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

躁鬱症作祟 男突刷爆卡、5天不睡都不累

躁鬱症作祟 男突刷爆卡、5天不睡都不累#躁鬱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3歲的程先生剛與妻子離婚,起初情緒低落、食欲差、失眠症狀,兩周後突然出現180度大轉變,情緒高昂有自信,開始瘋狂購物刷爆信用卡,甚至精神奕奕連續五天都不用睡覺,就醫確診為雙相情緒障礙的躁症。親友有這兩類症狀應協助就醫衛福部臺北醫院精神科王志嘉醫師表示,躁鬱症分為躁期及鬱期,躁症發作時,是在清楚的一段時間內,異常且持續的具有高昂、開闊或易怒的心情,同時伴隨有下列相關症狀,如亂花錢、性慾增強、話多、過度自信、失眠或是幾天幾夜不睡覺等症狀。鬱期發作時,至少連續兩周幾乎每天持續存在憂鬱、悲傷、無望、沮喪或掉到谷底的情緒,同時伴隨有下列相關症狀,如不想動、性慾減低或喪失,胃口差、話少、猶豫不決、自責自卑、失眠或嗜睡等症狀。王志嘉醫師表示,躁鬱症情緒變化很明顯,一旦發現親友情緒不穩定並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協助就醫及早接受治療,治療的目的在於改善、減輕症狀或減少發作次數,患者若提早接受治療,規則服藥,症狀通常會改善,進而恢復過去發病前的社會功能,目前臨床躁鬱症的治療有四類:1.藥物治療:是最有效安全的治療方式,躁症期常用的藥有鋰鹽、癲通帝拔癲、鎮靜劑;鬱期則用抗鬱劑等。 2.電氣痙攣療法:藥效不佳或緊急情況時使用。3.心理治療:提供患者及家屬情緒支持、教育、應對技巧。4.復健治療:自我照顧訓練、社交功能訓練、職能復健訓練等。躁期預防高危險性暴力 鬱期慎防自殺王志嘉醫師提醒,患者在躁症期時,要預防高危險性暴力、自傷行為,可以注意進食情形、睡眠是否有減少,在鬱期時要預防自殺,有服用鋰鹽藥物者,須按時依醫囑抽血檢查鋰鹽濃度,並注意是否有腹瀉、肌肉無力等中毒症狀,如進食量過少則須密切觀察並告知醫師。

文靜女突然自信好辯 躁鬱症作祟?

文靜女突然自信好辯 躁鬱症作祟?#躁鬱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5歲的秀秀原本內向文靜、不善言辭,最近同事發現她變得能言善道且好辯,想法和話題轉換很快,言談中她常說精神很好,不太需要睡覺,而且不想浪費時間睡覺,因為有好多計畫和想做的事。同事間開始耳語秀秀生病了,主管意識到秀秀無法專心工作後約談她,秀秀下班回家想到主管的責難便對家人大發雷霆,「我只是比較High,那是因為我心情好啊!心情好有錯嗎?怎麼叫我去看醫生?說什麼我有躁鬱症?」家人深怕回應不當會引起秀秀更大情緒反應,只能傾聽,也對於秀秀近來的行為和情緒變化感到驚慌。煩躁≠躁鬱症 躁鬱症初發年齡20~30歲或許有人會將上述案例歸因為壓力所導致,但壓力很主觀,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將壓力和情緒放在同一個天平上衡量,不過肯定的是,情緒方面的問題,通常不會只憑一次或偶發的情緒狀態就論定其罹患躁鬱症、憂鬱症或焦慮症。壓力大是現代人普遍的心聲,倘若缺乏正向調適能力或技巧,的確可能引發各種身心反應,如焦慮和憂鬱情緒、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腸胃不適及各種疼痛症狀等。有些人未必能覺察自身身心反應,而沉浸於負面的情緒反應中,常抱怨「好煩」,或者在面對情緒煩躁的親友時,也常會稱對方有「躁鬱症」,但心情煩躁=躁鬱或躁鬱症嗎?實際上,煩躁是一種焦慮、焦躁不安或者憂鬱的情緒反應;而躁鬱症是指躁狂和憂鬱的交替或混合發作,因此,不能混為一談。躁鬱症又稱雙極性疾患,會呈現周期性情緒過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時至今日真正的病因仍不確定,但較常被提及的因素包括家族遺傳、腦內化學傳導物質失調、心理社會及環境等,多重成因彼此又會交互影響。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躁鬱症初發的平均年齡為20到30歲,但在20歲之前,病人可能就有輕微的情緒波動與症狀表現,但因程度尚輕微而未被特別留意。躁鬱症分躁狂和憂鬱期 是周期性疾病如何辨識躁鬱症?可由躁狂和鬱期症狀來辨別,躁狂階段的症狀:情緒高昂、精力充沛、過度興奮、容易生氣、好爭論、易與人起衝突、自我膨脹、誇大、過度慷慨、睡眠需求減少、話量增加(滔滔不絕)、意念飛躍、活動量增大、注意力分散、盲目的投資或採購等。憂鬱階段的症狀:情緒低落、沮喪、活動力降低、疲累缺乏活力、對任何事缺乏反應或興趣、睡眠與飲食習慣改變、體重改變、負向的認知、自責、不當的罪惡感、自殺意念或企圖等。躁鬱症患者在發病之初,前述症狀或許還不嚴重,此時自己或身邊的親友察覺有異狀時,就必須多加留意,並應至設有精神科或身心科之醫療院所尋求醫療諮詢與協助。患者若是急性發作階段,前述症狀之嚴重度增加,常會有性格丕變,讓身邊親友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此時仍須依靠藥物才能有效緩解症狀,故及早就醫仍為上策。缺乏病識感自行停藥 往往是復發主因現今躁鬱症已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只要定期就醫及規則服藥,通常可改善症狀或減少復發次數,病情穩定時跟一般人無異,大多數患者仍可穩定的生活,維持工作、課業、社交等功能。然而躁鬱症患者缺乏病識感往往是疾病復發的主要因素,常認為自己沒生病,或因為症狀改善了而自行停藥,這麼一來很容易疾病復發,且發作的嚴重度易逐次加重,藥物的療效也會變差。所以,切勿自行減藥或停藥,若有疾病或藥物的疑問時,應提出與主治醫師共同討論。 除藥物治療外,也可輔以心理治療、建立規律作息、飲食習慣及運動等方法,降低復發的可能性。更要給予躁鬱症患者心理社會支持,家人及朋友的支持、陪伴及鼓勵往往能成為躁鬱症患者的精神支柱,或許是默默地陪伴、傾聽、陪同戶外踏青、尋求宗教、參與病友團體等,不外乎都在協助躁鬱症患者建立克服疾病的信心及病識感,以預防復發及穩定生活。

躁‧鬱症狀有別 早就醫改善效果佳

躁‧鬱症狀有別 早就醫改善效果佳#躁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27歲未婚男性近月來有失眠、情緒高亢、多話、瘋狂投資、有暴力破壞行為及亂花錢等,家人不勝其擾,帶他去就醫,診斷為「躁鬱症」。衛福部新營醫院精神科邱俊達醫師說明,躁鬱症是一種週期性情緒過分高昂或低落的精神疾病,這種情緒波動起伏較一般人大,持續時間亦長,且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感覺行為及日常生活功能表現。躁鬱症患者會出現的症狀包含二大部分:「躁病時」:容易出現情緒過度興奮、愉快、精力旺盛、睡眠需求變少、易怒、好爭論、易與人起衝突、過份慷慨、熱心、亂花錢、自認能力很強或具有超能力。「鬱病時」:容易出現情緒低落、表情憂慮、失眠、早醒或易驚醒、食慾減少、興(性)趣缺缺、反應遲鈍、動作慢、絕望感、罪惡感、有自殺意念或企圖。躁鬱症的真正病因,與下列三大因素皆有關連,且相互影響:1、體質遺傳因素2、腦生化功能因素3、心理(環境)社會因素觀察症狀是否變化 與醫師溝通調整藥物劑量一般而言,躁病的發病年齡約在20~25歲之間,鬱病的發病年齡則大約在30~35歲左右,不論男女都可能罹患這種疾病。近來的研究發現,躁鬱症的發病可能是一種體質的問題,及與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缺乏穩定性有關。這樣的生化異常使得躁鬱症患者很易受到情緒或外來壓力的影響而導致發病。畫家梵谷 也是躁鬱症患者躁鬱症患者大多可以正常工作、上學,維持幸福的人生!很多有成就的文學家、藝術家及企業家,例如著名作家海明威、畫家梵谷、音樂家柴可夫斯基與舒曼、甚至是美國總統林肯…等,都是躁鬱症患者。只要患者與家屬能及早了解躁鬱症、配合醫囑、正確用藥,親友給予更多關注與照護,躁鬱患者即可擁有正常生活,甚至比一般人更精采的人生!躁鬱症可透過藥物及物理治療並給予心理支持,以增進適應生活的能力。若發現家人朋友有類似症狀,不要諱疾忌醫,才能及早得到適當的診療。此外家屬應多給予病人心理上的關懷、情緒支持、照顧及陪伴,多數精神疾病症狀都能獲得改善,並且在社區能穩定的生活與工作。

氣溫升又降 小心躁鬱症狀跟著起伏

氣溫升又降 小心躁鬱症狀跟著起伏#躁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熱播,再次引起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討論。除了思覺失調症以外,情感性精神疾病(如躁鬱症)是另一種盛行率較高的精神疾病,季節有時也是影響躁鬱症狀起伏的因素之一,民眾要多加注意。情感性精神疾病 常在季節交替之際特別不穩定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身組醫師蔡昀霖表示,情感性精神疾病常在季節交替之際特別不穩定,例如憂鬱症狀好發於秋冬,躁鬱症躁期則在春天最明顯,這段時間復發的病人相比平時較多。此時節,病人切勿停用精神藥物,應規律回診接受藥物治療,家人亦應多關心病人情緒及症狀,適時協助就醫,避免精神症狀復發。精神疾病有許多分類,其中躁鬱症又叫做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是精神科急性病房中,僅次於思覺失調症,第2常見的精神疾病。躁鬱症患者的躁症常在春、秋等季節變換時刻發作。觀察自我症狀是否變化 季節轉換可能需要與醫師溝通調整藥物劑量躁鬱症患者平時一如常人,但在躁期時,可能好幾天不睡覺、活動量增加、更捨得花錢、過度熱心,言行常引起他人不悅,甚至攻擊別人,家人不得不帶往就醫。鬱期症狀常表現在身體不適,初期就醫常被當作內科問題處理,可能症狀包括體力變差、腸胃不適、食慾不佳、頭痛、腰痠背痛、失眠、心情沮喪、對平常嗜好失去興趣,思想悲觀,嚴重時還有厭世想法或自殺行為等。蔡昀霖醫師也呼籲,有固定服用藥物的患者,季節轉換時,因應症狀變化,有可能需要調高劑量時,可先跟醫師溝通調整。最重要的是觀察自己的症狀,一發覺有變化就盡快就醫。同時家屬能多注意病人是否規律服藥及情緒症狀變化,多給予病人關懷,病情復發能及早接受治療,規則服藥讓多數精神疾病症狀都能獲得改善。

省錢男突飲酒飆名車 躁症發作險釀禍

省錢男突飲酒飆名車 躁症發作險釀禍#躁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6歲的志偉(化名)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為存下人生第一桶金,平日省吃儉用、滴酒不沾,有時為了省交通費還走路上班。最近家人發現他情緒容易亢奮,常常熬夜上網到清晨,沒睡覺就去上班;上個月開始夜夜飲酒,甚至超額貸款買下百萬名車,半夜喝完酒後就外出飆車,飆到自撞電線桿,人受輕傷、車子也報銷。沒想到不到一週,志偉又買一部進口跑車,家人驚覺志偉情緒異常,擔心出大事,趕緊帶他求助精神科醫師,經評估確診雙相情緒障礙的躁症發作!季節替換 「躁症」情緒失控導致異常行為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由於最近季節交替、氣候驟變,求診患者激增2成。雙相情緒障礙就是「躁鬱症」。根據統計,終生盛行率是1%,好發於20多歲的年輕族群。患者會以週期性方式反覆呈現「躁期」及「鬱期」,並出現相關症狀。「躁症」容易導致腦部運作失調,影響情緒控制,並出現情緒高昂、衝動行事、睡眠需求減少或失去現實感等異常現象或行為。楊聰財醫師說明,像志偉這樣躁症發作的患者,易做出不同於平常身心狀態的行為,例如衝動購買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的物品、晚上不睡覺精力充沛、藉由大量飲酒壓抑高漲情緒、或是自律能力降低做出高風險行為等,加上患者本身缺乏病識感,若是周遭的親友未能及時察覺異狀,可能釀成難以挽回的遺憾。長期藥物治療輔心理治療 搭配「三好」習慣控管情緒針對雙相情緒障礙的治療方式,楊聰財醫師指出,目前仍以長期藥物治療並且預防復發為主,在不同病況時會同時使用精神安定等藥物改善患者情緒、睡眠及精神異常,再搭配心理治療,增進患者對疾病的適應性及病識感。此外,除了持續服用藥物治療預防復發,也建議患者平時維持「三好」習慣:(1)每日維持6至8小時足夠的睡眠,有失眠問題立即求助專業醫師;(2)保有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的頻率;(3)營養均衡飲食不可少,達到作息規律以利情緒控管。逢季節替換提高警覺 情緒起伏大、超出常理行為求助專業醫師楊聰財醫師提醒,雙相情緒障礙經治療控制病情,往往可以恢復原有的正常生活,但大多患者並不會有病識感,因此若逢季節替換,懷疑自身患病或發現身邊的親友有情緒起伏過大、超出常理行為時,就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釐清病症並及早接受治療。若是過去患有躁鬱症者更需提高警覺,積極配合醫師治療且不可自行停藥,避免再度復發影響生活。

情緒在天平兩極擺盪 躁鬱知多少

情緒在天平兩極擺盪 躁鬱知多少#躁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許多民眾常常好奇「躁鬱症」指的是什麼狀況?甚至有些人常常用我今天很躁鬱來形容自己。其實一般人認為的煩躁、不耐煩並不是躁鬱症的症狀,在精神醫學的定義裡,到底怎麼樣才符合躁鬱症呢?躁鬱症在青年期發病後 出現情緒狂躁時期及憂鬱時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張祺康表示,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在青年期發病後會出現情緒經歷狂躁的時期及憂鬱的時期,這種在天平的兩極擺盪的狀況英語形容叫作「雙極症(bipolar disorder)」。根據美國《精神醫學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SM 5)中說明,躁期症狀是持1一週以上以情緒躁動與高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主要病徵為情緒高昂易怒、易激動、目的取向活動和高風險享樂活動增加(性、金錢活動增加)、睡眠的需求減少、多話、注意力不集中、自尊膨脹、思考飛躍。而鬱期指的是持續2星期以上的低落情緒、失去興趣、睡眠失調、食慾改變、疲勞或失去活力、思考講話速度變慢、專注力下降、無用感及罪惡感、自殺意念等。躁鬱症深深影響生活 可就醫幫助控制病況躁鬱症患者常常處在情緒的交互蹲跳中,而情緒會明顯影響生活,需要固定服藥才可穩定病情。即使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有些患者也常常會因為擔心壓力會影響發病而無法接受一些生活上的挑戰。另有些患者常常會為了追求人生的自我實現,而不斷讓自己反覆處在讓自己容易發病的環境中,常見的人生關卡,對於患者來說都有可能是過不去的一道鴻溝。張祺康醫師提醒,若您不幸正處於躁鬱的幽谷中,除了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外,惟有更進一步了解自己,並在過程中不斷摸索,才能和自己的疾病和解進而新生。

股市震盪引憂鬱 明辨7症狀

股市震盪引憂鬱 明辨7症狀#躁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股市大幅震盪,不僅人心惶惶,躁鬱症病友心情起伏更大。一名女士有陣子心情亢奮,腦中想著離職準備出國創業,但臨時決定辦信用卡、用所有積蓄買新車去環島旅行。家人報警後,發現她在路上與人衝突,辦理住院並停掉信用卡。原來情緒高昂、股市樂觀時,該女士拿全部積蓄買下同一支股票。沒想到股價下跌好幾成,陷入賣或不賣的兩難狀況,於是出現嚴重憂鬱症狀,無法工作。躁鬱症發作7特徵 出現3種速就醫臺南醫院精神科醫師唐嘉宏表示,過度消費不一定是生病。躁鬱症發作的核心診斷準則為,持續7天出現高亢或易怒的情緒,並在7大特徵出現3項症狀。7大特徵包括:(1)自尊膨脹、(2)睡眠需求少、(3)多話、(4)思緒飛快、(5)分心、(6)目標活動增加、(7)過度參與可能有痛苦結果的活動。躁鬱症急性期如果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危險,建議住院調養。除了使用情緒穩定劑做為主要藥物外,搭配其他藥物輔助治療睡眠障礙、幻覺妄想等症狀,也運用結構化的治療環境,以心理治療、職能復健治療等幫助病友。病情穩定後 仍要注意規律治療、金錢運用病況穩定後共同討論及協調金錢的使用,下次出現即將發病的徵兆時,讓可靠的家屬接替掌管金錢。如果經濟來源是家人,則需整個家族一起配合,避免其中一名家屬無上限支援病友的過度消費行為,或是尋求法律上的限制。病情穩定出院後,為了避免復發,建議做更多準備。門診會提供維持期的藥物及心理治療。金錢使用建議避開信用卡。個人帳戶可區分為生活必需帳戶(由家人代管),及可自由動用、但額度較少的消費帳戶;理財可向專家諮詢與處理,避免躁症發作時高估自己能力,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投資前一定要仔細評估對風險的心理承受程度,否則可能會誘發憂鬱。

講座/淺談躁鬱症、強制就醫

講座/淺談躁鬱症、強制就醫#躁鬱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是否發現家人有一段時間情緒高昂、脾氣暴躁、興奮、話多、計畫多、無法控制自己、不需要睡眠且總是精力充沛。一陣子後又情緒低落、失去活力、失去興趣、沒有食慾、不理人、整天躺床,他到底怎麼了?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8日(四)舉辦團衛講座,由精神科醫師黎美嫻主講「淺談躁鬱症之疾病與治療」,由社工師陳柏璇主講「精神衛生法強制就醫」。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淺談躁鬱症之疾病與治療、精神衛生法強制就醫時間:107年2月8日(四)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4921

Menu