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美容

傳統中國醫學7大養生術

傳統中國醫學7大養生術#皮膚‧美容

中醫養生哲學,是近來頗受歡迎的老祖宗智慧,從強化身心與預防疾病的觀念開始,調整體質、培養精、氣、神,簡單的小步驟,就能活出健康生活。 不生病的生活,從這幾招做起一般人所提到的「養生」,其實就是根據生命的原有規律,採用「養護身心、保持或增進健康、減少疾病」,以便「延年益壽」的一種措施。簡單來說,就是相當於現代醫學中所謂的「保健」活動,也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預防醫學」的概念。只不過,相對於西方醫學比較注重「形體運動健身」的概念,傳統中醫對於養生的觀點,則主要是以「強化身心」以及「預防疾病」為主軸,亦即所謂的「上醫治未病」。也就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傾向,再配合外界環境的變化,從「形、精、氣、神」等不同的層次,給予調整或修正,最終能達到身心平和的境界。7大中醫養生法 小動作預防疾病中國古代的養生家們,根據各自的實踐和體驗的角度不同,而衍生出調節飲食起居、服用藥物、採用醫術(針灸、按摩、推拿等)、練習武術氣功、修養精神、節制慾望、修養品德…等不同的養生活動。以下,則介紹幾種最流行的中醫養生的方法:1)經絡養生/中醫認為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網絡系統,它就像道路一般四通八達的聯繫著各臟腑與頭身四肢的關係,運載著人體內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因此,只有在經絡通暢的時候,氣血才能川流不息地營運於全身。而且,只有經絡通暢,才能使臟腑相通、陰陽交貫、內外相通,進一步達到「養助腑、生氣血、布津液、傳糟粕、禦精神」的目標,以確保生命活動順利進行,以及新陳代謝的旺盛。簡單來說,一旦經絡阻滯,就會影響臟腑協調,人體的氣血運行也會受到阻礙。根據《黃帝內經》的說法,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因此,歷來的古代養生家們都認為,疏通經絡就是一種重要的養生方式。其中,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等三個重要穴位。其中,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以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足三里穴則對於五臟六腑虛弱,特別是消化系統的疾病最為有效。2)藥膳養生/這裡面的「藥物」,主要是養生藥劑的選配調製,就是中醫所謂「藥食同源」的概念。藉由純天然的食性植物藥進行加工,達到調理人體偏盛或不足的情形,讓身體趨向健康的境界。中醫學講求飲食養生,根據食物的性質和功能,合理地調配、膳食,從而達到保健強身、益壽抗病的目的。 中醫學認為食物有四氣五味(四氣-溫、涼、寒、熱;五味-甘、鹹、辛、酸、苦),適量的攝取食物可以調整人體陰陽平衡與臟腑功能。所以如果一般人平日能均衡地進食各種類型的食物,在身體平衡出現狀況時選擇適當的食物調補陰陽,如此不僅可以改善身體素質,也能夠更容易地得到滿足。除此之外更要減少不良的暴飲暴食習慣,飲食不節也是現代人容易罹患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中醫養生方法中的「飲食」,特別強調一定要「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又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3)順時養生/古人認為,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也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或是太陽下山就睡覺、太陽升起就起床…。一般人如果能夠順應這樣的規律作息,就容易達到健康的境界,這也就是「順時養生法」的主要精神。例如之前日本的動物研究就曾發現:當生理時鐘錯亂時,就會影響身體荷爾蒙的分泌,引發多種疾病,甚至讓血壓飆升,最終將嚴重危害心血管功能。而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晚上11點至凌晨3點,營氣流經中醫的膽肝系統,此時身體如果能完全得到休息,就能修復肝功能、恢復體力和思考能力。此外,古代中醫也認為,如果人體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都能與四時相適應,就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4)靜神養生/這裡面包括了精神心理、情趣愛好,以及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更融合了傳統中醫、宗教和民俗文化等相關內容。中醫所謂心藏神的「神」,指的是人體高級中樞神經的機能活動,主宰了整個人的生命狀態。一旦人們能夠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穩,就能夠達到「保養元氣,使五臟安和」的功能,並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相反的,如果一般人違背了這樣的目標,則「大怒」會傷肝、「過喜」則傷心、「憂思」會傷脾、「過悲」則傷肺、「驚恐」易傷腎,進一步將誘發種種身心疾病。5)修身養生/裡面包括了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的調養。中醫向來就認為,情緒過度起伏,尤其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會損害身體健康。所以,養生最重要的一步,就要先從「養心」開始做起。例如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曾經說過:「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養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心情愉悅。特別是《黃帝內經》就曾提到:「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所以,古代人所謂的「修身養生」,就是認為想要追求健康、長壽的人,首先要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不計較、不怨恨、少生氣,如此一來,身體才有可能趨向健康。6)調氣養生/古人認為,人體的氣有「化生」精血、「防禦」病邪、「推動」機體功能、「固攝」臟腑津液、「營養」全身組織、以及「溫煦」產生熱量等作用。而當人體內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之下,將會導致人體氣血的虛、陷、滯、逆等症候,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性變化。所以,古人通常會透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行導引」…等一系列的措施,來調養人體的元氣,以達到「祛病延年」的目標。7)進補養生/除了傳統中醫在氣血津液嚴重衰弱不足時會使用滋補藥物,來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之外。從「醫食同源」的角度出發,飲食與各種藥材的適當搭配,不但可以祛病、防病,更有合理進補及強身的功效。一般來說,進補養生也會同時考慮「順應四時(四季)」,例如在冬天進行「溫補」、夏天進行「涼補」。4大原則 在家簡單養生雖然中醫養生有以上各種方法,但簡單來說,都不脫「天人相應、道法自然」、「形神皆養」、「動靜結合」,以及「審因施養」的四大原則與精神。1)天人相應、道法自然/簡單來說,就是順其自然,以體現「天人合一」思想。在養生過程中,特別要符合自然規律、養成規律的生活好習慣,而不可違背自然規律。並且要「飲食有節、各取所需」,儘量吃當季與當地的食物。2)形神兼養/在養生過程中既要注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調攝。也就是說,除了身體健康,也同時要注重心理的健康,並且做到「精神樂觀、積德行善」。3)動靜結合/現代醫學主張「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主張運動健身。只不過,中醫養生也同樣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並且強調要依據不同季節、年齡與時間,從事適合及適量的運動而非勞動。4)審因施養/中醫所強調的養生方法,從來就不拘一法或一式,都是依照「形、神、動、靜、食、藥」…等多種途徑與方式來進行養生活動。而除了以上不同的方式之外,中醫養生也同樣注重要「因人、因地、因時」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養生方法,以符合「審因施養」與「辨證施養」的原則。近年來隨著民眾對自身健康重視度的提升,各式各樣的養生方法應運而生。但是根據許多中醫師的實際觀察來看,絕大多數民眾都是採取「人云亦云」的角度,去看待這些養生資訊。其實在這些各式各樣的中醫養生方法中,也是需要依體質及不同「證」狀而有不同的差異。如果選擇不正確,這些號稱「溫和」的養生方法,也可能會造成身體的負擔甚至反效果的。所以建議民眾在聽取資訊的同時,也能詢問適合的養生學者或正統中醫師的意見,進而尋求最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案。(本文經中西醫雙執照葉信甫醫師審稿)(文/本文經《財訊》雜誌「30歲就該存的3張健康保單」授權轉載)

保健品這樣吃才聰明

保健品這樣吃才聰明#皮膚‧美容

台灣人愛吃保健食品,世界有名,但保健品多吃無益、吃錯反而傷身。吃得對才能補得好,再購買保健食品之前,有6大注意事項,不可不知! 瓶瓶罐罐擺滿桌,該吃哪一種?根據尼爾森公司曾經做過的調查資料顯示,台灣使用含維他命的保健食品比例,高達56%,與美國並列為全世界最愛食用保健食品第三名(第一名是菲律賓及泰國,第二名則是立陶宛)。其中,台灣有27%、超過1/4的人,每天一定要吃保健食品,每個月只吃一次保健食品者比例,只有1%。為什麼台灣人特愛吃保健食品?依照業者調查發現,生活型態改變讓外食族增加,或緊張工作造成壓力、長期睡眠不足;飲食習慣變化如精緻飲食、速食、美食等增多;現代人文明病,包括肥胖、過勞、三高以及資訊發達,預防醫學觀念普及各種因素,造成台灣人的保健意識抬頭,在預防勝於治療觀念與宣傳催化下,保健食品市場與商機,越滾越旺。有需要才補充 別把保健品當飯吃只不過,雖然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造成飲食極度不均衡,且攝取的食物也多半是過度精緻化的加工食品,很容易造成營養素攝取失衡。此時,就必需藉由保健食品來幫助補充不足的部份。但保健食品畢竟不是藥品,因此,民眾在服用時,最好要特別注意以下的攝取重點:1)天然食物為主,保健食品為輔/消費者絕不能因為保健食品取得這麼方便,日常飲食就可以隨便馬虎。因為健康食品只是一種膳食補充品,它的角色應該是在幫助改善營養不均衡的狀況,或補充日常飲食中無法攝取的營養素,並不能完全取代正常的飲食,也不能本末倒置。所以,最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以天然食物為主,然後搭配需要的健康食品。民眾必須先有這種正確觀念,才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有特殊需要,才額外補充/理論上,只有三餐飲食不均衡、偏食、生活作息不正常、大量消耗體力,或是老年人等族群……等,才有必要額外補充維他命。除此之外,因為飲食受限制,沒有辦法獲取足夠營養素的人,像是長期因疾病或減肥計畫而飲食量不足;或是因為生理需要量增加,例如孕婦與哺乳中婦女;或是因為服用藥物造成的養分吸收不良時…,也需要額外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3)挑選最佳時機進行補充/一般來說,保健食品和維他命最好選在飯後服用,身體才能達到理想的吸收和利用。如果是服用油溶性維他命時,可以先吃一些含油脂的食物,幫助溶解和吸收。4)補充健康食品應有優先次序/簡單來說,所謂的「優先次序」是要有「適人」及「適時」的兩大原則。其中所謂的「適人」是指:不是全家都適用同一瓶健康食品,必須依照年齡、性別分開使用。其次的「適時」是指:不同時間與年齡,應該搭配不同的健康食品。例如成長中的孩子、懷孕時期、哺乳時期、更年期、開刀前、手術後……,適合吃的產品都不會相同。保健品不是藥 不能治百病5)切記「保健食品只能輔助性地調整身體機能」,它並不能「治病」/健康食品只是日常的營養補充劑,它絕對不是可以治療真正疾病的藥物,只不過是個「輔助」的角色而已。民眾如果疾病在身,一定要先去看醫生,並且要向醫師詳細交代,自己正在服用的健康食品及各種藥物。 6)避免與藥物加乘副作用的發生/從藥學觀點來看,為了安全起見,藥物都不要跟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同時服用,尤其保健食品通常沒有明確標示內容物,最容易跟不同的藥物併服可能會有不同作用甚至影響藥效。當然,一般的基礎必備的保健食品比較不會有上述現象,但如果有此疑問,最好就是找藥師或營養師問清楚,就不必擔心有這些現象發生。7)依保健食品所規定的劑量來服用/除了注意藥物、食物與健康食品混著吃的危險外,健康食品吃的時間與服用量也都有學問。一般來說,只要是合法的保健食品,一定會有劑量及服用標示,服用劑量過少,將無法達到預期的功效,在此同時,民眾也千萬不要貪圖快速效果而多吃。雖然健康食品是一種快速且便利的營養補充方式,但為求安全,使用前最好先請醫師或營養師綜合評估個人症狀、飲食習慣後,判斷補充的需要性,以及補充的種類及份量。8)開封後儘早服用完畢/一般食用期限當然是以瓶罐上,所標示的保存期限,但為考慮開封後容易變質或潮解,建議開封後3~6個月就不要再使用了。(本文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廖俊凱醫師審閱)(文/本文經《財訊》雜誌「30歲就該存的3張健康保單」授權轉載)

8個遠離癌症的生活小習慣

8個遠離癌症的生活小習慣#皮膚‧美容

讓人聞之色變的癌症,其實都是由一點一滴的生活習慣累積而成,但只要改變生活方式,不管幾歲,都可以「活得久、活得好、老得慢」。 小動作,擊退疾病大敵曾經有一名科技公司年輕副總年薪300萬,因為生活習慣太差,不但抽菸、喝酒,又暴飲暴食、熬夜應酬,且體重破百公斤的大關。在長期生活習慣不佳之下,最後不幸猝死,年僅只有35歲,斷送了自己能夠在未來人生大道中,持續發光、發熱的大好機會。事實上,隨著現代社會生活腳步加快,不少人忙於拼事業或賺錢卻也賠上了健康。這種罹患生活習慣病的比例不但大幅增加,且年齡層也有「逐年降低」的發展趨勢。「生活習慣病」這個名詞,最早是源自於日本,1996年日本厚生省將過去俗稱的成人病或慢性病,更名為生活習慣病。但簡單來說,它其實就是過去被稱為「成人病」或「文明病」的一種新的統稱。而由「成人病」轉變為「生活習慣病」,也是因為隨著時代的演變,生活習慣改變而身體無法適應,讓以往可能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現的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甚至是癌症),也出現在年輕人身上。10大死因 都與生活習慣有關如果仔細分析衛生署每年公佈的國人十大死因,可發現幾乎都與生活習慣有關。像是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疾病…等,幾乎都跟飲食習慣不良或缺乏運動或睡眠不足有關;而菸、酒、檳榔也可以在十大死因中,看到它們肆虐的痕跡。再以十大致命癌症來看,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胃癌、男性攝護腺癌、胰臟癌、食道癌、子宮頸癌,也多半與不良的生活習慣「關聯甚大」。在上述各種常見疾病中,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固然是致病關鍵之一,但不可否認不良的生活習慣,仍是其相關的重要誘因。例如非胰島素型糖尿病患者,除了體質與遺傳方面的因素外,過於偏愛高能量、高脂肪食物、體型肥胖、運動不足…等生活習慣,也是造成疾病的原因。生活習慣病的最大特徵是當它侵犯人體時,無聲無息,完全沒有任何症狀與感覺。而且是慢性進行、重複惡化,通常是意氣風發、事業有成時(男性約30-35歲、女性約35-40歲)開始發病,等發現時都已在體內進行一段時間了,往往無法痊癒與復原。既然生活習慣病都有相似的特徵,包含長期不良的飲食、運動習慣、吸煙、飲酒與睡眠習慣所養成,並進一步「養」成疾病。但許多研究也證實,正確的生活習慣的確可以重新營造健康,甚至提前預防疾病。找回健康 從8種小習慣做起以下是幾個促進健康的好習慣:1)拒絕菸、酒與檳榔。關於菸、酒與檳榔對於健康的危害,已經有太多的研究報告證實。單一危害因子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就已經不小,如果是抽菸、喝酒、嚼檳榔一起來,對健康的危害將會更大。以口腔癌為例,有研究調查顯示,嚼檳榔罹患率為常人的28倍;嚼檳榔又吸菸的罹患率,則提高為89倍;假設菸、酒、檳榔通通食用,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更較常人高出123倍之多。因此,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就要先從拒絕菸、酒、檳榔做起。2)把握飲食四大原則。也就是「用全穀(像是糙米、全麥、雜糧、十穀米等)取代精緻醣類(可預防慢性病及避免便秘)」、「減少飽和脂肪酸(以植物性黃豆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反式脂肪酸及膽固醇的攝取(可減少高膽固醇血症的再發生)」、「適量堅果攝取(不但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是好的油脂來源,也同時含有醣類、蛋白質、膳食纖維及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營養價值甚高)」,以及謹守「三低一高(低鹽、低油、低糖、高纖)」烹調的原則。特別國人常喜歡吃的醬菜為例,太常吃重鹹和醃製食物者,容易因體內鈉離子滯留而引發高血壓。尤其醃製食物常含有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成一種亞硝酸胺的致癌物質,還有可能導致胃癌。3)定期做適當的運動。不喜歡運動是現代人的通病,總以工作忙、累為藉口。運動好處多多,不僅有助於強化心肺功能和肌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等,也能預防骨質疏鬆。4)保持適當體重。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97年,宣布「肥胖」是一種疾病;而不健康的飲食與缺乏運動,則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肥胖相較健康體重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相對危險性高達3倍以上,而癌症、高血壓也有2倍的風險。因此,為了徹底與生活習慣病劃清界線,最好能夠讓自己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肥胖。5)睡眠充足、別常熬夜。除了每天擁有7~8小時的優質睡眠之外,如果經常忙到三更半夜還不睡覺,會影響身體新陳代謝、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導致體力下降,精神不佳。這是因為睡覺時,體內也同時在進行著許多修補與重整的活動。假設睡得不好或太晚睡,就會影響這些修補動作的進行,不利身心健康。6)三餐定時定量、不吃宵夜,也不吃不必要的點心。三餐定時定量,不但不會造成腸胃額外的負擔,且遺於餐與餐的間距都有4~5小時,讓胃有時間消化食物,不會囤積體內造成負擔。經常在睡前吃宵夜,會對腸胃形成強大負擔。這是因為晚上人體活動力降低,腸胃道也進入休息狀態。在這個時間內大吃大喝,不僅消化不順暢,熱量也容易累積在體內,形成肥胖的風險,進一步衍生出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至於三餐之外的額外點心,特別是甜食、油炸物和高脂肪食物,其實熱量都不低,吃太多之下會轉變成脂肪堆積在身體裡,形成體脂肪、造成肥胖。而油炸食物因油炸過程中油脂會因為氧化而變質,產生大量化學物質,吃太多更有可能導致大腸直腸癌及乳癌。至於反式脂肪酸,則是一種氫化過的植物油,會使壞的膽固醇上升,好的膽固醇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7)多喝水、不憋尿。憋尿容易造成膀胱炎及其它泌尿系統疾病,且人體的組成有60%都是水,且由於人體的代謝,都必須仰賴水的幫忙,所以,喝水對身體正常運作特別重要。假設平日水喝得太少,將會讓身體常處於「飢渴」狀態,有可能影響正常的身體代謝;而根據相關研究顯示,水喝太少將與腎功能異常、痛風、便秘、血栓形成…等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如果每天低於1500c.c.,就易造成尿路結石、膽結石、腎功能疾病。因此,平常除了有限制水份攝取的人之外,在飲食外還需再補充 1500cc水分;假設長期待在冷氣房裡,必須補充更多的水分。而且,水份的補充,最好是以白開水或新鮮果汁為主,不應該是茶、咖啡或市售的各種飲料。8)避免長期使用電腦或3C商品。長時間沉迷電腦或3C商品,讓眼睛一直盯著某個物體、身體姿勢維持不動,對眼睛及全身關節與肌肉,都會形成極大的壓力,也會減少戶外活動(容易肥胖),以及與人互動的時間。所以,不管是使用電腦或3C產品,最好每30分鐘(最長1小時),就要讓眼睛適度休息,並活動四肢,而且,也不要連續使用超過3小時以上。 以上這八大好習慣,大多數都是與「吃」有關,滿符合俗話說的「病從口入」。而且,如果再搭配睡眠和運動,加總起來,就能為當下的自己帶來健康的正向結果。曾有人說過,21世紀是「自我管理健康」的時代,每個人自己就是最好的主治醫師。只要在未發病之前,持續不斷正確的生活習慣,一方面可以維持身體健康狀況、延遲疾病的發生;另一方面,就算已經出現疾病的徵兆,也可以防止繼續惡化。所以,只要靠著個人的恆心與毅力,不管幾歲,只要一直維持好的生活習慣,不只是「不生病、少生病」,還可以「活得久、活得好 、老得慢」。(本文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廖俊凱醫師審閱)(文/本文經《財訊》雜誌「30歲就該存的3張健康保單」授權轉載)

做對6件事打造無害運動人生

做對6件事打造無害運動人生#皮膚‧美容

人人都知道運動好處多,但不知道的是錯誤的運動不但不養生,甚至還比不運動更傷身!不過別緊張,只要注意6個小地方,就能快樂運動,享受流汗快感。 聰明運動,汗不白流其實,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要活就要動」的說法。因為,要使身體機能達到最佳的狀態,除了要靠「飲食均衡」,以及「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適量運動也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國外的研究就曾顯示,規律的運動可以減少腹部肥胖,有助體重管理、降低血脂、血壓、血糖及增加心肺功能。例如一項由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與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合作的研究,並發表在2013年12月的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的結果計算出,每天多走2000步,可降低8%到1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光靠走路 不喘也有運動效果而研究也同時發現,走得越多,心血管疾病風險可降更多。若每天走2000步的民眾能增加到4000步,一年後可降低16%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果日走6000步則可降低24%風險。另一項研究則顯示,運動4到6週之後,情緒及心肺功能都會感到明顯的進步。這項研究可以說打破過去國內醫界認為運動一定要達到微喘、流汗程度才有效,但有動比沒動好,走路也能達到一樣效果。只不過,不論是哪一種運動,都必須持之以恆,並養成生活習慣才行,否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之下,反而更會增加心臟負擔,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與中風風險。所以,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建議您最好養成隨時隨地輕鬆運動的習慣,或依個人的體能與喜好,從低強度且遵從度高的活動開始,慢慢增加運動量,並持之以恆。一個念頭帶來5種好處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說法,運動與健康之間的密切關係,主要是因為運動具有以下5大好處:1)提升心肺耐力、肌力和肌耐力的功能,增進健康體能。2)可以促進心理的健康,避免憂鬱和改善心理認知功能。3)改善疾病發生的危險因子,像是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壓和高膽固醇。4)增進身體功能性的能力,就是維持身體從事每日生活所需的活動之能力。5)降低疾病死亡率,例如冠心症、中風、部分癌症、第二型糖尿病、骨質疏鬆症。只不過,雖然運動與健康的關係密切,如果沒有良好的觀念與運動方式,非旦可能無法讓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有可能因為運動傷害,加重身體的負擔。對此,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就曾經建議有心運動的民眾,必須做好一些事前準備。這是因為,規律運動雖然可以促進健康、增加生活情趣與活力。但對對有些人而言,例如罹患心臟病者,在開始從事運動之前,應該要先詢問醫師意見,並且遵照其指示辦理。緩和運動做對 才能清除代謝廢物規律適量的運動固然有益身心,但仍需有正確觀念與準備措施,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這些正確觀念與措施包括以下6大重點:1)運動前先做暖身運動(warm-up),並續做伸展運動5至10分鐘/暖身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並且均衡地分佈在肌肉中,以達到逐漸增加體溫與肌柔軟性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預防運動傷害。伸展活動可以有效增加關節活動度,以及肌肉伸展性,進一步減少運動的傷害。一般的運動只需要做簡單的伸展動作即可,但是,如果要從事特別劇烈的運動,必須確實執行伸展運動。2)運動後應續做緩和運動(cool-down)10至15分鐘,整個運動才算結束/運動後應留一些時間做緩和運動(像是走步或伸展肢體),讓身體回復至休息狀態。活動量的逐漸減緩有助於清除因運動,而產生的代謝廢物,並且幫助血液流回心臟。3)運動時應使用適當裝備及護具/使用裝備首要考慮適合的鞋子。不同種類的運動,應選擇不同功能設計的鞋子。例如慢跑及快走,必需穿著慢跑鞋。運動時需要保護的其他身體部位,還包括了頭部、牙齒、眼睛、膝蓋及肘關節…等。4)注意運動過勞現象/運動時感覺疲累或缺乏興趣,很可能是因為運動量增加太快或太大所致。這個時候,需要減少運動強度及頻數,讓自己獲得足夠的休息。至於運動期間感覺疼痛或不舒服,則是另一個重要的警訊。他可能是運動過量,甚至是已經造成傷害的徵兆。5)運動時身體若感覺不適,應立即休息並停止運動/不舒服時立刻休息,可以有效減輕因活動所引起的身體不適,並起避免傷害繼續加劇。如有傷害發生時,就應該儘快找醫師。6)休息、冰敷、壓迫、抬高是處理急性運動傷害的4大原則/運動時若發生急性挫傷、關節韌帶扭傷或肌肉肌腱拉傷,都應該要立即休息、停止運動。在此同時,也要對受傷部位進行冰敷。之後,再用彈性繃帶施以壓迫性包紮,並且抬高患部。(冰敷要領:每次時間不超過20分鐘,但可重覆多次使用)(本文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廖俊凱醫師審閱)      Box、運動前7大問,Are You Ready? -活動量簡易自我評量方法 下列7個問題,是根據加拿大運動生理協會的「身體活動準備度問卷」轉譯成中文,可供15~69歲的民眾自行作答,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決定在增加活動量前是否須先詢問醫師的意見。但是,假設您已超過69歲,且原本不常活動,在增加活動量前,都應該先詢問醫師的意見。   活動量簡易自我評量表(適用於15~69歲年齡層)                                             1.  是 □  否 □  醫師是否告訴過您:您的心臟有些問題,您只能做醫師建議的運動?  2.  是 □  否 □  當您活動時是否會有胸痛的感覺?  3.  是 □  否 □  過去幾個月以來,您是否有在未活動的情況下,出現胸痛的情況?  4.  是 □  否 □  您是否曾因暈眩,而失去平衡或意識的情況?  5.  是 □  否 □  您是否有骨骼或關節問題,且可能因活動而更惡化?  6.  是 □  否 □  您是否有因高血壓,或心臟疾病而需服藥(醫師處方)?  7.  是 □  否 □  您是否知道您有任何不適合活動的原因?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答案解說》 *一個以上的問題答「是」時:在開始增加活動量或做體能測定之前,應該先詢問醫師的意見,並告訴醫生那些問題的答案為「是」。而回答「是」有兩種可能。一種的「是」只要一步一步地增加活動量,仍然可以從事任何活動;至於另一種「是」則在顧及安全的考量下,必須禁止某些活動。此時,應該告訴醫生您想做的活動,並徹底遵循醫師的建議 *所有問題都答「否」時:可先做體能測定評估,這是確定您的基本體能最好的方法,以進一步計畫您增加活動量的方法。或是可以開始增加活動量,但是,必須逐步且漸進地增加,以確保安全  《答案解說》一個以上的問題答「是」時:在開始增加活動量或做體能測定之前,應該先詢問醫師的意見,並告訴醫生那些問題的答案為「是」。而回答「是」有兩種可能。一種的「是」只要一步一步地增加活動量,仍然可以從事任何活動;至於另一種「是」則在顧及安全的考量下,必須禁止某些活動。此時,應該告訴醫生您想做的活動,並徹底遵循醫師的建議所有問題都答「否」時:可先做體能測定評估,這是確定您的基本體能最好的方法,以進一步計畫您增加活動量的方法。或是可以開始增加活動量,但是,必須逐步且漸進地增加,以確保安全 (文/本文經《財訊》雜誌「30歲就該存的3張健康保單」授權轉載)

愈睡愈累?快抓出你的睡眠小偷

愈睡愈累?快抓出你的睡眠小偷#皮膚‧美容

你有睡眠障礙嗎?總是想睡睡不著、上班卻一直打瞌睡?遵守6個優質睡眠關鍵,讓你睡得好、不疲勞,從今天起不再欠下睡眠債!一夜好眠,沒有那麼難由於世界衛生組織在1948年對「健康」的定義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交都處於一種完全安寧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因此,想有健康的身體,就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當中包括各種良好的習慣,睡眠可以說是其中的一項。人的一生中,大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對於一個人的健康來說,偶爾失眠也許只會造成第2天疲倦的,以及行為動作的不協調。但假設是長期失眠或睡眠障礙,則有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障礙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效率不足…等不良後果。睡不好,三高、肥胖全上身長期失眠與身體的疾病也有明顯的關係,這主要是因為睡眠品質差,將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世界睡眠協會曾經在1993年的聯合會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如果每晚缺少了3小時或以上的睡眠時間,可以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下降50%。因此,長期失眠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對抗疾病與復原的能力也都會明顯下滑。而且,還會加重或誘發疾病的發作,例如三高(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等代謝症候群,讓肥胖的機率大增,進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嚴重問題。再以睡眠呼吸中止症為例,其影響之一是夜間長期缺氧,造成心臟負荷過重,進而變成心臟衰竭。國外統計曾經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患發生腦血管病變的機率,大約是正常人的2至3倍。另一個影響則是:因為病患長期處於不佳的睡眠品質,造成專注力和認知能力下降,如果操作高度專注力的事情,容易造成危險。一般人在晚上的睡眠,是由「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non-rapid eye movement,又稱慢波睡眠)」,以及「快速眼動睡眠(REM,rapid-eye movement,又稱快波睡眠)」兩個階段,循環交替出現4~6次,每次約每90分鐘變換一次的睡眠狀態所構成。很多人以為睡得越多越好,但研究發現:睡眠時間長的人,他們睡眠中第一、二期(淺睡期)所佔的比例較大;至於睡眠時間少的人,則第三、四期(深睡期)的比例較大。因此,臥床的時間過長或次數過多,反而會影響了睡眠的質量,所以有時會有越睡越迷糊的感覺。此外,睡得過多也改變了「睡眠」和「覺醒」的正常週期,擾亂了人體內的生物時鐘;大腦在長期處於抑制狀態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新陳代謝降得過低,反而對健康不利。由此可見,睡眠並不是越多越好,反而是睡到真正需要的量才是健康。大多數的研究報告都表明,絕大部分的成年人每天睡8小時左右(當中固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個別差異)。年齡也是影響到每日睡眠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天睡眠的時間會減少。1/10台灣人 竟然夜夜失眠根據醫師的說法,要衡量睡眠是否充足,可從第二天是否頭腦清醒和精力充沛來決定,睡眠時間的長短反而不是重點。只不過,曾有一項統計顯示,國內失眠人口已超過300萬人,台灣平均每4個成年人就有1個人有睡眠的困擾。而且,另一項針對日本、韓國和台灣的研究也發現,台灣人失眠的盛行率大約有10%,遠高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睡眠障礙似乎已是忙碌的台灣上班族的一大困擾。一般來說,常見的睡眠障礙有兩種,第一種是「睡眠品質不好」。有這種現象的人,常會出現嗜睡的現象,也就是「明明睡很久,卻怎麼睡都睡不飽」,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另一種就是「睡眠時數不足」,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失眠」。然而,造成失眠的原因相當多且複雜、廣泛,從心理、生理到環境等因素都有。像是身體的疾病、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藥物濫用、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長期失眠的產生。 除此之外,壓力也是誘發失眠的重要因子。舉例來說,有些民眾總認為一天一定要睡足8小時,或是認為一躺下來就「應該」可以立刻睡著,擔心睡不好肝會受損等。因著這些錯誤的觀念,使得原本只是單純且暫時的睡不好覺問題,進一步衍生出許多不必要的恐慌,最後反而進入真正的慢性失眠惡性循環。為了透過良好的睡眠品質,讓自己消除一天的疲勞、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進一步擁有良好的健康狀態,以下6個回復優質睡眠的關鍵,將是有睡眠障礙困擾的人應該遵守的重點。6大關鍵 找回夜夜好眠1)養成有規律的睡眠作息時間,並且要掌握入睡的時機。其中所謂的「規律睡眠作息時間」是指「定時上床睡覺與起床,且不可賴床」。因為只要生活得規律,人體內的生物時鐘便會定時定候發出睡覺的訊號,也就不容易「上床後卻睡不著」了。一般來說,中午12點至1點半、晚上9點至11點、凌晨2點至3點半時,人的思維會減慢、精力衰退,是最有利入睡的時候。至於所謂的「賴床」,就是睡夠了還是不願意起床的意思。賴床不但睡眠的質量不高,而且更會引起人體內生物時鐘的紊亂,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2)儘量營造使人容易入睡的環境,千萬不要把工作及煩惱帶上床,沒事也不要躺在床上或睡覺,特別是接近就寑的時間。睡眠前的幾個小時,應該盡量在安靜中度過,可以做一些放鬆的活動,但對於一些要高度用腦的活動,就要有所節制,以免因為胡思亂想、越想越興奮,就會難以入睡。而且如果家庭環境許可,睡房也不要擺放任何工作或娛樂的設施(如電腦、電視等),以免影響了入睡前的心境。至於良好睡眠環境的營造包括了:睡房的溫度應介乎攝氐20度左右(濕度以60%左右為宜)、避免開燈或帶眼罩(開燈入睡會讓淺眠期延長、睡再久也不會「飽」)、用柔和、舒情、節奏慢的音樂,或者是一些大自然的聲響來陪伴入睡,或是軟硬合適的床墊、符合高矮的枕頭與舒適的被子…等。3)臨睡前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飲品,也不要吃得太飽或空著肚子上床睡覺,以免更難入睡。例如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不但會刺激神經系統,讓人難以入睡,也還會因為有「利尿」的作用,增加晚上小便的次數、頻頻上廁所,影響了睡眠的深度。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酒精有一定的「催眠」作用,但有研究發現:酒精也會讓睡眠變淺,使淺睡期延長。而酒精被分解後所產生的乙醛,在人體內循環時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脫水,容易讓人因為口乾而睡醒,進一步干擾了睡眠。4)維持規律運動,但避免在就寢前3至4小時運動。一般來說,運動的強度以能達至出汗為宜,並且應持續30分鐘以上,但不要離上床睡覺的時間太近,否則體溫升高了,就難以入睡。5)選擇最佳睡姿。古今中外,醫學界普遍認同向右側臥是最佳的睡姿。這個體位不但能減輕心臟的壓力,也利於增加胃和肝的供血量,這都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人體的新陳代謝。6)如果睡眠問題嚴重,最好求助睡眠專科醫師的治療,而不是自行服用安眠藥。特別是前面所提到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其定義是:當人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發生「反覆性的塌陷」、堵住呼吸道,進一步造成呼吸變淺且費力。嚴重的人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形成「吸不到空氣」或「窒息」。根據專科醫師的說法,大多數人是因為肥胖造成呼吸道狹窄,或造成維持呼吸道通暢的肌肉張力不足,無法維持原本的狀態而塌陷。且研究發現,在台灣約有40萬人到100萬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但治療的人數卻不多。因此,如果有嚴重睡眠障礙,最釜底抽薪的做法,就是尋求專科醫師的幫助,了解發生的原因及進行適當的治療,才能徹底解決睡眠障礙,避免長期影響身體健康。(本文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廖俊凱醫師審閱)(文/本文經《財訊》雜誌「30歲就該存的3張健康保單」授權轉載)

2招養生拒當「逛醫院一族」

2招養生拒當「逛醫院一族」#皮膚‧美容

生病看醫生,是最沒用的手段在醫師眼裡,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醫生,只要能確實做到促進健康與預防疾病,就能阻止疾病發生,當個人人稱羨的健康寶寶。相信除了身體極端不適的人之外,沒有人喜歡上醫院,或是常跑醫院。而且從執業醫師的角度來看,如果等到真正疾病發生後再上醫院進行治療,有時可能無法恢復原本的健康狀態,甚至會留下無法治癒的後遺症。這也讓許多醫師逐漸體會到:與單純治療疾病相比,阻止疾病的發生可能才是醫師的主要責任。事實上,早在1979年,美國衛生、教育與福利部(U.S.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 and Welfare,1979)就曾經在「公元兩千年全民健康」的全球策略中,要求各國能修正健康政策及健康服務方向,促使人們擁有「正向積極的健康(positive health)」,而不再只是預防死亡或疾病的發生而已。因此,「預防醫學」的概念,逐漸深入到整個國家的健康政策之中。吃一頓營養餐點 抵過一罐保健品簡單來說,預防醫學(Preventive medicine)的概念就是「預防勝於治療,防範疾病的發生於未然,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理論上的預防醫學主要包括兩大項,其中之一是「健康的促進」,其二則是「疾病的預防」。首先在「健康的促進」上,雖然受到預防醫學理念的膨勃發展,近幾年來,多數國人對於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都有一定的共識,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人在補充各種保健食品、花大錢最昂貴的自費檢查,但是看在許多醫師的眼裡,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醫師。事實上,除了少數遺傳性疾病可以歸咎於基因異常之外,其他疾病幾乎都是「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也就是受到飲食、環境與心理等因素,交互影響下的結果。正因為影響一個人健康的因素,與生活型態、環境與醫療體系……等都有關。但其中,又以生活型態有密切關係。而要讓自己的身體健康,最基本的就是注意營養均衡、維持適量的運動,以及保有良好的睡眠品質。簡單來說,每天補充維他命或一堆保健食品,一顆,就是比不上一頓均衡的餐點,以及30分鐘的規律運動。當然,好的生活習慣除了正確的飲食、適量的運動、良好的睡眠之外,由於疾病的發生常常是由於生理、心理及社會三者失衡下的產物。例如胃潰瘍、高血壓、慢性失眠…等,都與各項心理壓力有關。所以,透過高「情商(EQ)」,使心理處在安寧美好的狀態,也能發揮一定的「預防疾病」的功效。從幼兒到老人 都該做定期健檢至於預防醫學的第二大項目-疾病的預防,則是透過衛生教育以及定期健康檢查,來阻斷危險因子,進一步提早阻止了疾病的發生。在衛生教育方面,包括了培養個人衛生、改善環境衛生,避免職業危害、預防意外事件,以及攝取特殊營養。至於定期的健康檢查,則從幼兒的預防注射、身高體重的評估、青壯年時期的血壓、膽固醇、女性子宮抹片,以及乳房檢查,一直到老年人的體能、居家自我照顧能力、視聽力及慢性病篩檢、癌症篩檢……等,都是最基本的一般定期體檢項目。除此之外,假設有特殊的家族病史,或是身體狀況特殊的族群,也可以透過個人化的健康檢查,進行定期的「疾病預防」。總的來說,要能夠做到「阻止疾病的發生」,最重要是透過個人的努力(例如營養的注意、規律運動、舒壓的工作及休閒活動),以維持生理及身體上的美好狀態,再加上個人環境的衛生及定期的體檢,針對健康危險因子的評估及早期診斷,才能從源頭限制疾病的發展。(本文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廖俊凱醫師審閱)(文/本文經《財訊》雜誌「30歲就該存的3張健康保單」授權轉載)

8種激活健康的飲食好習慣

8種激活健康的飲食好習慣#皮膚‧美容

吃得好,疾病不來糾纏!吃美食雖然是一種享受,但也可能成為危害健康的疾病根源。想知道吃什麼才健康、怎麼吃才正確?快來學8種健康飲食法! 天才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一句話:「未來的醫生將不再使用藥物醫治人們,而是利用不同的營養來預防疾病發生」。這樣的觀念在越來越注重飲食的現代人生活中,似乎顯得格外醒目與重要。根據之前國外的研究顯示,體內的營養素比例失衡是導致亞健康的根源之一,這是因為維他命及礦物質對維持人體機能的平衡極其重要。人體必須靠攝取食物,並消化、吸收、轉換成營養素及能量之後,以維持日常生活的運作。而且,每個人都需要靠食物,來提供能量、幫助成長、建立身體機能和抵抗疾病能力。所以,日常飲食雖然可以當成是一種享受,也必然會帶來有害健康的危機。飲食不注意 慢性病來磨儘管食物對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且所有醫師都會認同,只要保持健康生活、適量喝水、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水果、雜糧等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食物,再加上適當運動與保持心情舒暢、充足睡眠,身體健康就不會是問題。然而,隨著國人經濟能力提升,飲食、生活型態及消費習慣改變,使得國人健康問題與疾病型態,逐漸由受營養、飲食與生活型態影響的「慢性疾病」,取代了各種「急性傳染病」。再加上國內食物供應環境與食品廣告行銷的影響,使得飲食供應系統朝「高熱量」、「高油」、「高糖」、「高鹽」,以及「過度精緻化」的發展,增加了國人肥胖及慢性病的風險。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曾經做過的調查顯示,現代人不良飲食習慣中,以「烹調方式不佳(煎、炒、油炸、碳烤、煙燻、醃漬)」、「每日飲水量低於2000c.c.」,以及「有睡前3小時進食的習慣」最為嚴重。現代人不良的飲食習慣列表(由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1)烹調方式不佳(煎、炒、油炸、碳烤、煙燻、醃漬):66.6%2)有睡前3小時進食的習慣:45.5%3)每日飲水量低於2000c.c.:47.7%4)有交際應酬與喝酒習慣:36.2%5)吃飯速度過快(咀嚼次數過少、進食時間少於10分鐘):24.4% 6)飲食偏重口味(包含鹹、辣、酸、甜):25.9%不生病飲食絕招大公開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最新版的「國民飲食指標」建議:日常飲食依據飲食指南建議的六大類食物份量攝取,所攝取的營養素種類才能齊全。其中,三餐以全榖為主食提供身體適當的熱量,節省蛋白質,可以幫助維持血糖,保護肌肉與內臟器官的組織蛋白質。多選用高纖維食物,促進腸道的生理健康,還可幫助血糖與血脂的控制。少油、少鹽、少糖並多攝食鈣質豐富的食物,且多喝開水。1)飲食指南作依據,均衡飲食六類足/飲食應依照「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份量,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尤其要吃足夠的蔬菜、水果、全榖、豆類、堅果種子及低脂乳製品。2)健康體重要確保,熱量攝取應控管/當熱量攝取多於熱量消耗,就會在體內囤積脂肪、使體重增加,因而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了解自己的健康體重和熱量需求,控制熱量攝取,將體重維持在健康體重的範圍內(身體質量指數在18.5~23.9)<身體質量指數 = 體重(公斤) / 身高(公尺) / 身高(公尺)>。健康體重目標值= 22 ×【身高(公分)/100】×【身高(公分)/100】。3)維持健康多運動,每日至少30分鐘/維持多活動的生活型態。4)母乳營養價值高,哺餵至少6個月/母乳可以提供嬰兒成長階段無可取代的必需營養素,建議母親應以母乳完全哺餵嬰兒至少6個月。之後再逐漸加入副食品,以提供嬰兒成長所需的營養素。5)全榖根莖當主角,營養升級質更優/三餐盡量以全榖為主食,或至少有1/3的主食來自全榖類如:糙米、紫米、全麥、燕麥或雜糧等。全穀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植化素,對人體健康具有保護作用。6)少吃醃漬少沾醬,少吃油炸少熱量/不吃太鹹醃漬品、少沾醬。每日鈉攝取量應該限制在2400毫克以下。並且以天然食物原味為主,避免過度調味。此外,少吃油炸及高脂肪高糖食物。 7)含糖飲料應避免,多喝開水更健康/白開水是人體最佳的水分來源,應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一般市售飲料含糖量高,經常飲用將不利於健康。特別是兒童喜歡喝含糖飲料,應注意飲料中的糖、調味料、熱量對健康的長期影響。8)少葷多素少精緻,新鮮粗食少加工/飲食以植物性食物為優先選擇對健康較為有利,且符合節能減碳之環保原則(此舉也對延緩全球暖化、預防氣候變遷及維護地球環境永續發展有益)。選擇未精製植物性食物,以充分攝取微量營養素、膳食纖維與植化素。9)購食點餐不過量,份量適中不浪費。10)當季在地好食材,多樣選食保健康/當令食材新鮮且營養價值高,最適合食用。這是因為盛產期的蔬果,不但價錢較為便宜,品質也好。而在地食材不但新鮮,且減少長途運輸的能源消耗,也更符合節能減碳原則。11)來源標示要注意,衛生安全才能吃/食物製備過程應注意清潔衛生、儲存與烹調。購買食物應注意食物來源、食品標示及有效日期。12)飲酒不過量,懷孕絕對不喝酒/假設要飲酒,女性每日不宜超過1杯(葡萄酒120-150c.c.、啤酒330c.c.、威士忌30-40c.c.等),男性不宜超過2杯。懷孕婦女絕對不可飲酒。提升健康度 你可以這樣吃想吃得健康的民眾,可以多參考以下優良飲食習慣。 1)避免暴飲暴食/根據研究顯示,暴飲暴食不但會傷害腸胃的正常消化與吸收功能、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還很容易造成肥胖且不易「瘦回來」的情形,增加身體減重的困難度。2)進食時,保持心情輕鬆愉快、儘量不要說話/當用餐的心情輕鬆愉快時,腦神經及消化系統都能在最佳狀態下,進行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而吃飯時說話,則會使咀嚼食物的次數減少、唾液分泌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功能。3)吃東西充份咀嚼/充分的咀嚼、讓牙齒上、下顎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傳送較多養分給腦細胞,有助於腦下垂體的功能。咀嚼本身也會運動到頭頂百會穴,促使腦下部產生飢餓荷爾蒙增進食慾,或有吃飽時停止進食。此外,咀嚼刺激人體最佳酵素—唾液的分泌,可以幫助胃腸進行充分的吸收及消化養分。4)遵守「早餐吃的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的進食原則/早餐是一天之中最黃金的用餐時間,且由於是供應全日所需養分的重要一餐,因此絕對不能省略不吃。5)用餐次序很重要/除了三餐飲食分配、吃對食物外,正確的用餐次序對健康也很重要。正確的次序應該要先吃水果、喝湯、接著吃生菜,再吃熟食、米飯五穀雜糧。至於水果,最好留在兩餐之間吃。6)注意調味料的選擇/許多人常會為了美味,而添加不少的調味料。但是,許多人工加工調味料,像是防腐劑、安定劑、代糖等人工添加劑,長期大量選用都會造成人體健康的損害。事實上,有很多天然無害的調味料可供選擇。舉例來說,鹹味可用味噌、胡椒鹽、芝麻鹽……等來取代;酸味採用檸檬、蘋果醋……等;甜味則可用甘蔗、糖蜜、粗砂糖、黑糖…等。7)兩餐間隔4-6小時/兩餐之間的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因為間隔如果太長,會引起高度饑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則會讓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影響下一餐的食慾及消化。一般來說,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6小時比較合適。8)飯後別馬上用腦/飯後,人體內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因此會相對缺血。所以,飯後馬上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後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至於飯後的最佳選擇,是聽音樂及散步。(本文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廖俊凱醫師審閱) (文/本文經《財訊》雜誌「30歲就該存的3張健康保單」授權轉載)   

夏天沐浴5要點 呵護幼童肌膚健康

夏天沐浴5要點 呵護幼童肌膚健康#皮膚‧美容

(撰文/Miu Wu)(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陳建宇醫師)(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盛夏高溫屢創新高,氣象局更預測今夏飆破35度以上的氣溫將多達50天左右,甚至會一路熱到10月。這樣越來越高溫、悶熱的天氣,常常讓活動量大的小朋友稍微動一下就滿身大汗,身體很容易出現又溼又黏的情況;這時,如果能和小寶貝一起洗個舒服的澡,可以說是爸媽跟小孩最放鬆、最舒服的夏日時光。但是,由於1~4歲的幼童肌膚發展尚未完全,若清潔過度或使用錯誤的沐浴用品,恐嚴重刺激幼童嬌弱的肌膚。因此,如何在炎熱的氣溫保護幼童肌膚的健康,真的是每位爸媽的夏日課題。 高溫、潮濕悶熱 夏季常見的5種肌膚問題台灣夏季氣候高溫悶熱又潮濕,再加上戶外活動增加,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很容易就引發許多肌膚的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陳建宇醫師指出,1~4歲的孩童在夏季最常發生的肌膚問題,大多是濕疹、汗疹、毛囊炎、尿布疹、蚊蟲叮咬等5種。其中,幼童出現汗疹的情況又比大人嚴重許多,原因在於幼童肌膚構造尚未完全,對於排汗、調節體溫的能力比較弱,所以更容易產生肌膚問題。另外,門診也常出現,因為天氣太熱,家長幫幼童「不當清潔」身體(如洗澡次數過多、使用不當的沐浴用品等),造成肌膚出現過敏不適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1~4歲幼童肌膚脆弱、敏感 夏日肌膚清潔更要注意陳建宇醫師解釋,由於1~4歲幼兒肌膚構造還在發育,肌膚也較成人薄,所以水分及養分流失的速度也相對較快。除此之外,在角質層尚未健全的情況下,除了保水力不佳外,幼童肌膚也容易吸收有害的物質,對外來物的刺激也比較沒有抵抗力。因此,如何正確幫幼童洗澡,以及使用的沐浴產品,也變得格外重要。 選擇溫和、低敏的沐浴乳 保護幼童肌膚健康隨著氣溫越來越高,幫小孩洗澡的次數也增多。陳建宇醫師提醒各位爸媽,照護幼童肌膚有兩個重點,1)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太頻繁的幫幼童洗澡;2)避免使用清潔力較強的沐浴產品,因為這兩者都有可能破壞幼童肌膚天然的保護層,反而更容易引起肌膚乾澀,甚至過敏。至於,在幫小孩挑選沐浴用品時應避免含有酒精、石灰等成分,可以選擇較溫和、低敏感、不刺激,或有相關醫學實驗認證的沐浴用品來幫幼童清潔肌膚。此外,「有些大人會使用藥皂或標榜有殺菌功能的沐浴產品,是否也可用在幼童身上呢?」陳建宇醫師表示,這些並不適合用於幼童肌膚,這類型的肥皂或沐浴產品,普遍都有鹼性太強的問題,容易將幼童肌膚的脂質帶走,降低皮脂對皮膚的保護能力,進而引發各種肌膚不適症狀。 5要訣正確洗澡 幼童肌膚健康成長針對幼童的肌膚狀況,陳建宇醫師也提供5點正確的洗澡觀念,以保護幼童的肌膚健康。1)幫幼童洗澡時,應先洗頭,且須特別注意脖子、腋下、關節等容易藏匿汙垢部位的清潔。2)洗澡時,水溫不宜太高、洗澡時間不宜太長,避免將肌膚的脂質帶走,造成乾澀。3)無論何種清潔用品都不要停留在身上太久,避免過度刺激肌膚。4)不宜太常泡熱水澡或泡泡浴,避免引起肌膚不適。(醫師表示,偶爾和大人一起泡可增進親密感,但次數不可太頻繁或泡太久)5)洗完澡後,可適量幫幼童抹上保溼產品(如凡士林、乳液),不讓肌膚乾燥。 最後,陳建宇醫師也強調,幼童在使用沐浴用品後,若肌膚出現任何過敏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提醒家長應細心觀察幼童的肌膚狀況,才是照護幼童肌膚健康的正確觀念。</p></body> </html>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