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五歲女童來月經! 竟是卵巢腫瘤導致

五歲女童來月經! 竟是卵巢腫瘤導致#腫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什麼!?五歲小女孩來月經! 經醫師診斷,發現小女孩卵巢長了一顆腫瘤,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導致第二性徵提早出現,醫師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小女孩終於找回自己的童年。秀傳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復興指出,從身體外觀可看出小女孩第二性徵已經出現,再進一步以超音波檢查,發現骨盆腔有一顆約五公分的卵巢腫瘤,懷疑是腫瘤影響卵巢荷爾蒙分泌,促使小女孩第二性徵提早出現。果然抽血檢驗荷爾蒙,小女孩的女性荷爾蒙值達到48pg/ml,一般八歲以前女性荷爾蒙正常值應是10pg/ml以下 ,顯然小女孩的女性荷爾蒙升高,引發性早熟的現象。而小女孩切除的腫瘤,取出化驗的結果証實是幼年型顆粒性細胞卵巢瘤。顆粒性細胞卵巢瘤在所有女性卵巢腫瘤中甚少見,此五歲小女孩罹患幼年型顆粒性卵巢瘤,非常罕見。早熟症又名早發性青春期,此症的定義是女性8歲前出現月經或第二性徵,如乳房或陰毛發育,一般正常的女性青春期約在10─11歲出現乳房、陰毛發育、快速長高,12歲初經。提醒家長注意,為小女孩洗澡時如發現乳房鼓起、有陰毛,甚至是月經來潮的跡象,要趕快就醫檢查是否為早熟症;以此小女孩為例 ,如果父母親不注意,由於女性荷爾蒙提早分泌,日後會長不高,更重要的是骨盆腔內的腫瘤有可能變大且病變為惡性,屆時治療更為棘手。

只是胖了點?肚子變大恐是低惡性度卵巢癌

只是胖了點?肚子變大恐是低惡性度卵巢癌#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妳最近肚子也變大了嗎?別再賴給肥胖了!一位70歲陳姓婦人,因為最近變胖加上肚子越來越大,決定到中醫科求診,請求埋針減肥,但醫師幫她觸診後,發現肚子裡可能有腫瘤,建議她至婦產科門診檢查。經檢查後發現陳女士腹腔內竟有一個16公分腫瘤,罹患低惡性度卵巢癌!目前術後恢復狀況良好並已出院。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丁大清醫師表示,肚子變大可不一定是「發胖」!所謂低惡性度卵巢癌就如同一般良性或惡性卵巢腫瘤一樣,沒有明顯的特異症狀,大部分的病人只會感覺到下腹部不適或有漲漲的感覺,只有少數會出現腹痛、便祕、消化不良等症狀,由於通常不會有陰道出血的狀況,因此容易被忽略,誤以為只是腸胃不適或肥胖,致難以早期發現。如何診斷低惡性度卵巢癌?丁大清說,如果內診時發現有子宮旁的腫塊,需要用超音波掃描看看是什麼東西;如果不是單一囊狀瘤,而是有中膈、有乳突狀贅生物、有實心部份、雙側性、有腹水…等情形,就要懷疑有可能是低惡性度卵巢癌。低惡性度卵巢癌,在組織學上有癌症的型態,但缺乏腫瘤侵襲的證據,在臨床上的預後較「上皮性卵巢癌」為佳,根據統計整體的五年存活率可超過80% 。丁大清補充,低惡性度卵巢癌的預後比一般卵巢癌好的多。平均追蹤七年後,第一期的存活率高達99%,就連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存也還高達92%。並特別強調不論存活率多高,術後的追蹤都非常重要,因為低惡性度卵巢癌容易在多年後復發,不像一般卵巢癌,很少在五年以後還會復發,所以,適當的處理和長期的追蹤,是保障病患健康的不二法門。

視茫茫不敢開車 腦下垂體腫瘤壓迫視神經!

視茫茫不敢開車 腦下垂體腫瘤壓迫視神經!#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視力模糊致不敢開車,竟然是腦下垂體腫瘤壓迫視神經!一名48歲女性,最近幾個月雙眼模糊,今年四月至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眼科求治。她說看東西不清楚,走路有時候腳會撞到東西,幾個月之前還可以開車,最近因視力不佳都不敢開車,經檢查發現,竟是腦下垂體腫瘤作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許宏源表示,病人經詳細檢查,最佳矯正視力為右眼為0.5、左眼為0.6,眼壓、水晶體、視網膜皆為正常,雙眼視神經盤凹陷為60%,於是再安排視野檢查發現雙顳側半側缺損,代表視神經交叉附近有問題,果真在腦部核磁共振掃描發現,蝶鞍上區塊大約有3公分大小的腫瘤,剛好壓迫到視神經交叉,造成病人視力下降。於是請病人至神經外科評估後,決定接受手術治療,術後病人視野仍有缺損,但幸運的是視力穩定未再惡化。許宏源說,影響視神經交叉的原因,最常見為腦下垂體腫瘤,其次分別為腦膜瘤、顱咽瘤、血管瘤以及外傷。眼睛症狀會有視力下降、視野缺損以及色覺障礙,若患有腦下垂體腫瘤的症狀會有頭痛、噁心、嘔吐,嚴重會意識模糊。腦下垂體是人體內分泌中樞,有時腦下垂體腫瘤會導致手腳末端肥大、頻尿,以及乳頭有乳汁分泌。治療方式依病患年紀、症狀、腫瘤位置及腫瘤大小而定,腫瘤小且無症狀可用藥物治療,腫瘤大且有症狀則需要手術治療。他指出,此病灶通常無症狀,不易發覺,會影響視力時,腫塊就已經變大,眼科醫師可用眼底檢查找出視神經的變化,但有時會誤以為青光眼。此外,可以用視野檢查當作輔助診斷,發現有雙顳側視野缺損即可判斷為視神經交叉問題。提醒民眾,若有不明原因視力障礙等症狀並持續惡化,建議應盡速就醫。

醫訊/不怕更年期阻力轉助力座談會

醫訊/不怕更年期阻力轉助力座談會#腫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人老化後就會進入更年期,會發生卵巢功能衰退、月經停潮等。並引發如臉部潮紅、盜汗、焦慮、失眠等症狀,讓女人不舒服,進而影響家庭、工作等日常生活。有鑑於此,中國醫大附醫院婦產部特地舉辦「不怕更年期 阻力轉助力」座談會,邀請各大醫學中心各科部醫師蒞臨演講,如葉聯舜醫師、曹榮穎中醫師、吳珮如醫師、張明揚醫師,演講主題分別有「更年期到來,該如何減緩衝擊」、「更年期中醫對策」、「更年期後如何防治女性腫瘤的產生(抹片與子宮頸癌預防,超音波與卵巢癌、子宮內膜癌預防)」、「更年期後性趣盎然」,最後有綜合討論。主辦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名額有限,請儘早預約報名。名稱:不怕更年期 阻力轉助力時間:101年10月27日(六)下午13:00~17:00地點:中國醫大附醫院癌症中心大樓一樓階梯教室(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洽詢: 04-2205-2121轉2269張小姐或02-2713-5211轉3188邱小姐(Cathy 凱西)

抽血檢查別驚慌 腫瘤指數高未必罹癌

抽血檢查別驚慌 腫瘤指數高未必罹癌#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很多人看到體檢報告腫瘤指數偏高,都會惶惶終日,心想「我得癌了嗎?」不少人依賴體檢報告,監測了解身體是否健康,容易陷入腫瘤指數的迷思,以致於太快下結論,因為腫瘤指數不能單獨當作癌症診斷的標準,更不能當成早期診斷的依據。阮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黃冠誠表示,抽血檢查就好比用孔洞很大的「篩子」或「漁網」去篩東西或網魚,很方便但不精準,總需要專業醫師配合其他影像醫學檢查,才有可能早期偵測腫瘤或復發。  腫瘤指數(一說是癌症指數),其實是身體內正常細胞,在某些疾病發生時,如癌症或是嚴重發炎反應,這些細胞會分泌較多的「不正常」蛋白質或是醣體進入血清裡面,用儀器去測定這些物質的量,稱之為腫瘤指數。腫瘤指數只能視為參考數據而非判讀數據,單單抽血檢查腫瘤指數多半是不夠的,不過,腫瘤指數用來作為癌症治療追蹤指標,卻是相當好的工具。若指數下降,代表治療有效,反之則是病情沒有獲得控制,必須考慮更換藥物,但這必須和X光、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或是超音波配合,不應濫用。  要提醒的是,不同病患指數高或是低,並非代表嚴重度,指數的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治療後是否下降。大約在治療期間兩到三個月,追蹤檢查一次,並非每次門診或每週檢查。包括抽菸、消化性潰瘍、肝硬化或一些器官組織發炎等情況,都有可能造成血液檢驗時腫瘤指數升高,但指數偏高不一定代表受檢者罹癌。相反的,有些人腫瘤指數敏感性不高,因此檢查結果在正常數值範圍內,卻可能是癌症患者。目前在坊間,有許多標榜「癌症指數篩檢」,但是真正在實證醫學上有意義的「癌症篩檢」項目,相當有限。例如,四十歲以上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以預防子宮頸癌;五十五歲以上婦女或高危險群(有家族史)婦女,每年進行乳房攝影檢查;檳榔族每年口腔篩檢;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每年糞便潛血檢查。總之,腫瘤指數是醫師用來追蹤的工具,不能做為「早期診斷」。但腫瘤指數上升過高時,必須要謹慎檢查所有可能性,做為進一步診斷的參考。

頭腦長炸彈?心血管疾病患者當心引爆!

頭腦長炸彈?心血管疾病患者當心引爆!#腫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一名頭痛愈裂的病患許先生,被緊急送往雙和醫院急診室,經診斷竟發現,腦部出現一顆宛如炸彈的基底動脈瘤,直徑還達1.4公分,令醫師們錯愕;而基底動脈瘤,透過外科手術也很難處理,動刀與不動刀危險性都很高;所幸雙和醫院副院長暨影像醫學部主任陳啟仁醫師利用白金線圈輔以腦血管支架,將基底動脈瘤成功栓塞,解除危機。陳啟仁醫師解釋,腦動脈瘤不是腫瘤,而是因為腦動脈管壁缺損,血管管壁向外膨出所造成,若是破裂或蜘蛛膜下腔出血,嚴重時會造成死亡。而動脈瘤破裂時,通常會有突發性劇烈疼痛、嘔吐、頸部僵硬,甚至意識昏迷,根據病患描述,動脈瘤破裂時,如同炸彈在腦子爆炸一樣。陳啟仁說,顱內動脈瘤手術屬於外科的重大手術,只有資深醫師才敢動手。若是動脈瘤發生在基底動脈,更是困難重重;若是不幸,動脈瘤發在基底動脈的頂端,只有國際級的大師才有零星的個案報告。若動脈瘤為椎體基底動脈系統時,因風險性較高,必須即時處理,目前臨床處理的方式為白金線圈栓塞處理。最後他提醒,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是常抽菸、喝酒及有多發性腎臟疾病遺傳因素者,屬於腦動脈瘤的高危險群。而大部分的腦動脈瘤患者早期沒有症狀,少部分患者因為腦血管攝影或健診意外發現,目前治療方式有栓塞及外科手術夾除,栓塞治療後有復發的機率,宜持續追蹤。

醫訊/吃太營養腫瘤長得快?癌症病患如何吃?

醫訊/吃太營養腫瘤長得快?癌症病患如何吃?#腫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癌症病患,總認為吃得太營養會使腫瘤長得太快?如果吃不下打營養針就好等飲食迷思,殊不知在面對自己不正確的飲食觀念下,都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的問題。其實癌症病患的飲食需配合患者病情及營養需求,以達到預防或矯正營養缺乏問題、修補身體肌肉組織、減輕治療所引起之飲食相關副作用並提昇生活品質,亞東醫院特別邀請營養師蘇筱媛來給予癌症病患一些飲食上的建議,讓癌症病患在飲食上有更正確的觀念。講座時間:101年7月5日(四)上午10:00~11:00講座地點:亞東紀念醫院14樓第一教室講座洽詢:(02)7728-1229

巨人腦下垂體腫瘤 導致糖尿病症狀

巨人腦下垂體腫瘤 導致糖尿病症狀#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桃園縣一名35歲的陳姓男子,連續一星期有全身無力及頭暈的症狀,因此到台北榮總桃園分院腎臟科求診,經就醫檢查後發現陳男的血糖數值比一般人高出10倍,有糖尿病的症狀。由於陳男身高193公分,因此台北榮總桃園分院腎臟科主任常逸平醫師認為血糖的異常可能與腦下垂體有關,因此也發現林男腦下垂體有腫瘤,經手術治療後,林男的血糖已較為穩定。常逸平醫師表示,陳男到院就診時,因為身形特別高大,手腳也比正常人大,推斷出他有肢端肥大症,而陳男近2年來體檢,血糖數值都偏高,原本推斷是糖尿病酮酸中毒,但是陳男並無糖尿病家族史,後來為病患檢測生長激素也發現濃度異常,因此常逸平研判可能是腦下垂體有異,做電腦斷層後發現腦中有一顆良性腫瘤,因此才讓衍生出糖尿病,找出病灶之後,陳男已接受手術摘除腫瘤,血糖也恢復穩定。常逸平說,腦下垂體正常會分泌生長激素,也是人體用來提高血糖,當生長激素過度分泌,會讓身形高人一等,陳男一直未察覺自己有巨人症,而手腳粗大也以為是做粗活的關係,所幸醫師觀察到潛在病因加以診斷,若腫瘤未及時治療,肢體變大會增加心臟負擔,造成下肢、脊椎骨骼壓迫,且血糖持續飆高恐致命。若父母都不高而孩童卻很高大,可能與腦下垂體異常有關,應及時治療以免造成其他病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