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父母別慌 讓選擇朋友成為學習課題

父母別慌 讓選擇朋友成為學習課題#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要隨意評斷孩子的朋友,因為這等於是在說孩子連選擇朋友的能力都沒有。多年前曾有個調查,希望能夠了解家長們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擔心的問題有哪些?其中「怕交到壞朋友」擠進前3名,成為家長們極為擔心的問題之一。為何孩子學壞的,而不學好的?教書多年,常被問到這類的問題:我的孩子開始上學以後,認識了很多朋友,同時也學壞了!這個問題似乎沒有被解決,到現在還是家長們的頭痛問題。為何孩子學壞的,而不學好的?我想大家都同意,在學校裡絕對有好孩子,至少我們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好的,這個說法,應該不會有家長反駁我。依據著這個說法,我會接著問家長,那我們的孩子為何都去學壞的,而沒有學好的呢?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喔!若是回答不出來,我會接著說:是我們的孩子好得不夠紮實,會被影響,還是別人的孩子壞得夠徹底,一下子就把好的基礎給破壞了?教導孩子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友誼記得,我的小女兒在國一時,問了我一個問題!那是她在國小的好朋友,因為學區不同,所以分別進了不同的中學。現在的她,會抽菸。女兒問我:媽媽,你會反對我繼續跟她當好朋友嗎?我真的很喜歡她,我很想繼續跟她當好朋友。但是,她現在會抽菸。當下,我的回答是:那妳會跟她一起抽菸嗎?如果她跟妳說:是好朋友就要一起抽菸,那妳會怎麼做?女兒回答我:當然不會抽菸啊!而且我還會要求她,如果要跟我繼續當好朋友,就不可以在我面前抽菸,因為這樣我會吸到二手菸,菸味讓我很難受,如果同意,我們就可以繼續當好朋友。聽到這樣的答案,我很開心!開心的是我的女兒正在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友誼。好朋友還是壞朋友,如何認定?果然不出所料,深入了解這個孩子後,發現她進國中之後,有一群同學跟她說:要抽菸才有朋友,不抽就是不同掛的。她為了要建立友誼,就學抽菸。當我女兒跟她說這個要求的時候,她的反應是:真好,我也討厭菸味,也不喜歡抽菸,我想繼續當好朋友。從這個案例來看,她不是為了抽菸而抽菸的,而是為了交朋友而抽菸。我猜,她的媽媽一定會認為是跟同學學壞的。但,我認為這個孩子不是學壞,她是選擇了跟哪一類的人做朋友,這個行為的背後,也許只是怕孤單,需要朋友。她只是缺乏選擇朋友的能力和拒絕不當行為的勇氣。所以,我們與其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倒不如讓孩子學習如何選擇朋友!讓選擇朋友成為孩子的學習課題交朋友,是需要時間來了解是否觀念契合?相處是否愉悅自在?彼此是否尊重,不會有任何的勉強或是委屈?這些都是需要一次一次的相處經驗來感受的。父母只能在旁邊關心著交朋友的孩子,心情如何?作息如何?行為如何?隨時緊密的在旁觀察,切勿介入或是從旁批評。因為,評斷孩子的朋友,就等於是在說孩子連選擇朋友的能力都沒有。我們最好的關懷方式,就是在孩子想聊跟朋友的種種互動情形時,就分享自己交朋友的經驗,其他的就交給孩子自己去思考身邊的哪些人是好朋友。從交朋友的分分合合中,學習了解自己需要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同時也思考自己是屬於哪種的朋友,練習以樂觀正向的態度來看待友情,相信這樣就能夠培養孩子選擇朋友的智慧,自然就不用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學壞了。不僅如此,這樣的培養過程,也讓我們的孩子可以成為其他孩子的好朋友,彼此可以相互支持,互動交流,讓成長過程可以充滿著友情的溫暖,增進與人友好的互動經驗,這是交朋友最大的意義唷!(本文摘自/為孩子開啟第101道門/時報出版)

教養地雷 9句話千萬不要說

教養地雷 9句話千萬不要說#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教練式父母做法:糾正的作用很大─但鼓勵的作用更大。周婉湘以民國83、84及86年所收集之台灣大學學生共317名(男124人,女193人)為樣本,讓受試者填寫負向言語開放式問卷,先請受試者圈選,是否聽過27類不同的負向言語,再請受試者針對第一部份所勾選曾經聽過的話語,進一步填答在5個發展階段,是否聽過此類話語,若聽過則舉一次印象最深刻的實例,在每一個實例中,受試者寫下父母實際說過的負向話語、當時發生的情境、聽到負向話語時的感覺、以及當時的反應。最後請受試者以五點量表評估聽到負向話語當時的傷害程度。 父母的負向話語內容可能影響子女的反應。相反的,子女如何因應父母的負向話語,也可能再進一步引發父母不同的反應,進而衍生出不同的衝突解決模式及管教結果。結果發現:父母在多種日常瑣事中,皆會使用負向言語作為管教手段,有多種管教的情境具有文化特殊性,且依各個發展階段中常出現之生活事件不同,而有不同的言語管教內容。雷庚玲一項有趣的研究,是針對父母言語傷害孩子的調查,調查對象是針對大一新生,請他們回憶小時候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親曾經說了那些話,讓他們覺得受傷了,一直到現在都還記得。經過統計後,父母親語言傷害孩子的9種類型為:1) 說孩子笨。2) 說孩子沒有用、沒出息。3) 用粗話罵孩子。4) 說要把孩子趕出門、叫孩子不要回來、叫孩子去死。5) 說要把孩子丟掉、送人、叫警察或鬼抓走。6) 用反諷式的話罵孩子。7) 說希望當初沒有生下那麼不聽話的孩子、說懷疑自己是從醫院抱錯的。8) 說孩子把父母的臉丟光。9) 問孩子怎麼不多學鄰家的小孩,人家的孩子都如何又如何。糾正作用很大 但鼓勵的作用更大記得小時候,如果我沒有順從父母親的意思,或照著他們的要求行事,或調皮搗蛋時,他們偶而也會略帶恐嚇的語氣說:「再調皮就叫警察把你抓走」、「不乖喔,叫鬼把你帶走」、「你是從垃圾堆撿回來的」。也許是想嚇嚇我吧,要我乖乖地聽話,也許沒有惡意,但自己就會收斂一些。德國著名、也是最重要的文學家及西方主要思想家之一歌德曾說:「糾正作用很大,但鼓勵的作用更大。」正面話語會帶來激勵,負面話語會帶來傷害。你有沒在人生的低潮中,遇見有人適時扶你一把,對你說些激勵、安慰與肯定的話,讓你在軟弱中有力量站起來,在絕望中重見希望。你有沒有被別人的話語傷害過,一直到現在都還耿耿於懷,過不去呢?這些話也許不是故意的,但都帶來傷害,嚴重的話令人心碎。(本文摘自/Coach父母學/大寫出版)

「嘮叨」不是愛 而是父母無意識發洩

「嘮叨」不是愛 而是父母無意識發洩#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父母們嘮叨的原因,通常有以下3種:讓孩子變得更好、不使用暴力、紓解壓力。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讓孩子變得更好」,嘮叨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假如不是因為關心,也就不必嘮叨。父母撈叨能輕易得到教育效果第2個原因則是可以「不使用暴力」。父母在體罰孩子之前先嘮叨,假如孩子還是不聽話,才會動用棍子。此外,「嘮叨」也是讓父母或老師不需使用體罰,也能輕易得到教育效果的方法。然而,「消除壓力」這個理由,也許會令你疑惑。父母一定會認為「我怎麼可能會為了紓解壓力而嘮叨呢?」實際詢問家長們,他們多半會義正嚴詞地回答:「我從來沒有因為這種理由而對孩子嘮叨。」然而,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事實,即使知道也會否認,愛嘮叨的父母通常都是因為第3個理由。愛嘮叨的父母中 很多人都是自制力不足仔細觀察某些老師,偶爾也會看見他們對孩子發脾氣來紓解壓力。當然,這些老師並不是故意的,而是在不知不覺中表現出這樣的行為;就連接受過專業教育訓練的老師都會犯這種錯,更別說是父母了。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其實,這是出自人類的本性。所有的動物在征服比自己弱的對象時,都會得到快感,被自己征服之後,對方就會採取「服從」的行為;人類也是一樣,只要體驗過一次這種征服的快感,就很難克制自己,因此,愛嘮叨的父母中,很多人都是自制力不足。「嘮叨」不等於愛 而是父母無意識的情緒發洩父母生氣、嘮叨,都會讓孩子畏懼;當父母看到孩子害怕的模樣,感受到快感、進而消除壓力;換句話說,就是對孩子發洩。但是,父母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心態,還誤以為自己只是單純的希望孩子更好,所以才會嘮叨;他們甚至會認為自己嘮叨的行為,比體罰孩子更有人性。最後,他們認定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才會一直嘮叨。此外,在愛嘮叨的父母眼中,他們覺得身邊還有比自己更愛嘮叨的父母,認為自己比他們好一點,對此感到安慰;還有人會認為「不嘮叨的父母,就是不關心孩子」。然而,「嘮叨」會讓人上癮,當父母的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孩子嘮叨,藉此紓解壓力。父母為了消除自己的壓力,會不停的嘮叨;但是到達這種狀態時,父母就會無法停止嘮叨。結果,父母的行為影響了子女,孩子會無意識地學習父母的語氣、表情、走路方式等。常聽嘮叨長大的父母 多半也會變得愛碎碎唸請各位回想一下,小時候是否常在父母嘮叨的環境下成長呢?倘若是,就要更加小心。常聽嘮叨長大的父母,多半也會變得很愛碎碎唸;雖然自己非常討厭別人嘮叨,但是卻常做出對孩子嘮叨的矛盾行為。經歷過家暴的孩子,即使非常厭惡暴力,長大成人後卻也有相當高的比例會對家人施暴,都是相同的道理。(本文摘自/聰明媽媽才知道的嘮叨技巧/采實文化出版)

性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

性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Q 想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和孩子討論性──不,我想知道的是「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可以討論的內容似乎也有所不同。我有一個唸幼兒園的六歲男孩,不久前他已經知道區分男孩和女孩了。我有想過,是不是該開始對他進行性教育了,但另一方面又擔心現在開始會不會太早,所以就一直拖著。請問要從什麼時候開始教會比較恰當呢?坦白回答才不會有更多疑問→藝羅藝真 唸六年級的女兒從三年級起,就對這個問題感到興趣,一直到現在還是。起初會問得很露骨,像是「發生性關係是從誰先開始」、「做愛是什麼樣的感覺」,問題都非常直接具體,所以我也都坦白回答。寧可用這種方法討論,好讓她不會有更多疑問。總之,最近的孩子真是太早熟了。→民與恩 性教育似乎與年紀無關。我兒子以前在和媽媽一起洗澡時,只要有問到和媽媽身體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就會告訴他。也可以利用醫院遊戲介入討論很多人在問,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導孩子性教育會比較好?如果一定要說個時間點的話,我個人認為只要是能開始與孩子討論的時候,就是最恰當的時機,尤其唸幼兒園以前開始會更好。通常準備上幼兒園的小孩,最喜歡玩就是醫院遊戲,因為那個年紀正是孩子對自己和別人身體最感興趣的時期。小孩都還沒提,大人可以先主動開口討論嗎?孩子沒有用言語表達出來,並不代表他不感興趣。有的小孩對於好奇的事,會積極表現出來,但有的小孩卻會安靜地收集資訊,編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說法。有的時候不說是代表害羞,有時則是因為覺得這種話對媽媽「沒什麼好說的」。很多父母認為,等孩子長大後自己想了解時,自然就會懂了。不過等到那時候,原本父母在心底所擔心害怕的事,孩子很可能已經在其他地方 ( 這種地方多到難以列舉) 看過或聽過了。在孩子已經接觸過的情況下,父母又突然跑來管東管西,孩子當然會嫌父母囉嗦,所以乾脆什麼都不說。(本文摘自/這樣教,性哪裡會尷尬? /太雅出版社)

孩子更親奶奶怎麼辦?

孩子更親奶奶怎麼辦?#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孩子更親奶奶怎麼辦?◇唯有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母愛,在與母親的關係中足夠溫暖和放鬆,並且相處時間足夠長,才會自動地把對母親的依戀釋放出來。◇Q尹老師:我兒子自從出生幾個月後,就讓婆婆帶回了老家。看了您的書,覺得自己做得太差了。現在孩子要上幼稚園,回來了。由於孩子從小和奶奶在一起,而且我婆婆是那種包辦溺愛型的人,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即使我和孩子在一起,婆婆也總是在旁邊跟著。現在的問題是,孩子和奶奶特別親,去哪兒都找奶奶。因為我工作比較忙,孩子每天去幼稚園還是婆婆接送。回家後我幾乎和孩子在一起,但孩子卻總是不願意和我親近。只要順著他就沒事,一感覺和我在一起沒意思就要去找奶奶。而且他上幼稚園已經有一個月了,每天去了都要哭半天,哭的時候也是一直要找奶奶,從不說找媽媽。一開始我都是好言安慰他、陪著他,可是他也沒有好轉,所以我現在態度就比較強硬,想把他「搶」過來,但我又擔心,這樣會不會給孩子心裡留下陰影?請尹老師指點!A尹建莉這位年輕媽媽,你好:恕我直言,見過強盜,也沒見過你這麼強盜的。一個小孩子從混沌中來到世界上,從他記事起,就只有奶奶天天在他身邊,他當然和奶奶親近,別的人,他知道誰是誰呀!算一算從孩子來到世界上,你和奶奶各自在他生命中的陪伴時間。如果你在孩子的世界中出現的頻率只是一個「路人甲」的概率,那麼你於孩子來說就只是一個過客,憑什麼現在孩子一回到身邊,不過一兩個月,就要求孩子對你這個只見過幾面的「陌生人」有親近和依戀?你自己不帶孩子,生了孩子跟沒孩子似的,當別的年輕媽媽親自帶孩子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時,你當時一定對自己的「輕鬆自在」很滿意吧,那時你有過抱怨嗎?現在,你已意識到把孩子送回老家不對,但你僅僅止步於後悔,卻沒有想著自己去做點什麼,稍微對孩子用點心,就覺得自己很努力了,當孩子沒達到你的預期時,就再次把責任轉嫁到孩子身上,把孩子的本能反應看作是一個錯誤,居高臨下地等著他自己「好轉」,一旦孩子「好轉」不了,你就「態度強硬」——你憑什麼這樣呢?就憑你生了他一下,就變成了「有理」?你既不需要為他付出時間和精力,又要享受他對你的依戀和親密,有了問題還去怪他——孩子天生就欠你的啊?無法逼迫別人喜歡自己用傷害性的辦法逼迫一個人去愛另一個人,這連成年人都做不到,有誰會喜歡一個對自己不友好的人呢!你卻對一個小孩子採用「態度強硬」的辦法,逼他討好你。如果不是擔心孩子心裡留下陰影,難道你會一直做下去,甚至更強硬?容我有些不道德地猜想,你可能還暗暗「嫉妒」奶奶吧,孩子對奶奶的依戀讓你不舒服,讓你心理失衡了,是嗎?如果真是這樣,我更希望你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奶奶過度溺愛固然不對,但這不是你目前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你目前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你如何儘快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果你和孩子的關係處理不好,恐怕你和婆婆的關係也難處理好,而這可能又會影響到你們的夫妻關係。總之,這不是個孤立問題,可能會牽扯出更多關聯。感受到無條件的母愛 才會釋放依戀母子關係是一個孩子來到世界上建立的第一種關係,也是一個母親最能從中獲得至真至純、無私母愛的深刻關係。我理解你想要跟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願望,哪個母親不想得到這份享受呢?但你一定要明白,親子關係的主動權掌握在你的手裡,不在孩子那裡。雖然幼兒對關係中的愛與不愛有著最靈敏、最直接的感知力,但他對關係的把握卻無能為力——雖然他心底深處渴望著母愛,卻不能有意識地去被動自己對母親親近。唯有他感受到無條件的母愛,在與母親的關係中足夠溫暖和放鬆,並且相處時間足夠長,才會自動地把對母親的依戀釋放出來。學會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自由所以,從現在開始,你不要再去怪孩子,不要對奶奶心存芥蒂,也不要再糾結自己前面做得不夠好。你要把一切怨氣和負面情緒消解得乾乾淨淨,心地單純地善待每個人、感恩每個人,包括自己。尤其在和孩子的相處中,一定要學會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自由——愛和自由這幾個字很簡單,做到了卻不簡單。這是你面臨的最大功課,可能需要你付出非常大的精力去做。當孩子覺得他不再需要刻意討好媽媽,確信無論他如何表現,媽媽的愛都是一樣的,都不會有絲毫減損,哪怕他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媽媽也不會責怪他,那麼他才能真正放鬆下來,放下戒備,和媽媽親密起來。這樣,你才能從孩子世界中的「路人甲」晉升為主角,真正品嘗到做媽媽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祝福你。(本文摘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Q&A/遠流出版)

戒除不良用眼習慣 全家一起才有效

戒除不良用眼習慣 全家一起才有效#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大人不示範正確身教,孩子是不會改變的。如果我說:「孩子會得近視或遠視,父母要負最大責任。」家長一定覺得很痛心。不過這句話講得一點都沒錯,尤其對於本身視力差的家長,我更是格外強調這點。請不要誤會,我並非在責怪「遺傳基因不良」,而是在批判為人父母的生活習慣。父母用眼習慣會影響孩子導致視力變差我一再提及,用眼過度的生活習慣是導致視力變差的原因,如果你家的孩子有這種生活習慣,視力自然會惡化。請思考:為何孩子會養成用眼過度的生活習慣呢? 原因當然出在父母身上!因為父母本身的用眼習慣錯誤,整天看電視,一有時間就看雜誌或漫畫;孩子從小看到父母這麼做,當然有樣學樣。那麼父母該如何負起責任呢?多數家長會採取緊迫盯人、警告提醒的對策,可是那麼做根本沒用,不斷叨唸也是枉然,那樣教育孩子完全行不通。把視力回復訓練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唯有父母自己先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才能進一步改變孩子。因此,每當家長帶孩子來治療近視時,我一定會說:「請爸媽在家裡也一起接受訓練吧!」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鬥志。容我再次強調,如果爸媽一邊躺著看電視,一邊指導孩子做視力回復訓練,絕對不會有效果。很多時候,孩子未必會心服口服地接受訓練。他們心裡一定這麼想:「爸媽不也因為近視戴著眼鏡嗎?憑什麼指責我?難道他們就不需要被訓練?我幹嘛乖乖聽話?」如果孩子接受訓練時只是做做樣子,視力不可能真正恢復。因此我要呼籲:請全家人一起戒除不良的用眼習慣,就從現在開始。(本文摘自/驚人的視力回復眼球操/采實文化出版)

自己解決 開放面對問題的能力

自己解決 開放面對問題的能力#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今天的課程是要去大安森林公園找陌生人玩遊戲。宥辰一聽到,立刻「麼?」、「真的假的,今天是要去教室外面玩?」,他簡直樂呆了,講話的聲音,完全高上八度,尖銳而興奮的語調,不斷的從他嘴巴裡,興奮得冒出來、冒出來,直到要步出門口,打開鞋櫃的那一剎那。孩子缺乏安全感 都是家長造成的「我們不帶家長去嗎?」像這種「原本要出門的興奮一下子全不見了,語氣透露著擔心,好像少了家長跟出門,自己連呼吸都有困難」的情況並不誇張,此時的宥辰非常非常缺乏安全感,想著萬一出門等一下口渴怎麼辦?萬一待會肚子痛怎麼辦?還可能會在半路踩到個石頭,摔個狗吃屎怎麼辦?這些孩子的擔心也表示,平時孩子只要一個眼神,一聲唉唷,家長就會立刻填補孩子的憂心。或是當孩子「看起來」有一絲危機要發生,家長就會立即出聲「不可以」,神之手隨時駕臨,保護無所不在。或許這很像是平常總是會帶著導航出門的,今天導航送修了,開著車子在路上,突然感覺到的那幾許徬徨。缺乏經驗 會對新事物感到憂心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孩子身邊就像有一個隱形防護罩,一切的危機跟嘗試都被阻隔在外,平常孩子感受不到真實事件發生的自然結果,缺少自主機會,一切都有一個人在旁邊嘮嘮叨叨,管東管西;然後突然有一天,孩子可以離開保護罩探索真實與新鮮了,這可真是一個天大的禮物,從天而降。不過,當真要拆開禮物,除了興奮,還真有點膽怯,他們膽怯的是,究竟這個禮物該不該拆?過去從沒發生過這種事情,萬一裡面是一個炸彈,那怎麼辦?或是什麼噁心的東西,不對!搞不好根本是一個「恐怖箱」,才不是什麼禮物咧!遇到第一次發生的問題,不安跟緊張、需要別人幫忙的念頭快速浮現腦袋,這似乎是每個人遇到緊張焦慮時,都會有的共同反應。然而這樣的狀態愈多,也愈表示,孩子的自主機會太少,缺乏生活經驗,因此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孩子雖然感覺到快樂,但是很快的時間之內,孩子又會擔心自己沒有能力解決接下來將發生的問題,因此在面對到快樂的同時,突然又會快速的轉進憂傷。遇到這類型的孩子,爸媽該怎麼做?1) 多讓孩子擁有生活自主嘗試機會/例如:自己收書包、吃完飯自己收碗盤、自己洗碗。給孩子多一點打理生活的機會跟時間,甚至故意把生活中的問題丟給孩子,例如:爸爸媽媽突然口好渴、腳好痠,怎麼辦?讓孩子試著去解決問題,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能做的事情變多了,獨立性也變高了。提醒爸爸媽媽,在開放孩子自主經驗的同時,請不要一直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現在又做對了什麼?又拿捏、問題的衡量。如果不管孩子怎麼做,都是得經過家長的頭腦來判斷好壞,孩子是沒有學會自主能力的。2) 開放孩子的真實生活經驗/事件發生的當下,可以提醒孩子等一下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但也可以連提醒都不要),但請絕對不要干涉孩子的行為,讓孩子體驗真實結果。好比當孩子在椅子上扭來扭去,眼看手上的布丁就要打翻了,爸爸媽媽可以提醒孩子:你一直扭來扭去沒有坐好吃,我擔心等一下布丁就會翻倒了。但請不要直接移動孩子布丁的位子,或是幫他把椅子拉遠一點。就坐著看孩子打翻布丁,並且教他如何承受這個後果,怎麼自己解決。(當然,如果你已經忙到快斷氣了,那就先照顧好自己吧!)當孩子的真實生活經驗增加,獨立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多,遇上自己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孩子會更願意自己試試看;這個時候你將發現,面對到雀躍機會時,孩子不再快速轉變成憂傷、焦慮,而是會顯得興奮、快樂(當然也還是會有緊張),因為此時的他,已經深深的相信,他有能力可以掌握自己,也相信自己能在過程中表現得很好,展翅高飛。(本文摘自/孩子的天才,需要蠢事許可權/大寫出版)

孩子沒有錯 只是經驗值不夠!

孩子沒有錯 只是經驗值不夠!#家庭教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人說:我對孩子的反應太快?我真不懂?怎樣才是快呢?他做錯事我趕快跟他說,教他什麼是對的,這樣為什麼是反應太快呢? 經驗值不夠 難以面對現實問題 腳上有沙了,沖腳……腳上有沙了,沖腳……腳又有沙了,再沖腳……腳又有沙了,繼續沖腳……腳依舊不斷有沙在腳底板,宥辰也反覆不停的沖腳。早已不是第一次,我看著孩子們重蹈覆轍,心中有昭然若見的解答,卻不發一語。為什麼?以我們3、40歲的生命經驗,解決一個七歲孩子遇到的難題,難嗎?不難!以我們3、40歲的生活經驗,解決我們正感到苦惱的難題,難嗎?還是難!不同的經驗值,讓成人比孩子具備不同的解決問題能力;大人當然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宛若天神降臨般,把孩子的問題直接解決。但1次2次3次後,宥辰還是會在同一個問題上栽跟頭。因為他的重點就在於:經驗值不夠!甚至我可以告訴你,他已經不夠到想要一直假裝他的問題被解決了(短短一秒鐘的腳底無沙)。宥辰企圖當隻鴕鳥將頭埋在沙坑,不肯面對真實世界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反覆耗損著水資源、考驗身邊所有人的耐心,也考驗自己的挫折承受度。強化要求與限制 激發排除問題的意圖可惜,笛飛兒的老師向來不走無止盡的包容路線,反而是當孩子把機會用盡(或用到某種程度),該面對的問題會原原本本放到孩子的肩膀上。這是笛飛兒的老師很努力堅持的原則:必須勇敢跟孩子提出要求/限制。透過強化問題,增加孩子對問題的感受,同時激發孩子排除問題的企圖。當宥辰被迫從水龍頭下站出來到石板地,他才有機會發現,排除掉水這項資源,自己還能有什麼策略將腳上的沙變不見。從沖水的小小勝利與屢屢踩出就挫敗的循環中跳出來,看看有沒有別的可能。限制,常能弔詭激發想像的無限可能。這裡的限制,特別必須澄清,指的並不是「限制探索」,而是「限制重蹈覆轍的解題模式」。利益分配不均時 不只一種標準答案 舉個例子來說,在笛飛兒教室的孩子常面臨利益分配不均的議題;往往老師都是在拋出此難題後兩手一攤,說:「啊!那你們自己想辦法吧~我都把金幣送你們組了,你們自己討論喔~」能力好一點的班,老師可能還會說:「怎麼分是你們決定的,但我已經看膩剪刀石頭布了,請想新招!(哈哈哈)。」我們曾經看到幼兒園年紀孩子在被限制後,激發想像,提出的方案有:我們比跑步。我們比年紀。最大/最小的人分比較多。我們比吐口水。(呃…確實有點噁心,但第一,請瞭解這就是孩子的世界;第二,如果孩子也可以考慮到老師感受與環境衛生,提出周延處理,此方案是會通過的)比拍球拍比較多下。比記得最多名字。……其他。你覺得吃飽太閒,沒事找事嗎?但是,我們的世界為什麼會只有一種標準答案呢?造就孩子競爭力 訓練思考能力問題與麻煩能夠激發想像與磨練心志。世界角落曾有無電可用的地區,激發有為青年運用太陽能與回收瓶創造晚上可照明的電燈;無經費可畢旅的台灣偏鄉孩子,激發出自行製作香皂販賣籌措旅費的創意執行;無法翱翔天際的困頓,激發萊特兄弟對於飛行的渴望……當全球世界漸趨平坦,孩子未來競爭對手已經不只在台灣。我們能夠造就他們什麼樣子的競爭力,就看我們能及早給他們多少向世界發問、為世界思考解題的創造思考能力。(孩子的天才,需要蠢事許可權/大寫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