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

開車看不清危險!高度近視誘發白內障

開車看不清危險!高度近視誘發白內障#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四十幾歲1200高度近視男性,開車時因看不清前方汽車方向燈,危險駕駛險些釀成意外,後來到眼科檢查,發現竟是因為高度近視提早誘發白內障。後來經白內障手術治療,一併治療高度近視與白內障,現在裸視能達到1.0,他說,好久都沒看見如此清晰色彩繽紛的世界了。年紀輕輕早發白內障!  竟是因為高度近視在這3C當道的世代,高度近視人口愈來愈多,許多民眾至眼科檢查後竟發現,自己年紀輕輕居然就已經罹患白內障。林義博醫師表示,高度近視本身就是ㄧ種退化性疾病,不只容易得到白內障,也容易罹患青光眼、黃斑部病變和視網膜剝離等眼疾。民眾若是出現眼睛退化,營養供給比較差,以及眼部調節程度較高的情形,長期下來得到白內障的機會相對也較高。甩開惡視力 白內障手術除近視、閃光和老花白內障的症狀包括視力模糊、視差太大、對比度變弱,晚上開車眩光閃爍,嚴重影響生活。醫師說,其實目前白內障手術可以提早施行,即早免除日常不便。林義博醫師指出,現在行白內障手術是微創、精準的計算,不管是否是高度近視,只要白內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就可以提早做手術。此外,近年發展出多功能性水晶體,透過高階水晶體的計算,可以把高度近視、散光和老花一併解決,,降低術後仍需配戴眼鏡的機率。55歲白內障逾5成 定期視力篩檢沒煩惱白內障是因為年紀增長、長期接受太陽照射等,造成水晶體混濁而形成。要延緩白內障找上門及掌握視力狀況,醫師建議定期做視力檢查。據統計,55歲以上的病人罹患率超過5成左右,加上民眾使用3C產品,白內障的盛行率都有提早、年齡降低的現象。林義博醫師建議,40歲以上病人,應定期做視力檢查,確保有沒有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眼疾。配眼鏡也看不清楚 即早就醫護眼睛白內障對每個人影響不一,若發現有視力變模糊,配戴眼鏡也無法看清楚時,一定要及早就醫,才能保護好靈魂之窗。(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人工淚液當保養?2大迷思害健康

人工淚液當保養?2大迷思害健康#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小琪白天上班、晚上又參加活動,戴隱形眼鏡時間越來越長,眼睛常常酸痛,甚至乾澀到張不開,只能瞇瞇眼來看人。她想買人工淚液來改善,但走進藥粧店,琳瑯滿目的產品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別太常點人工淚液當保養 常見的2大迷思民眾感覺眼睛乾澀不舒服時,多半會自行購買人工淚液,希望藉此舒緩症狀,但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購買前仍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確認何種成分、用法最符合實際需求,並及早發現自己的狀況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以下將說明使用人工淚液最常見的2項迷思。迷思1)可每天點人工淚液當「保養」嗎?人工淚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保濕劑、增稠劑,有助於短暫維持眼睛濕潤,市售種類大致可分為「單次使用」與「多次使用」2種。單次拋棄式包裝不含防腐劑,在開封當天就要用完,即使還有剩,也必須丟棄;多次使用型為了抑制微生物孳生,通常含有防腐劑,且開封超過1個月也要丟棄,以免傷害眼睛。原則上,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可以每天使用,臨床上治療乾眼症時,可能要每小時點2次,如果一天使用超過4至6次,就應挑選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以免引發過敏反應。但是,大多數人往往不了解最適合自己症狀的產品種類及用法,而且有些防腐劑成分如Benzakonium Chloride、Cetrimide大量使用可能傷害角膜。無論哪種人工淚液,都需和眼科醫師或藥師討論,再遵循建議使用,千萬不要憑直覺亂用。迷思2)眼藥水可以取代人工淚液嗎?一般眼藥水根據不同產品訴求,會在保濕成分以外額外添加其他成分,不建議當作人工淚液的替代品。舉例來說,部分眼藥水加了血管收縮劑,以減少眼睛血絲,頻繁使用容易過度刺激眼睛;還有些眼藥水含類固醇成分,若使用時間稍長,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造成青光眼或白內障。睡飽勤補水 常保眼睛舒適想預防眼睛乾巴巴,可從飲食和生活習慣兩方面著手,包括適時補充水分、多吃富含維生素A、C、E的食物。此外,別在強光下看電腦或閱讀;用眼每50分鐘就適度休息5到10分鐘;睡眠充足不熬夜;若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應遠離出風口,若房間太乾燥的話,也可以放一盆水喔。(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82期資料)

年紀漸長 散光併白內障視力品質更差

年紀漸長 散光併白內障視力品質更差#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散光視力下降、看東西有疊影,看久了有人甚至會頭痛、噁心、想嘔吐!不只造成夜間視力不良,看東西有眩光,若是長輩們更需小心上下樓梯,避免看不清導致跌倒。這是因為眼球表面像橄欖球直徑不一,曲率較高,折射不規則所致。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像是100度散光的人,大概等同於50度近視的影響,年輕時眼睛還保有良好的調節力,尚可彌補這樣的光學誤差。不過當年紀慢慢增長,加上老花,又有白內障,視力品質下降的情況就會更加明顯。水晶體變模糊 微創手術處理不怕痛當年紀漸長,加上白內障來報到,水晶體蛋白質逐漸退化渾濁,視覺模糊情況可能會雪上加霜。有些人擔心白內障治療要在眼睛動刀好可怕,醫師說現在都採取微創方式進行,不僅傷口很小,疼痛感低,恢復期也較短。陳逸川醫師表示,現在的白內障手術會先以超音波的乳化術,在2mm的小傷口裡用超音波探頭,快速將白內障震碎成細小碎塊,再用水循環的方式把白內障吸出來,這時再將人工水晶體以注射的方式植入水晶體原本的囊袋中,相對安全性較高。散光白內障併除 術後視力更清晰跟眼鏡相處了大半輩子,白內障手術之後如果不想再繼續受散光困擾,現在的手術其實就能一併矯正,擺脫靈魂之窗的枷鎖。陳醫師說,現在因為光學非常進步,已經可以透過白內障手術一併矯正原本的散光。而散光消除,可以讓患者術後的視力更加清晰,這在以前是辦不到的事情。除此之外,它還可以解決近視、遠視,更甚者連老花也都能一同去除。看不清影響生活 儘速手術救視力白內障對每個人影響不一,只要發覺視力品質已經影響生活,就是手術的最佳時機,再依據個人需求選擇手術方式,還是能恢復良好視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眼前霧霧別拖!自我檢視白內障6症狀

眼前霧霧別拖!自我檢視白內障6症狀#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5歲的男性阿輝是一名送貨司機,近半年來右眼無法對焦,尤其是大太陽下或晚上開夜車時,數次差點發生擦撞甚至車禍,嚴重造成工作與生活困擾。阿輝過去並沒有眼睛方面的毛病或家族史,但到眼科檢查右眼矯正視力僅0.3,左眼還可到0.8;散瞳檢查發現右眼水晶體中央正後方明顯混濁,診斷為「右眼白內障」。與阿輝詳細溝通後,替這位不到55歲的患者向健保署申請健保手術資格。阿輝手術後隔天開始覺得看東西明顯變亮許多,1周後回門診檢查視力已恢復到0.9,如果再配戴散光矯正眼鏡,甚至還能達到1.0視力。白內障過度成熟才治療 恐怕已經接近失明烏日林新醫院眼科主任薛維禎提醒,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已相當安全,當白內障的症狀開始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要進行手術。倘若等到白內障過度成熟才治療,恐怕已經接近失明。目前治療白內障以微切口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合併人工水晶體置換術為主流,優點在於手術傷口小、安全性高。有賴顯微工具和自動控制技術的進步,現今白內障手術幾乎都可以採微創手術搭配精密超音波設備,在眼表面經由極微小傷口,將混濁水晶體溶解吸出後,再將計算好度數的人工水晶體放入水晶體原本的位置。眼科醫師也會在術前進行詳細精密評估,不只能提升手術精準度,也能讓預後狀況更理想,讓患者擁有更好的視力品質。大多數病患在術後隔天到1個月內都能恢復不錯的視力,若不想在手術後配戴眼鏡,還有散光矯正、多焦點或抗藍光的自費水晶體可供選擇。一分鐘自我檢測:白內障6大症狀1) 視力明顯減退,看近、看遠都覺得模糊不清。2) 影像重疊,看東西開始出現有疊層、殘影。3) 有時會覺得老花眼突然有所改善。4) 發生眩光現象,在夜晚看燈光時會出現彩虹圈。5) 畏懼光線,晚上的路燈或車燈,變得非常刺眼。6) 視野色調改變,看東西顏色偏黃褐色。薛維禎主任提醒,如果您有一項或以上列舉的症狀特徵,建議盡快至眼科門診,由眼科醫師利用專業儀器為您檢查,獲得正確的診斷以及妥善的治療,早日恢復視力功能。

眼前霧霧白內障 人工水晶體知多少?

眼前霧霧白內障 人工水晶體知多少?#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5歲的徐伯伯在10年前出現老花眼,最近眼睛常看不清楚,點了眼藥水也沒改善,就醫後才發現雙眼罹患白內障,醫師建議施以手術治療,置換人工水晶體。嚴重白內障以置換人工水晶體為主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白內障是指人體眼球內的水晶體發生混濁現象,導致光線無法穿透水晶體,影像無法聚焦於視網膜,於是患者視力下降。除了少數人是先天性或外傷所造成外,主要原因大多是後天性的老年性白內障。嚴重白內障的治療,主要以手術方式置換人工水晶體為主。人工水晶體適應症主要為「用於晶體摘除術或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後取代摘除晶體以矯正視力」,多用於無晶體,如白內障的患者。在臨床上運用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作用原理為依照人體眼球內水晶體的屈光特性,利用合成塑脂、矽質或壓克力等材質,合成具有屈光特性的人工水晶體,用以取代原有水晶體的屈光聚焦功能,幫助影像投射聚焦於視網膜,恢復患者視力。白內障手術 超音波晶體乳化術最為廣泛使用目前白內障最廣泛使用的手術方式為「超音波晶體乳化術」配合植入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只需一個小切口,將超音波探針伸入眼內,利用超音波探頭的震動機械能將白內障晶體乳化成碎片,將其吸除乾淨,再植入人工水晶體來取代原有的水晶體。優點為手術時間短,大多使用局部麻醉,術後多數不需住院,可降低病人的不適感。術後傷口因切口極小,多可快速癒合並且迅速恢復視力;但也具有危險性及副作用,如角膜內皮細胞受損、眼內炎、視網膜剝離等,其中較常見的仍屬二次白內障和人工水晶體偏位。醫材是否合格可上食藥署網站查詢人工水晶體的設計日趨進步,由「傳統硬式球面鏡片」,發展至目前最新的「可折疊式多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使術後癒合時間降低並提升視覺品質。食藥署提醒,雖然產品選擇性增加,但各種產品有其不同的優缺點及適用性,在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術前務必與眼科醫師充分溝通,依照您的病情、職業、生活習慣等,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並遵守醫院提供的手術前、後注意事項,若在術後感到眼睛不適或其他眼部問題,需立刻洽請眼科醫師診斷。目前已取得上市許可證的人工水晶體,皆經食藥署審查其生物相容性、滅菌確效以及功能性(如屈光度數、光線穿透率、成像品質等),確保安全及效能無虞。有關醫療器材相關資訊,除可向醫師詢問外,亦可至食藥署網站的許可證資料庫查詢產品相關資訊。如有發現不良品或使用時/後發生不良反應,請至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http://qms.fda.gov.tw)通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進行通報。(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76期資料)

雷射眼前仍霧霧 術後白內障怎麼辦?

雷射眼前仍霧霧 術後白內障怎麼辦?#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視看不清,有人戴眼鏡,有人做近視雷射手術,但是早期曾經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的人,步入中老年可能又要重拾眼鏡了。眼科醫師葉威毅表示,一旦進入中老年紀,不管有沒有做過雷射手術,都會遇到眼部疾病問題,比如像是老花、或度數的改變,可能會造成視力下降,甚至是白內障,導致矯正過的視力越來越不清楚,越看越模糊。做過雷射 老花、白內障敲門怎麼辦?做過近視雷射後,如果沒有度數回退,老花找上門時,就需要借助眼鏡矯正;但如果有度數回退,可能會抵消老花,可以不戴眼鏡。不過人人都可能會有白內障問題,假設做過近視雷射手術,又發生白內障該如何處理?葉威毅主任說,做過雷射手術的人,要做白內障手術不會有太大衝突,因為雷射手術是角膜手術;白內障手術是水晶體手術,唯一的影響,是水晶體公式的計算。因此在白內障手術前,必須提醒醫生曾有接受過雷射手術治療,如此一來,以新一代公式計算水晶體度數,才能有準確的預測性與最低的誤差值。白內障手術 屈光問題一次矯正也OK簡單來說,就算做完雷射手術,經年累月視覺逐漸不清晰,出現白內障而看不清楚,影響生活機能時,就是進行手術的好時機。葉主任解釋,白內障手術是透過置換人工水晶體達到視力矯正的效果,像配眼鏡一樣依據每個人的狀況量身設計。如果想要一次性解決近視雷射後度數回退、殘留度數問題,以及散光、老花等問題,以現在的技術其實能直接藉由白內障手術合併解決所有的屈光問題。想要延緩白內障 墨鏡、護眼不可少老來想擁有清晰視野,延緩白內障,日照太強記得戴墨鏡,用眼過度要休息,平常眼睛保養必不可少。(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防高度近視致白內障 從小護眼4招

防高度近視致白內障 從小護眼4招#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眼睛乃是靈魂之窗,根據國健署統計分析,近年6至18歲近視發生率提早、盛行率提高。在高度近視比率(度數大於500度)方面,小六10.3%、國三28.0%、高三已達35.7%。年紀越小越容易高度近視 往後恐引起白內障等問題衛福部新營醫院眼科洪國磯主任表示,近視是一種疾病,兒童常發生近視、遠視及散光等眼睛疾病,年紀越小越容易高度近視,當近視一旦發生,度數的增加就像溜滑梯一樣很難控制(國小、國中每年增100度;高中每年增50度;大學每年增25度)。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會造成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出血、黃斑剝裂、後眼球後凸及黃斑退化等眼球併發症,所有併發症將導致失明,且治療效果有限。用眼限時間 近視防治4方法洪國磯主任說明,近視的成因少數與遺傳有關,大多為後天環境造成。如戶外活動不足、長時間近距離工作。當發生近視時,需尋求眼科醫師協助,透過睫狀肌鬆弛劑(長效型散瞳劑)、角膜塑形術、改變生活習慣、戴眼鏡矯正及雷射屈光手術等方式進行控制與治療。角膜塑型術如同近視雷射光手術,主要是改變角膜形狀,改善近視及散光。角膜塑型鏡片依據眼瞼構造,外弧可彈性設計,以利鏡片定位,防止重影出現;鏡片內面周邊弧可作成托力克形狀,最多可降低角膜散光400度。洪國磯主任叮嚀,預防勝於治療,近視防治行動需提早到幼兒階段,預防近視的4方法:1) 每日戶外活動2至3小時。2) 用眼30分鐘休息5至10分鐘,未滿2歲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日不超過1小時。3) 保持姿勢端正,看書距離35公分、看電視距離至少3公尺。4) 每半年定期檢查視力,由眼科醫師做散瞳檢查度數變化。

眼前霧霧?一次搞懂老花等3眼疾

眼前霧霧?一次搞懂老花等3眼疾#白內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紀越大,發現近的東西越看越不清,老花找上門,這是因為眼球睫狀肌原本收縮自如,改變水晶體曲度所以能看清,但隨著年紀增加睫狀肌不再靈敏。眼科診所院長鐘珮禎指出, 40歲之後睫狀肌力道沒那麼強,沒辦法很好地改變水晶體曲度,導致看近調節力變差,這就是老花一開始的症狀。視力出現「影分身」 散光既「亂視」除了老花,有些人看東西會出現「影分身」,散光問題也來找碴!鐘珮禎院長說,散光的台語叫「亂視」,主要是很多人眼角膜其實不是球狀,而是像橄欖球狀,一邊半徑徑較長,一邊半徑短,所以曲度就會較高,當物體影像進入眼睛後,折射率就會顯得不規則,導致有些影像落在視網膜前方、後方,而不是在視網膜上,這時候就會覺得看東西好像出現兩個影像。老花散光白內障3合1 合併矯正做得到老花加散光讓人看得霧煞煞,加上每個人都可能會白內障,水晶體變得像蛋白一樣從透明變渾濁不透明,就如同相機鏡頭出了問題,拍出來的照片也很難清晰,如果再合併老花與散光變成眼疾三合一,那視力狀況不佳狀況可想而知。鐘院長表示,以目前的醫學來說,沒有任何吃的或點的藥可以讓白內障逆轉,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渾濁的水晶體換成新的。鐘院長還說,隨著現在的人工水晶體技術的成熟進步,手術時間縮短、傷口變小,恢復期也短,很多人希望可以順便把老花、散光等屈光問題一併矯正,以現在的技術確實能夠做到合併矯正,甚至是高度近視,都能在手術中來做屈光度數的調整。選擇適當療法 白內障不再惡視力白內障對每個人的影響程度不一,目前合併老花與散光,有些人可適應採取眼鏡矯正,但懶得戴眼鏡的民眾,則可以透過白內障手術合併矯正,為自己找回清晰視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