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活動/十月免費健康檢查

活動/十月免費健康檢查#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周放假一過完腰酸背痛又全找上門,這種惡性循環有可能源自於骨鬆! 30歲後女性骨質疏鬆下降速度提升,50歲後不論男女,都應注意生活習慣避免加速骨鬆速度。想了解自己的骨質密度嗎?想知道你的骨齡幾歲嗎?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特別舉辦社區活動幫助大家找回健康。迎接光輝的十月,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一口氣連袂舉辦三場社區健康活動,分別由本院楊院長、內科巫慶仁醫師為現場民眾提供一對一的專業諮詢,還有為您骨骼肌肉酸痛問題把關的物理治療師示範正確姿勢,最難得的是可接受骨密檢測,了解自身的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歡迎來現場找「活力得」健康促進團隊諮詢。【第一場】時    間:10/15(日)AM9:00~11:00,PM14:00~16:00地    點:高雄師範大學活動名稱:苓雅區公所重陽節活動服務內容:內科巫醫師諮詢、物理治療師諮詢、骨密檢測【第二場】時    間:10/21(六)9:00~13:30地    點: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前廣場活動名稱:永慶不動產南屏區公益園遊會服務內容:內科巫慶仁醫師諮詢、物理治療師諮詢、骨密檢測【第三場】時    間:10/22(日)9:00~11:00地    點:高雄前鎮區竹中里(二聖公園)活動名稱:竹中里重陽節活動服務內容:楊椒喬院長諮詢、骨密檢測洽詢:社區服務部林小姐07-2317108#156

走路慢、步距短 跌倒機率高出5倍

走路慢、步距短 跌倒機率高出5倍#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平時走路豪邁,步入中年後卻出現步伐變慢、步距變短的小碎步,當心骨鬆危機找上門!鐘女士平時注重保養,即便已經52歲看起來仍像40多歲一樣,由於不愛流汗,鐘女士很少外出運動,幾乎把逛街購物當成主要運動,直到某次重心不穩踩空骨折,就醫才發現原來骨密度已達骨鬆標準的-2.6。偏好清淡飲食 恐造成「動齡」危機中華民國骨鬆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由於鐘女士偏好清淡蔬食,沒有攝取足夠的乳製品與海鮮肉類,導致維生素D、蛋白質等補骨的必須營養素缺乏造成「動齡」危機。臨床上許多骨鬆患者常等到骨折就醫才發現自己的症狀,甚至有高達5成患者等到嚴重骨折才就醫。為提升輕熟齡女「動齡」能力,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年過30歲輕熟婦女每日應飲用含有完整骨骼營養群、具國家骨質保健健康認證的2倍高鈣牛奶,並結合每日30分鐘的健走運動,才能為老後的行動力打好基礎。步行速度慢、骨折機率高2.5倍國外研究顯示,步行速度慢的老年人,骨折機率較正常步行速度者高出2.5倍、跌倒機率高出5倍。吳至行理事長表示,行動力與骨密度間的關係緊密,而走路速度更是民眾最容易觀察的指標之一。30-50歲健康輕熟女性可藉由走路速度簡單判別自身的骨質健康,輕熟齡女性在過斑馬線時,若出現12公尺寬的斑馬線要行走超過10秒,就要懷疑自己是骨鬆的高危險群!10月14日健走活動 提供免費骨骼健康檢測為提升熟女「動齡」力,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推出「動齡計畫」。建議年過30歲輕熟婦女,每日飲用2杯具國家骨質保健健康認證的高鈣牛奶,維持每日30分鐘的健走習慣。為配合「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將在10月14日於台北市公館自來水園區舉辦「超敢動」健走活動,現場除了提供免費骨骼健康檢測外更有高鈣牛奶幫助民眾進行營養補充,邀請民眾共同以實際行動守護「動齡」。

常吃甜點、速食 當心反式脂肪過量!

常吃甜點、速食 當心反式脂肪過量!#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工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會導致腦溢血和骨質疏鬆!我們應該要注意的是植物油當中,由人工製造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以人工方式將液態的植物油製成固態的油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造奶油」,當中含有約8%到13%的反式脂肪酸。除此之外,速食調理包等加工食品當中所使用的「起酥油」,也含有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含有阻礙骨骼代謝、不易凝血的成分人造奶油源自於法國,19世紀時,因為與鄰國普魯士爆發戰爭而陷入奶油短缺,所以化學家便開發了人造奶油來代替天然奶油。然後又因為人們長期誤解「動物性脂肪很危險」,所以以往植物性的人造奶油比動物性的奶油更受推崇,但從現代的常識來看,這完全是「空穴來風的誤解」。在製造反式脂肪酸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Dihydro-vitamin K1」的有害因子。維生素K是凝血、活化細胞間質或使骨骼正常代謝的必需營養素,但Dihydro-vitamin K1卻會阻礙這些維生素K的作用。結果有可能造成血液難以凝固、刺激腦溢血或對骨骼代謝造成負面影響等等。因此,在歐美等大量攝取速食或加工食品的國家,都會明確標示出食品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或是積極地指導餐飲業者如何減少使用反式脂肪酸。動物消化道內亞麻油酸也是反式脂肪的一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反式脂肪酸的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每日攝取熱量的1%。據說日本人攝取的反式脂肪酸占總熱量的0.7%,但也有來自東京大學等的研究報告顯示,30到39歲的日本女性有30%以上,從甜點等食品中攝取到超過總熱量1%的反式脂肪酸。平常吃很多甜點、速食或加工食品的人,應該格外注意自己是否有反式脂肪酸攝取過量的問題。附帶一提,在牛、羊等動物的消化道內合成的共軛亞麻油酸,雖然在化學上也被分類為反式脂肪酸的一種,但共軛亞麻油酸是屬於天然型,不會像人工型的反式脂肪酸一樣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請盡量安心食用。 (本文摘自/大口吃肉,一周瘦5公斤的生酮飲食/采實文化)

身高縮短、突發背痛 這病是兇手!

身高縮短、突發背痛 這病是兇手!#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新聞常報導停經婦女因為打噴嚏導致肋骨斷裂,經醫師診斷後才發現是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儼然成為停經婦女疾病的代名詞。然而研究統計發現,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在骨質疏鬆症患者中,有男性比例也不低,約20%為男性,意即每5位骨鬆患者就有1位是男性。男性一到65歲 也會快速流失骨質亞東醫院骨科部醫師吳凱文表示,骨質疏鬆症是因為骨強度或骨密度不足引起,骨骼無法承受原本應有壓力或重量,進而出現疼痛、變形或骨折等狀況。雖然50多歲的男性,不會像停經婦女一樣立即快速大量流失骨量。但只要一到65歲或70歲,男性也會以同樣的速度流失骨質,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容易發生骨折。吳凱文醫師指出,男性往往已經出現骨折或背部疼痛時才會到診間就醫,此時骨質疏鬆已相當嚴重。因此提醒中年以上男性,應留意自己是否出現身高縮短、體態變化或突發背痛等狀況,以幫助醫師辨別患者是否出現骨鬆現象。服類固醇藥物、飲酒、吸菸也會引發骨鬆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成因就是年紀大了或是自發性發生的,如年少骨本儲存不足、腎功能退化、維他命D缺乏、睪固酮減少、鈣質的攝取吸收減少、及活動減少等因素。產生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包含服用類固醇類藥物、免疫抑制藥物、性腺功能低下症(睾丸激素水平低)、過量飲酒、吸菸等,無論男女都有可能因為用藥或疾病問題罹患骨質疏鬆症。營養、運動防骨鬆 謹記5要點一旦被診斷出骨質疏鬆症,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會建議從營養、運動以及預防骨質流失等生活方式指南下手。吳凱文醫師表示,保持骨骼健康的方法很簡單,建議預防方式如下:1) 避免吸菸、減少飲酒量及增加體育活動。2) 根據年齡,每日攝入足量的鈣。3) 確保攝入足夠量的維他命D。沒超過70歲者,每日應攝取600國際單位維他命D。70歲以上的男性則應每日攝入800國際單位。4) 定期從事負重運動,使骨骼與肌肉抗拒地心引力運動。如步行、慢跑、爬樓梯、舉重等,同時也必須評估是否需要減少高爾夫球、網球或籃球等需要扭力的運動。5) 與醫師討論目前使用的藥物是否會導致骨鬆﹙例如:糖皮質激素﹚。

隱形殺手當心!這些習慣都會導致骨鬆

隱形殺手當心!這些習慣都會導致骨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指骨質密度減少,孔隙增加,導致骨頭結構不穩定,容易發生骨折。髖部骨折的病人,1年內死於併發症者約有15~20%,存活的病人有80%無法回復到骨折前的功能,且無論是脊椎、髖部或腕部的骨折,女性比例都明顯較高。脊椎、髖部、腕部易骨折 這些族群要當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王燕如表示,骨鬆症易引發的骨折部位為脊椎、髖部和腕部。王燕如醫師指出,危險因子包括:甲狀腺素或副甲狀腺素過高、40歲以上、父母親駝背或曾發生過低創性骨折、沒有運動習慣、每天抽菸超過20支、每天飲酒超過2杯、體重過輕、曾服用類固醇超過3個月、45歲以前停經的女性、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原發性或次發性的骨質疏鬆症。骨鬆會導致生活品質下降、衍伸健康問題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包括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服用或施打骨質疏鬆藥物。運動治療包括加強背部伸展力量,下肢 平衡訓練,以強健骨骼,降低骨折機率,且預防跌倒能減低老人骨折機率。王燕如醫師表示,骨鬆症可說是隱形殺手,只有在發生骨折時才會讓人正視這項疾病。而骨質疏鬆症不但容易造成老年人生活 品質下降,不良於行,並衍伸出諸多健康問題。因此,應該建立一般民眾對於骨質疏鬆症的警覺心與理解,才能替家中長輩注意這方面的情況。

注射人工骨防骨折 只要一個小針孔!

注射人工骨防骨折 只要一個小針孔!#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老年人的骨質容易疏鬆,加上因為跌倒帶來的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常常讓老年人失去了自我行動的能力,骨質疏鬆也讓老年人骨折風險顯著增加,如果加上骨折後的癒合不良,往往對以後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人工骨可幫助新骨頭增生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浩儒表示,骨科門診有多名老年髖部骨折的患者,因為骨折需要以內固定物固定,加上配合以針孔注射人工骨至骨折缺損處,增進穩定度與幫助新骨頭增生,經過骨質新生與良好的骨釘固定,病人可縮短新骨增生速度,及盡早下床以輔助器行走,避免因長期臥床引起的併發症。針孔注射可以引導人工骨進到深層的缺損羅浩儒醫師表示,遇到骨頭因骨折或腫瘤等原因,失去原本骨頭時,比起傳統上使用病人自身的骨頭,可能多出傷口的風險,現在臨床上使用X光機輔助針孔注射,如水泥狀的人工骨,可以幫助導引人工骨進去深層的骨頭缺損。可讓病人盡早從事復健避免再次骨折羅浩儒醫師表示,水泥狀的人工骨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可被人體自然吸收與幫助長出自然健康的新骨頭。如膠水一樣黏和附著在附近的骨頭上,最後會在數小時之完全硬化凝固,幫助固定骨釘與增強固定效果。要符合人體骨頭的生長原理,又要幫助早日新骨頭生成,所使用的人工合成骨,其在數週後被人體吸收之後,在原位可看出新生骨增生,病人可盡早從事復健運動,避免再次骨折,並早日恢復日常生活的功能。  

補鈣喝大骨湯?小魚乾、芝麻才有效

補鈣喝大骨湯?小魚乾、芝麻才有效#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越來越覺得自己的體力不好,即使輕微的外傷也會讓你感到腰痠背痛、全身不對勁嗎?下肢若偶爾會出現無力、下背痛等症狀,有可能是骨質正在流失的徵兆!南投醫院副院長、骨科專科醫師鄭明德表示,長期骨質疏鬆的患者可能會因為輕微外傷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不僅平日的保養非常重要,治療方式也是一大重點,究竟骨鬆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治療方式又有哪些治療方式呢?老化時被吸收掉的骨質超過骨質形成的速度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指老化的過程中被吸收掉的骨質超越了骨質形成的速度,以致骨質密度逐漸減少。就好像一座牆,當支撐這座牆的磚塊數目減少時,牆倒塌的機會越來越大。在人體老化的過程中,骨質疏鬆症很難預防的疾病。由於醫學的進步,社會中的高齡人口逐漸增加,根據統計,在65歲以上的婦女50%以上在X光可看出骨質疏鬆的變化,到了75歲以後就會上升到90%。住院治療通常需要4至6週才能緩解「脊椎壓迫性骨折」在65歲左右,每4個人中就會有一位發生,到了85歲以後,會上升到每2個人中就有1位。台灣1年約有60,000名因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患者。一般而言,脊椎壓迫性骨折病患,急性期會感到背部劇烈疼痛,甚至會臥床不起,需要住院接受治療,通常需4至6週,症狀才能獲得緩解,常造成患者身心問題,嚴重的長期靜脈血栓、褥瘡等症狀。鄭明德醫師表示,人在30-35歲時,骨質達到巔峰,一旦步入中年後,骨質就會開始慢慢流失,停經後的女性每年骨質流失最多可達6%,至於老年男性則會每年流失1-2%,若有抽菸喝酒的話會流失得更快。大骨湯不能補充骨質 可改吃小魚乾、芝麻鄭明德醫師表示,某些民眾在被診斷出骨質流失後,會突發奇想希望藉由多攝取大骨湯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事實上,喝大骨湯並不能補充骨質,反而會增加多餘的油脂。若想藉由飲食增加鈣質,小魚乾、芝麻、深色蔬菜、豆奶類食品也都是很好的選擇。事實上,預防骨鬆的正確觀念與預防其他疾病類似,主要由運動、飲食下手,老年骨質流失很正常,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速度驚人,因此更需要小心留意,最好要從年輕時就對於建立良好飲食習慣,避免骨本被不良習慣一次消耗殆盡。

下背痛、難行走 小心骨質正在流失!

下背痛、難行走 小心骨質正在流失!#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越來越覺得自己的體力不好,即使輕微的外傷也會讓你感到腰痠背痛、全身不對勁嗎?下肢若偶爾會出現無力、下背痛等症狀,有可能是骨質正在流失的徵兆!南投醫院副院長、骨科專科醫師鄭明德表示,長期骨質疏鬆的患者可能會因為輕微外傷導致脊椎壓迫性骨折,不僅平日的保養非常重要,治療方式也是一大重點,究竟骨鬆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治療方式又有哪些治療方式呢? 老化時被吸收掉的骨質超過骨質形成的速度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是指我們在老化的過程中被吸收掉的骨質超越了骨質形成的速度,以致骨質密度逐漸減少。就好像一座牆,當支撐這座牆的磚塊數目減少時,牆倒塌的機會越來越大。 在人體老化的過程中,骨質疏鬆症很難預防的疾病。由於醫學的進步,社會中的高齡人口逐漸增加,根據統計,在65歲以上的婦女50%以上在X光可看出骨質疏鬆的變化,到了75歲以後就會上升到90%。 住院治療通常需要4至6週才能緩解 「脊椎壓迫性骨折」在65歲左右,每4個人中就會有一位發生,到了85歲以後,會上升到每2個人中就有1位。台灣1年約有60,000名因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患者。一般而言,脊椎壓迫性骨折病患,急性期會感到背部劇烈疼痛,甚至會臥床不起,需要住院接受治療,通常需4至6週,症狀才能獲得緩解,常造成患者身心問題,嚴重的長期靜脈血栓、褥瘡等症狀。 鄭明德醫師表示,人在30-35歲時,骨質達到巔峰,一旦步入中年後,骨質就會開始慢慢流失,停經後的女性每年骨質流失最多可達6%,至於老年男性則會每年流失1-2%,若有抽菸喝酒的話會流失得更快。 傳統手術可能會導致肌肉無力、大小便失禁 至於骨鬆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該怎麼治療?楊椒喬醫師指出,傳統上治療脊椎壓迫性骨折會給予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與抗骨質疏鬆藥物,並要求患者穿戴背架支撐。但長期藥物治療容易造成十二指腸、胃潰瘍與腎病變,而且無法避免患者駝背,進而引發慢性背痛。 同時,傳統的手術治療,不但時間長、傷口大,老年病患多無法承受,加上傳統手術是將鋼釘架設在疏鬆的骨骼上,難以維持骨折椎體的穩定性,所以還要進行骨移植,就要犧牲正常的骨骼,因此除非患者有神經壓迫或肌肉無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否則通常不會考慮接受傳統手術治療。 目前新式的療法可以快速改善病患疼痛,增強脊椎強度,「經皮氣球式椎體整形術」(Percutaneous Balloon Vertebroplasty)是利用氣球透過骨髓針將注射入脊椎體,經由氣球充氣,將塌陷的椎體撐起並注入骨水泥以填充因為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椎體壓迫性骨折,增強脊椎穩定性。 大骨湯不能補充骨質 可改吃小魚乾、芝麻 鄭明德醫師表示,某些民眾在被診斷出骨質流失後,會突發奇想希望藉由多攝取大骨湯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事實上,喝大骨湯並不能補充骨質,反而會增加多餘的油脂。若想藉由飲食增加鈣質,小魚乾、芝麻、深色蔬菜、豆奶類食品也都是很好的選擇。 事實上,預防骨鬆的正確觀念與預防其他疾病類似,主要由運動、飲食下手,老年骨質流失很正常,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流失速度驚人,因此更需要小心留意,最好要從年輕時就對於建立良好飲食習慣,避免骨本被不良習慣一次消耗殆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