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北市老人健康檢查 3/2開始現場預約

北市老人健康檢查 3/2開始現場預約#心血管疾病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42,777名老人健康檢查服務,3月開始現場預約,4月增加電話預約服務,長者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查詢特約醫院。凡設籍於臺北市今年年滿65歲以上老人(民國33年12月31日前出生)或55歲以上之原住民(民國43年12月31日前出生),皆可參加,請北市長者多加利用,以保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呼籲近年未曾接受老人健康檢查之長者,關注自身的健康,踴躍受檢。惟每位長者參加健康檢查次數以每年1次為限,若重複、超次或自行要求增加檢查項目者,其費用由受檢者自行負擔。衛生局提供A、B兩套健檢方案,供長者任選一套,但97年已選擇含腹部超音波(B套)方案之檢查者,今(98)年只能做A套,需間隔1年(即99年)才可再選擇B套。臺北市老人健康檢查服務,凡符合資格的長者(或委託代理人)可持健保卡與相關身分證件(原住民長者請加多攜帶戶口名簿或證明文件),至鄰近住家或方便就醫的臺北市老人健康檢查特約醫院,辦理現場預約登記。若要瞭解各特約醫院登記預約情形,可洽詢臺北市市民當家熱線(電話:1999轉9)、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各特約醫院(如表2)、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或上網參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  資訊公告/老人健檢或各特約醫院網站,查詢各項老人健康檢查資訊。

定期動脈硬化檢測 預防下肢動脈阻塞

定期動脈硬化檢測 預防下肢動脈阻塞#心血管疾病

六十五歲的王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十年、伴有高血壓。每月抽一包菸的他,已有卅年菸齡,平日易有下肢冰冷及偶有夜間足部痙攣現象。最近走上坡路段或快步行走時,腿部有脹痛及不適感,休息時則稍為緩解。接受「動脈硬化檢測儀」的檢側後,發現有下肢動脈阻塞的情形,目前正規律的接受醫師治療中。下肢動脈阻塞的病因是下肢動脈硬化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狹窄,讓血流無法傳送到足部,以致下肢缺氧。這種疾病不但會減低生活品質與造成殘障,更容易合併心血管疾病引發嚴重的健康威脅。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信揚指出:「超過一半以上的下肢動脈阻塞病患不會有症狀。」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是下肢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每吸一根菸就減少七分鐘壽命,而且吸菸會導致第2型糖尿病、中風、周邊血管阻塞等疾病,根據統計,25%心臟病是吸菸造成,超過80%的下肢動脈疾病患者都有抽菸習慣或曾經抽菸。下肢動脈疾病患者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每年約有5~7%的患者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機率增加二至六倍;而且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患者同時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所以下肢動脈疾病患者即等同曾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或腦中風患者,因為再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相當高。遠離下肢動脈阻塞的威脅,除了平常保健,早期發現與治療也非常重要。下肢動脈疾病該如何預防呢?黃信揚醫師建議:「就是要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肪。此外,患者也需禁止吸菸,當足部傷口潰瘍或間歇性跛行時,必須立即就醫。」有鑑於此,東基引進「動脈硬化檢測儀」,針對五十歲以上的糖尿病患或吸菸者,偵測下肢動脈阻塞及全身性動脈硬化的程度。只要掛家庭醫學科、內科門診,經醫師初步檢查後開立檢查單安排檢查時間。檢測時,護理人員會分別在受檢者的四肢綁上壓脈帶、胸口貼上監測器,費時十分鐘即完成檢測,接著再由醫師判讀報告上的數值資料,即可了解受檢者的心血管健康狀況。

破除健康檢查的三大迷思

破除健康檢查的三大迷思#心血管疾病

一般民眾因過年期間大魚大肉,擔心健診數字滿江紅而逃避做健康檢查,但隨著健康觀念的提升,春節後安排健康檢查的民眾有增加的趨勢,但是,究竟要如何挑選「對」的健診機構呢?許多民眾經常會陷入迷思,包括「價格高低等於品質好壞嗎?」、「健診項目愈多愈划算嗎?」及「到底是選擇醫院還是健診中心比較好?」。面對包裝華麗的「健診說帖」,多數民眾往往不知如何選擇。事實上,只要破除迷思、釐清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適的健診機構並不難。                                                      ■迷思一、健診收費一分錢一分貨?                                                                             健診收費從數千元到數萬元都有,若加上高階影像檢查,費用高達六、七萬元,但不能只用收費標準來衡量健診機構的品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指出,因為健康檢查是高度「量身訂作」的醫療服務,除了基本的篩檢項目外,必須仰賴專業的醫護人員依照每位受檢者不舒服的主訴,並考量家族病史、生活型態與年齡性別等,來為受檢者規劃符合個人需求的健診項目。即使收費便宜,但無法量身訂作,而是一套健診套餐適用於所有人的陽春型健診服務,完整性不足,自然無法滿足受檢者的需求除了檢查項目之外,不少健診中心引進價格不斐的檢查設備,加上營造舒適且注重受檢者個人隱私的健診環境,例如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就擁有1,000坪的健診空間,除了從各大醫學中心聘請各科專業醫師專職服務,光是護理人員就多達50名,平均1.3位護理人員服務一位受檢者,這種高規格的健診服務,可能就無法用幾千元的收費去衡量了。                                                                          ■迷思二、健診項目愈多就愈好?                           健診絕不是「俗擱大碗就好」。有些人認為健診項目一定要愈多愈好,如果價格差不多,A健診中心的檢查項目是75項,B健診中心則有80項,就認為B健診中心是最好的,這種心態並非正確。即使健診項目多,但多半不是自己需要的,這樣健康檢查項目再多、再便宜都沒用。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表示,大部份的受檢者並非醫護背景,面對林林總總的健診項目時,常常不知該如何選擇合適且必要的項目,因此健診前一定要與健診中心進行項目的討論。專業的健診中心懂得尊重個體的獨特性,並有能力因應受檢者的需求進行個人化的規劃,不會要求所有受檢者選擇相同健診套餐。此外,不少民眾認為「高階影像」納入健診項目,才是最「高檔」的健康檢查。曾碧娟指出,高階影像檢查並非人人都需要,除非有嚴重的不適情形,或有癌症、心臟病等家族遺傳史,才建議將高階影像檢查納入。                                                              正因為健康檢查是高度量身訂作的服務,民眾在選擇時,就不能用價格與檢查項目多寡去衡量了,而應懂得考量健診中心的專業規劃能力。                                                                          ■ 迷思三、在醫院檢查發現異常轉診較方便        轉診的便利性亦是一般人考量到底要在醫院亦或是健診中心檢查的因素。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表示,在醫院健診強調一旦檢查出異常,可立即在醫院內安排治療,但健診中心則強調,每位受檢者的健康異常及疾病嚴重程度不同,專業的健診中心可與受檢者進行深度溝通,考量治療專業性、交通便利性等因素,為受檢者推薦適合的醫師,並協助受檢者跟醫師溝通治療方式。                                                      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為例,特別設置一個健康管理中心,一旦受檢者出現健康異常狀況,健康管理師就會立即與受檢者溝通,安排轉診治療,聯安醫護人員也會事先與轉診醫院作好溝通,協助受檢者獲得最好的治療,儘早恢復健康。曾碧娟建議,新的一年才剛開始,此時為自己和家人安排健康檢查,有助奠

敏盛醫院心血管中心挑戰國際認證

敏盛醫院心血管中心挑戰國際認證#心血管疾病

繼榮獲JCI國際醫院評鑑後,桃園敏盛綜合醫院心血管醫學部日前正式挑戰JCDSC(Joint Commission Disease Specific Certificate-AMI)疾病認證,展開為期兩天嚴峻的評鑑審查,成為國內首家挑戰單一疾病國際認證的醫院,進一步將敏盛醫院急性心肌梗塞處置模式躋身世界級之列。    院方表示,正式評鑑結果預定於二月底公告。敏盛醫院近年來以國際視野、創新手法、積極參與各式評鑑,作為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的發展策略,在台大醫院柯文哲教授的指導下,帶領優秀的台大醫師團隊及發展核心科別心血管醫學部,強調「Total solution under one roof」,結合心臟內科及心臟外科團隊,提供全方位照護醫療,病人數在桃竹苗地區獨占鰲頭,至今運用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服務已超過13,000個家庭。評鑑當天,由李威傑執行副院長、周治華總監及康志森主任帶領下,歡迎委員Dr.Nathan Erteschik揭開序幕,隨即展開為期兩天的實地審查工作。重點評鑑項目為24項品質指標及臨床照護,包括心血管醫療品質的簡報呈現、書面資料審查、各單位實地審查及病患訪查等等,藉由國際性的客觀外部稽核制度,以最嚴格標準來監督本院醫療品質之精進。心血管醫學部主任康志森表示,急重症團隊平日即以最高標準檢視每個處置及治療環節,尤其是面對急性心肌梗塞這個心血管疾病的殺手,更不能掉以輕心。前一年成立工作小組,著手規劃,歷經二十多次小組檢討會議,讓每個治療環節的小缺失趨近於零。全員腦力激盪,找出照護的最優模式。以實證醫學的精神及美國最新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治療指引,建立此次疾病認證處置最佳臨床路徑。全體工作人員發揮團隊合作並全力以赴,共同為提升心臟血管醫療照護品質而努力。    敏盛醫院心血管醫療團隊24小時待命,讓病患到達急診,經診斷確定後送入導管室進行血管擴張術並在90分鐘內完成,以達黃金時間內搶救心肌壞死,成為桃園地區心臟血管病患就診首選。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指出,此次挑戰特定疾病的國際醫療認證是敏盛及台灣醫界的另一重要里程碑,若能順利通過,除了可躋身台灣最頂尖的心臟血管團隊,並持續朝晉升國際級的整合性心臟血管醫學中心邁進。醫院評鑑為病患服務把關,JCDSC是特定疾病的國際認證,更進一步把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治要求達到世界第一流的境界,目的是為展現醫療機構能以優異的服務品質,提供特定疾病照顧的承諾,敏盛醫院指出,挑戰「JCDSC-AMI」除了為台灣重症醫療創新服務,更期許為「病患第一、台灣第一」奉獻心力。

降血壓、抗疲勞 黑巧克力健康又營養

降血壓、抗疲勞 黑巧克力健康又營養#心血管疾病

上周末是西洋情人節,想對心上人表達愛意,最具代表性的禮物非玫瑰花、巧克力莫屬;尤其巧克力的香甜濃郁,讓人吃在口中、幸福在心頭,的確就像戀愛的滋味,只是這一口吃下的是健康還是危害身體?不能不留心。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 - 張嘉玲營養師表示,巧克力之所以令人著迷,除了獨特的滋味口感,更因其中的色胺酸有助合成血清素,這是一種能帶來喜悅感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僅可以增加浪漫情趣,也可幫助女性緩解經期症候群的不適;而且巧克力富含鈣、鎂、鋅及維生素B6,同樣有助於減緩經期症候群,近來還被發現能對抗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巧克力的營養成分不低,包括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E、鈣、磷、鎂、銅、鐵、咖啡因、可可鹼及多種多酚,最近更有研究發現,黑巧克力中含有豐富的黃烷醇(flavanol),可以降低血壓,減少胰島素阻抗,具有改善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進而達到保護心血管與預防心臟病的效用。不過,黃烷醇帶有苦味,可可含量高的巧克力,其苦味可能讓人卻,因此有些廠商會加工去除可可的苦味,如此將損失大量的黃烷醇;而加工過程也會讓可可的顏色變深,所以光憑巧克力顏色深淺,並無法判斷黃烷醇含量的多寡。張嘉玲營養師指出,市售巧克力因可可粉、奶粉、糖的調和比例不同而有成分上的差異,有些巧克力會加上糖衣、奶油、核果、花生、米果等,雖然使口感豐富多變,卻讓巧克力變成高熱量、高油脂、高糖份的食品,不但大大減低了巧克力原有的好處,反而容易傷害心臟血管的健康。至於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營養成份更是遠不及黑巧克力。特別是白巧克力,其實只是由可可油、糖、牛奶、香料調製而成,幾乎不含可可粉,當然黃烷醇的含量極低,也就沒有上述各種巧克力的健康益處了。張嘉玲營養師建議,選購時應注意營養標示,最好是可可含量在65%以上、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黑巧克力,而各種黑巧克力產品中,又以苦味者為佳,太過甜蜜的雖容易入口,卻不利健康。此外,必須注意,即使是黑巧克力,仍含有糖份、可可油,熱量不低,因此建議每天攝取黑巧克力不要超過40公克,其熱量約200大卡,且記得要減少當天其他飲食中的脂肪、糖份攝取,以維持熱量平衡,避免體重增加。如果擔心市售巧克力熱量都太高,不妨自製水果巧克力。取適量黑巧克力磚隔水加熱融化,再將草莓、蕃茄、蘋果等水果洗淨切塊,以竹籤串成一串,沾上巧克力外衣,待巧克力凝固即可包裝,這樣一串水果巧克力熱量約50大卡,不但能吃出濃情蜜意,也多了一分健康。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心血管疾病

過去幾年來,臨床神經科醫師總不斷對患者耳提面命,告訴他們規律運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除了維持體重、保持身材、增加心血管的耐受力、讓心情愉快外,他們現在又多了一個好理由:“預防失智症”。最近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尼克拉醫師正式在新一期的期刊上發表這樣的研究成果。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神經內科 - 劉議謙醫師表示,這個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於這是第一篇經雙盲、隨機分配來証實運動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的研究(之前的研究大多是臨床觀察的結果,證據力稍顯不足)。經過24星期,每星期至少150分鐘的規律運動(因為加入研究的患者年齡層均較高,所以此規律運動以走路為主),參與研究的患者(加入研究的患者均為自覺有記憶問題但仍未達失智症診斷標準者)。在18個月後這些人都得到失智症的比率明顯的降低。在其他心智功能,如執行功能、短期記憶、語言等也都獲得一定程度的進步。最重要的是,參與研究的患者、家屬、臨床醫師及研究人員都明顯的感受到他們的進步。那究竟運動這件事,到底是如何讓我們的腦子更健康呢?劉議謙醫師指出,腦科學專家們提出以下可能的假說。第一、運動時腦血流量的需求增加,長久以來會刺激腦內血管的增加,在這些側枝循環增加的影響之下就會讓腦子缺血的機會大為減低。第二、動物實驗也證明了運動可以加強神經的再生,也就是增加與失智症息息相關的海馬迴神經元,其他假說還包含讓神經元更為健康,增加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等。對於已經被醫師診斷失智症的患者、或還沒得到失智症但相當憂心未來會得到的人而言,這實在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但,劉議謙醫師提醒,需注意的是,18個月的觀察期在臨床醫師的角度來說仍然是太短,運動對於失智症的長期影響還待長一點的時間觀察。再者,對於已經被診斷出失智症或失智症中末期的患者而言,運動是不是還能提供這麼優良的成效也還是未知數。此研究採取的運動方式為走路,但是否有更好的運動方式(如很多老人家也很喜歡的晨泳),也能提供相似甚至更好的失智症預防效果呢?這些問題都仍待進一步的研究來告訴我們答案,不過無論如何,在身體負荷允許的前提下,多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絕對是多於壞處的。

運動333、蔬果579 預防心血管疾病

運動333、蔬果579 預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與心臟疾病一直高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二、三名。血管硬化阻塞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患者年齡層不斷下降,不少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加上經常外食,蔬果攝取量不足,使膽固醇及血脂肪過高,造成血管硬化、失去彈性。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平等院區三樓內科病房-施麗香護理長指出,預防心血管疾病要從年輕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及正確飲食習慣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不二法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常應保持好心情、不隨意動怒;根據研究指出,睡姿採右睡者,心跳會趨於緩慢,全身會容易放鬆,可幫助入睡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需長期規律的運動、不抽煙、健康均衡的飲食。運動可以提高身體代謝加速熱量消耗,消除血中脂肪的能力減少動脈膽固醇、脂肪的堆積,如:散步、慢跑、跳舞、打球、健身操、爬樓梯、爬山健行、游泳、騎自行車等。施麗香護理長建議,運動方式請遵照三三三法則:(1)每個星期要有三次的運動。(2)每次至少要有三十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3)心跳的速率至少要有130次以上。在飲食方面,要做到三少二多,少鹽、少油、少糖及多新鮮與多蔬果。「蔬果579」是近年來一直被提倡的健康飲食型態,建議每天至少吃3份蔬菜及2份水果,選擇5-9種不同種類與顏色的蔬果。如十字花科蔬菜的花椰菜、甘藍菜、柑橘類水果等,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以防止血管的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預防勝於治療,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規律的運動,讓您遠離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可避免自己年紀尚輕卻有80歲的心血管。

經常喝酒老的快 毛孔粗大、臉下垂

經常喝酒老的快 毛孔粗大、臉下垂#心血管疾病

雖然有許多的研究指出,少量的飲酒有助於心血管的健康,但是飲酒過量卻有許多的危險,包括對皮膚的損害。一般人都認為,酒精對皮膚不好,因為酒精會讓我們脫水。人們認為,他們可以大量喝水以抵銷這種情況。補充水分當然很重要,但是酒精會在我們全身造成發炎,其所造成的影響遠比脫水長久。酒精會改變皮膚的血流,長期下來就會讓我們的外表不健康。這會造成皮膚粗糙、毛細孔加大、呈現班點、膚色起紅點、眼睛四周浮腫、臉型走樣、下陷,以及喪失彈性。全球知名皮膚科研究者和科學家尼可拉斯.裴禮康博士表示,之所以會產生這些負面的結果,是因為酒精讓皮膚裡面的細小血管擴大了,讓更多的血液流經皮膚的表面。除了讓膚色泛紅,感覺溫熱外,血管擴張還會破壞臉部的毛細孔。酒精還會造成皮膚脫水,而乾燥的皮膚比水分充足的皮膚更容易留下線條。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免於飲酒過量對身體和外貌所造成的損害,也就是說,我們皮膚的損害不會像老年人那樣的嚴重,因為年輕人的身體比較有彈性。但是這些影響是累積的,總有一天會浮現出來。當我們將酒精和陽光的損害混合在一起時,我們就會加速老化及損傷皮膚,包括維護皮膚堅實與彈性所必須的膠原也會受損。每次飲酒過量後,裴禮康博士建議,可在皮膚上擦一些保養品——例如維他命C酯、二甲氨基乙醇(DMAE)和硫辛酸(ALA)的配方乳液——可以在許多方面增強你的外表:● 保持年輕健康的亮麗、紅潤的臉色● 重新活化粗糙、無生氣的肌膚● 減少眼睛四周的浮腫● 減少臉上的細紋與皺紋● 防止皮膚受到自由基的損害(本文擷取自『無齡美肌細胞回春力』一書,由凱特文化出版社發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