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淺談中耳炎

淺談中耳炎#疾病‧預防

兒童感冒常會併發中耳炎,因80%的小孩再三歲以前會有一次以上的中耳炎,這是造成兒童聽力損失最常見的原因,往往易受到忽略,錯失治療先機。我們來看看,什麼是「中耳炎」?中耳炎,是中耳部位的發炎,而這發炎是由於中耳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所造成。中耳炎有時只發生在一側耳朵,有時也會在兩側耳朵同時發生。雖然中耳炎好發於兒童,較常見於兒童偶而也會發生在成人。尤其在季節交替時,中耳炎病例最易增多,與感冒的流行有明顯的相關。民眾常問:中耳炎,是不是嚴重的疾病?是的,中耳炎是嚴重的疾病,因為它會造成聽力的損失,而聽力損失會影響到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語言的發展。另一方面,中耳炎的感染會擴散到頭內附近的構造,而引發其他的併發症。然而,中耳炎如給予迅速且有效的治療,大部分的病童是可以完全痊癒,並且回復正常的聽力。因此儘早注意到中耳炎的症狀並給予醫療上的照顧是非常重要的。您知道中耳有什麼「功能」嗎?中耳,是婉豆大充滿空氣的空腔,由很薄的耳膜與外耳道隔開,耳膜內面連接有三塊聽力骨,當聲波傳到耳膜,引起耳膜震動,便會經由聽小骨傳導並放大聲波到內耳,在內耳刺激聽神經末梢,再將訊號傳入腦內。一個正常的中耳腔必須含有和外界相同壓力的空氣,所有的結構才能自由地震動。而中耳的氣壓是經由鼻子後方通道中耳的歐氏管來保持平衡;當吞嚥或打呵欠時,歐氏管便會打開讓小量的空氣進入中耳來平衡氣壓,這種開閉動作每天會有一千次以上。什麼「原因」會造成中耳炎呢?急性中耳炎是因為鼻腔或咽喉的細菌經由歐氏管進入中耳,而造成中耳的感染。這常是發生在歐氏管功能失調時,大部分是因為感冒、過敏、鼻竇或咽喉感染時引發歐氏管的發炎。中耳的感染會引起耳朵疼痛、耳膜紅腫和中耳積膿,膿液無法由腫脹關閉的歐氏管排出而存留在中耳腔,有時積膿過多會造成耳膜破裂流出膿液。若中耳的急性感染消退,積液仍無法由腫脹的歐氏管排出,便形成中耳積液,雖然沒有耳痛的症狀,但會慢性化,持續幾週、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中間很容易再復發急性感染。中耳炎會產生哪些「症狀」?中耳炎,最顯著的症狀是耳朵疼痛以及耳朵有壓力和閉塞的感覺,較小的兒童不會說耳朵痛,而可能只是用手拉扯或摩擦有問題的耳朵。另外小孩子中耳炎時常會有發燒不退的情形。聽到的聲音會變得低沉像是耳朵被遮起來一樣,這是因為中耳腔內的積液使得耳膜無法正常地震動。如果給予適當的治療排出積液,聽力常可以回復正常;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便會有漸進式甚至永久性的聽力損失。醫師「如何檢查」是否有中耳炎?醫生將會用耳鏡檢查他的耳朵,把耳鏡放入外耳道,然後檢查耳膜是否紅腫,耳膜裡面是否有積液和打氣時耳膜是否跟著震動。正常的耳膜,在打氣時應該跟著壓力變化而移動。另外需要做兩項檢查來幫助醫師診斷:第一項是鼓室圖,用來測量中耳的壓力和耳膜的震動情形。第二項是聽力圖,是在不同音頻下測量病童聽力損失的程度。這兩項檢查都可以幫助醫師決定問題的嚴重度和治療的方式。家長所能幫助醫師的是讓他的小孩子再檢查時保持不動,以及按時到門診追蹤檢查治療直到痊癒。中耳炎「藥物治療」的重要性除了抗生素,醫師可能給減輕耳痛和退燒的藥物;另外醫師還可能開抗組織胺劑或消充血劑,以便同時治療小孩的感冒或過敏症狀。醫師會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藥給您的小孩,其中一種可能是抗生素,用來對抗細菌感染。雖然抗生素可以很快解除耳朵疼痛,但感染本身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全清除,一般至少要10~14天的治療過程。因此,為了孩子請父母務必按時、照劑量給小孩服藥。除了藥物,中耳炎可能需要其他什麼治療?大部分中耳炎經由適當的藥物治療都會改善,但某些病例醫生可能建議進一步的處置。例如鼓膜切開,這是在耳膜上切一個小洞,讓積膿排出、空氣進入,以減輕耳痛、耳塞的症狀。切口在幾天內便癒合,不會傷害耳膜或留下疤痕。事實上,切口在感染完全消退前便癒合,因此有一部分會再產生中耳積液。如果中耳積液經過2~3個月仍在,便要考慮裝中耳通氣管,這是在耳膜上切一個小洞,再裝入一個小管,這樣液體不會堆積在中耳內,氣壓可保持平衡,聽力可以得到改善。中耳通氣管可能需要放置數週到數月之久,等到中耳的感染消除和歐氏管的功能回復正常才取出,但也有可能自行排出。這期間要避免不乾淨的水進到耳朵。有時復發性的中耳炎是因為腺樣體和扁桃腺的慢性感染所造成,這時醫師可能會建議在裝中耳通氣管的同時,將主要的病灶腺樣體和扁桃腺一起摘除。病童如有鼻過敏也要妥善治療。如何「預防」中耳炎?曾經發生過中耳炎的小孩,復發的機率很大;因此這類小孩要避免感冒,一旦得到感染莫輕忽,應儘速找醫師檢查耳朵為孩子確診,以便儘早預防或治療中耳炎。

親愛的,我忘了我的PDA!

親愛的,我忘了我的PDA!#疾病‧預防

~值得重視的成人注意力失調(缺失/過動)症「記得小學時我的外號叫做“迷糊愛搗蛋”,上課時老師問問題沒舉手就先回答,常常不聽課自己玩文具或看著窗外做白日夢,當兵時也是一名糊塗兵,好幾次忘了槍枝擺在那裡或走錯營區而被關了數不清的禁閉,但最喜歡演習前緊張刺激的氣氛,我的表現也是最好;現在進了這間公司快六年了,我自己的座位總是一團亂,交代的事情外出只做了頭尾兩項,中間三項是回來才記起來,有電話鈴聲或同事聊天就無法專心辦公,不時在跺腳或咬著指甲,愈想努力就愈糟糕,太太和同事以為我是不是得了健忘症,一直叫我多吃維他命或給我進補,現在又不景氣,事情愈來愈多,我就愈來愈力不從心,我已經不曉得怎樣規劃我的生活,太太也買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來幫我忙,可是已經是第三台了……」這是一位小孩被診斷有注意力缺失症(ADD)的40歲父親回顧這一生的情況描述。大部份人都聽說小孩子愛搗蛋不寫功課,可能是有過動症(ADHD: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或是注意力缺失症(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傳統精神醫學或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都會告訴小孩的家長這些好動分心症狀在長大成人後就會消失,所以不再那麼緊張或在意。但事實上有1/3到2/3的動過小孩可能身體不再那麼活躍,但心理上仍是衝動渙散的。根據哈佛大學統計資料顯示,100位成年人中,至少有2名成人注意力失調症(Adult ADHD/ADD)的患者,全美有超過一千萬的成人受到分心,衝動及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擾,保守推論臺灣也有30萬人因為心靈活動過度和注意力失調而造成工作,人際和婚姻的受損,接著引發憂鬱焦慮等精神病和賭博喝酒嗑藥等上癮行為,也意味著成年人注意力失調的問題是比想像中的廣泛和嚴重,而多數治療效果不佳的憂鬱躁鬱症或成癮患者可能是他們真正的病因並沒被確實診斷出來。成人注意力失調症存在下列幾個核心症狀:一、注意力不集中或容易分心:常造成無法專心聽講、閱讀或做人,有的人在做愛做的事會分神或打岔搞怪等。二、過動行為:站立不安或跺腳晃手,常有焦慮感或神經質,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不做會很難過。三、衝動性強:自我控制有困難,說話不經大腦,沒耐心常打斷別人談話,不爽就換工作或塞車擦撞就要扁人。四、情緒變化快:情緒起伏大,表現兩極化,常有負面的內在感受,也常覺得容易興奮激動,自我形象不良易有低自信和低自尊。五、脾氣易爆發:情緒沸點低,導火線短,頓時生氣暴怒,旁人都覺得活在未知的狂風暴雨中。六、缺失組織能力:對空間安排及時間掌握有困難,常忘記按時繳稅,或常遲到,做事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虎頭蛇尾。七、抗壓能力低:對壓力反應過度或不適當,一點事情就會弄得心身緊張,愈想作好就愈作不好。由於存在這些困難,所以注意力失調的成人可能會藉著煙、咖啡或興奮劑來減少這些症狀或喝酒來穩定情緒,也和成績不好的過動小孩一樣,這類成人不管在工作上或家庭都是低成就者。除了有著閱讀,拚音及溝通障礙,也因為缺乏同理心,無厘頭和亂發脾氣,往往釀成婚姻危機和人際挫敗。也因為這些問題相當普遍也有可能是其它疾病造成,所以正確的診斷是相當的重要,除了要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V)」有關注意力缺失/過動疾病以外,而且這些狀況都可以追溯到兒童時期就一直存在,(可能要問父母或師長),同時也要排除是憂鬱症,躁鬱症及藥物濫用或依賴。研究也顯示50%的患者合併焦慮症,另外20%存在反社會人格特質,一般過動小孩男生遠超過女生(4:1),但同樣困擾的成人男女比例卻是一半一半,除了是女性較會求醫外,很有可能是女孩子不容易被認定有過動問題(只是發呆出神罷了)即使是在精神醫學發達歐美,成人注意力失調適應也是最近10年來,才被逐漸正視的問題。由於腦顯像醫學和生物精神醫學的飛躍進展,也使得注意力系統的運作和失調有了更明確的病因和佐證,連帶注意力集中的治療有著更令人鼓舞的結果。注意力失調和過動衝動可能是下列因素造成的:一、大腦前額葉皮質的功能不足。二、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不夠。三、DRD4基因及Adrenergic基因變異或失序。四、腦電波異常電生理反應(Theta慢波增加而Beta快波減少)。所以刺激前額葉皮質功能,及增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分泌的藥物治療成為主要方式,臨床上根據注意力研究權威─猶他大學Wender教授和我們門診實際經驗顯示,使用皮質刺激興奮劑(如Ritalin,Cylert及Adderall等)和特殊抗憂鬱劑(TCAs,Wellbutrin及Effexor等)有7成左右的成人患者有效改善注意力失調症狀,並且沒有治療藥物上癮的情況,這為多年來因注意力失調所苦的成人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如果再加上自我生活管理的行為治療,指導式注意力訓練和婚姻諮詢及團體支持治療,對於台灣目前因為不景氣等各種壓力下而逐漸浮現注意力失調。成人們,不用再酗菸、酗酒、酗咖啡,也能有集中的注意力,清晰的組織力和持續的親和力,這是多令人振奮的消息和可期待的美好將來。附註:我們將ADHD/ADD譯成“注意力失調症”,主要是患者仍然會有過度集中的情況,可以鎖定在一個主題(像拼命追女友)或活動(如打電話玩具)而很難離開。所以從太不注意到太過注意,患者本身面臨兩大難題;一是難以停留在一個主題,二是一但卡住一個主題就難以退出,注意力無法適當調整來因應環境才是最大的致命傷,而不是完全缺失或過動所致。

台灣治療經驗--懷孕婦女合併子宮肌瘤登上國際著名期刊

台灣治療經驗--懷孕婦女合併子宮肌瘤登上國際著名期刊#疾病‧預防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內視鏡科劉偉民主任,以台灣治療「懷孕婦女合併子宮肌瘤」經驗,5年的研究結果受國際重視,2006年8月登上婦產界重要的醫學期刊 Fertility & Sterility,向國際展現台灣的醫療技術與研究水準。懷孕婦女同時合併子宮肌瘤的機會大約是2%,但隨著現代婦女晚婚,發生機率也逐漸上升。對於有子宮肌瘤的婦女進行剖腹產時,以往顧慮可能造成大量手術失血以及術後併發症,除了極少數長在子宮表淺處的肌瘤可在剖腹產時輕易摘除,多數醫師不建議在手術中同時摘除子宮肌瘤,而選擇繼續觀察或日後再安排肌瘤切除手術。劉偉民主任以嚴謹的研究,證實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剖腹手術同時將子宮動脈綁住,可以使肌瘤體積減少45%,並且不影響再次懷孕。研究方法:收集五年間(1999年3月到2004年3月),65例懷孕個案,其中剔除17例合併早產、前置胎盤、或肌瘤體積小於5公分等案例,以48例個案進行研究,其中26例(佔54%) 為研究組,最大肌瘤平均8.2公分(226立方公分),剖腹產同時立即將雙側子宮動脈以細絲線綁住;另外22例(佔46%) 為對照組,最大肌瘤平均8.5公分 (237立方公分),僅依慣例實施剖腹產手術。研究主旨在評估當剖腹產的同時,若將兩側子宮動脈以絲線綁住(剖腹產時在後腹膜腔尋找子宮動脈,並以細絲線綁住動脈,和治療 "產後出血 (PPH)" 相同,5分鐘內即可完成),預期可達到的三大好處:減少剖腹產手術後的失血減少日後再接受手術摘除肌瘤或子宮的風險和折磨子宮肌瘤因子宮動脈阻斷後,缺乏養分供應“餓死”後變性,肌瘤會進一步萎縮變小。研究結果: (1) 追蹤時間12-60個月(平均 38.5個月),研究組均未產生任何手術的併發症。 (2) 研究組手術後第二天血紅素11.2,略高於對照組的10.4,可見將子宮動脈綁住發揮了 減少術後出血的效果。在追蹤期間,研究組中有2位 (佔7.7%) 患者,後來接受子宮摘除手術,取出的16 和11公分肌瘤因為缺乏血液供應都已嚴重變性 "餓死"。 對照組中有9位 (佔40.9%) 患者,7位接受了子宮肌瘤摘除手術,2位接受了子宮切除手術。證明子宮動脈阻斷的確減少了再次接受手術的必要性。 追蹤時間,研究組的最大肌瘤縮小為6.7公分(125 立方公分),換算後肌瘤平均體積縮小45%。 對照組的最大肌瘤成長為9.2公分(317立方公分),換算後肌瘤平均長大34%。可見子宮動脈阻斷可"餓死"肌瘤,同時抑制它的成長,防止它造成經血過多或壓迫的症狀。 再次懷孕兩組比較:研究組中有4位患者(佔15.4%)、對照組中3位患者 (佔13.6%) 又接受了第二次剖腹生產,研究組中未因子宮動脈阻斷而有任何的差異。與劉偉民醫師過去研究以及國外的研究報告相吻合。結論:自從2000年劉偉民醫師發表了世界第一篇論文討論 "腹腔鏡子宮血管阻斷術" 治療子宮肌瘤的成果,榮獲國際婦科內視鏡大會論文獎第一名後,世界不同國家的醫師也陸續根據此治療技術,在國際重要期刊和會議中發表他 (她) 們的正面肯定成果,至今相關論文篇數已多達150篇。 劉偉民主任於2001年再度發表 "合併子宮動脈阻斷術和肌瘤摘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再度獲國際婦科內視鏡大會論文首獎殊榮,論文刊登婦產界重要期刊Fertility & Sterility,受到國際媒體的高度重視。由於劉偉民醫師在學術領域的傑出研究成果,英國倫敦的國際傳記人物中心 (IBC) 任命為2006年國際醫療衛生100大專家( TOP 100 HEALTH PROFESSONALS, 2006) 和登錄 2006年亞洲名人錄 ( WHO'S WHO) 。  (本文作者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 內視鏡科劉偉民主任)

上課老是「夢周公」 原來睡眠不足導致嗜睡症

上課老是「夢周公」 原來睡眠不足導致嗜睡症#疾病‧預防

本文作者 / 彰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日前有幾名學生到睡眠中心接受治療。因為他們在上課時,常打瞌睡,甚至睡得很沉,叫不醒,於是老師要家長好好管教,若有病,也要帶去看醫師,否則新學期開始後,他們上課仍「夢周公」,恐怕會被退學;儘管孩子說,不是故意要在課堂上睡覺,而是無法克制,但家長還是趕快帶孩子到睡眠中心,接受檢查。青少年族群好發 男孩比例高於女「睡眠」這個問題困擾許多人,失眠苦,整天都在睡也苦,這幾名學生來自不同學校,經過檢查後,確定罹患了嗜睡症,因此建議調整進食、小睡及運動的時間,再配合藥物治療,希望他們開學後,能恢復正常學生生活。近年來因睡眠問題求診的患者愈來愈多,除了失眠之外,嗜睡症患者也有增多的現象。此病的主要症狀是,一天到晚想睡覺,無論開車、吃飯、講電話,或在會議中,都可以睡著,較多發生在15到30歲的年齡層,這是一種神經性疾病,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有四大主要症狀造成嗜睡症的病因很多,是由於腦幹中的睡眠覺醒中樞功能出問題,而產生過度嗜睡、猝倒、睡眠癱瘓,以及入眠期幻覺等4大主要的症狀。嗜睡(尤其是白天的嗜睡)常被視為是偷懶、不認真、生活不規律、沒有意志力的表現。患者常會在不適當的場合中病發,造成身處危險中,例如開車時;若是在課程堂中發病,則被老師誤認為在打瞌睡;若是在上班中,則被老闆視為不認真、懶惰。如果患者沒有得到適當的診斷及處置,會造成他們社交、學習及心理上的諸多困擾。睡眠週期不規則也是原因,約有85%的病人嗜睡症病發前,有一些明顯的誘發因子存在,例如嚴重的睡眠不足,睡眠覺醒週期非常不規則,長久的晝夜輪班工作,及頭部傷害(例如頭部外傷、腦瘤及多發性硬化症)等。此病的盛行率約為萬分之6,每個年齡層均可能發生,尤好發於10多歲的青少年,並且男性比例稍多於女性。病因不明,但可發現此病跟基因、環境因素及某些中樞神經疾病有關。治療嗜睡症,必須要靠正確的診斷,了解潛在的病因,根據不同的疾病加以治療,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嗜睡症狀。目前有許多種有效且副作用小的藥物,可用來控制過度嗜睡、猝倒、睡眠癱瘓,以及入眠期幻覺的4大主要症狀。另外,根據患者的個別狀況,設計符合所需的行為治療,及用最小劑量藥物,達到最大的效果,改善生活品質。延伸閱讀:睡美人睡王子

猝睡症的症狀(一)

猝睡症的症狀(一)#疾病‧預防

猝睡症是大腦腦區調控睡眠和清醒機制出了問題的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個案最早在1877年被Westphal所提出( Westphal, 1877 ),在隔年1878年Fishert在文獻中亦探討此類疾病( Fisher, 1878 ),兩位學者提出病人具有打瞌睡情形發生,和產生有肌肉無法使力情形。直到1880年首度由法國的醫師Jean-Baptiste Edouard Gelineau所定義出來( Gelineau, 1880 ),他是首位定義猝睡症為一種多症狀的syndrome,提出猝睡症病人的猝倒發作( cataplexy )常伴隨著肌肉無力跌倒( astasia,不能站立 )發生。此種猝倒發作在1916年被Henneberg定義為猝倒症( cataplexy )( Henneberg, 1916 )。在1975年法國舉行第一屆國際猝睡症座談會(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rcolepsy )時,與會學者定義narcolepsy如下:Narcoelpsy,被認為是一種不明原因的多症狀的症候群( syndrome ),定義含有不正常的睡眠障礙,包含有白日過度嗜睡(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經常有夜晚睡眠受干擾情形,以及病理學上REM睡眠異常的情形產生。REM睡眠異常包含有睡眠後很快發生REM週期和干擾REM睡眠的抑制情形如猝倒症( cataplexy )及睡眠麻痺( sleep paralysis )。白日過度嗜睡,猝倒症,睡眠麻痺情形以及入睡前幻覺( hypnagogic hullucination )是猝睡症這個疾病的主要症狀( Guilleminault et al.,1975 )。猝睡症病人除了對自己有影響外,亦有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困擾,對病人而言,這種突然進入睡眠的狀況會漸漸的頻繁,而且常在不適當亦或危險的時候發生,像是開車中。猝睡症病人因睡著發生交通意外事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因此研究此疾病變得很重要。依據2005年國際睡眠障礙分類標準第二版(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 II, ICSD II )診斷。猝睡症有以下症狀:過多白天睡眠(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為最不能控制的症狀且是發病後第一個會出現的症狀,通常和REM睡眠有關,定義是在白天重複的打盹進入睡眠,通常是在從事單調乏味的動作時會發生,如看電視會產生。猝倒症( cataplexy ),是猝睡症病人所特有的一種症狀。定義為突然的肌肉兩側無力,通常是在強烈情緒變化下所引起,分為正向情緒如大笑或驚訝狀態。負向情緒如氣憤狀態都有機會引發症狀( Daniels, 1934 )。肌肉無力又可以分為局部肌肉無力,或者可以包含全身骨骼肌無力。有時cataplexy會伴隨有模糊的視覺現象。呼吸肌肉通常不會受到影響,但cataplexy有時也會有窒息現象產生。Cataplexy發生時間通常很短,約幾秒鐘至最多幾分鐘,且很快就會回復正常狀態。cataplexy可以輕微有頭部微斜現象產生,肩膀下垂,下顎虛弱無力,含糊發音以及膝蓋彎曲,嚴重則會有全身癱瘓情形倒下,這種情況通常在工作中如開車情況下容易會有危險情況發生,嚴重危及病人自身安全。Cataplexy在大約2/3的病人顯示,在出現白日思睡的症狀之後,五年內會陸續出現cataplexy ( Roth, 1980; Honda, 1988 )。此外,入睡前幻覺,睡眠麻痺情形,及夜間睡眠被打斷,通常在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病人會有這些症狀。然而這些症狀在正常人及其他種類睡眠疾病的病人也會有機會發生。入睡前的幻覺( hypnagogic hullucination )  ,通常是在睡覺時發生,會有極為真實的感官體驗,認為可以感覺到某人或某件事,感覺可以包含視覺,觸覺,運動感覺,聽覺現象。重複的入睡前幻覺在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的病人有40 %-80 %的發生機會。幻覺通常時間很短,並不是每一個病人一定會產生,在正常族群也有機會被發現到( Ohayon, Priest, Caulet, & Guilleminault, 1996 )。睡眠麻痺是短暫的不能動作或說話,往往在幾分鐘後便回復肌肉控制力。睡眠麻痺是一個可怕的體驗,有時還會伴隨無法呼吸的情形產生。麻痺亦常常伴隨有入睡前幻覺,令病人驚恐的感覺增加。在猝睡症病人有40 %-80 %的發生機會。此類麻痺情形在正常人也有機會產生,要被定義為明顯的猝睡症症狀,睡眠麻痺應該是規律的發生。睡眠麻痺和入睡前的幻覺通常在白天嗜睡症狀產生之後2-7年會陸續發作( Billiard et al.,1983; Kales et al., 1982 )。夜間睡眠被打斷在猝睡症病人有50%的發生機會。REM( rapid eye movement )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 ),在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病人可以看到。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病人常會有增加body mass index( BMI ),甚至肥胖現象產生,尤其在尚未接受過治療的病人常可明顯看到。此外,BMI增加會有進一步發展成睡眠呼吸中止的可能存在。猝睡症有其他比較少見的症狀:如記憶喪失,視覺模糊現象,或者有視覺重疊產生。猝睡症的症狀(二)延伸閱讀:睡美人睡王子

猝睡症的症狀(二)

猝睡症的症狀(二)#疾病‧預防

除了依照上述所作疾病判斷外,在病人診斷上,另外還必須進行HLA genotyping,測量腦脊液(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中Hypocretin-1( Orexin-A )量是否有明顯下降,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儀( Polysomnography, PSG ),清醒度維持測試( Maintenance of Wakefulness Tess, MWT ),以及多項式睡眠潛伏期檢查( 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 )等精密儀器測量,才能明確定義病人為猝睡症。猝睡症病人通常首次發病的時間在青春期15-25歲之間,少數女性個案發病年紀在35-45歲之前以及停經期階段。亦有研究指出有6 %的病人在十歲之前就產生症狀( Overeem, Mignot, van Dijk, & Lammers, 2001 )。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的病人在任何年齡層都有機會被觀察到,但很少有案例觀察到五歲以前或四十歲以後發病的情形。依照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指出,此疾病盛行率為0.02 %-0.16 %,也就是說全世界每一萬人當中才存在有兩個到十六個人罹患有猝睡症( 孔繁鐘編譯, 1997 )。在英國和美國的盛行率則是平均兩千人中有一個病人帶有猝睡症( 0.05 % )( Brooks et al., 2002; Brooks & Black, 2002 )。在以色列盛行率只有0.002 %( Nishino, Okura, & Mignot, 2000 )。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也沒有存在性別差異。有研究指出,在日本族群中此疾病盛行率為0.16 %-0.18 %,該國人民得到猝睡症的機會比其他國家還多 ( Miyagawa et al., 2008 )。但後來得知,這些差異與不同研究方法有關,如日本科學家在診斷時,沒有經由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儀( Polysomnography, PSG )等做進一步確認,因此才會有以上所描述的高盛行率,經由確認PSG之後,確實發現日本盛行率有趨近於平均值現象。家族史研究指出遺傳因素在猝睡症的發生可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猝睡症患者的一等親人當中得到此疾病的機會約有5%-15%,其他睡眠相關疾病則為25%-50%。但是其遺傳模式至今為止,尚未被科學家所確定,可能是因為不只一個遺傳因子包含在其中( Yoss, 1970 )。另外一篇文獻提出其他研究數據顯示,在猝睡症病人的一等親中得到猝睡症的機會比正常人多10-40倍( Nishino et al., 2000 )。也有人提出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可能環境因素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科學家研究顯示出生月份對發展成猝睡症而言是一個risk factor ( 在三月出生的人有高的odds ratio= 1.45,九月出生的人有較小的odds ratio= 0.63 ),證實除了遺傳因子以外,環境因子亦扮演重要角色( Dauvilliers et al., 2003 )。此外,科學家在基因研究方面找到和猝睡症有關的基因座,分別是染色體4p13-q21 ( Nakayama et al., 2000 ),染色體21q ( Dauvilliers et al., 2004 ),染色體22q13 ( Miyagawa et al., 2008 )。究竟存在有什麼樣的機轉造成猝睡症,除了食慾激素 ( Hypocretin )以外,尚未有確切的機轉被建立。猝睡症是屬於慢性疾病的一種,當發病以後便會伴隨病人終身。藥物治療方面只能針對病情給予症狀治療,如中樞神經刺激劑,或modafinil及sodium oxybate用來治療嗜睡症狀;或使用抗憂鬱劑來治療猝倒症狀。此外,除了藥物方面,病人本身和周圍朋友之間的幫助亦是不可或缺的心理支持療法。( 黃玉書及陳建安翻譯自Christian Guilleminault,Yu-Shu Huang, Chia-Mo Lin. Narcolepsy syndrome:a new view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millennium in Pandu-Perunal SR and Monti JM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Sleep Basel Birkhauser Verlag 2006;43-59 )猝睡症的症狀(一)延伸閱讀:睡美人睡王子

乳房切除後的重建

乳房切除後的重建#疾病‧預防

病友們,辛苦了,得到癌症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唯一可堪安慰的是乳癌的治癒率極高,第一期的乳癌患者其十年存活率甚至到達95%,所以在此請您安心接受本院乳房癌症專家們所提供的各種治療。乳癌切除後,常常會面臨到一個問題:如何重建乳房?尤其是台灣的乳癌好發年齡比西方人年輕近十歲,面對漫長的未來,您的疾病或許治癒了,但少了一邊的乳房對女性身体自我意識會產生傷害,生活上也將面臨種種不便(例如無法買胸罩),甚至之後的社交活動也受限(不能去洗溫泉)。因此,如何手術後重建乳房與治癒乳癌一樣對您都是很重要的客題。考慮到您現在心情一定是心亂如麻毫無頭緒,是故整形外科為您製作一份簡單的圖表,讓您能快速比較各種重建方式的優缺點,以便選擇最適合您的方式。詳細情形可請您的主治醫師照會整形外科做進一步說明。(本文作者 / 北醫附設醫院整形外科 孫雷銘醫師)

得到肝癌卻一無所知,你「肝」心嗎?!

得到肝癌卻一無所知,你「肝」心嗎?!#疾病‧預防

52歲的王先生,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平日卻嗜酒成性,毫不節制,近日覺得容易疲累,腹部常有飽漲感,去醫院檢查時才發現自己得了肝癌,經醫師解釋之後,才赫然發覺原來肝癌是自己的生活習慣不好所導致的,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肝病號稱為〝國病〞,其中肝癌是臺灣惡性腫瘤死亡的第二位。對男性而言,是所有癌症死因的第一位,而對於女性,它也高居第二位,因此認識肝癌,進而去預防肝癌,是我們要積極去努力的目標。首先我們要認識會發生肝癌的高危險群有哪些。(一)在亞洲,肝癌的發生年紀以40到50歲的族群為主,其中男性的發生率約為女生的兩倍。(二)肝癌發生的三步曲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在臺灣死於肝癌者,約80%是B型肝炎引起,約10%至15%是C型肝炎所引起。(三)酗酒也是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研究發現,有酗酒習慣者,其引發肝臟疾病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出10%至20%。而帶原者同時有酗酒習慣,死於肝癌的危險性比起一般人要高出數十倍。(四)黃麴毒素會破壞細胞內的DNA並造成基因突變而致癌。(五)其他如:藥物的過量使用,例如類固醇、男性荷爾蒙、動情素等。臨床表現在最早期幾乎沒有症狀,而最常出現的症狀有腹部飽漲、胃口不佳、容易疲累、體重減輕、噁心與嘔吐,上腹部疼痛、腫塊、黃疸等等。但令人扼脕的是,病人在察覺硬塊和不舒服症狀時,絕大多數已轉為末期,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存活時間及預後通常不好。其實只要發現得早,肝癌的預後還是相當好的。要早期發現肝癌的方法,就是一定要有耐心的定期追蹤檢查。診斷肝癌最簡單的方法是抽血檢查全套肝功能及甲型胎兒蛋白,再加上腹部超音波掃瞄。當發現肝內有病變時,或有懷疑時,則需要做其他較為精密的檢查;如:腹部電腦斷層掃瞄、核磁共振掃瞄)及血管攝影。目前定期篩檢的建議是一般正常成年人應每年接受一次「甲型胎兒蛋白」血液篩檢。而屬於高危險群的民眾,每三個月至六個月更應追蹤檢查一次肝功能、甲型胎兒蛋白、超音波等的檢查。談到治療,肝癌是一種實質的腫瘤,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以開刀為第一選擇。肝癌在五公分以下用手術切除會有較佳的效果。而除了手術之外,還有血管栓塞法、腫瘤酒精注射法及化學藥物療法等,也都是治療肝癌很不錯的方式。在預防方面,最重要的,要預防慢性肝癌的感染,一般而言,B型肝炎疫苗的有效期限大約為十年,因此要去追蹤自己體內是否還存有抗體,如果沒有,應去追加一劑B型肝炎疫苗的注射,除此之外,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並要避免酗酒及食用受到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以及藥物的濫用。肝是好朋友,別讓肝成為自己的敵人,平日應注意肝的保健,畢竟肝若是好的,人生才會是彩色的呀!(本文作者 / 輔仁大學醫學系 簡佑軒同學 /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 廖俊凱醫師指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