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兒童網路交友問題 父母該怎麼跟孩子溝通?

兒童網路交友問題 父母該怎麼跟孩子溝通?#健康醫療網

2020-09-04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近日14歲高雄少女失蹤案震驚全台,網路交友問題層出不窮,不少家長擔心孩子落入網路交友陷阱,該怎麼與孩子溝通網路交友問題呢?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提醒,應先從理解孩子開始,讓孩子知道你可以對話的人,透過公開透明的討論和指導,瞭解孩子的需求,不害怕討論同時也學習如何在網路上保護自己。 對話先從理解開始 親子關係才能拉近 「絕對不要禁止孩子網路交友!」羅惠群指出,許多家長認為網路交友不好,常常與孩子站在對立面,壓制孩子網路交友,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可能會使你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如果沒有從想瞭解他的角度,只想監控他,只會引來親子關係的反感和破裂,不妨先試著瞭解現代網路的生態,以及孩子的使用習慣跟相關管道,否則採取防堵手段,斬斷所有與外在世界的連結,被孤立、被迫放棄所愛的事物時,很可能藉此走上絕路。 不壓制不批判 透明討論交友問題 羅惠群強調重視理性對話、理解孩子的重要性,也許這對家長來說困難,難免會陷入「你在做不對的事」的模式裡,不過想要擁有良好的關係,一定先從「家長的自我教育」、「自我覺察」開始,認知到未來就是一個網路的世界,孩子也需學習如何在網路上保護自己與拓展網際的能力,可採取理性、公開、透明的溝通,讓孩子知道你一個可以對話的人,以一種積極的措施取代消極的阻礙和壓制。 情緒未爆彈 埋藏危險訊號 不過近日高雄少女被誘拐的失蹤案,家長如何發現孩童異狀,羅惠群提醒,如發現孩子只跟網路上的人講話,不與現實世界的人講話可能要有警覺,且先不要壓制、責罵、沒收、切斷網路,先去瞭解他在做什麼事情?用什麼軟體?最主要關心「孩子你怎麼了?」、「是不是有些困難需要爸媽來幫忙你?」特別是這個年紀的人際需求跟滿足來自於家庭與學校,當孩子家裡或學校遭遇委屈,家裡又沒有辦法講的時候,情緒沒有適當抒發,只能到網路上尋求慰藉,危險訊號也就悄然埋藏了。 溝通相處障礙 尋求專業諮商治療 「家長能做的是讓孩子知道不論遭遇什麼困難都可以找父母。」羅惠群說,當然父母也必須調整,當孩子來找你時,不要直接推開。另外,不站在反對的姿態讓孩子陷入做錯事、做壞事的感覺,只能躲躲藏藏,能夠越坦蕩越公開越透明地討論網路上的任何事情,比如:「網路上遇到酸民我會怎麼做?」或是「陌生人傳訊息給我該怎麼判斷?」這樣你的孩子明白這些網路交友問題可以跟爸媽討論的,從中給予指導,不用躲藏再用假帳號相處,若能如此,有沒有孩子的手機密碼都不重要了,因為他知道你可以討論。不過,若有嚴重困難可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師做「家族治療」改善關係。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367/

產後落髮超多好焦慮 醫:一年內會恢復正常

產後落髮超多好焦慮 醫:一年內會恢復正常#健康醫療網

2020-08-31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 「生了孩子我還真沒想到會禿頭!」新手媽媽小恬吶喊,產後三個月,頭髮開始大把大把的掉,每次洗頭後的排水孔、吹完頭髮後的地板總是讓人心驚膽跳,看著這些頭髮,恨不得全部黏回頭上,再這樣下去只怕會禿頭!皮膚專科醫師謝宗廷安慰別緊張,通常產後1年內都會恢復正常。 雌激素影響毛囊生長 1年內會恢復正常 懷孕時因雌激素旺盛,會保護頭髮,所以有些人在孕期時反而髮量變多、頭髮變粗,謝宗廷醫師解釋,因為生產後賀爾蒙恢復正常,毛囊進入休止期,加上新生兒照護和哺乳的壓力、睡眠不足,大概在產後2至3個月會開始有落髮的情形,但一般來說,6個月至1年內未萎縮的毛囊都會漸漸恢復,並再次進入生長期。 落髮未改善 缺鐵、甲狀腺異常、雄性禿 若在1年後髮量並未明顯恢復,謝宗廷醫師建議可以從三個部分檢視:第一可以先檢視是否有缺鐵的情形,因為哺乳時容易缺鐵,這部分驗血就可以診斷;第二是確認甲狀腺功能是否有異常,第三則是可能產前即有雄性禿的狀況,若毛囊已經萎縮、不健康,就無法復原,即使賀爾蒙趨於正常,頭髮也長不回來。 多吃含鐵蛋白質食物 剪短髮避免拉扯 正處於產後落髮期的媽媽們也不用緊張,謝宗廷醫師提醒,可以多吃含鐵、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肝臟、大豆、燕麥、杏仁、馬鈴薯、肉類(牛、豬、雞、魚)、蛋、全麥麵包、胡蘿蔔、南瓜等,幫助細胞修復生長。長髮的媽媽也可以考慮剪短髮,長髮因地心引力的關係容易向下拉扯,平常也可能不小心勾到衣服,或是一把被寶寶抓住,馬尾也不宜綁太緊,都會將頭髮從毛囊中扯下。 頭髮太乾、遇高溫易斷裂 加潤絲防打結 洗髮時要注意水溫不要過燙,洗髮精避免使用控油、去油產品,容易讓頭髮太乾,摩擦斷裂,可加用潤絲避免拉扯。洗完頭髮後記得一定要把頭髮完全吹乾,吹風機溫度不要過高,高溫也會破壞頭髮容易斷裂;頭髮打結時也不要硬梳開,可用寬齒梳慢慢解開。 哺乳時不建議植髮 疾病症狀需先治療 至於媽媽能不能植髮一了百了?謝宗廷醫師說,哺乳時不建議打麻藥,若真的有需求建議還是停止哺乳後再來考慮植髮,且還是應該先找出原因,若是甲狀腺機能異常或雄性禿,先將症狀治療好,因為如果毛囊萎縮或處於不健康狀態,即使植髮也可能再脫落。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209/

睪固酮不足,當心代謝症候群 三高疾病跟著找上門!

睪固酮不足,當心代謝症候群 三高疾病跟著找上門!#健康醫療網

2020-08-31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男性血中睪固酮濃度不足,當心代謝症候群惡化!一名瓦斯行老闆30歲時自行送瓦斯,體力身材維持良好,但40歲過後請了夥計幫忙不再扛瓦斯筒,沒多久便快速發胖,接著罹患糖尿病同時合併攝護腺肥大。抽血檢驗發現男性荷爾蒙指數趨於零,由家醫科轉診至泌尿科後開始補充男性荷爾蒙,糖化血色素從10.6%降至6.8%,體重也減少5、6公斤,身材變得較壯,不似以往像是一顆大蕃薯,重拾健康。 男人年過30歲睪固酮減少 活動力降!型男變大叔 收治這名患者的高雄民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卓孟德表示,睪固酮俗稱男性荷爾蒙,與生心理及性功能都有關聯。睪固酮也與代謝症候群相關,因為睪固酮可增進肌肉量,一旦荷爾蒙減少,身體消耗熱量的比例下降,使多餘熱量代謝不了而累積體內,可能造成血管阻塞不通暢,長期會增加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危害男性身體健康。 男人年過30歲後的生理運作改變,關鍵就是睪固酮分泌量逐漸減少。卓孟德醫師舉例,在辦公室裡,年輕型男和中年大叔的活力就不同,形成強烈對比,若沒有維持運動習慣,或是充足睡眠,超過40歲時,睪固酮濃度下降的速度將更為明顯。 針劑補充、口服治療 優缺點有這些 賀爾蒙補充療法目前有三種方式,包括針劑、口服及塗抹型。卓孟德醫師說明,每種治療各有優缺點,針劑分為二周、一個月及三個月劑型,藥效來得快,但相對副作用較高,體內男性荷爾蒙濃度過高,此時大腦會釋放訊息,使睪丸不要製造過多男性荷爾蒙,長期抑制有睪丸萎縮的風險。 口服藥物分為經由肝臟代謝,以及不經由肝臟代謝二種,不經由肝臟代謝的藥物設計為口服膠囊,與油性食物併服後從小腸吸收進入淋巴系統,但無論代謝途徑,口服藥物對肝臟負擔較大,因此,近年來採用口服藥物補充荷爾蒙慢慢式微。 皮膚塗抹黏乎乎 鼻內給藥新選擇 卓孟德醫師表示,現行塗抺劑型有包括貼片、皮膚凝膠以及鼻內凝膠劑,目前台灣沒有貼片劑型,僅有皮膚凝膠、以及即將上市的鼻內凝膠劑二種。皮膚凝膠是塗抹在肩膀及肚子部位,從皮膚較薄的地方吸收,但由於吸收時間需要4至6小時,這段期間不能洗澡、游泳,也不能讓家人、婦女及小孩碰到,造成不便。 至於透過鼻腔黏膜凝膠補充男性荷爾蒙,在國外已行之多年,目前剛引進台灣,研究指出,它不影響肝臟功能與血比容,可模擬正常男性生理睪固酮濃度。根據上市後回溯研究顯示,病人使用鼻內凝膠後分別於第三個月、第六個月進行追蹤,發現患者造精功能仍維持正常,亦無射精量減少副作用,此研究期中報告發表於去年歐洲泌尿科醫學會。卓孟德醫師說明,鼻內凝膠使用方式為一天兩次,給藥時間需至少間隔六小時,於左、右兩邊鼻孔各按壓出一粒米大小的凝膠,從鼻腔黏膜快速吸收藥效;但若有過敏性或慢性鼻竇炎等患者不適合這項治療。 運動、減重、控制飲食 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 卓醫師指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男性病人,八成易有睪固酮濃度不足的問題。臨床上,許多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也有睪固酮低下情形,對於不易控制的代謝症候群補充荷爾蒙是一種替代療法,只要控制得宜,原本所需的降血糖及降血脂藥物,可能可以減量。 醫師呼籲,對於已被診斷為睪固酮不足的患者,除了在專業醫師評估下接受治療之外,同時還需要配合生活作息調整,例如運動、減重及飲食控制等,才能真正降低代謝症候群可能引起的疾病。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241

長期暴露空污 研究:可能增加Covid-19死亡風險

長期暴露空污 研究:可能增加Covid-19死亡風險#健康醫療網

2020-08-24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 暴露空氣污染,不僅對身體有負擔,還可能增加死亡風險!英國國家統計局(ONS)一項大型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中可能增加死於新冠肺炎(Covid-19)的風險。不過部分專家對於該研究統計方式有異議,抱持懷疑態度,英國空氣污染議會主席Geraint Davies反而藉此呼籲政府重視空汙,表示空污本身每年導致62,000人早死,無論兩者關聯,應立即處置空氣問題。 每增加一單位污染量 可能增加6%死亡率 《衛報》報導,該項大型研究分析了英國的46,000多例新冠病毒死亡案例,發現過去十年中,只要小顆粒污染源的暴露量每增加一個單位,就可能增加6%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其中,若城市增加一單位二氧化氮,死亡率會增加2%。 該研究發現的死亡率,低於先前美國研究的8%,和荷蘭研究的15%,這兩研究都是在疫情初期於都市肆虐時完成的。荷蘭研究明確指出,空污會明顯提高新冠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數。 英國國家統計局指出,有充分的理由懷疑空氣污染會惡化新冠肺炎(Covid-19),因為空氣污染已知會導致呼吸困難,長期肺和心臟問題。從該研究的數據顯示,Covid-19的死亡人數中有35%就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或心血管疾病。 不過,英國國家統計局強調,目前空污只能只是新冠肺炎死亡因素之一,仍無法排除其他因子,還無法將空氣汙染與惡化新冠肺炎兩者直接聯繫作確切的結論。 政府應積極採取行動 以免第二波新冠疫情 由於荷蘭、美國研究顯示空汙與疫情死亡有關,英國迫切想找出兩者關聯。但針對此研究,統計方式卻被專家詬病。英國空氣污染議會主席Geraint Davies認為,該研究無法證實空汙與疫情關聯,且強調空汙本身就是嚴重問題,空污每年導致62,000人早死,早在人們感染冠狀病毒之前就削弱了。無論如何,他呼籲政府有責任採取行動和呼籲,處理空汙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178/

正確診斷骨質疏鬆症 民眾該詢問醫師的5件事

正確診斷骨質疏鬆症 民眾該詢問醫師的5件事#健康醫療網

2020-08-24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一名停經後婦女,接受完整的骨密度檢查,確診為骨質疏鬆症,開始用藥治療;但3個月後,又去他院檢查,卻被告知沒有骨鬆,遂質疑原醫院?! 分享該案例的萬芳醫院影像醫學部陳榮邦主任,同時也是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及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他強調只要是正確檢測,骨密度就有標準答案,呼籲50歲以上民眾檢測時應主動詢問醫師5件事,(1)採多部位測量嗎?(2)使用國際資料庫的參考值嗎?(3)多久要再追蹤?(4)骨質密度的變化是有意義的嗎?(5)我有壓迫性骨折嗎?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疾病 DXA是骨鬆標準診斷工具 陳榮邦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定調骨質疏鬆症,如同高血壓,不僅是危險因子,更是一種疾病,需好好治療。不過,骨鬆無症狀,往往骨折才知骨鬆,正確檢測顯得重要。 根據WHO,檢測骨質疏鬆症標準工具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正確檢測有助於預防因跌倒造成的骨折風險。 骨質密度儀可測量骨密度,與已確立的骨質密度參考值進行比較,可計算出一個比較值「T值」(T-score)。針對停經後婦女,WHO將骨質密度分為4個等級:如果T值在正負1個標準差內為正常,若介於-1~-2.5之間,表示骨量減少。 陳榮邦表示,T值低於-2.5就是骨鬆,但還要注意骨折的風險,T值每降1,骨折風險就加倍,且即使T值相同,年齡不同也有不同風險,例如70歲比50歲的骨折風險從11%倍增至23%,診斷和風險評估同等重要。  第一問:採多部位測量嗎? 如何正確量測骨密度?陳榮邦指出,正確的骨密度檢測,要測量脊椎及至少一側髖關節,並將測量值與參考值比較,唯有依WHO規範標準,在一群停經婦女中,至少要能揪出30%骨鬆症患者。  不過,台灣健保因素,有些醫院可能只測量單一部位,骨密度就容易失準,陳榮邦說,這會造成許多「有病者被診斷為沒病」,尤其上述這30%的患者,未來骨折風險達40%,暴露於高風險之下。 第二問:使用國際資料庫的參考值嗎? 陳榮邦提到,50歲以上男性或停經後女性,建議使用NHANES III國際資料庫的參考值(20-30歲白人女性的平均骨密度),若醫院使用的是亞洲參考值或儀器廠商的內建參考值,都會失準。 萬芳醫院發表的研究報告,針對台灣1712位停經後婦女,偵測3部位,若以亞洲參考值比對,僅能找出10.8%骨鬆病人;若用國際標準值,可達26.6%,接近30%的國際標準。 為了與國際接軌,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已達成共識,採用國際骨密學會ISCD建議的NHANES III國際資料庫參考值。陳榮邦近來調查發現,經專家們長年來努力的推動,全台已達八成的教學醫院使用多部位、國際參考值檢測骨鬆。 第三問:多久要再追蹤? 陳榮邦說,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告,一名60歲民眾,沒有服用骨鬆藥物,若首次檢查無骨鬆(T值大於–1):17年 後再檢測即可;如果是骨量減少(T值-1.01~-1.49):當肌力等其他因子正常,等同17年後再檢測;如果骨量減少更嚴重(T值-1.50~-1.99):每5年檢查一次;若接近骨鬆(T值-2.00~-2.49):則每年都要檢查;至於有服用骨鬆藥物治療的患者,每2年追蹤檢測一次。 第四問:骨質密度的變化是有意義的嗎? 骨密檢測結果與操作人員技術有關,每位放射師必須依照標準方法,建立自己的最小顯著變化值(Least significant change, LSC),且此精確度需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民眾後續追蹤應使用同一台儀器,且經過精確度評估及校正,避免誤差。陳榮邦強調,骨密度測量時,髖骨、腰椎可能有誤差變化,追蹤測量必須要校正誤差變化,才能得到精確的數值,否則會誤以為骨密度好轉或過度流失。 陳榮邦說,經治療後可有效延緩骨密度流失的速度,如果骨密度大幅度改變,很可能是計算誤差所造成。 第五問:我有壓迫性骨折嗎? 60歲以上民眾測完骨密後,也可詢問醫師:「我有壓迫性骨折嗎?需要加拍一張側面胸腰椎X光片嗎?」陳榮邦說,儘管骨密度儀無法正確偵測輕度壓迫性骨折,藉由以量尺精準測量椎體高度的X光片影像 ,可作出更正確的診斷。 台灣日照充足,髖關節骨折率卻是全球第9,陳榮邦提醒,民眾測骨密時主動詢問醫師上述5件事,避免「有病成無病」,並呼籲政府於老人健檢增加一張側面的胸腰椎X光片篩檢,及早預防及治療骨鬆症造成的壓迫性骨折,否則因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後,1/5會1年內死亡。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blog/article/47210/

第四期轉移型攝護腺癌新藥來了! 健保給付最多可省200萬

第四期轉移型攝護腺癌新藥來了! 健保給付最多可省200萬#健康醫療網

2020-08-2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68歲的K先生,因解尿不順至醫院就診,泌尿科醫師發現,患者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高於正常值近70倍,安排切片檢查後報告顯示為攝護腺癌,隨後經磁振造影後也發現儲精囊、骨盆腔淋巴結及骨頭等都有轉移病灶,診斷為轉移性攝護腺癌。 3成第四期轉移型攝護腺癌 需用賀爾蒙治療控制病程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數據顯示,攝護腺癌為108年十大癌症死因第六名。然而,我國有30%新診斷之患者為第四期轉移型攝護腺癌,無法以手術或其他治療方法根治,需用賀爾蒙治療等控制病程。 亞東醫院泌尿科主任鍾旭東表示,自費藥物效果雖好卻過於昂貴,使部分病人難以負擔。他進一步說明,健保署今年中將當今抗攝護腺癌的新藥有條件納入健保給付,對患者是一大福音,因此遂讓K先生接受賀爾蒙治療,並使用新一代健保給付藥物Abiraterone,效果顯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已降回正常值,並持續追蹤中。 晚期攝護腺癌新利器納健保 符合三條件其中兩項才適用 鍾旭東主任提到,患者須符合下列三項條件之其中兩項,才符合健保給付條件:1. 格里森分數≧ 8分;2. 骨骼掃描出現四個(含)以上病灶且至少其中一處以上為非中軸骨及骨盆腔轉移;3. 出現內臟轉移。 鍾旭東醫師說明,使用賀爾蒙藥物的療程為2年,需一日4次地服用藥物,有條件納入健保後可替患者省下近200萬元的藥費,目前已有諸多家庭受惠。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151

與癌共存11年致乳房潰爛、多處轉移 醫籲:勿拖延

與癌共存11年致乳房潰爛、多處轉移 醫籲:勿拖延#健康醫療網

2020-08-21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年約60歲的母親,11年前發現乳房有異狀,當時因小孩年幼、擔心確定乳癌後治療會影響家庭生活、無法照顧孩子,因此直接拒絕切片診斷。然而,癌細胞在她體內越長越大,直到去年求診時,癌細胞已超過十公分、乳房潰爛破皮,可怕的是,發現肝臟、肺臟、骨頭及心包膜都有轉移的病灶,確診為第四期乳癌。 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 及早治療預後佳 收治個案的台中慈濟醫院乳房中心林金瑤主任表示,經檢查結果顯示,此個案屬荷爾蒙陽性、標靶(HER2)陰性的乳癌,若為早期乳癌,在治療上相對單純,但患者延宕了11年未接受任何治療,導致癌細胞經由血液及淋巴系統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如此以來,治療就變得複雜許多。根據國際大型臨床研究證實,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之轉移性乳癌患者,第一線使用口服CDK4/6抑制劑搭配抗荷爾蒙治療有明顯性大幅減緩疾病惡化的時間,甚至可長達2年以上。這樣的治療方式,在此個案上也看到明顯療效,腫瘤持續縮小,且病情穩定控制中。 化療副作用大而卻步?應與醫師討論合適方式 林金瑤主任補充,由於化學治療副作用大,包括疲憊感、神經病變產生的手麻腳麻、掉髮、水腫、免疫力下降、貧血、血小板不足...等,導致許多轉移性的乳癌患者,因化療副作用而心生恐懼;目前許多大型國際藥廠積極致力於乳癌藥物的研究,讓許多晚期或轉移的乳癌患者,有更多的治療選擇,如同上述患者所使用的標靶藥物CDK4/6抑制劑合併抗荷爾蒙藥物治療,由於獨特的治療機轉,不但能在適合的患者身上看到顯著的療效外,在副作用方面和化學治療相比相對輕鬆許多,同時也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也於108年10月01日納入健保給付,對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之轉移性乳癌患者來說,又是一道新曙光。 早期乳癌治癒率高 切勿拖延以免延誤治療 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資料庫顯示,每年約1萬4千人罹患乳癌,其中有6%為晚期乳癌,林金瑤主任指出,轉移性乳癌治療原則以全身性治療控制癌細胞,並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為主,且強調早期乳癌的存活率高,若民眾有疑似乳癌的症狀,請務必不要拖延,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194

新式甲狀腺切除術!脖子不留疤 術中導航聲帶不受損

新式甲狀腺切除術!脖子不留疤 術中導航聲帶不受損#健康醫療網

2020-08-17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想處理甲狀腺腫大問題,卻不想在脖子上,留一道長疤,無痕手術成了許多患者的新選擇。一名年約60歲王小姐前往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卓筱芸醫師門診,指名採用經口甲狀腺切除術,就是因為脖子腫大影響外觀,困擾她許多年,經由醫師手術過後,取出一顆約2.5公分良性腫瘤,隔天即可正常飲食,脖子無瘀青現象,僅嘴唇稍微腫脹,一週回診時,完全看不出開過刀,預後良好。 影響外觀、壓迫聲帶 建議手術切除甲狀腺瘤 卓筱芸醫師指出,甲狀腺腫瘤是一種常見疾病,主要與體質及遺傳相關。根據統計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甲狀腺腫瘤,好發率為4%~20%左右。研究指出,特別好發20~40歲年輕女性,女性高於男性4.5倍,所幸八成以上以良性腫瘤居多。 臨床上,當醫師確診為甲狀腺腫瘤後,便會視腫瘤的大小,評估是否執行細針穿刺檢查及後續手術之必要性;卓筱芸醫師說明,若於一般穿刺病理檢查,發現疑似為惡性腫瘤,影響外觀、壓迫聲帶,大多建議患者進行手術切除腫瘤。 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 脖子無痕不留疤 卓筱芸醫師指出,傳統甲狀腺切除需在前下頸部,劃開一道3至7公分長的傷口,術後須耗費心力除疤,有些患者可能因蟹足腫體質,傷口疤痕更為明顯,時常需要配戴絲巾遮掩。曾有研究顯示,疤痕對於一個人的印象影響甚鉅,若是沒有開刀的人,見面時第一眼大多會先看眼睛、鼻子;但曾經開過傳統甲狀腺手術者,很多人會將視線移至脖子,這份報告佐證了甲狀腺手術,為何會邁入無痕時代。 醫界對此發展出新術式「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卓筱芸醫師說明,此手術從下嘴唇內側,切開三個0.5到1公分的傷口,藉由內視鏡輔助搭配相關器械,切除甲狀腺結節,術後傷口一週內自然痊癒,幾乎無需特別照護,從外觀看完全無傷疤。不過醫師建議,這項手術適用於良性腫瘤4公分以內、惡性腫瘤小於1公分,以及未接受過任何頸部手術或放射線治療的患者。 術中搭配神經監測器 如導航定位安全性增 卓筱芸醫師表示,為避免手術中,傷及甲狀腺兩側的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痺問題,通常建議搭配術中神經監測器。此儀器將帶有電極的特殊氣管,接觸於聲帶上,手術時以探測針尋找神經,當神經受到刺激,聲帶上的電極接收到訊號,傳送至儀表顯示出肌電圖,並發出聲響,猶如GPS導航定位系統,協助醫師提早偵測神經位置,增加手術的安全性。 不管是傳統甲狀腺切除或經口內視鏡甲狀腺切除,使用神經探測器輔助,可達到更為良好的手術效果。卓醫師提醒民眾,若疑似惡性甲狀腺腫瘤大於1公分,建議採用傳統手術才能清除乾淨,以安全考量為優先,任何術式須先經過耳鼻喉專科,仔細評估過後,給予病患最佳的治療建議。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11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