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胎兒過大、生太久⋯醫曝產後出血「5大原因」拖延恐釀休克亡

胎兒過大、生太久⋯醫曝產後出血「5大原因」拖延恐釀休克亡#懷孕

一位35歲產婦上週因出現產兆,至婦產科診所生產,當日進行產前快篩時才發現新冠陽性,但因為子宮頸已開7公分,因此在嬰兒娩出之後,診所立即將母嬰轉至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經婦產科醫師透過超音波影像檢查後,發現產婦子宮下段因血塊淤積收縮不良,有大出血情形,隨即清除血塊並進行子宮按摩及輸血,緊急處置後住院觀察,現已康復出院返家。

想養出好卵子?生殖醫提醒5大類女性:想懷孕「這種身材」恐停經

想養出好卵子?生殖醫提醒5大類女性:想懷孕「這種身材」恐停經#懷孕

隨著女性社會經濟地位提升,職業婦女越來越多,許多人為了兼顧家庭與事業,往往是蠟燭兩頭燒。連帶晚婚、高齡懷孕的比例增加,甚至不孕症更成為許多夫妻間的頭痛難題。因此,「養卵」就成為許多想生育女性最關心的課題。華育生殖醫學中心副院長王呈瑋提醒,若想提高懷孕機率,這5大類女性朋友得格外留意。

懷孕一定要篩檢妊娠糖尿病?醫揭2篩檢法:沒篩恐難產

懷孕一定要篩檢妊娠糖尿病?醫揭2篩檢法:沒篩恐難產#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楊小姐初次懷孕,對於當媽媽這件事情極為開心,最期待的就是每次產檢時,聽醫師跟她解說寶寶目前的發育狀況與相關產檢數據正常與否。但近日產檢時,醫師表示要做妊娠糖尿病篩檢,俗稱「喝糖水」,對於身受害喜之苦的她,一想到甜膩的糖水就感到懼怕,不禁問醫師一定要做妊娠糖尿病篩檢嗎?醫師也回應,其實篩檢有無妊娠糖尿病,是有其必要性的。新竹台大分院婦產部醫師黃冠穎表示,妊娠糖尿病是懷孕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根據統計約有6~25%的孕婦受其影響。妊娠糖尿病可能增加孕婦以下罹症風險: 子癲前症 妊娠高血壓 第二型糖尿病此外,有妊娠糖尿病可能在生產時因為胎兒過大,發生肩難產或產傷的機會比較多,時常必須改以剖腹生產;也容易造成產後胎兒發生低血糖、黃疸,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比例也比較高。因此看診時醫師都會建議,所有孕婦於懷孕第24~28週之間應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妊娠糖尿病篩檢方法有2種黃冠穎說明,傳統的妊娠糖尿病篩檢方法採取2階段的方式:第1階段:孕婦不用空腹直接喝下50公克的糖水,若1小時後的抽血結果血糖≧200mg/dL,直接診斷為妊娠糖尿病;若130mg/dL≦1小時後血糖<140mg/dL,則需要進行第2階段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做進一步確認。第2階段:孕婦要先空腹8小時以上後先抽一次血,再喝下100公克的糖水,分別於1、2、3小時後再各抽一次血,檢查結果當中只要有2項以上超標(空腹血糖≧95mg/dL,1小時後血糖≧180mg/dL,2小時後血糖≧155mg/dL,3小時後血糖≧140mg/dL),就診斷為妊娠糖尿病。黃冠穎也提供有另一種相對比較新穎的篩檢方法,則是採取1階段的方式:孕婦先空腹8小時以上後抽一次血,再喝下75公克的糖水,分別於1、2小時後再各抽一次血,檢查結果當中只要有1項以上超標(空腹血糖≧92mg/dL,1小時後血糖≧180mg/dL,2小時後血糖≧153mg/dL),就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篩檢方法比較表。圖片提供:新竹台大分院婦產部)相較於2階段篩檢方式,第2種僅1階段的妊娠糖尿病診斷標準較為寬鬆。根據最新刊登在醫學權威《新英格蘭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美國臨床試驗研究結果,1階段篩檢診斷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比率為16.5%,約為2階段8.5%的2倍。選擇1階段篩檢,更易發現妊娠糖尿病風險1階段篩檢目的,是希望找出更多「及格邊緣」妊娠糖尿病高風險的孕婦,積極做衛教飲食控制和治療,以減少孕婦孕期中和胎兒出生時的併發症。2階段篩檢過程雖然相對繁瑣複雜,不過第1階段孕婦不用空腹抽血,意即若孕婦忘記空腹回診產檢亦可以照常執行,且根據國外研究,僅約不到20%的孕婦需要再接受第2階段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目前國際上並沒有共識哪一種妊娠糖尿病的篩檢方法比較好,台灣作法目前較偏好1階段篩檢,可篩出較多的妊娠糖尿病孕婦,並積極進行飲食控制和治療,減少孕期後續出現的產中併發症。黃冠穎呼籲,孕婦除了需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如果確診為妊娠糖尿病,一定要調整飲食控制血糖,若醫師評估需要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施打胰島素治療,請務必確實遵照醫囑執行。寶寶和孕婦的安全應由媽媽本人和婦產科醫師一同守護。

離職待產也有錢領!2種「生育給付」算錯恐少領上萬元

離職待產也有錢領!2種「生育給付」算錯恐少領上萬元#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拉拔小孩長大的過程勞心費力,長久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開銷,也別忘了將政府提供的補助一併列入考量範圍,雖然勞保、國保都有生育給付,但兩者給付條件、請領金額大不同,給付金額可差到上萬元,務必在請領前先試算看看,才不會讓自身權益受損。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11月出生數為14,057人,平均約每3.1分鐘出生一個嬰兒,累計去年1至11月出生數為139,693人,較上年同期減少8,009人或5.42%,但死亡人數仍大於出生人數,顯示台灣人口持續負成長。儘管政府為搶救生育率,祭出多項催生政策,對一般上班族的荷包仍是不無小補,其中最多人關注的是生育給付。懷孕待產「生育給付」領多少?怎麼算?不少女生因懷孕不適,打算暫離職場在家待產,等小孩出生後可以領勞保生育給付?或是只要離職沒工作就會被納入國保,還可以申請國保生育給付嗎?事實上,勞保的生育給付只要在「參加勞保期間懷孕」,並且保險年資累計滿280天,早產為181天,在退保後1年內,因同一事故生產,就可以申請,至於勞保退保後加入國保,符合在「國保加保期間生產」,則可以申請「國保生育給付」,並沒有投保年資限制。勞保局表示,雖然都是生育給付,但是兩者可以領到的金額不一樣,首先以勞保來看,分娩或早產當月(退保後生產者為退保當月)起,按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一次發給60天,若是生雙胞胎以上的媽媽,將按比例增加給付金額。舉例來說,小黃生產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為4萬5,800元計算,一次發給2個月就是9萬1,600元,也就是說平均月投保薪資越高,生育給付也領得越多。同時符合勞保、國保生育給付,只能擇一請領另在國保生育給付部分,則按照分娩或早產當時的月投保金額(1,萬8282元),一次發給2個月生育給付,而生雙胞胎以上的媽媽一樣按比例增給,如雙胞胎給付4個月、3胞胎給付6個月。對於同時符合勞保、國保生育給付請領條件的媽媽,由於只能擇一請領,所以申請前要記得先試算,若申請後才發現另一項給付金額比較高,也不用擔心,勞保局將會自動比對申請人的資料,主動通知改領較高給付金額的保險。生育給付金額試算:勞保生育給付試算: https://www.1955.gov.tw/0100393.html國保生育給付試算: https://www.1955.gov.tw/0100753.html(本文獲好險網授權轉載,原文為:離職待產也有錢領!2種給付金額差很大 一個沒算好少領上萬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