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醫談養生

膚色越白越容易曬傷 搽錯美白產品 皮膚變更糟?

膚色越白越容易曬傷 搽錯美白產品 皮膚變更糟?#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44期  撰文/黃秀美)知名美白保養品,傳出部分使用者皮膚出現白色斑塊,業者回收相關商品,並安排有疑慮患者到皮膚科確診。美白跟防曬有何不同?使用保養品該注意什麼?今夏日頭赤炎炎,已破台灣百年來的高溫,強烈的紫外線,一不小心就會曬黑曬傷。而皮膚黑色素增加,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皮膚,降低被紫外線曬傷的機會,因此,皮膚越黝黑,越不容易被曬傷;皮膚越白皙,越需要注意防曬。白斑(俗稱白癲瘋)是皮膚黑色素細胞被破壞後,幾乎完全消失的一種疾病,大部分原因不明,有些會與甲狀腺、惡性貧血等自體免疫疾病有關,發生白斑位置上的毛髮,也會呈現白色。就因為完全缺乏黑色素的保護,被曬紅曬傷的機會特別高,因此,也要更當心因細胞病變而罹患皮膚癌,須加強防曬。但為什麼使用美白保養品,可能讓皮膚產生白色斑塊?有可能是因為大量、長期使用淡斑的成分,過度抑制黑色素生成,造成黑色素細胞死亡;或是導致皮膚發炎,使得局部黑色素減少、脫失有關。這類產品在分類上,與知名的淡斑成分對苯二酚(Hydroquinone)一樣,應屬於皮膚漂白的產品,而非屬衛生福利部所認可的美白成分。本週由專攻皮膚美容保養的吳敏綺醫師,分享皮膚防曬及美白的關鍵之道。勤防曬就會白?最白頂多到肚皮的顏色每個人的膚色是天生的,即使勤搽防曬美白產品,來減少黑色素增生或促進黑色素的代謝,但一般人最白的膚色,大約就是不常會曬到太陽的部位,如肚皮的顏色。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皮膚的常見傷害,大致可分為兩類:長波紫外線UVA,穿透力強,主要會傷害皮膚的真皮層,讓皮膚老化、長皺紋,誘發皮膚癌等慢性的皮膚傷害;中波紫外線UVB,則會讓皮膚曬紅、曬傷,出現紅腫、起水泡等急性的皮膚症狀。防曬品中的防曬係數(SPF),指的是對UVB的防護效果,係數越高代表防護的時間越長。日系防曬品中的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則是對UVA的防護效果,PA後面的「+」越多,代表對UVA的防護層級越高。舉例來說:PA+++對UVA的防護,會比PA+佳。而台灣夏天的紫外線強烈,建議可在外出前三十分鐘,搽不油膩、防曬係數高的防曬品,尤其是耳朵、嘴唇、脖子、胸口、手背,這些容易遺漏的位置,要記得搽到。每兩到三小時、大量流汗或下水後,要記得再補搽,以免曬傷。若是有上妝習慣的人,則可用有防曬成分的粉餅或蜜粉來補搽防曬。容易流汗者或是從事戲水活動,則要兼顧抗汗(sweat proof)、防水(water proof)的功能,可將防曬品塗在手背上,直接在水龍頭下沖,若防曬品不會馬上脫落,手背上的水珠是一顆一顆的,表示具有基本的抗汗、防水效果。戶外活動,最好能搭配帽子、陽傘、白上衣、長袖防寒衣(戲水時穿著),加強防曬。外敷檸檬皮有效?曬到太陽反而易長斑點倘若不小心曬傷,可先沖冷水降低局部皮膚的溫度,或以加了太白粉、按摩用基礎油的冷水泡澡,之後再塗抹乳液或乳霜,增加曬傷皮膚的保濕與滋潤度。若有刺痛、紅疹或起水泡現象,則應就醫治療。適度喝檸檬汁、吃富含維他命C的蔬果,的確可加強皮膚對紫外線的抵抗力,但不建議在皮膚上塗蘆薈、直接敷檸檬皮或以檸檬皮泡澡,因為蘆薈、檸檬皮中的成分有光敏感性,外用後,再曬太陽,反而容易長出斑點,這類求診的患者,在皮膚科門診相當常見。若希望加強曬後的美白,可搽含衛生福利部所認可的美白成分保養品,包括左旋維他命C、傳明酸等,來加速黑色素代謝,但不建議一下子搽太多種美白產品,因有可能增加皮膚過敏的機會。突然變白就是白斑?有可能是黴菌感染或濕疹已經長出來的斑點,光搽美白保養品,效果往往很有限,可能需要動用到淡斑藥物或是雷射治療。要特別注意的是,使用有淡斑效果的藥物或含藥產品時,最好經過皮膚科醫師的指導。若皮膚出現白色斑塊,或紅腫、刺激等不適應先停止正在使用的產品。白斑的白,是完全沒有黑色素的死白,與皮膚黑色素減少、不均勻的灰白不同,一般消費者不見得能夠分辨,建議有此皮膚困擾時,帶著自己慣用的美白、淡斑保養品,直接找皮膚科醫師確診。而有些會讓皮膚變白的皮膚疾病,也須做白斑鑑別診斷。舉例來說,夏天好發於前胸、後背的汗斑(又稱變色糠疹),會讓黑色素生成比較少,呈點狀、塊狀的淺白色、淡淡咖啡色或發紅的脫屑斑塊,發生原因是與黴菌感染有關,須以抗黴菌藥物治療、加強防曬,治療的方法與白斑完全不同。好發於兒童、青少年或是過敏體質小朋友的白色糠疹,則是與皮膚輕微濕疹發炎有關,雖然臉頰跟脖子會有輕微脫屑的淡白色斑塊,看起來花花的,但仔細看皮膚的病灶,只會比正常膚色淡一點點,必要時,可接受輕效類固醇藥物的局部治療,即可控制發炎,恢復原有的膚色 。【延伸閱讀】日常防曬美白3要訣陽光不只會讓皮膚曬紅、曬傷、曬黑,也會讓皮膚老化、長黑斑。皮膚越白,越容易曬傷及累積紫外線傷害,進而增加得皮膚癌的機率,越需要做好防曬措施。1)紫外線強烈,外出前30分鐘,塗抹SPF 50的高防曬係數防曬品。2)含左旋維他命C的保養品,可加速皮膚黑色素代謝,降低紫外線傷害。3)喝檸檬汁或吃富含維他命C的蔬果,可加強皮膚對紫外線的抵抗力。※ 更多精彩文章,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嚴重蛀牙恐終生影響外觀、咀嚼功能 幼童口腔保健 六歲齒定終生?

嚴重蛀牙恐終生影響外觀、咀嚼功能 幼童口腔保健 六歲齒定終生?#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41期  整理/黃秀美 )台灣五歲幼童齲齒率近八成,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名第三,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WHO)應低於五成的建議,孩子約六歲時萌發第一顆恆牙,影響終生的牙齒保健。你知道嗎?人類的牙齒在懷胎六週時形成。乳牙有二十顆,包括上下齒列的門牙、側門牙、犬齒,以及,第一、第二乳臼齒。在乳牙的下方有二十顆恆牙的牙胚,包括門牙、側門牙、犬齒,以及第一、第二小臼齒。第二小臼齒後,依序緊鄰著恆牙第一大臼齒、第二大臼齒,以及俗稱智齒的第三大臼齒的牙胚。恆牙的第一大臼齒,又稱六歲齒。第二大臼齒,則是十二歲齒。這是因為孩子的第一大臼齒,約會在六歲左右萌發,第二大臼齒,則是在十二歲時萌發。智齒,約是在十五到二十歲。由於六歲齒的萌發時間早,常與門牙換牙時間相近,又緊鄰第二小臼齒,常會被家長忽略、誤認是乳牙,再加上恆牙臼齒咬合面的溝縫深,清潔不易,若不特別注意,常常長出沒多久,咬合面很快就蛀掉了。六歲齒的重要性,有如牙齒的樑柱,一旦蛀得太厲害,而導致缺牙時,就會讓齒列不穩定、東倒西歪,影響到未來的外觀、咀嚼及咬合功能。本週由專攻兒童牙齒保健的蔡珍重醫師,分享如何預防孩子蛀牙的關鍵之道。看牙醫不嫌早六個月大每半年免費塗氟蛀牙發生的原因是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細菌叢「牙菌斑」,讓牙齒酸蝕、脫鈣(編按:牙齒表面出現白白的鈣化點),進而形成肉眼可見的黑色凹洞。事實上,不管是乳牙或恆牙,最容易蛀牙的高危險期,是牙齒剛長出來的三到四年內,這是因為剛萌發的牙齒,表面的牙釉質(俗稱琺瑯質),尚未鈣化完全,因此,特別容易受到牙菌斑的酸蝕、破壞而脫鈣,當牙齒表面有一點點白白的鈣化點,代表已是蛀牙前兆。根據美國兒童牙醫學會(AAPD,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的建議,幼兒應在一歲前,看第一次的牙醫。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嬰幼兒乳牙照護的重點,同時,提供防蛀的保健服務。目前台灣衛生福利部的國民健康署,提供六個月大到六歲的幼兒,每半年一次的免費塗氟。氟化物可以強化牙齒表面的牙釉質、抑制蛀牙細菌增生、讓脫鈣的牙齒再鈣化,減少蛀牙的機會。若是祖父、祖母、爸爸、媽媽,都是很容易蛀牙的體質,孩子有可能也是蛀牙的高危險群,尤其台灣不像歐美有飲水加氟,建議六個月大到三歲孩童,每天吃○.二五毫克的氟錠,三到六歲是○.五毫克,六到十六歲,則是每天一毫克,來預防蛀牙的發生。學刷牙不求快刷完後家長再協助刷一次到底哪些位置的牙齒,最容易蛀牙呢?與幼兒的日常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一歲前的乳牙會蛀牙,與早發性幼兒蛀牙(俗稱奶瓶性齲齒)的關聯性最強,尤其是上顎區的前排牙齒,最容易因殘留奶漬而蛀牙,須在一歲到一歲半前,戒除奶瓶改杯餵。否則,未來也會較容易有上顎暴牙、開咬(編按:上下排的前排牙齒有空隙,無法正常咬合,使其無法切割食物,如:咬斷麵條)、講話大舌頭的問題。而牙齦及牙冠交界的齒頸部,容易有蛀牙的幼童,通常是與吃飯很慢或有含飯習慣有關,必須慢慢修正孩子的飲食習性。幼兒約是在出生六到九個月左右長第一顆乳牙,在此之前,家長就可先以乾淨的溼紗布,輕輕碰觸牙齦,讓孩子習慣口腔的清潔,待第一顆乳牙長出來時,每天吃完早餐及晚上睡前,各使用含氟牙膏潔牙一次。潔牙時,可輕輕把嘴唇拉開,露出牙齦與牙齒,把靠唇側、舌側、咬合面、牙縫刷乾淨。讓孩子自己練習刷牙時,由於小朋友的乳牙,形態上比較胖比較短,再加上幼童手部動作技巧尚未成熟,三歲前,應由家長幫小朋友刷,約左右來回刷五下。三到六歲時,可增加到十下,小朋友自己刷過後,家長再刷一次,以免有遺漏。六歲到九歲,開始長六歲齒、換前面的門牙,小朋友自己刷三到五分鐘後,家長可再協助刷恆牙,九歲以上手部肌肉動作較成熟,應改為貝式刷牙法,把牙刷放在牙齦上,刷毛與牙齒呈四十五度角,輕輕刷牙齦溝及牙冠。若左右來回刷有可能傷害牙齒的齒頸部。擠牙膏不用多搭配牙線棒,清潔牙縫對於還不會「呸」牙膏的孩子來說,的確有可能會在刷牙的過程中,誤吞牙膏,建議兩歲以內的孩子,家長每次只要擠綠豆大小的含氟牙膏,而兩到五歲的孩子,則可以擠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讓乳牙及早獲得氟化物保護的同時,也不致因誤吞牙膏而有氟化物過量的疑慮。第一、第二小臼齒、第一及第二大臼齒,這些臼齒間的牙縫是孩子很容易蛀牙的位置,主要原因是臼齒長在後排,較不易看清楚有食物殘渣,且臼齒間的齒縫緊密、臼齒咬合面的窩溝較深,清潔不易。刷牙前先以牙線棒或牙線,清潔門齒、臼齒間牙縫,再用含氟牙膏刷牙,同時可到牙醫診所,以窩溝封閉劑把臼齒的窩溝保護起來,可減少臼齒蛀掉的機率。【延伸閱讀】幼童防蛀3要訣牙齒剛長出來的3到4年內,因牙齒表面的牙釉質尚未鈣化完全,較易蛀牙,須特別注意防蛀,除了定期看牙醫,居家的口腔保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1)牙齒間的排列緊密,門齒、臼齒間的牙縫須先以牙線棒、牙線清潔。2)以少量含氟牙膏刷牙,2歲以下,約綠豆大;2到5歲,豌豆大;5歲以上,正常量。3)易蛀牙的高危險群,可每天吃氟錠,增加牙齒的防蛀功能。小檔案_蔡珍重經歷: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市牙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中華牙醫學會理事現職:大蘋果兒童青少年牙醫診所院長、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長專長:嬰幼兒口腔保健、兒童及青少年牙科、齲齒預防※ 更多精彩文章,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牙齒痠軟發作 不碰冰就好?

牙齒痠軟發作 不碰冰就好?#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38期 整理/黃秀美)酷熱炎夏,來杯透心涼的冰品、冰淇淋, 卻讓你的牙齒,出現閃電般的痠軟不適?國人常出現敏感性牙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一顆健康的牙齒,可分為牙冠及牙根,牙冠及牙根的交界處是齒頸部。露出牙齦的是牙冠,由外而內,由牙釉質(Enamel,俗稱琺瑯質)、牙本質(Dentin,俗稱象牙質)、牙髓腔(Pulp cavity)所構成。而藏在牙齦內的牙根,外層並沒有牙釉質,只被一層薄的硬組織牙骨質(cementum)所包覆,內有牙本質及牙髓腔。 牙釉質,位於牙冠的最外層,是相當堅硬、耐磨的材質,本身沒有知覺,當然也不會疼痛。牙本質裡,密密麻麻的牙本質小管中,分布了細胞突觸及液體,可連接到牙髓腔的神經叢。而牙髓腔,則是血管及神經通過的管路。 所謂的敏感性牙齒,正式的醫學名稱是「牙本質知覺敏感症」,指的是牙本質小管裡的細胞突觸及液體,因受到刺激,使得牙本質小管裡液體快速流動,讓神經細胞突觸伸長或壓縮,這些拉扯的信息被傳到牙髓腔內的神經叢,即會出現痠、麻、抽痛等等不適的症狀。而當刺激消失時,痠痛的現象,亦會隨之消失。 牙痠痛即敏感性牙齒?NO!也可能蛀牙或牙周病 但原本位於牙冠內,理應被牙釉質保護,或者是藏在牙齦內的牙本質,為什麼會接觸到外界的刺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牙冠外層的牙釉質被磨耗,或是牙齦萎縮,才使得牙本質小管外露,讓人吃冷、吃熱、喝東西、刷牙時,出現尖銳的痠痛感。 本期由專精口腔保健的黃瓊芳醫師,分享如何預防敏感性牙齒的關鍵之道。 喝冰水、吃冰,會覺得牙齒有短暫的痠痛難忍,雖是敏感性牙齒的典型症狀。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牙齒會痠痛,不一定是敏感性牙齒。」 許多會讓牙本質小管外露的牙齒疾病,如蛀牙的深度或牙齒斷裂的深度到達牙本質,或是有牙周病,使得牙齦發炎後萎縮,都有可能出現類似敏感性牙齒的痠痛徵兆。 而中年過後,罹患牙周病的比例高,牙齒因為咬到硬物(如軟骨、小碎骨、甘蔗)出現牙齒斷裂的機率,也會比年輕時高,更應多留意相關的症狀。 尤其是牙齒沒有受到任何冷、熱或外來刺激時,仍持續感到不適,通常代表還有其他牙科疾病。因此,先看牙醫師,做仔細的牙齒臨床檢查,排除其他牙科的疾病是確診敏感性牙齒的第一步。 在敏感性牙齒的治療上,則會視敏感的程度及位置,給予雷射、黏著劑、塗抹藥劑,甚至於是牙周手術等等方式來封閉或覆蓋牙本質小管,較能快速改善敏感不適。 倘若是習慣性牙關緊閉、磨牙導致的牙釉質磨耗,則必須針對牙關緊閉、磨牙的原因,給予放鬆練習、咬合調整、咬合板等等方式,降低牙釉質被繼續磨耗,才能避免牙齒越來越敏感。 勤於潔牙能改善?NO!刷毛太硬越刷越敏感 最常出現敏感性牙齒的位置是在牙齦旁牙冠、牙根的齒頸部交界處,有時,還會出現鋸齒般的磨耗或凹痕,這是因為牙根沒有堅硬的牙釉質保護,若常用太硬的牙刷、左右大幅度的用力刷牙,會傷到牙齦、讓牙根的牙本質磨耗得更厲害。 建議改用小刷頭的軟毛牙刷,牙刷刷毛與牙齒呈四十五度角,一次刷兩顆,輕刷牙齦溝及牙冠就可達到潔牙效果。 而抗敏感牙膏的正確使用方式,是擠一小坨的牙膏在指頭上,直接塗在有敏感現象的牙齦旁牙冠、牙根的交界處,並且等待至少三分鐘,讓牙膏中的有效成分,有足夠時間,可附著到牙齒內,之後,再用攝氏三十七度左右的溫水刷牙,可減少口腔溫度變化,導致的牙齒不適。 根據統計,抗敏感牙膏要達到封閉牙本質小管、減少牙齒敏感的效能,至少得使用四十次以上。即使早晚各正確使用一次,也需要二十天以上,才能見效,使用者須有足夠耐心。 如果有牙結石、牙周病,剛洗完牙、做過牙周病治療,牙根暴露更多,有可能感覺更敏感,亦可搭配抗敏感牙膏來刷牙,減少牙根的敏感現象。 保護美齒飯後就刷牙?NO!先漱口半小時後再刷 在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太甜、太酸、太冰、太熱的食物,以免,牙本質小管裡液體快速流動,讓牙齒敏感的症狀加劇。尤其是太酸的食物,如喝可樂、吃酸梅、含醋,會讓牙齒容易脫鈣、軟化,更易出現痠軟不適的症狀。 若非得吃些酸的食物不可,建議先以溫水漱口,降低口腔內的酸性,待三十分鐘口腔的酸鹼度,恢復平衡後,再開始刷牙,對牙齒的傷害較小。 而有敏感性牙齒時,可做牙齒美白療程?在安全範圍內是可做的,但應先處理好牙齒問題後,再來考慮做牙釉質的美白。在牙齒漂白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當自由基跑到牙髓腔裡,也會出現牙齒痠軟的反應,但這與敏感性牙齒的牙本質小管外露,導致的牙齒敏感成因不同,約在做完牙齒美白的二十四小時到七十二小時內,即可回復。  【延伸閱讀】3步驟預防敏感性牙齒敏感性牙齒與牙釉質過度磨耗、牙本質小管外露、接觸刺激而感受到痠痛不適有關。吃完酸性食物,先溫水漱口、正確使用抗敏感牙膏、選對牙刷潔牙很重要。1)吃過酸性食物,會讓牙齒易脫鈣軟化,先以溫水漱口,待30分鐘再刷牙。2)擠一小坨抗敏感牙膏在指頭上,再塗在牙齦、牙冠交界處,等3分鐘再刷。3)宜選擇軟毛、小刷頭的牙刷,刷毛與牙齒呈45度角,輕輕刷牙齦溝及牙冠。 ‧值班醫師 黃瓊芳‧經歷: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秘書長現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主任、家庭牙醫科主任專長:一般牙科、牙體復形、牙齒美白、口腔保健及口腔衛教※ 更多精彩文章,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消化道息肉 一定要切除?

消化道息肉 一定要切除?#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40期 整理/黃秀美)膽囊息肉、胃息肉、大腸息肉,都是消化道常見的息肉,為什麼消化道這麼容易長息肉?是因為吃錯東西嗎?當發現消化道有息肉時,最好能夠馬上切除,以免罹癌?息肉,泛指黏膜上的贅肉。人體有黏膜的位置,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都有機會長出像多餘贅肉般的息肉樣病灶。 消化道是人類進食、消化、排泄的管道,食物從口腔到肛門,會與消化道接觸摩擦。由於現代人的飲食較油膩、難消化,讓食物停留在消化道的時間拉長,再加上膽固醇過高,都會使得消化道長息肉的機會增加。 而服用藥物,也有可能會增加消化道息肉的機會。舉例來說:當胃酸流入食道,形成胃食道逆流,會導致食道黏膜的受損與不適,治療上,有時會服用氫離子幫浦拮抗劑來減少胃酸,對於胃酸過多引起的胃食道逆流,治療效果好,但若持續長期服用時間超過一年,發生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 polyps,編按:分泌胃蛋白酶的胃底腺增生,所產生的息肉,絕大多數是良性)的比率也會增加。 臨床上,大腸息肉、膽囊息肉、胃息肉是消化道最常見的三大息肉。而消化道息肉,也有不同的類型,大致可分為從肌肉層或黏膜層中長出來的腺肌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因感染發炎結疤,產生的發炎性息肉,以及,最有癌變可能性的腺瘤狀息肉。 以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四千多人罹患,已連續五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高的大腸直腸癌為例,有近九成五是腺癌,是由正常的黏膜,先發展成腺瘤狀息肉,再逐漸進展成腺癌。 本週由專精消化道保健的邱正堂醫師,分享正確看待消化道息肉的關鍵之道。 已開發國家含台灣,五十歲以上的男性約有二成到二成五有大腸息肉,相當於每四到五人中,有一人有大腸息肉,女性較男性略低,也約占一成五到二成左右。 不見得是癌症常見良性的增生性息肉 但即使是有大腸息肉,也不表示會得大腸直腸癌,這是取決於息肉大小、形狀與組織學的分類等等。 在小型的大腸息肉中,最常見的息肉是增生性息肉,其次,才是發炎性息肉與有癌變可能性的腺瘤狀息肉。但在大型的大腸息肉中,腫瘤狀息肉的比例,則大幅增加。 而胃息肉中,絕大多數是增生性息肉與胃底腺息肉;腺瘤狀息肉,僅占五%至七%左右。膽囊息肉,六成是因膽汁中的膽固醇、脂肪形成的膽固醇性息肉,二成到二成五是腺肌性息肉,一成是發炎性息肉,腺瘤狀息肉,也僅占四%到五%。 不一定有症狀內視鏡檢查能適時發現 大多數的胃腸道息肉,沒有症狀,是在健檢時做內視鏡檢查,意外被發現,但有少數長在胃部、乙狀結腸、直腸、肛門的增生性息肉,因息肉本身的血管多,較可能會出血,而有解黑便、血便、肛門出血的症狀。大型的腺瘤狀息肉,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 即使是無症狀的胃腸道息肉,也會建議在進行內視鏡檢查時,直接做切片,目的是診斷息肉的分類,再視切片的結果,決定治療的方式。 舉例來說:有癌化可能性的腺瘤狀息肉,當然會建議盡量切除,以絕後患。增生性息肉,雖癌化的機會不高,但易有胃腸道出血的狀況,通常也會建議切除,在做完治療性內視鏡切除手術的二十四小時到七天內,有少數患者可能會有胃腸道再度出血的情況,不建議一做完切片,就安排出國行程,以免臨時有出血狀況時,無法及時處理。 若是腸胃道息肉太大、容易大出血,或是角度不佳,無法以治療性內視鏡切除時,則可改採腹腔鏡手術或剖腹手術。 膽囊息肉,通常也沒有症狀,若是影響膽囊排空功能,或膽囊息肉卡到膽囊出口時,會在進食後數小時,出現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續性的腹痛,則有機會引起急性膽囊炎,須做膽囊的切除。 若是○.五到一公分的無症狀膽囊息肉,未合併膽囊結石時,建議每三個月到六個月做腹部超音波追蹤檢查。超過兩公分的單顆膽囊息肉,或膽囊壁厚薄不一且有浸潤現象時,有較高的比率是癌化可能性高的腺瘤狀息肉,也會建議做膽囊的切除。一公分到兩公分,則會視情況考慮是否切除。 不能放縱腰圍高纖清淡加運動勤保養 怎麼避免長消化道息肉?目前認為現代人的胃腸道息肉是因食物與消化道接觸摩擦的時間拉長有關,若能夠採取高纖飲食,不抽菸、少飲酒、少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飯後適度運動,可促進腸胃蠕動,讓食物排空時間縮短,可能有助於減少胃腸道息肉的產生。 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器官,雖沒有食物通過,但當膽汁中的膽固醇過高時,也會讓膽囊長息肉的機率大幅增加,建議可採取清淡的飲食,膽囊也較不會因為要消化過多高油高熱量的食物,而需要強力收縮來釋出膽汁,可減少膽囊的負擔及發炎的機會。 而與粗腰圍密切相關的新陳代謝症候群與糖尿病,也會增加大腸息肉症的風險。好好控制腰圍及體重,也很重要。 【延伸閱讀】消化道保健3要訣常吃太油、高膽固醇、難消化的食物,會延長腸胃道的消化時間,讓食物與消化道接觸摩擦的時間拉長,肥胖、腰圍粗,都會使得消化道長息肉的機會增加。1)多吃蔬菜水果,蔬果中的纖維,可促進腸胃道蠕動,加速胃腸排空。2)晚餐建議要清淡,飯後半小時可適度運動,腸胃的蠕動,也會增加。3)女性腰圍80公分以下,男性90公分以下,較不會增加大腸息肉風險。‧值班醫師 邱正堂‧經歷: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醫學會監事現職: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專長:胃腸道內視鏡治療及內視鏡超音波的臨床研究、胃酸逆流食道炎、食道癌、胃癌、胰臟癌※ 更多精彩文章,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內視鏡檢查 如何選醫師?

內視鏡檢查 如何選醫師?#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37期 整理/黃秀美)你可能為了自己的健康,自費接受胃鏡或大腸鏡檢查,或因嘔酸水、胃痛等腸胃道症狀,而接受胃鏡檢查,而你所做的胃鏡或大腸鏡檢查,到底OK嗎?根據健保資料庫的資料,台灣每年胃鏡檢查(即上消化道內視鏡)的人次,達八十萬以上。而在國民健康局推動大腸癌篩檢下,大腸鏡(即下消化道內視鏡)的檢查與治療人次更是扶搖直上。這還不包括自費健檢的胃鏡及大腸鏡等內視鏡檢查。 你買東西時,會貨比三家,想要花錢享受美食前,也會事先做功課,先了解各個餐廳所提供的食物及服務水準。當你要接受辛苦的內視鏡檢查或治療時,是否會先花些心思研究你所要接受的內視鏡檢查或治療,是否達到應有的目的? 不管是無症狀的健康檢查,或是因為有腹痛、解黑血便、嘔酸水、便秘,而懷疑有消化道出血、潰瘍、胃癌等疾病而接受內視鏡檢查或治療,一個成功的檢查與治療,除了需要病人配合檢查前的準備外,醫療院所提供的軟硬體設備是重要關鍵。 而多了解健檢中心及醫療院所提供什麼樣的內視鏡主機及鏡子、內視鏡治療器械完備嗎?有沒有切實的保養?做內視鏡的清潔、消毒的人員,是否受過專業訓練?執行內視鏡檢查的醫師,有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且認證、持續接受再教育?有沒有配置專業的內視鏡技術師?這些都是選擇好的、有效的、安全的胃鏡及大腸鏡檢查的重要參考。 比機器品質影像清晰,腫瘤無所遁形 本週由專精內視鏡檢查與治療的王秀伯醫師,分析影響內視鏡檢查與治療品質關鍵之道。 內視鏡的檢查與治療中,影像的清晰度,相當仰賴內視鏡的主機及鏡子。內視鏡的主機,像汽車一樣,有Benz、BMW,或普通級的、高階的內視鏡主機,可提供清楚的影像及進步的光學功能。 另外,內視鏡主機與檢查時會放進消化道裡的鏡子,就像汽車,使用越久,保養就更重要。以鏡子為例:保養好的鏡子,可讓檢查時的視野光線、可觀察的角度、腸胃道的撐開度(編按:腸胃道如果縮在一起,就無法觀察到細節)等等,都可達到其最佳境界,才可減少病灶的遺漏機會。 而內視鏡健檢,最重要的目的是偵側初期的病變,尤其是上消化道的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早期發現可早期治療,達到次級預防的目的。 傳統的內視鏡是以白光(氙氣)當光源,若是小而扁平的腫瘤,在白光下的顏色,易與正常組織混沌,不易分辨。 因此,許多特殊光的新式內視鏡診斷工具,包括窄頻影像(Narrow Band Imaging, NBI)、智能分光技術(Fujinon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 FICE)、I-Scan電子光染色等等特殊光的技術,可讓已有初期病變的腫瘤更凸顯,有助於疾病的早期診斷,在做自費健檢時,可納入考量。 比附加功能切除、止血,也能搞定 除了診斷、切片檢查外,目前治療性內視鏡的發展,包括消化道出血止血、息肉切除,而癌前病變或早期的表淺癌症,也可在確診的同時,做內視鏡腫瘤切除術,縮短治療的療程,且病人恢復較快,不一定要進行外科的開刀。 舉例來說:有些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運用內視鏡止血術,包括止血夾、注射針注射法、結紮法,或是以氬氣電漿凝固術來燒灼出血點,達到局部止血的目標。 又如息肉切除,可使用電燒機通電金屬切除套環來進行。民眾在選擇醫療院所時,可事先詢問是否有相關的內視鏡設備及治療器械,以獲得內視鏡治療的益處及目的。 由於,內視鏡屬於重複使用的醫療器材,一般須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內視鏡技術師做初步的表面清潔後,再放入消毒機中消毒。若消毒步驟不完整,有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內視鏡技術師對器械消毒、維護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比操作證書醫師、技術師須持續進修 民眾在選擇內視鏡檢查時,應關切的重點是提供內視鏡檢查的單位,是否使用合格的消毒液及維護良好的清潔機,且配有內視鏡技術師。 內視鏡這類影像檢查的判讀及高度技術的內視鏡治療術,主要是仰賴內視鏡醫師的經驗及專業能力。而攸關性命的內視鏡專業能力,尤其是特殊的內視鏡治療術(如:內視鏡腫瘤切除技術),更需要有嚴謹的訓練與再教育。 但目前在台灣,只要是領有醫師執照,不管任何科別,都可以施做內視鏡檢查,民眾如想更安心接受內視鏡檢查與治療,可以確認該醫師是否有內視鏡相關學會的證書,有沒有持續參與內視鏡專業能力的再教育,因為內視鏡技術一直不斷進步。 而內視鏡技術師,也是內視鏡室裡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從內視鏡的保養、器械的維護、內視鏡進行時的襄助、病人安全的維護以及內視鏡的消毒,每一項都需要高度專業訓練與再教育,可選擇有內視鏡相關學會認證的內視鏡技術師。 未來這些專業認證,會陸續公布在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網站上,供民眾參考。 【延伸閱讀】3關鍵讓檢查更有效如何讓內視鏡檢查達到最大的效益,受檢者在做內視鏡前的自我準備,以及醫療院所硬體上的設備、清潔、保養,軟體上的內視鏡醫師及內視鏡技術師的能力,都是關鍵。1)充分配合內視鏡檢查的準備,如:檢查前,禁食八小時。2)光學功能佳、保養好的內視鏡主機與鏡子,才可提供清楚的影像。3)經內視鏡相關學會認證的內視鏡醫師及技術師,專業能力有保障。‧值班醫師 王秀伯‧經歷:台灣消化系統內視鏡醫學會秘書長現職: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內視鏡科主任專長:緊急內視鏡、膽胰疾病及膽胰內視鏡治療術※ 更多精彩文章,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矯正牙齒 都要戴牙套?

矯正牙齒 都要戴牙套?#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36期 整理/黃秀美)牙齒不整齊、該長的牙長不出來、暴牙,都會影響外觀,每到暑假,就是青少年牙齒矯正及正顎手術的熱季,到底矯正該注意什麼重點,才能擁有美觀健康的牙齒?暑假即將開始,許多擔心孩子齒列不整,有可能影響到社交的父母,會趁著暑假空檔,安排孩子開始接受齒顎矯正治療。有些高中升大學的青少年,也會趁著社交圈轉換的時機做正顎手術來降低「變臉」帶來的人際交往困擾。 齒列不整齊,從單純的牙床太小、牙齒太大,造成的牙齒擁擠,到多生齒、上下顎的發育不佳,都有可能。這些牙齒及顎骨的發育問題,若能借助3D影像齒顎矯正評估,在恆牙尚未完全萌發、骨骼尚未定型前,早期做介入性治療,有機會讓恆牙拉到正確位置,引導顎骨往正常的方向發育。 所謂的3D影像齒顎矯正評估,是利用牙科的電腦斷層(CT)、齒模掃描機、3D照相攝影,再結合電腦輔助技術,描繪出軟組織(如:皮膚)、骨頭、牙齒的相互關係,以及每一顆牙齒,在齒列上的位置、角度、牙根狀況,牙髓神經與相鄰牙齒、下顎齒槽神經管的相對位置,呼吸道的解剖形態。 運用在齒顎矯正上,可模擬牙齒的移動,預測矯正後的齒列、牙根跟骨骼的關係、咬合、呼吸道及臉型外觀做全方面的評估。對於避免牙齒過度移動,導致牙根外露,衍生的牙齦萎縮、牙根吸收、牙周病有參考價值。 本週由專攻3D影像齒顎矯正評估的許勝評醫師,分享齒顎矯正的關鍵之道。 及早評估降低手術機率與治療困難 身為父母,若孩子的恆牙長不好、參差不齊,怎麼辦?是很多家長都會關心的議題,建議可以在孩子八到九歲時,約恆牙換了四到八顆時,做第一次的齒列評估。 一方面是可先初步了解孩子上顎及下顎發育狀況,以及恆牙的牙胚位置,特別是戽斗、下巴後縮等咬合有異常問題的孩子,可透過功能性的矯正器,誘導顎骨往正常方向發育,有機會降低成人後,須做正顎手術的機率。 而天生恆牙過度擁擠的孩子,也可透過計畫性的拔牙,把會卡住的牙齒先拔掉,讓再長出來的恆牙,有足夠空間排列整齊些,有機會可以不用矯正,或減少接下來齒顎矯正的時間及困難度。 另一個原因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有時會有阻生齒的問題,當門牙、虎牙、小臼齒萌發後,對側相對位置的牙齒,若超過六個月,仍沒有長出來時,就要懷疑是否有阻生齒的問題,及早處理。 一般來說,懷疑有阻生齒會拍一張環口片(Panoramic film),若確診為恆牙附近,多長了一顆多生齒,阻擋了恆牙的萌發,須做門診手術,把多生齒拔掉,再看阻生齒,能不能自然萌發,如果等個半年、一年還是長不出來,再動手術,把阻生齒拉出來。 3D影像精確輔助齒顎診斷 現在,則可利用3D影像齒列矯正評估,看多生齒跟阻生齒的關係,以及 阻生齒的角度、牙根有沒有彎曲或倒勾,來評估阻生齒有無機會自己長出來,或需要運用矯正器強制萌發。 若需要強制萌發時,可以在動多生齒手術時,同時,把埋在牙齦裡的阻生齒露出來,可減少手術的次數及等待阻生齒萌發的時間,透過3D影像齒顎矯正評估,也可確認多生齒、阻生齒的精確位置,手術時,用較小的手術切口,把多生齒取出來,傷口較小,減少手術後的不適。 至於,何時是孩子做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通常乳牙全部換完,可開始接受齒列矯正治療,但由於牙齒矯正成功與否,與孩子的配合度,很有關係。若孩子愛吃甜食、喝含糖飲料又不肯好好清潔牙齒,就不建議太早做齒顎矯正治療。 而矯正中、後期,也常需要患者配合在矯正器上拉橡皮筋,若不配合,矯正期會越拖越長,常成為親子衝突的導火線。對於治療意願不高或無法配合的孩子,建議可等到高中畢業升大學時,自己也很在意牙齒排列且配合度高時,再來考慮。 下巴後縮小心呼吸中止症 要特別提醒的是,台灣須做齒顎矯正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屬於上顎暴牙、下顎內縮的個案,外觀會呈現上唇突出、嘴巴閉不起來的情況,接受齒顎矯正治療時,有可能會建議上下左右各拔一顆牙齒,把齒列往後拉。 但我們現在知道當下巴比較後縮時,舌頭也會往後縮,呼吸道會比較狹窄,有時會有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問題。這類患者,光是把牙齒往後拉,雖可改善上顎暴牙的外觀,但對於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可能是不利的。 建議此類患者應到睡眠中心做睡眠檢查,了解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情況,並做3D影像齒顎矯正評估模擬,再來決定是否單純拔牙做齒列矯正,還是須合併正顎手術把下巴拉出來,對於患者外觀、咬合及呼吸道的通暢度,最有益處。 在做正顎手術時,3D影像可以用來做立體測顱分析、精確定位下顎齒槽神經的位置、模擬手術中的骨頭移動,並輸出數位化的手術導引板,在手術中使用,可避免神經傷害,達到精準的骨頭移動,以符合預期的手術目標。【延伸閱讀】3招讓矯正更理想戴矯正器會增加牙齒清潔難度,有時也會刮破口腔黏膜,造成不適。在微調齒列時,常會在矯正器上拉橡皮筋施力,需要患者的配合,才能得到理想的治療結果。1)矯正器易卡食物殘渣,必須用牙間刷,仔細清潔矯正器旁的牙面。2)若發現矯正器會刮傷口腔黏膜,可用軟蠟把矯正器包起來。3)矯正器上的橡皮筋,會因為浸泡在口水中而失去彈性,必須勤更換。 ● 值班醫師 許勝評 ●經歷: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秘書長現職:台北長庚顱顏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學術委員會主委專長:3D影像齒顎矯正評估 ※ 更多精彩文章,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隨時「乾洗手」 殺死腸病毒?

隨時「乾洗手」 殺死腸病毒?#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35期 整理/黃秀美)腸病毒疫情創七年新高,單週病例已破三萬五千人次,今年流行的病毒株,雖非致命性最高的腸病毒七十一型,但少數孩子會出現大片水泡的病兆,有時易與水痘混淆。腸病毒是生長於腸道的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大致可分四大類,包括克沙奇A型病毒、克沙奇B型病毒、伊科病毒,以及新腸病毒(如:重症率高的腸病毒七十一型)。感染後,第一週的傳染力最強,病毒甚至可持續從糞便中排出兩到三個月,但臨床上,鮮少有腸胃症狀。 相對於去氧核糖核酸病毒(DNA病毒,編按:台灣常見的DNA病毒有B型肝炎病毒),RNA病毒有較高的變異性,較易產生突變,這也是腸病毒,較不易研發出有效疫苗的原因之一。 今夏流行的腸病毒是去年底就在美國盛行的克沙奇A6病毒,大部分孩子的水泡主要出現在手、足、口及泡疹型咽唊炎,口腔內的上顎、咽部會有小水泡或潰瘍。 有時家中兩個孩子,同時得了腸病毒,一個可能是以手、足、口為主要表現,另一個卻只有泡疹型咽唊炎。今年少部分的腸病毒患童,水泡會特別多,分布範圍廣,甚至大於體表面積一○%(編註:一個手掌等於體表的一%,體表面積一○%,約等於十個手掌大),水泡會長到額頭上、全身,這是以往較少見到的情況。 本週由專精小兒感染症的黃瑽寧醫師,分享如何預防腸病毒的關鍵之道。 今夏流行病徵冒大量水泡、掉指甲 年齡越小的孩子,因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在感染腸病毒時,通常水泡會長得比較多、比較廣泛,但若是原本就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兒,因為皮膚的天然屏障較差,缺乏保護膜,在罹患腸病毒時,有可能因為水泡長得太厲害,而被誤以為是長水痘或是泡疹性的濕疹,而影響到用藥的選擇,甚至誤用到抗生素治療。 在臨床診斷上,最精確的是做病毒培養,但由於病毒培養的報告,往往需要等待一到兩週的時間,所以,還是會依據臨床症狀做判斷。 若是已經打過水痘疫苗的孩子,較容易排除是水痘,而腸病毒的水泡跟水痘的水泡,較大的差異在於腸病毒的水泡,不會像水痘有新舊雜陳的現象,通常是萬「泡」齊發,一口氣一起長出來,也沒有明顯的搔癢感。另外,腸病毒在發完疹子後,只會有些色素沉積,一段時間就會淡化不見,不會像水痘那麼容易留下凹疤。 至於,泡疹性濕疹的病童,本來就不多,今年若有類似的病症,也比較有可能是得到這種不典型的腸病毒。 這次的腸病毒,在發病後幾週,有些孩子可能會有掉指甲的現象,看起來像兩層指甲疊在一起,上層的指甲會脫掉,有如指甲脫了一層皮,雖然看起來很痛,但小朋友並不會有明顯不適,也不致影響到孩子的日常活動,請家長不必特別憂心。 留意重症症狀持續嗜睡、嘔吐或肌抽躍 雖然今年腸病毒的臨床症狀,水泡有可能長得比較誇張、可怕,所幸克沙奇A6病毒,不像惡名昭彰的腸病毒七十一型,那麼容易出現重症,通常發燒個三天,發病一到兩週左右即可痊癒。 這段期間,小朋友可能會因泡疹性的咽唊炎而不肯喝水、胃口不佳,應多注意水分的補充,可以多給孩子喝些冰涼的飲料,以及冰淇淋、布丁等容易吞嚥,可紓解喉嚨不適的食品。 要特別提醒家長,腸病毒的克沙奇A6病毒,雖不像腸病毒七十一型會侵入腦幹有致命危機,但偶爾還是可能導致腦炎。今夏在臨床上,還是有極少數的腸病毒七十一型病毒個案出現。 家長仍宜多留意腸病毒的重症症狀,包括持續嗜睡、意識不清、持續嘔吐,這表示腸病毒,有可能已跑到腦部。 如果有肌抽躍,孩子在睡覺時,出現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這有可能是病毒攻到腦幹,導致睡眠中樞出現問題。倘若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活動力降低,則有可能是出現心肌炎的症狀,都是需要馬上掛急診的情況。 漂白水清潔才正確聚焦浴室、餐廳、遊戲區 酒精殺菌,是靠溶解病毒的脂質外套膜來殺死病毒,但由於腸病毒是屬於沒有脂質外套膜的病毒。因此,包括酒精,以及以酒精為主要殺菌成分的「乾洗手」商品,都無法有效殺死腸病毒。 在腸病毒的流行高峰期,以肥皂勤洗手、使用稀釋漂白水消毒,才是正確的防疫措施。而光用清水隨便洗洗,也沒有用,重點在於用肥皂洗手,尤其是手指間的指縫、指尖、大拇指,特別要認真搓洗,再用清水洗淨,並以拋棄式的紙巾擦乾,才不致讓洗手的效果打折扣。 大人也是會得腸病毒,但症狀通常較輕微,若有腸病毒的相關症狀,如:喉嚨癢癢的、吞嚥時,稍微有點喉嚨痛,即使沒有發燒,在照顧孩子時,還是應該戴上口罩,並且加強勤洗手。家人共用的浴室、餐桌,以及孩子常玩的遊戲區這三大重點區域,可用稀釋的含氯漂白水擦拭消毒。 同時,孩子若能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即可維持良好的抵抗力,較不容易生病。若孩子常隨流行病起舞,宜多留意孩子的作息及情緒。        【延伸閱讀】3步驟教你正確洗手維持手部衛生,並不是把手沾濕,隨便搓搓,沖個水,就算洗乾淨。正確的洗手,至少得花上20秒。而容易忽略的指縫及指尖,更須以肥皂仔細搓洗。掌對掌,手指交叉仔細搓洗容易忽略的指縫。容易接觸病毒的指尖,可在手掌上,前後旋轉式搓洗。以清水充分沖洗後,記得再以拋棄式的紙巾擦乾雙手。● 值班醫師 黃瑽寧 ●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專長:感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過敏氣喘※ 更多精彩文章,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吃素不吃肉 腸癌可遠離?

吃素不吃肉 腸癌可遠離?#民醫談養生

(商業周刊1334期 整理/黃秀美)六月起,國民健康局將擴大大腸直腸癌的篩檢對象,大腸直腸癌已連續五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而大便帶血,就是大腸直腸癌徵兆?連接小腸的大腸,是人體消化系統的末端,始於闌尾(俗稱盲腸),依序可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以及位於肛門前的直腸,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的水分,並讓食物的殘渣形成糞便,再經由肛門排出。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簡稱國健局)公布的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二○一○年大腸直腸癌新增的人數超過一萬四千人,其中,約有九成左右的患者年齡在五十歲以上,這也是國健局將大腸直腸癌的免費糞便潛血篩檢對象定為五十歲以上的主因。事實上,大腸直腸癌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以占國人大腸直腸癌近九成五的腺癌為例,由正常的腸黏膜發展成大腸息肉,約需要十年,再經過五到十年,才逐漸進展成腺癌,若能及早切除大腸息肉,可降低進展成大腸直腸癌的機率。而依據國健局的統計,國人做糞便潛血篩檢,結果呈陽性反應(代表糞便中有血液的反應,有時是肉眼無法分辨的輕微出血)的患者中,每兩人,有一人有大腸息肉,且每二十二人中,有一人已罹患大腸直腸癌。本週由專精大腸直腸癌的魏柏立醫師,分享如何降低罹患大腸直腸癌風險的關鍵之道。飲食西化、毒食品⋯⋯大腸癌,發生人數居冠國人的平均餘命年年增加,內政部估計二○一二年國人平均餘命是七十九.五歲,但倘若罹患了大腸直腸癌,平均年數損失是十三.七年。而大腸直腸癌值得注意,不只是因為大腸直腸癌已是連續五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更重要的是這十年來,大腸直腸癌的罹患人數已有近倍數的成長,從原本的七千多人,增加到一萬四千多人。為什麼這十年間會有這麼大的變化?與台灣經濟起飛後,國人飲食的西化,以及,食物中的毒物,脫不了關係。塑化劑、毒澱粉、農藥米……,早已防不勝防,人體的腸道,更是首當其衝。而紅肉中的原血紅素(heme)經油炸、燒烤等高溫烹調後,會產生致癌物,對細胞造成破壞,導致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一公斤經高溫燒烤牛排的毒素,相當於吸六百根香菸。吸菸、加工肉品,都與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有關。二○一三年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所發表的四十五萬人研究也指出,每天吃加工肉品超過四十公克的人,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高,因此死亡率比少吃二十公克加工肉品者要高。同時,嗜吃加工肉品的人,往往喝更多的酒、抽更多的菸,較少吃蔬菜及水果。人要存活,就必須要進食,紅肉中的原血紅素,含有豐富的營養,並非一無是處。如果能夠適量攝食,改變烹調的方式,以蒸、燉為主、避免高溫,對於減少致癌物的發生,就有幫助。戒菸酒、均衡飲食⋯⋯吃全素者,仍要定期篩檢即便吃全素,可能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較肉食者低,但臨床上還是有素食者,經診斷為大腸直腸癌時,就已達第四期的病情。因此,除了均衡飲食、戒菸、少飲酒外,定期做大腸直腸癌的篩檢,也很重要。若是等到便血、大便中有黏液、貧血、體重減輕等典型的大腸直腸癌症狀出現,往往表示癌症的期數較高。若是沒有家族史,五十歲以上,建議可做糞便潛血或是大腸鏡篩檢。或是有疑似大腸直腸癌症狀或相關家族史的民眾,則視情況,提早做大腸鏡檢查,怕痛的患者,可考慮在麻醉醫師的全程監控下做無痛大腸鏡,有助減輕檢查時的不適感。傷口小、恢復快⋯⋯九成患者可用腹腔鏡手術大腸鏡檢查前三天,宜減少高纖維食物的攝取,可吃白米飯、稀飯、白吐司、濾過殘渣的果汁等少纖維的食物,檢查的八小時內做清腸準備,有助於看到清楚的腸黏膜,檢查時,看到息肉,可同時切除,若懷疑有癌症的可能性時,則會採檢體做病理檢查。由於微創手術的進展,即便是罹患大腸癌,也不見得要做大切口的開腹切除手術。以北醫為例,除了腫瘤太大、腹部組織沾黏、腹膜炎等情況外,有高達九成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可使用腹腔鏡手術,利用四到五個○.五公分、一公分的傷口,來做腫瘤、淋巴腺的切除,手術中的出血量,平均不到七十c.c.,可減少患者手術後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以及發生腹部組織沾黏等併發症的機率,有助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手術後的恢復期,同時,對於患者的長期存活率,也沒有負面的影響。近年引進的達文西機械手臂微創手術,則因器材的進展,讓手術操作更精細,提供大腸直腸癌患者更多肛門保留機會。而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效果與癌症期數關係密切。當拖到第四期,已有遠處轉移,如:肝、肺轉移時,即使再高明的手術技術、化療,五年的存活率,即下滑到一○%至三○%。及早篩檢,接受必要的治療,仍是關鍵。值班醫師 魏柏立經歷:恩主公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理事現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專長:直腸癌肛門保留手術※ 更多精彩文章,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