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食道癌、大腸癌檢查之最新武器

食道癌、大腸癌檢查之最新武器#疾病‧預防

傳統之內視鏡檢查對於早期食道癌、早期大腸癌的偵測比不上窄頻影像內視鏡系統(Narrow Band Imaging)。因為對於扁平、輕度表面隆起或表面凹陷之病灶,窄頻影像內視鏡系統可以更清楚針對這些病灶表面之腫瘤血管照相(圖1及圖2)。因而提高早期食道癌、早期大腸癌的診斷率。窄頻影像內視鏡系統的原理是將長波長的紅光利用旋轉濾鏡過濾,而讓短波長的藍光集中照射在黏膜淺層,因此使這些病灶表面之腫瘤血管無所遁形。此外擴大型內視鏡可將病灶影像放大80~100倍,使這些腫瘤病灶更易清楚觀察。由於早期食道癌或早期大腸癌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而若早期偵測且在沒有淋巴結轉移時,可以施行內視鏡黏膜切除術,無需進行傳統手術治療,可以保留原器官之完整性,良好生活品質及降低手術之併發症。本院消化內科在吳志雄院長大力支持下,已購買昂貴先進儀器包含擴大型內視鏡及窄頻影像內視鏡系統,同時在檢查極短之時間內已偵測到早期大腸癌。針對食道癌之高危險群患者如抽煙、喝酒、嚼食檳榔或曾經罹患頭頸部癌症(口腔癌、舌癌、下咽癌、鼻咽癌)患者應儘早完成食道之完整精細之內視鏡檢查。此外對於大腸癌之高危險群患者如大便有潛血反應、曾經有大腸癌或大腸息肉或家族史有大腸癌之患者,也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 圖1A:傳統內視鏡食道癌影像1B:窄頻影像系統食道癌影像 ◆ 圖2A:傳統內視鏡大腸腫瘤影像2B:窄頻影像系統及擴大內視鏡大腸腫瘤影像( 本文作者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消化內科主任 張君照)

前十字韌帶斷裂

前十字韌帶斷裂#疾病‧預防

近年來,各類的運動風潮在我們社會已漸漸普遍。尤其是青少年與青年人口,熱衷激烈運動的比率也愈來愈高,在運動強度及速度日漸提昇之時,運動傷害發生的機率也愈來愈常見。大部分的運動傷害是可自己痊癒的,其運動傷害的程度都是較輕微的,然而有許多運動傷害是需要專科的醫師才能診斷出來。膝關節是最常見發生運動傷害的一個部位■ 膝關節構造膝關節的構造較為複雜;除股骨、脛骨及髕骨構成膝關節骨骼部分外,裡面還有前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內外側半月軟骨、內外側副韌帶與後外側韌帶。另有覆蓋於關節表面的透明軟骨。■ 前十字韌帶的功能前十字韌帶是維持膝關節穩定的一個重要構造,其主要功能是限制小腿骨向前移動。 維持膝關節穩定的一個重要的構造。■ 受傷機轉前十字韌帶斷裂常發生在運動傷害、摩托車車禍、和摔傷。受傷的機轉常是一個突然外力加諸於膝關節而致產生膝外翻、外轉、或過度伸直的扭轉,而導致膝關節內的前十字韌帶斷裂。■ 臨床的症狀受傷當時,約1/4的患者會聽到膝蓋裏面有斷裂聲,然後就發生劇裂疼痛而無法再繼續行動。伴隨來的常是膝部腫脹、膝關節無法活動、膝部不穩定(鬆脫或跑掉的感覺)、走路與上樓梯困難。受傷較嚴重的病人,可能會同時合併有半月板破裂、關節軟骨破裂、內側側韌帶斷裂或後外側組織等傷害。於急性期過後,約一、兩個月後,膝部腫脹會逐漸消退,走路也逐漸恢復正常。但是病人會發現膝關節鬆鬆的,前後搖晃,上下樓梯會明顯的有膝蓋跑掉的感覺,恐懼跑或跳,大腿肌肉也出現萎縮的情形。嚴重的前十字韌帶斷裂,將使許多籃球運動員無法再接受訓練或上場比賽。若未治療或保養,進入慢性期後,常因膝關節的不穩定,造成膝關節軟骨的磨損,進而造成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臨床檢查在理學檢查上,可發現膝關節不穩定並且有鬆動的情形,以 Anterior Drawer test或 Lachmen test檢查時,小腿會向前移位,如果大於一公分以上,通常表示已整條斷裂。(圖1) 若強裂懷疑前十字韌帶斷裂時,可已安排磁振造影檢查或關節鏡檢查,來確定關節內韌帶斷裂的嚴重度及相關周圍軟組織是否合併受傷。                    ■ 手術時機單純的前十字韌帶部分斷裂,小腿骨向前移位一般會小於1公分以下,可以用保守復健治療。目前對於部份前十字韌帶部份斷裂的病人也可使用在關節鏡熱收縮術來使其變得更緊。但臨床反應並不令人滿意。對於嚴重的前十字韌帶斷裂而造成小腿骨向前移位大於1公分以上、或者有合併其它韌帶或半月板傷害、或是活動力強的病人、或慢性前十字韌帶傷害而有膝關節嚴重不適之症狀等情況,則建議開刀重建前十字韌帶。■ 治療方式根據臨床經驗,只作韌帶斷裂處縫合,一般癒合能力不好,造成強度會有問題,無法維持膝關節的穩定度。因此目前多主張在關節鏡下作前十字韌帶重建術。開刀作前十字韌帶重建的方式,是重新作一條新的前十字韌帶,以回復其維持膝關節穩定的功能。目前開刀的方法是取適當的肌腱當移植物,在關節鏡下作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以膝關節鏡實施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中,所使用之移植体可分兩類:自体移植物及人工韌帶移植物。骨-髕骨肌腱-骨自体移植物,相當被廣為使用。因為兩端帶骨頭,移植物癒合良好。術後有機會發生前膝部疼痛,病人蹲或跪時常會發生酸痛,而感到某些程度不適。另外股四頭肌肌腱移植物則是另一個選擇。這是純肌腱的組織,可避免初期時候的臏骨疼痛。   人工韌帶可分為三大類,永久性假體韌帶(如 Gore-Tex, Dacron等),韌帶加強物(Ligament Augmentation Device)及架構式組織內生性韌帶(如Leeds-Keio Ligament)。使用人工韌帶,因為沒有摘取自身組織,因而沒有在摘取處引發合併症的缺點,手術時間因而減少,且無自體移植後,組織強度減弱的壞處。(圖3) 使用人工韌帶的病患,其恢復期短,很快可以回復運動,因此職業運動員較常使用。不過因斷裂比率相較自體韌帶高,所以術後不宜激烈運動。前十字韌帶手術是以「骨-髕骨韌帶-骨」移植來重建,以往是需要做關節囊切開術,打開膝關節再將「骨-髕骨韌帶-骨」移植到原十字韌帶的位置。本人所實施關節鏡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此項手術完全在關節鏡視下執行,不須打開關節囊,因此術後疼痛少、住院期短、恢復快、復健期短。至於手術中用以固定移植韌帶的界面骨釘,本人採用新的「生物性界面骨釘」。這是一種以聚乳酸所製成的植入物,已證實有高的物理強度,且可被人體吸收,沒有過去使用鈦金屬骨釘永遠在人體內的缺點。手術後,病人不須石膏固定,只要以一個『膝架』(knee brace)輔助固定即可,可以彎曲關節、也可下床行走。 對現代人而言,手術後恢復良好,恢復期短,很快就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是我努力的方向。我相信,對需要重建前十字韌帶的病患,此項手術提供最好的選擇。結論:關節鏡下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是骨科近年來發展成熟度最快的開刀技術之一。手術時間短,傷口小,病人不舒服的程度可減至最低。術後如果加上積極的復健訓練,病人可在三個月恢復一般日常活動,6個月左右回復輕微的運動,9至12個月後可回復到受傷前的運動能力。但需使用膝蓋作急停及轉彎動作的運動,本人仍是不建議。如籃球、網球、排球 …等。

人工髖關節衛教Q&A

人工髖關節衛教Q&A#疾病‧預防

一、手術須住院多久?答:5-7天(必要時可延長)。二、多久可以下床?答:通常術後三天內即可下床,但仍會視病患情況決定。三、多久拆線?答:術後約10~14天,出院時會預約門診時間返院拆線;返家後傷口保持清潔乾燥,每天換藥一次即可。四、多久可以碰水?答:拆線後2-3天,只能沖洗勿浸泡傷口。五、手術後活動有無限制?答:巨頭型人工髖關節組沒有限制,但傳統及陶瓷人工髖關節組須避免上述之禁忌姿勢。一般術後4–6週須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避免跌倒。六:手術後何時能開車、騎腳踏車、游泳及蹲下?答:約4~6週後可以開車,6~12週後可以騎腳踏車,傳統型人工髖關節盡量不要蹲;使用巨頭型人工髖關節者受限制較少,下蹲需3個月左右。七:雙腿間需要夾枕頭多久?答:約6週左右,若為巨頭組人工髖關節則不需夾枕頭。八:可以上下樓梯嗎?答:可以,需有家屬陪同或自己上下樓梯時需用手扶樓梯扶手,避免跌倒。九:如何使用馬桶?答:傳統人工髖關節建議使用馬桶增高器,若是使用家中馬桶,請注意:臀部須高於膝蓋儘量避免髖關節小於90度;巨頭型人工髖關節則不受此限。十、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病患在置換半髖人工關節術後數月至數年間有髖臼磨損可能,因此建議須定期門診追蹤。十一、若有下列情形應立即返院:1. 傷口有紅、腫、熱、痛等發炎徵兆,或有滲出液、發燒及不明原因之過度疼痛時。2. 嚴重疼痛導致無法活動時。3. 因跌倒或挫傷而傷及髖關節時。

淺論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淺論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疾病‧預防

在骨科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中,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最易預期成功的手術。近年來隨著醫學工程及材料力學的進展 ,使得關節內植入物的耐久性更高且併發症減少。長期追蹤研究清楚的顯示 : 全人工膝關節的金屬耐久性佳且能明顯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目前人工膝關節的構造的設計是由脛骨組件和股骨組件形成關節的構造。脛骨組件是使用金屬盤下面有支柱,而在支柱邊加上扇狀的設計以固定在脛骨近端。而脛骨關節墊片(高分子量聚乙烯)則使用卡式或鎖式固定在脛骨組件上。大部份的墊片設計形狀和股骨關節面一致,以增加穩定度並減少聚乙烯接觸的壓力。而現今的材料科技所製造的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墊片,其強度及耐磨性也改進很多,可增加人工膝關節使用的壽命。一般而言,股骨組件是使用鈦、鈷與鉻合金製成,並有股骨滑車以改善髕骨移動軌跡。而髕骨組件是採用圓頂型的設計並利用一至三個短栓以骨水泥固定。脛骨組件則使用骨水泥固定在脛骨關節面上。治療時機當膝關節破壞到末期時,唯一的治療方式,即為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此時大面積的透明軟骨與彈性軟骨因退化或創傷磨損 (圖1),造成日常生活因疼痛而受到限制。膝蓋關節外型也變成O型腿,上下樓梯能力降低,蹲站過程痛苦不堪。需要接受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病友(圖二),術後可以得到變形的矯正、疼痛解除、運動範圍增加、改善關節功能,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一般而言,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住院期約七天左右,但仍依病患身體狀況而定,大約一個月左右可恢復正常生活。 以手術方法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並非只有人工關節置換,事實上還有上述其他手術方法,如:膝關節鏡手術、脛骨近端截骨術、股骨遠端截骨術、脛骨粗隆截骨術、單髁人工膝關節手術、髕骨股骨人工膝關節置換及全人工膝關節置換等等。醫師須考慮病友的狀況,如年齡、職業、健康狀況、關節破壞程度、病因及破壞部位等等因素,而有不同的治療手段選擇。可與鍾承翰醫師討論,來選擇最適合的方法來治療。在術後的疼痛方面,臨床上則較多使用脊椎硬膜外麻醉,意即大家耳熟的『疼痛控制』。其效果及病患的滿意度都不錯。除了有少許副作用,一般臨床上對病患的復建與止痛效果,皆大有助益。

吃藥有用嗎?-談藥物在壓力管理的角色

吃藥有用嗎?-談藥物在壓力管理的角色#疾病‧預防

張小姐是個職業婦女,在婚姻裡總是感受不到該有的幸福。在家和萬事興的大帽子下,面對嘮叨的婆婆,儘管心裡抱怨,只能淚往肚裡吞;更讓她為之氣結的是,老公總是站在自己的媽媽那邊。然而作為一個媳婦,表現還算稱職,雖然內心著實不快,表面也平安無事。因為公司組織縮編,工作量倍增,張小姐漸漸感覺應付不過來,身心俱疲的她,除了疏於家事外,工作時則難以專心,頻頻出錯,在被主管約談後,晚上開始失眠。婆婆的嘮叨更勝以往,這時她轉向先生尋求慰藉,但得到的答案是為什麼只顧工作不顧家庭…終於,她來到精神科門診,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憂鬱症。張小姐怎麼了?真的得了憂鬱症嗎?需要吃藥嗎?如何解決她的問題?這個不快樂的婚姻對她的意義是什麼?要改善夫妻關係?如何改善?如何面對長期以來婆婆的嘮叨?現代的精神醫療能為張小姐做些什麼呢?生活中的壓力所在多有,適度的壓力能激勵人心,有時更能迫使生命成長,但若超過能應付的範圍,導致重大痛苦或能力嚴重受損,則可能形成所謂的「精神疾病」-從「睡眠障礙」、「適應障礙」、「心身症」,到「憂鬱症」、「焦慮症」(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嚴重者甚至出現「反應性精神病」。有的人為了應付壓力,轉而以酒精或其他毒品來紓解情緒,結果則是短暫的快慰掩蓋了長期濫用或成癮的危險性。如果壓力是導致精神疾病的元兇,學會處理壓力是否才是治本之道呢?臨床上常見的情形是,病患知道要處理壓力,可是在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事件如滾雪球而來,壓得人喘不過氣,在一陣接一陣的挫折感籠罩下,一種惡性循環已悄然成形-似乎,來不及 處理壓力。人都有因應壓力的本能,在與壓力掙扎周旋的過程中,到達某種失衡狀態時,可能選擇尋求醫療的協助。如果此時,藉著先改善症狀,爭取機會使有時間與能力學習壓力管理,可不可能也是一種選擇?從這個角度來看,精神醫療似乎可提供這個機會。有些藥物能提供及時與必要的協助,如助眠劑、抗焦慮劑或抗憂鬱劑等,針對不同的病因、症狀、及對生活功能的影響程度,決定使用的劑量及使用多久,兼顧藥物作用與副作用的平衡,逐次調整藥物的使用,甚至可以完全停藥。在此期間,精神症狀已獲得部分控制,也比較容易學習壓力管理。壓力與問題絕對不可能因為幾顆藥丸就完全改善,卻可能因為這些藥丸,讓人站在比較容易越過障礙的平台。有許多精神疾病容易慢性化或有復發傾向,需較長期使用藥物治療,有的則是數週至數月的療程即可,端賴藥物所爭取的時間裏,壓力管理的能力增進了多少,壓力解決了多少。更好的情形是,經過評估發現,其實根本毋須用藥,僅需一些簡單的指導或較單純的認知行為治療處置,即可增強其壓力適應的能力,這也是精神醫療可以提供的治療模式。精神疾病的成因涵蓋生物、心理、社會或靈性層次,也包括不同的潛在因子、促病因子與惡化因子。精神醫療的處置,需要根據這些因素來評估與診斷,並為病患量身訂做治療計畫,排除相關器質性因素(因生理疾病或其他藥物或成癮物質所誘發),施以個別化的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自律神經調節法、各種形式之心理治療等)。表面上因為壓力所造成的疾病,藥物佔有一席之地,卻絕非治療的全部。(本文作者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 主治醫師 鐘國軒)

消化內科專欄-A型肝炎

消化內科專欄-A型肝炎#疾病‧預防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三條規定,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A型肝炎病毒為腸病毒72型,是一種核醣核酸 (RNA)病毒,大小為 27 nm。人類是唯一的宿主。A型肝炎是一種傳染性極高的疾病,潛伏期約15-150天,平均28-50天(2 - 6星期左右),兒童的潛伏期更長。 A型肝炎主要經由糞-口途徑傳染,例如接觸到A型肝炎病人排泄物污染過的食物、未經徹底煮熟的飲水、生食受污染的海產(特別是貝殼類海產);絕少由血液傳染,因經口傳染所以不小心可能會爆發大流行。A型肝炎病毒在發病前7-10天至發病後一星期間,會被排泄在糞便中;因此病人在發病前,即在潛伏期間,就已成為感染源,會把病毒傳染給周圍的人。 初期症狀有感冒、發燒、肌肉痛、腸胃炎、噁心、嘔吐、厭食、倦怠、黃疸、小便成紅茶色、上腹部疼痛等。6歲以下兒童,感染A型肝炎通常是沒有症狀的。 A型肝炎只有急性,不會變成慢性肝炎,且絕大多數會自然痊癒,只有極少數(0.1-0.5 %)可能發生猛爆性肝炎。診斷最主要是依據感染患者之抽血檢驗血清轉胺(GPT)數值升高及A型肝炎M型抗體 (IgM anti-HAV)。成年人多數患者病癒後會產生終身免疫性抗體,可一輩子保有抵抗力,而不會再被感染。 A型肝炎並無特效藥,只有支持性療法,多休息且注意營養。症狀顯著之患者,如持續噁心、嘔吐、厭食、嚴重黃疸者,則需住院治療,以維持體內水分、電解質、血糖的平衡,並觀察是否可能發生猛爆性肝炎而有生命危險。 預防A型肝炎病毒感染乃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居家環境須具備符合衛生條件的供水設施和排污系統,飲用水須煮沸;因A型肝炎病毒能在冷藏環境之下生存且對熱穩定,所以須加熱至100℃ 5分鐘才可以殺死(尤其是海鮮類)。不要忘記在上廁所或處理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後和在處理食物前,必須清洗雙手。 另外接種A型肝炎疫苗可提供長久保護的預防辦法。全程接種共兩劑,分別是第0個月及第6-12個月之間,採用肌肉注射方式。A型肝炎疫苗可與B型肝炎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時間接種。  (本文作者 / 北醫附醫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張甄)

百變魔術師-威爾森氏病

百變魔術師-威爾森氏病#疾病‧預防

威爾森氏病是人體對於銅離子代謝產生異常的一種自體隱性遺傳疾病,大約每三萬人中會有一人罹患此病。因為在第13對染色體上的兩個基因出了問題,造成血漿中攜帶銅離子的特有蛋白質血清藍胞漿素(ceruloplasmin)缺乏,使得過多的銅離子在肝臟細胞中與蛋白質結合堆積沈澱,隨著時間經過,銅離子甚至會在肝臟以外的組織如腦、角膜、心臟、腎臟、骨骼、血液等造成全身性的症狀表現。發病年齡可以從五歲的孩童到中年,亞洲型的威爾森氏病甚至有小於五歲的病例報告,但在台灣還是以五歲以上為主。通常早期發病者是以肝臟的症狀為主,例如倦怠、腹痛肝腫大和黃疸,抽血檢查可發現代表肝功能的轉胺酵素(GOT,GPT)輕微上升或者正常;如果沒早期被發現診斷,隨著年紀增長,陸續會有較厲害的肝臟病變及其他組織的症狀出現,如肝硬化、門脈高血壓、或因為肝功能惡化導致凝血功能不正常而造成消化道出血。少數患者症狀來勢洶洶,以急性肝衰竭來表現,就醫時已經陷入昏迷、全身黃疸、到處出血,甚至合併溶血性貧血,這種急性的威爾森氏病死亡率相當高。將近三分之一的病人只有神經或精神方面的症狀,這類病人發病稍晚,常見的一些運動神經異常包括構音困難、吞嚥困難、流口水、笑容僵硬、肢體肌肉無力、步伐不穩和肌張力失調。病人常會抱怨頭痛,有時會覺得關節痛或僵硬。精神方面從最輕微的情緒不穩、社會適應不良及學校功課退步,到最嚴重的急性精神分裂皆可能發生,一旦急性精神症狀出現,幾乎沒有不死亡的。另外,幾乎在所有的成人病患和70%兒科病人的角膜週邊,可以發現威爾森氏病典型的棕綠色環(Kayser-Fleischer rings),但是也有其他的肝臟疾病可發現此環。在腎臟方面,可以進端或遠端的腎小管異常表現,有時會有腎結石出現。內分泌方面的異常,包括有低血糖、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症、骨質疏鬆症和停經。說威爾森氏病是百變魔術師,實不為過。診斷威爾森氏病有幾個重要的實驗室數據,包括血清藍胞漿素下降,血清銅上升,以及24小時尿中銅量增加超過100毫克。但是病童的血清藍胞漿素值可能是正常的,角膜可能找不到典型的棕綠色環,24小時尿中銅量或許只有些許增加,這樣一來大大增加了診斷此病的困難。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有73%的威爾森氏病病人的血清藍胞漿素值低於20mg/dL,有88%的病人其尿銅排出量上升,有91%的病人肝臟的銅堆積增加,只有55%的病人在診斷此病時發現角膜的棕綠色環。因此最具診斷價值的方法,是實行肝臟穿刺採取檢體,來測量乾燥之後肝組織中的含銅量,正常肝內含銅量應少於10mg/g,若是超過250mg/g則可確定是威爾森氏症。持續進行的銅異常沈積於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神經細胞退化以及原漿質星狀細胞增多。在血液中過多的銅會使得紅血球細胞膜氧化而受損,進而形成溶血性貧血,破壞的血紅素代謝成膽紅素,造成深色尿液。一但診斷出威爾森氏病,則病人的所有兄弟姊妹應該接受檢查,以早期發現未發病的威爾森氏病。治療威爾森氏病的原則,是終身服用銅結合劑來降低血清中過多的銅,間接減少銅在全身各個組織異常的堆積,而其中以D-Penicillamine最為安全有效。如果對此藥物過敏,可改以trientine、鋅鹽、DMSA、Ammonium tetrathiomolybdate來代替。一旦在使用銅結合劑未達到理想效果之前,就產生猛暴性肝衰竭,則肝臟移植是一種救命的方法。在終身服用銅結合劑的同時,應隨時注意有無相關症狀出現,而且要定期回醫院檢查,看看尿中銅量是否有增加,以便調整適當的藥物劑量。當然,長期的心理復健也是很重要的。近來有一位三歲大的小男生,因為腹痛嘔吐住進本院小兒科,除診斷為急性胃炎外,也發現有肝功能異常,超音波檢查顯示有肝脾腫大的情形。在出院後追蹤了一個月,肝功能指數GOT、GPT持續偏高,查遍包括A型、B型、C型肝炎,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結果都是陰性反應。在進一步抽血並收集小便檢查,才赫然發現血清銅量高出正常值400倍,尿銅量高出正常值10倍,在做完肝切片檢查後,小朋友開始服用降血銅藥物,並長期追蹤。目前在台灣診斷威爾森氏病大多在五歲以上,而這個病童早在三歲在本院小兒科就被診斷出來,實屬罕見,所以當小朋友有任何查不出原因的持續性肝功能異常時,必須將威爾森氏病列入考慮,以免延誤治療的時機。

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

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疾病‧預防

在過去的觀念中,胃酸過多始終被認為是消化性潰瘍最主要的原因。直到1983年澳洲的Warren和Marshall發現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才大大改變以前的觀念。此菌感染生長在胃上皮細胞,引起的慢性胃炎與消化性潰瘍、胃癌、及惡性貧血有關。在大人的十二指腸潰瘍中,80%有此菌感染;在兒童的十二指腸潰瘍,更有高達90%可在胃竇黏膜發現此菌。一但將此菌根除,可以讓十二指腸潰瘍真正的痊癒,可見其診斷的重要。至於胃潰瘍,在大人有60%與此菌有關,而兒童的胃潰瘍大多是因為消炎止痛藥物等其他原因所引起,跟此菌比較無關。與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在兒童多以陣發性上腹痛來表現,而且與大人潰瘍常在吃飯時間疼痛相比,症狀通常不是那麼典型。另外,如果有半夜肚子痛到醒過來,或是反覆性嘔吐合併上腹痛,或是慢性腹痛合併吐血、吐咖啡色的胃液或解黑便,都要懷疑可能有此菌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有時候甚至會以缺鐵性貧血來表現,病童看起來臉色蒼白。幽門螺旋桿菌可說是最常見的腸胃道感染,通常在孩童時期(五歲以前)就已經感染,社會經濟狀況較不好、較擁擠的家庭感染機會更高。傳真途徑尚不明確,但很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的散播傳染。在發展中國家十歲以前的孩童,有高達80%的盛行率,所以此菌和消化性潰瘍,絕不只是大人的專利;我們也碰過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因為消化道大量出血緊急被送進醫院,結果證實為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嚴重病例,所以有上述症狀時,父母應該提高警覺就醫檢查,才不會延誤了診斷的時機。通常在排除掉其他原因(如長期吃止痛退燒藥)引起的上腹痛之後,如果使用藥物治療一直無法改善,就必需進一步作十二指腸胃鏡來確定是否真的有潰瘍,這也是診斷消化性潰瘍最有效而準確的方法。但是小朋友不像大人一樣耐得住「吃管子」,所以通常會給予短暫的鎮靜劑,待睡著後透過內視鏡詳細檢查食道、胃、十二指腸的胃黏膜,看看有無發炎、出血、或是潰瘍,同時可在胃竇黏膜採取小塊組織作幽門螺旋桿菌的尿素酵素試驗,如果陽性表示有感染。感染此菌的小朋友,胃鏡檢查常常可以見到胃竇(幽門前方)黏膜有如苦瓜表面般(如健康步道或許多的鵝卵石一樣)的小小凸起,合併十二指腸潰瘍或嚴重的胃十二指腸黏膜紅腫發炎。奇怪的是,有些人雖然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卻不一定會有症狀,原因為何現仍不甚清楚,所以並不是所有受此菌感染的人都得治療。根據1997年在新加坡幽門螺旋桿菌亞太共識醫學會的結論:如果確定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再加上有消化性潰瘍、出血性潰瘍、胃黏膜相關之淋巴組織淋巴癌、嚴重異常胃炎、及胃癌早期切除後,就建議應該進行所謂的「三合一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療法」,也就是一種制酸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加上下列三種抗生素(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metronidazole)任選其二,治療一至二個星期,通常可以達到九成以上的根除率。如果只是像過去一樣,單單使用制酸劑和一般胃藥治療這種潰瘍,通常效果很差,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辛辛苦苦做檢查,確定潰瘍是否合併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重要原因。當然,只靠診斷和藥物治療是不夠的,消化性潰瘍的治療還要同時配合適當的飲食和作息,放鬆心情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避免酸辣和刺激性食物,少吃鳳梨或木瓜等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的水果,如此才能收最大之療效。總之,兒童(特別是小學至國中年齡)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是一個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問題,如果有警覺到家中半大不小的孩子有上述的症狀與腹部不適,應該提早就醫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