相信你!我一點也不相信你!」我們身心俱疲,稍稍有時間休息,長輩又在耳邊提醒:「趕快把金元寶找出來給我!」苦無對策的我只能打電話求助先生,詢問他是否知道長輩有一個珍貴的金元寶,先生聽到我的描述,安慰我好好陪伴女孩,這件事情交給他處理。先生回來後,手裡拿了三個金元寶,長輩看到後眉開眼笑地接了過去,但依舊認定丟失的金元寶依舊是大女兒弄丟的,但她大人不計小人過,此事就這樣掀篇而過,我詢問先生三個金元寶的價格,先生稱金元寶是塑膠製作,上面貼的是金箔,金元寶本身是個糖果盒,因為長相可愛討喜,長輩每天早上都會習慣摸了金元寶之後才出門,此時的我,無心去管金元寶的價值和貴重,我只想知道,原本的那個金元寶究竟去了哪裡?在家人的詢問之下,長輩這才坦承自己一時忘記將「金元寶」放進了包內沒有拿出來,後來看到,卻不願意承認錯誤,才會繼續「冤枉」是大女兒所拿。我的耳朵聽不到長輩那套「因為所以」的解釋,我的眼淚在那刻決堤般地湧了出來!女孩一直在我耳邊說「我沒有」,而我卻固執傲慢地說出:「我不相信你!我一點也不相信你!」女孩手心的紅腫很快就會消除,但我對她的不信任,要經歷多久的時間,才能夠慢慢被其他的記憶所填補?我要做多少的補救,才能重新讓女孩對我有所信任?我在女孩睡醒後跟她道歉,但她對我的過錯毫不在意,在我不斷抱著她哭說對不起的時候,女孩伸出她的小手,雙眼泛紅地幫我擦掉淚珠。如今,時隔七年之久,每每回想此時,我的內心都會一片酸楚。女孩呢,或許對於這件事情早已忘記,因為她每天都在記錄我跟她的快樂往事。我跟女孩的相處,直到現在,都還會出現小衝突,我們各有各的倔強脾氣,她們教會我的事情,遠遠比我教會她們的更多。我跟女孩的相處,依舊偶有小衝突,我們各有各的倔強脾氣,但我願意,不管發生任何事情,我都一定要選擇先聆聽她怎麼說,聽她怎麼說,再來決定我如何做。我不要用蠻力武斷地切斷與她之間維繫的所有親密關係。現在,我跟女孩的溝通依舊如此。現在,我跟女孩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我都會打開耳朵,聽聽她們怎麼說,因為我知道,唯有相信,我們之間的溝通之門,才能永遠都保持暢通無阻。 (本文摘自/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時報出版)

關注5種特徵 預防兒少自殺

關注5種特徵 預防兒少自殺#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2016年的國人死亡原因統計結果顯示,自殺案件(含蓄意自我傷害)為15至24歲人口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7.0%),僅次於意外事故傷害(45.7%)。另根據國人憂鬱指標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及15-17歲青少年,是兩大憂鬱症的年齡層,一件兒少自殺案件背後一定有複雜的因素,家長平時一定要保有敏銳觀察力才能預防事件發生。兒少自殺外顯5種特徵 家長、師長要注意近日台南市一名國三生因得不到iphone手機竟喝清潔劑自殺、新北市一名15歲學生更因課業壓力大墜樓亡。根據衛福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3.1%的兒童與青少年過去6個月內曾有自殺的念頭,再再顯示社會應高度關注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兒童與青少年有萌生自殺意念時,多數還是會有一些外顯徵兆,常見下列5種特徵:1) 情緒持續低落,或持續(通常3個月以上)覺得沮喪。2) 對於原有的嗜好開始不感興趣。3) 原本規矩的行為或外表突然很大改變。4) 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如突然之經濟問題、主要成員變動等)、親友死亡等。5) 有意無意間表達有自殺之想法或探詢過往相關事件等。把握同理心原則 解決孩子焦慮與恐懼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兒少自殺事件仍不時傳出,除應持續探討升學制度及課業壓力的議題外,更應更深入關心兒少的心理健康適應狀況。家扶基金會呼籲家長或身邊親友把握「同理心」原則,協助解決孩子焦慮與恐懼。家長可跟孩子一同充分了解就學新環境及蒐集未來學習階段的資訊,討論可能的就學情境與環境,協助孩子問題解決能力,以正向、樂觀的心態重視孩子新的學習階段,多與孩子對話了解孩子對新學習階段的心情,願意一同面對孩子對自我困境的表達,且不評斷,才能一起面對甚至解決問題。

邊緣又孤僻?怪個性可能始於偏激家教

邊緣又孤僻?怪個性可能始於偏激家教#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秋葉原無差別殺傷事件的加害者青年與弟弟小時候也有幸福的時刻,一家人快樂地聚在一起、玩撲克牌,但父母的家教越來越嚴。弟弟提到有一次吃飯時,母親對「那個人」(哥哥)大怒的事情。當天飯吃到一半,情緒激動高亢的母親攤開報紙,把飯、菜、味噌湯全都倒在上面。「那個人」一邊哭著,一邊把報紙上弄得像剩飯的食物吃掉。長子長女最容易承受爸媽無理的情緒必要的時候,斥責孩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不要給孩子超過限度的悲痛記憶。而這個家庭糟糕的是,讓被斥責的孩子一邊哭,還一邊吃掉報紙上的食物。 被這樣對待的孩子,如果會哭著逃回自己的房間,或是發火頂嘴,反倒還好。沒辦法違抗父母,只會說對不起、乖乖順從的孩子,當父母不講理的時候,便完全承受了他們的情緒;特別是長子與長女,最容易直接受到父母這樣的影響。而且,依照弟弟札記中所說,父母生氣時從不說理由,只是很凶地罵人。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也許是想要孩子自發性地反省,而這對父母罵小孩的方法也許有效地讓孩子聽話了,但同時也帶給孩子強烈的不安。許多育兒書裡都建議大家:罵孩子,要好好地說明理由後再罵...... 體罰的可怕副作用這個家庭也體罰孩子。雖然沒辦法斷定有「虐待」這樣激烈的日常暴力,但孩子確實有被父親毆打的經驗。母親也會,當孩子沒辦法照她的想法回話時,被甩巴掌是家常便飯。 體罰是個便利的辦法。如果要讓很小的孩子聽話,體罰是有效的手段。但我們必須謹慎為之,因為效果好的藥通常也伴隨著強大的副作用。只用體罰無法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首先,體罰人的人與被體罰的人之間,關係會變得不好。其次,一般來說,父母也是一邊養育小孩,一邊慢慢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讓孩子聽話。但一旦習慣了體罰這種強效的手段,就會變得不知道怎麼使用其他方法。父母在嘗試各種教育方法的過程中,本來也可以漸漸成長,只用體罰這個手段,就沒辦法培養教育孩子與溝通的能力。 體罰更可怕的副作用是,就算父母心裡想正確地教導孩子什麼道理,孩子所學到的卻是「必要的時候使用暴力也沒關係」。秋葉原事件的加害者青年,到青春期便開始對媽媽使用暴力。過度的家教會奪去孩子的心大多數對家人使用暴力的青少年,小時候都曾經有被體罰的經驗。根據別的報導,加害者青年家附近的鄰居說:「哥哥小時候被罵,被關在玄關外時,聽過他的哭叫聲;也看過他在冬天超冷的時候,穿著單薄的衣服在外面。這到底是在教小孩,還是虐待小孩?都搞不清楚了。」弟弟札記裡提到,兄弟倆唯一被允許看的電視節目是「哆啦A夢」與「漫畫日本傳說故事」,也是最近才知道有速食這種東西,更沒去過電子遊樂場。兩兄弟的母親一定非常認真地在教育孩子,在他們身上所花費的時間和心力不容小覷。普通的媽媽應該會覺得太麻煩了,沒辦法做到這個程度吧。雖然她這麼努力,但是這樣的方法對孩子而言,並不能感受到母愛。而父親也沒能調整母親的教育方法。嚴格的家教會把孩子越推越遠母親越想要孩子好,越努力,愛就越空轉,孩子沒辦法感受。母親說除了「哆啦A夢」與「漫畫日本傳說故事」,也讓孩子看其他節目,可是在孩子的記憶裡,除了這兩個節目,其他節目是被禁止收看的。 父母都希望他們進入好學校,也因此而努力;希望他們好好聽大人的話,做個好孩子,肯定想都沒想過孩子長大後會犯罪之類的。一定是懷抱著這樣的愛而嚴格家教的吧。但結果,這位長子卻像是在放話般,果斷地說:「父母是陌生人。」過度偏激的家教可能養成殘暴性格對青少年犯罪十分瞭解的精神科醫師桃樂西•路易斯,提到「家教」時曾這麼說:如果說家教有什麼問題,不是關於家教不足的問題,是錯誤的方法、過度的家教才有問題。他們(家長)對孩子一點也不寬恕,熱心於處罰。我遇過最凶惡、殘暴的少年犯,就是小時候受過最嚴格家教的孩子。 秋葉原事件的加害者青年如果沒有過度偏激的家教,也許就不會犯下這個罪行。家教嚴格絕不是不好的事,但如果讓孩子感覺父母管教毫不手軟,就會像一把刀子直直地刺進他們的心臟。實行嚴格家教的基礎是—讓孩子確實感受到父母給他們的愛與寬容。 (本文摘自/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