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

打招呼遠遠看不出是誰?眼醫提醒:不見得是度數加深,小心白內障提早上門

打招呼遠遠看不出是誰?眼醫提醒:不見得是度數加深,小心白內障提早上門#白內障

白內障非老年者專屬!國人高度近視族群不少,隨著年紀增長,眼科診所就發現不少高度近視者一到40~50歲,以為自己度數又加深,檢查卻發現其實是白內障。醫師也提醒,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甚至也有30幾歲的個案已有白內障。 龍潭眼科診所院長陳財賜醫師表示,白內障是一種自然老化現象,主要是發生在眼睛的水晶體會隨著時間慢慢從透明變得混濁,而導致光線無法穿透,因此會發生看東西變得模糊不清。不少來門診的患者一開始都是發現朋友遠遠打招呼,卻越來越看不清楚是誰,閱讀也開始變得模糊,一檢查才發現是白內障。 白內障手術已能一併解決老花、近視、散光問題 目前白內障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即以置換水晶體的方式來讓視力恢復正常狀態。陳財賜醫師說明,白內障手術在台灣已經相當純熟,加上人工水晶體的多樣化選擇,治療白內障已經可以是「規格化」擬定治療策略。 許多人最常問的問題就是若原來有近視、老花眼或散光,做白內障手術能否一併處理?陳財賜醫師解釋,透過人工水晶體的選擇解決屈光問題,加上手術的「設計」,確實有機會一併解決。 他說明,治療白內障置換人工水晶體的前提是要清楚生活上對視力的要求,因此患者來門診都會詢問平時用眼的情境,如:是否需要近距離用眼,例如閱讀或工作?是否常滑手機?是否有夜間開車需求等……透過生活習慣甚至是工作型態來判斷,並做最適切的手術及人工水晶體的選擇。 龍潭眼科診所院長陳財賜醫師表示,非繞射型長焦段人工水晶體,以微小前導波設計能延長焦段,改善繞射型老花矯正人工水晶體的光暈、眩光等狀況。     想看遠中近又要不眩光,「非繞射」長焦段延伸焦距水晶體可達成 目前在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上,有分單焦點、三焦點、繞射型延伸焦段、非繞射型延伸焦段,所謂單焦點是指以看遠為主,而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多數人都會希望遠中近都看得清楚,也就是多焦點的需求;不過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採繞射型的光學設計,比較會有光暈現象,因此也發展出非繞射型設計的長焦段人工水晶體來供患者選擇。 陳財賜醫師解釋說明,繞射型是人工水晶體透過一圈圈的「繞射圈」,使光線在穿透後產生遠近不同的焦點,再由視覺神經選擇適當影像;但容易造成光暈、眩光或星芒狀等缺點。後來發展出最新的非繞射型長焦段,以微小前導波設計讓光線進入能延長景深的焦距,並改善光暈、眩光等狀況,夜間開車也較為安心。 目前最新的非繞射型長焦段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不論是做過近視雷射手術者,甚至角膜較薄或者是乾眼症患者,經評估治療後,多半可使用。陳財賜醫師表示,白內障手術已進步到點眼藥水就能局部麻醉,執行時間約只需20分鐘,術後要注意2週內不可搓揉到眼睛、碰水,1個月內暫停游泳、爬山、跑山等活動;術後視力恢復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通常3個月都會恢復正常視力,只要有任何不適或疼痛就要盡快回診。 醫師小檔案: 陳財賜醫師 龍潭眼科診所院長 台大醫學士 台大眼科總住院醫師 省立桃園醫院主治醫師 專長: 白內障手術 角膜塑型 乾眼症候群 高度近視 倒睫毛手術

開白內障人工水晶體怎選?醫:看遠中近、夜間開車不眩光,選擇「這一點」是關鍵

開白內障人工水晶體怎選?醫:看遠中近、夜間開車不眩光,選擇「這一點」是關鍵#白內障

白內障手術日新月異,人工水晶體的選擇已能因應個人生活習慣選擇最適合的類別,就有一名60幾歲的女老師,原來多年前開第一隻眼時選擇單焦點人工水晶體,經過諮詢了解現在有可因應看遠看近的功能性人工水晶體選擇,迫不及待選擇另外一種非繞射型長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植入第二隻眼睛中,來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白內障手術「人工水晶體」怎麼挑?眼科醫:散光超過●●度選「這種」

白內障手術「人工水晶體」怎麼挑?眼科醫:散光超過●●度選「這種」#白內障

「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科疾病,主要因為水晶體蛋白質混濁導致光線折射變差,產生各種視覺問題,常見的症狀包括視力模糊、夜間視力變差,或是出現眩光。要注意的是,若白內障太熟可能導致青光眼、虹彩炎等併發症,而且會增加手術風險,究竟到底什麼時候要做手術?又要如何挑選水晶體?本文一次解析。

回診1次花6小時!半數患者寧放棄治療?醫揭「黃斑部病變」治療真相

回診1次花6小時!半數患者寧放棄治療?醫揭「黃斑部病變」治療真相#白內障

一名30歲女性上班族平時是3C重度使用者,某日突然眼前看見的事物全部扭曲,緊急至眼科就醫求救,檢查發現是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表示,隨著醫學進步,黃斑部病變不再是「眼科絕症」,定期眼內注射藥物,可良好控制病情,但民眾常因2大迷思,導致醫囑順從度不積極,使逾半數患者在治療兩年後停止療程,陷入失明危機⋯

視力變差非正常老化!醫警告「失明5大原因」黃斑部病變最常被誤認

視力變差非正常老化!醫警告「失明5大原因」黃斑部病變最常被誤認#白內障

年齡增長視力變差正常嗎?小心黃斑部病變導致失明危機!64歲劉先生在4年前發現右眼看東西視野線條扭曲,連家人五官都看不清楚,至長庚醫院眼科部就醫。醫師安排其接受視力表格檢查、理學檢查,最後診斷劉先生為眼睛老化所引起的「黃斑部病變」,積極遵從醫囑定時回診追蹤,治療病情獲良好控制,視力甚至較治療前更進步、回復0.2度。

優活影音》白內障如何處理?飛秒雷射AI精準定位,降低手術風險

優活影音》白內障如何處理?飛秒雷射AI精準定位,降低手術風險#白內障

白內障是一種老化的疾病,每一個人都會得到,只要你活得夠久,你就有機會得到白內障。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將軍被診斷白內障,因高齡且白內障過熟手術風險高,多年來一直輾轉就醫,最後經由轉介至台南大學眼科院長蘇俊峰醫師手術,手術後他開心的說:能在這利用先進的手術設備解決長久以的白內障問題,並能夠重新獲得好視力,真的太棒了。

如何預防近視度數加深?醫揭「護眼5招」多吃4蔬果、每天運動●●小時

如何預防近視度數加深?醫揭「護眼5招」多吃4蔬果、每天運動●●小時#白內障

8歲的小誠平時生活作息正常,去年暑假一直看電視、玩手機,在沒有家長加以節制的狀態下,小誠看電視的距離越來越近,還常常瞇眼或是歪著頭看,某次被家長發現後,便前往醫院眼科就醫。醫師提醒「5招」從日常做起,才能有效預防近視度數增加,若一旦演變成高度近視,未來有更高的機會罹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