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公視新聞/海大研發飲品 可改善憂鬱

公視新聞/海大研發飲品 可改善憂鬱#憂鬱症

(公視晚間新聞)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款活性乳酸飲料,裡面含有可以放鬆腦神經的人體「胺基丁酸」(GABA),研究團隊經過動物實驗證明,它可以改善老鼠的憂鬱行為,效果就跟常用的抗憂鬱藥物「百憂解」差不多。就是這瓶茶褐色的乳酸菌發酵飲料,經過國內學者研發證實,它不僅可以改善人體的腸胃道,還有抗憂鬱、預防老年癡呆症,以及安定神經、幫助睡眠等功能。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蔡國珍:你要安眠,你一天只要吃個30毫克,所以你睡覺之前呢,你差不多只要喝個2至3CC,就可以幫助你很好睡眠。研究團隊利用米飯培養冬蟲夏草,從剩下的廢棄物米基,再加上一種新的乳酸菌株,混合發酵製作出這款活性乳酸飲品,而裡頭的GABA,也就是人體「胺基丁酸」含量多達15毫克,動物實驗證實可以改善老鼠的憂鬱行為,效果跟抗憂鬱藥物「百憂解」差不多,也不會出現噁心、嘔吐、體重下降等副作用。三總精神科主任葉啟斌:不只在憂鬱症,在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目前都已經知道(和GABA)有關係,不過這樣關係的專一性,還有待去驗證。醫師表示,GABA「胺基丁酸」是腦部會自然分泌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可以放鬆腦神經,服用含GABA的食品,是可以做為憂鬱症患者在藥物之外的輔助治療。※新聞內容及影片由公視晚間新聞提供。

治療憂鬱症需時間 痊癒並非遙不可及

治療憂鬱症需時間 痊癒並非遙不可及#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自殺事件頻傳,許多都是與現代文明病「憂鬱症」有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憂鬱症已和後天免疫不全症並列二十一世紀三大殺手之列;憂鬱症是一種會影響一個人情緒、思想、行為、活力甚至身體機能如睡眠及飲食的疾病,並不是一種會迅速消失的情緒低落,也不是個性軟落的現象,影響所及除情緒憂鬱更會延伸至人際,家庭以及工作功能,若不治療,對生活的傷害可想而知。憂鬱症本身可說是異質性相當高的疾病,簡單區分造成憂鬱症的原因有生物和社會因素,兩者皆在憂鬱症病因上扮演重要角色;生物因素指的是腦內神經細胞間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如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社會因素則包含種種原因如人際、工作困難,婚姻,經濟以及疾病等;雖然如此區分,但在臨床上大多數的案例其實很難二分法為單一因素引起的,大都包含生物及社會因素的致病因子,目前研究上也發現長期處在壓力下也會使原本處於動態平衡的神經傳導物質變得失衡,這也加速疾病的產生。目前首重藥物治療,新一代藥物如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等均較早期藥物具有更少的副作用,患者的適應性也提升,療效也獲得肯定,大部分患者在開始用藥幾天內就能適應副作用而不再感到不舒服,若是長期仍覺得副作用難以適應緩解,在換藥後也都可以改善,千萬不要擅自停藥,影響療效,使得症狀又再惡化,反而變成更難治型的憂鬱症,一般建議在度過急性期後可以持續藥物治療,這是我們稱為的維持期治療,提升自己的情緒免疫力,除藥物治療外,再輔佐以心理治療,給予病患支持,協助病患整理負面又混亂的思緒,加上家屬親友的支持及陪伴更有助於患者走過陰鬱的幽谷。憂鬱症是個令患者感到沮喪的疾病,像個黑洞一般吸光患者的情緒,動力,思緒更造成許多身體的不適,所幸,大多數病患都可以在治療下獲得改善,憂鬱症固然不會在一夜之間就消失,在耐心的治療之下,痊癒並非遙不可及!

勇敢接納自己 突破自卑感障礙

勇敢接納自己 突破自卑感障礙#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生活環境、工作地位等,都有不同的期許,大多數的人都希望在工作上能有穩定的收入與地位,在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身體健康,多才多藝、博學多聞,不過人生不會事事完美,因此當自己表現不如預期時,往往會感到自卑慚愧,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鼓勵大家,不需生活在畫地自限的框框裡,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勇敢發揮長才。小王從小懂事乖巧、成績優異、人緣佳,畢業後順利地在某知名科技公司上班,上進勤奮的工作表現,屢受上司青睞,很快成為單位主管,同事間亦能融洽相處,但近數個月,小王開始容易感到疲憊、工作表現失常、心事重重、情緒易怒、食慾變差;經精神科醫師診斷為憂鬱症,對於醫師的診斷讓小王難以接受,辭去工作,並想盡辦法要隱藏自己患病的事實。面對自卑的情緒,其實可以一同探索隱藏內心自責與自卑的原因,勇敢地去感覺、紓解隱藏在羞愧背後的情緒,接納自己,自卑常源於無法接受自己,對於自卑的原因予以澄清,並給予肯定的信念,找到重新出發、提昇自我的方法,勇敢突破自卑的阻礙。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呼籲,人人平等,在陽光照耀下,每個人都有陰影,不需貶低自己,也不用羨慕他人,勇敢擁抱自己的長短,發揮所長,補己所短,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昂首邁向不完美中的完美人生!

21世紀文明病 別讓憂鬱情緒纏上你

21世紀文明病 別讓憂鬱情緒纏上你#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會遇到情緒起伏的時候,但若長期處於鬱鬱寡歡的情緒,可能讓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甚至造成「憂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憂鬱症」將是21世紀人類三大健康殺手之一,所以憂鬱症的防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免費提供「社區高關懷會談服務」,幫助有憂鬱情緒的人走出陰霾。「憂鬱症」的表現依各年齡層有不同的樣貌,以兒童來說,會出現過度依附父母、拒絕就學等行為;就青少年而言,則出現反社會行為、翹課、逃家等;以成人而言,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食慾不佳、失眠、疲倦感、缺乏活力、低自尊或不當罪惡感等情形;就老年人而言,常與身體疾病、鰥寡孤獨及社經地位有密切關係。面對現今充滿經濟重擔與生活壓力的環境中,「長期的慢性疲勞」雖不會立即致命,但若不改變生活習慣,可能影響學業或工作上之表現,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因此,更應學習適時的自我放鬆、紓解壓力,如:爬山、運動、散步、欣賞書籍或音樂等,都可以讓人放鬆肌肉、穩定情緒。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試著換個角度,學習正向思考,相信老天爺為你關上這道門,必會為你留一扇窗;若出現不好的念頭時,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減少負面情緒、遠離憂鬱。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面臨多元化的生活環境,如何調適情緒、面對壓力,是我們共同努力實踐的方向,希望由個人推展至家庭,再由家庭推廣至社會,走出戶外、正向面對、建立信心、抱持愉快感恩的心,找尋創造幸福的活力源,一同開創樂活人生,許明倫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心自己、關心他人,多利用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免費提供「社區高關懷會談服務」─幫助遭遇因婚姻、課業、工作等問題而有適應與情緒困擾者,提供關懷會談、資訊服務,拉自己一把走過生活困頓。

防止自殺悲劇 醫療人員齊把關

防止自殺悲劇 醫療人員齊把關#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自殺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臺南市100年度自殺死亡人數共334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自殺身亡佔全數23.4%,較99年的27.7%,降低的幅度有限。預估臺南地區至少有近93500人正為憂鬱症所苦,而重鬱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又為自殺的危險因子,為防止自殺悲劇之發生,如何提升憂鬱症患者之篩檢及診治率是憂鬱症防治重要的一環。台南市衛生局上個月接獲本市基層診所轉介自殺高風險個案,67歲阿火伯,3個月前喪偶,開始有失眠、食慾降低、不喜出門、有輕生念頭,經衛生局提供定期關懷及心理諮商服務並鼓勵看診精神科,個案目前狀況漸穩定。衛生局長期推動憂鬱症及自殺防治,基層診所醫療人員與社區有長期及緊密的接觸,同時較容易被當地民眾接受,考量基層診所醫師對於憂鬱症的評估、診斷及轉診治療等專業知能之迫切需要。而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在自殺死亡前30天內就醫比率達到62.3%,而65歲以上老人更達89.2%,更可見基層醫療人員在自殺防治上佔有很重要的角色。而依5%~10%之憂鬱症盛行率推估,而憂鬱症的照護,需要結合非精神科醫療人員共同參與,據臨床資料顯示,憂鬱症常與其他情緒疾患或酒癮共病,有多數罹患憂鬱症身心疾患者,在症狀初期會出現類似身體不適的症狀,大多數民眾是到基層醫療或非精神科門診求治(如:內科、神經內科、家醫科、復健科、中醫等)。台南市衛生局介紹本市憂鬱症共同照護網轉介機制,希望基層診所醫師及護理人員遇有高度情緒困擾民眾,運用簡式健康量表檢測民眾情緒狀態,倘若篩檢出自殺高風險個案,積極提供精神醫療及心理諮詢資源,病況嚴重者應協助盡快就醫,能適時以簡單的3個步驟「1問、2應、3轉介」扮演珍愛生命守門人角色,或協助轉介至衛生局,避免憂鬱症患者病情惡化及衍生自殺等問題。

憂鬱文明病 提早察覺勿忽視警訊

憂鬱文明病 提早察覺勿忽視警訊#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在的社會,憂鬱似乎成了一種文明病,經濟壓力似乎硬沾上了每個人,衛生局表示,民國99及100年的自殺統計,以感情佔最大原因,其次是憂鬱傾向及精神疾病及就業經濟問題,老年人則以久病厭世為主。澄清醫院平等院區社會服務課林虹徽社工師說,有一次有一位自殺入院的婦人,已經連續兩日到急診室報到,因此多與她聊一些,言談之間提及為什麼會有想不開的念頭,婦人只說家人不關心她、面對於小孩的補習費不知所措,說著說著婦人的先生跟媽媽都來到了她身邊,先生是一位身心障礙人士,行走須仰賴手邊的前臂拐,護士也說,其實先生很關心她,只要婦人到急診室,先生幾乎都陪伴在側,至於為什麼婦人說家人不關心她,無解。一個年紀八十餘歲的爺爺,他一個人躺在急診室裡不斷哭泣,不斷嚷嚷著他不想活了、沒人要他乾脆死一死算了,這個爺爺我遇過他兩次,一次是在門診要求醫師讓他住院,一次是住院了卻因無人陪伴而情緒低落,其實爺爺跟我說過,他知道太太一定要工作不然沒有收入,但是太太去工作又沒人可以陪他,我曾經建議他到家附近的社區發展中心參加活動,不但不無聊還有人陪,但爺爺卻因為很多因素裹足不前,仍在自己的圈圈裡打轉。 林虹徽社工師也說,其實跳脫這個社會回到最原始的起點,還是最令人安心的家庭或陪伴在旁的親朋好友,這些潛在與疑似自殺的個案,不乏事先有透露警訊者,可惜身邊的親人缺乏警覺,甚至不當一回事,以致於錯失轉介、關懷的機會,再多的惋惜也只能換回冰冷的遺體,很多時候只是一個觀念轉不過來,一個結過不去,因此,平日裡多一點問候、多一點關心、多一點互動,很多不願意見到的狀況都可以避免的。

強迫症知多少 別讓強迫症影響生活

強迫症知多少 別讓強迫症影響生活#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強迫症是一個很讓人困惑的疾病,「強迫」到甚麼程度才算是病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一般精神科湯華盛主任說,一般人多少都會有強迫想法或行為,若時間1天不超過1小時,且強迫症狀不影響人際關係或工作表現,那就不是強迫症,而只是強迫症狀而已。強迫症的種類以強迫清洗或檢查為主,強迫清洗主要是怕髒或怕感染,怕髒方面包括:怕人或動物的排泄物所以不敢外出、怕廚房油污所以不敢下廚,病人會盡量避免接觸這些害怕的東西。怕感染的部分包括細菌感染或愛滋病感染,病人都會避免接觸,也會使用酒精來消毒,以致皮膚嚴重脫水乾燥,甚至不敢使用公共廁所、公用電腦,不敢碰公共場所門把,不敢去醫院就醫。重複清洗的病人有時會因清洗太繁複,以致雙手發白轉紅而發炎,常常要去看皮膚科,若不清洗往往戴手套才敢外出。一般而言,強迫症病人個性上比較怕受傷害,不願意冒險,道德標準高,完美主義,所以凡事保守,拘謹,每當自己有任何不合常理的想法時,常常會自責內疚不已,因此多數病人也同時罹患憂鬱症與社交畏懼症。這些病人是因為腦中的額葉與基底核發生問題,所以會不斷地檢查、清洗。研究顯示,只要服用藥物或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改善上述的強迫症狀,讓病患減少焦慮、恢復功能,找到對的醫師,做對的診斷,然後持續正確治療,強迫症就不會影響生活。

擺脫憂鬱症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陪伴您

擺脫憂鬱症 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陪伴您#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工作及生活的龐大壓力,是否讓您喘不過氣?您知道如何預防及治療憂鬱症嗎?當心力交瘁而想自殺時,您知道誰是您傾訴的對象嗎?依世界衛生組織研究,2020年可能造成人類失能前十名的疾病,第一名是憂鬱症。根據統計全台憂鬱症患者約有115萬人也就是每2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憂鬱症,而憂鬱症就醫雖然增加,但仍有超過七成以上未就醫者。自殺人口中高達70%生前曾患有憂鬱症,除了親友陪伴與支持外,必要時需尋求專業醫療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因此,對憂鬱症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憂鬱症大多治療3個月後可緩解,但若3個月還不到即因自己覺得好轉而提前停藥則症狀會再次出現。基隆市於91年成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建置諮詢轉介並結合社會資源提供各項心理衛生服務項目:包含自殺防治與心理會談關懷服務、精神衛生個案管理及轉銜服務、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與相關醫療轉介服務及精神心理衛生相關資源整合與轉介服務等。有鑑於此,仁愛區衛生所曾舜玲主任指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除了提供上述服務外,更針對一般市民,提供專業服務及免費關懷,為便捷即時的求助管道,讓健康由關心閞始以照顧基隆市市民的心理健康,心理會談服務時間每週三天開關懷會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