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肺癌骨轉移別輕忽 骨折、癱瘓得不償失

肺癌骨轉移別輕忽 骨折、癱瘓得不償失#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0歲出頭女性,腰部持續痠痛,她都不以為意,直到六月底,她在家中不慎滑倒,沒想到這一跌,竟然就把大腿骨跌斷了!送醫後照X光,這才發現她的肺部長了一顆腫瘤,而且就是因為癌細胞侵蝕骨頭,才導致她的大腿骨一摔就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柯政昌解釋,肺癌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患者都是等到癌細胞轉移到骨骼,出現如骨頭痠痛、甚至是骨折的問題,就醫才發現其實是肺癌作祟。 輕則腰痠背痛、重則骨折 侵犯脊髓壓迫神經恐半身不遂 多年來,肺癌發生率始終穩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一位,且根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資料顯示,超過五成患者在初診斷罹患肺癌時,癌細胞就已經發生轉移,其中至少三成病患,都會出現「骨轉移」,也就是癌細胞跑到骨頭的問題。柯政昌醫師說明,患者一旦發生骨轉移,輕則腰痠背痛,重則可能造成病理性骨折,若癌細胞侵犯到脊髓,還可能因為脊神經壓迫,導致患者半身不遂。 健保給付單株抗體保骨針 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生活品質佳 柯政昌醫師表示,肺癌患者的骨骼健康不容輕忽,無論患者是否出現不適,只要骨骼掃描發現骨轉移現象,就會為其注射保骨針,且健保都有給付。以單株抗體的保骨針來說,患者只需每月接受一次皮下注射,使用期間注意口腔健康,並多補充鈣片、維他命D,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多副作用,而且這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都有顯著幫助。 肺癌年輕化 年僅31歲多處骨轉移 肺癌近年來出現年輕化趨勢,柯政昌醫師就分享,他的一名患者三年前確診罹患肺癌時,才年僅31歲,當時就發現他出現多處骨頭轉移,但這名患者持續接受化療合併保骨針的治療至今,骨轉移症狀明顯改善,不但仍可四處趴趴走,照常上班也不成問題。 遵從醫囑積極治療 存活期明顯提升 柯政昌醫師表示,在過去,肺癌患者一旦出現轉移,存活一年以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現在醫療進步,加上新竹台大醫院的肺癌團隊強調高效率的診療流程,10天之內,一定為患者找出病因與完成基因檢測、並且對症下藥,精準治療,因此患者存活期已明顯提升,活到五年以上的患者並不在少數。因此,柯政昌醫師提醒肺癌患者,只要好好遵從醫囑,還是可保有良好生活品質,認真活在當下,別輕言放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235/

更年期也能風平浪靜 口服非荷爾蒙藥物新選擇

更年期也能風平浪靜 口服非荷爾蒙藥物新選擇#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妳也有這樣的感覺嗎?明明吃的不多,但體型卻不聽使喚地橫向發展,且不斷聽到小孩抱怨自己最近脾氣暴躁、易怒,加上晚上睡覺就像「煎魚」一樣翻來覆去睡不著,當心這些可能都是更年期帶來的身體變化;有些人會尋求荷爾蒙療法協助,但其非人人都適用,現在也有非荷爾蒙藥物可以供女性做選擇,以改善更年期的難言之隱。 不再困擾更年期變化 調節方式選擇多 精神科醫師曾秉濤表示,一般來說,女性更年期最常發生在50歲上下(平均為45-55歲之間),隨著人種、營養狀況等因素而異。當女性受荷爾蒙波動影響,可能出現臉潮紅、盜汗、燥熱、陰道乾燥發癢、睡眠障礙,甚至是焦慮及憂鬱等身心理變化;但每位女性的更年期持續時間,從一年到近十年都有,可以參考母親的更年期的發生時間點與長短,母女的整體過程會有一定的相似程度。 曾秉濤醫師強調,若是在更年期過程承受相當大的身心不適,進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便需針對荷爾蒙紊亂來改善,目前還是以荷爾蒙替代療法為主,但因其存在致癌風險的疑慮,加上患有乳癌等患者並不建議使用,因此食療或是植物性萃取物等非荷爾蒙藥物,成為近年來更年期女性的治療新選項,像是黑升麻即是其一。 更年期保健新選擇 黑升麻輔助身心不適 曾秉濤醫師解釋,黑升麻是一種北美原生種的草本植物,最早拿來用於緩解許多婦科疾病的不適,甚至可以改善情緒症狀。而黑升麻作用原理可能是透過神經傳導系統,如多巴胺、GABA、血清素,藉以調節溫度、睡眠、情緒中樞與生殖泌尿系統,以達到改善更年期荷爾蒙異變所造成的不適,尤其是身體、心理相關的症狀,如盜汗、臉潮紅、燥熱、失眠、憂鬱等,因此適用於一般更年期婦女保健,以及不適合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的婦女。 更年期來亂 她們長期失眠、盜汗渾身不對勁 更年期症狀往往讓女性很難熬,曾秉濤醫師分享,一名50多歲更年期婦女,在更年期時出現焦慮、失眠等症狀,非得使用安眠藥才能緩解症狀,惡性循環下嚴重影響生活,在使用黑升麻後,觀察到個案失眠狀況顯著減少,連原本服用的安眠藥也不用了,就能一夜好眠到天亮;另一名同為50多歲的婦人,長期飽受更年期盜汗所苦,不僅出門要帶上毛巾,就連衣服一天也要換上好幾件,其曾短期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但因擔心其副作用且效果不彰而停止,直到使用黑升麻後,發現到盜汗症狀不僅大幅減少,現在出門也總算鬆口氣,不再擔心揮汗如雨下了! 與更年期和平共處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想改善更年期症狀,曾秉濤醫師建議,平日就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避免抽菸、熬夜、日夜顛倒等不良習慣,否則將使邁入更年期時症狀雪上加霜;而若進入更年期,在精神層面上所出現的不耐煩、急躁、易怒等,親人也應多包容,減少不必要的指責,並搭配適度的運動,將可讓情緒獲得舒緩。另外,一旦出現不適之狀,應盡快諮詢專業醫師,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才不怕生活一瞬間變調。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120/

心肺要兼顧!先天性心臟病寶寶慎防RSV

心肺要兼顧!先天性心臟病寶寶慎防RSV#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新手爸媽注意,小寶貝心肺健康同樣重要!先天性心臟病童的心臟本身功能未臻完善,要是一不小心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嚴重者可能導致猝死,不可不防,即使在住院期間,也不能掉以輕心。 千分之八機率 先天性心臟病原因多重 根據統計,小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機率約為千分之八,有些人症狀輕微,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發現,但若症狀較嚴重,則會出現發紺,也就是嘴唇發紫的現象,出生時可透過檢測血氧濃度、超音波等方式篩檢心臟功能是否正常。 台大兒童醫院王主科教授解釋,造成先天性心臟病的原因,主要可分為環境跟基因這兩大類,基因的緣故,不見得是遺傳,也可能是突變或染色體異常所致,如唐氏症小朋友約有三到四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若第十三對染色體有三個,罹病機率更是幾乎達百分之百;環境方面,則是母親在懷孕期間得到德國麻疹或服用不當藥物,也會提高寶寶罹病機率。事實上,也有多達半數以上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罹病原因不明。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嚴重感染恐猝死 RSV感染在兩歲以下幼兒極為常見,症狀多為呼吸急促、喘鳴、痰多及高燒等等,即使發展成肺炎,通常只需給予支持療法,睡在氧氣帳中幾天後,即可出院。不過,王主科教授提醒,若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感染到RSV,事情可就沒這麼簡單了!這些先天性心臟病寶寶心肺較弱,抵抗力也比較差,一旦感染RSV,嚴重度常高於同齡的健康寶寶,併發症可能包括呼吸衰竭、呼吸窘迫,需住院插管治療,約有一半機率會住進加護病房,甚至有致死風險,威脅不容小覷;且寶寶即使痊癒,長大後得到氣喘的機率也會因此提高。 台全年RSV流行季!健保疫苗注射降風險 台灣不同於其他四季分明的國家,全年都是RSV流行季,更增加感染風險。目前已經有疫苗納入健保給付,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高危險群寶寶,若寶寶合併出現心臟衰竭,需要使用兩種以上抗衰竭藥物來控制症狀、或是有明顯心臟擴大、生長曲線小於3%的發展遲緩問題,上述三項條件符合至少兩項,可每個月接受一次疫苗注射,直到一歲或是接受矯正手術為止,最多可施打六次。 不可不慎!戴口罩、勤洗手防感染 王主科教授提醒,對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來說,滿周歲之前,都是感染RSV的危險期 ,若寶寶因年紀太小,還不到開刀的適當時機,建議爸媽在日常生活中要幫寶寶做好預防感染,除了施打疫苗之外,也要記得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帶孩子到人多的場合,以降低感染風險 。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223/

讓身體成「好菌銀行」遠離過敏 挑選益生菌有3大關鍵

讓身體成「好菌銀行」遠離過敏 挑選益生菌有3大關鍵#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大家都知道補充益生菌有助於腸道健康調整體質,但您知道該如何挑選嗎?研究顯示,益生菌除了可以改善腸道機能外,還具有免疫調節的效果,特定的LP28、LA27、LP133等專利菌種具有改善過敏、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減緩發炎反應等功效,選擇具有專利的菌種更有保證!本次專訪毛采月營養師,以營養師觀點告訴我們如何聰明挑選好菌。 關鍵1、選用耐酸耐鹼「包埋」益生菌 餐前餐後都可吃好方便 每日且長期補充足量的益生菌可達到調整過敏體質效果,但要注意服用的時間點除了與菌種有密切關係外,有沒有「包埋技術」是一大重點! 毛采月營養師以LP28益生菌為例指出,LP28益生菌本身對酸、鹼有一定耐受程度,同樣採用LP28乳酸菌,若搭配具專利的三層包埋技術,更可保護乳酸菌減少胃酸、膽鹽的破壞,食用時間不受限制;反之,有些益生菌本身不耐酸,又缺乏外在保護機制,就不適合空腹吃。另外,正在使用抗生素,並不建議吃益生菌,因為抗生素除了殺滅壞菌之外,體內的好菌也會受到破壞進而影響腸胃道菌相平衡,建議治療結束後,再積極保健補充好菌。 關鍵2、打造體內好菌銀行 改善過敏關鍵 「益生質」的搭配很重要 毛營養師表示,益生菌對於人體的機能運作很複雜,還需要仰賴乳酸、寡糖、必須胺基酸、益生質(膳食纖維)等各種營養配合,才能有助於吸收,更發揮保腸及提升免疫力、改善過敏等效果。 益生質又稱益生元、益菌生,是腸道好菌存活的食物來源,也讓體內好菌銀行更豐富,益生質的來源通常是寡醣類或是飲食中的膳食纖維。 關鍵3、LP28益生菌+多元好菌複合共生 健全腸道「好菌銀行」 毛營養師表示,人體腸道中本來就是一個菌相豐富的好菌銀行,要維持好菌銀行的平衡,除了均衡飲食、補充蔬果,也可以透過補充多元複合且有活性的益生菌;不同的益生菌種類具有不同功效,可使其彼此之間產生共生作用,形成健全的腸道免疫系統。一般常見的比菲德氏菌(雙歧桿菌),其具有雙歧構造,可定殖於腸道,發揮抑制壞菌、促進腸胃蠕動;乾酪乳酸菌可提升免疫力、改善過敏;鼠李糖乳桿菌能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率。 除了常見益生菌,挑選專利益生菌品質更有保證!目前當紅的LP28專利植物乳酸桿菌,是從台灣本土大溪豆乾中篩選而出,研究顯示,LP28在腸道內定殖效果甚至優於動物性來源乳酸菌,能調節免疫平衡,改善過敏症狀。 挑選好菌除了以專利益生菌及多元菌種為優先,也要注意是否有包埋技術保護及搭配益生質,綜合上述三要素,才能長保腸胃道中好菌銀行的平衡。 益生菌全家大小都可吃 孕婦、兒童都有益 毛采月營養師表示,益生菌是全家大小都可吃的保健食品,孕婦也可從懷孕初期就開始補充益生菌,除了幫助排便順暢,也可幫助寶寶建立腸道菌完整性,提早替孩子建立儲存好菌習慣;而寶寶約4至6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時,身體免疫系統逐漸架構完整,此時可考慮開始補充適量的益生菌,提升腸道菌相的豐富度,提早打造好菌銀行的完整性,抵禦過敏環境。 對於兒童,則可選擇前述所說之LP28益生菌,若有添加天然的礦物質鈣、鎂、鐵、鉀等元素幫助成長發育,兒童也容易因挑食有消化不良的問題,添加綜合消化酵素的產品,也為益生菌更加分。孩子一旦打下良好基礎,當面對外在環境變化時,體內好菌銀行,幫助孩子更有信心贏在起跑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220/

聽信偏方治乳癌 少婦延誤病情害腫瘤惡化

聽信偏方治乳癌 少婦延誤病情害腫瘤惡化#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年約35歲少婦一年半前經檢查確診罹患乳癌,但這名少婦沒有遵循醫學實證治療,聽信偏方,希望腫瘤消失;但事與願違,拖了一年半,腫瘤仍持續腫大,最後不只腫瘤潰爛、流血,乳房外觀也變成花椰菜狀,不得不求助醫師。 乳癌及早接受治療 存活率可大為提升 臺北醫學大學癌症中心副院長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指出,上述病例門診中並不少見,平均每個月會出現一、兩個,這些病人有的原本可以保留乳房,卻因腫瘤過大、病情嚴重而無法如願。 杜世興分析,門診中40歲以下停經前的年輕乳癌患者,其中約7成為荷爾蒙受體陽性,對於這類型的患者,建議以抗荷爾蒙療法為主。若當腫瘤過大或多處淋巴轉移,或其他較為嚴重的狀況,則會建議化學治療,或合併使用標靶治療等其他治療方式。 事實上,現在乳癌治療講究精準化、個人化策略,不只治療選項多,也都經過臨床驗證。杜世興指出,根據其乳癌治療團隊的院內統計資料,早期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達93%以上,整體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為90.83%,只要及早接受治療,選擇適合個人治療策略,便有機會對抗乳癌、維持生活品質。 抗荷爾蒙針劑藥物 幫助高風險患者延緩疾病 近年來,乳癌抗荷爾蒙針劑藥物的運用逐漸受到重視。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年會(ASCO)發表一篇研究指出,年輕、高風險、易復發乳癌患者在接受化學治療後,若再利用手術切除卵巢、使用抗荷爾蒙針劑藥物或使用放射線照射卵巢等方式,持續抑制卵巢功能,搭配使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治療,相較於單用口服抗荷爾蒙藥物治療,較有助於延長病人的無疾病存活期。 另外,許多年輕乳癌患者接受治療、延緩疾病進展的同時,也希望保留生育能力。杜世興對此表示,化療對於女性生育能力的確容易造成傷害。國外研究顯示,乳癌患者若在化學治療前後及化學治療時,注射抗荷爾蒙針劑藥物,可讓卵巢暫時休息,有機會保留卵巢功能,避免早期衰竭。不只如此,北醫乳房醫學中心團隊也與生殖醫學中心專科醫師合作,協助患者保有懷孕生子的機會。 遵照醫囑用藥 就有機會戰勝乳癌! 杜世興補充,北醫乳癌治療團隊在乳癌治療及學術研究上一直不斷精進,每年有10篇以上研究論文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也致力參與藥物研發臨床研究,希望打造優良、溫馨的就醫環境,並幫助病人對抗病魔、提升生活品質。因此當民眾發現罹患乳癌,千萬不要灰心喪志,也不要逃避治療,只要遵照醫囑用藥,就有機會戰勝乳癌,重新擁有健康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200/

真好康!這款減肥藥免「傷心」還可控糖

真好康!這款減肥藥免「傷心」還可控糖#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過重或肥胖的你,在吃減肥藥減重嗎?根據研究顯示,學名氯卡色林(Lorcaserin)減肥藥能有效抑制食慾,不但不會增加減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更能減少非糖尿病患者轉為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還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獲得良好控制;該項研究已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突破4成5 8國1萬2000名肥胖者進行臨床試驗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突破4成5,以致使用減肥藥的情況也相形增加。這項減肥用藥研究是由國際知名心臟風險研究組織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udy Group)於包含美國在內的8個國家,共400多個地點,針對12,000名肥胖患者,追蹤3年以上共5年之久的大規模臨床實驗測試。 減重效果持續3年 可改善血壓、血脂、血糖三高症狀 實驗結果證實,此藥對心血管疾病與心血管高風險組群,減重效果至少可持續3年以上,長期使用減重達標者人數為使用安慰組3倍,亦可改善血壓、血脂、血糖等危險指標,改善三高症狀;而且經長期治療並不會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並能降低過重和肥胖患者心血管高危險事件,包括心血管壞死、非致命性心肌梗塞或非致命性中風。 降低近3成肥胖者轉為糖尿病 逾4成糖友血糖回復正常 此外,研究並發現,該藥還可降低近3成糖尿病前期或肥胖患者轉為糖尿病;對於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亦能提高4成多機會讓血糖回復正常,更能提高近3成血糖異常患者不須用藥;針對糖尿病患者腎功能惡化之早期病灶,也能預防微量白蛋白尿產生,減少腎功能惡化。研究並指出,使用此藥一年,預估可幫助19萬糖胖症患者,停用降血糖藥物,減輕健保財政負擔。 瞄準新機轉受器5-HT2C 鎖定「飽食中樞」降低食慾助減重 至於氯卡色林(Lorcaserin)減肥藥的作用機轉為何?又為何能夠免於「傷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文元醫師說明,人體血清素可以作用在3種血清素的接受器5-HT2受體上,產生不同的作用;5-HT2A會影響情緒、5-HT2B會影響心血管系統,「氯卡色林」主要針對的受器5-HT2C,可直接影響下視丘的飽食中樞,單獨針對降低食慾這個作用去加強;因此,氯卡色林可說是標靶性的減重新藥。 國內三大醫院進行臨床試驗 結果與美國研究一樣有效 氯卡色林(Lorcaserin)減肥藥也於台大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及成大醫院進行臨床試驗,針對170名患者進行為期24週雙盲試驗並追蹤三個月;結果證實,此藥在國人身上同樣也有顯著減重的效果,與美國的研究一樣有效,並無東西方人種上的差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201/

狂嗑宵夜照樣瘦 可能與這基因有關

狂嗑宵夜照樣瘦 可能與這基因有關#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你吃下去的東西到底跑到哪裡去了? 」有些民眾不愛運動,又有吃消夜的習慣,但是依然保持著苗條的身材,除了飲食與生活習慣之外,窈窕關鍵可能就藏在基因的秘密之中。  具DOK5基因變異者 BMI超標風險降四成 根據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和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共同推動的「國人主要死因別疾病之可預防因素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中,由中研院沈志陽教授所指導的子計畫三團隊,分析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中的統計資料,自1萬筆經抽血分析基因及填寫問卷回答生活習慣的民眾資料中,發現沒有控制體重且有吃消夜習慣的群體帶有DOK5基因位點變異者,可降低四成的高BMI風險。 沈志陽教授指出,經比對基因編碼資料庫後指出,DOK5基因位於20q13 染色體區域與胰島素信號的傳遞與免疫反應有關,DOK5基因變異者因胰島素的敏感度較低,減低細胞吸收血糖的能力,進而降低了不良的生活習慣中所造成的高BMI風險。然而天生未帶有變異的民眾也不必太過羨慕,進一步分析在DOK5基因未帶有變異位點者,也可以透過維持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習慣、減少每周使用外食和吃宵夜的頻率,仍可降低15%的高BMI風險。 養成運動習慣 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降低27%  根據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資料指出,每兩位台灣人,就有一位的BMI過重,而BMI過重的狀況卻是代謝症候群的重要危險因子。從資料庫資料分析下,有持續運動習慣的民眾,可降低27% 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減少吃外食的情況,也可降低24% 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 由於現今社會工作型態的影響,民眾不易養成運動習慣,研究團隊建議可以透過場地限制小,可徒手進行的TABATA的間歇運動響成運動習慣。沈志陽教授說明,TABATA訓練是一種採高強度間歇訓練的方式,公式是「運動20秒,休息10秒,如此做8個循環,一共4分鐘」,結合有氧與肌力的全身運動,只需要在4分鐘內發揮全身最大力量,便能達到運動一小時的效果。以初階程度者為例,會以4個動作為主,包括支撐收腹跳、開合跳、合手觸膝、原地高抬腿跑步等,每個動作重複兩次,達至8個循環,持續進行二個月後,發現所有參與者BMI平均下降1.06%,因此鼓勵大家在沒有時間或場地的情況下,可透過簡單的方式,養成固定運動的好習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185/

飲酒酬酢難避免 養肝權威教你養肝訣竅!

飲酒酬酢難避免 養肝權威教你養肝訣竅!#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喝酒可以助興,親朋好友相聚,會喝喝小酒,交際應酬也往往避不掉喝酒,酒酣耳熱時,大家都會稱兄道弟,拉近彼此距離。由於喝酒需要由肝臟來代謝;因此,對於得要飲酒酬酢的現代人,該如何保護肝臟,是很重要的課題,且讓養肝權威李深浦中醫師教你養肝訣竅! 飲酒過量導致脂肪肝 會使肝臟無法製造鮮活營養 酒喝多了會導致脂肪肝,雖然不致像B、C肝使肝臟受到的傷害那麼嚴重,但也會傷肝,若是嚴重時,也可能進展到肝硬化。有台灣養肝丸之父稱謂的李深浦中醫師表示,脂肪肝會使得肝臟無法製造出鮮活營養,以致堆積廢營養,而無法有體力;因為肝臟健康,才能使食物中的營養可以被吸收和代謝。 世人皆醉我獨醒 保護肝臟健康很重要 李深浦醫師指出,大部份人不勝酒力,喝醉了開車打瞌睡、發脾氣打架、藉酒澆愁,各種現像因人而異;而想要世人皆醉我獨醒,服用有解毒與解酒功效的中藥之外,對肝臟保護還有不喝冰水,以及要運動,促使新陳代謝加強流汗,大小便順暢,使油分排出,以及使不正常沈澱物靠流汗運動來排出。 流汗使體呼吸更完善 會使體力變更好 尤其是血管和皮膚下的髒東西排掉,對於保護肝臟也很重要;李深浦醫師解釋,這樣可以使體呼吸更完善,因為其實不只是鼻與肺的呼吸,流汗淋漓盡致可明顯感到體呼吸,呼吸到全身,會覺得體力變得更好,呼吸成為體呼吸,會使毛細孔起雞母皮,而體呼吸會使細胞在調整呼吸。 每個細胞營養都由肝臟支配 不能吃喝玩樂就要想到肝臟 李深浦醫師並強調,肝是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臟是新陳代謝營養分配器官,每個細胞的營養都在肝臟支配之下。例如眼睛乾、眼睛疲勞,因為肝開竅於眼,不要看好多科別,到處找醫生,懷疑自己哪裡有病;其實,不能吃喝玩樂,就要想到肝臟,都是肝影響造成,肝好則生活簡單化。 空腹喝酒容易醉 不要喝冰啤酒 喝酒往往會讓人興奮,但喝酒也該有些原則。李深浦醫師建議,不要空腹喝酒,因為空腹喝酒容易醉,要吃點飯菜肉再喝酒;而有C肝,喝酒傷害高10倍,有C肝最好是滴酒不沾,並且也不要喝冰啤酒。另外,特別要小心酒後吐真言,若是喝酒後會打架鬧事,這種人就要少接近。 【延伸閱讀】 *硬皮症竟與肝肺都有關聯 中醫治療從養肝著手 *頭好暈、腦力衰退 中醫調理有一套 *如何避免爆肝? 護肝秘笈報你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018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