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夜裡輾轉睡不好?可能因缺氧引起

夜裡輾轉睡不好?可能因缺氧引起#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人因生活壓力大,晚上睡不好、失眠,不過也有一些人則是因為睡覺時氧氣不足而睡不好,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林嘉謨主任表示,人體在睡覺時,全身肌肉包含呼吸系統的肌肉同時也在休息,僅剩下少數呼吸肌肉如橫隔膜等維持呼吸工作,若肺功能不佳,睡覺時肺功能下降,導致缺氧或二氧化碳無法排出等情形,而無法入睡或反覆醒來。對肺功能不佳的患者來說,可能只是覺得睡眠品質不佳而已,但在臨床上,患者晚上無法休息,除了讓白天更加疲勞外,也容易惡性循環,影響到白天呼吸功能表現,而在夜間時刻,由於呼吸肌肉要休息,肺功能表現會更差,導致缺氧或二氧化碳上升而睡不好,這時若患者使用安眠藥不但會讓呼吸品質更下降、缺氧情形更嚴重。一名70歲的林先生,因小時候脊椎受傷致脊椎前傾壓迫胸腔,造成胸腔變小、肺功能較差,隨著年紀增長,甚至整天需仰賴氧氣瓶,晚上睡不好的林先生,後來至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求診,經安排睡眠檢查後發現林先生睡覺時氧氣嚴重不足,直到後來測試時將氧氣流量調至8 LPM(公升/分鐘),血氧濃度升至90%後,才能睡著,接著再輔以雙陽壓呼吸器幫忙擴張肺功能,洗掉高流量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後,林先生開始一夜好眠,白天精神、肺功能及活動力均開始改善,最近他很希望白天能不用氧氣瓶出去活動。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林嘉謨理事長表示,臨床上常常會遇到心肺功能不佳,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神經肌肉疾患、嚴重胸廓變形、心臟衰竭患者等長年睡不好,結果經過睡眠檢查才發現是晚上缺氧而影響睡眠品質,經由睡眠呼吸治療後不但其睡眠品質改善,連帶原本疾病也跟著穩定下來。因此提醒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當夜晚睡不好、失眠時,可以至醫院尋求夜間睡眠檢查,而不是一直吞安眠藥。

壓力大導致無法入睡? 那就來一根香蕉吧

壓力大導致無法入睡? 那就來一根香蕉吧#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失眠是你的壓力來源嗎?據睡眠醫學會的調查報告,台灣至少有200萬人有睡眠障礙困擾,慈濟大林醫院睡眠中心黃俊豪主任表示,失眠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白天生活壓力過大,導致晚上大腦反覆思考著未完成的事情,導致精神無法完全放鬆,進而導致失眠。根據大陸網站報導,失眠可以透過食物的攝取來改善,像是洋甘菊茶。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紋慧表示,如果要用食物來幫助入眠,可以吃香蕉或喝溫牛奶,都能達到舒眠的功效,因為這些食物當中含有色氨酸,可以合成腦中血清素,幫助停止產生神經傳導物質;至於大陸網路傳言的蜂蜜、馬鈴薯、火雞肉、燕麥片、杏仁、亞麻籽、全麥麵包等,陳紋慧營養師表示,這些食物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但未曾聽過可以幫助入眠。她強調,用食物來改善睡眠效果有限,只要保持穩定的情緒、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規律的運動,就可以輕鬆入眠。至於菊花茶或洋甘菊茶是否能幫助睡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建榮中醫師表示,菊花茶一般用來當養肝的功用,至於舒眠則不完全贊同,洋甘菊一般有褪黑的功用,但是不確定是否能達到舒眠功效。黃建榮中醫師表示,如果要幫助睡眠,可以嘗試飲用酸棗仁湯,並且加入甘草、小麥及紅棗等藥材,就可以達到安神的功效,另外他也建議民眾可以選購一種「天王補心丹」,對安神入眠的功效更佳。

老是睡不好? 找出失眠癥結點

老是睡不好? 找出失眠癥結點#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壓力大,導致失眠等睡眠問題的機率也增加,根據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統計,前來諮商服務的民眾部份有長期失眠問題,導致容易煩躁、精神萎靡、易有憂慮傾向,「睡眠」是為了讓身體獲得充分的休息,因此,睡眠不足往往是身體疾病復發或惡化常見的誘因之一,研究指出,如果睡眠不滿5小時,身體因抵抗力下降易發生感染性疾病。研究顯示,一個人如果一個星期超過3天,持續一個月以上,面臨入睡困難、睡眠中斷、無法持續入睡或過早醒來,這樣的睡眠情況已影響日常生活,應儘速就醫,找出癥結點。尤其失眠時間有長有短,一旦不處理,放任黑夜的魔咒夜夜折磨自己,失眠很容易愈演愈烈,變成慢性、長期的夢魘。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本市民眾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民眾可運用諮商服務逐漸了解造成失眠主因或失眠壓力來源為何,可學習如何降低自身煩躁情緒及更多抒發憂鬱情感之方式。此外,可以透過睡眠相關習慣或日常生活習慣檢視自我睡眠狀況,如每日是否同一時間就寢,同一時間「起床」,而白天的躺床休息時間最好別超過1小時以及下午3點後避免小睡補眠,假日最好不要補眠,可穩定生理時鐘。睡前安排固定足夠的時間讓自己放鬆,不要擔心自己會睡不著。避免在床上從事與睡眠無關的事(如:不要看電視、看公文、閱讀);半夜起來不看時鐘。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也可幫助睡眠,不過睡前3~4小時要避免激烈運動,睡前6~8小時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提神飲料)或抽菸,有些人認為喝酒可助眠,不過會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且破壞睡眠結構。

雙腿好忙難入眠!不寧腿症候群作怪?

雙腿好忙難入眠!不寧腿症候群作怪?#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近日一名60歲婦人夜晚頻頻失眠,經過醫師進一步詢問後發現,干擾睡眠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當該名婦人正要入睡時,雙腿常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需要動一動雙腿才會感覺好一點,使得婦人睡眠斷斷續續,難以維持完整的睡眠一覺到天亮,疑似患有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 RLS)。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洪惠芳指出,不寧腿症候群病因尚未完全了解,可能是因基因與環境多重因素交互作用有關,貧血、懷孕、末期腎病變、藥物作用及菸酒使用可能都會引發及惡化此一狀況。在臨床診斷上,洪惠芳醫師說,有一些診斷準則,像是肢體感覺異常,一直有想要移動肢體的衝動,有時除了腳部以外也合併身體其他部位,這種感覺異常,經常被患者描述為爬行感、蟲爬感、疼痛感、搔癢感、針刺感或無法辨認的不舒服的感覺。或是活動後不舒服的感覺可部分或全部緩解,為了緩解感覺異常,患者通常會起床踏步或在床上輾轉反側,屈張小腿,洗熱水澡等。另外,一定要動一動才能紓緩腿部不舒服的的症狀,通常在晚上時會比白天嚴重。且若雙腿靜止時,感覺異常或想移動的衝動會變得更嚴重,例如躺在床上或靜坐等。洪惠芳醫師說,必須完全符合這四項準則才能診斷。洪惠芳醫師表示,不寧腿症候群的治療,應該要先尋找相關影響因子給予治療,如矯正貧血給予鐵劑治療等。若找不到特定原因,則為原性不寧腿症候群(idiopathic RLS),有一部分患者症狀發生數月後會自然消失,可指導病患在上床前做後小腿的伸展運動。若症狀還是無法改善,可能需要藥物的幫忙。依照病情選擇可選擇藥物多巴胺類等藥物;另外抗癲癇藥物等藥物也有報告對不寧腿症候群有幫忙;鴉片類藥物則為治療最後一線用藥。

醫訊/面對治療過程 癌友失眠問題大

醫訊/面對治療過程 癌友失眠問題大#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癌症病友在面對重大疾病與治療過程時,常因壓力或是其他情緒反應造成失眠問題,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了解中醫在治療過程中能提供的協助及調理方式,林口長庚特別邀請中醫部針傷科中醫師陳彥融,提供癌症病友失眠的中醫治療與保健,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講座時間:6/21(四)下午2:00~3:00講座地點:林口長庚醫院病理大樓3樓癌症資源中心講座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張小姐(03)3281200轉3563、5176

老人失眠問題不一定是老化 宜就醫找出原因

老人失眠問題不一定是老化 宜就醫找出原因#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老人失眠在老人門診中,屬於常見問題,有些老年人常會自己買藥服用,不過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蔡育泰表示,雖然老人的失眠原因有可能是生理老化現象,但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所引起,提醒民眾不應視失眠為老化的必然現象,疏忽治療,而政府衛生局表示失眠問題應求助醫師,不可自行買藥服用,以免危害健康。蔡育泰醫師舉例,若老人整日待在家裡,無適當的生活節律容易造成生理時鐘變混亂及睡眠週期的錯亂,腦中風、失智老人、精神疾病等可能因為控制生理時鐘節律性的腦組織發生病變或退化,也可以是身體疾病(如呼吸障礙、夜間頻尿、慢性疼痛)影響睡眠。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呼籲老人失眠要至醫療院所就診,並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有些人憂慮長期服用會產生依賴性,而抗拒服藥導致生活品質低落。也有人未依身體狀況,聽信他人而自行購藥服用,反而傷了身體。唯有經醫師診斷依個人不同狀況而做適當處方,失眠問題才可改善。如何治療及是否使用鎮靜安眠藥應聽從醫師之建議,不要因為害怕成癮而不敢遵照醫囑使用,或自行購買濫用。一般用藥原則是醫師應告知病人副作用,危險性及可能成癮,病情改善逐漸減低劑量而停藥,醫師用藥期間應定期評估病情及療效調整處方,民眾應依醫師指示劑量服用不可自行增量。衛生局表示鎮靜安眠藥均屬於管制藥品也是處方藥,民眾一定不可無醫師處方使用鎮靜安眠藥,社區藥局更不可私自販賣,以免觸法。

安眠藥物不當使用恐有副作用 患者紛尋求中醫協助

安眠藥物不當使用恐有副作用 患者紛尋求中醫協助#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安眠藥物」的效果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一般,失眠患者一定要遵守醫囑使用,切勿一昧追加劑量,一旦長時間服用,反而可能產生依賴性,甚至副作用等,因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指出,現在有越來越多失眠患者,尋求中醫協助,希望透過中醫辯證論治來達到無負擔的改善效果。目前有臨床醫學報導指出,不當及長期使用安眠藥品,將會出現失憶、失智的併發症,而在國內外,安眠藥品都面臨可以緩解失眠問題,但是也會被許多人濫用、甚至出現依賴性的情況,都形成令人擔憂的新醫療問題,黃建榮中醫師說,中醫上將失眠狀況分為,心脾兩虛型、心膽氣虛型、陰虛火旺型、心火熾盛型、肝鬱化火型、痰熱內擾型,臨床上會針對不同的失眠情形給予治療,分別可使用歸脾湯、酸棗仁湯、黃連阿膠湯、安神丸、龍膽瀉肝湯、溫膽湯等來改善。另外黃建榮中醫師也教大家,若有難眠現象可按壓頭部和耳部附近的太陽穴、風池穴和介於二者之間的安眠穴,來放鬆肌肉,達到助眠效果,且黃建榮中醫師也提醒民眾,雖然服用安眠藥物確實能助眠,不過服用安眠藥物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失眠的民眾最好查出病因,再配合治療,此外每天最好睡足7小時,另外養成平日運動的好習慣,才能夠徹底擺脫失眠。

失眠未必要吃安眠藥 找出原因最重要

失眠未必要吃安眠藥 找出原因最重要#失眠

失眠型態通常因人而異,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神經精神科醫師賴俊揚,一般可簡單分為三種類型,入睡困難型失眠,睡眠中斷型失眠,清晨早醒型失眠,不同類型的失眠各有其可能原因及不同處理原則,應就臨床上個別情況來量身打造治療計畫。找出失眠的原因,經常不是一件簡單任務,除了需要配合醫師問診提供詳細的病史之外,也需要相關的理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甚至睡眠檢查的幫助,才能找出真正造成失眠的原因,也才能實際解決失眠的痛苦。例如,一個晚上常睡眠中斷、白天卻昏昏欲睡的人,如果睡覺時也時常會打鼾或呼吸不順,這就可能是所謂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若吃安眠藥往往會越吃越嚴重,而且睡覺時呼吸不順或中止,腦中血氧濃度就會下降,大腦得不到充分的氧氣供應,隔天就會覺得昏昏沉沉、精神無法集中、疲倦、有睡不飽的感覺,若延誤治療,長期缺氧下來,也會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容易衍生出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等疾病。或像是,一個時常入睡困難的人,如果一躺床準備睡覺,兩條腿就開始不舒服,好像蟲在爬或針在刺,非得下床動一動、跳一跳,才會感覺比較舒服,等舒服了再去躺床時,那奇怪的感覺又來了,如此一再循環,搞到快天亮才睡得著,這就可能是所謂的「不寧腿症候群」。由以上兩個案例可知,造成失眠的原因不一定是安眠藥可以解決的,也就是說,治療失眠絕不是和安眠藥畫上等號,所以對安眠藥有偏見的人,應當破除迷思,不要繼續以為「失眠就一定要吃安眠藥」、「吃安眠藥就一定會上癮」,因此而延誤了治療失眠的契機。 其實失眠的原因不勝枚舉,其診斷與治療常需要整合眾多不同醫療專科之資源,往往不是單看一科就能獲得解決,可見失眠影響之廣泛,的確是不容忽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