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

追求第二人生,視力是關鍵,退休老師想拉二胡還要看股票,「這種」人工水晶體最適合

追求第二人生,視力是關鍵,退休老師想拉二胡還要看股票,「這種」人工水晶體最適合#白內障

現代人的平均餘命增加,退休後更是第二人生的開始,以往年長者在白內障置換人工水晶點的需求多認為使用單焦點即可,但有一名退休70幾歲的老師不僅學二胡,平時也要用電腦看股票,她希望自己依然要維持良好的視力品質享受生活,在與醫師溝通需求後,選擇最新三焦點人工水晶體,術後幾乎回到年輕狀態的活動力。 上明眼科仁武院區院長何采璇醫師表示,這名退休老師以前的視力都很好,但隨著年紀增長開始覺得視力變得模糊,本以為是老花眼,檢查才發現是白內障問題。 白內障是由於自然老化、用眼過度或者是外傷等因素,讓清澈的水晶體變得混濁,因為光線無法穿透,所以看出去的視線都會變得模糊;因此不少人也會以為自己只是近視度數增加,往往檢查之後才發現是白內障問題。 視線模糊、畏光,有高度近視者更要留意 白內障的警訊不只是視線模糊,有些人會有畏光的表現,或者是近視度數暴增,臨床上就發現40幾歲的高度近視者突然度數暴增,檢查發現其實是白內障導致。白內障無法用點眼藥水延緩症狀,何采璇醫師舉例,就像水晶體變成了一層霧玻璃,怎樣清潔都無法除去模糊感,只有透過置換水晶體,才能重新找回清晰的視力。 有些年長者有錯誤迷思,認為白內障要「熟一點」再開,何采璇醫師都會用打果汁的概念跟病患解釋,當水果太硬來打,不僅較難處理,也會讓機器過熱甚至產生危險;白內障太熟不僅加深手術併發症風險,也會讓術後角膜水腫機率變高,甚至較可能引起青光眼或者是虹彩炎的發生。 越晚開白內障受術風險更大 何采璇醫師說明,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只需透過點藥水方式的局部麻醉進行,手術時間約15~20分鐘,傷口小、術後也不需住院,回門診檢查即可,如果放太熟,反而需用打針的方式麻醉,傷口也更大,也造成病人更大壓力。 隨著現代人生活模式的多元發展,目前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也相當多元,如果有散光或老花問題也可以一併解決。何采璇醫師指出,目前的人工水晶體不論是單焦點、多焦點(三焦點)、繞射型延伸焦距,以及非繞射型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都能加入散光片,而各種人工水晶體皆有不同的優點。以三焦點來說,由於能滿足遠、中、近的需求,較適合現代人的多元生活模式,但由於過去的三焦點水晶體繞射環的設計,會讓夜間的眩光、光暈較明顯,比較不適合夜間開車的族群,而目前新的光動低眩新型三焦點人工水晶體,透過新材質的更新,除了提高透明度,也降低光線折射後分光的狀況,改善了眩光問題,水晶體含水量的優化,也減少視野周圍的扭曲情形。現代人常使用電腦、看文件、煮菜、吃飯、看導航等需求,多屬60公分的中距離,最新的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也改善了中距離的使用品質,讓眼睛適應更好。 上明眼科仁武院區院長何采璇醫師說明,光動低眩新型三焦點人工水晶體優化了60公分中距離的視覺品質,降低夜間眩光情況。 常使用中距離,適合三焦點人工水晶體 何采璇醫師的門診除了先前提到的退休老師案例,也有一名50幾歲的水電工師傅,好幾個月前發現近視從4、500度跳到破千度,眼鏡換很多都沒有解決,後來到門診檢查才發現是白內障問題。由於在修繕時常需用到中距離,經過評估選擇了最新的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不僅術後馬上能回到工作崗位,回饋也相當滿意。 何采璇醫師表示,現在的白內障手術都已相當進步,回家只要點眼藥水即可,隔天幾乎就能恢復到7、8成視力,1~2週就能有正常的視力狀態,很多病患都反應,開完刀覺得世界都亮了起來,改善很大的生活品質。術後如果沒有眼睛變紅、分泌物變多情形,多數都能自己恢復。何采璇醫師也提醒,紫外線是白內障的風險因素之一,平時要多注意眼睛防曬問題,出外有太陽盡量配戴太陽眼鏡,以減少白內障的提早發生。 上明眼科仁武院區院長 何采璇醫師 專長: 白內障超音波微創手術 眼整型 不明原因溢淚 一般眼科

阿嬤心情不佳沒食慾以為憂鬱症,就診發現是白內障惹禍!醫:視力品質差恐引患者憂鬱現象

阿嬤心情不佳沒食慾以為憂鬱症,就診發現是白內障惹禍!醫:視力品質差恐引患者憂鬱現象#白內障

一名80歲行動不便的阿嬤近來被家人發現不吃飯菜,也常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家人很擔心是憂鬱症,就診發現竟是因為白內障讓視力變差使阿嬤心情很差;經過白內障手術後,阿嬤不僅恢復食慾變好,更常叫外傭推她出去走走,家人感到相當開心。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侯鈞賀主治醫師表示,根據2002年刊登在BMJ期刊的瑞典研究顯示視力不良是自殺的三大原因之一,而改善白內障手術與憂鬱症狀更是息息相關;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第二眼白內障如果也需要手術,則越早手術,對改善情緒憂鬱有正面效益,可見視力品質對生活品質有相當大的影響。 近視者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2成白內障的風險 白內障是眼睛的水晶體混濁造成,隨年紀增長、紫外線、人體細胞自然代謝、過氧化等傷害,都會影響水晶體的清澈度。侯鈞賀醫師說明,人從出生後水晶體細胞便不斷增生造成蛋白質的堆積,若加上眼睛有外傷、發炎,或像是糖尿病、類固醇藥物攝取過多、紫外線曝曬等其他因素,都可能讓白內障提早發生;特別是現代人使用3C產品頻率高也是可能的風險因子之一,另外研究也發現近視者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2成白內障的風險。 侯鈞賀醫師表示,只要年紀漸長都會遇到白內障問題,但透過手術就能獲得改善。白內障初期症狀有像是視力降低、畏光、視覺品質下降情形,如果拖太久水晶體過熟,還可能造成青光眼、發炎等併發症而提高手術的困難度;目前白內障手術主要是搭配水晶體超音波乳化術也可以使用飛秒雷射輔助處理,如果太熟水晶體變硬時,就必須增加超音波的能量,也較容易傷害角膜細胞,因此若有白內障,千萬不要拖太久。 目前白內障手術相當成熟,侯鈞賀醫師解釋,一般的手術過程約可以在20分鐘左右完成,麻醉幾乎用點眼藥水即可進行,傷口也多可以控制在0.25cm以下,手術過程大部分不會痛,有時可能會有痠、脹或些微刺的感覺,都是在可接受範圍,只要術後注意清潔避免感染,不論是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患者都能進行。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侯鈞賀主治醫師表示,白內障會讓視力變差,研究顯示視力不良是自殺的三大原因之一,而白內障手術與改善憂鬱症狀更是息息相關 該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侯鈞賀醫師說明,目前水晶體健保與自費都有,健保的水晶體材質也是相當好,同樣也能改善白內障,主要差異是球面像差較高可能影響較亮或較暗環境下的視覺品質,不過還是能一併改善近視及遠視的問題;若對視覺品質要求較高,或者是希望能一併調整散光,則可選擇自費人工水晶體。 現代人多元生活情境的遠、中、近視力需求 侯鈞賀醫師門診就有一名56歲的女性上班族,近一年發現視力下降就診檢查,才發現已經有白內障。個案由於近視多年又有老花,平時要打電腦及看紙本報表,必須帶遠中近三副眼鏡,但頻繁更換眼鏡讓她覺得相當不便;這次透過醫師諮詢與評估選擇置換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不僅讓她視力能恢復正常,也不用戴眼鏡,現在還希望可以盡快開第二眼讓生活品質更好。 目前自費的人工水晶體有分單焦點、雙焦點、多(三)焦點、延伸焦段的訴求。如果是希望術後不戴老花眼鏡也可以遠、中、近視力都能改善,或者常使用中距離像是看電腦、導航、打牌等情境,三焦點較能滿足不戴老花眼鏡的視力需求。侯鈞賀醫師也提醒,不管選擇哪一種水晶體都有其優缺點,仍會有視力上的落差,不是全焦段都能看得清楚,也不是做完手術就回復到年輕狀態的視力。只要不是單焦點的水晶體,由於進入的光線較為分散,因此隨著各種不同的設計,會有多多少少的夜間眩光,還是需要和醫師諮詢討論適合的水晶體。 儘管白內障是不可逆,侯鈞賀醫師也提醒一些生活注意事項來預防提早發生,如在戶外太陽較大養成戴帽子或太陽眼鏡習慣避免光線照射,若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做好疾病控制,另外白內障是一個氧化過程,因此平時在營養攝取上也可多吃堅果類、深色蔬果,都有比較好的幫助,50歲以上也建議定期做眼睛檢查,有高度近視者更建議提早檢查以降低眼睛病變風險。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主治醫師 侯鈞賀醫師 專長:白內障手術、雷射屈光手術、低視能診療、特殊需求視覺門診

視力問題一度陷沮喪,勇敢面對白內障手術,重見彩亮世界 退休女主管迎向第二人生

視力問題一度陷沮喪,勇敢面對白內障手術,重見彩亮世界 退休女主管迎向第二人生#白內障

一名60幾歲退休高階女主管,由於年輕時有近視問題,上年紀也漸漸有白內障現象,讓她看遠看近都相當困擾,一度陷入已老化的負面想法揮之不去。醫師表示,白內障帶來的不僅是視力變差,由於眼睛所見的鮮艶對比度隨水晶體的混濁也降低,因此世界會漸漸黯淡失色。 水晶體就像是相機的鏡片發霉一般,隨年紀增長就會漸漸混濁而形成白內障,由於水晶體混濁讓光線無法穿透,因此便會影響視力;若有高度近視、三高、眼睛受傷、慢性眼球發炎、工作有強光照射眼睛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者,也可能會有早發性白內障問題。 珍世明診所院長王孟祺醫師說明,白內障發生是一個緩慢過程,會出現的徵兆像是視力變差、畏光、炫光、近視散光加深、看東西彩度降低等,特別要注意的是,近年比較年輕型態的白內障,最常是因高度近視引發的「核質白內障」,主要特徵就是近視突然暴增,臨床上甚至有從1千度暴增至3千多度,台灣高度近視者眾,臨床上不少30~40幾歲的族群都有出現早發性白內障的現象。 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一併解決近視、老花、散光 手術是目前解決白內障問題的有效方法,要進行白內障手術前必須先評估眼球的健康程度,這也關係到適合選用哪一種人工水晶體;術前會檢查除了水晶體以外的眼球結構健康狀態,確認是否有青光眼、視網膜、乾眼等共病,評估白內障對視覺功能的影響及手術的效益。 王孟祺醫師說明,由於目前白內障手術傷口已經非常小,一般只有2.2mm左右,不需縫線縫合傷口,不需住院,術後也會戴上保護傷口的隱形眼鏡,對溫和的活動影響不大。當天採局部藥水麻醉,也不需特意禁食,只要穿著寬鬆、舒適衣物,事前先修剪頭髮不要污染眼睛部位即可,整體手術時間包括檢查、準備、術後衛教,約1.5~2小時即可完成。 王孟祺醫師表示,隨著光學技術的進步,除一般眼鏡鏡片都能做出不同的焦點外,現在白內障手術也能連同近視、散光、遠視、老花眼都一併處理,因此在選擇人工水晶體時,首要考量就是自己的生活習慣。以現代人來說,遠、中、近距離的視力需求都相當多元,如近距離需要滑手機、看書,中距離像是使用電腦,而開車時遠距視力及看儀表板的中距視力都很重要。因此三焦點或多焦點的人工水晶體就比較符合多方面的需求。 以往三焦點水晶體有些人反應晚上有眩光問題,王孟祺醫師說明,任何一種水晶體都有可能產生眩光,眩光問題除了與人工水晶體的光學設計有關,也可能由角膜所引起。透過光學技術的進步,目前有一種最新的光動低眩新型三焦點人工水晶體,在材質上提高透明度,讓光線更容易穿透,減少散射來降低眩光機率,另外也改善含水度,讓透明度維持穩定,術後也更容易適應。 珍世明診所院長王孟祺醫師提醒白內障手術也能連同近視、散光、遠視、老花眼一併處理,因此在選擇人工水晶體時,首要考量就是自己的生活習慣 高階女主管術後心情重回少女時代 以這名退休女主管個案來說,便是做了白內障手術置換最新三焦點鏡片,術後她很開心回饋醫師自己不僅不再需要戴眼鏡,看世界的色彩也變得更明亮。她送給醫師一個漂亮穿著篷篷裙的女孩壓花作品,就像心情重回少女時代一般的美好。 患者因爲重新看見鮮豔的世界,贈與醫師一幅親筆畫出篷篷裙女孩的壓花作品,感謝王孟祺醫師讓她再度看到精彩世界。 白內障儘管是細胞老化的過程,王孟祺醫師提醒,仍可透過生活上多注意充足營養以及紫外線防護等來延緩惡化,特別是民眾現在都重視電腦的藍光,卻忽略戶外的陽光其實藍光更強大,如果常常待在戶外應該要戴上太陽眼鏡來防止光害,另外有三高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疾病的控制。也提醒民眾,當白內障過熟太硬的話,反而增加手術困難度及術後的恢復,一定要提早關注白內障病變,維持美好生活品質。 珍世明診所院長 王孟祺醫師 專長:高階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近視屈光手術、乾眼症、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疾患、青光眼、結膜除斑、眼整型、兒童近視控制、角膜塑型片

成年後,原本的近視度數又加深?眼科醫揭最壞情況:恐罹患這1眼疾

成年後,原本的近視度數又加深?眼科醫揭最壞情況:恐罹患這1眼疾#白內障

一般來說,成年後近視不容易增加,因此許多人不顧忌滑手機,或是隨時隨地都在使用3C產品,等到發覺視力模糊,檢查才發現近視竟然加深了? 《優活健康網》特摘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所撰此篇,分享成年人近視的原因,建議成年人度數有增加的情況,要盡快就醫。

白內障一定要開刀嗎?手術前你應該知道「這些事情」:1情況別再拖

白內障一定要開刀嗎?手術前你應該知道「這些事情」:1情況別再拖#白內障

眼科最常見的主訴便是看不清楚、視力模糊,看到的色彩變差,對比敏感度不好。不少患者都會問「醫生:我是不是有白內障了?一定只能開刀嗎?點藥水可以嗎?」《優活健康網》特摘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所撰此文,分享白內障手術的相關問題以及術後保養。

人工水晶體哪一種比較好?功能、優缺點差在哪?眼科醫揭「評估3步驟」

人工水晶體哪一種比較好?功能、優缺點差在哪?眼科醫揭「評估3步驟」#白內障

台灣人愛滑手機,天天盯著螢幕也使得眼睛提早老化。台灣白內障手術患者人數逐年遞增,從2020年約24.4萬人,已增長至2022年約25萬人,更換人工水晶體已是普遍治療方式。市面上約有10多款人工水晶體,功能、型態各不相同,該如何才能挑選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呢?《優活健康網》採訪眼科醫師,教你3步驟挑選人工水晶體。

每天吞8顆類固醇比糖果多 小老闆治異膚竟釀白內障好灰心 大林慈濟妙手仁醫與生物製劑助重拾人生新希望

每天吞8顆類固醇比糖果多 小老闆治異膚竟釀白內障好灰心 大林慈濟妙手仁醫與生物製劑助重拾人生新希望#白內障

從事餐飲業的「小戴」年僅22歲就創業,年輕有為,但背後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辛苦。原來,小戴從小確診異位性皮膚炎,經常搔癢破皮流血、睡不好,不得已服用高劑量類固醇,曾經一天高達8顆,比同學吃的糖果更多,依然無法有效控制,長期更導致白內障,經手術才找回視力。幸好,小戴後來遇上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經評估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症狀明顯改善,讓原本不再信任治療的心,重新點燃希望。 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共病多 賴寧生院長是國內免疫風濕醫療領域的先驅。他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頑固性濕疹,屬於慢性發炎、反覆發作、不具傳染性的皮膚疾病,主要因免疫細胞的發炎反應所導致,且症狀可能因皮膚障壁受損、外界病原及過敏原侵入、皮膚發炎反應而加劇。 異位性皮膚炎常見嚴重搔癢、皮膚乾燥、紅斑與丘疹,以及因反覆搔抓導致皮膚變厚變硬的苔癬化現象。特別是搔癢感,經常讓病友半夜睡不好、劇烈搔抓,不但造成皮破血流,增加感染的風險,長期睡不好也會影響生長發育與人格發展。 穩控中重度異膚 標靶藥物助及早精準抗發炎 賴寧生院長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發炎反應,治療以類固醇與抗發炎藥物為原則。許多人因擔心副作用而將類固醇視為毒蛇猛獸,這是不對的,其實,低劑量的類固醇能有效緩解異膚的發炎反應,長期且高劑量的用藥才需要謹慎評估。至於抗發炎藥物,不同種類有其不同的藥效極限,應依據疾病輕重程度,及早採取對應的治療,尤其更嚴重的頑固性或中重度異膚病友,建議採取標靶精準療法。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不僅要趁早,更要「有效」!賴寧生院長表示,「生物製劑」與「口服小分子藥物」等標靶藥物就像精靈炸彈,能精準鎖定引發乾癢和發炎的細胞激素,防止免疫發炎反應的進行,緩解中重度異膚急性的發炎、降低反覆復發的風險。 另一方面,免疫細胞具有學習的能力,即為「塑化理論」。若一開始治療中重度異膚,先給予抗發炎效果較差的治療,就像塑膠定型計畫,容易促使發炎細胞讓自己變得更壞;反之,若能在塑膠還未定型前加以阻撓,就能改變過敏免疫的反應模式,達到精準治療、調整體質的作用,預防其他更嚴重的頑固型過敏病變。 以上述病友「小戴」為例,綜合計算病灶面積、皮膚發紅、浮腫、抓痕與苔癬化程度等條件,臨床評估屬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使用傳統的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免疫抑制劑等抗發炎藥物治療,改善效果有限,因此予以具標靶治療特性的生物製劑。經治療,小戴最困擾的搔癢感消失了,睡眠品質改善,生活品質也跟著大大提高,從原本對治療不抱任何希望,到現在充滿信心,終於等到穩控異膚的機會。 目前健保針對12歲以上青少年與成年的中重度異膚,已給付多種標靶治療藥物,至於年紀更小的異膚寶寶與兒童,目前也有適用的生物製劑可選擇。醫師呼籲異膚病友,不要放棄希望,多與醫師討論,一起戰勝異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