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今「白露」正式入秋 中醫轉骨、補骨效果佳

今「白露」正式入秋 中醫轉骨、補骨效果佳#骨質疏鬆

今天(9/7)就是白露,進入秋天季節,正是中醫師眼中轉骨的好時機,父母除了可以幫青春期孩子準備轉骨藥方食補,其實像是骨質疏鬆患者,或筋骨曾受傷的人,都有效果。「轉骨」是指當兒童進入青春期,轉變為成人的一段生理及心理上的變化時期,是人體各器官成長髮育僅次於嬰兒期的第2個高峰期。所謂的青春期則指年齡從10到12歲開始,一直到16到17歲。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 - 杜旻峯醫師表示,一般而言,女生會比男生早發育,實際上每個人的成長發育期不盡相同,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因此在發育期應特別注重腎氣與脾胃的調養,通常女性在初經來前或剛來時(約10~12歲),男生可在11~13歲左右時可以開始開始服用轉骨藥方,因此,在補腎氣與腎陽的藥物方面,例如山藥、續斷、杜仲、冬蟲夏草、鎖陽、肉蓯蓉等等。 此外,脾胃更為氣血生化之源,發育期可以給予補氣健脾的藥物,例如:黃耆、黨參、茯苓、白朮等,養血活血藥如當歸、川芎、川七、大棗、丹參等,而龍骨、牡蠣、阿膠亦可提供鈣質與膠質,杜旻峯醫師說,這些藥物可經由中醫師視個人體質調配後,燉煮雞肉或排骨食用。1個月吃3到4次,轉骨藥方應注意體質,燥熱體質不宜太過溫補。杜旻峯醫師指出,像是骨碎補和鹿茸等等這類轉骨常用的藥方,不只轉骨,對於像婦女停經後造成的骨質疏鬆症,杜醫師建議,先補充膠質後再用藥,此外也可以補筋骨。轉骨發育的生長潛力是最大,且對以後身體各類器官的發育與生理機能有很大的影響,而環境及營養因素都會直接影響這段時期的發育,因此,做父母的不可不慎,若孩子出現生長發育上的問題,最好都能盡速尋求醫師協助,以幫助其健康成長。

你有引發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嗎?

你有引發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嗎?#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老人健康的大敵,在台灣65歲以上人口中,每四人即有一人罹患骨質疏鬆症,尤其以年長女性比例更高。骨質疏鬆症患者易因輕微碰撞、壓迫及跌倒即產生骨折,引起行動不便甚至於臥床,結果導致照顧需求上升,也造成死亡率增加。因此,如何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症及減少其造成危害,是醫學上重要任務。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楊江奕說,據1994年WHO對骨質疏鬆定義為:由於低骨質量及骨組織細微構造退化引起骨質脆弱,導致增加骨折危險。其中骨質疏鬆患者骨質密度需小於負2.5個標準差以下。至於骨質疏鬆引起骨折好發位置為:脊椎(以胸椎及腰椎較多)、髖骨及腕骨等部位。楊江奕表示,引發骨質疏鬆症危險因子有:1. 種族:特別是亞洲人,而黑人較少。2. 生活型態:包括抽煙、酗酒、咖啡因過量、缺少運動、營養不良、甲狀腺亢進、攝取維生素D不足或低鈣高鹽飲食,及蛋白質不足或過量者。3. 性別、年齡及體質:女性骨質密度較男性低,在停經後因缺乏女性荷爾蒙,導致骨質大量流失,加上平均壽命較長,罹患骨質疏鬆症為男性的6至8倍。此外,年齡愈大、體型愈瘦小者,危險性也愈高。4. 遺傳體質:有家族病史者。5. 性腺功能不足:如早發性停經者。6. 藥物:如類固醇、利尿劑、抗癲癇藥、甲狀腺素、肝素、化療藥物。楊江奕指出,評估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目前最準確且安全骨質密度檢驗方法是雙能量X光骨密度檢查(DEXA)。若經檢查證實是骨質疏鬆症,則應開始治療。至於治療方法,傳統上有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荷爾蒙替代治療方法。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建議,大於51歲成人,每日鈣質攝取應該大於1200毫克。另外美國建議,51至70歲成人,每日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應達400國際單位,而大於70歲成人,每日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應達600國際單位。除了傳統治療方法外,其他治療骨質疏鬆症藥物還有:雙磷酸鹽、選擇性動情激素受體調節劑、副甲狀腺荷爾蒙家族之胜肽、Strontium ranelate(含鍶元素藥物)、Denosumab(人類單株抗體,可抑制骨質流失)、Cathepsin K inhibitors等。楊江奕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民眾應該了解自己是否為骨質疏鬆症高危險群,避免引起骨質疏鬆症因子。注意營養均衡、適度運動、戒菸、避免酗酒、減少咖啡因、避免不必要藥物使用,長者尤其要預防跌倒。以上措施可以減少骨質疏鬆症及其引起併發症發生。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加上社會資源有限情形下,骨質疏鬆症逐漸變成醫療上的重要問題。如何減少骨質疏鬆及併發症發生,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是大家應該特別重視的問題。

精少腎衰 骨質易流失

精少腎衰 骨質易流失#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發生的退化性疾病,中醫古籍《內經》中提到:「男子八八,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則齒髮去。女子七七,形壞而無子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中醫師黃景軍解釋,男性在過了大約60歲之後進入更年期,而女性則是從大約50歲便進入更年期,此時精少腎衰,骨質逐漸流失,身體就會開始這兒痛、那兒痛。根據2008年美國骨質疏鬆學會統計,在美國50歲以上,將近55%族群受到骨質疏鬆的威脅,其中男女比為1:4。黃景軍指出,中醫學中沒有“骨質疏鬆”的病名,而是根據骨質疏鬆症在臨床上表現的全身症狀如:腰背疼痛、易發生骨折、駝背等症狀,將其歸納為“骨痿”、“骨痹”或“腎虛腰痛”範疇。他表示,中醫理論認為“腎藏精,生髓,主骨”,也就是說,腎主要負責調節人體養分吸收及儲藏,當腎精充足,骨髓得到源源不絕的滋養,骨骼就夠堅固有力,因此腎與骨的關係密切,骨骼強弱就決定於腎精盛衰。黃景軍提醒民眾,中年以後為了防止骨質疏鬆發生,除了適度持續運動之外,適時補養也是必要的,該院中醫科針對有骨質疏鬆困擾的民眾,提供“養筋壯骨湯方”,方中桂枝、黃耆、山藥溫陽健脾,骨碎補、枸杞子補腎益精,民眾若能多加利用並配合食療,“軟骨頭”的日子也能過得很結實。

自製養筋壯骨湯 骨質疏鬆不再來

自製養筋壯骨湯 骨質疏鬆不再來#骨質疏鬆

隨著人口逐漸老化,骨質疏鬆症也將隨之而增加,勢必造成人們極大隱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周美均表示,骨質疏鬆症主要會造成大多數的人行動不便,需要終身依賴別人照顧。周美均說,骨骼健康與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大豆食品中的大豆異黃酮,其構造類似雌激素,因而有防治骨質疏鬆症作用。因此適量攝取豆腐、豆干及豆漿等豆製品,有助於增加骨質健康。她提醒說,過量咖啡及酒精會增加骨質流失,足夠運動量及攝取足夠鈣及維生素D,都可以延緩骨質流失速率。但是攝取太多蛋白質飲食易使鈣質流失,且老化會使骨骼合成量減少,女性停經後,會因雌激素減少而增加骨質流失。周美均提供民眾以下幾項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飲食:1.攝取均衡飲食,並維持理想體重,若體重太輕,易造成骨質疏鬆。2.年輕時應貯存足夠「骨本」,所以平時應攝取足夠鈣質食物與規律運動,才能達到目標。3.攝取足夠含鈣質食物,例如乳製品(每日至少1杯低脂奶)、豆製品、小魚干、海帶及深綠色蔬菜等。4.從食物或曬太陽中,吸取充足維生素D,有助鈣質吸收,例如新鮮鮭魚、鰻魚、秋刀魚、乾香菇、蛋黃等,都含有豐富維生素D,此外,照射紫外線時,可由皮膚合成維生素D。5.適量蛋白質攝取(成人每天約四至六兩),避免吸取過量蛋白質,增加鈣質流失。6.每天攝取1至2個水果,其中以柑橘類、奇異果較佳,因含豐富維生素C,有助骨骼健康。7.減少鹽份及醃製過的食物,如榨菜、臘肉、罐頭食品等,可減少鈣質流失。8.每天適當體能活動,運動能幫助骨骼吸收鈣質。9.避免飲用過多咖啡因及碳酸性飲料。10.女性更年期後,因缺乏女性荷爾蒙,導致骨質大量流失,故可多補充富含大豆異黃酮的豆製品,以增加骨質健康。周美均教導民眾在家自己如何烹煮藥膳來保養骨質,以下為預防骨質疏鬆的藥膳範例:《養筋壯骨湯》5人份(即飲包)1.組成:山藥、骨碎補、川芎、麥冬、桂枝、大棗、枸杞子、黃耆。2.功效:強筋壯骨、預防骨質疏鬆、轉骨。3.適應症:筋骨酸痛、退化性關節疾患、骨質疏鬆、生長障礙。4.食材(5人份):排骨400公克、豆腐10小塊、高麗菜300公克、青江菜300公克、大蕃茄2顆、生香菇200公克、玉米2根、鹽、米酒。5.作法:(1) 將排骨川燙去血水後備用。(2) 洗淨其他食材切成適當大小。(3) 以養筋壯骨湯(即飲包)為湯底,加入全部食材後,煮熟加鹽調味或再淋少許米酒即可食用。《山藥營養成分》1.主要含碳水化合物。2.山藥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礦物質、酵素及黏質多醣體,另含有皂苷(Diosgenin)等成分,具有增強免疫功能,具備抗腫瘤與抗關節炎的作用,可促進干擾素(interferon)之誘生與T淋巴球細胞數增生,另可消除蛋白尿、抑制細胞突變及降低膽固醇等。周美均建議,平時多注意飲食選擇與增加活動量,才能在年老時活的更加健康,減少骨質疏鬆及併發症發生。

骨鬆長效年針治療 六月獲健保給付

骨鬆長效年針治療 六月獲健保給付#骨質疏鬆

據統計,目前每年約有12,500名65歲以上婦女發生髖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高達15%,平均每天就有5名媽媽死於骨鬆骨折。若幸運撿回一條命,仍有超過七成五的患者在就醫、用藥與生活起居上都需家人協助。初期的治療支出,加上每月的醫療復健費用,每年就要花掉近30萬元,以65歲停經後婦女來說,到老所支出的費用恐超過500萬元,不是一般家庭可負擔的,還不包含家人精神上與時間上的成本。因此,用藥順從度低一直是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最大瓶頸,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魏志定醫師認為,施打一年一針順從度可以說是100%,記憶力差、服用多種藥物或是不喜歡長期用藥的患者根本不用害怕停藥的問題。而臥床、行動不便或是社交生活豐富、活動力強、嚮往簡單治療模式的患者,也很適合一年一針。研究證實長效年針可降低七成脊椎骨折與四成髖骨骨折風險,對於其他部位的骨折也有防禦效力,治療成效非常卓越。六月開始,脊椎或髖骨骨折的停經後骨鬆婦女(BMD T score < -2.5 SD)可獲健保給付。目前長效年針的健保價格為12,703元,自費價格約在2萬元以內,患者可同時省去回診的掛號費、交通費及時間成本,無論是健保給付或是自費,與目前被廣泛使用的骨鬆藥物相比,都是相當划算的選擇。魏志定主任認為,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任何會造成龐大開銷的疾病,都應該特別注意,尤其是需自費治療的骨鬆患者與高危險群。哪些高危險群需要特別注意呢?魏主任建議,有骨鬆骨折家族病史、體重過輕(身體質量指數BMI小於20者),或是40歲以前就停經的婦女都應該提前用藥;另外像是長期使用類固醇、或是甲狀腺/副甲腺機能亢進、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也很容易因為疾病的關係導致骨鬆。骨鬆骨折防治大使李翊君表示,朋友家中也有請看護來照顧長輩,每個月的費用都讓人喘不過氣來,精打細算的她在日前幫媽媽安排施打骨鬆年針,希望降低發生骨折的風險。李媽媽笑著說,骨鬆年針治療方式跟一般打點滴一樣,非常的簡單方便,不用長期吃藥是她最高興的地方。李媽媽也認為,只要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都應該要提前治療,現在存好骨本以免老來活受罪,也不會加重子女的負擔。

骨質流失無症狀 年輕就要開始補鈣、維生素D

骨質流失無症狀 年輕就要開始補鈣、維生素D#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的特點是骨骼變得愈來愈單薄脆弱,很容易發生骨折。一般而言,骨質密度在三十五歲的時候達到最高峰,之後便逐漸走下坡了,骨質流失的速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速,尤其是更年期之後的女性。 奇美醫院骨科主任 - 陳伯毅醫師表示,因骨質疏鬆造成的骨骼疾病在門診相當常見,隨著人口老化,這一類的病人逐年增加,治療骨質疏鬆症及其骨折合併症目前已經是骨科的一大課題。骨質流失並沒有症狀,直到跌倒發生骨折,或者背部疼痛、逐漸變形,才發現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與骨質疏鬆症相關的骨折通常發生於胸腰部脊椎、髖部、腕部橈骨遠端和肩部肱骨近端等處;髖骨骨折會使合併症與死亡率增加,而脊椎骨折與其併發症同樣也造成死亡率增加。不論是何種骨折,生活品質與行動力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找出有潛在骨折危險性的患者是很重要的,陳伯毅醫師指出,因為患者一旦有了第一次脊椎骨折後,再次發生脊椎骨折的機率比不曾有過脊椎骨折的人高出四至五倍,而發生髖骨骨折的機率也多兩倍。脊椎骨折的患者,在第一年有高達20%會再次骨折。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長者、停經後的女性、長期使用藥物,例如類固醇,甲狀腺補充治療,以及一些抗癲癇用藥、內分泌失調、飲食不正常、低鈣飲食、抽煙、少運動、飲酒過量、維生素D不足等。骨質疏鬆症的診斷主要是骨密度測試。台灣目前的骨密度測試的適應症包內分泌失調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者(如副甲狀腺機能過高接受治療者、腎上腺皮質醇過高者、腦下垂體機能不全影響鈣代謝者),以及五十歲以上之婦女、停經後之婦女正接受骨質疏鬆治療追蹤者。陳伯毅醫師提醒,日常生活中除了骨質疏鬆症的治療、骨折的治療外,預防預防跌倒亦是相當重要的。骨質疏鬆症的治療目標包括降低骨折的風險、減少骨質的流失、或增加骨骼強度,也可以提供臀部的保護品、戒煙、參與一些承載身體重量以增進平衡與增強肌肉的運動及注重鈣及維生素D 的補充。每日鈣的理想攝取劑量,男性與停經前的女性為1,000毫克,而停經後的女性、使用雌激素的女性及骨密度較低的男性則為1,500毫克。陳伯毅醫師指出,目前可視情予醫師配合進行藥物治療,如使用Bisphosphonate類來治療男性與女性的骨質疏鬆症,或使用抑鈣激素來處理停經後的骨質疏鬆症,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可用於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治療。副甲狀腺素則用於骨質疏鬆症有骨折高危險性的男性與停經的女性,禁忌症包括高血鈣症、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及有骨骼放射線治療病史的患者。要記得年齡是骨折最重要的預測依據,年齡越大越需要積極治療來維持骨質密度。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骨質疏鬆症的併發症除了注意鈣質和維他命D的攝取、多運動、適當的日曬,以維持骨密度,更要預防跌倒,以免造成骨折。年紀較長者,多為動作慢、反應慢、視力不好、有神經血管疾病,若居家環境設施不良、照明不足,容易造成跌倒。要預防跌倒,一方面要重視安全的居家環境、修改居家設施、要有良好的照明,另一方面也要多運動、訓練肌力、柔軟度、反應力和平衡感,並要注意及避免姿態性低血壓的問題。

保護骨本 中醫重視脾胃消化

保護骨本 中醫重視脾胃消化#骨質疏鬆

大部份的人,大約從35歲開始,骨質量就會慢慢減少,而且從飲食中吸收鈣質的能力也會開始減弱。尤其是婦女接近停經期時,雌激素分泌停止,會加速骨質流失,但大多數的人對於骨質流失並沒有任何警覺。中醫師提醒正確護骨四步驟:補充鈣質、適度運動、無避日光、食膳有節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科中醫師李鳳彩說,銀髮族常見腰痠背痛,或是關節退化問題,對於骨質疏鬆也較有防治概念,但大多數長者的認知,多半停留在使用鈣片來防治骨質疏鬆,殊不知鈣片不是萬靈丹,正確觀念及生活習慣才是保護骨本的關鍵。【關鍵一】運動好重要活動,要活就要動,長期臥床是骨質疏鬆的高風險因素之一,中醫典籍有「五勞」之說:「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久臥傷氣,氣血不行,筋骨虛萎。運動能促進氣血循環,使氣血循環流暢無礙,當然能促進骨質正常代謝及新生。【關鍵二】無避日光李鳳彩指出,中醫養生法謂:「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作息隨著大自然晝夜變化而行是最健康的。現代醫學則認為,適度日曬有利骨質合成,因此無避日光,適度日曬是很重要的。【關鍵三】食膳有度她表示,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影響身體鉅大,飲食有度,保護腸胃正常運作,有效率的消化及吸收營養分,也是保護骨本重要關鍵,因此,三餐定時定量,少食辛辣刺激品以避免耗傷氣血,皆是保護腸胃重要方法。李鳳彩建議,屬於骨質疏鬆的高危險因素者,例如長期臥床、停經後婦女、骨折史、內分泌系統疾患、使用類固醇等藥物…等,以及骨質密度T-score在-1~-2.5之間的骨質缺乏者,則應適度補充鈣質。中醫養生食膳中,諸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核桃、山藥、大豆等,皆有入肝腎而補之的功效,對骨質留存有正面助益。骨質疏鬆症為傳統中醫「骨萎」範疇,主要病因是「腎虛」、「脾虛」與「血瘀」。「腎主骨生髓,其充在骨」,骨的生長發育,有賴於骨髓充盈及其所提供的營養,而骨髓來源是腎中精氣。因此,骨病多從腎論治,骨質不足,即是腎虛。脾胃消化並吸收飲食精微,脾虛時,飲食精微無法轉化成氣血,氣血不能充養腎,最終導致腎虛。氣不足則不行,氣血循環不良,骨質代謝新生亦容易產生問題,則為血瘀。李鳳彩最後強調,中醫與西醫之理論及衛教建議不謀而合,因此,補充鈣質,適度運動、無避日光、食膳有節度,才是真正保護骨質有效對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為迎接母親節的來臨,將於5月2日上午10點及5月7日下午1點,舉辦兩場衛教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與,現場教您如何護膝保骨抗骨鬆。

維骨力能讓退化關節變年輕?

維骨力能讓退化關節變年輕?#骨質疏鬆

根據「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統計,全台灣年逾五十的中老年人,每二人就有一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五十二歲,前來向洪醫師求診的張女士從事美髮業,一年前出現膝蓋疼痛、手指關節僵硬症狀,張女士以為是操勞過度引起的短暫病症,沒想到近一週以來,膝關節與手指關節灼熱疼痛,早晨起床時,僵直的膝蓋無法活動,爬樓梯、上蹲式廁所都十分困難。比起張女士的病況,長期務農的布農族白爺爺似乎嚴重許多,已有退化嚴重的關節積水、外翻變形、大腿肌肉萎縮無力等症狀。一般民眾常誤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是骨質疏鬆引起的疾病,其實骨質疏鬆不會導致任何一種關節病症。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是,關節腔內的關節軟骨因老化磨損而遭破壞,加上體內葡萄糖胺的合成速度趕不上分解速度,日益稀薄的關節液失去正常黏稠彈性,導致關節發炎疼痛。那麼,以葡萄糖胺為主要成分的當紅保健食品維骨力,對保養關節具有療效嗎?台東基督教醫院骨科 - 洪樂堯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發生初期,吃維骨力的確可以緩解疼痛發炎現象,但維骨力不能使退化的關節恢復年輕,切不可把保健食品當作預防針或主要治療品。除了年齡因素,退化性關節炎會遺傳嗎?哪些人較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洪醫師的解答是:1.退化性關節炎會遺傳。2.五十歲以上者。3.膝蓋曾骨折、扭傷或曾罹患其他關節病變者。4.從事長期屈膝或勞力職業者。5.肥胖者。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哪些食物該忌口?哪些食物有助於減緩發炎症狀?東基營養師張靜芬表示,患者應多補充鈣質以強化骨骼,富含Omega-3的深海魚油及深海魚類可以抑制發炎,貝類、小魚乾、木耳、海帶等都可以均衡攝取。(本文節錄自宇宙光雜誌 2008 年一月號「診療室的春天」專欄,吳方芳撰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