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防疫居家保養漏洞? 皮膚科醫師分享保養重點

防疫居家保養漏洞? 皮膚科醫師分享保養重點#健康醫療網

2021-06-15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新冠疫情延燒,各企業實施居家辦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形態改變更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肌膚健康,正值夏季常見如痘痘、泛紅敏感、濕疹、搔癢等問題依然於每家每戶上演,奈何現階段難以向皮膚科醫師、美容師求助。知名醫美健康聯合診所盧靜怡院長呼籲,不能輕忽因防疫而產生的保養漏洞,善用不出門的時間做好居家保養,擁有新的保養儀式,在艱難、緊張的抗疫期間維持最佳狀態: 可以不化妝,不能不防曬 許多人因為不出門,省卻早上化妝、打扮自己的時間,然而許多人使用的防曬是底妝產品,若停止上底妝,必須於保養程序最後加入防曬步驟。盧靜怡醫師提醒夏季紫外線最強,就算一直待在家中,能量較強的UVA(長波紫外線)一樣能穿透窗戶深入肌膚,除了刺激肌膚產生黑色素,還會破壞肌膚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形成斑點、黯沉、鬆弛、皺紋、下垂等光老化問題。 24HR空調房,肌膚大乾荒 炎夏避暑冷氣往往整天整宿吹,空調會抽掉家裡的水氣,長期讓皮膚處於乾燥的環境,汗水、皮膚水分減少也會造成皮膚代謝功能異常、皮膚屏障受損,造成皮膚出現起屑搔癢、紅斑、紅疹、毛細血管擴張、緊繃等敏感問題。 身體從內、外都需做足保濕功課,盧靜怡醫師建議除了成年人一天至少補充2000c.c.的水外,正確使用保養產品,補水與鎖水保濕須並進。面膜、精華或乳液產品挑選單純低敏、經由皮膚科測試成分,添加如神經醯胺、多元胜肽和植粹固醇等成分等,幫助修護肌膚天然屏障、舒敏退紅。 缺乏運動,肌膚老態提早報到 不外出讓活動量大幅降低,長久坐在電腦前又沒有固定運動習慣會使血液循環與代謝功能變慢。隨著肌膚的角質代謝下降,容易形成毛孔堵塞、粉刺、痘痘;循環能力不佳則使臉部肌膚看起來蠟黃黯沉、浮腫老態。盧靜怡醫師推薦為自己安排居家健身的計畫,並多吃蔬果、補充如維生素C、硫辛酸、Q10、白藜蘆醇等來清除體內自由基;臉部則可選擇低濃度酸類代謝老廢角質,並使用添加如藍銅胜肽、海藻粹取、植物性角鯊烯等科學實證生長因子的保養品,延緩肌膚老化、改善膚色。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歐美因為實施長期居家工作、視訊社交,人們如今透過鏡頭盯著自己臉上的皺紋、鬆弛、比例不對稱,尋求醫美、整形外科的人數增加1~3成。盧靜怡醫師表示:使用保養品、運動、均衡飲食乃日常保養之道,而面對皮膚問題的治療、美容醫學與整形手術皆屬於醫療行為,民眾仍應求助合格有經驗的專科醫師與醫療機構,親診方能達到有效的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405

你正在經歷隔離疲勞嗎? 這樣充電找回內心平靜

你正在經歷隔離疲勞嗎? 這樣充電找回內心平靜#健康醫療網

2021-06-1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國內第三級警戒持續延長,減少外出活動、居家上班、線上學習、遵守防疫的規範已成為日常,起初待在家中感到新奇,多出了時間好好思考生活,但時間持續漫長,距離解封的日子遙遙無期,面對生活中不確定因素,也讓現實生活中充滿筋疲力盡、疲倦無力感,該如何緩解過多的擔憂? 疫情隔離疲勞 你也有嗎? 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行為健康治療師和身心教練Jane Pernotto Ehrman博士說,如果你曾經感到易怒、強調、焦慮的、暴飲暴食、食慾不佳、無法入睡、沒有活力、效率降低、飆車的想法等很可能是隔離疲勞的情況。這一種無能為力的感受,好比在一片大海中看不到陸地。  Ehrman博士說,每天定時收看新聞,但是大量接收新聞訊息時,過度關注資訊也是為何會感到疲勞的原因。此外,生活模式的改變不如以往娛樂及慶祝活動,重大的變化讓很多人處於震驚與衝擊當中,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常見發現自己情緒變得麻木不已,只想靜靜地躺在沙發上,這種麻木與疲勞耗盡了我們的動力。 你需要充電 以獲得額外平靜 Ehrman博士強調,我們能做的事就是好好充電及關注健康。首先,先緩解壓力和重新振作。如果不為自己抽出時間充電,容易隨時面對崩潰的風險,甚至耗損免疫系統。如果還沒有給自己時間充電,建議練習例如瑜伽、冥想、閱讀、洗澡、看有趣的電影等是放鬆心靈的自我照顧。 若是你正在經歷非常沉重的事情,短時間內你的處境似乎不會好轉時,博士提到,雖然有一條路要走,但我們可以從心態開始改變。她強調,最重要的是,當你處在非常困難的環境中時,首先要承認它們的存在,允許自己體驗到所有事情的悲傷和失去。然後,呼吸一下,記住沒有什麼是過不去,想想你的天賦、技能和前進的方法,就算最後還要考慮解決方法。 好好深呼吸 集中注意力 「在這些恐慌的時刻,呼吸是非常關鍵的。」Ehrman博士說,一旦你意識到自己開始焦慮和呼吸加速,注意你吸氣和呼氣,試著讓氣流從你的腦袋進入身體,然後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想這些事情?」也許我們沒有辦法控制進入腦海的想法,但可以決定不被哪些想法帶走。這就是為何放慢速度並花時間呼吸如此重要的原因,以便再次集中注意力。 適應新常態 繼續向前走 「人們希望回到他們記憶中的正常狀態,因為過去是多麼美好。」Ehrman博士說,於她而言,艱難的情況是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想要過上不同和更好生活的重要機會。雖然變化猝不及防,令人恐懼,但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那是回到生活的幻覺中,而非生活在真相中。她說,所能做的就是從已發生的事情中汲取智慧和洞察力,然後繼續前進。想想你今天想如何生活,以及如何將其帶入明天。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384

台灣中醫防疫醫療國家隊動員!提供中醫視訊診療服務

台灣中醫防疫醫療國家隊動員!提供中醫視訊診療服務#健康醫療網

2021-06-07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中醫國家隊加入防疫抗戰!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柯富揚理事長表示,鑑於台灣疫情嚴峻、醫療量能不足、專責醫院緊繃、醫護人力過度消耗等情,以及無數民眾向各級衛生主管機關、各地中醫師公會提出需要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需求,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爰緊急動員全國中醫資源,成立「台灣中醫防疫醫療國家隊」,投入防疫醫療前線! 台灣中醫防疫醫療國家隊 提供中醫醫療服務 一、全國22 縣市公會成立中醫服務諮詢專線,由各公會安排專業中醫師輪值,於平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就新冠肺炎相關問題,提供民眾免費醫療諮詢,以及安排檢疫所確診者的「視訊就醫」服務,洽詢電話請參閱附件。 二、各「檢疫所確診病人」、「居家隔離者」、「居家檢疫者」、「高風險族群」等民眾,若有中醫視訊診療的需求,可撥打中醫服務諮詢專線,值班中醫師將具體評估情況後,安排可遠距醫療的中醫基層診所進行診療。 三、對於新冠肺炎確診者,中醫師將以清冠一號組成中藥為基礎,輔以病人體質、病史、病況等各類因素,加減相關中藥處方,重新調配成「最適合個別病人」使用的「清冠中藥」。 四、因採取遠距醫療方式,故須由家屬或代理人親赴診所領取「清冠中藥」,若有特殊情況,請先向諮詢專線反映。 柯富揚理事長說,深信透過「台灣中醫防疫醫療國家隊」為病人量身訂做的「清冠中藥」,可有效改善病情、縮短病程、重拾健康,然而,第一線最有效的阻絕病毒方式,仍是減少外出、避免群聚、配戴口罩、勤加洗手、消毒環境,敬請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政策。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279

胸前長痘痘久不退 健檢發現竟是乳癌

胸前長痘痘久不退 健檢發現竟是乳癌#健康醫療網

2021-03-23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5歲的王小姐去年在洗澡時無意間發現右胸有一個約1個食指指頭大小的腫塊,但當時認為應該只是長了顆痘痘,便沒放在心上。沒想到過了2個多月,胸前痘痘竟毫無消退現象,讓她心裡開始有些擔心。與友人聊天,聊起乳房上這顆痘痘遲遲不退,朋友建議她應儘速就醫檢查,王小姐心想自己還年輕,應該沒那麼嚴重。再過一個月後,腫塊仍未消退,才趕緊到醫院健檢,發現罹患乳癌。 女性頭號殺手 每12名就有一人罹乳癌 根據107年癌登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4,217人,簡單來說每37分鐘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而每12名女性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乳癌的危險因子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哺乳、乳癌家族史、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後天危險因子則包含:抽菸、飲酒、高糖高油飲食、環境荷爾蒙的暴露、肥胖及缺乏運動等。 國人乳癌年輕化 年輕女性也該提高警覺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表示,歐美國家大多為停經後罹患乳癌,而國人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相較於歐美國家提早了約十年。且台灣乳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國人小於40歲以下乳癌患者16.6%,美國8%,小於35歲年輕型乳癌病例,台灣9%,是美國4.5倍。 年輕女性的乳癌發生已不再是特例,由於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乳房較為緻密、易呈現結節狀,加上受生理週期荷爾蒙變化的影響,若靠自我檢查及臨床乳房檢查不易。沈彥君主任醫師建議乳房健康檢查工具除了傳統X光乳房攝影外,年輕女性更適合採用乳房超音波檢查。若發現有異常病灶需進一步確認、有乳癌家族史、或曾接受乳房手術等,可再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檢查提高診斷率。 沈彥君主任醫師提醒國人因愈來愈晚婚,生育較晚,也可能無形提高乳癌的罹患風險。呼籲所有女性朋友應主動定期安排乳房檢查,由專業醫療團隊把關、盡早揪出可疑病灶,有效提早發現及降低乳癌死亡率,為家人與自己守護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438

氣喘勿再依賴短效型擴張劑 控制不良反增急性發作率

氣喘勿再依賴短效型擴張劑 控制不良反增急性發作率#健康醫療網

2021-03-23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台灣每十人中就有一個人有氣喘,氣喘患者隨手一罐吸入劑,沒事就吸一口。不過成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廖信閔指出,這種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已於 2019 年全球氣喘治療指引建議不要再單獨使用,因可能增加氣喘急性發作的風險,過於依賴急救藥品,反而顯示氣喘控制不佳,應該尋求醫師評估調整控制型用藥,切勿過度排斥吸入性類固醇。健保也有給付生物製劑用於嚴重型氣喘患者,規律用藥才能避免氣喘急性惡化。 氣喘需長期控制 減少急性發作風險 氣喘是一種慢性氣道阻塞疾病,較難根治但需要長期控制。廖信閔醫師表示,若不妥善控制,使氣管長期處在慢性發炎情形,會導致氣道變形而產生呼吸障礙,也會增加氣喘急性發作風險;若遇上過敏原刺激、氣溫變化大,患者容易產生喘鳴、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遭遇到氣喘嚴重發作,若未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就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且無論任何嚴重程度的氣喘,患者都可能面臨急性發作的風險,如何穩定地控制氣喘,成為患者日常生活的重要課題。 階梯式治療調整藥物 吸入性類固醇副作用低 氣喘經過適當治療可緩解,依氣喘嚴重度差異而有不同的治療藥物,稱為階梯式治療。根據全球氣喘(GINA)治療指引所示,以吸入性類固醇為基底,依照個人症狀及藥物反應調整劑量,1、2 階的治療用較低劑量的吸入性類固醇做氣喘保養,3階就必須加入長效支氣管擴張劑,並根據治療反應調高吸入型類固醇劑量。 至於有些患者會擔心類固醇副作用,廖醫師表示,與針劑和口服的不同,吸入型類固醇劑量是以微克(百萬分之一克)為單位,「一顆口服類固醇的藥物效價遠高於一整天高劑量吸入型類固醇,且吸入型類固醇是直接作用於呼吸系統,較無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可能造成的到全身副作用(月亮臉、水牛肩、高血糖等)。」 全球氣喘治療指引 不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擴張劑 由於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藥效僅能維持 5 至 10 分鐘,氣喘症狀仍反覆發作,就表示病情控制不佳。廖信閔醫師指出,全球氣喘(GINA)氣喘治療指引,已不再優先推薦使用,相較於單一使用短效型擴張劑,長效型氣管擴張劑可於 5 分鐘內生效,且藥效長達 12 小時,和吸入型類固醇併用作為控制藥物是比較好的氣喘治療選擇。 嚴重型氣喘 善用生物製劑 若使用到中高劑量吸入型類固醇仍經常經歷氣喘發作,或是感到胸悶、喘、呼吸不順,在排除其他共病症或是環境等干擾因素後,可能屬於嚴重型氣喘。廖信閔醫師說明,這類患者雖然只佔所有氣喘患者的 5-10%,但由於急性發作的風險較高,所耗費的醫療資源卻是占了整體氣喘患者的一半。嚴重型氣喘就其發炎途徑不同,還可以特別分出過敏型以及嗜酸性球氣喘兩種,後者是因為患者體內嗜酸性球數量過高,針對困難控制的嚴重型嗜酸性球氣喘,除了保養的吸入型藥物治療之外,還會加入後線的生物製劑治療,根據其作用機轉不同,一種屬於攔截 IL-5 發炎介炎物質的單株抗體,進而阻止後續由 IL-5 誘發嗜酸性球活化的發炎反應;另一種為 IL-5 受器阻斷劑,佔據嗜酸性球上的 IL-5 受器,嗜酸性球就無法接受 IL-5 等相關刺激訊號而活化,進而阻斷氣喘發作惡化。廖信閔醫師說,兩種生物製劑針對嚴重型嗜酸性球氣喘患者在第三期臨床試驗都展現出顯著的療效,其中,IL-5 受器阻斷劑造成嗜酸性球凋亡的速度特別顯著。 規律用藥作為日常保養 自行停藥提高發作率 廖信閔醫師提醒民眾,不要過度害怕使用吸入型類固醇,和照護醫師討論所使用的吸入型藥物,並根據病況遵循醫病雙方的討論結果用藥,才是氣喘長期控制的治療基石,此外吸入型藥物發展越來越方便,目的就是提高患者的藥物順從性,診間很常看到用藥 2、3 個月覺得症狀好轉自行停藥的案例,過一陣子又會氣喘吁吁的跑來就診,因此規律使用吸入型藥物控制氣喘才是長期穩定病情的最重要法門。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311/

參與就是貢獻 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關懷罕病不遺餘力

參與就是貢獻 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關懷罕病不遺餘力#健康醫療網

2021-03-09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成立10周年了!十年來協會努力實踐創會宗旨服務病友、從事衛教宣導、維護病友權益以及參與國際交流,病友們秉持「參與就是貢獻」的精神,善盡協會及國家社會一員的本分。為了感謝外界的鼓勵與關懷,今年在罕見疾病基金會指導下,邀請各方參加成立十週年慶祝活動,除了醫界多位人士參與外,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也撥冗出席,感謝協會多年的努力,並表示會全力協助,希望法布瑞氏症病友能獲得更好的醫療資源。 鄭淑美理事長表示,自己本身就是法布瑞氏症患者,在五十多歲時出現心臟問題,感覺不定時有被用力敲擊的感覺,每次爬山時就感覺吸不到氣,需要停下來調整呼吸。當時到醫院心臟科檢查,都找不出問題癥結,後來才知道是罹患法布瑞氏症。台灣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在尹美琪榮譽理事長及理監事們的努力下,成立十年以來讓協會像一個大家庭,除了努力讓社會大眾更瞭解法布瑞氏症外,也彼此相互鼓勵,並積極樂觀的面對疾病與治療過程中的困難及挑戰。 罕病法布瑞氏症 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 台北榮總罕見疾病研究治療中心主任牛道明醫師說明,法布瑞氏症是因一種基因缺陷,此種疾病會造成體內神經脂質無法代謝,並堆積在溶小體內,在台灣,80%以上的法布瑞氏症患者以非典型居多,這類病友不像典型患者有明顯的神經疼痛或皮膚疹,主要症狀以心臟肥大及心血管病變為主,也因為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待病況較嚴重時才被發現。 目前臨床上,酵素活性檢測及基因分析為主要幫助診斷法布瑞氏症的方式,而台灣醫療團隊也不斷在診斷治療上努力,希望病友能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牛道明醫師也提醒,若家族有遺傳性不明原因的心臟肥大或心血管疾病等,應尋求專業醫師意見,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得以緩解病情,改善病友生活品質。 法布瑞氏症病友協會十周年 近百病友、醫護參與 本次協會十週年病友活動,有近百位病友、醫護人員及善心人士共同參加,除了安排醫學講座、病友分享及手作活動等精彩內容外,協會也特別準備了歷年回顧影片,並由尹美琪榮譽理事長分享了十年的成長經驗,感謝這條路上因各界的幫助與鼓勵,讓病友在良好的醫療體系下獲得相關協助,也成為理監事們持續努力的最佳動力。 武田挺罕病 提升外界罕病認知 長期致力於罕病藥品研發的台灣武田總經理浅野元表示,台灣武田藥品在台成立59年,武田是一家以價值為基礎,以研發為導向的全球生物製藥領導者,致力於發現並提供改變生命的療法,並以其對患者、人類和地球的承諾為準則。他很榮幸參與本次意義非凡的協會十週年活動,並強調台灣武田藥品將推出創新藥物,為罕見病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也呼籲社會大眾應給予罕病更多關懷與照護,並提升外界對罕病的認知。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295

聽不太清楚?耳鼻喉科醫師授助聽器挑選重點

聽不太清楚?耳鼻喉科醫師授助聽器挑選重點#健康醫療網

2021-03-09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現在3C產品及無線耳機發達,讓人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娛樂的聲音效果,除了娛樂性聽損之外,許多先天性聽損卻在學習上遇到許多障礙,而科技的發達,也帶來許多新興電子耳、助聽器,到底該如何挑選?知名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表示,應先設定好預算,再就近購買,盡量不要為了折扣或知名品牌舟車勞頓至外縣市購買,日後維護會很不便。 聽力障礙定義複雜 單側聽損領不到手冊 聽力障礙的定義其實相當複雜,張益豪醫師說明,一般會進行測試後再以兩耳加權算出一個平均分數,若低於50分才符合政府定義的聽障資格,領到手冊。但因分數為兩耳平均,其實有許多單側聽損、或是於低頻、高頻等特定頻率聽不到者眾多,卻因分數未到無法領到手冊,事實上這樣的聽力損傷也會嚴重影響生活,包含學習以及人際關係。 台灣百萬人聽力失能 數字嚴重被低估 108年統計持有聽力障礙手冊者約有14萬人,張益豪醫師表示聽損通常嚴重被低估,他推測應有100萬人聽力失能。聽力損傷除了嚴重程度的區分之外,還可以分為傳導性及感覺神經性聽損,前者即為聽力傳導過程中受到阻礙,例如耳屎太多、耳膜穿孔、中耳炎等,其神經內耳無礙,因此排除傳導障礙後即可恢復聽力。 電子耳蝸刺激聽覺神經 18歲以下健保給付 若為先天性的感覺神經異常,如腦部接受聽力訊號的區域受損、聽神經異常或是其他內耳疾病、老化等,也都會出現聽力失能。張益豪醫師提到,目前治療方式有電子耳及助聽器,電子耳又稱電子耳蝸,植入後繞過受損部份,刺激聽覺神經。對於重度至極重度聽損的患者,有助於重新獲得聽覺,並可幫助先天聽損的兒童學習語言,目前18歲以下有健保給付。 助聽器功能多元 設定好預算再挑選 而助聽器其實就像是微型擴音器,將聲音放大後傳入耳中,為目前使用大宗。助聽器的價格根據功能相差極多,現今科技發達,功能也越來越多元,不過基本上就是針對正前方,也就是聲音來源放大,基本上語言溝通的頻率落在500至4000赫茲,會保留此波段頻率,其餘過濾或抵消,甚至是如耳機一般的抗噪功能。 再高價一點的助聽器,還能選擇加強某些音頻、切換接受器、音質更飽滿更漂亮,不過張益豪醫師提醒,選擇助聽器之前必須先設定好預算,也不必一昧追求多功能高價的產品,目前幾乎都可以試戴,但為基本公版型號,購買後才會根據個人需求調整參數。 心態需建設 助聽器僅能改善無法完全復原 針對配戴助聽器,張益豪醫師提醒,心態要先調整好,不可能一戴馬上恢復正常,僅能改善,切莫期望過高;安裝後會需要磨合,有1個月至1年的適應期,勿心急;成年人記得每年回診檢查,兒童每半年回診;感冒時注意有無中耳炎情形,顧好耳朵健康;不要將助聽器音量調太大聲;養成面對說話者的習慣,專心聆聽。另外,不要暴露在吵雜的環境,更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優惠、折扣跑去很遠的外縣市配,應就近,日後若有任何需要調整、維修才方便。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289

婦人脊椎側彎120度難手術 導航定位建大功

婦人脊椎側彎120度難手術 導航定位建大功#健康醫療網

2021-02-22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臨床上一名60歲的婦人自年輕時就有脊椎側彎,由於長期不理會側彎的脊椎、也沒有改變生活習慣,長年下來她的脊椎已經右傾超過120度,十分驚人!但她近期除了飽受「彎曲人生」的痛苦之外,下背痛的情況也逐漸惡化,就醫後才發現是脊椎長了血管瘤壓迫神經所致,經與主治醫師溝通與討論後,最後決定搭配脊椎導航系統進行脊椎手術,將血管瘤摘除,並植入骨釘固定,解除下背痠痛的問題。 脊椎為人體軀幹 導航定位增安全性、避免併發症 負責收治患者的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修復科黃文成主任說明,人的脊椎由七節頸椎、十二節胸椎與六節腰椎以及椎間盤所組成,具有支持軀幹、保護內臟的作用。由於脊椎是佈滿神經與組織的器官,且上述患者又有嚴重的脊椎側彎合併血管瘤壓迫,因此,在手術時搭配3D立體導航系統,除了順利將血管瘤摘除乾淨外,也能幫助精準植入骨釘,將脊椎側彎的部位順利固定。此外,透過導航不僅縮短手術時間,也增加手術安全性,避免術後併發症。 脊椎融合術助重拾脊椎穩定 精準植入骨釘很重要 黃文成主任進一步指出,下背痛是門診中常見的疾病,通常會先建議患者採取保守治療,像是改變生活習慣、腰椎牽引(復健)或是服藥。但是,若患者的脊椎疾病已經壓迫神經影響生活,或是脊椎滑脫需要固定,則可考慮進行脊椎融合術來改善病症。 脊椎融合術是將兩節或多節的脊椎骨融合再一起,像焊接工程一樣,以消除脊椎疼痛或重拾脊椎穩定性,主要病兆像是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神經孔狹窄,或神經根壓迫、脊椎滑脫、脊椎側彎的患者使用。他補充,尤其在此類比較困難的微創手術中,術中影像系統可以精準掃描患部影像,導航系統可以幫助醫療團隊精準植入骨釘,減少術後併發症與再次手術的機率。 脊椎疾病成因多 若不慎碰撞需謹慎處理 常見的脊椎疾病像是退化性椎間盤疾病或突出、脊椎滑脫、脊椎側彎等等,脊椎疾病的成因有很多,與基因、生活習慣、工作型態息息相關。因此,黃文成主任也提醒,脊椎與椎間盤會隨著年紀增長,恐有滑脫或是退化的情形發生,不管是年長者或是年輕人,若脊椎有碰撞千萬不可大意,需諮詢專業脊椎專科醫師進行診治,避免後遺症的傷害。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12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