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缺葉酸胎兒恐腦缺陷 懷孕前就要補充

缺葉酸胎兒恐腦缺陷 懷孕前就要補充#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故孕媽咪的營養狀態是影響寶寶健康成長的關鍵,國健署呼籲,有懷孕計畫的準媽媽們在孕前就應該均衡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在良好的健康狀態下懷孕,有助於寶寶健全發展。育齡婦女每10人有1人缺葉酸依據國健署105-1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台灣15-49歲育齡婦女葉酸缺乏的比率為9.23%,比起103-106年7.86%相較上升。葉酸能幫助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與活化,且懷孕階段孕媽咪會因為生理變化而增加血液量,因此胎兒及母體本身已需要更多的葉酸,若有飲食攝取不足或不均衡的情形,則容易成為葉酸缺乏的高危險族群。懷孕初期葉酸缺乏,可能導致胎兒腦及脊髓等先天性神經管缺陷、自發性流產、早產、出生體重過輕等情形,孕媽咪則容易出現疲倦、情緒低落、暈眩、貧血等症狀。葉酸存在綠色蔬菜、肝臟及豆類依據國健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成年女性每日建議攝取400微克的葉酸,有生育規劃的婦女在孕前1個月至懷孕期間則應每日攝取600微克的葉酸,以供母體及胎兒所需。國健署條列葉酸攝取3點建議如下:*孕前開始補充葉酸:懷孕初期是寶寶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許多準媽媽在懷孕初期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建議準媽媽們應於準備懷孕期間就開始補充葉酸。*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優先由天然食物中多樣攝取,葉酸廣泛存在於許多食物中,平時注意食用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綠色蔬菜、肝臟、豆類及柑橘類水果。孕媽咪每日應攝取3-4份綠色蔬菜(煮熟約1.5-2碗,建議可選擇食用菠菜、韭菜等富含葉酸的蔬菜),並攝取2-3份水果(切塊水果約2-3碗),以達到每日葉酸建議攝取量。*必要時使用補充劑:如有需要應洽詢營養師改善飲食,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不足,可於醫師處方指導下使用葉酸補充劑。善用產檢及營養諮詢助好孕國健署提醒,為能了解孕媽咪及寶寶的健康狀況,提供孕婦十次免費產檢,包含兩次一對一衛教指導服務,強化準媽咪孕期營養健康識能。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營養的問題,也可以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或至「孕產婦關懷網站」(https://mammy.hpa.gov.tw/)查詢孕期營養照護資訊。

B肝媽怕生B肝寶寶?懷孕做好這件事

B肝媽怕生B肝寶寶?懷孕做好這件事#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30多歲的楊小姐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定期在腸胃肝膽科門診追蹤,目前肝功能正常,肝臟超音波也沒有異狀,已經懷孕12周的她,儘管有些孕吐不適,但產檢時母親胎兒都很正常,回門診追蹤時仍不免擔心的追問醫師,自己B型肝炎表面抗原呈現陽性,會不會讓寶寶也罹患B肝?醫師表示,懷孕時控制B肝病毒量,能減低垂直傳染的機會。一出生就接種疫苗 9成嬰獲保護力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醫師康本初表示,B型肝炎會經由血液或體液水平傳染,也可能在生產時由媽媽傳染給小孩,即是所謂的母嬰垂直感染,母嬰感染可能會變成慢性感染,B型肝炎病毒將長期存在小孩肝臟,這些變成B型肝炎帶原者的小孩,長大後肝炎發作、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都會增加。1986年台灣開始全面推行新生兒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B型肝炎疫苗注射,一出生就有機會接受主動和被動免疫,降低B型肝炎感染的機會。約9成的新生兒能成功獲得保護力,少數仍受感染的新生兒,可能是媽媽的B型肝炎病毒濃度較高所致。28周服抗病毒藥 降低寶寶感染率目前B型肝炎抗病毒藥物中,已有懷孕時可以安全服用的種類,高病毒量的媽媽,在第28周(第三孕期)開始服用,可以讓小孩感染B型肝炎的機會降到更低,一般建議由第三孕期服用至產後一個月停藥。至於一般B型肝炎帶原者何時須服藥?康本初醫師指出,患者在肝炎發作時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包括肝指數持續異常、有肝纖維化、肝硬化時,且藥物須在醫師指示下服用,以免形成抗藥性,服藥期間也要保持追蹤。唯有在肝臟發炎時壓制病毒,才能降低肝硬化、肝癌機會。

巧克力囊腫難受孕 中醫調腎虛助好孕

巧克力囊腫難受孕 中醫調腎虛助好孕#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對夫妻來看診,太太眼角帶著淚,似乎剛剛在外面哭過。她說:「蔡醫師!我們準備懷孕很久,婦產科醫師說我有巧克力囊腫,試過很多治療,從一開始的止痛藥、黃體素、避孕藥、停經藥,也有做手術過,但沒多久又復發了,真不知該怎麼辦?」3成不孕 巧克力囊腫作祟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巧克力囊腫,又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瘤,就是子宮內膜異位跑到卵巢,因為這些亂跑的異常子宮內膜組織,外表看起來就像巧克力醬把卵巢包裹起來。這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疾病,在一般女性的盛行率大約是5~7%,而在不孕症的女性中,有巧克力囊腫的比率高達20~30%,是導致女性不孕的常見疾病之一。哪些人容易有巧克力囊腫呢?一般來說,晚婚、晚生小孩等是高危險群,幾乎3個人就會有1人;另外,月經周期間隔短、月經時間長,就是一下子就來月經、每次又都來很久才結束的,也是高危險群;此外,有家族史的女性得此病機率是一般女性的3倍左右,一等親內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則得到的機率為一般人的7倍。恐造成卵巢功能提早衰退巧克力囊腫好發於生育階段的女性,因此衝擊最大的就是生育能力。跑錯地方的子宮內膜,不但會破壞正常的卵巢組織,造成卵巢功能提早衰退,也常會合併嚴重的骨盆腔沾黏,容易造成不孕。剛開始有巧克力囊腫的女性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頂多是有月經疼痛的問題而已。隨著時間進展,巧克力囊腫會逐漸變大,開始出現月經失調、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甚至是囊腫破裂造成急性骨盆腔疼痛等,也可能發生。西醫治療上,一般會先用賀爾蒙藥物來抑制子宮內膜周期性成長,造成一個類似懷孕及停經的生理狀態,使得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內膜萎縮,例如黃體素、口服避孕藥、雄性荷爾蒙,或是打性腺荷爾蒙刺激素類似劑等,來抑制內膜組織生長,當然也可以選擇用手術切除這些組織。不過,根據國外的統計,這樣的治療,通常會遇到高復發率的問題,5年內的復發率高達40~50%。中醫縮小異位內膜組織 減少復發中醫方面,巧克力囊腫屬於「痛經」、「癥瘕」的範疇。中醫古籍《女科證治準繩》中提到「血癥若夫腹中瘀血,則積而未堅未至於成塊者也,大抵以推之不動為癥,推之動為瘕也。」,而《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則提出病因「多因經脈失於將理,產褥不善調護,內傷七情,外感六淫,陰陽勞逸,飲食生冷,遂致營衛不輸,新陳干忤,隨經敗濁,淋露凝滯,為癥為瘕。」根據中醫病機,巧克力囊腫,主要是與腎虛瘀結兼氣虛、肝氣鬱、痰濕等有關,所以治療上除了要調整腎虛、氣虛的體質之外,也要配合處理氣滯、瘀結、痰濁、濕熱等常見體質證型,就可以一方面慢慢改善、縮小異位的內膜組織,一方面提升人體正常的氣機運行,就可以讓失衡的內分泌系統恢復,不但不會出現上述西藥的不舒服症狀,也可以降低治療後的復發率。    (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不同階段女性 提升免疫力方法不一樣

不同階段女性 提升免疫力方法不一樣#懷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性的身體,一生中隨著荷爾蒙的變化,會有各種不同的生理需求,大致上可分為青春期、懷孕哺乳期和更年期3階段。不同階段的女性,提升免疫力的方法也不一樣。長大成人─青春期女性的青春期約從11歲開始,此時身高體重也會急劇增加,生理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同時也更注意自己的外貌。由於身體正快速發育,很多母親會燉補品,希望幫助女兒能發育良好、生理期順暢。但若一味地進補,忽略體質的調節,也可能補出一身問題。另一方面,愛美的女孩子為了減肥而節食,不僅容易影響發育,也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青春期增強抵抗力祕訣─補充鐵、鈣,睡眠充足青春期的女性多補充鈣質,有助骨骼發育成長,也能幫助卵巢功能發育健全。青春期少女因生理期來潮,容易流失鐵質,造成易疲倦、無法集中精神等問題,最好多攝取含鐵質的食物。有些青春期少女熬夜看書,或上網聊天,讓身體無法獲得充足休息,無形中也使得免疫力下降。如果睡眠充足,不僅能防止免疫力降低,也能減少臉上長出青春痘的危機!一人吃兩人補─懷孕哺乳期懷孕哺乳期的女性身體,會直接影響胎兒的健康,如果不慎感冒,治療時也須較一般人小心用藥,才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或藉由乳汁將藥力傳遞給嬰幼兒。因此孕婦的免疫力就更加重要,如果能調養好母體,讓母親健康度過此時期,嬰幼兒相對來說也較健康。孕哺期增強抵抗力祕訣─營養均衡,心情放輕鬆懷孕哺乳期的婦女,是「一人吃兩人補」,任何一種營養素都不能缺乏,否則就可能影響胎兒發育。有些婦女擔憂懷孕會破壞身材,其實只要秉持少油、少鹽、少量多餐的原則,就能兼顧胎兒的健康和母親的身材。再者,哺餵母乳是消耗熱量的最佳方式,適當控制飲食,再加上哺餵母乳,就能回復窈窕的身材,切勿一味為了減肥,而犧牲母體和幼兒的抵抗力。有些母親在產前、產後,會因為身材走樣,或照顧新生兒而心情低落,鬱悶的情緒也會影響免疫細胞的活力,此時產婦的家人應多給予支持與鼓勵,增加產婦自信,讓產婦有喘息的機會。散發成熟韻味─更年期更年期平均年齡,多在45~55歲左右,此階段的女性體內荷爾蒙,因雌激素減少而逐漸失調,引發一連串的更年期症狀,包括熱潮紅、耳鳴、月經紊亂、心悸、失眠、陰道乾澀等,症狀因人而異。在年紀和荷爾蒙改變的雙重影響下,更年期女性的免疫力也容易急速下滑,引發泌尿道發炎、陰道發炎,必須適當調節免疫力,才能安然度過此一關鍵期。更年期增強抵抗力祕訣─高纖飲食、多做運動更年期婦女的生理,在各方面已逐漸走下坡,更需注意攝取均衡的營養,並多攝取高纖維質食物,以避免便祕,也能維護免疫系統的健全。在生活方面,更年期婦女可多做簡易輕鬆的運動,例如走路或爬樓梯,藉此增加肺活量;也要找出自己的生活重心,以避免空巢期帶來的憂鬱失落感。各階段女性增強免疫力的方法 (本文摘自/這樣吃提升免疫力就能抗病毒/人類文化出版社)

甲狀腺功能穩定 好孕跟著來

甲狀腺功能穩定 好孕跟著來#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王小姐長期不孕,經檢驗發現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問題,治療後成功受孕。張小姐罹患甲狀腺功能亢進,功能還未控制穩定就懷孕,所幸在醫師協助下,穩住功能,順利生產。許多患者因不了解甲狀腺疾病與懷孕有什麼關聯,在妊娠經驗受挫的案例不勝枚舉。甲狀腺功能亢進 早產死胎風險增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葉乃誠表示,孕婦如果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又沒有適當治療的話,會增加早產、死產、胎兒生長偏小、子癲前症及心衰竭的風險,因此,患者應應在懷孕前達到穩定且正常的甲狀腺功能狀態。且若計畫懷孕,應該請醫師把處方藥物換成PTU(Propylthiouracil),一般認為妊娠前三個月PTU較為安全。若在第一孕期使用其他甲狀腺亢進藥物,會增加先天畸形的機率,例如先天性皮膚發育不全、後鼻孔閉鎖、氣管食道廔管、臍膨出等。甲狀腺功能低下 恐影響胎兒智商反之,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女性因排卵異常不易受孕,在妊娠早期也易出現自發性流產,因此懷孕婦女中,大約只有0.3%的人合併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狀況。孕婦如果有甲狀腺功能低下,有時症狀不易自我察覺,在沒有適當處理,會增加子癲前症、胎盤早期剝離、早產、低出生體重的風險,甚至會影響胎兒經發展和智商。葉乃誠醫師表示,雖然甲狀腺功能低下或亢進未治療,會對母體及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但目前醫學會仍不建議對育齡婦女全面篩檢甲狀腺功能。至於甲狀腺抗體的有無,在某些研究結果也顯示它們對妊娠預後的重要性,例如比利時所做研究,甲狀腺刺激素(以下簡稱TSH,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過高且甲狀腺素過氧化酶抗體(TPO-Ab),呈陽性的婦女給予甲狀腺素治療,可減少流產機會。不過也有其他研究持相反結果,類似族群予甲狀腺素治療,發現妊娠併發症並無差異。計畫人工生殖 應檢測TSH葉乃誠醫師強調,目前沒有足夠證據建議育齡婦女全面篩檢甲狀腺功能,但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病史,及曾經或目前正服用甲狀腺素或抗甲狀腺製劑的妊娠婦女,產前檢查務必檢測甲狀腺功能。另外,計畫人工生殖或已知甲狀腺素過氧化酶抗體(TPO-Ab)陽性的婦女,也應檢測TSH,排除異常,以改善妊娠預後。

一直無法懷第二胎 繼發性閉經原因多

一直無法懷第二胎 繼發性閉經原因多#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已生第一胎的30歲婦女,一直想再懷第二胎,但做過2次試管以及2次人工,經歷5年都沒有成功。婦女表示自己生產完後,月經變得不準時,有時久久才來,甚至5個月沒來,到婦產科檢查也沒查到什麼,吃了調經藥卻越來越胖,於是求助於中醫調理體質。繼發性閉經的發生原因多元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這種原來有月經,後來突然月經不來了,如果超過3個原來的月經週期,就稱為「繼發性閉經」,發生原因複雜,發生率較原發性閉經至少高10倍。會造成這種突然月經不來的狀況很多,從最簡單的體重過胖或過輕、營養失調、緊張壓力、過度運動、藥物影響、多囊性卵巢,到下視丘疾病、甲狀腺疾病、腦下垂體疾病、腫瘤、卵巢早衰、子宮損傷、骨盆腔發炎…等等,千奇百怪的因素都有,但也有很多像此病患一樣找不到原因的。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寫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中醫認為女子以血為本,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月經的構成賴於氣血的生化調節,所以閉經的形成與經絡、氣血、臟腑功能失調有密切關係。中醫依照體質不同 加以不同調理中醫治療上,必須從整體的調理下手,審證求因,依照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大原則,辨證兼辨病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臨床上常見的體質分型,例如:肝腎不足、氣血兩虛、肝鬱氣結、痰濕組絡、寒凝血滯、熱結血滯…等等,利用滋養肝腎、填補精血、健脾益腎、調補氣血、疏肝解鬱、理氣調經、健脾理氣、化痰除溼、溫養任、清熱涼血...等等方法,依照體質不同加以不同調理。肥胖型閉經 經中醫調理終歸順蔡易昌中西醫師說明,此病患呈現的是肥胖型閉經的型態,脾虛運化失職,濕聚脂凝,脈絡受阻,營衛不得宣通,血海空虛,體胖經閉遂成,呈現常見的脾腎陽虛、痰濕阻絡的證型。經過化濕導痰、溫脾通絡的調理,精神、代謝都改善了,氣血恢復,月經自然就來了,不必用到催經藥、也沒有用賀爾蒙藥物,更不會進一步發胖。蔡易昌中西醫師建議,如有上述的症狀,或懷疑自己有賀爾蒙失調、代謝異常、月經不調、胖得莫名其妙,應盡快找專業的醫師調理身體!(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8個要避免的狀況 孕媽咪們中幾項?

8個要避免的狀況 孕媽咪們中幾項?#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為了避免影響肚子裡的寶寶,就是有些事情要特別注意與小心!例如:懷孕期間避免過度使用眼睛或刺激頭皮、頭骨。由於腳部有子宮的反射區,所以要避免被重物砸到或被絆倒。還有體重也不能過重,否則除了容易背痛、腿痛,還有可能引發妊娠毒血症,或導致胎兒過大、無法順產。一人吃二人補若造成體重過重 可能引發妊娠毒血症一般來說,懷孕到了第六個月時,食慾會開始差一點,這時只要在覺得餓的時候再吃就好,並遠離含有精製糖或其他不良添加物的食品。也因為整個人會變得比較敏感,可藉由「Relax身體整復操」來進行調養,讓身心順暢。根據《經痛、腰痠、手腳冰 通通再見的「月經美人」骨盤操》一書表示,有些事在懷孕期間要避免或特別留心,以保護母子平安度過懷孕期:1.避免侵入性的牙齒治療:鑽牙、矯正牙齒等侵入性的治療,可能會因為母體不適而對胎兒產生連帶影響,應盡量避免在懷孕期間執行治療,建議盡量在懷孕前把牙齒治療完成。2.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過度使用3C產品不僅會造成眼睛、手指疲勞,讓子宮變硬,還會因為電磁波的輻射干擾,大大影響胎兒的發育。3.避免過度刺激頭部:孕婦要避免頭皮、頭骨受到刺激,建議避免按摩頭皮、染髮、燙髮等。4.避免長時間戴耳環:人體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所以懷孕時戴耳環,尤其是穿洞式的耳環,可能影響臟器連帶使得骨盤的運作變差。5.避免長時間戴隱形眼鏡:配戴隱形眼鏡會讓眼睛的轉動變得不順暢,進而導致子宮緊張。6.避免長時間使用托腹帶:懷孕時過度依賴托腹帶,不僅喪失自體支撐骨盤的能力,產後也比較容易發胖。7.避免讓身體受寒:寒氣對腎臟有不良影響。所以要注意保暖,不要讓膝蓋、腳背、腳底發涼。8.避免騎乘單車:過度震動身體,易導致流產,請特別小心。口服A酸有容易造成畸胎性的副作用口服A酸前醫師得先確認女性患者絕無已懷孕的可能外,更須與患者充分解釋後,並得要患者填具切結書,使患者瞭解在服藥期間懷孕的嚴重性!陳冠宇 醫師更強調,因口服A酸的脂溶性高,停藥後亦將在身體裡殘存相當久的時間,故須要求使用女性患者在停藥後一月,方能懷孕。此外懷孕媽媽們亂服藥,也可能影響腹中寶貝,除了懷孕要避免的事項之外,要藥注意用藥安全喔!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

早篩揪子癲前症高風險族 保命避風險#懷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孩子再辛苦都值得,因為命孕相依!」孕媽咪在懷孕的日子裡,會隨著月份愈來愈大引起背痛、頻尿、便秘、水腫等不適,總讓孕媽咪吃盡苦頭!這些辛苦媽咪都能忍,但萬一懷孕過程面臨了嚴重的併發症時,難道媽媽與寶寶只能任由命「孕」擺佈嗎?子癲前症影響媽媽和胎兒 及早篩檢避風險禾馨醫療營運長暨禾馨婦產科院長林思宏醫師表示,在眾多婦產科併發症中,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最大!子癲前症初期幾乎沒有病癥,可一旦併發將導致胎兒生長遲滯、胎盤剝離或早產;孕婦則可能出現高血壓、癲癇、中風、腦水腫或是出血休克等症狀;此外,又當併發時孕期小於34週,則屬於早發型子癲前症,將會有胎死腹中的風險。面對子癲前症媽媽和寶寶並非都束手無策,只要每一位孕媽咪能及早篩檢就能把握治療良機,脫離險境。子癲前症血壓飆200 胎兒恐併發症林思宏醫師說明,導致子癲前症併發的根本原因是胎盤功能的不良,雖然剛開始寶寶仍然可以按照正常的生長速度成長,但若懷孕後期高阻抗的血管已不足以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大量血液時,母體就會以升高血壓的方式來增加血液供輸給胎兒。通常當血壓超過140mmHg已可確診罹患子癲前症,若血壓飆升超過200mmHg的孕婦,不僅大幅增加生產困難度、在懷孕過程中併發癲癇症狀,更會因此連帶胎兒也身陷併發症風險。早篩揪高風險族群 20週再評估保命「孕」因此,林思宏醫師提醒,若由早期篩檢評估為高風險併發族群後,除了透過懷孕週期的治療盡量延遲早產發生的時間,更應切記在懷孕20週之後必須再次接受「中晚期子癲前症」的篩檢,以評估未來一個月內併發症的發生機率,當篩檢結果顯示可溶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sFLT-1) /胎盤生長因子(PIGF))的比值超過38,即說明了胎盤功能的不良已大幅提升了子癲前症的併發機會將高達八至九成;此時,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為孕媽咪選擇適當的時機生產,藉此減少甚至完全排除80 - 85%的早發型、嚴重型子癲前症發生的機會。林思宏醫師根據臨床經驗呼籲孕媽咪,最佳的子癲前症篩檢時機是第一孕期,可透過抽血檢查孕婦胎盤生長因子(PLGF),以及懷孕相關蛋白質生化值(PAPP-A),並配合病史了解、血壓測量以及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檢查,讓篩檢率可高達95%以上,及早篩檢及早治療,才不會讓疾病發生時必須在媽媽和寶寶的命「孕」中做出痛心的割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