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桃縣食品稽查 因應春節到來

桃縣食品稽查 因應春節到來#春節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桃園縣衛生局及消保官因應農曆春節到來,維護國人購買年貨之消費權益,分別於102年1月9日、16日及24日,共同前往桃園市家樂福經國店及春日店、蘆竹鄉好事多、八德市大潤發針對魷魚絲、豬肉、香菇、香腸進行抽驗查核,於家樂福春日店查獲逾期食品1件,將依法裁處。此外,亦督促業者改正其他相關缺失,以確保消費者權益。衛生局表示於第一波抽驗110件年節食品,其品項包含調味豆干、糕製品、年菜產品、瓜子堅果類等休閒蜜餞、金針香菇蝦米等乾製品、香腸臘肉等年節食品。抽驗結果中有4件不合格,分別是雲林縣業者所販售金鉤蝦米及筍干、臺中市業者販售黃筍干與高雄市業者販售的特級蝦米,因產品二氧化硫均超標,已依法處辦。二氧化硫用於食品為抑制食品產生褐變,藉以抑制微生物生長,當其被氧化時具有強烈的漂白效果,故常用於食品中作為漂白、防腐及保存的用途,雖然二氧化硫可隨尿液排出體外,但若過量攝取可能會導致嘔吐,甚至過敏反應。民眾於購貨時常忽視了注意標示、保存期限,以致購買了過期不新鮮之產品導致身體健康受了損害。衛生局及消保官在此提醒民眾購買年貨時最好充分了解產品特性,並選購有完整標示,包裝良好及註明保存條件,對於散裝品之部分,應注意有標示「品名」及「產地」,避免購買來路不明食品。

書法揮毫送春聯 民眾齊討好彩頭

書法揮毫送春聯 民眾齊討好彩頭#春節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署立基隆醫院今(22)日舉辦「癸巳迎春開泰」贈春聯活動。活動中邀請了四名知名書法家到現場揮毫送春聯,一起來討個好彩頭。民眾爭相索取,短短一上午,不到12點500份春聯通通送光光。活動一開始由王文彥院長及許振榮副院長與受邀的四位知名書法家郭偉煌、張明萊、黃玉琴,陳明鏡共同揮毫寫下「癸巳迎春開泰」的春聯。並由這四位書法家現場揮毫,贈送民眾免費春聯。寒冬送暖,除舊佈新一直是農曆過年的傳統習俗,農曆十二月中旬一過,家家戶戶就會開始籌備春節的應景事務,把家裡打掃的窗明几淨,也要揮灑過去一年的難過與不愉快,準備過好年。春節寫春聯、貼春聯是我國特有的年俗,且隨著時間的演進,人們賦予「春聯」招財納福的積極意義,春聯及年畫更是不可或缺的應景物品。署立基隆醫院院特別選在農曆年前邀請了知名書法家來現場揮毫贈送春聯給民眾,希望大家可以提前感受到年節的氣氛,同時也要提醒大家平時應該要多注意自己及家人的身體狀況,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況上,並提前向大家說聲新年快樂,來年都可以討個好彩頭。(圖片:署立基隆醫院提供)

年節腸胃大掃除? 看診病患暴增6倍

年節腸胃大掃除? 看診病患暴增6倍#春節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已在眼前,對上班族來說,放假是一個放鬆身心的好機會。不過年節期間若大啖豐盛美食,腸胃不但沒得休息,反而更努力工作,加上熬夜、零食、三餐不定時等不規律作息,日以繼夜的超時運轉,經常讓腸胃累出病來。根據中央健保局統計,近年農曆春節期間「非感染性腸胃炎」就診人次為平日6倍之多。預防醫學中心內視鏡主任林姿伶醫師指出,冬季天寒低溫會讓胃酸分泌增加、腸胃蠕動變慢,如果過年又通宵打麻將,長時間窩在沙發上看電視,身體缺乏活動,消化不良問題就會產生。若飲酒過量,也是造成腸胃道疾病的原因。熬夜打麻將又吸菸提神,降低腸胃道血流及前列腺素生成,導致胃壁保護層變薄誘發潰瘍發作。飲食方面,台灣人慣有以雞肉、牛腩、豬排、香腸等肉類為主的年菜,很多人認為每道年菜都只吃一點點,應該沒有關係。林姿伶說,每道菜吃下來總熱量難免有1000大卡,就已超過全天總熱量的50~70%,而且熱量以脂肪及蛋白質為主,易誘發膽、胰疾病及增加肝腎負擔。而過年許多民俗活動都要熬夜,很多人更是幾天幾夜卯起來打牌,熬夜不僅容易使血壓升高,胃酸的分泌也易過多。晚睡或熬夜的人,容易飲食不定時,隨時都在吃喝,胃酸24小時都在分泌,很容易引起胃發炎或胃潰瘍。年節讓腸胃大掃除4撇步一、適時活動並補充水份:熬夜打牌通常一坐好幾個鐘頭,應注意每小時起來走動,並要記得多喝水,強迫自己上廁所。二、慎選零食:在電視機前坐得時間長,容易一邊看電視一邊漫不經心地吃零食,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熱量,因此茶几上最好少放零食。三、重視早餐:早餐將幫你在一天內對食物增加節制力,即使起得晚,也要吃點營養早餐。四、少喝飲料:盡量不喝甜飲料、包裝果汁和啤酒等高熱量飲料,會轉化為脂肪,特別要當心。

春節不忌口! 4成5國民恐胖近兩公斤

春節不忌口! 4成5國民恐胖近兩公斤#春節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過年年菜準備好了沒?如何吃得健康可是大有學問。大部份年菜都有太油、太鹹及熱量過高等問題,若民眾沒有節制地大魚大肉,過了一個年免不了體重直升,造成身體負擔。根據國民健康局去年對全國22縣市進行的「國人於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結果發現近4成5的民眾過年體重增加,平均約重1.7公斤。國民健康局建議民眾年菜的準備,不管是自己做、在外面吃或外帶,都能減卡多纖多健康。團圓飯桌上常有松鼠黃魚、東坡肉、蹄膀等菜色,因油炸烹調及過多油脂的食材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主要原因,若不謹慎選擇及搭配,一頓年夜飯下來很容易就超過1800大卡以上的熱量。以今年長達9天的春節假日為例,一位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只要有一餐超過1800大卡,可能會讓體重增加1.4公斤。如再加上吃糖果、餅乾及喝含糖飲料,體重更會節節上升,因此國民健康局提供選擇年菜的4大秘訣:一、看清熱量標示:現在許多外帶年菜通路都有標註熱量,民眾在選擇時可以優先選擇熱量較低的菜餚,並依家中人數估算適當熱量。二、注意烹調方式:選購清蒸、滷、燙、涼拌等菜餚,避免油炸。燒烤的食物,肉類油脂滴落在火上會產生多環芳烴,吃下肚後恐將誘發腸癌,應酌量選購。三、慎選食材:選擇海鮮料理如蒸魚、海參、鮮蝦、花枝熱量較低。而紅肉(豬、羊、牛)、肥肉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熱量較高,應減少選購。四、主食高纖少油:年菜常有油飯、蘿蔔糕的選擇,油飯為糯米性較不易消化,製備上若加油蔥、豬油或搭配臘腸、香腸、三層肉等配料則熱量較高。蘿蔔糕可以蒸或煮湯方式讓熱量較低。年節期間,仍應維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熱量的攝取,提醒自己維持健康的體重。也可相約一起出外走春,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如走路購買年貨、向親友拜年、至廟裡祈福;就近至鄰近公園或近郊踏青健走;在家中也可邊與親友聊天,可邊騎固定式腳踏車,或是仰臥起坐、抬腿及伏地挺身、伸展操、唱歌跳舞。

春節食得安心!抽驗年節食品均合格

春節食得安心!抽驗年節食品均合格#春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將近,應節食品紛紛上市,雲林縣衛生局為使消費者在節前安心選購年貨,自101年12月中旬起陸續派員至縣內各鄉鎮市超市、傳統市場、食品工廠及其它食品製造與販賣業者進行年節食品抽驗及稽查工作,第一波抽驗21件(7件肉製品、火鍋料6件及8件瓜子、開心果、魷魚絲類等休閒食品),檢驗防腐劑、殺菌劑、保色劑(亞硝酸鹽)、色素、漂白劑、人工甘味劑等項目,結果均符合規定。 食品安全首重源頭管理,衛生局呼籲製造業者要注意食材來源及品質、製造環境的衛生,販賣業者要注意產品儲藏條件;且消費者在選購年節食品,應多了解食品消費資訊、多看、多比較,不購買來源不明之散裝食品,盡量選購完整包裝的產品,同時注意標示的完整性,如:製造廠商、有效日期、保存條件、成分等是否符合規定。並視需要採購年貨,勿囤積食物,以免放久發黴變質,民眾如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或消費疑義,歡迎逕洽食品衛生科。

給大家過個好年 春節物價行政院嚴密監控

給大家過個好年 春節物價行政院嚴密監控#春節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剩下不到一個月就是農曆春節,為瞭解物資供應情況,行政院10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身兼小組召集人的副院長江宜樺在會中表示,春節為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國人對於應景物資及圍爐團圓等需求增加,要求農委會、經濟部、公平會等相關部會,嚴密監控年節前各類農漁畜商品、民生物資的市場供需與價格狀況,適時執行各項調配措施,以充裕供應、平穩價格。行政院表示,在整體物價方面,由於國際大宗物資走勢,在需求下滑及供給逐漸回穩下,預期未來價格大致持平。春節期間,雖然國內對大宗物資衍生商品麵粉、沙拉油及糖等需求較強,但在國際價格持穩且供應充足下,應可維持穩定。經濟部將持續透過「重要商品及原物料市況監理小組」,掌握國際大宗物資市場變化、業者採購及出廠價情形,充分供應年節國內需求,必要時協調供需;同時也將持續掌握通路商及傳統市場等應節商品價格變動情形,促使業者配合穩定物價。在民生物資部分,經濟部將責成國營事業配合,台糖公司小包裝民生用糖及沙拉油持續維持市場最低價;此外,因應春節消費旺季,台糖公司毛豬銷售將配合農政單位,穩定豬價及市場供應,台糖生鮮肉品及加工肉品目前供貨無虞,且不會調整價格。公平會方面,則將針對各項民生物資價格波動情形,除本於權責積極查處外,亦配合各產業主管機關進行相關作為,對於重要民生物資進行監測、或立案調查,並積極查處獨占事業不當訂價及事業間聯合壟斷行為。行政院指出,農委會已擬妥各類農產品供需調配措施,預定年節前增加供應量的一至二成,務使春節所需之各項蔬果、水產與畜禽產品充裕,價格平穩,並持續確保農產品安全衛生,讓國人可以安心度過豐盛、健康的農曆春節。

身體消耗7700大卡熱量 體重減1公斤

身體消耗7700大卡熱量 體重減1公斤#春節

春節期間大家歡渡愉悅假期,更將春節氣氛延續到元宵節,過年期間家人親友團聚,除了圍爐大餐外,看電視聊天中也享用了許多應景年節點心。根據國民健康局100年1月16日至19日對全國22縣市進行「國人於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結果發現,國人吃的東西比平常多者佔3成8,吃三餐的份量比平常多的比率為3成6。每天吃餅乾、糖果及零食比平常多者佔4成7,喝飲料份量比平常多者佔2成。每天運動量比平常少者佔4成3。國民健康局辦理全民健康體重管理計畫,去年全國22縣市參與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的人數達72萬人、11,880隊,累計減重達超過1,100公噸。今年國民健康局鼓勵民眾持續揪團來減重,透過團結力量大,相互支持,向肥胖說不,一起有效學會「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新生活。凡年齡6歲至64歲、體重過重或體脂肪過高的民眾,都歡迎報名,人數不拘。民眾可透過企業、機關、學校、醫院參加;或透過各縣市的衛生局報名。  國健局提醒,當身體消耗7700大卡熱量,就會減少1公斤的體重,每天減少攝取500大卡熱量,或減少攝食300大卡熱量及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就可以每週減重約0.5公斤。5~6顆花生糖、牛軋糖,約300~400大卡的熱量,紅土花生20顆約210大卡,4顆元宵熱量約300大卡,每小時4公里速度健走1萬步或慢跑30分鐘可消耗300大卡熱量。因此在年節結束後,國健局提醒民眾應積極力行健康體重管理,恢復「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生活。

春節放縱狂吃 年後約增1.7公斤

春節放縱狂吃 年後約增1.7公斤#春節

在9天連假當中,很多人容易放縱狂吃,造成年後體重暴增,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指出,6成民眾過年期間不會注意體重,4成民眾則表示體重會增加,平均約增加1.7公斤。開工上班後,又因長期坐在辦公室,這些脂肪就會囤積,變成「長期定存」,到時候想瘦都難。國民健康局的調查還顯示,七成以上民眾不知道如何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聽過BMI指數且能回答正確計算方式的受訪民眾只有3成,顯示國人目前對BMI及健康體重的認知不足。其實BMI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用來簡易判定肥胖程度的指標,算法是將體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通常BMI指數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及死亡率也愈高,成人的標準BMI在18.5到24.之間。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想要瘦身的方法沒有捷徑,就是少吃多運動。在飲食方面,可以用蒸煮拌烤取代油炸沾醬,吃飯時細嚼慢嚥別吃太飽,多喝無糖茶飲取代含糖飲料,最重要就是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在生活方面,可以增加身體活動,多步行、騎腳踏車、少開車,上下班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於前一、兩站下車,再散步到公司或是回家,還有規律作息不熬夜,這樣才能跟脂肪說「Bye!By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