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減肥成效看不見?專業醫師曝:關鍵在於進食時間

減肥成效看不見?專業醫師曝:關鍵在於進食時間#健康醫療網

2020-12-1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減重」對於多數人來說,是一生都在努力的課題,隨著時代演變,減重觀念更是不斷翻新,如過去在飲食控制上,通常只考慮食物的熱量,卻未考慮到進食時間與人體生理時鐘的關係,減重專家曾漢棋醫師就表示,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進食時間的不同,對體重有重大的影響,針對此觀念,便發展出了現今流行的「生理時鐘減肥法」。 一日熱量分配有學問 三餐吃得巧減肥效果好 曾漢棋醫師指出,人類脂肪組織的生理時鐘會決定囤積脂肪、分解脂肪的時間,若是在錯誤的時間攝取過多的熱量,易導致肥胖及代謝症候群。過去以色列學者Jakubowicz等人,就曾以此概念作人體減重實驗,實驗中共有兩組實驗對象,每日攝取食物總熱量均為1400大卡,其中A組三餐攝取熱量分別為早餐700大卡、午餐500大卡、晚餐200大卡,B組則為早餐200大卡、午餐500大卡、晚餐700大卡,經三個月的實驗結果顯示,A組的體重減了8.7公斤,B組僅減掉了3.6公斤,且腰圍、血糖及血脂肪,也是A組降的較多,證實了進食時間之於減重效果的重要性。 經研究12小時內進食完成 即能達到減肥效果 近年來,「限制時間進食(Time-Restricted Eating)減肥法」盛行,指的是一天24小時只能在某個時段內進食,其餘時間除喝水外需空腹,包括4、6、8、10到12小時都有人執行,而國內最近流行之168減肥法就屬限制一天在8小時內進食的方法,根據美國學者wilkinson在202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顯示,若每天進食時間控制在10小時內,其餘14小時空腹,其減肥效果與168減肥法差不多,而限制進食時間在6或8小時,則因與人們正常作息時間不符,不易長久實行,甚至少數進食時間控制在6小時者,會有副作用。歐美許多學者就曾針對透過限制時間進食來減肥,及改善代謝症候群做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只要每天進食時間控制在12小時內就有減肥效果,不過根據統計,大部分人進食時間長達15小時,只有9.7%的人,一天進食時間少於12小時。 欲減肥及改善代謝症候群 減少晚餐澱粉及脂肪攝取 曾漢棋醫師建議,對於肥胖者或代謝症候群患者,每日進食時間最好限制在10小時內,其餘14小時空腹,且每天熱量分配早餐比重多一些,晚餐少一些,脂肪攝取量也要減少,至於澱粉類主食只要晚餐少吃,早中餐不必太限制,食物之總熱量也不必嚴格限制,這種飲食法對減肥及代謝症候群都有改善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410

偏鄉C肝防治挑戰 竟有一半患者不自知有C肝!

偏鄉C肝防治挑戰 竟有一半患者不自知有C肝!#健康醫療網

2020-12-07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肝臟是無聲的器官,推估台灣C型肝炎患者約有40萬人,其中許多病患都來自偏鄉地區。由於C型肝炎感染後會造成肝臟慢性發炎,進而造成肝纖維化,長期而言近3成將轉變為肝硬化,最後更可能引發肝癌。 安泰醫院肝膽胃腸科石志安主任指出,經調查發現約有50%C型肝炎感染患者是呈現肝功能正常且沒有症狀,所以往往會忽略自己有肝炎感染可能性。無論在偏鄉或原鄉的大規模篩檢,經統計發現C肝篩檢陽性率仍有3.9%,大部分為中老年病患同時因交通不便及對C肝防治觀念不足等因素而影響就醫意願,因此安泰醫院也積極加強衛教,期盼能擴大篩治潛在患者。 C肝口服藥12週治癒 C肝治癒率高達98~99% 目前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不僅能治療全基因型C型肝炎,而且治癒率高達98~99%,取代以往干擾素治療僅有7至8成治癒率。副作用也大幅降低,不像干擾素治療會造成免疫反應,引起發熱及類似感冒的肌肉痠痛、疲倦等徵狀及落髮、貧血、情緒低落等問題。 石志安主任說,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是1天1顆,治療期間短,只有12週,且副作用低無論患者是否已有輕至重度的肝纖維化或伴隨肝功能不全,甚至是肝硬化或洗腎患者都適用。自2017起已正式有條件開放健保給付,目前更是全面開放健保給付,不論在市鎮或偏鄉地區,都能徹底為患者提供治療,目前困境就是許多潛在患者不知或不願接受篩檢治療。 肝臟一旦損害難復原 C肝治癒仍需規律追蹤 C肝雖然能治癒,不過每半年仍需定期回診追蹤,因為當肝臟損傷到一定程度後,肝臟就無法再進行自我修復如高度肝纖維化及肝硬化。石主任分享曾收治過的案例,一名65歲的鐘女士,C肝在外院接受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痊癒後,到安泰醫院例行回診追蹤時,卻發現肝臟竟長有一顆2.5公分腫瘤,經確診為肝癌,後來採取開刀切除治療。 石主任表示,許多C肝病人在治療前,就已有一定程度的肝纖維化,甚至是肝硬化,另外他們也可能伴隨有酒精肝、脂肪肝、B肝等問題,因此就算治療痊癒,也不能忽視規律的回診追蹤。 C肝也恐患其他共病 呼籲民眾一起滅C肝 除了C肝感染會造成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及肝癌等三部曲外,C肝感染還會引發全身血管發炎,及增加胰島素阻抗性,進而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醫師表示,偏鄉C肝篩治仍是一大挑戰,安泰醫院在屏南地區也積極配合相關政策,積極協助篩治潛在C肝患者,至今完成治療的個案超過500位,呼籲居住在高風險群區域的民眾及尚未接受篩檢的民眾善用醫療資源,盡早篩檢,接受治療,一起邁向達成2025滅除C肝目標努力,至2020年9月28日起,B、C肝免費篩檢對象擴大到45至79歲,只要確診C肝,無論有無纖維化都能接受健保口服藥物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356

與愛同行疫起加油! 獎學金助罕病學子發光發熱

與愛同行疫起加油! 獎學金助罕病學子發光發熱#健康醫療網

2020-12-07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03年起,為了鼓勵罕病學子們不畏疾病艱難,在學業、才藝、服務等方面能夠精進發展,罕病基金會設立「罕見疾病獎助學金」,今年受疫情影響,對於原本經濟就處於相對弱勢的罕病家庭而言,遭逢的生活衝擊無疑是雪上加霜,也讓今年的申請及獲獎人數都成為歷屆最高。11月29日第十八屆罕病獎助學金頒獎活動當日更邀請衛福部長陳時中與罕病公益大使修杰楷等嘉賓來到現場,頒獎給此次384位傑出罕病學子。 克服肌肉萎縮、視力衰退 罕病學子考上建中、台大 就讀建中二年級的研弘,罹患罕見疾病「面肩胛肱肌肉失養症」,因疾病緣故,身體各處肌肉逐漸萎縮無力,走路步調緩慢不穩。儘管如此,自小對小提琴感興趣的研弘,雖意識到未來自己身體可能萎縮到無法拉琴,仍越挫越勇,更加入台北世紀青少年管弦願團,擔任第一小提琴手,今年亦獲得「罕病才藝獎學金」的肯定。 今年甄試錄取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聖哲,在國中升九年級的暑假,確診罹患神經退化性罕見疾病「Leber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視力短時間急速衰退到0.01,嚴重時只看得見顏色區塊,無法分辨形體。即便遭逢巨變,他仍逐漸走出挫折,並在視障演講比賽、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比賽及各項田徑競賽屢獲佳績。更成為台北啟明學校創校30年來首位考上台大的學生,榮獲「罕病金榜題名獎助學金」。 暖心運將體貼服務 病友心中100分友善司機 在第十八屆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中,除了表揚傑出學子外,也特別頒發7位友善通用計程車司機獲獎,罕見疾病基金會於2017年推行「通用計程車乘車補助方案」,迄今共補助一百餘萬元,嘉惠220人次的罕病身障者,協助許多行動不便的病友得以順利外出,並從中發掘出許多溫暖、貼心、熱忱服務的司機大哥。 曾是導遊的謝建財先生,因深感身障「行」的便利與安全日益重要,結合自己導遊的專業,於2013年投入無障礙計程車行列,服務超過3萬趟。曾載送全身癱瘓的顏小弟全台遍訪名醫,每周也會固定接送漸凍症患者到協會沐浴。便利乘客輕鬆上下車,是許多病友心中100分的友善司機,也於今年獲得友善扶持獎。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 長年贊助罕病家庭不遺餘力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連續十年支持贊助罕見疾病獎助學金,今年共頒發八個獎項,共384位病友獲獎,涵蓋110種病類,共發出2,577,000元獎助學金。除此之外,「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多年來,更對罕病家庭的醫療補助、輔具購置、生活急難、安養補助及遺傳檢驗等給予實質的協助,共捐助1億1仟800萬元的善款,多年來幫助超過8,050人次罕病病友,堪稱罕病的公益創舉。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344

樓梯爬到險暈厥!自體免疫疾易併發肺動脈高壓 1招自測風險

樓梯爬到險暈厥!自體免疫疾易併發肺動脈高壓 1招自測風險#健康醫療網

2020-11-18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52歲的張小姐平時常跑各地傳福音,雖然是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患者,但上下三、五樓樓梯從不是問題。後來她發現自己行動力不如從前,爬一層樓就喘呼呼,有一次為了趕時間甚至爬樓梯爬到差點暈倒,就醫檢查後發現她肺動脈平均壓力竟然高達44mmHg。 收治案例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宋思賢主治醫師指出,正常的肺動脈平均壓力,從右心導管檢查出的數值應該在20mmHg以下,只要超過25mmHg就屬於肺動脈高壓,超過40mmHg就是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張小姐後來在健保藥物合併治療3個月後,肺動脈壓力才回降到33mmHg,得以繼續日常生活。 五大症狀「喘咳血腫暈」 自體免疫疾病女性風險高 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硬皮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女性患者是肺動脈高壓高風險族群,五大症狀包括氣喘、咳嗽、咳血、下肢腫脹、暈厥,若沒接受妥善藥物治療,近半數很可能在2.5年內死亡。 宋思賢醫師解釋,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自體免疫系統很可能攻擊到肺動脈的內皮細胞,造成內皮細胞受損,間接使得平滑肌細胞不停地增生,造成血管徑變小,肺血管阻力因而增加,因此右邊的心臟壓力就會上升,造成功能上的影響,出現右心肥大的表現,嚴重可能造成心衰竭的發生。 肺動脈高壓需跨科治療 「PK小綠人」走路看端倪 肺動脈高壓需要透過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右心導管等檢查確診,臺北榮民總醫院就相當擅長風濕免疫科與心臟內科跨科別合作確診及治療。高風險群建議做個「PK小綠人」自我評估,從簡單過馬路就能看出端倪。 宋醫師說,風濕免疫科醫師一旦在臨床上發現病人有活動性氣喘的現象,就會轉介到心臟科,做完檢查後,排除藥物與疾病的影響才能確診,再視病人情況單純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或是需要合併使用肺動脈高壓藥物。 「當你的步行距離沒辦法很從容過馬路的時候,表示你的身體可能真的有相當程度的臨床問題。」宋醫師指出,正常情況下,行人綠燈閃爍時間內,應該要有充裕時間,能安全從容地過馬路。PK小綠人的概念,就是提醒民眾若過馬路有活動性氣喘問題,就該警惕並且就醫,找出原因。 醫籲配合檢查 早期發現治療 肺動脈高壓堪稱心臟的癌症,建議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該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醫師呼籲,若有需要右心導管等侵入性檢查時,勇敢接受,提早發現並妥善治療,平均存活率可超過7年以上。 宋醫師說,風濕免疫科醫師一旦在臨床上發現病人有活動性氣喘的現象,就會轉介到心臟科,做完檢查後,排除藥物與疾病的影響才能確診,再視病人情況單純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或是需要合併使用肺動脈高壓藥物。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131

糖尿病童治療新選擇 長效型胰島素來相助

糖尿病童治療新選擇 長效型胰島素來相助#健康醫療網

2020-11-18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胰島素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必要治療!針對第一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是以速效胰島素控制飯後血糖及長效胰島素控制空腹血糖,但如果長效胰島素劑型不夠平穩與長效,會造成患者血糖高低起伏過大的狀況;現在已有第二代長效胰島素可以選擇,具有穩定與長時間的療效,醫師認為,這類劑型可以讓血糖控制更加平穩,減少血糖控制不穩所產生的併發症風險。 第一型糖尿病治療 胰島素劑量控制有訣竅 輕忽監測當心血糖波動 台灣大約有九成以上的糖尿病患屬於第二型糖尿病,主因為肥胖合併胰島素阻抗再加上其他多重機轉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發病初期胰島素沒有缺乏的問題;但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則是因為本身胰島素分泌不夠所造成。「很多人以為第一型糖尿病是天生的,其實大部分的病人並不是先天就有糖尿病,而是到了某個年齡發生免疫系統攻擊胰島細胞導致,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所造成的疾病。」台南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這麼說。 葉乃誠醫師解釋,第一型糖尿病好發的年齡層為十到十四歲,但也有成年才發病的案例。跟許多免疫系統疾病一樣,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胰臟的胰島細胞,胰島素會隨著胰島細胞的破壞而分泌不足,使身體無法正常利用葡萄糖,進而導致高血糖,因此,患者需要透過施打胰島素來維持身體調控血糖的機能。然而,胰島素治療必須靠患者主動監測血糖狀況來調整胰島素劑量,但常常因為劑量不夠精確而發生血糖高低所導致的併發症。 胰島素兩關鍵:持久、速穩血糖 新一代胰島素助控糖 葉乃誠醫師指出,「使用胰島素有兩個重要關鍵,一個是打進去的長效胰島素要能穩定吸收、效果持久,另外就是針對飯後血糖所使用的速效胰島素要能快速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過大。」目前臨床上都會以長效基礎胰島素搭配速效胰島素合併使用,來協助胰島素缺乏的患者控制血糖。透過醫療科技的改善,現在胰島素作用時間可以越拉越長,第二代長效胰島素的問世,具有作用時間更長、藥物濃度更平穩等特色,幫助患者更穩定的控制血糖。 2019年美國核准了第二代長效型胰島素用於治療6歲以上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今年台灣健保給付也同時通過了;研究顯示,不僅同樣有助於控制血糖,患者出現嚴重高血糖事件、酮酸中毒的風險也較低,低血糖事件的發生也有降低的趨勢。葉乃誠醫師認為,第二代的藥物當然會比第一代要佳,而且特別是年紀較小的族群有了更明確的臨床研究證據,在治療上也會更安全、更為安心。 第一型糖尿病患較年輕 糖尿病童須家屬協助 葉乃誠醫師提醒,由於第一型糖尿病患發病年齡普遍較低,這類病人對於高低血糖的症狀也可能描述不清楚,這時家長最好要與學校單位溝通,保持好的聯繫,必要時要準備升糖素應付可能發生的低血糖狀況;當然也要定時監控血糖,控制不佳時一定要儘速與主治醫師反映,找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減少高低血糖對身體的傷害。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130

眼睛乾的迷思! 醫籲:對症治療救乾眼

眼睛乾的迷思! 醫籲:對症治療救乾眼#健康醫療網

2020-11-12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您也常覺得眼睛有異物感、乾澀,甚至不時雙眼紅腫發炎,即使點了眼藥水和藥膏,都不見症狀改善嗎?乾眼症的成因複雜,蟎蟲寄生、酒糟性皮膚炎或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都可能引起乾眼症。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表示,上述因子導致乾眼症的患者很常見,必須先根據乾眼脂液檢查儀配合瞼板腺紅外線圖像,搭配細微角結膜斷層掃描(OCT)做檢查,確認是哪一個病因,再對症治療,否則不但療效不彰,恐還會加重病情。 找出致病原因! 真正改善乾眼症 一般常見的乾眼症主因包含水液層淚腺淚液分泌不足、油脂層分泌不足、眨眼次數過少或結膜鬆弛症等,其中有8成患者是因瞼板線功能異常導致油脂層分泌不足所造成。然而,乾眼症細分為許多類別,像是蠕形蟎感染性瞼緣炎的患者也合併乾眼症,此疾病是專門孳生在眼瞼緣以及眼瞼皮膚的蟎蟲引起,眼部在長期發炎下,進而導致瞼板線功能異常,因此罹患乾眼症。張淑雯副院長表示,乾眼症成因複雜,醫師應當幫助患者找出致病原因,採取相對應的治療策略,才能真正的治療疾病。 乾眼症治療多元 須經專業眼科醫師評估診斷 張淑雯副院長表示,許多從風濕免疫科轉介過來眼科門診的患者,常認為自己是自體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乾眼症,但其實高風險族群還是有可能因其他乾眼的危險因子而造成,建議依照專業的眼科醫師做評估診斷。此外,乾眼症治療方式多樣,她提到,針對輕度乾眼症的患者可適時補充人工淚液,舒緩眼睛的不適,但若較嚴重或是點人工淚液效果不彰者,可考慮使用淚小管栓塞法治療,讓淚液可以留在眼表面,不致由鼻淚管流至鼻腔。可幫助維持眼球上的淚膜穩定而達到緩解乾眼症。 眼乾只補水、熱敷恐無效 積極治療找回生活品質 近年由於乾眼症患者數量增加,民眾對於眼部保健的知識與診斷需求也更五花八門,有不少人自行買人工淚液或是求診各間眼科,點了好多種眼藥水卻不見改善,原因在於根本的發炎沒有治療好,卻一昧的補水,形成惡性循環,只會讓淚水分泌更少;或有些人自行熱敷眼睛以為能減緩症狀,結果越敷眼睛越痛而就診,張淑雯副院長呼籲,患者一旦眼睛不適,必須先釐清病因並配合醫師的指示治療,才不讓乾眼症影響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069/

老年想要行動自如 防骨鬆骨折必做的三件事

老年想要行動自如 防骨鬆骨折必做的三件事#健康醫療網

2020-11-12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骨質疏鬆跟肌少症應該一起正視,除了影響行動力之外,還有可能造成死亡!」國健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為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的第四名,而骨鬆引起的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男性為22%,女性為15%。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理事、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提醒,想避免老年危機,應飲食均衡、曬太陽並負重運動。 慢性病患者、停經婦女、虛胖福態者 骨鬆風險高 三高族群、慢性病族群、抽菸、飲酒、有家族史,以及停經婦女,都面臨著骨質疏鬆的威脅,尤其曾經跌倒、或身高縮水4公分以上者,更是高風險族群。 陳榮福主任更指出,隨著年紀增長,動脈會漸漸硬化,肌肉流失,骨質疏鬆,是自然的生理現象,一般人認為,外表看起來瘦、矮、纖細者比較虛弱,容易肌少症、骨鬆,不過許多看起來福態的長輩,體脂肪太多,肌肉太少,骨骼也不健康。 骨鬆也有死亡威脅 髖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22% 骨質疏鬆感覺沒有立即的致命危機,其實骨骼脆弱,隨時都處在骨折的危機下。陳榮福主任提到,骨盆腔骨折會立刻內出血500-1000c.c.,若未急救得當就會死亡;脊椎骨折屬於壓迫性骨折,會漸漸駝背,擠壓肺部空間,進而影響心肺功能,可能造成心肺衰竭。 醫師強調,髖骨骨折最常發生,會失去行動能力,在長期臥床的情況下,其他慢性病會快速惡化,若發生在男性,第一年的死亡率達22%,糖尿病患甚至是2倍。 骨鬆治療屬長期抗爭 順從性至少要80% 今年世界骨鬆日的主題是「活動力」,長輩活動力攸關肌肉與骨骼健康,30歲左右是肌力與骨骼的巔峰時期,常用來判斷骨密度的T值,代表與健康年輕人骨質密度相比的比值。陳榮福主任指出,全身骨骼約有十萬多處在進行塑造、新陳代謝,同時破壞跟成長,「但過了更年期,生長激素開始減少,成長的速度低於破壞,骨質便會開始退步。」 當T值為-2.5,屬於嚴重骨質疏鬆的患者,就必須接受治療。陳榮福主任說明,藥物分為口服與針劑,骨鬆治療都是長期,口服藥需吃5年,針劑需治療3年,但有許多患者半途而廢,臨床上統計,口服藥的患者1年後只剩1/3還在持續用藥。「骨鬆治療的藥物順從性需達到80%才有療效。」他提醒民眾要持之以恆才能遠離骨鬆骨折的威脅。 對抗骨鬆有三寶 飲食、曬太陽、負重運動 延緩骨鬆最好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曬太陽和負重運動。鈣直接從牛奶、起司、海帶等天然食物中攝取即可,而維他命D其實比鈣更為重要。 陳榮福主任提醒,也不需要過度神化維他命D,健康民眾只要每天曬太陽10-15分鐘就足夠,也不用額外補充。此外,許多研究顯示,適當的阻力訓練,循序漸進的負重運動,不僅可以幫助肌肉成長,也會分泌激素刺激骨骼生長,增加骨質密度,且有足夠的肌力也能減少跌倒的機率,降低骨折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48078

類風濕性關節炎積極就醫 超商店員圓夢當上店長

類風濕性關節炎積極就醫 超商店員圓夢當上店長#健康醫療網

2020-11-05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三十四歲的連鎖超商店員君君多年來一直期待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超商店長,但兩年前雙手指關節突然出現腫痛,剛開始不以為意,沒想到疼痛感一直沒有消失,後來甚至無法搬運貨品,就醫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於不想耽誤工作,君君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接受第一線藥物治療和定期追蹤半年後,症狀還是無法完全緩解,甚至踝關節也開始出現腫痛,讓她感到非常挫折。和醫師討論後,開始接受生物製劑治療,三個月後病情獲得穩定控制,並順利當上連鎖超商的店長,完成初步的人生夢想。 類風濕性關節炎破壞性強 延誤就醫易影響生活品質 馬偕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惠婷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年紀輕或年紀大的男女性都可能罹患,但最常發生在中年女性身上。此疾病會造成關節滑膜增生發炎,導致周邊關節出現紅腫熱痛,例如四肢手腳的關節會出現對稱性且多發性的關節炎,也可能侵犯顳顎關節或是頸椎,關節破壞導致變形失能,生活中需要使用到的關節動作,像穿衣、開門或擰抹布等動作都無法完成,嚴重者甚至可能造成殘障,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第一線藥物治療半年未達緩解 建議使用生物製劑緩解疾病 李惠婷醫師說,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可根據患者臨床症狀、病程及抽血檢查進行初步評估,需由風濕免疫專科醫師診斷及確診。此疾病一旦診斷之後就要積極治療,讓疾病達到緩解或是低疾病活動度,目前第一線用藥是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為主,視患者的症狀搭配使用類固醇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若治療半年仍效果不佳,或沒有達到預期成效,就會使用第二線的生物製劑或是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介入。 生物製劑提高就醫方便性 定期回診有助控制病情 李惠婷醫師說明,生物製劑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成效相當不錯,符合申請標準適用者有健保給付,對患者是一大福音!使用前會先進行風險評估,包括感染症、結核病或是否有B肝、C肝帶原等。目前生物製劑的選擇相當多,醫師會考慮患者個別病況及使用方便性,選擇適合的藥物種。部分生物製劑患者可自行在家注射或定期回診施打,藥效快速顯著,也可減少原本口服藥物,大幅提高患者的順從性及就醫方便性,若患者有懷孕生育考量,也可以及早跟醫師討論,使用適合懷孕哺乳使用的生物製劑。 李惠婷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不痛時不代表關節就不會被破壞,因爲此疾病的病程是持續進行的,一旦沒有持續治療,會造成關節嚴重變形導致殘障,患者千萬不要輕忽!只要及早診斷及積極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多數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00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