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跨入身心轉捩點 更年期婦女需多注意

跨入身心轉捩點 更年期婦女需多注意#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0歲的張媽媽帶著孫子打預防注射時,抱怨自從進入更年期後,除了熱潮紅、盜汗、皮膚乾燥,每天都睡不好、脾氣差、心情低落及記憶力衰退,簡直生不如死。一般的婦女大約在45到52歲這段期間,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造成月經經期不規則,月經量時多時少,最後一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這段生殖機能逐漸降低至完全喪失的停經前後過渡期,就是所謂的更年期。更年期是一個自然過程,它不是疾病,多數人都會順利渡過,但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不足,約有三成左右婦女會產生一些更年期不適的身心症狀,嚴重時可能得求助醫師。基隆市衛生局表示,婦女在面對更年期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正常的作息、充分睡眠、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避免飲酒、吸菸及熬夜等不良習慣,為健康奠定一個良好基礎。對內要學習情緒管理,對外則要積極參與社交活動,朋友及家人保持良好互動關係;生活中安排閱讀、旅行等休閒活動,讓自己增長見聞,心情也會跟著開朗。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提醒即將跨入更年期的婦女朋友,月經最後一、兩年和剛停經的十年通常是最不舒服、骨質流失最快的時間,所以可以從40歲前就開始及早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預防肥胖、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將有助於輕鬆渡過更年期。

更年期困擾 可採取低劑量荷爾蒙療法

更年期困擾 可採取低劑量荷爾蒙療法#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54歲的陳媽媽,自從進入更年期後,一直有熱潮紅、心悸等症狀,一陣一陣的燥熱像發燒一樣,晚上也無法入睡,更因為睡不飽而造成心情不好,白天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亂發脾氣,心煩意亂,到了晚上又更睡不著,陷入惡性循環,這種狀況讓陳媽媽直呼:「受不了,很想去撞牆!」醫師表示,透過低劑量荷爾蒙療法,補充荷爾蒙,能使更年期症狀大幅降低,提升生活品質。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解釋,低劑量荷爾蒙療法就是較一般荷爾蒙療法劑量少一半, 一般若擔心荷爾蒙療法不適合自己,可以先嘗試低劑量荷爾蒙療法,也是不錯的選擇,並減緩骨質和膠原蛋白的流失。也可以避免尋求非專業的途徑,不但花錢,沒有得到治療的效果,可能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一般女性約45~55歲進入更年期,由於女性荷爾蒙快速減少,容易有熱潮紅、心悸、全身痠痛、情緒不穩,甚至有人會發胖、陰道乾燥、失眠等症狀,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說:「拜現代醫學之賜,女性的平均壽命已達80歲以上,女性將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歲月在更年期中度過。因此更年期生活品質的維繫已成為全世界婦女健康研究最重要的課題。」陳芳萍也指出,可以透過低劑量荷爾蒙療法改善更年期症狀,尤其是經皮膚吸收的雌激素,可降低中風、靜脈栓塞、膽囊疾病的危險性,剛開始使用可能會有乳房脹痛等不適應的現象,但等待療法適應之後,是利大於弊,目前是治療更年期症候群和促進生活品質最有效的方法,但使用時應評估個人的狀況與風險因子,包括:家族史、肥胖、缺乏運動、過度飲酒等,讓更年期症狀別再困擾妳與家人。(圖/台灣更年期醫學會提供)

男性睡眠障礙勿輕忽 恐是更年期報到

男性睡眠障礙勿輕忽 恐是更年期報到#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有失眠問題的中年男性要注意了,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男性也有「更年期」,長庚醫院的最新研究發現,至「男性健康聯合門診」就診的男性患者當中,有許多人有注意力不集中、倦怠、啤酒肚和性功能障礙等男性更年期現象。林口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任陳景彥表示,症狀越嚴重的患者者失眠、睡不好的程度也相對嚴重,驗血結果也發現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不足,顯示「睡眠問題」可用來判定男人是否進入「更年期」。長庚醫院結合泌尿科、中醫與精神科的「男性健康聯合門診」發現,231位平均46.1歲的男性患者中,失眠是最多更年期男性患者會出現的症狀。男性更年期症狀,與女性非常類似,一般來說,男性更年期的發生比女性晚10年左右。陳景彥在調查中發現,40歲到70歲這個年齡層當中,大概可能有35%到45%會有賀爾蒙不足,在這個年齡層也有滿高的比例,約6成比例都有睡眠障礙。雖不能直接認定睡眠障礙就是賀爾蒙不足,但是兩者具有相當高的相關性。男性更年期患者最困擾的是,平時容易打瞌睡,當了晚上卻又睡不好,若是懷疑自己有「男性更年期」症狀,必須經過血液的抽驗,檢查睪固酮濃度是否偏低,才能確定男性更年期的診斷。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治療男性更年期,除了打針與塗抹睪固酮以外,日常保養可以透過多攝取紅肉、堅果、貝殼類的海鮮食物等,不過也要注意膽固醇的攝取不要過量,若平時保養仍無法改善,就診治療有助於生活品質的提升。

吃大豆異黃酮擺平更年期?醫師:可能更糟!

吃大豆異黃酮擺平更年期?醫師:可能更糟!#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更年期到來,可別亂自行購買大豆異黃酮或是其他保健食品來吃,小心不但對身體沒有幫助,反而還傷荷包!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任蔡鴻德指出,其實這些保健食品,本身對於更年期產生的症狀並沒有太多的幫助,且如果服用過量,甚至會造成內分泌失調,讓症狀更加嚴重。而根據104市調中心的調查顯示,更年期擾人症狀的前三名為,皮膚乾、搔癢(49.4%)、失眠(47.1%)、關節痠痛(47.1%),並且約每四位女性就有一位煩惱陰道乾澀問題。然而,民眾面對這些困擾,近5成民眾選擇自行購買保健食品,僅1成6就醫治療,高達7成5對正確攝取量認知錯誤。蔡鴻德教授說明,目前市面上的更年期營養補充品九成是以大豆異黃酮為主的異黃酮類成分,雖然是保健食品,但若是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造成內分泌失調,情況反而更糟。雖然醫界針對大豆異黃酮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70~80mg,但臨床研究顯示其效用類似吃安慰劑,緩解效果有限,因此不但亂補可能造成副作用,也可能補了一堆其實根本沒效,白花冤枉錢。因此,蔡鴻德教授建議,女性朋友若有更年期問題,應諮詢專業醫事人員,別再自己當醫生盲目亂補或過量補充植物性荷爾蒙,如此才能真正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輕鬆擺脫老化,保有熟齡魅力。

吃大豆異黃酮擺平更年期?醫師:可能更糟!

吃大豆異黃酮擺平更年期?醫師:可能更糟!#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更年期到來,可別亂自行購買大豆異黃酮或是其他保健食品來吃,小心不但對身體沒有幫助,反而還傷荷包!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任蔡鴻德指出,其實這些保健食品,本身對於更年期產生的症狀並沒有太多的幫助,且如果服用過量,甚至會造成內分泌失調,讓症狀更加嚴重。而根據104市調中心的調查顯示,更年期擾人症狀的前三名為,皮膚乾、搔癢(49.4%)、失眠(47.1%)、關節痠痛(47.1%),並且約每四位女性就有一位煩惱陰道乾澀問題。然而,民眾面對這些困擾,近5成民眾選擇自行購買保健食品,僅1成6就醫治療,高達7成5對正確攝取量認知錯誤。蔡鴻德教授說明,目前市面上的更年期營養補充品九成是以大豆異黃酮為主的異黃酮類成分,雖然是保健食品,但若是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造成內分泌失調,情況反而更糟。雖然醫界針對大豆異黃酮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為70~80mg,但臨床研究顯示其效用類似吃安慰劑,緩解效果有限,因此不但亂補可能造成副作用,也可能補了一堆其實根本沒效,白花冤枉錢。因此,蔡鴻德教授建議,女性朋友若有更年期問題,應諮詢專業醫事人員,別再自己當醫生盲目亂補或過量補充植物性荷爾蒙,如此才能真正緩解更年期不適症狀,輕鬆擺脫老化,保有熟齡魅力。 

醫訊/更年期保健

醫訊/更年期保健#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更年期是指婦女卵巢機能退化到完全喪失的這段時期,停經是說1年以上沒有月經。一般停經年齡是在48~52歲左右,大約有1~5年的時間,會產生一些生心變化,社會關係與角色也面臨新的轉變。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婦女平均壽命可以超過80歲,更年期議就更顯得重要。對此,台大醫院台北總院健康教育中心舉辦「更年期保健」講座,邀請該院婦產部江盈澄主治醫師主講,他畢業於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學士,他的專長有婦科腫瘤、一般婦科、婦癌手術及化學治療。活動毋須報名,可自行前往。並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更年期保健時間:101年11月8日(四)下午14:00~15:10地點:台大醫院台北總院1東第7講堂洽詢:02-23123456轉62114

醫訊/如何減緩更年期情緒症狀

醫訊/如何減緩更年期情緒症狀#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更年期情緒症狀常於更年期早期或停經前數年出現。該症候群常表現出緊張、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疲累、記憶減退、情緒不穩、易怒、憂鬱等心神反應,造成更年期婦女困擾。為此,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舉辦「更年期成長營」,邀請泌尿科翁偉哲主任、曾慈雯護理師、張慈儀護理師、高雄長庚許春宏中醫師、有氧教練李少騰老師等主講及帶領,營隊課程內容有更年期中醫保養、尿失禁的預防與治療、凱格爾輔助運動、更年期有氧健康操。活動採事先報名,招收人數有限,額滿為止,招收對象為年滿40歲到60歲婦女。名稱:更年期成長營時間:101年10月27日(六)上午08:00~12:30地點:市立聯合醫院(高雄鼓山區中華一路976號)4樓階梯教室洽詢:07-5552565轉2125或2244

女性更年期後骨鬆比例高 保骨素不足導致

女性更年期後骨鬆比例高 保骨素不足導致#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10月20日為世界骨鬆日,根據國健局統計,女性過了50歲之後,骨質疏鬆症罹患率比50歲以前高出4到7倍。為什麼停經後婦女骨鬆罹患率高?主要是因為「保骨素osteoprotegerin, OPG」不足,才會導致骨質流失狀況加劇。過去醫界對於骨質疏鬆的關鍵致病機轉一直未能確立,後來終於證實:由於女性停經後雌激素濃度下降,造成體內成骨細胞分泌保骨素不足,難以抑制蝕骨細胞的生成與作用,因而導致蝕骨速度大於成骨速度,引發骨質疏鬆症。根據研究,剛停經的婦女每年以3~5%的速度流失骨質,一旦罹患骨質疏鬆症而未進行治療,容易引起嚴重骨折,若為髖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相當於晚期乳癌死亡率!建議停經後婦女一定要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才能及早治療,控制病症。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光申指出,在骨鬆的藥物治療上,目前已有針對保骨素抑制蝕骨細胞作用研發出的「類保骨素骨鬆針」,可平衡停經後婦女體內保骨素的作用不足。臨床研究也證實:持續使用類保骨素骨鬆針治療,可降低68%脊椎骨折風險、40%髖骨骨折風險及20%非脊椎骨折風險。治療採每半年進行一次皮下注射,助於提升患者持續接受治療的意願。李光申醫師也提醒停經後的女性,飲食上應多攝取鈣質、維生素D,並多從事健走、爬樓梯等運動、多曬太陽,從日常生活中做好骨骼保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