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單吃B群不夠力!高壓世代如何吃出活力?

單吃B群不夠力!高壓世代如何吃出活力?#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人普遍工時長,已是世界榜上有名,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不管再辛勞,依然得打起精神。而B群就成了打拼事業的最佳夥伴,很多上班族幾乎是出門前或上工前先來一顆,但是B群真的可以提振精神、增強體力嗎? B群可以提神 一整天都不會累? 不少人對B群都有個錯誤觀念,認為B群可以幫助提振精神、增強體力,但B群真的有這麼神?!李秋玥營養師表示,人體會覺得累、缺乏體力,大多數是因為人體無法確實把吃進去的營養素轉化為足夠的能量。這時候如果多攝取B群,B群能協助轉化營養素產生能量,也就是的確可以提振精神與活力。 李秋玥營養師解釋,維生素B群是協助酵素代謝營養素的輔酶,最大的功用就是將攝取的營養素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但無法憑空「製造」能量。在空腹、或身體缺乏營養素的狀態下,即使吃再多B群,也不會有提神效果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吃了B群沒用,因為你的身體未處於良好的營養狀態,所以攝取B群不但無法提神,反而是在預支健康。 營養素+B群 才能真正精神旺盛 所以,想要精神飽滿,關鍵在於營養素要足夠,只補充B群是沒用的!李秋玥指出,若是能在補充B群時同時補充豐富營養素,才能真正帶給你精神旺盛、活力充沛。而豬肝就是很好的營養素來源,豬肝富含豐富的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對於高壓族群、孕婦、產後、病後及體力差的人都是極具營養價值的食材。日本國內飼養的健康豬隻,再經過特殊水解後的肝精(肝臟萃取精華),含有18種胺基酸,提供滿滿營養素與B群相輔相成,才能真正增強體力、活力充沛,又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黑蒜中的蒜素+B群 可長時間留住活力 另外,有很多人覺得吃B群可提神,但很快就沒力了,為什麼呢?李秋玥說明,這是因為B群是水溶性物質,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很短,無法長時間留住活力,而黑蒜中的蒜素與水溶性的維生素B1結合後,會形成脂溶性物質,可延長B1的作用時間,讓提振精神作用更持久。經過低溫熟成後萃取出的黑蒜精華不但可大幅提升,還更容易被吸收。 啟動能量、充滿活力的必要素材 李秋玥舉例,就好像要燒火煮水需要足夠的薪材(肝精),還需要有打火機(B群)來啟動,有打火機,但沒材燒,一樣沒辦法把水煮開!而黑蒜精就好比在薪材上淋油,可以讓火燒得更旺更久! 有了充足的精神和體力,才能維持快樂的生活。所以不論士農工商、蠟燭兩頭燒的婦女、承受業績壓力的業務族群、上班族、老年人,只要在體力上感到吃緊,壓力宣洩不了,都可以使用黑蒜精+B群、肝精來補充營養,即可讓體內擁有源源不絕的能量去應付每天的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6204/

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95%沒有症狀

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95%沒有症狀#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腦動脈瘤因腦部動脈血管壁局部膨出,是造成嚴重出血性腦中風的原因之一。據統計,每100人中就有3到4人患有腦動脈瘤,女性比男性多,雖然破裂機率很低;不過,一旦發生,有3分之1的病患就會當場死亡。 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啟仁表示,當腦動脈瘤壁形狀較大,就會產生劇烈頭痛,病患能夠及早就醫檢查,但大部分高達9成以上病患幾乎沒有症狀。 腦動脈瘤變大破裂 手術治療撿回一命 陳啟仁主任曾收治一名商人,就是發生頭痛的徵兆,緊急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腦動脈瘤變大,經過微創血管栓塞手術治療,才撿回一命。陳啟仁副院長指出,這名病患因腦動脈瘤變大,才會發生劇烈頭痛,採取血管栓塞手術治療,經過4年追縱,目前情況良好。 微創血管栓塞手術治療 2類病患最適合 目前治療腦動脈瘤有2種方式,一種是傳統開顱手術,另一種是微創血管栓塞手術。陳啟仁主任說明,微創血管栓塞手術是利用微導管進入到腦動脈瘤內,透過可調式的白金線圈進行血管栓塞,達到治療的目的。 目前研究證實,傳統開顱手術及微創血管栓塞手術的成效都不錯。不過,根據2015年美國心臟協會及腦中風協會指引,65歲年紀較大的動脈瘤病患,或是動脈瘤發生在基底動脈等複雜的位置,建議進行安全性較高的血管栓塞手術。 高危險族群 定期追蹤檢查 陳啟仁主任提醒,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菸、痛風、肥胖等動脈硬化危險因子,或是家族一等親有2人患有腦動脈瘤,都是高危險族群,建議定期接受影像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即時做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6132/

先天不足後天彌補 家族矮小竟因生長激素阻礙

先天不足後天彌補 家族矮小竟因生長激素阻礙#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少子化關係,家長都很寵愛小孩,吃得很好,但是飲食卻過於精緻化,因而導致營養不均衡;或因生活型態轉變,造成小孩壓力大、睡眠不足等影響,孩童生長問題日趨增加,小兒遺傳科的求診比例更是逐年遞增。有位陳小弟因爸媽平均身高僅155cm左右,至各地求醫都被說是遺傳所致,頻頻被打回票,為此相當沮喪,擔心陳小弟將來會因身高而吃虧。 克服矮小遺傳! 歹竹也能出好筍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表示,多數家長總認為身高是由遺傳基因所決定,但其實不然,孩童身高矮小,恐是多重條件引發,雖歹竹難出好筍,但或許只是沒找到長不高的主因。侯家瑋主任補充說明,陳小弟來到門診後,經由追蹤確診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在接受治療後第一年就長了10公分,而後平均每年約長8公分,至今身高已超過170公分,不僅成效顯著陳小弟也變得更有自信。 此外,侯家瑋主任問診的同時,也發現陳爸爸時常疲倦沒精神加上脂肪偏高,懷疑其症狀可能是生長激素不足引發,陳爸爸便與陳小弟一同進行篩檢,才發現原來家族性矮小竟是生長激素不足導致,治療後雖身高無法改變,但惱人的疲倦感終於消除,也大幅提升了生活品質。 長高要對症下藥 掌握黃金五關鍵 但甚麼程度才算長不高?又該如何評估?如何發現問題所在呢?侯家瑋主任指出,影響身高成長的因素大致可列為以下五點: 1. 生長激素:分泌多寡是影響身高成長最直接的因素,分泌時間在晚上11點至2點間,且須處於熟睡狀態。 2. 甲狀腺素: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對骨骼發育有著重要作用。我國新生兒篩檢項目之一。 3. 生活習慣:身高成長需掌握睡覺時間、充足睡眠、適度運動等。 4. 營養:補充與生長及骨骼有關係的元素,如鈣、維他命D、鋅等,且注意均衡營養,食物多樣、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飲料。 5. 骨齡:了解孩童生長情況,生長板是否癒合,將代表全身骨骼發展情況。 避免錯失黃金期 父母觀察不能少! 侯家瑋主任提醒,國小學童每學期會有身高體重測量,家長若發現孩童身高一年長不到五公分,或身高處於班上前三矮、前三高者,都應警覺孩童可能有提早發育或生長遲緩之問題,建議至兒童內分泌科門診追蹤檢查評估,以便了解是否有生長激素缺乏或其它因素等,才能及早治療達到理想身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6154/

大突破!美FDA快速通過血友病出血預防新藥

大突破!美FDA快速通過血友病出血預防新藥#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血友病是一種X染色體隱性的基因遺傳疾病,多數患者為男性,其中約有八成患者為「缺乏第八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第八凝血因子是一種能讓血液凝固的蛋白,由於缺乏凝血因子,較一般人更容易出血,需要長期接受預防性治療;患者在關節處可能經歷重複的嚴重出血,最後造成關節的損壞,也可能衍生出其他病變等問題,對於患者生理、心理上都會產生影響,最常見的便是社交活動或是對於運動方面的恐懼跟擔憂。 雙特異性單株抗體藥物 可減少A型血友病出血發作 臺中榮民總醫院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王建得醫師說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近期快速通過了針對A型血友病患者的「雙特異性單株抗體」預防藥物,用於預防或減少帶有第八凝血因子抗體的成人及兒童A型血友病患者的出血發作次數。對於治療血友病的醫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醫藥進步,在患者健康照顧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王建得主任進一步說明,治療的過程中,有些A型血友病患者會產生「第八凝血因子抗體」,這個免疫性的抗體反應,會影響目前可用治療藥物的有效性,使治療變為棘手的情況,雖然目前的藥物使用上,已有治療藥物,但效果相較於沒有產生抗體的患者依舊有落差,也會造成諸多的不便。 臨床試驗:在大於12歲的受試者,可減少87%的出血次數                   在小於12歲的受試者,87%病患沒有經歷出血 新型藥物是採用專利抗體工程技術研製的「雙特異性單株抗體」,主要作用是模擬第八凝血因子的功能,能夠橋接血液中的其他凝血因子來恢復血液中的凝血功能,治療A型血友病。臨床試驗顯示,和沒有使用預防性治療的受試者相比較,接受新藥預防性治療的受試者,可降低了87%的出血次數,從每年平均23.3次出血降低至每年只發生2.9次出血;另一個針對12歲以下的臨床試驗,在預防性治療下,87%的受試者沒有發生出血事件。同時對患者生活品質的分析,患者使用這個新型藥物後,不僅能夠改善血友病疼痛腫脹與關節痛等相關症狀,同時也改善了運動疼痛及行走困難等身體機能。 預防新療法皮下注射 提高患者便利性 王建得主任說,隨著醫藥進步,A型血友病新的治療,讓我們有很多的期待,此次通過的預防新療法,與以往治療相比,打針次數大幅降低,從一週可能要施打數次的出血治療,下降到一週打1次的預防注射;另外,以往治療皆採靜脈注射,預防新療法則改以皮下注射,大幅提高患者的便利性與順從性。有了更好的預防性治療,未來這些患者都可以參與以前會擔憂或是做不到的社交活動和運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6152/

國人5大屈光問題如何早發現、早矯正?

國人5大屈光問題如何早發現、早矯正?#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視、遠視、散光、老花與斜視等,都是國人常見的屈光問題,多數原因都與錯誤用眼習慣有關,尤其3C產品發明以來,各種屈光問題逐漸年輕化;而想要矯正視力,一定得要有良好的驗光,才能有適合的眼鏡好使用,能夠看得清楚、戴得舒適。 3C產品發展 屈光問題年輕化 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眼睛好比照相機,角膜、水晶體如同鏡頭,而視網膜就是底片。隨著年齡發育,多數人的眼睛狀態會從低度數遠視,隨著眼軸增長慢慢趨向正視。但是年紀越小、越早接觸3C產品,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習慣,容易讓人罹患近視,甚至是高度近視;若未即時控制,正確矯正,恐遺害終身。 及早發現屈光問題 預防變成弱視 王孟祺醫師說明,多數近視、老花為後天造成,而遠視、斜視較常為先天,散光是因天生角膜弧度形狀不對稱,通常都可以藉由配戴眼鏡矯正屈光問題。當3歲前的孩子,若近視超過600度、遠視超過300度、散光超過200以上,或有明顯斜視,都應及早接受檢查與治療 ,避免因為這些原因造成弱視。 定期視力檢查 及早矯正屈光問題 如何早期發現屈光問題呢?王孟祺醫師建議,3歲前的孩子,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若有經常跌倒、撞到東西、看東西吃力、學習力不佳、專注力差等異常現象,應立刻到眼科接受檢查;3歲後,每年應定期接受視力檢查,包括裸視檢查、矯正視力檢查、眼位檢查;40歲後加做眼球睫狀肌調節力檢查。他提醒,兒童屈光度數檢查前應點散瞳藥水,量測的屈光度數才正確,一旦發現有屈光問題,應及早接受矯正。 驗光是矯正屈光的關鍵 「屈光矯正的目的,是利用最少度數達到最佳視力、舒適度。」連鎖眼鏡行驗光師陳錦賢強調,驗光是矯正屈光問題的關鍵,若是驗光不正確,可能導致容易暈眩、距離感不明確,發生踩空、撞到、跌倒等意外,多數民眾可能不會聯想是眼鏡的問題。 配戴適合的眼鏡 先問診再驗光 陳錦賢驗光師說明,正確的驗光流程首先會詳細詢問使用目的、用眼需求,例如是否有開車習慣、工作內容,以及有無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接著進行驗光,參考舊的眼鏡度數,再量測現在的眼睛狀態,並與民眾進行溝通,決定新的處方,最後選擇適合的眼鏡。 多焦點鏡片眼鏡 提供精密度數矯正 陳錦賢驗光師舉例,多數年輕人通常只有近視、散光,只需要配戴一般眼鏡即可,而40歲以上的民眾,可能伴隨老花的問題,建議配戴多焦點鏡片眼鏡,鏡片上有高達2萬至5萬個漸進度數,且有多達3、40種的鏡片,提供較精密的屈光矯正,能夠符合生活中各種需求選擇,而變色片的鏡片也可減少紫外線傷害眼睛。另外,他提醒,當鏡框發生擠壓可能影響度數矯正,最好及早到眼鏡行處理。 配戴隱形眼鏡先評估 至於隱形眼鏡的選擇,陳錦賢驗光師表示,首先要評估是否適合配戴隱形眼鏡,若是睫毛倒插、有淚液及油脂分泌量不足就不建議;雖然,市面上的隱形眼鏡,已能滿足7成以上民眾,但仍建議測量眼睛弧度,才能提供最佳的舒適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6129/

異位性皮膚炎退散!「濕敷療法」最速效

異位性皮膚炎退散!「濕敷療法」最速效#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時皮膚又乾又癢,讓不少人深受困擾,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台灣有超過200萬人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中孩童與青少年更是大多數,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濕敷療法」源自於1970年代,透過濕敷減緩不適,現代醫學也以此借鏡,搭配上保濕產品或藥物,達到舒緩皮膚紅、腫、乾、癢的效果。 體質與環境最易誘發 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光照治療科主任邱足滿解釋,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反應,遺傳和環境是誘發的兩大因素,若是父母都有這樣的體質,小孩得到異位性皮膚炎機會超過一半;而環境因素像是天氣、溫濕度都有影響。邱足滿說:「國外研究發現,在農場長大的孩子,與在都市成長的孩子相比,比較不容易出現過敏,因為農場中有很多其他的細菌、過敏原,孩子生活於其中,身體自然產生『減敏作用』」。 日常保濕不可少衣料慎選擇 邱足滿指出,異位性皮膚炎除了照醫師指示吃藥治療外,基礎照護也相當重要,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相當敏感,在衣料選擇上應避免毛織物,只要使皮膚覺得不舒服就應該換下,她建議患者可以選擇快速排汗的衣物,減少汗水與皮膚接觸的時間,避免細菌滋生;另外保濕也相當重要,異位性皮膚炎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易散失水份,入冬後更因濕度低,讓乾燥問題加劇,選擇保濕用品時可以特別留意成分,成分單純為佳,最好包含給水成分(提供水分子)和保水成分(讓水分子跑不掉)來提供保護及修護皮膚屏障,對於改善不適相當有幫助。 浸、塗、濕、乾「濕敷療法」急救乾癢肌 異位性皮膚炎嚴重時病患會感到皮膚乾燥、奇癢無比,邱足滿建議可透過「濕敷療法」護理,緩解皮膚不適。她解釋「濕敷療法」可分為「浸、塗、濕、乾」4步驟。首先用溫水(36-38℃,比體溫略高即可)泡澡10分鐘,再依醫師指示塗上建議的保濕產品與藥膏,接著取兩塊醫用束縛帶,將其中一塊醫用束縛帶先浸濕,輕微擰乾後包紮於患部,最後再包上另外一塊未浸濕的醫用束縛帶。邱足滿指出,包紮敷料一次可敷2至4小時,嚴重時可以上、下午各敷一次,或是睡前敷到早上睡醒再拆掉。 醫材級敷料 速保濕降低發炎反應 邱足滿表示,「濕敷療法」是透過快速保濕、降溫,加上使用能夠舒緩病症的敷料,藉由包紮患部保護皮膚的方式,快速降低皮膚發炎反應。在保濕敷料的選擇上,可選擇連嬰兒也適用的非類固醇醫材級保濕敷料,除了能有效長時間保濕外,也有助於重建皮膚屏障,提高皮膚防護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6103/

罹C肝40年口服新藥讓黑臉嬤重展笑顏

罹C肝40年口服新藥讓黑臉嬤重展笑顏#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0多歲的張奶奶罹患C肝近40年,當初看到同是罹患C肝的好友,接受干擾素治療時,引發許多副作用相當痛苦,便不願接受治療;直到今年口服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家人勸說下,張奶奶才打開心房申請服用,僅治療一個月,病毒就消失,現療程順利結束且成功痊癒。 收治張奶奶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豐原分院消化內科施宜興醫師說,第一次看到她時的氣色相當差,整臉呈現黑青色,追蹤過程中更曾因聽信中草藥偏方,導致腸胃道大量出血,引起肝硬化惡化;所幸,新型口服藥物的問世,張奶奶痊癒後精神體力都改善,黑青臉色也逐漸消退,身旁的家人鄰居都感受到明顯差異,甚至因此呼朋引伴至醫院篩檢及治療! 干擾素副作用如化療 3人中就有2人不治療 過去C肝僅能以干擾素治療,療程約半年至一年,雖治癒率可達六、七成,但其副作用直逼化療;因此,臨床上每3人中就有2位患者拒絕治療。以致有許多沒有接受治療的C肝病人會反覆發炎,惡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施宜興醫師強調,多數需治療的患者約為40-50歲壯年人,大多是家庭經濟支柱,牽連著一整個家庭,民眾千萬不要忽視C肝的威脅! 口服新藥可將病毒瓦解 治癒不再遙遙無期 施宜興醫師補充說明,目前C肝口服新藥屬於小分子藥物,能將體內C肝病毒瓦解,加上療程縮短至24週內,副作用低,治癒率更高達95%以上,甚至年紀大或有慢性疾病患者也可同時服用,呼籲患者應勇敢面對及早治療,才能享受彩色人生。 為強化用藥安全,施宜興醫師提醒C肝患者,治療前務必先接受相關檢驗如基因型、病毒量、病毒突變檢測等,才能評估適合的藥物,治療中也須定期回診了解自身用藥狀況,以避免用藥風險,提高治癒率。 C肝早發現、早治療 降低健康傷害 C肝的侵襲無聲無息,感染後約20年恐演化為肝硬化,這群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1%的機率,會衍生成肝癌等晚期併發症,對健康傷害超乎想像,施宜興醫師再次呼籲民眾,若檢查確認罹患B、C肝,請務必至肝膽腸胃專科,接受正規治療,對症下藥;民間常流傳多款保肝偏方,民眾服用前應先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多一個專業建議也多一份安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5948/

悄悄入侵你我的生活及早發現糖尿病

悄悄入侵你我的生活及早發現糖尿病#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糖尿病是現在全世界的流行病,在台灣,有將近二百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有95%的患者是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年輕化趨勢 你我不可忽視 糖尿病的年輕化與日常追蹤照護也是需要被重視的議題,陳宏麟院長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灣糖尿病人口,在過去10年中,20歲以下及20至40歲患者人數增加11%及32%;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不正常,都是造成腎臟病變甚至糖尿病的因素之一。慢性病症狀發生緩慢,開始的時候總是不易覺察,日常的自我健康管理及定期健康檢查更顯得非常重要。 吃多、喝多、尿多 建議及早注意血糖控制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後期可能出現的慢性合併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以及動脈硬化症;一旦病情控制不佳,易引起心臟病、中風,還會造成眼睛、腎臟、下肢血管等併發症,甚至造成失明、洗腎和截肢。 糖尿病前兆包含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除此以外,若莫名感到疲勞、倦怠、體重不明原因下降,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並注意血糖控管。 自我血糖監測 選擇血糖機精準最重要 對於選購血糖機,陳宏麟醫師強調,除了必須要有衛福部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外,最重要的就是精準度,可參考全球業界指標ISO 15197:2013標準;醫師也提醒,方便使用、數字清楚、採血量少、檢測快速、可二次採血等指標,也是選購血糖機的可參考條件。 糖尿病需要全家人一起對抗,家人的關心與陪伴,是患者很重要的力量。只要調整好心態,樂觀面對,聽從醫師指示接受治療,定期自我血糖監測,患者也可以與糖尿病和平共處,並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606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